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中山市1951-2009年盛夏高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山市盛夏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1)据医院的可靠分析数据表明中山市盛夏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1951年-2009年中山市盛夏发生极端高温事件时,因高温影响身体健康而住院、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的人数明显增多.中山盛夏极端高温伴随降水时高温得到缓解,人体感觉舒适度会高.当受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的下沉气流同时控制时,极端高温事件更容易发生,此时医院中暑的病人明显增多,重症中暑的病人比往年增多,死亡人数也增加..近些年中山盛夏极端最高气温有升高的趋势,因高温天气导致生病的病人人数也有增多的趋势,这与城市热岛效应造成中山市盛夏极端高温升高有一定的关系.(2)高温天气分高温炎热天气和高温闷热天气两种.高温闷热天气下,人体的汗水来不及从皮肤中排泄出去,热量难以放散,感觉非常难受.这是自然界升温对人体造成的直接影响.高温可引发一系列疾病,会影响到人的神经活动、运动协调,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37℃以上的高温对人体的蛋白质有一定的破坏,若人体温度达到40℃以上,生命中枢就会直接受到威胁[5].中山市发生极端高温事件时,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病人比往年明显增多,死亡人数也增加.(3)进入盛夏以后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天气闷热,人们会出现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疲乏无力、头昏脑胀等症状.医生建议人们应多注意饮食以缓解高温天气给人体带来的不适.营养学专家建议人们高温季节除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外,也要适当地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食品,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另外,夏季天长夜短,除了搞好防暑降温措施外,还应该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条件者应安排一定的午睡时间,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以此抵制盛夏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摘要: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代表的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气候变化必然要影响到人类健康.海河流域地域广阔,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区,近些年,受气候变暖影响,气温明显上升,降水趋于减少,这种气候变化对某些人体疾病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海河流域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内发病率较高且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的影响以及人类健康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脆弱性、适应性,并以海河流域气候变化特点为基础对多种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估,对一些疫区可能扩大到该区的疾病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应对对策建议.
  • 摘要: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及时空分布都与气候条件有关。气象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研究气象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异常气象因素所造成的致病条件。手足口病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形成了高发态势,但关于该病的病原生态学、传播链等许多问题尚不十分清楚。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高峰季节都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我们从疾病与气候的关系出发,运用气象流行病学的手段,发现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温度和湿度存在数学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对科学判研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该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用2009 年秦皇岛市旬平均气温、平均湿度和手足口病旬发病数,利用EXCELE 软件加载宏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秦皇岛市手足口病旬发病数与旬平均气温、平均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手足口病从3 月下旬开始明显增多,7 月份达到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并得出发病数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式。为今后的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 摘要:城市化、城市气候及城市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在热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并对该市1998-2006 年的协调发展度及其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6 年间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度均为中度协调;但从协调发展亚型来看,2001 年以前一直维持城市化滞后型,但从2001 年开始转为人居环境滞后型。最后对协调发展度进行了预测并就促进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 摘要:我国大致有4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华北平原至黄土高原一带;南岭至武夷山一带;东北西部;云南中北部和川南一带.山东省就处于其中干旱面积最大、频次最高的黄淮海流域干旱区.泰安地处鲁中山区,属水资源欠缺地区,全市用水总量的80%中是农业用水,农民灌溉一般都是按照经验,缺乏相应指导,在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这不仅使生产成本增加,而且资源浪费.在这种形势下,亟需把干旱监测、预警和综合防御技术进行集成,建立区域性服务系统,把干旱危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黄淮平原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与防御技术,是一项集中干旱监测、预警与综合防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防旱技术.其中,秸秆覆盖、深耕、秸秆翻压还田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散,属于物理保墒技术;药剂拌种、喷施防旱剂和防御小麦干热风制剂等,可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旱能力,属于生化防旱技术;根据土壤水分的监测、预测结果及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的有限灌溉,属于非工程性的节水灌溉技术.该项技术在泰安进行了推广应用,具有明显的防旱节水和增产效果.通过计算,示范地段理论产量亩产489公斤,千粒重54.25克.对照地段理论产量亩产476公斤,千粒重52.25克.示范地段每亩实产466公斤,对照地段每亩实产457公斤,示范地段比对照地段增产9公斤,每公斤小麦1.40元,每亩可增收12.6元.同时示范地段比对照地段少浇水一次,平均每亩可节约水资源60方,按照0.4元/方(水费0.2元,电费0.2元),可节约灌溉费用24元.同时,综合防御技术需要投入成本和人工,其中秸秆为本地所产,可以不计成本,浇水次数减少一次可节约一个人工,与秸秆覆盖人工相抵.需要花费的成本为药剂成本和施药人工,药剂成本平均每亩4元,人工5元左右,综合计算每亩地可增收节支27.6元,经济效益明显.同时,项目实施能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有机质浪费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分析2007年淮河流域雨季洪水期间大气环流及影响系统的时空分布,对雨季偏长及致洪暴雨气象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淮河流域雨季偏长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伸入大陆稳定脊线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建立稳定的阻塞高压有密切的关系;出现的持续性暴雨都与中纬度附近稳定的横槽或低压带有关;暴雨都是多个影响系统叠加的结果,与它们的位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影响系统主要有低层切变线、西南涡和急流.2007年淮河雨季期间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气流和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对淮河流域降水区水汽的输送起主要作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增强了上升运动,为持续强将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并触发能量的释放.
  •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及其活动中心形成原因的研究进展,主要从AO的天气、气候影响,波流相互作用原理对AO形成的解释,AO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极三个区域活动中心的天气尺度波动和行星尺度波动活动等方面论述.AO在对流层的变化与天气尺度波有关,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两个活动中心是天气尺度波活跃的区域,其峰值区表现为风暴轴,其中北大西洋天气尺度波破碎过程会使得AO指数急剧变化.AO在平流层的变化和准定常行星波关系密切,冬季准定常行星波会上传并与高纬平流层纬向流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北极极涡发生改变.准定常行星波将AO三个活动中心有机联系起来:对流层准定常行星波的纬向传播会影响太平洋风暴轴的位置,而风暴轴的变化会影响下游大西洋波破碎过程,同时准定常行星波的上传可以影响极涡活动.
  • 摘要:本文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春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和我国中东部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APO强弱的变化与我国中东部降水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当春季AP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降水偏多(少).研究进一步揭示,APO变化可导致亚洲-太平洋地区高低层大气环流系统出现异常,而大气环流的这种异常变化正是APO与我国东部降水相联系的原因.当APO处于正位相时,亚洲大陆对流层中上层气温为正异常,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上层气温为负异常,结果导致亚洲区域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降低,高层位势高度升高;太平洋区域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增加,高层位势高度降低.因此,东亚区域上层出现异常反气旋型环流,低层出现异常气旋型环流,而且位于我国东部的低层南风增强.这种环流条件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国中东部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 摘要:利用1961~2006年西北干旱区139站和东部季风区378站夏季平均气温资料,采用趋势系数、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个区域夏季气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气温变幅分布,并对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大背景的影响,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变化均为波动式上升趋势,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受夏季风影响不同,导致西北干旱区(0.24℃/10a)的升温趋明显高于势季风区(0.11℃/10a),同时明显高于相同纬度区域的季风区(0.15℃/10a)气温变化趋势.两个区域气温变幅空间变化分布上都存在明显的升温区域和气温变化相对较弱的区域,季风区在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到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变化不明显,黄河中下游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有相对较明显的升温趋势;西北干旱区明显的升温为主,尤其是以青海西部至蒙古高原西部形成的一带状区域为主要明显升温区,其最大升温率达到0.93℃/10a,变化相对较弱的区域主要位于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 摘要: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138站、东部季风区375站1960~2006年47年的冬季气温资料,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气温变化倾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变化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与季风区的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是在波动中呈一致的上升趋势,但西风地区的升温趋势较季风区更加明显;增温趋势与纬度有关,增温大区主要位于北方,其中以处于季风区的东北、华北北部和处于干旱区的西北地区的东北、西北和中南部地区最大,最大增温幅度≥0.6℃/10a,升温不明显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川、贵、滇、湘一带;共同的天气气候背景及大尺度天气系统,在不同地区影响能力的大小以及北极涛动和东亚冬季风环流等是造成季风区和干旱区气温变化异同的主要原因.
  • 摘要:气象服务要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加快构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围绕气象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农村改革发展、煤电油运、节能减排、重大工程建设以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气象服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效益.气候与粮食生产、防汛抗旱、电力建设、旅游开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密不可分,气象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气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合作与沟通,利用气象成果为本部门工作服务;气象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要树立大气象、大服务理念,主动拓宽气象服务范围,用活气象资料,增强影响力.要抓好日常天气预测预报,提高中长期尤其是短期预报准确率.我们看到,强化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仍然面临复杂局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仍然肩负重大责任,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仍然需要艰苦努力.我们要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加快构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 摘要: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模式识别.以统计理论为核心的智能机器学习语言,也称模式识别,就是依据有限的历史数据(训练样本)来寻求蕴含着的分类关系(统计关系),建立分类模型,进而用求得的分类模型对未来数据(预报数据)进行预报.如降水预报中的"定性"预报,有雨和无雨,影响能见度预报的"有雾"和"无雾",都是属于分类问题.基于支持向量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方法是一种新颖的小样本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建模不必知道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样本的学习即可获得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非常复杂的映射关系,它具有从海量的信息中,自动识别并提取关键信息的特点,适合处理本质上的非线性问题.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务轨道的重要内容,选择了渭南、西安和宝鸡,西-延线的宜君和南北方向大动脉的安康作为大雾预测对象.大雾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环流背景下形成的,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是直接参与的结果.选取了9个预报因子,分别是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相对湿度、能见度、总云量和低云量,资料年代1971-2000年10-12月.把资料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训练样本、实验样本和检验样本.将5个站1971年~2000年10-12月共30年的数据资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训练样本,也即建模样本2000个,约为1971~1992年64个月资料;第二部分,实验样本,用于测试用训练样本建立的SVM模型的预报能力,约为6年20个月600个样本;第三部分,检验样本,为了将最终确立的SVM预报模型对其做预报,以检验SVM模型的预报效果(推广能力)190个,约为2年6个多月.通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训练样本进行建模,以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建立推理实验模型,分别获得了最优模型,用最优模型对检验样本进行分类的正确率都在90%以上,预报成功率和TS评分西安、渭南、安康和宜君较高,最大达到96.55%,这可以在业务值班中试用.
  • 摘要:对2009年初冬陕西及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历史罕见的暴雪、强降温天气的环流特征、数值产品、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等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发现集成使用参考不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是这次准确预报暴雪的一个重要因素;暴雪过程在对流中低层的增湿和偏南气流出现有明显的提前量;暴雪过程前期和过程中700hPa陕西和山西大部均处在一Ω型θse高值区控制,具有典型的次天气尺度Ω系统特征,这与陕西夏季出现暴雨天气相类似,可为准确预报此类极端天气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2005~2009年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常规物理量场、以及日本数值预报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等,对我国MCC致洪暴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1)我国MCC发生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6月份是MCC高发期,7月份次之;20:00~06:00是有利于MCC发生的最佳时段,午夜00:00~01:00是有利于MCC发生的最佳时间.我国MCC在生成原地具有稳定少动的特点.(2)MCC是在有利的大环流背景下发生的,环流特征在200hPa尤为突出,可概括为:天气尺度急流出口处气流分支辐散型,短波槽前气流分支强辐散型,大槽前反气旋环流发展型,急流右侧反气旋环流发展型等.(3)MCC致洪暴雨对流层低层水汽输送分可为直接输送和间接输送两种,水汽的垂直分布也分为深厚湿层型和上干下湿型两种.(4)MCC致洪暴雨在能量场表现为:边界层925hPa或850hPa等压面上生成θse≥344K高能中心,或中α尺度"Ω"高能系统;MCC的发生同时伴有锋生.(5)MCC生成的触发机制包括:北方或西北方锋生,对流层低层有低涡(或切变)生成(或移入)和高能系统形成配合,以及对流层高层200hPa有中α尺度强辐散的形成和MCC发生区形成一致的强上升运动等.(6)MCC大暴雨在多普勒雷达图像上表现为,云团内部有反射率因子大于30dBz中β尺度或中γ尺度云团活动,或有强度大于45dBz窄带状云系(飑线)的活动;在径向速度图上,有东南或西南低空急流生成和维持,对流层中高层并有辐散生成和发展.(7)数值预报对MCC雨量的预报是很有用的:当日本数值预报预报有≥30mm降水中心,T213数值预报预报有≥50mm降水中心,则多数MCC伴有大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当日本数值预报预报有≥30mm降水中心,而T213数值预报预报有≥75mm降水中心时,则MCC产生大暴雨的概率更高.(8)我国MCC生成发展的环流背景和Maddox总结的环流背景是有差异的.
