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240条结果
  • 摘要:为研究淮河流域温度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利用淮河流域四省170个气象站点1961-2005年的温度观测数据,采用Kriging法对淮河流域各季及年温度进行了插值,得到了1km×1km温度栅格序列.在此基础上的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各时段均温基本上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近45a来全流域范围内均为升温趋势,相较而言,淮河流域东部尤其是东北部地区的升温趋势更加明显,而西部地区的温度变化较为平缓;流域春、秋、冬3季及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增温显著,而夏季则是不显著的降温,并且年均温的升高是一突变现象,突变发生在1994年左右.
  • 摘要:本文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7号热带气旋"芭玛"路径和强度、在移动过程中五个阶段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水汽输送特征,并分析了导致"芭玛"路径异常的原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芭玛"的移动路径分为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为异常路径.第一阶段为正常路径,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第二阶段为异常路径,在吕宋岛北部海域逗留28小时;第三阶段为异常路径,出现回折向东南方向移动;第四阶段为异常路径,在吕宋岛东部第一次登陆地附近打转逗留27小时;第五阶段为基本正常的西偏北路径.(2)第二阶段逗留期间,中高纬和副热带地区的环流形势较为稳定,"芭玛"处于弱环境场中,受到位于东偏南侧的"茉莉"的影响,受到一个偏南方向的力,它和"芭玛"所受内力接近平衡,所以"芭玛"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出现停滞或迴旋少动.当两个热带气旋进一步接近,进入"芭玛"路径的第三阶段-"互旋阶段",两者的距离大约在1200-1300km,发生了明显的腾原效应,且"茉莉"很强,起主导作用,导致"芭玛"的路径出人意料地来了180o的转向,向东南移动,而"茉莉"加速北上.第四阶段在吕宋岛东部打转逗留期间,整个环流形势同第二阶段非常相似,外力非常弱(均压场),由于"芭玛"强度较弱,内力较小,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作惯性圆运动,出现异常路径原地打转.(3)大尺度流场及水汽输送特征的分析表明,在"芭玛"路径的五个阶段,虽然索马里低空越赤道气流南撤且强度减弱,东亚夏季风相对盛夏而言强度大大减弱,但水汽通量仍然非常大,充足的水汽供应也是"芭玛"成为长生命史热带气旋的一个重要原因.
  • 摘要: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滨州市出现了一次近20年少见的混合型强降水,前期以液态降水为主,后期以固态降水为主,并伴有霰、冻雨和冰雹等多种天气现象,平了建站以来滨州雷暴出现的最早纪录,全市受灾严重.本文主要对这一过程做一回顾分析,通过对天气形势、雷达资料和物理量进行分析,讨论降水条件和降水性质变化的原因,并对数值预报进行检验.最终确定东亚高压脊建立和中纬度西风槽为此次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低层低涡和地面气旋是产生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迅速建立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雪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风速风向的辐合不但使大量的水汽在山东辐合,也使其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850hPa温度在0℃以下,气温在2℃以下时,是这次过程中途降水性质改变的重要原因.通过这次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降水和降水性质预报的把握,降低特殊天气过程造成的危害.
  • 摘要:通过对1971年-2000年30年气象整编资料对山东半岛威海、青岛、烟台地区所有观测站进行大雾天气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出现海雾的次数最多,南部沿海次之,北部沿海较少,海雾常见的季节是春夏两季,出现最频繁的月份为7月,冬季最少;夜间出现大雾的日数较白天明显偏多.重点对经常出现海雾的成山头、石岛、青岛三个沿海站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一日中早晨6-7时是出现海雾最多的时次,11-17时海雾出现最少,夜间又开始增多.南到偏东南风有利于暖平流和水汽的输送,弱的流场有利于大气层结的稳定,适宜的海温都容易产生沿海大雾.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分析资料,分析了淄博市2009年11月的11~13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发现:此次强降雪过程出现了回流形势,高层西南风、低层东北风有利于回流的产生;低层切变线的存在为持续稳定的降雪提供动力及水汽辐合;中上层的西南风急流和低层的东南风急流,两支急流在山东上空汇合,水汽输送带的辐合中心通过淄博地区,强降雪时,低层超饱和度T-Td≤0℃的区域控制淄博一带.由于11月上旬淄博市的气温异常偏高,上旬旬末和中旬旬初冷空气持续南下.强降雪时中层暖脊、低层冷槽以及中低层存在的逆温,为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温湿条件,也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冷暖空气交汇,为强降雪提供不稳定条件;中低空强辐合、高空弱辐散配置的建立,为此次强降雪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上升运动的加强,预示着降雪的强度加大.近地层冷空气加强使得能量得以释放产生强降雪.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发生在泰安境内的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本次强降水分为两个降水时段,第一时段是17日08-20时,属于稳定型大雨.在此时段θse500-θse850>0,K<35℃,SI>0℃,θse500由08时的341oK增加到20时的343oK,θse850由08时的335oK增加到20时的340oK,在此时段内,泰安出现了大到暴雨过程,第二时段是17日20时-18日08时,随着K指数的增大,大气不稳定性的增加,降水强度也随之增加,1小时超过20mm的强降水主要集中在17日20至18日00时,且伴有雷暴和短时大风.θse850高值区(>337°K)及其变化对暴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南退过程中西北边缘的5880gpm线附近,低层无急流出现,850hPa上西南风和东南风在鲁中形成的暖式切变为水汽的辐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面倒槽长时间维持是强降水产生的条件;云图分析发现此次强降水是在带状的高空槽云带中不断有对流云团生成并长时间的维持造成.自河南北部不断有块状的对流云团沿黄河向北移动,对流云团在北上的过程中在其后部不断有小的对流云团生成,一个个对流云团连成带状先后影响鲁西南、鲁中及鲁东南地区,带状对流云团缓慢东移,其北部对流云团从17日15时30分开始到18日0时30分一直维持在泰安地区,受其影响,泰安自西向东先后出现了暴雨过程.对流云团的长时间的维持与700hPa和850hPa在鲁中地区形成的"人字形"切变有密切的关系,在这次暴雨过程中,冷空气势力比较弱,暖式切变两侧的西南风和东南风势力相当,因此切变线移动缓慢导致了降水云团在鲁中地区长时间的维持,从而形成了该地区的强降水;从泰山多普勒雷达发生在泰安地区的大暴雨属于层状云和积云的混合性降水,在大片层状云降水区中,有少量对流云团,大多数回波强度为20dBz-30dBz,最强回波强度45dBz,有副热带高压边缘高空槽带状云系产生的降水,也存在云系中的对流单体造成的对流性降水.此回波强度变化不大,移动缓慢,从17日15时开始到18日23时,混合性降水回波在泰安地区维持时间长达8小时之久,造成了该地区的强降水特殊的山地对这次强降水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值预报出现偏差导致了由于过分依赖数值预报出现暴雨漏报.
  • 摘要:2007年秋季连阴雨是山东省由观测记录以来发生的历史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次历史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过程,本文就其成因从大气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热带气旋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次连阴雨是亚欧大尺度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径向型转变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一次长波调整的过程.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偏强,长时间稳定维持,同时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带内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亚洲中纬度地区多短波槽活动,引导西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孟加拉湾和沿副高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在黄河下游交绥,造成了山东持久的连阴雨天气.
  • 摘要:应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及T639资料,对2009年11月东营地区一次初冬寒潮天气背景下的降水环流背景及降水相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冷空气路径偏西时,东营地区降温缓慢,加之低层东北风将渤海的相对暖气流吹至内陆地区,导致北部沿海地区不易出现降雪.通过分析出现不同降水相态的相邻地区空中和地面温度场发现:0℃层高度在边界层内高度,可以导致降水性质的不同;0℃层高度的变化,可以作为降水相态变化的依据;地面气温和低空温度,可以作为判断降水相态的依据.综合近年来东营市出现雨雪转换的天气个例,得到了降水相态的预报方法和雨雪转换的气象指标.(1)仅凭气温偏低或偏高的气候背景,并不能判定降水相态.(2)冷空气的路径是判断空中温度变化的依据.(3)低空温度平流对于气温变化起到决定作用,从而影响降水相态.(4)地面气温在2℃以上、1000hPa温度在0℃以上、925hPa温度在-2℃以上、850hpa温度在-4℃以上,是判断降雨出现依据.(5)出现雨夹雪时地面气温在0~3℃之间,1000hPa温度在-1~2℃之间.是否出现雨夹雪,与地面及低空温度场相关性较好.(6)地面气温在2℃以下、1000hPa温度在1℃以下、925hPa温度在-2℃以下、850hpa温度在-4℃以下,是判断降雪出现依据.同时,空中温度0℃层在950hPa以下也是出现降雪的标准,可以利用T639资料绘制温度场的时间高度剖面图,结合天气雷达的零度层亮带作为判断降水相态变化的辅助手段.
