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干沉降

干沉降

干沉降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7284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气象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等;干沉降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自发、刘学军、刘冉冉等。

干沉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7284 占比:99.90%

总计:87372篇

干沉降—发文趋势图

干沉降

-研究学者

  • 王自发
  • 刘学军
  • 刘冉冉
  • 周伟
  • 张春龙
  • 林远
  • 胡佳
  • 董亚媛
  • 费建波
  • 邓欧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梦圆; 程新良; 朱可嘉; 赵星辰; 王铁森; 邹伟; 许海; 史鹏程; 施坤; 朱广伟
    • 摘要: 大气氮磷沉降是湖库营养盐输入的重要途径,深刻地影响着湖库水体营养盐平衡及生态系统演化进程.为了解山区大型水库大气氮磷沉降对水体的贡献,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千岛湖街口和淳安县城2个监测站点开展了大气氮磷干湿沉降周年观测,分析千岛湖大气氮磷沉降特征及入库负荷.结果表明:千岛湖街口监测点大气总氮(TN)、总磷(TP)沉降量分别为1774.83和34.11 kg/(km^(2)·a),淳安县城监测点大气TN、TP沉降量分别为1799.73和34.44 kg/(km^(2)·a).大气TN沉降以湿沉降为主,街口和淳安县城监测点TN湿沉降分别占总沉降的92%和88%;两个监测点大气TP沉降的组成差异较大,其中街口监测点湿沉降占53%,淳安县城监测点干沉降占60%.气象条件(降雨)叠加人类活动(施肥等农业活动和旅游等城市活动)能够显著增加大气营养盐沉降量,全年85%的TN沉降和71%的TP沉降集中在降雨期.观测期间,千岛湖大气TN、TP干湿沉降入湖负荷分别估算为1041.98和20.04 t/a,分别占千岛湖河道TN、TP输入的9.4%和8.3%.研究显示,千岛湖大气氮磷沉降量显著低于长三角地区其他水体,但农耕、旅游等人类活动仍造成千岛湖大气营养盐沉降量明显升高.
    • 杨小林; 贺梦微; 陈艺晏; 李义玲
    • 摘要: 大气环境中高氮以干/湿沉降的方式返回地表,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可能引起一系列负面生态效应。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8年的大气氮干湿沉降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6~2018年,丹江口库区大气湿沉降中TN、AN、NN、DN通量分别为29.48,10.75,11.27,24.52 kg/(hm^(2)·a),其中,夏季TN、AN、NN和DN湿沉降通量最高,分别占全年各形态氮湿沉降总量的32.85%,43.94%,26.74%,33.59%。(2)库区TN、AN、NN和DN干沉降通量分别为8.38,1.56,1.26,5.77 kg/(hm^(2)·a),从季节分配上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3)2016~2018年库区大气总氮沉降量为37.86 kg/(hm^(2)·a),其中,TN干、湿沉降通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22.13%和77.87%。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过程与通量研究,可更好地揭示大气氮沉降对库区水体养分的输入贡献,丰富库区水体“营养源”的解析,为加强库区氮素管理,降低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提供依据。
    • 王阳; 田晓; 崔阳; 郭利利; 李宏艳; 何秋生
    • 摘要: 研究使用大气干湿沉降自动采样仪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集了太原市30个大气干沉降样品,并对15种US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干沉降中∑15-PAHs的水平为(8.19~62.31)μg/g,均值为24.37μg/g,污染水平较高;PAHs主要组成成分为Phe、Fla、Pyr和chr,环数以3、4环为主。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太原市干沉降中PAHs的三大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和焦化产业。干沉降通量和∑15-PAHs的干沉降通量范围分别为(157.44~358.17)mg/(m^(2)·d)和(2436.20~13616.80)ng/(m^(2)·d),太原市全年颗粒物和∑15-PAHs沉降量为6.89×10^(5)t和18.18 t.干沉降中PAHs的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0.67~2.94)μg/g,均值为1.55μg/g.生态效应区间法评价结果显示82.76%的干沉降样品所含PAHs生态风险水平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 陈媛媛; 张成; 肖欣娟; 钟文挺; 王科; 李根; 郑成; 郑罗崇都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氮持续增长,大气氮沉降已成为继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地利用变化之外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第四大因素。通过大气沉降到生态系统的氮可作为营养源供植物生长,过量的氮则会产生消极作用。从大气氮沉降的氮素组成及其沉降通量、氮沉降的时空特征和氮沉降对土壤、植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大气氮沉降的不同氮素形态及沉降通量,对比了氮干沉降、湿沉降的时空特征,阐述了大气氮沉降对土壤生态系统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我国对各地区大气氮沉降情况的监测越来越多,包括农田、城市、森林等,但关于大气氮沉降的影响研究多与水体、森林、草地等相关,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如对土壤微环境、农作物生长及作物产量、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等。