  • 摘要:按照华北区域气象中心担负着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科研组织、技术支撑、专业培训等五项要求,华北五省科技服务中心2009年初组建了华北区域气象传媒发展促进会.对区域气象服务资源共享、地方服务成果推广、创新气象传媒等方面作了有力的探索与实践,初见成效,初步形成区域搭平台、省级唱主角、全区共发展的一变五区域模式.构建区域共享平台,提升气象服务减灾能力.为了加强区域内气象服务产品和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沟通和共享,更好地发挥上下游地区作用,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和预警能力,提高服务的整体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本区域内社会及百姓对气象服务工作需求和防灾减灾的需要,2009年开展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软件项目)--华北区域气象服务产品共享与预警发布平台的建设.普及区域地方品牌,提高气象服务发展速度.组织召开华北区域省级特色气象服务产品应用推广会实现一变五效应.开展华北区域各省特色品牌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实行现实需要的引进、因地制宜的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集成综合,迅速把气象服务成果渗透到区域各个角落.诸如: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重大气象精细化服务系统带动了各省重大服务效益;天津灾害气象信息手机现场采集直报处理系统平移到各省手机平台;河北智能化一站式交通预报服务系统开通区域交通沿线;山西应急气象服务多媒体服务系统各省引进推广;内蒙新农村气象服务模式全区普遍开花等,在短期内达到嫁接移植一变五的推广应用.促进区域传媒发展,提高气象服务窗口效应.促进会提出华北区域构建现代气象传媒体系的发展战略:区域气象服务实现跨越发展重点应放在气象媒体开拓领域上,从当地最有优势且投产少,见效快的气象媒体入手.指导思想:龙头牵引,项目促进,多角延伸,百花齐放.建设一批精细化、广覆盖、规模优势大、社会经济效益好的立竿见影的气象服务气象媒体项目产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络、户外电子屏等传播媒体,形成现代气象传媒体系,把区域气象服务推向一个新阶段.促进会旨在加强华北区域气象服务领域的互动与合作,实现产品共享、成果共享、资源共享,合力开发公共气象服务领域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将各省(市、区)的先进经验和优势项目向区域辐射,努力推进"一变五"快速发展捷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感到充分发挥区域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科研组织、技术支撑、专业培训等五项功能,推动区域气象服务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华北区域气象传媒发展促进会"正在逐步显示出生机与活力,我们相信,它将会随着气象服务中心的组建和发展,成为各省气象服务中心推广优势项目、壮大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的有力措施和得力助手.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和城市气象服务对气象资料的多样性查询需求日益增多,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资料查询服务支撑平台工作迫在眉睫,同时对于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局城市气象服务资料查询支撑平台建设完成后,实现了海淀区气象资料按年、月、日、某时间段内温、湿、压、风向风速、雨量、能见度等常用气象要素的查询、分析、统计,查询结果以图、表、文本等形式输出.大大提升了我局为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气象数据的能力和水平,更加准确的为电力调度及储备管理部门开展数据服务,对城市供水管道的防护的设计、交通部门的道路安全、高校建筑设计等相关多个行业及时提供了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准确性的历史气象数据,大大提升社会大众、管理部门、文保单位、环保等对我们气象工作的深刻认识.
  • 摘要:本文对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练阶段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这次强天气过程发生突然、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短期预报难度大的特点,主要从大的环流背景和物理诊断量场来分析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得出东北冷涡和平直西风带上的短波槽是影响这次强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从中低层的物理诊断量场分析,洮南地区7月19日20时的K指数处于28℃<K<32℃的区域,根据K指数运用的经验判断出此区间是出现零星雷暴和分散雷暴的范围;计算得出洮南地区的垂直速度中心17时为-0.4帕/秒,20时加强为-1.2帕/秒,说明在17时至20时洮南地区的垂直速度上升剧烈,并且洮南地区正好处于这个垂直速度上升区的中心.从7月19日17时和20时850、700和500HPa的水汽通量散度来看,其中850和700HPa图上水汽通量散度为负,500HPa图上水汽通量散度为正,此种结构说明低层有水汽积聚高层有水汽流失,并且从数值上来看,低层的水汽通量散度的值介于零线边缘,这也说明此系统不深厚且持续时间短.
  • 摘要:海南岛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区域之一,在台风登陆的过程中的大风和降水是致灾的主要因子,台风对于植被的损害形式表现为连根拔起、主干折断、枝条折断以及树叶大量吹落,其中,树叶脱落是台风造成的最常见损害形式,其次为小枝条折断、大枝条折断、茎折断和连根拔起.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植被生长状况,生产率及其他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特征敏感,因此可以利用台风登陆前后区域的植被指数的变化来分析台风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为了研究植被在台风过程中的植被的变化规律,以2005年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遥感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了辐射定标、几何纠正、数据镶嵌以及投影变化等处理,提取登陆前后海南岛的植被指数图像,对比分析台风"达维"的登陆前后海南岛的NDVI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海南岛植被的变化在台风达维登陆后,在登陆路径周围的植被由于受到严重破坏,NDVI降低,但整个海南岛的平均指数由于降水的作用,植被指数保持上升趋势.植被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坏,同时由于台风带来一定程度的降水,对植被的生长有利.
  • 摘要:选择台风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具有代表性的海南岛作为研究区,在台风灾害形成环境背景和台风灾害数据库的基础上,确定参评的动态和静态因子,利用可拓理论建立海南岛台风灾害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分为5级.通过数值预报、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站等多种方式获取降水和风数据.将GIS技术与台风灾害评估相结合,利用COM技术和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建立了海南台风灾害实时评估业务系统.该系统是利用ARCGIS进行二次开发,以海南台风灾害形成环境背景和台风灾害数据库为支撑,以气象局的多种降水和风产品为台风灾害的动态数据获取手段,通过可拓数学评估模型的计算,对台风灾害进行实时评估的系统.该系统在结构上主要由基础数据图层、灾前预评估模块、灾中-灾后评估模块、参数设置等五个主要模块构成.系统在2009年汛期投入业务运行,系统具有定时获取降水和风数据,每日08点和20点两次更新评估结果和全自动运行的特点,连续向前滚动评估,能快速、实时地掌握台风造成的灾害程度.根据"海南台风灾害评估业务系统"的灾害实时评估模块运行结果分析,热带风暴"天鹅"影响过程(2009年8月5日20时-9日20时)对海南西部和北部造成较大的灾害,其中临高、儋州、昌江、东方等部分地区的灾害等级达到三级,属中度灾害影响,其它地区的灾害等级为一到二级,影响较小,业务系统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一致.海南台风灾害评估业务系统刚刚建立,投入实际业务运行时间不长,评估实例偏少,评估模型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总结、修正各个参数和影响因素的域值范围和权重系数,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区域台风灾害评估模型.
  • 摘要:冬小麦是石家庄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水平下,其产量的稳定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2009-2010年度的异常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的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冬小麦发育期、生理生态、产量因素及管理措施的影响.2009年秋季出现特大暴雪,降雪虽然增加了土壤墒情,但随之出现的强降温使冬小麦提前金图越冬期,冬前生长期段,热量严重不足,导致冬前分蘖少,苗弱,群体小,而且冬前抗寒锻炼不足,抗寒力弱;越冬期几次强降温和时间长持续低温导致冬小麦冻害较严重,进一步影响了小麦的群体和个体;前春气温回升缓慢,小麦整个春季生育期显著推迟,春生分蘖少;返青到抽穗的持续日数并没有明显缩短,穗分化时间仍较长,有利于大穗的形成;5月以后气温迅速回升,惹来那个条件明显改善,小麦苗情迅速好转;灌浆期间温度适宜,无强干热风天气,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粒重的提高;异常的天气气候条件对产量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亩穗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地形和土壤类型的差异导致气候的差异,造成了山区和河道附近冻害较重.为应对强降温和持续低温对冬小麦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应对异常低温的冬小麦科学管理措施的制定积累了经验,也更深切地表明冬小麦适宜播期的确定、品种的培育选择以及气候预测工作的重要性.
  • 摘要:利用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的衡水站1957年到2006年日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及历史天气图和Micaps资料,研究了黑龙港地区历年秋冬季及初春低温寡照天气统计及环流形势特征和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发现从1957年到2006年50年间,秋冬季至春初年低温寡照次数呈增加趋势,尤以1984年以后增加明显;低温寡照月变化趋势为12月和1月最多,3月最少;低温寡照天气的500hPa高空环流形势主要有冷低压型、低槽型、欧亚高压脊型和弱西北气流型4种,地面形势特征为在河北中南部到河套一带为东高西低,即河套为倒槽,河北中南部处于北方南下的高压底部,地面维持东到东北风的回流形势;较长时间的低温寡照天气不但可使蔬菜停止生长,甚至造成冻害,并且因抗逆能力下降而诱发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强温室的保温管理,减轻不利天气造成的损失.
  • 摘要:目的:探讨河北中部设施果树蟠桃、杏和李的需冷量(需冷量是果树通过自然休眠过程累积有效低温的量化指标).方法:利用0℃-7.2℃模式和犹它模式(Utahmodel),结合实验,分析了保定市山前平原设施果树早露蟠桃、凯特和金太阳杏、大石早生李的需冷量.rn 结果:应用两种模式计算2007-2009年3年的低温累积量,然后进行比较.0-7.2℃模式在3年的计算结果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年际差别不大.而犹它模式结果年际差别较大,且结果值均偏低,与前人所作试验结果差别较大.对于同一树种、同一品种而言,在同一区域的需冷量年际变化应该不大,因为果树的需冷量既与内在基因遗传性有关,同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需冷量年际计算结果差别越小,试验结果越具有可靠性.因此,0-7.2℃模式对于本地区的适用性更好.早露蟠桃和凯特杏需冷量满足(取样果树枝段的花芽经过试验培养后萌芽率加权平均大于等于2.5)日期为12月29日,即需冷量为536h,而金太阳杏和大石早生李对应的日期为12月22日,即507h.结论:针对本研究,0-7.2℃需冷量计算模式适用于河北省中部地区.本试验期间,即2009年11月初,河北中部受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强降温天气,上旬平均气温为近10年最低值4.5℃,中旬继续降温,旬平均气温为-1.1℃,这直接导致果树需冷量满足时间整体提前(但据调查,果树未出现低温冷害或冻害).在果树需冷量满足后即可考虑扣棚加温,本研究中早露蟠桃和凯特杏为12月29日以后,金太阳杏和大石早生李为12月22日以后.
  • 摘要:本文应用积温指标法对廊坊市不同地区的历史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针对0℃以上有效积温的历史变化特征的研究表明,廊坊各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有效积温基本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七十年代期间各地的积温变化比较接近,其变化规律是大约2~3年为一个振荡周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下,中部、南部的历史积温的上升幅度较北部更明显,各地的变化规律是3~4年为一个振荡周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地的有效积温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而振荡周期开始明显加大,可能变为7年甚至更长。另外根据冬麦区的冬前壮苗所需积温,结合不同品种的播种适期所要求的温度,反推得到廊坊冬小麦的适宜品种应为冬性品种,北中南各地的播种日期分别为:9月27日、9月28日、9月30日,前后可有±3天的差异。但分析表明在实际生产中还应密切关注当年的气候变化状况,争取满足冬小麦所需的环境温度要求,在气候异常偏低的年份里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6~18℃时就应考虑开始播种,从而避免或降低后期遭受低温、冻害的不利影响。
  • 摘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明确提出要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要求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气象服务情况分析,提出为农村提供气象服务的建议,发挥和提高气象为"三农"能力和保障。
  • 摘要:本文通过对石家庄站(53698)2005~2009年4–10月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相比存在一些偏差.进一步分析得出: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观测时间不一致、自动站雨量传感器自身原因、承接降水物形态、因定期维护而造成的测量误差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六个方面是导致自动站和人工站降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 摘要:众所周知,降雹能造成所有农作物受灾,一场大的降雹可造成所有农作物毁灭性的灾害,颗粒不收.但是,很少有人统计研究不同的雹量能给不同作物造成多大的损失,不同作物抗灾能力又有什么区别?尽管石安英等制成了"雹雨分测器"并且研制成功了"全自动雹雨分测计",但没有普遍使用,更没有在雹灾特别严重地区作两者对比观测,因此这方面的资料很少.本文利用1985年至1987年张家口地区13个气象站的资料,用"雹雨分测器""雹雨分测自记仪"所测36份降雹资料经统一规格后,与当时或事后收集到的玉米、谷子受灾程度作了对比分析,发现:1玉米、谷子两类农作物受雹灾的程度,随着雹量的增大而增大,成简单的线性相关,但系数a和常数b各不相同.玉米a等于5.78,b等于0.22;谷子a等于9.67,b等于0.13.显然谷子抗灾能力小于玉米.2玉米绝收雹量的指标是1.6mm,谷子是1.0mm.3降雹量在0.01mm以下对两类作物都无多大损失.4雹灾等级的划分,习惯依照减产程度而定.共分10级,是否准确需研究.