  • 摘要:利用近30年地面天气图及黄、渤海沿岸部分测站大风资料,采用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冬半年黄、渤海大风时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冬半年黄、渤海共出现大风天气2035天,年平均67.8天.其中最多年份93天,最少仅为39天;月最多大风日数22天,最少为1天;最长连续大风日数14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半年黄、渤海大风在逐渐减少,年递减率为10.1天/年.由于黄、渤海地域宽广,各测站位置不同,大风的时空分布也不尽相同.在统计的9个测站中,菊花岛大风发生频率最高,月平均16天,发生在10月;其次是成山头,月平均12天,发生在12月、1月;葫芦岛、秦皇岛和威海月平均为7天.最多测站是最少测站的两倍.近30年冬半年黄、渤海大风总体呈下降趋势.大部分测站同总趋势一样呈下降趋势.而成山头和海洋岛目前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均高于历史平均值.黄、渤海区域性大风以6-7阵风8-9级风力居多,占总大风日数的63%;其中6-7级以下,以12月发生频率最大,10月最小;平均风力≥7-8级的占26%,其中11月发生频率最大,10月次之.也即秋末初冬的10-11月,出现≥7-8级的强风日数较多.尤其是10月,虽然出现的大风日数在冬半年各月最少,但其出现≥7-8级的大风日数仅次于11月.冬半年黄、渤海大风风向以N-NW和N-NE风所占频率较大,两者占大风总数的49.8%;而≥7-8级的强风N-NW和N-NE占强风总数的67.5%.同时南向大风占有一定的比例,SW大风(包括W-SW、S-SW)占13%.普查1975-2005年欧亚历史地面天气图,对冬半年黄、渤海2035个大风天气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归纳分析,概括出9种主要天气形势.其中冷空气和东部气旋结合型影响次数最多,占25.9%;其次是冷空气和北方气旋结合型,占24.4%;而冷空气和东北低压结合为冷空气和北方气旋结合型影响天气系统之最.而平均风力达到7-8级以上的强风天气影响天气系统,以冷空气和北方气旋、东部海气旋结合型为主,各占30.4%和28.2%).在2035次大风天气中,1类渤海大风共计135次,2类黄海北部大风797次,3类黄、渤海大风1103次.各占7%、39%和54%.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FY2-2C卫星资料和MICAPS3提供的最新Physic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山东省西北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及西南气流、地面低压共同影响产生的.在大暴雨开始前的1-5天内,从单站要素场上可以看出,热力、动力、能量就开始在鲁西北聚集,形成了强的不稳定形势.当有冷空气扩散南下时,在适宜的动力条件、地面低压、低空急流等条件的触发下,大暴雨天气发生了,它的落区在高空急流轴的右后方和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MCS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原因.同时,大暴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与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此类强降水的预报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资料分析了2010年3月1日和17日发生在山东半岛2次暖湿气流影响的暴雪特征.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是由于气旋的发展东移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造成,两次暴雪的特征具有相似性和差异,相似之处为在贝湖东南都存在冷高压,500hPa高空的西南急流向北到达30oN附近,850hPa都有低涡,地面都有气旋活动,山东半岛位于旋的东到北部方向;两者的差异:气旋生成的源地、气旋的移动路径和强度不同,3月1日是黄淮气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较强,3月17日是黄河气旋向东南方向移动,强度较弱;贝湖高压脊的强度和走向不同,3月1日高压脊呈南北走向,强度较弱,3月17日高压脊呈东北~西南走向,脊前有东亚槽活动;山东半岛离气旋中心的半径不同,这与气旋本身强度有关.多普勒雷达资料反映了暴雪回波PPI强度在30~40dBz;红外的卫星云图可以清晰地分析出造成暴雪的涡旋或带状云系,这些云系云顶温度低的区域与雷达回波的暴雪回波相对应.暴雪发生时的水汽条件:两次暴雪发生时的水汽在空间上比较深厚,江淮气旋影响时大于90%的相对湿度向上伸到500hhPa,黄河气旋影响时大于90%的相对湿度向上伸到700hhPa;两次暴雪在山东半岛都有较强的水汽辐合,在山东半岛南侧有水汽通量中心,西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山东半岛并在这里产生水汽辐合,为暴雪的发生提供有力的水汽.两次暴雪发生时均存在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区,江淮气旋的上升运动向上到达300hPa,黄河气旋向上到达450hPa,但两类气旋的上升运动中心均在800~600hPa;两次暴雪850hPa在山东半岛都有散度辐合区,500hPa都有散度辐散区,江淮气旋的500hPa散度辐散比黄河气旋的弱,其强辐散在300hPa附近;2次暴雪过程850hPa的θse高能舌从山东半岛南部伸向山东半岛东部,为暴雪的发生提供有力的热力条件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 摘要:本文根据山西省108个气象台站45年(1959~2003年)4~10月的暴雨日降水资料,对近50年山西省各类强对流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山西境内强对流暴雨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自1979年以来强对流暴雨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强对流暴雨增势明显,而强对流大暴雨和强对流致灾暴雨年际间变化特征不明显.各种类型强对流暴雨发生的时间和结束时间不尽相同.强对流暴雨过程,约有47.5%的暴雨日集中在A类暴雨中,35.4%集中在B类暴雨中,C类占17.1%.强对流局地暴雨发生的概率最大,为62.4%,区域暴雨发生的概率次之,为21.2%,大范围暴雨发生的概率最小,为16.4%.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局地暴雨呈上升趋势,从4.6天/年上升到7.5天/年,区域暴雨先是从60年代的2.8天/年到80年代下降到1.8天/年,90年代又升到2.1天/年,大范围暴雨在60年代平均每年1.4天,70年代至上世纪末维持平均每年1.7天的水平.强对流暴雨地域特征明显,表现出南多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多于盆地的气候特征.境内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以及太岳山和中条山对暴雨的形成发展促进作用极为显著.A类强对流暴雨总日数有多个高暴雨日中心及少暴雨日中心,山西境内雁行排列的中北部大同盆地、忻定盆地以及太原盆地A类对流暴雨相对偏少,基本为2-4天,吕梁山西麓的迎风坡山地强对流A类暴雨日较多,强对流暴雨A类暴雨日数为4-8天,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强对流A类暴雨发生日数最多,为8-15天;强对流B类和C类暴雨的地理分布特征同A类有所差异,局地地形地势影响更加显著,其中B类强对流暴雨高频区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区及中条山南部地区,高值中心较A类暴雨高值中心北移;东部强对流大暴雨出现天数高值中心较A类暴雨中心北移,最高值在太行山东麓海拔较高的平顺县和和顺县,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C类强对流暴雨总日数高频区位于晋城市中部的低山丘陵区,较前两种强对流暴雨,其中心向低山地带移动.强对流暴雨日数长期变化呈微弱的上升趋势,趋势变率0.0518天/a.强对流局地暴雨呈正趋势变化,趋势系数为0.41,通过0.01显著性检验,趋势变率约为0.7d/10a.
  • 摘要:采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雨量观测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对2007年7月29-30日发生在山西东南部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生成于高空副热带高压和低空急流左侧的不稳定层结中,是由6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直接造成6个β中尺度雨团形成,中尺度雨团、对流云团、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发生在对流云团移动方向的前方TBB等值线密集处,该处正好是地面切变线右侧的暖区.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尺度切变线和露点锋是暴雨形成的触发条件,地形对中尺度切变线的形成、稳定维持以及对降水的增幅有很大的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位于山西太原的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NCEP数据资料,对2008年6月28日发生在山西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产生于对流层中高层槽后干冷空气向南扩散,低层辐合,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深层强大气垂直风切变的大背景下,在其影响的广大区域产生大风和部分地区的冰雹和暴雨.飑线呈现出典型的弓形回波特征,后部入流急流(rear inflow jet)和后部入流缺口(RIN),前部的阵风锋等是其典型特征.弓形回波两端存在中尺度流型,即北端的气旋式旋转和南端的反气旋式旋转.北端的气旋式旋转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加强而变成一个旋转的逗点头,而南端的反气旋式旋转在演变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弓形回波的形状也从开始时的南北对称机构逐渐转变为南北不对称的结构.另外,弓形回波前沿中低层存在弱回波区,中高层存在回波悬垂,强回波区延伸到0℃等温线之上,表明雷暴内上升气流很强,有利于冰雹和强降水形成.
  • 摘要:通过对多年来宁夏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分析总结,阐述了宁夏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一是领导重视,决策气象服务系统逐步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始终把抗旱气象服务作为常抓不懈的服务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政府防灾减灾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四是紧紧围绕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决策气象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五是重大活动及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取得成效;六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指出宁夏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超前性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党政部门的需求,决策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服务系统有待完善,决策气象服务的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亟待健全和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提高决策气象服务能力的4点建议:一是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完善决策气象服务运行机制;二是决策气象服务要做到"四个结合",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色,加大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科技支撑,努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建立健全决策气象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
  •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本文以新疆石河子气象局1961~2008年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均日照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趋势拟合方法、Morlet小波和Yamamoto方法分析其趋势变化、周期及突变特性.结果表明:(1)1961~2008年,石河子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呈增长趋势,年均日照呈微弱递减趋势.(2)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和年均日照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年均温度的年代际尺度由1961年开始的准21年周期缩短到2008年的准18年,准10年的年代际尺度贯穿始终,年际尺度表现为准7(1961~1976)、准5年(1977~1991)的周期.年降水量的年代尺度为1961~1991年的准18年周期和1992~2008年的准20年周期,还有1961~1969年准11年周期和1999~2008年准12年周期,5~8年的年际周期变化贯穿了这48年.年均日照的年代际尺度,年代尺度为1961~1979年的准14年周期,1980~2008年为准15年的周期变化,年际尺度变化较为复杂,以6~8年变化周期为主.(3)年均温度在1988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在1973年发生突变,年均日照在1984年发生突变,在2001年发生强突变.最后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石河子温度升高使农业生产中热量条件更加充足,农作物生长季延长,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但加重了农业病虫害,增加了水、农药及化肥用量,农作物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还使粮食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机会增多.降水增加有利于缓解旱情,对农作物的播种及生长发育较为有利.石河子日照条件较好,利于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 摘要:2010年1月2日至8日,寒潮及降雪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北京、天津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多个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内蒙古、河北、京津、山东、湖北、湖南等地遭受雪灾,部分时段交通严重受阻,能源供应紧张情况加剧,物价上涨.1月2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之后,国家发改委、减灾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委和各地相关部门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或下发紧急通知.在政府相关部门联动下,交通受阻、能源供应紧张、物价上涨等情况得以解决或缓解,气象服务效益十分显著.在今后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气象部门需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前移提供保障;同时加强气象灾害预评估工作;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需进一步加强,努力实现高效运转的应急联动机制.
  • 摘要:本文分别从2009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电视预警服务和热带气旋电视预警服务出发,对2009年重大气象灾害电视预警服务,从受众群体、气象灾害信息特点和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出发进行回顾和思考.2009年雨雪冰冻服务预警过程中,我们注意表现角度多样化,有重点有步骤的展示预警信息,并在节目中积极开拓服务延伸性产品.同时注重从观众的视角发布预警信息.另外在开发图形和电视包装也有了新的尝试,既保证了图形的简洁明了、信息明确,又拓展了气象专业图形的应用,增强了节目的竞争优势.2009年热带气旋电视预警服务,电视预警中强调采用"视频信息同化"一体的发布理念,利用云图、台风路径、雷达、大风、暴雨预警、地质预警、渍涝预警和雨量实况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了充足的服务信息和第一时间传播了预警消息.还充分利用气象频道制作台风连线直播、台风专题节目、追风前方连线报道、专家分析访谈、天气新闻报道分析、台风实时信息电视滚动字幕等多种更加专业的台风报道节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打造的台风报道节目,大大增强了台风服务的效果、影响力和时效性.如何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发展中保持竞争力,在气象灾害电视预警中发挥最大的服务效果,这些依然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公共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今后的发展之路上,除了继续强化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的研发以外,还需长期利用电视平台强化以观众为本的服务意识,突出与新兴媒体的差异化,增强预警信号的观众认知培育,坚持对公众进行气象灾害预警的宣传与科普,扩大电视服务的影响力,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 摘要:领导呈阅件,要求做好防雷、防风、防雹工作.3月4日16时对外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3月5日09时起,两支人工防雹作业队待命,随时择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3月5日15时响应强对流三级应急预案;3月5日16时对外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16时15分-18时46分实施人工防雹作业,发射防雹火箭弹28枚.3月5日20时30分收集上报第一份灾情报告.6日早上,组织3人深入大埠岗、和平、肖家坊等重灾乡镇开展灾情调查,并获取降雹实况录像资料.主要领导随时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抗雹救灾各种会议.为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及时提供准确气象信息.">受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共同影响,2010年3月5日16时20分-16时30分、18时03分-18时05分邵武市先后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冰雹袭击,最大冰雹直径50mm.冰雹造成全市19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乡镇8个,受灾人口11.86万人,紧急转移群众3.6万余人,损坏房屋3万多间,农作物受灾5万多亩,受轻伤3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9亿元.此次过程雹云强度强、个体小、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灾情发生后,邵武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三级救灾预案,福建省委副秘书长庄稼汉、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福寿带领民政、经贸、交通、建设、农业、水利、人保、烟草等省直部门领导连夜赶赴邵武;南平市委书记雷春美,市委副书记周秀光、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兆民、副市长杨荣郎;邵武市委书记梁伟新,市长武勇等党政领导奋战在灾情一线,组织抢险,紧急抗灾;各部门协同镇村干部发动、协助灾民自救、恢复生产.3月6日,受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委托,省委副书记于广洲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灾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3.5"特大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邵武气象部门于3月3日16时,向邵武市委办、政府办、防汛办传送<强对流重要天气预警报告>领导呈阅件,要求做好防雷、防风、防雹工作.3月4日16时对外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3月5日09时起,两支人工防雹作业队待命,随时择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3月5日15时响应强对流三级应急预案;3月5日16时对外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16时15分-18时46分实施人工防雹作业,发射防雹火箭弹28枚.3月5日20时30分收集上报第一份灾情报告.6日早上,组织3人深入大埠岗、和平、肖家坊等重灾乡镇开展灾情调查,并获取降雹实况录像资料.主要领导随时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抗雹救灾各种会议.为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及时提供准确气象信息.