    • 贾彦龙; 王秋凤; 朱剑兴; 陈智; 何念鹏; 于贵瑞
    • 摘要: 干沉降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组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由于干沉降组分复杂、观测技术难度大,我国干沉降观测的站点少、时间短,如何获取精度高、时间序列长的干沉降空间格局数据是评估干沉降对我国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干沉降的站点观测数据和NO2、NH3遥感柱浓度数据,分别建立了评估不同形态干沉降的遥感统计模型,生成了2006–2010年、2011–2015年2个时期中国无机氮干沉降通量的空间格局数据集,包括颗粒态NH4+、NO3-、气态NO2、HNO3、NH3和总干沉降通量6个指标,空间分辨率为10 km×10 km,数据格式为tiff.本数据集是第一个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生成的中国大气氮干沉降可公开共享数据集,可为中国大气氮沉降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评估提供数据基础,也可为我国的氮素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 贾彦龙; 王秋凤; 朱剑兴; 陈智; 何念鹏; 于贵瑞
    • 摘要: 干沉降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组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由于干沉降组分复杂、观测技术难度大,我国干沉降观测的站点少、时间短,如何获取精度高、时间序列长的干沉降空间格局数据是评估干沉降对我国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干沉降的站点观测数据和NO_(2)、NH_(3)遥感柱浓度数据,分别建立了评估不同形态干沉降的遥感统计模型,生成了2006-2010年、2011-2015年2个时期中国无机氮干沉降通量的空间格局数据集,包括颗粒态NH_(4)^(+)、NO_(3)^(-)、气态NO_(2)、HNO_(3)、NH_(3)和总干沉降通量6个指标,空间分辨率为10 km×10 km,数据格式为tiff。本数据集是第一个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生成的中国大气氮干沉降可公开共享数据集,可为中国大气氮沉降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评估提供数据基础,也可为我国的氮素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 毛潇萱; 宋世杰; 李子璇; 章晓冬; 高宏; 马建民; 黄韬; 李春新
    • 摘要: 采用大气被动干沉降采样器,观测了我国半干旱区城市皋兰2018年非取暖季和取暖季18种多氯联苯(PCBs)的大气干沉降通量和污染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环境多介质模型对其污染来源、环境归趋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区∑18PCBs干沉降通量为13.0~158.8ng/(m2·d),呈现园区点较高、取暖季高于非取暖季的特征.干沉降中PCBs以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为主,并且四氯联苯干沉降通量在取暖季明显上升.研究区PCBs污染主要源于含PCBs的产品以及燃烧和工业热过程带来的排放,但燃烧和工业热过程无意产生的PCBs可能对研究区产生更大影响.土壤相是研究区PCB81主要的汇,相间迁移以大气相向土壤相的沉降为主;大气平流输出是研究区PCB81的主要清除途径;污染物排放速率、平流停留时间和平流输入污染物浓度是影响大气相、土壤相PCB81浓度的主要因素.
    • 姜文倩; 朱潇; 沈健林; 黄钟霆; 宫殿林; 李勇; 吴金水
    • 摘要: 选取我国华中丘陵区的湖南省长沙县一个典型水稻种植区,对2015与2016年2年雨水样中的SO42-S和大气SO2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分析雨水中SO42-、NO3-的关系,解析大气硫沉降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中SO2-S和雨水中SO42-S的年均浓度分别为8.5 μg/m3和1.1mg/L,大气硫沉降年均总量为26.8kgS/(hm2·a),其中年均降雨混合沉降量18.2kgS/(hm2.a),年均干沉降量为8.6kgS/(hm2.a).研究区域硫素干、混合沉降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硫素混合沉降春季高于夏、秋、冬季,而硫素干沉降冬季高于春、夏、秋季.雨水中NO3/SO42-的质量比大多小于1,表明研究区大气硫素主要来自固定污染源(燃煤).华中丘陵区稻田具有较高的硫沉降,但硫沉降量已较21世纪初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农田硫素收支状况酌情补充硫肥来保证作物高产稳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