  •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外生物质燃烧和国内秸秆露天焚烧环境影响方面地研究进展,包括污染物排放因子研究,焚烧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环境影响三个方面.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CO,NOX、CH4,非甲烷烃、氨和VOC等多种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室燃烧实验及野外火场测量两种,实验室燃烧实验通过测定燃烧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排放因子,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实验室的燃烧条件与野外燃烧不同;野外火场测量假定生物质燃烧的CO2排放因子固定,通过测量样品中CO2和其他污染因子的浓度来推算其排放因子,该方法的缺点在于CO2的排放因子实际上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各污染物排放因子主要取决于生物质种类,明火燃烧的排放因子小于焖火状态,上风向的点火燃烧排放因子大于下风向点火燃烧.生物质燃烧和秸秆焚烧及其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方法主要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估算,但目前生物质燃烧的遥感监测效率有待提高,而实地调查受样本选择的影响较大,因此两种方法估算的焚烧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精确度有待提高.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中,CO2和CH4是温室气体;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会影响降水的酸碱度,导致酸雨污染的加重;VOC和氮氧化物有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其排放的气溶胶则对气候及环境影响很大.国内研究发现,800km范围内秸秆焚烧遥感监测火点均可导致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升高,秸秆焚烧期间,城市黑炭气溶胶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均有明显升高,而期间的气象条件对于污染物的浓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国外生物质燃烧传输模拟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可以跨过大洋在大洲之间传输,垂直传输高度可达10000米以上,南极洲也受其影响.此外,还有很多学者通过对于生物质燃烧污染物传输的模拟,评价了其环境影响,并对农作物秸秆焚烧的时机提出指导性建议.
  • 摘要:利用河南49个代表气象站1979-2009年逐日4时次气象资料,运用修正的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计算出逐日4时次的稳定度等级,分析了各类稳定度频率分布特征和年、月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出现的频率以中性类为主;30年来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中性类有缓慢下降的趋势;稳定类和不稳定类随季节变化明显;大气稳定度类以2-4年、10年和16年左右的尺度最为明显.
  • 摘要:从最优化数学理论角度对大气廓线物理反演以及卫星辐射率资料直接同化中的最优化算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联系和差别.总结了卫星大气遥感反演问题的求解思路.对大气廓线反演研究中几种主要的目标函数和寻优策略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目前作为各数值预报中心和卫星数据处理中心业务数值产品核心算法的牛顿非线性迭代法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改进途径进行了探讨.引入了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及信赖域方法用于大气廓线反演,使反演算法的收敛性质得到改善.
  • 摘要: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是山区市,也是农业大市,其中农业人口占了韶关总人口的60.5%,农业气象信息的需求一直很大,但是这部分人群又恰恰处于气象信息覆盖率相对低的地区,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专门针对这一用户群体的气象短信服务.本文从需求分析、产品开发、产品试用、推广工作、效果展望等方面对韶关市的特色手机短信业务<田园气象站>进行介绍.<田园气象站>内容重点在未来5天的天气趋势和农业生产建议上,该产品每周二和周五下午制作和发送,不会与日常短信内容重复,用户大约在当天17:00前后可接收到短信;<田园气象站>的资费标准为2元/月,按自然月进行扣费.采用的行之有效又不违规的推广手段主要有:电话营销、捆绑套餐、新激活赠送、上门服务,电话定制.<田园气象站>短信业务可以增大气象信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率,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特色业务.
  •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广州市11月份气温、降水、台风、暴雨等要素和天气过程的统计特征,并给出了这些特征简单的分析描述:11月广州市平均气温19.6℃,历年最低4.9℃,历年最高33.4℃,月平均降水量35.4毫米,历年最多月雨量142.7毫米;11月没有寒潮影响广州市,强冷空气平均每月出现0.8次左右,中等强度冷空气每月出现1次左右,弱冷空气每月大约出现3-4次;11月,广州地区降水过程开始减少,强降水出现的概率也较少,虽然11月仍然有大雨和暴雨出现的可能,但机会不多,是小概率事件;59年中出现在11月份登陆和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只有11个,是小概率事件.
  • 摘要:文中将气象灾害风险定义为天气气候事件与脆弱性条件相互作用导致的有害结果或预期损失的可能性,提出基于弹性脆弱指标的气象灾害风险辨识的概念模型,将人为减灾措施抽象归纳成指标的弹性纳入风险辨识之中.本文以2011年8月12日20:00-23:00在深圳市龙岗区体育中心举行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作为风险辨识的个例,选择累积雨量、降雨持续时间、最大雨强、平均风速、酷热指数和雷电等构成辨识的指标体系,将恶劣天气影响时,开幕式顺延1小时或1天作为弹性措施;研究中使用了通过图像识别虹吸雨量计自记纸得到的1961-2000年逐分钟雨量资料,40年雨量累积值为75189.9mm,比人工记录的76999.5mm偏少2.36%,同时还采用数字智能分析的方法将天气现象观测记录进行数字转换,得到了40年中每分钟是否有雨的二值数据集.分钟级资料分析表明,开幕式时段的降雨概率29%,远低于8月的雨日概率57%,降水时长超过10分钟的概率小于20%,累计雨量大于1mm的概率仅13%,雨强大于3mm/hr的概率为15%.开幕式时段由于受海陆风环流的影响,风速通常维持在1-3m/s,受热带气旋影响,出现8m/s以上风速的概率小于1%;开幕式时段内雷击概率为15%.辨识结果表明大运会开幕式的适宜概率31.36%、基本适宜概率47.16%、不适宜概率22.48%;当预测开幕式期间有酷热、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时,将开幕式时间向后推迟1小时,则适宜概率40.65%、基本适宜概率38.77%、不适宜概率20.58%;当预测开幕式期间有台风或持续暴雨严重影响时,将开幕式时间向后顺延1天,则适宜概率58.52%、基本适宜概率35.01%、不适宜概率6.47%.
  • 摘要:利用中国1956~2008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我国温度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夏季日数和热带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同时日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小)值整体都是上升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值在我国北方上升较明显,而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有下降的趋势;极小值则在全国范围都明显上升,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尤为显著,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升温幅度达1℃/10年以上.此外冷夜(昼)日数明显减少,近53年减少趋势为7.9天/10年(2.8天/10年),暖夜(昼)日数明显增加,增加趋势为7.0天/10年(4.1天/10年).计算分析冷夜和暖昼日数的四季变化情况后发现,冷夜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秋季.而暖昼日数增加则主要是在秋季,冬季和夏季增加也比较显著.
  • 摘要:2010年6月初广西强降雨过程造成桂中和桂东南出现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频发,人员伤亡重.利用整理收集到地质灾害事件,分析广西此次强降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易发性、降雨因子雨量特征,分析各地质灾害点雨量触发条件,选取容县六王镇陈村滑坡灾害点分析滑坡临界雨强,检验地质灾害点降雨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发现:此次过程地质灾害以滑坡灾害类型为主,地质灾害点都位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较高值区,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点的当日雨量平均值为108mm,前5天、15天累计平均雨量分别为112、204mm,前14天有效雨量平均值为147mm;降雨触发条件包括当日大暴雨、近期大暴雨和前期大暴雨几种情况,以当日大暴雨触发地质灾害居多;容县六王镇陈村滑坡发生时段恰是降雨最强时段,临界过程雨量为12小时累计雨量199mm,临界3小时雨量为138mm,临界小时雨强为79mm;此次地质灾害预报7个站中报对3个,降雨预报尤其是暴雨、大暴雨预报误差大,使得订正地质灾害客观模型难度大大增加.
  • 摘要:利用淮河流域158个站点1980~2007年28年的夏季降水量资料,采用Γ分布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分析了淮河流域无条件雨日和有条件雨日(前一日无雨和前一日有雨)的夏季多年降水的概率分布特点.从Γ分布函数的参数分析得到,淮河流域属于尺度参数主导的区域,表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是以降水变率大的事件为主导的,说明淮河流域多极端降水(旱或涝)的天气气候事件.进一步分析得知,洪泽湖流域为首雨日降水的多雨区;沂河和沭河流域的东部至淮河中上游王家坝流域,为连续雨日降水的多雨区.并且首雨日的降水量小于连续雨日的降水量,即首雨日出现降水量小的概率更大.对5个子流域选取的息县、阜阳、商丘、淮安、连云港代表站的形状参数分析以及Γ分布概率密度与样本频率对比分析和K-S评分,说明Γ分布函数能较好拟合分条件的淮河流域夏季雨日的概率分布.表明淮河流域夏季雨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呈明显偏态分布,分条件下的降水量概率分布有更广的适用性.
  • 摘要:本文对2009年11月9~12日石家庄特大暴雪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与高空西来槽、河套地区南部南支槽以及中低空切变有着密切联系;高低空急流的较好配合有利于暴雪区内上升运动的加强,上升区始终位于高空偏西急流右侧的辐散区内以及低空西南急流出口区左前部的辐合区内.在此次石家庄暴雪中,700hPa急流对其影响更大,且700hPa北支西北急流对暴雪的增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升运动与正涡度区相对应,垂直上升最强区与正涡度中心相吻合,石家庄上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对于低层暖湿气流聚集后的向上输送及能量的释放有重要作用,使得强降雪得以发展和维持;上升运动与湿度场的配合对暴雪的发生及加强至关重要.10日石家庄上空自地面至200hPa维持一相对湿度为90%的高湿柱,11日600~200hPa高空干区的出现,抑制了降雪的强度;西南气流带来的南方暖湿气流及东北回流带来的渤海湾高湿大气是这次大暴雪的能量及水汽源地,并得以在山西河北南部聚集,从而为降雪强度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次暴雪过程中,Qq提前一天对石家庄暴雪进行预报,其辐合带分布特征与降水区分布基本相似,Qq场辐合强度大的地方对应降水大,低层Qq负值中心区与暴雨区对应较好.
  • 摘要:利用1950-2006年的新疆融雪型洪水灾情资料对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天山北坡,特别是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3月中旬到4月上旬为融雪型洪水的多发时期.从气候背景、天气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3月中旬融雪型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2009年2月降水明显偏多为3月中旬的融雪洪水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而3月中旬冷空气过后的气温持续迅速回升是此次北疆地区融雪洪水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持续迅速升温过程中,平均气温由负转正、最高气温高于5℃以及暖平流中心出现时间对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 摘要:通过对东南三省(浙江、福建、广东)2006、2007两年日降水资料进行反距离权重、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等多种插值分析,表明总体上在东南地区克里格插值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没有任何一种插值方法占有绝对优势.根据降水分布类型,对有多个降水的大值,且降水中心较不规则的降水过程,以反距离权重法效果较好;而分布呈带状的区域性降水则以克里格插值方法效果较好.对于不同天气系统降水所选取的插值方法应由该天气系统所造成的降水分布特征来决定.
  • 摘要:利用27年逐NCEP-NCAR逐日在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春季热带印度洋上空大气准双周振荡(10-20天,QBWO)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显示,QBWO对流扰动首先出现在西印度洋上空,然后缓慢东移.当对流扰动到达印度洋中部后,突然快速跃入东印度洋地区.同时,原位于东印度洋地区的反位相对流扰动以Rossby波涡旋对的形式向两极移动.然而对垂直环流的分析发现,在东传的对流扰动到达东印度洋之前,苏门答腊西侧的边界层已经出现了与对流层中相反的垂直运动. 通过动力诊断,我们提出了东印度洋上空准双周振荡的边界层激发机制.在热带东印度洋准双周振荡的弱位相,垂直扰动对背景风场东风动量的垂直输送将在自由大气中产生正压东风,进而导致自由大气的辐散.而边界层中大气的散度和垂直运动是由自由大气的散度所决定的,因此自由大气的辐散将导致边界层大气辐合和上升运动的出现.以上结果表明,热带东印度洋对流QBWO循环位相转换主要受到局地边界层过程的影响,而不是西印度洋扰动东传的结果.