  • 摘要:本文以沈海高速公路福泉路段为调查评估对象,选取福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中旅福建汽车公司作为典型单位,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高速公路敏感气象要素的影响临界值、最佳的天气预报时效、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防御措施;采用对比分析法得出高速公路福泉路段的安全监控、公路养护、路政管理、综合经营和公路客运5个较敏感生产环节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e=0.81%;采用德尔斐专家法得出福建省高速公路全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E=0.87%,2009年福建省高速公路气象服务减损效益值约为5224万元.
  • 摘要:随着3G、4G网络、wifi以及大容量高运行速度手机的兴起,容量小、内容简单、单向服务手机短信将会受到诸多限制,而传统的网站服务模式也受到很大局限.本文针对气象服务的特征,通过对目前网站服务和手机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找出未来气象服务发展的新模式,认为以手机为媒介,以网站为平台的交互式服务将会成为主流.
  • 摘要:气象手机短信是一种具有新闻性的通俗化、人性化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它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点,是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式和气象服务的新需求出发,结合气象短信服务目前的现状对提高气象短信服务的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 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如何发挥气象防灾减灾作用,保护百姓安全?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防御天灾不能只靠"天帮忙",更要靠"人努力".在信息发布方面,要第一时间把气象灾害信息发给所有人群,让百姓得到信息后就知道灾害程度如何,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我省气象突发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发布,主要通过手机短信、12121天气电话、电视、电台、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随着气象彩铃业务的推出,利用其更新灵活及时、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在每次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时进行各种专题的播报和通知,让广大公众能更多途径更方便地获得最新最及时的气象及各种应急信息,提前做好防御工作.体验了气象信息时效性强的特点,也响应了各政府领导的精神指示.本文主要介绍了:(1)广东气象彩铃的定义、特点,(2)气象彩铃的技术实现的流程,(3)气象彩铃防灾减灾、农业经济建设发挥的作用及市场分析,(4)气象彩铃在公共应急中发挥的作用.总结了气象彩铃在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公共应急服务过程中所发挥的经济作用;在2009年"浣熊"、"天鹅"、"巨爵"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服务过程中为防灾减灾、农业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利用气象彩铃这个时尚的业务,发挥其方便、及时的作用,把气象应急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成为抗灾减灾中又一个有效的服务手段.
  • 摘要:台风应急服务指的是台风来临前,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路径、强度、移向移速等滚动预报及相关预警信号,同时通过短信、12121声讯电话、电视、广播等传播方式快捷、迅速地将台风预警信息传递到公众手中.文章从分析2008年影响广东的几个典型台风应急服务案例出发,论述了台风短信应急服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区广播等新的应急服务手段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台风应急服务不应以短信群发数来定服务效果的好坏,在每一次应急服务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服务理念和对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
  • 摘要: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我国西南五省(区、市)持续严重干旱,历史罕见,分析秋冬春连旱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成因,归纳总结从中应得到的几点深刻启示:谋划长远,建立抗旱长效机制;抗旱要按最坏情况打算,做最充分准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旱灾"烤"问农业保险立法;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科技,增强节水意识;加强抗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旱灾引发的"内伤"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提高抗灾能力,加速旅游产业发展;防灾减灾须警钟长鸣.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在应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时参考.
  • 摘要: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不仅与气候、生态、水资源密切相关,而且影响我国气候格局和东亚大气环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近20多年已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进展.从干旱区陆面热力和水分过程特征、干旱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及其参数化公式、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理论、干旱城市大气边界层特征与污染机理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领域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并且,认为科学试验的代表性、复杂下垫面的影响、尺度转化、地表能量不平衡、极端天气过程的相互作用、水分过程的复杂性等问题是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研究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
  • 摘要:基于1981-2006年西北干旱区高海拔地(民乐站)和低海拔地(张掖站)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民乐站和张掖站气温变化及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民乐站、张掖站的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高海拔地区的增温幅度大于低海拔地区;民乐站春小麦对气温变暖的响应表现为生育期缩短、产量增加、WUE减小,张掖站春小麦对气温变暖的响应表现为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WUE增加;春小麦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民乐站和张掖站春小麦生育期分别缩短8.3d和3.8d.民乐站春小麦生育期内最高气温低于30.4℃时,春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均小幅增加,当超过30.4℃时,春小麦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两站春小麦WUE随最高气温的增加都有所增加,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反而降低.
  • 摘要:地表能量平衡(SEB)方程的不闭合是20年多来陆面过程研究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土壤中热量传递的渐递过程(简称渐递过程)是SEB不闭合的原因之一,并利用黄土高原定西基地的观测资料,对渐递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能量传输路径法、能量平行四边形法和能量三角形法等三套估算土壤热储和土壤热通量的方法;(2)热量在浅层土壤中大致呈线性传递;(3)热量在30min内仅能传递1.42cm厚度,比常规观测土壤热通量的2cm或5cm深度要小;(4)给出了三套方法土壤热储和土壤热通量的计算公式;(5)三套方法计算的土壤热储和土壤热通量不同于不对两者进行订正的方法(简称"不订正方法")的结果;(6)不订正方法求得的SEB的闭合度和标准偏差是0.91和33.9,能量传输路径法的为0.88和34.0,能量平行四边形法的为0.91和25.5,能量三角形法的为0.85和40.1;(7)不订正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估了SEB的闭合度.
  • 摘要:"社会发展,电力先行"已经成为共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电能的使用成正比增长,如何合理进行电力系统建设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突出,在多变的气象环境中我们很难找到稳定因素,因而,加强气候数据在电力系统设计中防灾、减灾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近几年气象知识的普及与气象科技的应用,社会各行业充分认识到了气象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之大,给其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之高,气象数据在相关领域应用之广,特别是在关系国济民生的农业、水利、电力、安全生产等方面更能突显气象专业的重要性,共识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气象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通过科技防灾、技术减灾等气象服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信息财富,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电力行业作为担负重要社会责任的国有大型企业,有史以来对气象数据和相关气象知识的应用就十分广泛,无论是电站选址、线路选径、设备选型,还是系统规划与设计方面对气象数据与气象信息的依赖性更是与日俱增.就承德地区而言,地处山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南北、昼夜温差大,多西北风,夏季的降水、雷击与冬季降雪、电线积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由于对气象数据分析的不到位,忽视时时气象数据而不能及时进行预防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对承德地区近三十年气候数据中的温度、风速、日照、雷暴进行主要分析,结合电力设计与设备选型的特点,为承德地区电网建设与电力设备选型提供数据支持,为电力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所关注的气象要素问题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电力系统设计中防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减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帮助,以降低气象灾害对电力部门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以及各行业对电能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大,合理进行电网规划与设计,正确进行设备选型,减少与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势在必行.
  • 摘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非线性拟合法分析了南京市1980-2006年间城市化进程,探讨了城市化与由其造成的城市各项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增温的影响关系,并结合区域气候变化按时间序列分阶段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效应对城市增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1980-2006年间南京市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化增温影响关系显著,其中对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次之,对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影响最小;②1981-1998年间城市化效应对城市增温的影响远远小于区域气候的影响,但1998-2006年间前者的影响程度大于后者,增温率将近为后者的两倍;③城市化增温趋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与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相吻合.
  • 摘要:利用开封、安阳市1961-2010年2月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原理、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倾向率、显著性检验等多种方法,对两市的气温变化及气温变化的异同和减缓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市49a年平均气温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大,同一时段两市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不同,整体开封市年平均气温及变化幅度高于安阳市,某一时段安阳市比开封市高,安阳市近10a气候变暖减缓趋势明显,开封市气温继续上升;春季两市平均气温相同都呈上升趋势,同一时段两市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不同,前37a安阳市平均气温比开封市高,整体开封市平均气温变化上升的幅度高于安阳市,安阳市近10a气候变暖减缓趋势明显,开封市气温继续上升;夏季两市平均气温相同都呈下降的趋势,开封市平均气温变化下降的幅度大于安阳市,同一时段两市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不同,两市平均气温交替上升,由于夏季两市平均气温都呈下降趋势,气候变暖减缓体现的不明显;秋季两市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反,开封市平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安阳市平均气温呈下降的趋势,同一时段两市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不同,部分年份安阳市平均气温比开封市高,整体开封市平均气温高于安阳市,安阳市近10a气候变暖减缓趋势明显,开封市气温继续上升;冬季两市平均气温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波动变化大,开封市平均气温及变化幅度都高于安阳市,安阳市近10a气候变暖减缓趋势明显,开封市气温继续上升;两市年极端最高气温都呈下降趋势,安阳市年最高平均气温比开封市高,前15a年平均最高气温开封市比安阳市高,气候变暖减缓在极端最高气温上体现不明显;两市年极端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开封市年最低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安阳市,两市年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基本一致,气候变暖减缓在极端最低气温上体现不明显.
  • 摘要:利用哈尔滨及周边两个气象台站1953-2004年均一化气温资料,分析哈尔滨市城市和乡村的气温变化趋势,考察哈尔滨市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热岛强度的非对称性变化.
  •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1959-2008年雷暴日资料及1999-2008年雷电灾害资料,结合黑龙江省人口密度、城市发展等社会经济特征,选取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分布,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形成黑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对该省雷电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绥化为极高风险区.伊春、大兴安岭、黑河为高风险区.鹤岗、鸡西、七台河为中风险区.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为低风险区.
  •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天气预报的需求也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气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也推动数值天气预报及其释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精细化预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2009年,武汉市气象台开发的气温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武汉市气温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结合了两种不同的预报方法.其中一种是在T639数值预报基础上,根据DVB-S系统每天下发的T639数值预报资料,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武汉市(57494)单点24小时内逐3小时气温精细化预报.另外一种是MOS预报方法,即基于T213数值预报产品,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结合武汉市各个站点的多年气候背景,分月建立每个站点的回归方程;然后每天自动到国家气象中心网站上下载已经制作完成的T213数值预报因子,并插值到各个预报站点,最后根据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将插值后的因子代入,制作武汉市(57494)及其四个郊区(57489、57491、57492、57493)共五个站点的120小时的逐24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该系统于2009年投入业务运行,系统运行采用计划任务的方式,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无须人工进行干预.经实际检验表明:尽管2009年武汉市气温剧烈变化,气温异常程度大,但是精细化预报业务产品确实能够在原数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起到提高预报质量的作用.其中,经过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的逐3小时气温预报,预报准确率比T639气温预报有了较大的提高;MOS预报方法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评分均达到50分以上,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比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高,其中48小时内的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60分以上,均对实际气温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发挥了效益.
  • 摘要:近年武汉市气象局在全市布设了90余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气象观测数据.本文结合全市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分布情况,在全市各辖区均选定了一个数据较为完整的观测站作为该区域的代表站.对比分析了武汉市各辖区自动气象站和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气温的差异,分析表明1、全市最低气温的差异比最高气温的差异要大,2、气温大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城区热岛效应明显,3、各区气温和本站气温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根据全市气温的分布规律,构建了分月气温预报模型.采用三种对比方法对预报模型得出结果进行了检验.方法1:将本站高低温实况带入方程,得出各站预报值,并与各站实况值进行对比.方法2:将本站高低温实况值作为各站预报值,并与各站实况值进行对比.方法3:将本站高低温实况值作为蔡甸的预报值;将本站高低温实况值各减1℃作为北部新洲、黄陂两站的预报值;将本站高低温实况值加1℃作为江夏的预报值;并与各站实况值进行对比.预报值和实况值误差在2℃以内为正确,否则为预报错误.检验结果表明,预报模型做出的预报准确率最高,误差最小且稳定性较高.将预报模型做成业务化系统,预报员做出武汉本站的气温预报,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即可得出全市温度分区预报参考值,既降低了预报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预报准确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 摘要:本文以1842年至2009年168年中的33次日食(全食19次)每次日食前后6年的旱涝演变进行分析.日食事件按网上公布为准,历史旱涝资料取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带上长江南侧边的岳阳市.依据中央气象局关于对近五百年历史气候史料整理提出的"划分旱涝等级标准",将旱涝分为五级:1级涝;2级偏涝;3级正常;4级偏旱;5级旱.1949年后以岳阳4~9月总雨量距平%区间大小定出5级.其区间为:1级涝△R%≥26%;2级偏涝△R%在16%~25%;3级正常△R%-15%~15%;4级偏旱△R%-16%~-25%;5级旱△R%≤-26%;按上述旱、涝等级排出1842年至2009年逐年旱、涝等级编码,再对应日全食、日环食,分析各日食前1年、当年和后5年旱、涝等级分布规律.经排列比较:从食前1年至食后3年偏涝以上年发生机率在50%~67%,而偏旱以上发生机率在12%~25%,均小于偏涝发生机率.且单纯日全食偏涝以上发生机率大于日全食加日环食前后偏涝以上发生机率,从这些侧面表明日全食对旱涝的关系大于日环食.其共同点是在食后第3年前(含3年)偏涝机率远大于3年后之偏涝以上机率,而偏旱以上发生机率与之相反.2009年7月22日为500年一遇发生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罕见日全食,谓之中国日食年.岳阳正处于此带南侧不远处,其旱、涝影响应当更为明显.可见,日食(环)后岳阳第1~5年旱涝发生机率.偏涝以上(1、2级)发生机率以第2年居顶峰达61%,后逐年下降,而偏旱(4、5级)则相反,食后逐年上升,至第5年发生几率最大.这于岳阳食后旱涝趋势预测有一定意义.因为2009年前1年和今年主降水期内均属正常,即3级,与此相反的其余6年食后1~5年旱涝等级分布与图1结合分析,岳阳未来1~5年旱涝的可能性是:2010年旱涝等级22011年旱涝等级12012年旱涝等级32013年旱涝等级42014年旱涝等级5以上仅作为长期气候预测的参考,就2010年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第一年是基本准确,未来几年的预测我们将拭目以待.
  • 摘要: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大气探测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但是自动与人工两种观测技术体制所获取的气象数据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湖南临湘国家一般气象站(ID57585)2006~2007年自动气象站与人工平行观测期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雨量的对比分析,找出影响两种观测方式观测结果的一些因素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多数小于人工观测结果,而极端最低气温则大部分大于人工观测,两者差值(自动站观测-人工观测)一般在±0.3℃之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差值都保持在士0.2℃以内;气压观测结果差别不大,年平均气压差值为0.2hPa,最高气压年平均差值为0.2hPa,最低气压年平均差值为0.0hPa,对月平均气压和月平均最高气压而言,自动站观测数据全部高于等于人工站数据;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观测来说,自动站观测的相对湿度偏小,有一个偏干的现象,两者的差值约为-4%~0%,年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3%,年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差值为-4%;自动站观测的平均风速普遍小于人工观测值,差值在-0.4m/s~-0.1m/s,年平均差值为-0.2m/s;自动站观测的平均的极大风速亦普遍小于人工观测的平均极大风速,两者差值约为-0.5m/s-0.0m/s,年平均差值为-0.2m/s;降水量差值范围主要集中在-9.5%~13.6%,自动站观测的日降水量相对与人工观测结果更容易偏大些.降水量越大,两者的偏差也越大,且降水量较大时,自动站降水量一般都大于人工观测的降水量.造成两种观测存在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仪器的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与样本数的差异、观测时次的差异等造成的.
  • 摘要:在人工站和自动站对比观测中,通过多年对人工站与自动站对比观测,利用自动站仪器观测原理,分析人工站与自动站数据误差程度和误差原因,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分析地表最高气温误差和降水误差.分析表明,地表最高温度误差与地表温度传感器电路性能有关,雨量误差与干簧管故障有关.夏天,当地面最高温度超过60℃时,自动站记录的最高气温与人工站对比误差5℃以上,经分析是传感器自身问题和老式自动站地温电路设计不合理原因造成.而降水误差最主要是自动站干簧管故障造成.自动站仪器性能是造成数据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自动站要每年定期检定,平时观测中及时发现更换故障器件,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摘要:通过研究无锡市2004~2008年逐日供电最大负荷进行年、月、季、周的变化规律,并与同期数个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以下结论:日均供电的最大负荷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基本以夏季供电负荷最高,春季最少,春、夏季增幅均超过了50%,秋、冬要相对较少,但增长幅度也达到30%以上.供电负荷无论在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周六与周日基本相当,均为一周内负荷最低,周一至周五要明显高于双休日.气象因子中TM、Tm、T与供电负荷呈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1~9月气温因子与供电负荷呈正相关,其中6~9月正相关显著,10~12月则呈较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日平均气温与供电最高负荷较好的相关关系,计算夏半年内1℃效应量,可得供电负荷明显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如果夏季8月的平均气温上升1℃,月平均用电量将会增加12~20百万千瓦以上.
  • 摘要:PH值是衡量大气降水酸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PH值<5.60时称为酸雨.1995年8月,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要在全国划定酸雨控制区[1].全国酸雨区域主要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重庆的大部分地区.酸雨的形成是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十分复杂的过程,至今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没有弄清楚.形成酸雨的物质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气溶胶等.这些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聚积,就使降水酸化[2].新疆虽然没有被划定为酸雨控制区,但自1992年建有酸雨观测站以来,大气降水PH值变化状况如何?有什么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些方面的研究内容还不多,因此,关注和探讨以上问题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新疆建有7个酸雨观测站乌鲁木齐、伊犁、哈密、和田、克拉玛依、库尔勒、喀什.其中前4个站1992年下半年建站,后3个站2006年建站,因此,对序列年代较长的前4个站作为重点来分析研究,把降水观测数据做统计处理,用降水PH酸碱度指标及酸雨频率来分析污染状况,从各年月的记录中挑出PH最小值,累计算出PH年均值、频率变化值,最后依据所得结果做出新疆酸雨区的判定.通过主要的统计计算分析得出:酸雨出现率北疆多,东疆次之,南疆没有出现,南北疆差异很大;地处北疆的乌鲁木齐和伊犁,其PH均值都在减小,酸雨率都在增大,且乌鲁木齐冬季和春季酸雨出现最多,伊犁则以冬季、夏春季酸雨出现最多.其酸雨频率分别以5百分点/10a和10百分点/10a的速度上升.
  • 摘要:本文选取福海、富蕴气象站1961~2008年6-9月份的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对两站的高温日的年、月变化及极端最高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富蕴站的年平均最高气温日都没有福海站的出现得次数多,但是48年中,富蕴站有11年未出现高温,而福海站只有3年.另外,福海站的最高气温变率为0.277℃/10a,而富蕴站则为1.477℃/10a,极值也表现为富蕴站最高气温变率超于福海站,因此富蕴站的高温是向着日数增多,极值增高的趋势发展;福海站高温天气出现早,结束早,而富蕴站表现出相对福海站滞后的现象,两站高温天气绝大多数集中出现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之间,富蕴站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较福海更易达到高温橙色预警的发布标准.另外,反查历史资料中两站出现高温期的一般天气图特征,出现持续高温期的天气图特征,以及对两站出现高温日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则发现:两站出现一般高温天气时,天气图上通常表现为500hPa高度场上欧洲为槽区,阿勒泰地区为新疆脊或浅脊控制;500hPa、700hPa和850hPa三层均受暖脊控制,暖中心位于南疆上空,中心越偏北或中心值越高,则两站极端气温值越高;高温日时,本区三层温度T500、T700和T850的范围通常分别在-8~-12℃、8~14℃和22~28℃的区间内;风场上,500hPa、700hPa一般为西南风或偏南风,850hPa一般为偏东风或偏南风.两站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时,天气图主要表现为500h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势力旺盛,伊朗副热带高压也同时东伸,在中亚至新疆区域内边缘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打通,形成宽广的带状高压,控制新疆,阿勒泰地区处于584线控制时,温度极值将会在其中一天增至最大;高压脊控制的时间与两站高温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福海高温日提前出现,富蕴高温日会延迟1-3天结束,由于地形及下垫面的影响,富蕴较福海高温极值易达到更高.高温天气与夏季的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高温日的多少与夏季的总降水量呈负相关,降水偏多则该站高温日明显减少,但是,降水如果比较集中,虽然降水量较多,该年高温日也可能出现相对较多,或者降水量偏少,但分布均匀,高温日也偏少.
  • 摘要:库尔勒市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座绿洲城,人口40多万,有农业、林果业和石油化工业,是一个四季分明、干净美丽、瓜果飘香的宜以人居的地方.从1999年开始,环境部门选择在城市的三个不同地点,分别代表城市中心区、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站,由三个监测站的十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库尔勒市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属自然浮尘与煤烟型混合污染,春季以浮尘污染为主,冬季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这和库尔勒市春季风多,冬季取暖的自然生活规律有关.对库尔勒市的空气质量的分析,是根据高斯扩散模式原理选取预报因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空气TSP、SO2和NO2浓度预报方程.实现了库尔勒市空气环境质量气象等级的预报.