  • 摘要:基于我国东部地区1991-2005年485站的逐时降水资料,将雨强分为大于1mm/h、大于2mm/h、大于4mm/h、大于8mm/h四个级别,利用概率分布与统计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其多年变化趋势特征,并探讨了各级雨强趋势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问题.为了看出雨强趋势系数的分布特征,我们将全部站点各级雨强的趋势系数均进行图分析,(图中趋势系数的数值已放大10倍).对于各类级别的雨强趋势系数而言,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南方地区,除了云南东部、海南岛西部的地区之外,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趋势系数为负,也就是说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从1991到2005年,各级别雨强(大于1mm/h、大于2mm/h、大于4mm/h、大于8mm/h)出现频数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的.长江以北的地区趋势系数的数值大部分为正,只是在内蒙古东北部、吉林、辽宁大部和华北北部出现了负值.这说明,除了这些较偏北的地区外,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从1991-2005年期间总体而言各级别雨强的出现频数是逐渐增多的.其中黄河中游和淮河上游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对生活气象指数的关注度越来越大,因此开发重庆市生活气象指数专业气象服务的必要性越来越紧迫.该系统分预报模型建模、预报制作、产品发布三个部分来开发.其中预报模型建模部分首先由计算机自动读入预报时段前48小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风速风向、湿度、日照时数、气压、雨量等实况气象资料和未来72小时的天气预报、温度预报、湿度、雨量和风力等预报内容,然后根据气象生活指数的预报方程和预报模型就可以预报出未来72小时各区县各种生活气象指数的等级,并根据预报给出生活提示和建议;预报制作部分主要分两步来完成,首先由计算机根据预报模型来自动制作指数预报,然后预报员在自动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经验对预报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产品发布部分主要开发了专业气象服务网站、报纸气象专版、气象短信和气象彩信、交通广播电台来发布生活气象指数预报.最后总结了重庆市生活气象指数专业气象服务以后需要继续开展的工作.通过重庆市气象生活指数开发研究的介绍为其它省市气象局开发类似的专业气象服务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 摘要:受西风槽和地面冷锋的影响2009年4月30日-5月1日河北北部地区普降小到中雨.为深入了解该云系降水条件,本文利用雷达、加密探空、地面雨量站和飞机等联合探测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对其结构发展过程和降水机制做了详细分析.观测表明,该云系的发展到消散经历了初期的卷云到成熟期的卷云、高层云和层积云并存又到末期的高层云和层积云的过程.由锋线过境后的飞机探测可知,降水末期4.8km以上云粒子浓度不足5L-1,表明云体上部粒子生成很弱,趋于消散;云体中部4.2km和3.6km处是冰相粒子的主要增长高度,粒子以辐枝状为主,且可见到明显的聚并过程.而探测过程中3.6km处冰相粒子浓度由前期的102L-1减少为后期的101L-1,含水量由0.05gm-3减少到仅为0.001gm-3,由此可看出降水末期云体底部的消散速度也较快.利用WRF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雪和雨水分别是冷暖层主要的降水粒子,其中雪的含量与降水强度密切相关,而雪的增长程度受上升气流强度、过冷水顶高及过冷水含量多少的影响.由对降水粒子增长机制的研究可知,冰雪晶在冰晶层的凝华增长较重要,在5-8km以上占雪的总质量增长的50-80%,使得冰晶层对降水质量的贡献达10-20%,而雪在冰水混合层的结凇增长则促进了地面降水的形成.由于暖层较薄,重力碰并对雨滴质量增长的贡献较小.通过对比不同站点的降水分析知,各阶段均以冷云降水为主,对降水的总贡献为65-80%,造成冰水混合层贡献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雪的结凇增长程度,进而与过冷水的含量和过冷水顶高相关.
  •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2009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北京地区多架飞机云观测试验"期间一次锋面层状云过境前后的气溶胶和云凝结核分布特征.发现,在层云低层3700m处,气溶胶粒子谱为双峰结构,而在中高层4800m、5400m和6000m处则为单峰结构.锋面过境前后,气溶胶粒子总浓度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而粒子谱则有较大的变化,锋面过境之后大粒子浓度减小,而小粒子浓度显著增加了,其增加幅度达到一个量级.由于大粒子气溶胶浓度的减小,导致锋面过后气溶胶平均直径的显著减小.由于锋面过境的时候层状云系的消耗作用,在3700m处锋面过后0.3%过饱和度下的CCN浓度有很大的减小,其减小量达到一个量级,而在其它三个高度上CCN的变化相对比较小,因此,越往高层,锋面的影响就越小.
  • 摘要:本文利用北京2005年6月25日08时的探空资料,通过改进的NCAR气块模式模拟了不同播撒浓度下,大尺度吸湿性粒子(2.5-10μm)对对流性暖云降水粒子生成及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撒浓度的增加,毛毛雨水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但对毛毛雨的生成起到了抑制作用,远小于没有播撒时所生成的毛毛雨水含量.对于大雨滴,吸湿性大粒子加速了它的生成,随着播撒浓度的增加,其出现的时间变化不大,但是转化速率明显的增大,随着浓度的增加转化速率趋于一定.
  • 摘要:新一代天气雷达不同仰角的观测可以反映不同高度云层回波的变化.利用VB6.0开发的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物理检验系统,能直观地反映在作业时刻前后1小时内作业区域不同高度和不同温度层的基本反射率曲线的变化,便于寻找人影作业所产生的物理变化的信号,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 摘要:随着我区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作业工具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换代。在飞机作业决策方面,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应用模式作为一种成熟的信息管理技术,被广泛用于信息处理、信息检索等领域。GIS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理信息的电子化、可视化带来了重大革新。特别是近几年新兴的WebGIS新技术,使建设一个可视化的,界面直观、能够实现远程指挥功能的飞机作业决策系统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WebGIS技术原理及系统设计思路。
  • 摘要:本文通过对暴雨过程中Gstar-Ⅰ型FDR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观测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实时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暴雨天气过程的雨量变化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在暴雨过程中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摘要:临近空间是指距地面20-120千米的空域,人造地球卫星和普通航空器都无法在该空域运行.但随着战略战术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临近空间巨大的开发价值.临近空间飞行器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能方便快速地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部署,而它的飞行高度是目前大部分的防空系统难以企及的,本文概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用来做侦察监视平台、通信中继平台、装备兵力投送平台、作战武器和探测设备的搭载平台的优势和发展现状.临近空间涵盖的空间位置比较复杂,包括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底层,同时又包含了整个臭氧层和电离层D层和E层.其下层受对流层大气活动影响比较明显,而上层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影响.在整个临近空间中,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气象要素分布复杂.本文基于COSPAR国际参考大气CIRA-1986简要分析了临近空间一些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温度变化大,低值较低,风速大,随高度变化大,有明显年际变化,个别区域变化比较剧烈,对于日变化尚未有深入研究.电离层是分层大气结构中的一个部分,其实际形态是一种受扰动的分层结构.电离层低层电子密度变化较大,呈现出量级变化.其中,60-80Km为D层,是多原子离子的稀薄层,浓度仅为102-104/cm-3,受太阳辐射影响大,白天产生晚间消失;90-120Km是E层的下部,电子浓度中等.电离层对通讯的影响非常大,决定了高频电波的可用频率.本文根据IRI-2007模式计算的南京地区某天的电子浓度变化,以此为例来说明了临近空间包含的电离层的概况.同时,宇宙射线和臭氧的影响使得对在临近空间工作的飞行器通信、材料方面的影响复杂.为了满足研究应用的需要,目前已发展了很多的探测方法,有以各种雷达和干涉仪等探测手段为主的地基遥感、主要包括一些高层大气探测卫星和掩星方法探测等方法的卫星遥感探测和以气球火箭等为代表的原位探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其中一些探测方法的探测原理和探测高度,并简述了我国已进行了的部分工作.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8年4月21日利用机载PMS系统在河北石家庄地区取得的气溶胶粒子和淡积云探测资料,并对云内和云外的气溶胶、云滴数浓度和尺度的差异做了重点分析.本次观测所用PMS粒子探测仪器共有四个探头.其中PCASP用于测量气溶胶粒子谱,FSSPER用于测量云粒子谱,2DGC和2DGP分别用于测量云粒子和降水粒子谱及二维图像.另外,此次探测飞机上还装载有GPS,King2LWC热线含水量仪、温度计等观测设备.4探头每秒记录一次数据.本次实验是中FSSPER探头均用的range1量程,测量范围是:2-47μm,每档之间的间隔是3μm.结果显示,这次的淡积云云高在500~2700m之间,温度在-5~15OC范围内.FSSPER探头测量的云粒子最大浓度为485个/cm-3,平均浓度为44.1个/cm-3,平均粒子浓度比最大粒子浓度小1~2个数量级,并且平均直径为14.464μm;PCASP探头测量的气溶胶粒子的最大浓度1.04*104个/cm-3,平均浓度为416个/cm-3,平均粒子浓度比最大粒子浓度小2个数量级,同时平均粒子直径为0.71μm.本文区分云内云外的标准是:当FSSPER探头观测到云中直径大于2μm的粒子总浓度超过10个/cm3时,看作是云区.根据这个标准对探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云内气溶胶直径在0.2-2.7μm之间,浓度(个/cm3)在101-103量级内波动;云滴直径在3.5-24μm之间,浓度(个/cm3)在101-102量级内波动.而云外气溶胶直径在0.1-2.6μm范围内,浓度(个/cm3)的量级为100-103;云滴直径在3.5-42.3μm范围内,浓度(个/cm3)的量级为10-2-100.云内的气溶胶谱要窄于云外的,而且云内云外的气溶胶粒子均主要集中在0.11-0.28μm直径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云内外气溶胶谱有随高度增加而变窄的趋势,并且谱峰值有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峰值在0.28μm处出现.垂直来看,云内云外均气溶胶数浓度有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说明气溶胶源主要是以地面源为主.但是在云外直径在0.8-2.75μm的范围内气溶胶浓度有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个可能是在云区边缘云滴蒸发导致云外气溶胶浓度变大.
  • 摘要:平流层水汽具有较长的驻留时间,所以平流层水汽含量的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强迫作用.青藏高原是平流层下层水汽的一个主要源区,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湿对流系统能把水汽输送到对流层中上层和平流层下层,是高层水汽的一个重要输送方式,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对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研究青藏高原对流输送水汽的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模拟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一次对流云过程,该模式重点考虑从云尺度到天气尺度等重要天气的预报,因此,它支持高分辨率的非静力模拟和多种不同参数化方案.本次模拟采用三重嵌套,初始场为NCEP1°*1°的分析资料,对流发生区域空间分辨率设为1km,时间分辨率设为5s,模拟过程中共有三次对流过程,通过与实测数据和卫星云图比较,发现此次模拟在对流发生时间、地点、降水时间等方面均与实际观测数据相接近,但是在云状的模拟上存在一些误差,由于缺乏降水量的实测资料,所以无法比较降水量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流云云体中水汽混合比的变化发现,当对流发展旺盛时,在云顶附近水汽混合比迅速增加,表明了对流云的垂直输送作用给对流层上层提供了水汽来源.通过分析对流云发生时不同高度层水汽垂直通量的变化发现:(1)在抬升凝结高度以下的低空,当对流发生时,在热力作用和降水拖曳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向上的水汽垂直通量先增大后减小,总的净通量为负值.(2)在12km以上的高空,因为低层水汽向上的垂直输送和云中水成物的蒸发,高层水汽含量随着对流云的发展而迅速增长,其中云中水凝物的蒸发起主要作用.(3)此次模拟中水汽向上输送净通量最大的位置位于海拔高度6600m处.通过分析对流云发生时高空水汽混合比的变化发现,当有对流系统发生时,高原上空水汽含量增加,对流把水汽从地面输送到高空的时间尺度为1-2个小时,当对流消散时,高空部分水汽被平流输送到其他地方,由高空风速计算得知对流输送的水汽能在模拟区域中持续2-3个小时.
  • 摘要:为探索次表层水温对广东旱涝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文中简称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时,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减弱),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强),位置偏北(南),直接导致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有(不)利于西南部暖湿海洋水汽向广东输送,导致广东降水偏多(少).结论: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翌年广东降水偏多(少),出现涝年(旱年)是主要现象.
  • 摘要:对1978~2008年深圳市前汛期西风带大暴雨期间的500、850hPa和地面环流形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深圳市前汛期大暴雨过程多由西风带系统引起,占总数的77%.4~6月均可出现大暴雨,6月份最多,4月份次多,5月份最少.深圳前汛期西风带系统大暴雨过程按天气形势特征分为锋面低槽和暖区两类,其中锋面低槽类又分东北低涡(低槽)型和西南低涡型.
  • 摘要:本文对2009年1月3日天津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1月2日至3日,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北部等地出现较大范围降雪.此次降雪具有范围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各区县降雪量均突破历史同期最大值,本文充分利用了NECP再分析资料,对此次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水汽输送对暴雪形成的具体影响,为今后实际预报起到一定参考意义.通过对天气形势分析得出,华北上空处于500百帕贝湖低涡底部短波槽东移南压、东北回流冷高压和蒙古冷高压在华北形成锢囚形势,为这次降雪天气系统发展和较长时间持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天津上空850百帕的暖切变是这次强降雪关键的动力条件,925百帕东南急流和850百帕西南急流为这次强降雪提供了两支重要水汽来源.水汽条件方面,主要分析了急流和水汽通量的影响.1月3日08时850hPa西南低空急流(>12m/s)已经建立,天津位于西南急流的左前方,这支强的水汽输送带与渤海的偏东急流在京津冀地区相遇,偏东急流起到水汽补充的作用,在低层两个急流出口区形成一个强的水汽辐合中心,为这次暴雪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而且十分有利于在低空急流前方和高空急流右后方形成大范围强上升运动,为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水汽通量分析得出,天津地区这次暴雪过程与低空925hPa东南水汽输送带和850hPa西南水汽输送带有关,西南急流的水汽输送对此次暴雪过程的影响更大,大范围的水汽辐合和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导致这次暴雪的重要因素.动力条件方面,主要分析了垂直速度、涡度场及散度场.垂直速度中心数值大于1.4Pa/s,对流层中低层如此旺盛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水汽的垂直向上输送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天津上空维持底层辐合,中高层幅散的动力结构,这种强的动力结构导致低层强烈减压,气旋强烈发展,配合高湿的环境条件,导致了全区性的暴雪天气.同时热力条件分析发现,中低层形成强烈逆温层也是造成降雪天气出现的有利条件.