  • 摘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T639、T213、MM5)和物理量诊断场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内石河子市测站的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石河子市测站逐时温度MOS预报模型,预报石河子市测站24小时逐时温度.通过对2008年11-12月至2009年1-2月的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石河子市测站24小时逐时温度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当天气形势无明显变化时,预报结果相对较稳定,平均误差在2℃之内,晴天少云天气逐时温度预报正确率Ts达72.1%、雨雪天气逐时温度预报正确率Ts达64.1%、阴雾天气逐时温度预报正确率Ts达62.5%,最高温度预报正确率Ts达71.7%、最低温度预报正确率Ts达80.5%;当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时,误差变幅较大,预报结果较不稳定.24小时极端温度评分个别月超过优秀预报员.
  • 摘要:对城郊地面站常规观测及地面自动观测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市热岛效应80年代最明显,可能有逐年增强的趋势,秋冬季的热岛效应最强,热岛效应的日变化较明显,表现为夜间强,白天弱,白天甚至出现"城市冷岛"效应.
  • 摘要:本文利用杭州1951-2008年的地面观测资料,使用一定的标准重新判别灰霾过程,分析研究了杭州灰霾的气候特征,探讨了灰霾的发生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对2009年夏季典型的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时间推移,杭州的灰霾天气呈明显上升趋势,期间出现两次跳跃式增长.灰霾的发生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灰霾天数与空气污染指数(API)之间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的趋势都保持一致.灰霾的产生受天气系统的影响很大,同是高压系统控制下,大陆高压控制易产生灰霾,而副热带高压控制易出现清洁天气.灰霾过程的近地层风速明显比清洁过程小.气流的垂直变化是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在中高层,灰霾过程下沉气流向下伸展到5500米,而清洁过程伸展到7000米左右;在中低层,灰霾过程风速小,而清洁过程风速大,且维持一致的上升气流.逆温有明显的日变化,08时低层出现的逆温可作为灰霾预报的参考之一.灰霾过程的逆温不超过900hPa,而清洁过程基本不存在逆温,即使有,高度也在900hPa以上.
  • 摘要:居住气候环境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品质住宅小区,良好的居住气候环境已成为房产销售的重要宣传内容,开展住宅气候环境分析也逐渐备受欢迎.本文采用将常规气候资料与低空探测、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市一规划住宅小区开展了气候和气象环境综合评价工作,阐述了住宅小区的气候背景,对比分析了小区的局地性气象环境,并揭示了小区建成后其温度和风场的变化特征,从而为小区的建设提供了气候资源趋利避害的参考性建议.
  • 摘要:数值预报(NWP)是当前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基础.虽然目前基层台站通过DVBS就可以接收到多种NWP产品(国内T639、T213、GRAPES-Meso、MM5,及国外RJ、ED、ECMWF共7种),但多数台站没能够将NWP资料全部处理和应用出来,影响了数值预报作用的发挥.如何将数值预报资料中许多精细有效的信息解释应用出来,提高精细预报的水平和能力,就成了我们要努力的目标.为了解决NWP产品的方便快捷诊断分析应用问题,也为了使NWP产品的精细度和准确度全面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从2004年开始就对各家NWP产品做了大量的分析和应用工作,不仅将DVBS接收到的7种NWP资料实时处理出来,还将准确度较高的日本GPV资料及时处理成直观的GrADS图形,通过解决了NWP数据实时处理、NWP数据流程架构和NWP产品统一平台设计应用等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囊括大部分NWP要素预报场(空间12层次、38个预报时次的17种要素)、具有(连续对比、模式对比)诊断分析功能和直观简便快捷人机交互操作的"数值预报产品综合诊断分析应用平台".由于该平台所具备的综合性、实用性和方便性,已成为我们诊断分析形势和预报天气使用最多的平台.这几年中我们使用该平台进行的NWP产品诊断分析和解释应用,积累了不少应用经验,也总结了诸如"物理量诊断、天气学诊断、多模式集合解读和连续对比解读"等的主观解释应用分析技术方法,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 摘要: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地面自动观测集成系统,系统基于CAN总线,由中心站计算机、软件和各种分采集器组成,具有积木式扩充特点,独立性好,稳定性高、信号衰减小,适合多点多要素方式监测.研制了集数据查询、统计计算、报警监控等于一体的数据管理软件,软件具有可扩性好、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界面友好等特点,能满足拓展新的观测要素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 摘要:利用莱芜1957~2009年逐月气温、降水、初、终霜日、无霜期、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莱芜近52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52年来莱芜气温在波动中上升,暖冬现象突出,≥0℃积温逐年增多,近10年来初霜推迟,终霜提前,作物生长季延长;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减少,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在夏秋两季;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秋季的减少最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种植业带来一定影响.
  • 摘要:气象多普勒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大气遥感设备,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主要探测工具之一.气象雷达回波不仅可以探测目标物的位置形状尺度移动和发展变化等宏观特性,还可以确定出目标物的各种物理特性.由于气象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强对流天气有着很好的探测和预示能力,所以通过对实时雷达图的分析识别,从而判断出强对流天气系统未来几小时内的强度发展变化和移动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利用VB.NET+SUPERMAPGIS技术实现雷达图的实时传输、基于GIS的雷达图的显示,以及实现任意区域的选择,并通过空间查询对圈选范围内的乡镇区县地市的相关服务人员发出灾害短信预警,从而对未来强对流天气将要影响的区域进行有效预警,为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是气象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一个有利高效的服务手段!
  •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性能,延长雷达的使用寿命,在业务使用过程中,除按使用说明书正常操作外,还必须对雷达进行良好的维护.雷达的检查保养等维护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工作量大而又需细致.除平时在观测过程中发现和处理的一些问题外,大量的保养工作需要通过定期维护来完成.雷达系统的定期维护可分为日常维护、月季度维护、年维护(汛期巡检)三种.为了进一步确保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在业务运行中的技术状态,提高雷达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可用性和到报率,在每年汛期来临前,由省大气探测中心组织巡检组对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一次年维护,年维护过程中,需要对雷达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维护,对系统工作状态和主要技术指标作全面的测试和调校.年维护内容包括雷达电系统及相关设施,雷达结构,雷达天馈系统,雷达附属设施,雷达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伺服系统,以及雷达主要测试指标和雷达状态以及关键点波形.对年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过程要在雷达系统状态检修情况说明栏中进行说明,对有关改进的建议在用户意见栏说明.整个维护、参数测试过程最终完成填写有关年维护、巡检记录,对于无法维护和测试项目要在备注栏说明原因.
  • 摘要:本文从三门峡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近5年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一期间该雷达所出现的一些故障,对雷达故障从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并指出了其相应的原因和消除方法,提出了一些维护技巧,供同行参考.
  • 摘要:云图和雷达回波是监视中小尺度对流天气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叙述我站今年一次制作短时临近预报方法及服务的过程.首先根据指导预报和天气图做出短期降水预报;在卫星云图上判断是否存在对流云团及其移动方向;利用雷达回波查看对流系统的强度,做出本地短时临近预报,充分发挥雷达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自动雨量观测点查看临近站点的降水情况,并根据自动观测站地面实况资料的变化,判断强对流系统是否接近本站上空,从而做出最佳申传空域时间,为防灾、减灾做好短时临近预报服务工作.
  • 摘要:通过将雷达基数据中强度数据解码,按笛卡尔坐标系重新组织,将数据映射到三维空间.同时考虑雷达波束的发散性,修正雷达数据的空间发布,最总形成1×1×1公里的三维格点数据.最后进行了三维格点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发现能非常方便、直观的观察雷达回波的空间结构.同时由于数据格点化,非常有利于对其进一步的处理和和应用.
  • 摘要:针对渭河流域防汛抗洪的严峻形势,综合运用和集成大气探测、气象预报预警、计算机、水文、信息化处理等现代化技术,开发全流域雨情监测信息收集、处理、应用软件;研究流域雨情与渭河洪涝发生的机理、关系;采用天气学和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开展渭河流域致洪大降水和暴雨预报预警;根据雨情、水情和预报预警信息,预估河流洪峰、水位、流速、流量及水势涨落情况.营造出一体化、多层面、全方位的防汛抗洪减灾救灾气象信息综合保障体系,为保护渭河流域的安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显著提高气象防汛减灾现代化水平,增强渭河流域防汛抗洪能力.
  • 摘要:在北方冬季,冬季供暖是一个关系百姓生活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沧州近年来供暖生产日报表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对能源节约做的还非常不够,本文分析了沧州采暖期的气象条件以及与室内温度的关系,建立了相关的供暖方程,为高效供暖提供了理论支持.
  • 摘要:当前上海、太原所生产的电子探空仪,温度传感器是采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直径为1mm的白色杆状热敏电阻,探空仪热敏电阻的温度元件存在着长波辐射误差、太阳辐射误差及滞后误差,对这些误差需要进行订正,其中夜晚长波误差很小,几乎为零,滞后误差不超过1℃;白天主要是日辐射误差,温度差值随着高度的增加误差值逐渐变为负值,负值越来越大,最后可以达到-2.5℃.要做好短波辐射误差一方面可以采用防辐罩或防辐材料把温度传感器保护起来,以达到防辐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测量短波辐射强度,来获得太阳辐射误差,为了能够准确的度量出短波辐射强度,采用测量光照强度或通过日辐射强度传感器测量日辐射强度,以便能够得到准确的高空空气温度.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1951~2006年我国冬季发生的寒潮特征及其与阻塞高压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951~2006年,我国寒潮次数从1980s开始显著减少,而三种天气形势引起的寒潮发生次数在近56年来也为减少趋势.阻塞高压对于我国寒潮天气的出现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超过40%的寒潮天气都是由阻塞高压造成的.另外,高压脊或者瞬时局地阻高也能引起寒潮天气的出现,因此寒潮天气和阻高并不总是伴随出现.利用个例分析,可见阻塞高压主要通过长时间维持的稳固形势以及高压北伸带来的北方冷空气来影响寒潮天气.
  • 摘要:本文利用2009年6月22-27日和7月15-19日的NCEP/NCAR日平均高度场、风场、比湿等再分析资料和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实况数据,通过对2009年6~7月在粤东登陆的0904号热带风暴"浪卡"和0906号台风"莫拉菲"的实况以及影响因子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ITCZ的强弱对热带气旋的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强度、位置的变化对于热带气旋的路径以及登陆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副高强盛的维持在西太平洋到我们沿海上空,脊线呈东-西向或者东东北-西西南,脊线最西端位于20~25oN时,有利于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沿海;过赤道气流与西南暖湿气流为热带气旋的降水提供充沛的水汽输送和补充,其强弱与否与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强盛的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使得热带气旋不断发展加强等.我们通过上述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热带气旋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热带气旋的预测预报、以及服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运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9年6月17~18日广东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南支槽、850hpa切变线是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两大系统,他们的有利配置是这次强降水预报的着眼点.高层西风急流在此次暴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hPa高空急流强辐散"抽吸作用",中低层切变线南压,使得低层暖湿气流沿切变线向上爬升,从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背景条件.螺旋度分析表明:850hPa水平螺旋度中心与影响系统的发展、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平螺旋度的分布与强降水落区有一定的联系.