  • 摘要:随着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多,对该地区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严重危害.长三角城市群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x、CO、VOCs以及大气颗粒物等.VOCs和NOx在对流层O3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长三角地区O3前体物(VOCs,NOx)与O3形成之间的关系是提出长三角O3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进行模拟研究,为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空气质量模式CMAQ所需的气象场由MM5提供,排放源采用David G.Strees的2001年东亚地区0.1°×0.1°排放数据.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008年1.、4、7、10四个月份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MAQ对O3的模拟效果都比较好.O3的平均相关系数、标准偏差和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96、7.26%和0.92.SO2和NOx由于寿命较短很难长距离传输,主要集中在城市周围.NOx和石油化工厂排放的烯烃能大量消耗O3,使城市成为O3浓度的低值区.城区高浓度NOx对O3消耗严重,导致城区O3浓度较低.长江三角洲地区冬季辐射弱,生成的O3少,与NOx反应消耗量大,是O3浓度最低的季节;春季的光化学反应生成较多加上周边地区输送量大,O3浓度在四个季节中最高;夏季清洁的东南气流对O3的稀释作用明显,梅雨季节的降水对O3的清除效果显著,导致夏季O3浓度较低;秋季O3浓度水平介于夏季和春季之间.一次污染物NOx、SO2受源排放影响较大,除夏季因稀释和清除作用显著浓度较低外,其它三个季节排放源差异不大浓度比较接近.本研究通过敏感性试验关闭长三角地区2008年1月和7月NOx和VOCs的排放,研究周边地区O3及其前体物(VOCs,NOx)对长三角的贡献.一月份周边地区NOx、VOCs和O3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9.5%、38.9%和125.1%.NOx和VOCs主要是长三角西北方向一些城市的排放在冬季风作用下对长三角的输送.O3主要来自长三角东南纬度较低的洋面,且冬季长三角是O3的净消耗区.七月份周边地区NOx、VOCs和O3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7%,51.4%和94.4%.由于夏季风以偏南风为主,NOx主要来自浙江省中北部地区.VOCs主要是长三角西南方向山区植物排放的贡献.长三角周边陆地的O3贡献大于海洋.
  •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的测量原理,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测量系统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自动测量难题,该仪器能够连续测量降水中所有液体和固体粒子的尺度和速度,实时地以数字形式显示瞬时降水强度、降水粒子总数、累积降雨量、降水时的能见度和雷达反射因子,以图形方式显示降水粒子尺度谱、速度谱、降水粒子分类且自动生成天气现象代码,实现天气现象的自动识别.本文针对该仪器降水采样中的可疑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利用3σ准则(莱以特准则)对测量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进行了判别和消除,方法如下:①将整个降水过程的样本按不同的尺度通道累积,得到32个尺度通道分别对应的测量列,测量列是测得的同一尺度通道对应的不同速度的粒子个数.②对于每一个尺度通道对应的测量列,若各测得的速度值只含有随机误差,则根据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其残余误差落在σ3±(σ为测量列的标准差)以外的概率约为0.3%,如果在测量列中,发现有大于σ3的残余误差的测得值,则认为它含有粗大误差,予以剔除.再将测量列剩下的测得值重新计算,依次循环,直到这些测得值的残余误差均小于σ3,即不再含有粗大误差.结果表明:可疑数据即为仪器测量的粗大误差,消除误差后的数据在表征降雨量、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降水特征量时更加接近于实际.
  • 摘要: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雷电灾害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大,仅靠避雷针已无法保护建筑物、人和电子电气设备.微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能力低,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弱,因此浪涌保护器是现代化的大厦、银行、证交所、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石油化工等场所必备的防护器件.本文简要介绍浪涌保护在综合防雷体系中的地位,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作用,浪涌保护器的分类和选用安装原则,初步探讨SPD器件的组合使用与多级SPD的配合.
  • 摘要:利用MODIS资料,对中国东南部地区及近海海域实现多通道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利用地面连续波段的太阳辐射计数据对MODIS资料的反演结果进行校验;并利用经过校验的结果对该地区的AOD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OD大值区主要集中在海拔低的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地丘陵地区的值较小;海洋上空的AOD反演由于受到了近海混浊水体和离水辐射的影响,反演结果偏高,但还没有发现能准确反映研究地区特征的输入参量和合适的算法,以提高近海海域AOD的反演精度.
  • 摘要:利用耦合Morrision双参数物理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发生在2007年6月13日山西地区的一次较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有巨凝结核作用下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加入巨凝结核后,降水范围没有明显差异,降水中心位置比较一致,累积降水峰值比没有巨凝结核稍高.两者降水差值有正也有负,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东经111至114之间,且最大能增加6mm以上,是最大累积降水的15%,而降水减少区域,最多能减少14mm左右降水.但整体来说,加入巨凝结核增加降水,总的降水增加并不是很明显,网格平均降水量比原先只增加0.69%.降水率上,增加了粒径较大的气溶胶,在强降水时期(10时-20时)整个谱型往左移动,也就是,降水强度在前期较没有GCCN的大,后期较小.粒径较大的气溶胶容易活化形成云滴,凝结更多水汽,GCCN的参与有利于大云滴的形成,云底出现的高度也比没有GCCN的低,通过云滴自动转化形成雨滴和通过贝吉隆过程增长的冰雪晶被增强.有更多的云水在降水前期形成雨滴和霰,而且霰的直径较大,容易掉落形成雨水,后期云中大多是小云滴,不能有效冻结成霰,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与高层的冰晶相互作用,造成后期高层冰雪晶混合比浓度增加,霰和雨水减少,而没有GCCN的降水则相反.前期云水自动转化较慢,大量云水存在云中,与高层的冰雪晶碰冻增长,低层通过贝吉隆过程增长的冰雪晶增长缓慢,雨滴的形成也减缓,霰粒子的尺度较小,不容易脱落,造成前期降水减少.大量的云水长时间停留在云中,有利于云滴增长,与云中冰雪晶相互作用或者云滴相互作用,前期粒径较小的霰粒子和雪粒子经过长时间增长,在降水的后期,下落融化成雨水,使得后期的降水增加.
  • 摘要:综合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激光雨滴谱仪观测的雨滴谱资料、L波段探空秒数据、卫星反演资料、以及其它常规资料,分析了2009年8月29日积层混合云云物理结构.(1)这是一次典型的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主体降水持续10个小时,雨强最大为6.5mm/h,一般雨强小于3.0mm/h,雨强随时间有明显的起伏变化.雨滴浓度在5-300个之间,雨滴谱以双峰和多峰型为主.(2)探空秒数据分析的云垂直结构显示,降水云以冷云为主,暖层发展不好.(3)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整个降水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降水前期、初始、发展成熟和减弱阶段,不同阶段的回波结构明显不同.反射率因子随高度降低的垂直变化率显示,降水初始、发展和减弱阶段在4.2-9.0km随着高度降低回波增长率由4dBz/km逐渐增加到6dBz/km,降水粒子由凝华增长转为碰并和凝华增长.而在3.0-4.2km高度,回波增长率则有很大的差别,只有发展成熟期具有大的正回波增长率,冰雪晶间的粘连增长占主导地位.(4)综合各种资料,可以判断本次降水过程冷云发展充分,冰晶浓度不大,存在人工增雨潜力.但低层暖云发展不好,又不利于人工增雨作业.因此,判断人工增雨潜力,不但要关注冷云的增雨条件,还要考虑暖云的发展情况.综合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料,可以有效地研究云的结构和发展演变规律,推断降水粒子的增长机制.但如何定量分析降水粒子在冷、暖云中的增长条件,判断增雨潜力,特别是在考虑冷、暖云配置关系条件下的增雨潜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利用枣庄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9年2月10日、11日枣庄地区一次大雾的形成及持续原因进行了以下的初步分析:大雾前期的环流特征:晚冬和早春时节我国700hPa以上中高纬度受亚洲东部极涡底部影响,中纬一带为平直的西到西北气流,无明显槽的槽脊活动.鲁南地区上空盛行一支偏西的西北气流,并且稳定少动,500hPa大槽位置平均位于120°E东侧,中纬度环流平直,东北部北支槽偏北,不足以影响枣庄地区,所以亚洲中高纬地区维持着稳定的环流形势是有利于大雾发生的环流条件.低层850hPa处在弱的暖温度脊的控制下,弱的暖平流十分有利于鲁南地区逆温层的形成,这种较暖气团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地面弱冷气团的变性减弱,而且更有利于高空层结稳定.地面图是南高北低的形势,我国东北部地区为一个宽广的低压系统,而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及河套地区一带则被一个庞大的高压所控制,山东地区位于高压和低压之间,等压线稀疏,并且无论南部高压还是北方低压均稳定少动,也是本次过程比较有利的地面环境场.大气层结条件分析:近地面层上的辐射逆温有利于近地面层的水汽聚集凝结,低空的下沉逆温则进一步阻止了近地面层中水汽向上扩散,有利于这次大雾的持续.徐州的Tlnp图曲线对鲁南地区的大气环流有较好的代表性,它的空间气温递减率降低和逆温层的出现对鲁南地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特别当850hpa的温度大于地面温度2度以上时,这种指示意义更显著.对地面要素场及物理量场的分析:地气温差之间的变化趋势表明,逆温层接地使热量、水汽无法向上输送,而积聚了不稳定能量的下垫面影响下的微尺度乱流对雾的生成、维持及浓度变化也十分重要.考察近地面1000hPa总温度平流场,发现其变化趋势与大雾的生消密切相关,也显示出这次大雾具有平流特征.大雾形成的天气条件:大雾出现前8小时有明显的降温,幅度值>5℃;并且没有明显的大风天气,风力维持在为1-2级.大雾出现前一天14∶00相对湿度>50%,湿度表现为增大趋势,预计次日早晨相对湿度>90%,夜间微风少云.也是产生大雾天气的条件之一.分析结论: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南高北低的地面气压场是大雾形成的主要天气形势,较弱而持续的偏南风、雨后的水汽补充及既具有辐射特征又具有平流特征是这次大雾形成并维持的条件.在实际气象预报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天气形势、水汽等条件的分析,更要注重逆温层及平流条件对大雾形成的分析.
  • 摘要:本文结合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桂林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6年4月9日影响广西北部的锋前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是包含2次强飑线天气过程,第1个飑线由多个强对流单体组成,第2个飑线为均匀性结构.造成龙胜冰雹的超级对流单体,回波强度最大达到70dBz,在平显上,此回波后部有V型缺口,表明回波后侧有入流急流.超级回波单体沿环境风(西南风)右侧东移,在单体后部,出现三体散射长钉(TBSS)特征.此次冰雹单体的VIL值最高达65kg.m-2,并且VIL>50kg.m-2持续了一个小时,说明VIL在高值区维持,可以很好地预测降雹的可能性.另外,从径向速度图分析,强回波中心径向速度图均有逆风区出现,表现有沿雷达径向的正负速度对,表明强回波中心有中气旋存在.
  • 摘要:本文利用1948-2008年共61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全球范围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高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季风指数和不同高度上温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从1948到2008年,全球范围对流层顶高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然而在东亚地区近61年对流层顶高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高度达17.5位势米,冬春两季下降趋势明显.2)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高度在夏季达到最大值,约为16公里,冬季为最低值,约13公里.3)青藏高原地区100hPa及近地面温度资料分析显示,该地区近几十年来对流层顶温度基本呈下降趋势,但是近地面温度呈上升趋势.4)对青藏高原季风指数分析表明,近61年来该高原季风呈减弱趋势.季风减弱导致高原区域的深对流活动变弱,这是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高度总体呈降低趋势的原因之一.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呈现减低冷却的趋势还可能与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和气溶胶增多有关,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甲烷(CH4)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学活性气体.利用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的AIRS卫星甲烷遥感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和东亚地区四个季节和不同高度的平均甲烷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就全球范围讲,在北半球,越往高纬度CH4浓度越大;在南半球,越往高纬度CH4浓度越小;北半球甲烷浓度高于南半球.从低层到高层甲烷浓度逐渐减少.2)全球范围内甲烷浓度分布存在着季节变化,且在高空的季节变化大于在低空的季节变化.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夏季甲烷浓度高于冬季甲烷浓度;但在北半球西伯利亚地区,冬季甲烷浓度要高于夏季甲烷浓度.3)在东亚地区(70°-140°E,10°-55°N),甲烷浓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从低层到高层甲烷浓度逐渐减少,这个趋势在低纬度地区比在高纬度地区明显.4)在东亚地区,高纬度与低纬度甲烷浓度差在夏冬季和高层较大.这可能与作为甲烷主要排放源的湿地,稻田等的分布和人为排放有关,也同植被的生长周期有关.
  • 摘要:把位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带的典型旱作农业区域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和华池县与相邻的子午岭林区,作为两类特殊的生态类型,为比较典型旱作农业区域与毗邻的子午岭林区有关气象要素的异差性,揭示甘肃省陇东地区植被完全毁坏(或严重破坏)的代表区域庆城县和华池县旱作农业区域的生态气候效应,利用庆城和华池县气象站观测资料与作为原生态气候本底标准的子午岭林区太白镇气象站同步观测气候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月平均气象要素差值的年变化曲线和资料序列方差的F统计检验状态,结果表明:(1)植被遭到严重毁坏或破坏的庆城和华池站1月,3~12月平均气温均明显高于子午岭林地太白镇站,这与非林地涵养水源功能弱和较干燥环境中土壤等热容量小的调节作用差有关,反映出明显的干暖生态气候效应.(2)3月、5~7和9~10月庆城和华池站降水量少于林区太白站,表明植被毁坏或严重破坏的半干旱区域云水资源明显差于林区,且在4~9月连续6个月≥0.1mm降水日数均少于林区太白镇站,反映出半干旱庆城和华池与子午岭林区相比较,云水资源趋于匮乏,在春、夏和秋季的降水减少气候背景下更易发生干旱天气气候事件.(3)庆城和华池站4~9月平均空气湿度明显小于子午岭林区,盛夏6~8月平均蒸发量明显大于子午岭林区,表征植被完全毁坏或严重破坏的黄土高原中部陇东地区具有明显的干暖化和水分利用率降低的生态气候效应特征.(4)从对比分析结果得出,森林植被如果遭受大规模破坏,必然导致平均气温升高,作物主要生长期4~9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减少,空气湿度减小,而同时蒸发量增大,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受干旱危害加重.(5)应严格封山育林,并对林地边缘≥25°山坡地草场地应退耕还草,重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上研究结论,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农牧业生产布局,建设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客观认识生态环境变化对气候的反馈影响作用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基于惠州城市和乡村1962~2008年逐日定时和2005~2008年逐日逐时的气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突变检验方法Mann-Kendall统计分析了惠州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特征及对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惠州城市热岛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月和日变化特征,无明显的周变化特征.城市热岛强度年平均为0.23℃,上半年的平均为0.14℃与下半年相比偏低0.18℃,四季中最高出现在秋高气爽的秋季为0.36℃,最低出现在低温寡照的春季为0.11℃;城市热岛强度日间一般为负值而夜间为正值,日出以后迅速减弱,日落以后迅速增强,最大出现在秋冬季节的夜间,最小出现在冬季的午间.(2)惠州年平均城市热岛强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温倾向率和贡献率分别为0.10℃/10a和41.7%,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在1991年发生了增加性突变,突变后平均为0.38℃与突变前相比增加了0.23℃,t检验表明突变前后有显著差异.城市热岛效应对惠州城市年和四季气温的上升有重要影响,四季中增温倾向率秋冬季大于春夏季,而增温贡献率春夏季大于秋冬季;4个时刻中城市热岛效应对惠州城市14时年平均气温(代表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无影响,对02时年平均气温(代表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有重要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是惠州城市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粤北地区韶关和清远15个站1980-2007年共28年的灰霾日数、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1979年1月到2006年12月逐月气候指数资料、以及1979-2006年NCEP月平均500hpa高度场再分析格点资料,水平分辨为2.5°×2.5°,通过线性趋势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粤北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为粤北灰霾天气的预测、防治和影响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粤北地区1980-2007年灰霾总日数的极大中心在始兴县,年均78.4天,乳源是极小中心,年均2.4天;1月和12月出现灰霾日数最多,7月最少.灰霾年日数变率最大在佛冈、清远,标准差极小中心在乳源和翁源.大部分地区的灰霾日数逐渐增多,尤其2000年以后增加非常明显,其中增加最快的地区在清远和佛冈,线性趋向值超过5.3天/a;大部分台站的灰霾日数以10月和4月的线性增加趋势最明显,超过0.3天/a,7月线性趋向值最小,仅有0.13天/a,其次是6月0.19天/a.灰霾日数与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日数却呈显著负相关,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粤北地区灰霾日数影响最明显的前期大气环流是前一年2月、10月和11月的大气环流.尤其当2月份的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较大,亚洲纬向环流指数较小,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时,粤北地区次年大部分站灰霾日数会偏多.粤北地区逐年灰霾日数与前一年逐月500hpa高度场相关最明显的地区在5°S-25°N,0-25°E的区域,以及5°S-25°N,335°E-360°E之间的区域,大部分月份这两个区域的高度场与粤北地区逐年灰霾日数均有较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又以前一年2月的500hpa高度场相关最明显.从大西洋中部-非洲中北部-阿拉伯海北部-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太平洋的500hpa高度偏高时,粤北地区次年灰霾日数会偏多.
  • 摘要:2009年11月9~12日驻马店市出现了一次强寒潮、暴雪、冰冻天气过程.10县区均达到寒潮标准,12日日平均气温历史同期比距平值在-50%(新蔡)~-72%(遂平),13日出现驻马店历史上有资料以来同期最低值气温,平均为-5.7℃,最低为上蔡县-8.5℃.11日6个县出现冻雨,12日有8个县达到暴雪,13日8县区出现浓雾.分析表明1、寒潮过程中中高纬度有3个深厚的冷中心存在,由俄罗斯东部回流的东北路冷空气,由贝加尔湖南下的北路冷空气,形成两条稳定的冷舌,北欧地区的冷空气则起到了补充和维持作用,对应地面图上有贝加尔湖冷高压和东北冷涡;2、暴雪过程中,高空为一致的槽前西南气流,槽线位置接近,500hpa西侧南阳风速16m/s,东侧阜阳风速24m/s,西南气流区域一直延伸到海上,还有温度槽相配合,有利于系统进一步加强.850hpa在河南省东部有辐合区,有利于底层暖湿空气汇聚抬升;3、从综合反射率演变来看:降雨时回波强度边界相对清晰,回波强度强弱分明,多呈絮状结构;降雪开始后,边界模糊,丝缕状纹理结构明显,强度较弱,但强中心区域(中心最大回波强度60dbz)虽然对应地面已经转为降雪天气,但回波仍然保留有前期降水特征,这表明上空可能有较多的冻滴存在,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冰晶和雪晶,转化过程带来的消弱作用还不明显;4、从速度场看,强降雪时低层为一致的南风,高层为一致的北风,零速度线低层呈"s"型,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高层呈反"s"型,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说明高层为干冷空气,低层为暖湿空气,有利于对流发展.在南北方向约25km处存在一个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对,中心区域径向风速超过20m/s的区域宽约25km,高约20km,说明这里存在一个很强的低空南风急流轴;5、从站点上空风廓线图上可以看到,这次暴雪过程的风场分布是大尺度的西南暖湿气流叠加在偏北气流之上,且过程前期偏南风风速在稳定增长;6、对于前期降雨后期转雪的这种天气形势,转换时间的早晚也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预报服务质量.
  • 摘要:本文立足于实时业务现状,利用常规和加密实时探测资料对河南一次大范围强风暴天气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一次相似形势空报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同类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综合利用新一代雷达回波多种产品,详细分析了本次过程中雷阵雨、雷阵雨伴大风、强雷阵雨伴大风冰雹、局地大暴雨伴强风和局地冰雹四种不同的强对流天气特征.为提高灾害对流天气临近预警预报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这是一次东北冷涡稳定维持,河南受强西北气流影响下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高空冷平流,近地面层有暖中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是强风暴天气的发生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地面辐合线后东路弱冷空气扩散是强天气的触发机制.中等到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风暴的持续发展,适宜的0℃高度-20℃高度为多站降雹甚至一站多次降雹提供了可能.剧烈的对流天气发生在地面中尺度流场上三小时负变压大值中心、辐合线、高能中心附近.雷达产品上冰雹由梯度大的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弓状回波造成,基本反射率垂直剖面有强回波高悬;北部大风主要由快速移动的弓状回波、强带状回波造成,南部大风主要是由带状回波前沿的阵风锋造成;西华、周口两地单体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其后侧不断有对流回波生成,先后有12个中-γ尺度的编号单体风暴经过,后向传播系统形成"列车效应",使两地出现大暴雨和多次冰雹,降水量最大的乡镇雨量站出现在强回波梯度最大处.这次过程正地闪2354个,负地闪972个,正地闪站总地闪70.8%.
  • 摘要:1954年12月26日~1955年1月18日湖北省遭遇了120年一遇的历史罕见持续低温冰雪灾害,2008年1月13日~2月3日,湖北省再次出现了一次持续低温冰雪过程,严重程度仅次于1954年,为70年一遇.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及能谱特征,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具有基本一致的长波系统背景场、水汽条件、地面冷空气条件;在低温冰雪过程中,850hPa至700hPa存在明显逆温层;中高纬度、中低纬度能量谱强度、输送和转换有明显的变化,并且与天气系统的变化相对应.但是,两次天气过程的表现形式有明显差异,而且前者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低涡、副高和地面冷高压等的强度均明显比后者强.
  •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也呈进一步加强趋势,旱涝灾害的损失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正日趋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降水偏多的年份很多,但所造成的灾害却不尽相同,是否成灾或灾害的大小差异很大,这是由于降水具有多变性、局地性、突变性等特点,而通常对年或季的降水总量进行分析的方法不能反映出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匀分配的特点.因此本文拟采用一种新的参数-集中度和集中期来分析黑龙江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参数可以反映研究时段内降水的集中程度和合成后的总体效应,可以比较理想地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本文利用1961~2008年黑龙江省62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黑龙江省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961~2008年黑龙江省降水的集中程度有减弱的趋势,集中期有提前的趋势,90年代末期以后,下降或提前的趋势更加明显.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存在着11a和15a左右的年代际尺度周期变化,并且都具有突变特征.②空间分布上,黑龙江省降水集中程度从西向东逐渐减小,并且全区集中度随时间都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在黑龙江省的东北部最显著.降水集中期则从西向东逐渐增加,绝大部分地区集中期随时间呈下降趋势.③黑龙江省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与年降水量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年降水总量比较大的年份,降水集中程度相对较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大.④典型年合成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多雨年降水集中度偏大,集中期偏晚,少雨年降水集中度偏小,集中期偏早.⑤应用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概念还可以对黑龙江省强降水或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集中程度进行分析,更好地揭示全球变暖进程中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趋势变化,从而提高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水平,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
  • 摘要:2009年6月18~19日,黑龙江省出现历史罕见的区域暴雨天气,降水量较大的区域在中北部,富裕、北安两个站降大暴雨,24h雨量分别达到了160和138mm,7个站暴雨,雨量55~92mm,中部其它市县普降大雨.此次区域暴雨过程时间早,强度大,范围广都属于历史同期比较罕见的.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此次降水发生在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存在双阻塞形势下,高空低涡和河套北上的低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且伴有高低空急流的输送.在18日,黑龙江省上空水汽含量迅速增大,黑龙江省区域内水汽收支由前期的负值转为正的大值,其中西和北边界为负,南和东边界为正值,尤其以南边界为正的最大值,说明黑龙江省此刻以南风和东风为主,两者都是源自水汽充沛的海面,为暴雨提供明显的水汽条件.结果表明,阻高演变、水汽输送和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是产生此次降水的关键.得出一下预报着眼点:1双阻塞形势的建立是黑龙江省转为多雨时段的一个明显标志,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出现导致冷空气主体的东移,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存在减慢了系统的移动速度,使得低涡系统发展,影响时间增长.2低涡中心东侧西南气流与东南气流交汇处,有利于风速、风向辐合,为垂直上升运动产生动力作用,从而在暖湿切变处产生较大降水.3高低空急流对大雨或暴雨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尤其是低空急流对于水汽输送、上升运动及能量输送有重要作用,较大降水多出现在低空急流左前方.4水汽的爆发式增长,南风和东风从海面上的水汽输送是本次暴雨产生的关键条件.