  • 摘要:本文利用广东86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东极端降水事件的和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突变和周期,运用EOF和REOF分析方法将广东省极端降水事件分型,最后分析了广东极端降水事件异常年份环流变化.结果表明:广东极端降水事件多出现在4月到9月,年均极端降水次数分布较为均匀,从春季到秋季,极端降水大值区由北向南移动,前汛期、后汛期和汛期极端降水频次的共同特点是波动变化,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前汛期和整个汛期极端降水频次在1970年代初期有显著的突变,后汛期和整个汛期极端降水频次在1990年代初期有显著的突变,汛期极端降水频次在1980年代初期汛期极端降水频次由高于平均值向低于平均值突变.在前汛期、后汛期和汛期均存在2~4年准周期变化,但2~4年准周期变化的最强信号出现时段有所不同.显然后汛期和整个汛期广东极端降水频次周期变化在90年代中期前后发生了突变,由之前的显著10年左右和15年左右准周期变化转变为6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汛期、后汛期广东极端降水频次在90年代中期前后存在明显的周期突变.90年代中期后与之前相比准周期变化变小.在全年、前汛期、后汛期和汛期整个区域特征向量均为一致的正值,表明广东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具有整体性,一致偏多或一致偏少,全年极端降水频次第一个特征向量在雷州半岛和东南部偏东地区存在低值中心.它们的第二特征向量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即南部为正值区,北部为负值区,韶关东北部和梅州北部为正值,表明广东极端降水频次具有明显的南北反相分布特征,南多北少或北多南少,而韶关东北部和梅州北部的变化跟南部相同.6六个主要的空间分布模型:Ⅰ区-西北部型;Ⅱ区-中部型;Ⅲ区-三角洲型;Ⅳ区-中部偏西型;Ⅴ区-东部偏东型;Ⅵ区-雷州半岛型.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广东省8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多要素资料,分析研究广东跨季节持续性干旱事件与海温外强迫之间的关系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相关的海温异常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型(即La Nina型)、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两种类型.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之前,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基本上属于La Nina型;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之后,除了La Nina型,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持续性干旱事件出现概率明显增加.可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成因更复杂.近几年来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与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持续性干旱事件出现概率增加有关.La Nina型、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与广东干旱之间都存在物理上的联系,不同的海温异常型对广东干旱影响的物理过程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海温异常型对不同季节的影响过程也有所不同,然而所有物理过程最终都是通过改变和削弱降水所需的动力条件或水汽条件,从而造成局地干旱的发生.
  • 摘要: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出现了持续8天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这次低温阴雨天气的特点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本次低温阴雨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降水频繁和影响大的特点;造成本次低温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蒙古横槽均异常偏强和长时间稳定维持、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强和中低纬环流平直;造成低温持续的直接原因为冷空气频繁影响和持续降水;低温阴雨期间的冷空气强度均强,但比较浅薄;而强锋区长期控制下冷暖气团在华南频繁交汇,切变线长期在广东中北部摆动是降水频繁的主要原因.
  • 摘要:广东省的强对流一般于2月开始发生,最常见的有雷雨大风、飑线、雷暴、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尤以雷雨大风出现最多.广东省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强对流.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天气背景:一种是在地面倒槽中或入海高压后部的高温高湿区发生的,在这种天气形势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我们称为"暖区"强对流(广东省绝大部分强对流天气属于这类).另一种是受强冷空气影响,暖湿气流比较浅薄,在这种天气形势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我们称为"冷区"强对流[2].本文分别通过对广东的一次典型"暖区"强对流天气和浙江的一次典型冷空气引起的强对流的热力和动力条件的分析,找出这两类强对流天气的主要不同.
  • 摘要:用NCEP/NCAR全球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广西区域日降水资料,从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和抬升条件对2008年6月12-13日发生在广西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讨论暴雨过程形成的原因,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诊断结果表明:(1)在高层500hPa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冷空气沿东部低槽的槽后从东北地区南下到华南地区,并在此与沿着副高边缘北上的暖湿气流汇合,加上低层850hPa低空急流和切变线以及高空的辐散气流配合,形成广西持续性暴雨过程.(2)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主要为孟加拉湾和南海北部,孟加拉湾南部的西南气流和南海北部的偏南气流将水汽向华南地区输送,两支气流在暴雨区上空汇合,形成较强的水汽辐合.(3)在强降水期间,暴雨区上空低层为较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区,中高层为大气层结相对稳定区,不稳定能量与降水强度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4)西南急流作为对流系统上升的触发机制,为广西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模式成功模拟出本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演变及中尺度降雨分布,模式模拟的雨带走向、雨区范围和量级与实况有很好的一致性,模拟50mm以上的强降水区域与实况几乎一致.(2)广西持续性暴雨中心与850hPa上一个β中尺度低涡系统的生成和强烈发展直接关联,该β中尺度低涡系统附近表现为很强的南、北气流的辐合区,低涡系统具有明显的动力-热力结构特征,强散度柱与强垂直上升运动互伴,在涡度方程的动力约束下强散度柱与强涡柱互耦,这种耦合发展结构是强垂直上升运动和大暴雨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动力机制.
  • 摘要: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山西地处我国内陆,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等各种地形均有分布,同时降水时段相对集中.在此地形条件下,气象灾害频发,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每年都会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山西省近20年内的各种气象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估.
  • 摘要:利用陕西黄土高原47a地质灾害和相对应的降雨资料,在陕西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基础上,采用面平均雨量确定各易发区的诱发地质灾害的临界降雨量,各易发区的临界雨量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滑坡和崩塌的临界雨量明显不同,一般滑坡临界雨量均高于崩塌;高易发区的临界雨量并不一定低于中易发区和易发区.利用相关统计分析和日综合雨量方法,确定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临界值,诱发滑坡的降雨启动值、加速值、临灾值分别为25、35、65mm,诱发崩塌降雨启动值、加速值、临灾值分别为15、30、50mm.
  • 摘要:西北地区东部陕西地理环境复杂,北部为黄土高原,中部为关中平原,南部为秦巴山地,地质复杂,是我国山地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在气候上,陕西自南向北横跨中国三个气候带,即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分别对应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在这样特定的地质和生态环境下,持续性暴雨除了带来水资源外,也会诱发山洪、泥石流给当地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强对其研究非常重要.近50年陕西持续性暴雨中,影响较大的是2003年和1981年持续性暴雨,2003年持续性暴雨已被关注,利用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1981年8月13日-9月9日持续性暴雨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为这类天气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1981年8月15-9月9日发生在陕西的两次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性暴雨期间欧亚中高纬度乌拉尔山附近阻塞高压稳定、巴尔喀什湖附近和贝加尔湖附近长波槽区,环流形势呈稳定的"L"型.2低层热带气旋外围暖湿气流、强盛的印度季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相结合,在贵州北部、重庆地区加强,秦巴山区位于低空偏南风前方偏左,偏南风或急流带来的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这里辐合,秦巴山区位于低空偏南风前方偏左,偏南风带来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这里辐合,偏南气流对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与高潜热能的维持有密切的关系,西北地区东部有一高潜热能区,而低层东西两路冷空气的加入促使了潜热能的释放,并导致了秦巴山区持续性暴雨天气.3持续性暴雨期间高空西风急流与副热带东风急流稳定并存,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的辐散区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叠置区域,高空急流带来干冷空气向下入侵,叠加在暴雨区的低层的暖湿气流上,加大了暴雨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暴雨的发生十分有利.4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强,其外围暖湿气流与巴湖低槽不断分裂东移相互作用,是秦巴山区暴雨维持的直接原因.对流层低层偏东风和西南风切变线的存在,维持了对流层低层辐合区和雨区的水汽输送.低纬度热带气旋活跃并有较长的生命史、与中纬度西风槽相结合,阻止了副热带高压迅速南落、东退,有利于中纬度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热带系统如热带气旋、印度季风对陕西暴雨有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陕西21世纪发生的三次有重要影响的台风远距离影响的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水汽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次过程中国大陆中东部存在高压系统,使西风槽或高原槽进入河套移动缓慢;台风主要作用是外围东风气流为河套输送大量水汽或阻挡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东进而使两股气流向北输送;热带或副热带系统和中高纬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中β尺度辐合线是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大暴雨位于850hPa锋生中心或锋生轴线附近;高空急流轴的走向对大暴雨落区有重要作用;小股扩散冷空气在锋区上产生中β尺度"Ω"系统,在"Ω"系统能量比轴的暖湿气流端易激发中尺度对流云团.
  • 摘要:本文利用陕西数值预报产品、常规探空、自动站资料、地面、高空常规资料及FY-2C卫星等资料,从暴雨产生的环流背景、动力条件、热力因素、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特征等几个方面入手,对2008年7月19日晚至22日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表明,受大环流形势及高空西南涡不断加强东移影响,陕西中南部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这次区域性暴雨发生时具有强烈的抬升运动,强烈的抬升运动携带大量的水汽迅速上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大降水;暴雨是产生在前期大气对流不稳定区域里;暴雨区域基本分布在对流层中低层湿位涡的负值区内,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的不稳定能量、热量及动量,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条件和水汽来源;暴雨过程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层辐散强于中低层辐合作用,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加强低层辐合和对流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因素;低层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水汽经过西南涡东侧的偏南风输送到陕西境内,系统与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物理量场反映出暴雨区低层有充沛的水汽辐合,暴雨出现前期有较强能量聚集;湿度场与上升运动的有效耦合是暴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
  • 摘要: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8月28-309日陕西中南部地区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从冷空气和水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高原低值系统东移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有利环境背景形势下,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偏东风急流、低层东北路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地面冷锋、低层低涡切变线及西风槽冷空气与这次暴雨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暴雨过程中冷空气主要有冷平流提供,持续冷平流补充是暴雨维持的重要原因,水汽的快速集中主要是通过局地风场的辐合,低层充沛的水汽则通过气旋性涡度柱中的强上升气流输送到对流层的中高层.
  • 摘要:降雨是一个比地质环境条件更为活跃的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往往成为斜坡失稳的决定性因素,秦巴山区地处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700~1000mm,山地气候特征明显,降水随高度变化而变化,沿秦岭山脉垂直递增[1],同时境内公路、铁路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路两侧大量坡面切割失稳,形成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的诱因多,预报预警指标(判据)复杂.李昭淑[2]对秦巴山区的重大泥石流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许多研究结果;孙果梅[3]、王川[4]、郁淑华[5]、李玉文[6]、惠振德[7]、张永双[8]等用诱发地质灾害降雨量临界值研究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以日为单位的预报预警指标;李芳[9]等结合GIS技术制作了基于GIS系统的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王雁林[10]用典型区域按滑坡类型研究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预报指标,上述这些判据在时间尺度上是以日为单位进行预报预警;空间尺度上以县为区域代表,在此基础上,本文用秦巴山区1975-2007年的地质灾害资料和对应水文、气象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类型和强度的关系,在时间尺度上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前10日、当日、小时雨量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和临界值,在空间尺度上分析研究了各易发区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各种关系和临界值,最后用日综合雨量参量分析确定了各易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预报预警判据,该判据在时间尺度上细化到小时,不仅用于以日为单位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更重要的是用于以小时为单位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在空间尺度上分解到地质灾害各易发区,也可以分解到各乡镇或地质灾害隐患点,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趋于精细化、无缝隙,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时效和准确率.