  • 摘要:单位体积内雨滴的数量随直径的分布清楚地记录了某时段各种直径降雨粒子的雨滴谱分布情况,是深入了解降雨内部结构和演变的重要工具之一,为数值模式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OTTPARSIVEL是一种以现代激光技术为基础的光学测量系统,它相对于传统的试纸法和电子测雨仪有更多优点,可以测量1m左右高度平面降雨粒子的直径、下落速度及个数,更加完善了雨滴谱数据.较先开展雨滴谱数据研究的是Marshall等(1948),他们用ND=NOe-λD来拟合试纸法获取的雨滴谱数据(简称M-P分布)Ulbrich等(1983)用Γ分布拟合雨滴谱:ND=NODαe-λD=NO和α有关,α是形状因子参数,提高了对雨滴谱小滴端和大滴端的拟合精度.本文用M-P分布分析2008年6月8日21:00~9日08:00庐山气象站的一次降雨过程,发现不同雨强的拟合直线明显不同,不利于对比分析过程的雨滴谱,因此需建立描述雨滴谱的无量纲关系式.M-P分布、线性最小二乘拟合、Γ分布无量纲关系式被建立用于拟合雨滴谱数据,对比三种分布无量纲关系式的拟合误差,Γ分布最优,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次之.对流云和层状云降雨的Z-I关系式系数明显不同,对流云降雨一般A值较大b值较小,而层状云降雨则相反.本文根据刘红燕等(2007)分析结果,平均直径(雨滴的直径和除以雨滴总数)大于1.2mm和中数体积直径大于1.5mm的降雨是对流云降雨,对2008年6月8日21:00~9日08:00的降雨进行分类,分析得到庐山气象站此次降雨过程层状云和对流云降雨的Z-I关系式分别为:1.49234.75ZI=、1.15494.68ZI=,系数明显不同,对流云降雨A值较大和b值较小,而层状云降雨则相反.对比雨滴谱反演的回波强度和南昌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反演结果和观测结果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雨滴谱反演的回波强度大于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原因是南昌雷达站和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安装点取样高度不一致,且南昌雷达和取样点之间有较强的降雨回波阻挡.将来的工作需对雨滴谱反演的回波强度进行修正,以获得更合理的Z-I关系式,提高雷达局地估算雨强的精确性,粒子的准确分类对谱分析和Z-I关系式的研究是重要的,进一步的工作将在这方面开展.
  • 摘要:本文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利用江西周边11个探空站资料与江西省内84个站降水资料(1959-2007年),对江西省大气中总水汽量、总云水量、水汽交换次数、水汽更新率、实际总降水量等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以获得江西省大气中云水资源特征、分布规律及人工增雨作业潜力,为充分开发利用我省大气中云水资源、一年四季开展火箭、高炮、高山燃烧炉烧烟、飞机等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为我省工农业生产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 摘要:利用南昌多普勒雷达资料,采用统计计算与对比的方法,选取江西省2007-2008两年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记录中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覆盖范围内的621个人工增雨作业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江西省人工增雨作业天气的底层基本反射率、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天气雷达参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作业条件判别方程.
  • 摘要:天山北坡经济带作物种类多且相互间差异大,气候变化对区域作物结构布局的影响研究对新疆农牧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利用2002~2007年天山北坡生长季逐月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字影像,计算了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了NDVI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探讨了气温、降水对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天山北坡植被的影响沿博格达山–乌鲁木齐–石河子一线南北分异、东西延伸.该线以北区域,包括绿洲与荒漠过渡带降水偏相关性强,主要以降水影响为主;该线以南区域,包括天山中高山带的河流汇集的山谷地带和博格达山南坡复相关性强,为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区域.
  • 摘要:利用新疆石河子地区3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10℃的积温、无霜期和日照时数资料,基于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主要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及对当地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48年来石河子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除年际间的微小波动外,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前者变化幅度小于后者,气温年较差呈减小趋势;(2)≥10℃的年积温呈现出显著增多趋势,其上升幅度为93.1℃/10年,相关系数为0.546,通过了置信度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年平均积温主时间周期为16年,存在8年正负振荡;(3)无霜期及日照时数都呈增多趋势,但增多趋势不显著,而积温与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温、日照时数的增多及无霜期延长都有利于当地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 摘要:本文利用石河子地区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1980-2008年地面和农气观测资料,运用曲线、图表和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棉花发育期、单铃重、理论产量等与气温、积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棉花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棉花生产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酸雨又被称为“空中死神”,通常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目前,酸雨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严重破坏水生态系统、土壤结构,使水生物物种减少,森林、作物枯萎死亡,还严重腐蚀建筑物、文物、金属材料等,对人类身体健康也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景德镇市气象台2006年7月1日开始开展酸雨观测业务。笔者分析了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的景德镇地区的酸雨观测资料,初步归纳出了景德镇地区酸雨的特征,分析了酸雨与降水量的关系,景德镇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的影响及防治。
  • 摘要:本文介绍了MICAPS3框架及其二次开发功能,讨论了在MICAPS3框架基础上开发短临客户端平台的可行性;分析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建设SWAN项目的数据产品的特点和其功能需求,阐述了短临预报业务系统客户端平台的设计思路、流程和主要功能.在MICAPS3框架基础上开发的短临客户端平台在各种短临算法产品、报警产品和相应的检验产品的数据支撑下,结合短临预报业务性质和特点,实现了灾害性天气自动实时报警、数据产品自动更新显示、分析检验等功能;配合多种数据分析、交互处理和控制工具,能很好地满足短临预报业务对客户端平台的需求.
  • 摘要:多普勒天气雷达能详尽反映对流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利用多普勒产品对强对流系统的研究,分析冰雹、雷暴、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的动力结构差异,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和预警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作用,制作出精细化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本文选取淮北地区2005年以来,12次典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从9个方面对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两类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冰雹、雷雨大风过程的反射率因子为50~65dBz,强回波平均高度为12.6km,达到或超过-20℃层的高度,比短时强降水回波高5.2km;且逆风区、回波悬垂、弱回波区(WER)或有界弱回波区(BWER)、三体散射、持续高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中气旋、下湿上干或强风垂直切变特征等都是冰雹天气的典型特征.而相对平均径向速度图上"S"型暖平流及表现强低空急流的"牛眼"、深厚的湿度层等,则是短时强降水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为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 摘要: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1961-2008年1-12月16个台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引入表征冰雹事件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黔东南冰雹事件的基本时空分配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检验突变分析方法,分析了周期性及突变时间.结果表明:黔东南冰雹事件集中度及集中期的平均和异常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区域差异,根据地形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关键区域;从时间演变来看,各区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均存在较长周期变化,其长周期中又包含短周期,均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周期振荡;另一方面,冰雹事件变得越来越不集中,除南区和东北区冰雹事件集中期有推迟趋势外,其余大部地区提前趋势明显.
  • 摘要:本文利用基于雷达三维拼图的强冰雹识别的研究成果,结合ARPS风暴数值模式的输出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冰雹临近预报方法,并通过对一次发生在贵州西北部到中部一线的冰雹过程的1小时外推预报及3小时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SCIT的风暴识别、跟踪及外推算法在本次强冰雹过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SCIT算法对于较强的组织稳定的风暴可在一定的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天气状态变化较快的系统,这种算法会产生较大的误差.2)ARPS模式对本次强冰雹过程3小时的模式预报与观测的雷达反射率在回波结构、位置和系统的演变方向上是比较一致的,抓住了这次强冰雹过程几个主要强风暴的演变特征.这次过程主要风暴的时空演变及主要关键特征的成功模拟,可以认为初始时刻通过3DVAR和云分析同化了雷达观测资料及常规的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模拟结果也表明,当风暴靠得太近时,一些复杂的风暴相互作用,比如说风暴的合并、阵风锋的交汇等现象就会发生,而模式对这些过程的处理误差会激发一些虚假的风暴单体的生成或消亡,这就要求提高模式对对流风暴的精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3)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来建立冰雹的临近预报模型.基本思路就是以反射率因子作为冰雹预报因子,将冰雹预报问题转变为冰雹识别问题.首先根据强风暴数值模式预报输出场中的水物质场和风场转变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场,然后根据多普勒雷达的冰雹识别方法诊断出冰雹落区和大小.与一般的冰雹预报模型相比,新的方法有以下特点:选取的冰雹预报因子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更加全面;建立的冰雹预报模型比较稳定;建立冰雹预报模型的过程相对简单.新的方法在本次强冰雹过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在3h的临近预报中基本准确预报了强冰雹的落区位置.需要指出的是,新方法的预报效果依赖于数值模式对强对流天气反射率因子场的准确模拟,而模式预报能力的提高除了模式良好的风暴分析和描述能力之外,与中尺度观测资料的同化密切相关.在试验中,我们只同化了雷达资料,未来中尺度观测网资料的加入会大大提高模式的预报能力.另外,我们对新方法的应用还只局限于个例研究,其验证和完善还需在业务中通过大量的预报实践来完成.
  • 摘要:利用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石家庄2009年11月8-12日历史罕见特大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暖式切变线和回流是本次暴雪过程初期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槽是后期的主要影响系统.偏东风对石家庄天气的影响,不单纯对增加低层的湿度有贡献,由于地形作用,东风携带海上湿冷空气,到太行山东麓爬坡,为中层暖湿空气起冷垫作用,迫使其爬升,产生较强上升运动,造成石家庄强降雪.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非常有利于上升运动,对降水非常有利.T639预报可信度较高,可以和EC相媲美.
  • 摘要:利用雷电监测预警网、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降水同步资料,对2009年7月6日发生在秦皇岛市的一次大面积致灾雷电、暴雨天气,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致灾雷电结构以负地闪为主、闪电出现频率最大频次712次/h、闪电放电轨迹分布特征呈西北-东南分布,由北向南移动,闪电出现频率最大时,每小时最大降水量大于100mm/h,闪电出现频率与降水强度同步.本次致灾雷电、暴雨天气是两个不同时段β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其雷达回波结构及物理量有明显差异,06-07时,雷达回波强度平均50dBZ,主回波结构紧密,云高大于10.5km,低层有较强的辐合区,平均每小时液态水含量25kg/m2;14-15时,雷达回波强度平均55dBZ,主回波有多个对流单体构成,结构比较松散,云高大于12.8km,径向速度有明显的东西向切变,云体内存在强烈的涡旋上升运动,平均每小时液态水含量比上午明显偏大,为30kg/m2;VAD底层偏东风.该致灾雷电、暴雨主要天气背景是典型的前倾槽,850hPa高空槽比500hPa落后近2个纬距左右,底层垂直风切变大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生成,地面气压的鞍型场分布也有利于锋生.
  • 摘要:对2009年9月3~8日的初秋连阴雨及其中暴雨过程,利用Micaps提供的常规气象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FY-2C红外云图资料、区域自动雨量站资料、石家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500hPa副高强盛而稳定,位置偏北偏西、乌拉尔山高脊异常强大、中纬度地区形成的锋区在华北地区中南部持久交绥是本次初秋连阴雨的环流形势;本次初秋连阴雨过程是副高的强盛且稳定以及中低空切变、中纬度锋区、地面弱辐合线、地面弱倒槽、华北回流等高低空系统相继影响造成的;初秋连阴雨中的暴雨过程处于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中,由低层的风向或风速切变引起,暴雨区上空500hPa以下接近饱和,为大范围的高能舌和湿舌,CAPE值明显偏低,为弱对流状态;强降雨时段红外云图为TBB较高的灰白色调中低云系,降雨回波为积云层状云混合回波,强降雨时段回波强度大于35DBZ,并有正负速度的辐合线或气旋性辐合,但VIL值偏小.
  • 摘要:应用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间隔6h),对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这是一次比较典型的华北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湿位涡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这次暴雨的形成机制,是一次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均存在,以对流不稳定为主的暴雨天气过程.(2)湿位涡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在850hPa等压面上,MPV以及MPV1、MPV2的分布与强对流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发生在在MPV、MPV1、MPV1的零值附近的正负过渡带内,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区域.(3)对流层高层600hPa以上湿位涡正压项(MPV1)正的大值区与对流层低层的负值中心,正负值区垂直迭加的区域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高层的正的高值位涡的下传有利于气旋性涡度的发展,低层的负值区有利于对流的发展.这两者的结合更有利于暴雨的产生.(4)θse的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非常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增长,有利于强降水发生.θse和MPV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解释强对流暴雨的发生机制,确定强对暴雨的落区和强对流的发生时间.
  • 摘要:文章从太阳极紫外辐射研究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太阳极紫外辐射E10.7指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获得了15年的每日E10.7指数,将计算结果与Solar2000模式的输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摘要:利用2009年10月-2010年4月(为2009年冬半年)吉林省51个气象站逐日08时观测的积雪深度资料和NOAA-17极轨卫星遥感监测的积雪图像,将地面观测资料与卫星遥感资料相结合,对吉林省2009-2010年冬季积雪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9-10年冬季我省所有台站均有稳定积雪出现,且比往年早,东部山区稳定积雪出现在10月末,其余大多数站出现在11月中旬,只有南部个别站较晚,12月初才出现.冬季和初春的连续几场大雪和低温造成稳定积雪持续时间长,大多数台站都超过100天,为近几年来最长的.全省气象测站稳定积雪日有两个大值区,一个在东南部山区,另一个在我省中北部,最短的在我省西南角的双辽为38天,最长的在白山地区的东岗达170天.我省稳定积雪结束期最早在西部和延边地区东部,为1月底,中南部稳定积雪结束期在3月下旬,而东南部山区高海拔气象站积雪结束期比其它地区还晚近20天,在4月中旬,最晚的在中朝边界长白山主峰天池附近,可以持续到5月份.初冬大雪和春季大雪可造成积雪的短暂分布,2010年春季在4月下旬吉林省东部测站还出现积雪,也为近几年罕见,这主要和当旬和当日的低温有关.卫星遥感监测图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补充非气象站点积雪观测的不足,因此更加客观全面.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电离层经验模式:IRI、NeQuick和Klobuchar.并且利用Jason-1卫星上搭载的高度计探测到的太平洋上空2006年电离层延迟数据,对这三个模式在低纬、中高纬地区模拟电离层TEC的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eQuick、IRI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白天电离层TEC位于赤道两侧的双峰结构,但不能得到精确的峰值大小和位置信息;三个模式在中高纬地区的模拟精度指标几乎全面高于低纬地区,其中,IRI模式在中高纬地区精度较高,相关性达到0.82022,标准差为3.0844个TECU,NeQuick和Klobuchar模式模拟精度相当;整体比较,IRI模式自相关系数为0.81016,NeQuick模式为0.70717,Klobuchar模式也达到了0.6878,说明这三个模式都能较好地模拟出电离层TEC的背景特征.总体上,IRI模式精度最高,可以更有效地修正电离层延迟误差.
  • 摘要:本文就阜阳站迁站带来的探测环境的变化对降水要素的影响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探测环境对降水数据的影响不同于对气温等的影响,开阔的环境使得降水测量值明显低于真实值,降水大的雨季影响尤其明显.本文还分析了降水数据因探测环境发生改变的原因,并建议:就降水要素的测量而言,要单独布置或者采用相同的场地标准.本文进一步证实了探测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
  • 摘要:基于近11年卫星观测的闪电资料,就全球闪电对ENSO事件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ElNino期间,在Nino3+4区海表温度正距平升高的同时,全球各季度的闪电活动都出现了显著的异常区域.正异常区在冬、春季位于中国南部及附近海域、美国及墨西哥湾、非洲中部,而在夏、秋季节,则位于中国东部、青藏高原以及印度、非洲中部、墨西哥湾,相对于冬春季节,正异常区域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同时,全球月闪电密度与Nino3+4区SSTA的相关分析表明,当Nino3+4区的海温升高时,东南亚与南亚及周边海域、北半球非洲中部、北美洲东南部及附近海域和热带东太平洋的Nino3+4区的闪电活动增加,而澳洲北部及附近海域、南半球非洲、南美洲的闪电活动是减少的.此外,本文从全球气温、相对湿度与全球月闪电密度的关系对ElNino年闪电活动发生异常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十年的探测结果,对夏季中国南方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中国南方层云降水频次较对流降水频次高出两倍以上,而对流降水强度至少是层云降水强度的4倍;就整个中国南方而言,这两种类型的降水对总降水量贡献相当.日变化分析表明夏季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对流降水主要出现在午后,层云降水出现时间并不集中,但这两类降水的频次日变化均显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对降水廓线日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廓线的日变化主要表现在"雨顶"高度的日变化,即对流降水云的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变化特征,不同地区的降水廓线存在明显的差异.降水率剖面分析结果显示了对流降水的"雨顶"高度日变化较层云降水剧烈,降水率的日变化则相反,且层云降水率的地域性特征更强.
  • 摘要:本文针对L波段探空系统在探测过程中因无线电邻频干扰、频率失谐造成探空信号飞点、乱码、丢球、旁瓣抓球、信号淹没等异常现象,通过分析干扰信号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针对性地探讨其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探空频率的跟踪调谐,得出相应的对策,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 摘要:本文分别从辐射角度和云的微物理角度来量化层积云和浅积云的降水,并讨论了气溶胶对层积云的微物理属性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利用大涡模拟生成的三维粒子谱计算瑞利散射理论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Zr,同时模式模拟米散射理论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Zm,得到两种理论下浅积云的降水率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降水率的量级为100mm/hr时,米散射理论和瑞利散射理论下计算得到的雷达反射率差异较小,此时由水成物,水汽,臭氧等造成的入射波的总衰减很小.而当量级达到101mm/hr时,利用两种理论计算的雷达反射率差异增大,此时的总衰减也较大.第二部分中由大涡模拟结果计算的液态水路径和平均的云底云滴数浓度,对浅积云进行降水参数化.由加州西海岸的CloudSat数据,对层积云进行降水参数化.在第三部分中,利用CloudSat数据中云的物理量信息以及MODIS中的气溶胶的物理量信息(这里以气溶胶的光学厚度AOD来替代气溶胶浓度)来讨论气溶胶对云的间接效应和气溶胶数浓度增加对液态水路径(LWP)的影响,进而浅析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经过分析显示云内的液态水路径的变化性很大,层积云的云滴数浓度随高度变化不明显.尽管可以观测到Twomey效应的典型的个例,但是将一年的数据作为整体分析,气溶胶的间接效应不显著,说明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对于气候的影响可能不是很显著.对多天数据处理后得到结论:气溶胶浓度与液态水路径可能存在一个反相关关系,气溶胶浓度很高时,液态水路径较大的可能性很小.由于云内LWP的自身变化性较大,分离由气溶胶造成LWP的改变非常困难.
  • 摘要:利用高空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欧洲数值预报产品,FY-2C红外卫星云图的应用,结果表明2009年2月11~13日石河子垦区寒潮天气是由于乌拉尔山高压脊一直伸向极低新地岛,脊前北锋带建立,并不断加强,脊前有大値正变高东南落,促使西西伯利亚低涡进一步向东南加深,并与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汇合于新疆石河子上游地区,强冷空气入侵影响我区,爆发寒潮天气.
  • 摘要:土壤湿度作为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物理量之一,一直受到相关研究的重视,卫星遥感可以弥补地面观测资料的欠缺.中国气象卫星(FY-3A)搭载的微波成像仪(MWRI)10.65GHz通道可探测土壤湿度.本研究将:(1)用陆面微波辐射传输模式模拟土壤湿度和微波比辐射率的关系;(2)根据微波比辐射率,使用矢量辐射传输模式(VDISORT)模拟土壤湿度与10.65GHz亮温的关系;(3)建立通过卫星亮温反演土壤湿度的统计方法并用地面资料验证.(1)土壤湿度与陆表微波比辐射率的关系通过陆表微波辐射模型模拟获得.模拟时考虑了地表湿度、地表粗糙度和植被特征对微波比辐射率的影响.用土壤介电常数来反映土壤湿度;用地表均方根高度来描述地表粗糙度;用改进的Fresnel公式求算地表反射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表示植被层的繁茂程度并根据经验关系近似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用几何光学原理来计算植被冠层的光学厚度.(2)土壤湿度与10.65GHz亮温的关系通过VDISORT模式模拟获得.模拟时下边界使用(1)模拟获得的陆表微波比辐射率,上边界条件为宇宙背景辐射,微波比辐射率为零;大气廓线使用中纬度夏天大气,分为23层,层内视为由均匀介质组成.解辐射传输方程时,取16流近似来计算微波辐射亮度,采用Rayleigh-Jeans近似公式将辐射亮度转换成等效的微波辐射亮温.最终获得不同NDVI条件下,土壤湿度和10.65GHz通道垂直和水平极化亮温的对应数据.(3)根据(2)获得的模拟数据分析,发现土壤湿度的对数和微波亮温极化比的三次多项式之间有较好的统计关系,由此分别建立了不同NDVI条件下,农田和草地地表土壤水分的统计反演模型.使用MWRI仅有的2008年9月12-16日的5天的10.65GHz亮温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仪(MODIS)的NDVI产品,反演得到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吉林通榆观测站农田(122.88°E,44.59°N)和草地(122.92°E,44.57°N)的土壤湿度,并利用此观测站地面实测进行对比,发现反演均方根误差农田为0.003cm3/cm3,草地为0.005cm3/cm3.本方法可以应用于将来可能获得更多资料的FY-3B卫星,并通过使用改进的陆面辐射传输模式获取不同地面的辐射特征,期望未来可进行区域的反演试验研究.
  • 摘要:本文分析了热带太平洋El Nino事件和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的暖海温异常事件(记为暖海盆模态)与东亚Hadley环流的关系及海温异常对东亚Hadley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亚Hadley环流与El Nino循环的关系密切,El Nino事件从开始到消亡的不同位相期,东亚地区表现为随位相变化的异常经向垂直环流,在El Nino成熟期由异常顺时针经向环流圈转换为异常逆时针经向环流圈,意味着东亚Hadley环流圈的显著减弱;(2)冬季Nino3指数、赤道印度洋海盆一致型模态指数(IOBMI)与东亚Hadley环流指数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分别为-0.42,-0.39远超过99%的信度检验,表明当El Nino事件和印度洋暖海盆模事件发生时,东亚Hadley环流减弱.模拟结果与诊断分析结果一致;(3)鉴于印度洋海盆模态和太平洋El Nino事件的密切联系,在考虑冬季东亚Hadley环流变化时,应考虑El Nino事件和印度洋海盆一致型海温异常事件的共同作用.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两大洋的共同作用会产生更强的东亚异常逆时针经向垂直环流,使得东亚Hadley环流显著减弱.
  • 摘要:应用1日4次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2006年热带气旋"尤特"的突然减弱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1)、热带气旋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对流层低层,水汽在"尤特"中心附近持续堆积,为"尤特"的强度维持和增强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在其突然减弱前12h,东侧的输入水汽通道出现了切断,"尤特"成为一个孤立的水汽中心.总体来说,水汽通道的切断是热带气旋"尤特"突然减弱的必要条件.(2)、热带气旋"尤特"的演变过程当中,在突然减弱前12h,水汽通量散度的负值区出现明显收缩,在突然减弱时刻,中低层水汽辐散区的出现和加强,抑制了低层水汽继续向高层输送,也抑制了水汽在热带气旋中心的进一步堆积和累加,导致"尤特"突然减弱.(3)、位涡垂直变化场特征为,在"尤特"稳定维持阶段,中心附近有明显的位涡正值区存在且形成了几乎贯穿整个对流层的高位涡柱,该位涡柱与位于其顶部的平流层位涡高值区相连.在突然减弱前6h,位涡高值区向对流层中层收缩.而在500hPa附近,高位涡中心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突然减弱之后的6h,位涡柱高层和200hPa高位涡区突然断裂.(4)、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选取经纬距10o×10o、6o×6o两个正方形的范围,计算不同时刻的850hPa和200hPa高度上纬向风垂直切变,在热带气旋减弱的过程中,垂直切变总体上呈逐步增大的趋势.
  • 摘要:利用2010年1月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实况资料和T6390场预报资料,分析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天气的特征及这次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1月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天气具有降雪强度强、降雪范围广、降雪量异常偏多、积雪深度异常偏厚、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等特点,属60年不遇.阻塞形势建立并长时间维持为连续性大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环流背景,西伯利亚冷涡是造成连续性大暴雪的天气尺度影响系cc统,冷涡外围强锋区中分裂出的中尺度短波和700hPa辐合线、850hPa暖切变、西南急流以及地面气旋是大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高低空形势场、急流和锋区以及中尺度的动力、水汽因素的有利配合为连续性大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大暴雪发生在高空锋区短波槽前的暖平流区、700hPa辐合线、850hPa暖切变、西南急流、地面气旋暖区、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以及水汽通量辐合区的重合区域内.暖区大暴雪发生过程中,阿勒泰地区上空始终维持一个由低层到高层强盛的动力性纬向垂直环流圈,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正涡度区的输送,使得阿勒泰地区上空的低值系统和锋区得以维持和加强.高空急流加强了大暴雪天气的上升运动;持续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将里咸海地区的高温高湿不稳定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阿勒泰地区上空,为连续性大暴雪天气提供了热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条件.阿勒泰山脉的特殊地形,使得辐合上升运动和锋区加强,系统移动滞缓,有利于暴雪云团的发展和停滞汇集,使降雪量增幅.
  • 摘要:利用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7个站1961-2007年共4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全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呈"下降-上升"的趋势,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平均最高气温整体都低于平均值,60年代初期、80年代后期至2007年,年平均最高气温整体都高于平均值.利用M-K法对1961-2007年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时间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发现阿勒泰地区近47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并未产生显著突变.全地区六县一市≥30℃高温日数与全地区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都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70年代≥30℃高温日数都比60年代有所降低,80年代比70年代有所降低,80年代到90年代增幅明显,2001~2007年比90年代又有所增加,2001~2007年是各年代中最高值,各县与全地区情况相比有一定的差别,增幅最大的是富蕴,最小的是吉木乃,并且各县≥30℃高温日数最低值出现具体年代不同.全地区≥35℃高温日数各年代值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平缓,80年代最低,2001~2007年最高,为3.9天.阿勒泰地区≥30℃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与年平均最高气温趋势基本一致,也是呈"下降-上升"的趋势,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处于相对偏少时期;96年以后处于一个相对偏多时期,其它时间的变化基本是围绕累年平均值上下振动.突变检测表明,阿勒泰地区≥30℃高温日数同年平均最高气温一样,并未发生突变.≥35℃高温日数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处于相对偏少时期;60年代、94年以后处于一个相对偏多时期,对其进行突变分析,发现存在显著突变,1974年是其突变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