  • 摘要:本文将数字滤波初始化技术应用于新一代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模式,通过对不同的模式分辨率的分析研究数字滤波初始化对初始场重力波振荡的过滤作用及对数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滤波初始化技术有效的滤去了初始场中的高频重力惯性波振荡,当选取模式分辨率较高及有降水出现时采用数字滤波初始化对初始场中包含的重力惯性波振荡进行过滤更必要;(2)数字滤波初始化方案对模式的初始场有较明显的调整,且这种调整在没有降水发生时更为显著;(3)数字滤波初始化技术有效的改善了降水的预报,并有效的抑制了模式积分初期的Spinup现象.
  • 摘要:"0185"特大暴雨与"080825"大暴雨是近年影响上海最大的2次过程.通过对影响这2次过程的天气环流背景分析、产生强降水的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以及云图对比分析得到一些异同点:"0185"大暴雨是热带低压(以下简称为0185TD)影响产生的,"080825"大暴雨是由中纬度低涡切变引起的,但登陆减弱的2008年第12号热带风暴"鹦鹉"为"080825"大暴雨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2次过程都有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中低纬度不同气团的相互作用对暴雨产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移动缓慢0185TD东侧的偏南、东南急流不断为"0185"大暴雨提供水汽和能量,也维持了0185TD强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与低空切变之间存在强的西南低空急流,给下游的上海输送了水汽和能量.0185过程开始前24小时对流不稳定能量开始积聚,而080825过程则是在过程产生前12小时才快速增加,其大气的对流不稳定发展更为强烈.上海在2次降水过程开始前都变得不稳定,K指数增加到36℃以上.2次过程开始前12-24小时的水汽输送就开始了."0185"大暴雨由偏南、东南急流输送来自东海的水汽."080825"大暴雨由西南急流输送来自南海及西南地区的水汽,另外也有低空偏东气流输送了来自东海的水汽和能量.2次过程上海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都在60毫米以上.2次过程正涡度和上升气流都集中在上海上空非常窄的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仅在上海产生特强降水原因.对流云团有向后传递的特点,在减弱的对流云团后部再生新的云亮核与其合并是中尺度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原因之一,多个云团合并同样是中尺度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原因,有很强的突发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秋季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简称"盆西北")的两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发现影响秋季盆西北暴雨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东高西低环流形势,巴尔喀什湖低槽稳定并分裂小槽东移,副热带高脊线在30oN附近且稳定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中低空急流在盆地西北部上空呈气旋性旋转并带有很强的垂直风切变,带来强的动力动力辐合,850hPa上来至华北高压底部的偏东风气流与龙门山脉形成的地形辐合,这些强的动力辐合是盆西北暴雨产生的重要因素;中低层西南(东南)急流的建立和维持以及低空风速脉动给暴雨落区带来水汽辐合,动量辐合为盆西北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 摘要:2009年11月前半月,陕西出现了3次降温、降雪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三次过程分别为月初1日-3日的寒潮天气,降温幅度陕北达到12℃以上,关中陕南在6~8℃;第2次为9日-12日的寒潮降温、暴雪天气,过程降温,陕北和关中北部达到14℃以上,关中和陕南达到10~12℃,全省大部分地方出现暴雪,陕北有部分台站24小时降水量突破11月份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极值,积雪深度普遍在10cm以上,积雪深度最大三原达23.5cm.第3次为14-16日的降雪天气.纵观2009年11月前期天气,过程频次多,降温幅度大,雪量强度高,涉及范围广,这是历史同期少见的.特别是第二次寒潮降雪天气为60年一遇的罕见灾害性天气.多次天气过程给交通、农牧业生产、城市运行等造成严重影响与损失.在第二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前,即11日18时省气象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明确要求增强暴雪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敏感性,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交通运输、农业、旅游、城市运行等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本文利用实时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对前两次过程进行了分析,对预报和服务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大气环流由原来的纬向环流发展调整为经向环流是冷空气频次高的原因,同时,极低冷空气偏强,致使东亚地区中高纬度高度场偏低,从而利于强冷空气南下与青藏高原暖湿气流配合,形成三到四股气流,共同夹击,为陕西带来了强降温和强降雪天气.同样是冷空气活动,有的是以降温为主,有的是降温和降雪同时发生,主要差异在于:冷空气入侵路径不同,流场配制形式不同,反映天气尺度或中尺度的涡度场不同以及在降温和降雪过程中湿度场也存在很大差异.对此3次灾害性天气过程,陕西省气象台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报,暴雪降温服务材料均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报告,引起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我局上报的重要天气报告上对应对暴雪天气做了重要批示.此次暴雪降温天气预报服务能作为今后预报服务的模型学习.
  • 摘要:为了进一步做好夏季高温的专业气象服务,根据高温定义,统计分析了陕西省高温分布.结果表明,陕西高温危害有9个方面;高温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有两个中心:一个在关中的中东部地区,包括西安、临潼、高陵、长安、户县、渭南、大荔、蒲城、华县、华阴.另一个在安康盆地,包括安康、白河、岚皋.它们在全省范围内属于高温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区.根据陕西高温气象灾害防御分区和高温危害分析特提出重点防御区的防御措施:(1)加强高温预报预警.做好高温的监测和预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群众发布高温报告以及防御对策.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做好高温热浪防御.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报,做好各种防暑准备,各相关部门应做好供电、供水、防暑医药用品和清凉饮料供应准备,并改善工作环境及休息条件.(3)做好紫外线指数预报,外出时根据紫外线指数预报级别做好防护.(4)做好高温期的抗旱工作.(5)做好高温期的防火工作.(6)在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的午后,要尽量减少汽车行驶在高温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7)要加强高温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内高温的监测,除现有的自动观测站外,还应增加草地、水泥路面、柏油路面等不同下垫面的地面温度、1.5m的气温以及楼群、开阔地、室内外等不同环境下的对比观测.并开展高温研究.(8)削弱高温热浪影响.在高温风险度较高的区域,房屋住宅等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防暑设施,注意房屋通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削弱热岛效应,减轻城市高温危害.(9)做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暖.
  • 摘要:我们以多种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利用丰富的气象水文资源(历史资料以及每小时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雷达和卫星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研制了一套"乐清四中型水库流域雨量监测预警示范研究"系统,并于2009年台汛期投入业务试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该系统根据定时自动运行的水库雨量多模式集成预报和水库雨量的中尺度数值预报,以及人机结合运行的水库暴雨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给出水库不同时效的雨量预报,结合水库雨量分级预警指标,发布相应的水库流域雨量预警信号,实现了乐清四中型水库流域雨量的监测和预警.本文重点介绍乐清四中型水库流域雨量的预报研究部分.
  • 摘要:植被对气候的反馈效应体现在植被影响了陆面-大气间水分、能量、动量的交换以及大气CO2浓度等各种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从而对气候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植被对气候反馈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观测分析、动力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等三种研究途径,且已经获取了许多有关的研究结论,提高了我们对植被-气候反馈的认识.本文回顾了植被影响气候的研究历史,综述了国内外关键研究区域植被变化的观测事实和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了植被破坏和植被改善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并对植被变化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摘要:利用1949~2006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8年来影响山东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气候统计学分析,分析表明:(1)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热带气旋影响山东的主要时段,其中尤以8月下旬出现频数最高;登陆山东的热带气旋全部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其中7月下旬最多.山东乳山是登陆山东热带气旋的主要地点之一.(2)采用t检验方法对多热带气旋时期和少热带气旋时期的热带气旋频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发现影响山东热带气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很明显,1952~1966年和1980~1985年为显著的多热带气旋时期,1967~1979年和1986~1999年为显著的少热带气旋时期.对热带气旋的频数和强度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发现热带气旋频数的周期变化很显著,存在两个显著周期,一个为2.4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另有一个为稍长的5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热带气旋的强度也存在3.5年左右的显著周期.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表明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强度呈明显减弱的趋势.(3)影响山东热带气旋造成的降水量极值中8月份最大,在此月份中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因而是要极其引起注意的月份.造成暴雨和大风的热带气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较为明显.热带气旋造成山东测站降水极值的年平均降水量存在显著的2.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年平均大风与其较为相似,为2.5年左右的显著周期.(4)影响山东热带气旋频数、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太平洋海表温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关系密切,太平洋海温对热带气旋频数、强度影响有不同的关键区,北太平洋中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异常主要影响热带气旋频数,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则对热带气旋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以及南北变动对热带气旋频数影响较大,而其东西变动则对热带气旋强度影响较大.即太平洋海温关键区以及西太平洋副高的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活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极地中尺度数值模式Polar MM5对2005年7月17日~19日,2007年12月20日~24日北极地区大气环流进行了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北极夏季典型代表月7月间和冬季典型代表月12月间大气特征.数值分析表明,在500hPa高度上,12月和7月极区的大气环流都主要由2个波动控制;夏季的冰岛低压在冬季表现为一个高压系统,并且伸展到格陵兰岛上空.我们选择了2个北极地区探空站与相应温度场和风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数值模式能够很好地再现观测到得大气特征,表现为小的模式偏差和较高的相关系数.夏季7月份,Barrow站2m处空气温度,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极地逆温层结垂直结构特征;冬季12月份,Barrow站2m处空气温度,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呈现出反位相变化的特征,虽然各通量峰值远小于夏季时的情形,但是北极下垫面在冬季12月和夏季7月份都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汽源.
  • 摘要:利用NCAR CCSM3.0 IPCC AR4陆面分量模式(CLM3.0)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了未来北半球陆面情况对全球变暖的时间序列响应特征.通过模式20世纪的气候模拟结果和21世纪SRES A1B情景下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北半球陆面的水、热过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全球地面温度的持续升高,北半球陆面的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潜热通量的增幅明显高于感热通量;另外伴随着全球变暖,北半球降水持续增多,陆面的蒸发出现明显的增加,地表径流总体也呈现出增加趋势,但土壤含水量有减少的趋势.
  • 摘要:利用山南各县建站以来汛期地面降水资料,初步分析研究了山南各地汛期地面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建站至2005年来,历年泽当、浪卡子、隆子、错那汛期间降水量不稳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加查、贡嘎年变化趋势有呈增加的趋势;汛期历年≥0.1mm平均降水日数最多的是南部错那站120.4d,占整个汛期天数的80%;历年≥1.0mm以上的降水日数上,最多日数出现在东部地区,其中≥5.0mm的中雨日数占汛期总日数的22%;汛期每月≥0.1mm降水日数绝大多数台站月的线形倾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趋势,表示降水日数在不断增加,月雨日倾向率为0.1~8.3d/10a,而错那站汛期每个月的中雨以上降水都呈现减少趋势,其月线形倾向可以达到-31.1~-26.9d/10a;≥0.1mm降水日数的突变分析,沿江一线的变化趋势与突变点基本吻合,为1999年;隆子站的突变分析呈现为不显著.
  • 摘要:利用山西省108个地面气象站197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小波分析和Gumbel方法,计算分析了山西省大雪以上天气的主要分布特征和突变情况,给出年降雪极值的重现期值;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大雪期间冷空气活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大雪日数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盆地少,大雪日数偏多的地区,其年际变化也比较敏感.(2)年降雪极值的重现期值,11月和3月明显大于其它月份.(3)山西省降雪、积雪与地理位置关系较为复杂,降雪的最大值出现在西部山区和东南部,而最大积雪深度在东西两翼山区;年大雪日数在35.78oN时达到最大,在φ<35.78oN时单调增加,在φ>35.78oN时单调减少;最大降雪量在37.5oN时达到最大,在35.6oN<φ<37.5oN时单调增加,在φ<35.6oN和φ>37.5oN时单调减少;而最大积雪深度则随着经度的变化几乎呈线性增加.(4)山西省大雪次数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3次.小波分析表明,全省年大雪次数在16a以下时间尺度上,信号较强,而年降雪极值则在整个时间尺度上,信号均较强,且其突变存在明显时空差异.(5)区域大雪期间,500hPa中高纬度维持"单阻"型,降雪伴随的降温幅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差异主要与冷空气活动的季节气候特征一致,而空间差异则与大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有关.
  • 摘要:利用物候指标对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为编制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科学地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以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1].山西由南至北地跨六个纬度线(34°34′-40°43′)海拔平均高度在1000m以上,相对高差达2800m(245-3058m),山地和丘陵面积占80.3%[2].由于地形地貌特殊,故气候类型十分复杂,素有"十里不同天,一川百候图"之说.介休市地处山西省中南部,境内山多、川少,呈东南高西北低阶梯状分布[9].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较多,为了澄清全市的气候资源,栗锡龄多年来坚持在山西省介休市开展物候观测,利用农业区划系统在介休市设的农业地面动态监测网络:分区定点定位进行物候监测.具体方法是:首先依据不同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与区域小气候,将介休市划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川区三大区:和东南山区、绵山区(西南山区)、东部丘陵区、西部丘陵区;平川南部清水地区;平川北部汾河水地区等六个亚区[10].在上述各区内共设33个观测点,固定专人对界限温度等具有指标性的133项物候现象进行认真观测记载,最后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澄清了以下一些问题:1、以海拔高度推算各地的气候有失偏颇;2、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介休市东部气温明显高于西部;3、丘陵山区气候更是十里不同天.这些分析为编制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科学地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利用物候指标对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是一项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论何地,只要按照物候观测规范认真准确地观测,严格掌握物候指标进行检测,便可获得当地的气候资料,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地指导生产、指导防灾减灾以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推而广之,按照物候观测规范,认真准确地观测,严格掌握物候指标进行检测,获得当地的气候资料,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地指导生产、指导防灾减灾以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 摘要:利用方差统计方法分析了前期高原大气热源异常时四川及其周边区域的主汛期的位势场、相对湿度场、垂直速度场以及风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前期高原大气热源异常时,次年汛期四川及其周边区域的各要素场会出现显著变化.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偏强,在次年的5~6月东北冷涡异常偏强、7~9月青藏高压显著偏强,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明显偏东;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偏弱时,次年河套西风槽则异常偏强,青藏高压明显偏弱.其次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时在次年汛期比湿场、垂直速度以及风场变率上都有异常.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青藏高原对四川及周边地区的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哈巴河县观测站1961-2008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利用一元回归和R/S方法,分析了哈巴河县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以来,哈巴河县冬、夏、秋季平均气温及全年平均气温序列均表现为升温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四季和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近48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并且四季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比四季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显著.经R/S分析表明,未来四季中夏、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仍呈上升趋势且持续时间较长,而春季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四季和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未来上升的趋势也将继续存在,且最低气温的持续性比最高气温的持续性长,夏、秋两季最低气温升温趋势相对其他两季较为明显,而夏、冬两季的最高气温的升温趋势相对其他两季较为明显.总之,近48年来哈巴河县气温总体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未来这种现象也仍将持续.
  • 摘要:根据石河子地区3个气象站近49年(1961-2009)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建立石河子地区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3年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灰色预测等方法,全面分析石河子地区近49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其变化的倾向率为6.9h/10a;年日照时数近49年来极低值出现在1987年,最高值出现在1961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是秋季变化趋势不明显,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32h/10a.年日照时数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日照时数在1974年发生了突变,之后年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到1994年年日照时数出现增加趋势.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结果值得信赖,可以利用该模型对石河子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进行预测.
  • 摘要:以局地数据融合系统LAPS作为数值模式WRF的观测资料的同化系统,将分析处理后的观测资料接入WRF,分析结果并与WRFVAR同化观测资料接入WRF得到的预报结果做了对比分析.个例结果表明LAPS系统能够更方便接入多种局地观测资料,为数值预报系统提供更高时空密度的分析场,在降水落区方面优于BJ-RUC的预报结果.
  • 摘要:2010年3月5日下午到6日凌晨,在福建省西北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福建省共有2个地级市12个县(市)先后出现了强降雹天气,同时还有多个乡镇遭受雷雨大风的袭击,其中邵武市、明溪县的冰雹最大直径达到50mm.这次强对流天气因降雹强度大、范围广、时间长等原因,给降雹区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其中邵武市、明溪县、政和县三个县(市)受灾最为严重,特别是政和县镇前镇的二个村庄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房屋倒塌,压死2人,受伤12人.这次过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亿多元,其中农业损失2亿多元.本文通过对常规气象资料及非常规气象资料的分析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是在有利的天气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乌拉尔阻塞高压稳定维持、贝加尔湖大槽东移促使高空槽云系发展东移并把槽后的强空气带到长江流域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维持及南支槽少动和加深是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南支槽前急流加强、低层西南低涡切变及其低空急流、近地层风速、风速辐合及地面倒槽是主要影响系统.而倒槽中准静止锋后部的强冷气入侵是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触发系统.对V-3θ图分析表明,当日闽西北地区具有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天气特征;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和维持.逐时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资料的二次开发,生成的逐时物理量产品,对提高对中小尺度系统,特别是强对流天气的短时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电场仪资料有利于在大范围内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和成灾情况,提高雷电在甚短期预报能力,能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等造成的损失.上午的雷电活动对午后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具有一定的提前预警作用.从雷达回波看,这次发生在闽西北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共受到6个超级单体风暴的影响.雷达回波具有回波强度强、强回波区范围大、维持时间长、并出现"三体散射"现象、VIL跃增等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 摘要:本文主要对2009年的初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从3月5日的天气过程特点着手,从大型环流背景分析及对短时临近预报工具--雷达回波图的解释应用,得出以下结论:1、高低空一致的西南气流,给这次对流天气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补充;2、高空槽东移,冷空气南下配合低层切变的位置适中,整个系统的东移南压,为这次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天气系统;3、多普勒雷达资料在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次的天气过程,从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基本速度图、回波顶图上都有明显的指示意义.从雷达回波强度看,本次对流天气过程强回波维持时间短;基本速度雷达回波图上有明显的风向辐合,有利于降水.可见多套雷达图的相互配合更具指示意义.
  • 摘要:0908台风"莫拉克"是给台湾南部造成罕见强降水的强台风,对其观测事实进行分析发现,其路径、移速具有明显特点,在台湾岛东面移速明显减慢,特别是登陆台湾岛后进入海峡,滞留在海峡上的时间创纪录.对其移动缓慢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其移动缓慢与引导气流弱、多台风作用、地形阻挡作用、台风自身的非对称结构以及台风周围垂直速度场分布非对称有密切关系.
  • 摘要:本文利用2005~2008年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从中挑选出有冰雹实况的回波产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仅从回波强度、和高度来判断冰雹云则预报准确率较低,如果同时结合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回波强核(≥60dbz)的垂直厚度及其持续体扫次数、回波特征等,会使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的计算方法,然后对2007~2008年2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短时暴雨、冰雹、大风任意组合时高、低层SRH的不同特征,得到不同天气现象的预报指标,并利用2009年的几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发现,出现短时暴雨时,经常连续较长时间为正值,但数值较小,也是以正值为主;伴有冰雹或者大风时,、的差值迅速增大,可达到100m2.s-2以上。
  • 摘要:通过常规气象资料和乡镇加密站逐时温度数据,分析了2008年4月22-23日张家口南部杏扁盛花期的冻害.表明:冻害发生时间主要在23日02~07时,杏扁种植乡镇加密站温度-4~-2℃,维持时间约4~5个小时;500hPa-28℃等温线影响,造成了这次冻害.21~22日的中雨过程,对于大部分区域缓解了冻害程度;但在一些海拔高的区域,伴随着降水气温下降到0℃以下,形成一层包围花萼的冰壳,延长了冻害时间和造成机械损伤,加重了冻害程度.准确预报为组织冻害防御赢得了时间,减轻了灾害损失.
  • 摘要:基于<邯郸市统计年鉴>1994年~2007年有关数据统计资料,对邯郸市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综合灾情进行统计分析,并就气象灾害对粮油棉产量影响做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2007年邯郸农业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总受灾率和总成灾率呈现出波动性下降趋势,灾损严重年份农业总产基本也呈减产趋势,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干旱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最大,风雹造成的灾害次之;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风雹灾对邯郸粮油棉产量造成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洪涝和旱灾;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成)灾面积和农业产量之间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摘要:以降水这一气象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通过沧州1990~2009年9月中旬~10月中旬的降水量变化范围,离散出降水量风险水平,计算出降水量的风险估计值,结合小枣的成熟晾晒期桨烂裂果灾害的调查资料.结果表明,9月中旬~10月由于降水这一因素发生桨烂裂果灾害的风险概率大约为4~5年一遇,历史上2007年、2003年小枣出现的成熟晾晒期桨烂裂果灾害大约是10~11年一遇和23年一遇.此外,以风险水平≥80的概率估计值作为小枣发生桨烂裂果灾害的临界值,确定出枣农防御灾害的时段和及时采收的时间,进行防灾减灾.
  • 摘要:本文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气象条件对许昌烟草普通花叶病(TMV)发生发展的影响因子.通过SPSS软件数据分析得出:温度、湿度、降水及日照对烟草花叶病的发生发展均有明显的相关影响,但影响程度和关键时段却不尽相同.运用模型方程分析影响最大的是降水和湿度,温度次之,日照最小;烟草花叶病始发时温度起主要作用,而流行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湿度和降水.并由此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许昌地区烟草花叶病发生程度的中期预测模式,并提出了相关防治策略.
  • 摘要:本文介绍了气象信息服务在重大天气灾害中的减灾思路,简述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提出气象行业融入保险业,并就气象与保险业结合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好处进行了说明。
  • 摘要:普查1961~2005年麦收及夏播期5月20日到6月20日期间的逐日降水资料及逐侯的天气形势,分析麦收及夏播期连阴雨发生的频次和时空分布,然后对连阴雨天气形势进行分型.运用相似预报[1]方法对天气形势进行相似分析,得出连阴雨的天气类型,进而得出是否有连阴雨天气.同时,根据灰色预测模型[2]计算代表站有无降水,如果计算的结果符合连阴雨的标准,预报未来三天将出现连阴雨的天气.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