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240条结果
  • 摘要:本研究基于VB语言对Mapx进行二次开发.介绍了GIS空间数据处理的原理及Mapx控件开发的方法,以及利用雷达回波底图和实测雷电信息,在MapInfo软件平台上建立雷电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可以快速实现雷电观测数据的自动录入、显示和输出成图,为气象部门分析、查找、归类数据和及时掌握雷电运动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2007年8月8日夜间,西安多普勒雷达首次捕捉到经过测站的MCC.利用西安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造成陕西中部2007-08-09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命史为10h的MCC发展、成熟期,逐时均有降水≥50mm·h-1的中心产生于MCC增长方位.多普勒雷达上MCCβ中尺度结构显著,系统内始终有多个β中尺度对流中心快速发展、传播产生≥50mm·h-1强降水.强回波与速度场上辐合线、逆风区对应;强回波呈垂直柱状.MCC发展期低空有中尺度东南急流形成,其左前有"人字形"强回波持续发展.雷达径向速度场直观反映MCC的内部气流结构状况,为判断MCC的演变提供精准信息.
  • 摘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下,采用C++BUIDER6.0作为开发工具,结合MYSQL数据接口技术、WINZIP软件的命令行工具(WZZIP.EXE和WZUNZIP.EXE)、目录监控技术以及利用MICPAS3系统中西藏各县的经纬度数据,设计了全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自动处理和入库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实时监控和接收;(2)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的显示处理;(3)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及图形产品的自动入库.为下一步实现全区共享多普勒雷达资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利用NCEP资料,对2007年8月25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强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垂直环流特征、不稳定条件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强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伸到青藏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生成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热低压及自高原北侧移入的冷温槽.(2)高原东北侧的冷空气移上高原后,呈楔形插入来自高原南侧西南暖湿气流的下部,高低层之间产生的强风切变和暴雨区上空形成强盛上升气流为暴雨发生的有利环流条件.(3)热低压中的上升气流与冷锋后的下沉气流构成了纬向(纬圈方向)闭合环流,经向(经圈方向)闭合环流是高原热低压中的上升气流与副热带高压中的下沉气流构成的,垂直闭合环流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上升气流和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持续的降水造成了暴雨天气.(4)θse线的锋区进入暴雨区,配合强上升运动和高原中部热低压暖中心的加强伸展到高原东部,在暴雨中心区36°N、102°E附近上空的中低层之间产生了强的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是暴雨发生的稳定度条件.(5)由于高原中部热低压逐渐东移,在热低压东部和西伸副热带高压西部之间形成强暖湿气流带,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高原东北部,同时冷空气通过祁连山进入高原东北部,在暴雨区上空形成偏南和偏西的强水汽辐合带,暖湿气流交汇造成强暴雨的发生.
  • 摘要:收集了湖北省1961-2005年76个站点的逐日温度数据,选择其中通过均一化检验的15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北省年极端高温的阈值分布、发生频率、强度变化及对区域性增温的响应.研究表明:湖北省极端高温阈值、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相关性较好,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呈东西减少、中部增加的趋势;极端高温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一致性较好,江汉平原及东北部易出现极端高温事件;东部的极端高温强度较强,西南部较弱;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年平均气温呈正响应,东北部的响应程度较西部显著.
  • 摘要:本文了讲述了铁路重大气象灾害典型案例,介绍了铁路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分析了铁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揭示了铁路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健全铁路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法制、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风险规避机制、构建监测预警系统、增强信息传播能力、制定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重视基层站段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7个方面提出了铁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 摘要: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给我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需要我们提高应急能力,必须加强具体应急系统的建设和研究,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就是现代气象应急平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气象应急也对气象视频会商系统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系统的保障是应急服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当前我省省级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及其体系结构,分析了由于其先进性适合于应急气象服务的特点,也分析了由于其复杂因而不利于应急服务保障的地方,由此分析了其应急服务保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应急气象服务能力的措施,强调了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于应急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湖北省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业务工作平台视频会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视频会议子系统、各会场子系统以及移动气象台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显示、会商主体和控制三个部分组成,其硬件体系通过网络上连中国局视频会商系统,下连各地市视频会商系统,进行应急服务信息交互,系统硬件设备众多,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控制、信息输出和系统控制五个部分.省级视频会商系统有许多适合于应急服务的特点,基于网络实时性强,远程控制,多音视文本信息源,系统服务单位多,提高了应急服务的效率和丰富了应急服务信息;但系统对应于应急保障也有不少不方便处,硬件设备多,系统结构复杂,专业性强,系统控制也复杂,系统负荷重,系统涉及部门多,因此系统的保障难度也大.要提高系统对应急服务的保障效果,必须加强实施系统对应急服务保障的各种措施,要加强统一管理保证会商及应急命令通达,强化会商系统在应急工作中重要性的思想意识,加强会商系统硬件体系的检查,加强会商系统网络安全环境的检查,加强会商系统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提高会商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可管理维护性,加强建设过程中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加强视频会商值班和保障力量的建设.对省级气象视频会商系统的应急保障这个综合的系统工作,应该重视加强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及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保障省级气象视频会商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好地为气象应急服务做出贡献.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气象灾害频发、极端天气频现,人们越来越渴望得到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因气象信息闭塞,经常受到气象灾害的侵袭,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使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的人们看到了曙光,而作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暨气象预警(接收)发布机的投入建设使用,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气象信息闭塞的问题,为及时预防气象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目前湖南省内正在普及安装的深圳市昆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T-GD98-02型气象预警(接收)发布机为例,详细分析了气象预警(接收)发布机的选址、安装、应用和维护工作.
  • 摘要:本文以气象要素为依据,以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综合水文预报方法,对资水中下游汛期进行气象水文预报.该方法既考虑了地面积水和降水后的可能来水,又考虑了预报时段内的降水影响,较常规水文预报有更好的使用价值.
  •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款手机气象服务系统及其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为气象信息的快速传播服务提供了一种安全快捷的途径,建立了一种伴随性、实时性、动态性强的新型气象服务模式,开创了以手机为信息服务终端,以无线通讯网络为载体,以分众为传播目标,提供具有个性化、定向化、互动性、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为内容的气象信息传播新技术和新方法.系统充分融合了现代气象业务与移动互联网、计算机处理等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J2ME技术和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手机端气象服务软件及手机WEB/WAP网站系统,实现了通过手机查询、浏览、递交气象信息等功能;研究了手机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化处理技术,解决了气象资料多元化、信息量大、图像转换、等值线色斑图处理等技术难题,规范了气象资料的自动采集、加工处理和产品发布的业务流程,建立了业务运行平台.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建立了"防汛气象掌上服务系统"、"手机农经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掌上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支撑系统"等多个应用子系统.系统在江西省内各级党政决策服务、防汛抗旱指挥、森林防火、行业气象服务、军事气象保障、人影作业指挥、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等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与"江西新农村建设网"的主要业务信息进行了无缝链接,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和气象信息服务的新模式.系统的应用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和用户的充分肯定,已成为政府领导、有关部门指挥防灾减灾的有效工具和最受广大农民欢迎的信息获取途径之一.系统采用模块化、参数化的相对独立的设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项目成果在不同气象部门应用推广中遇到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问题,已在湖北、浙江、福建、厦门、河北、陕西等20个省市气象部门应用,为各地建立了本地化的手机气象服务系统,大大提高了其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省内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省外的推广,该系统促进了气象部门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气象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全国气象部门首届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观摩交流会上被评为"优秀系统".
  • 摘要:本文从庐山降水特征、应急预案流程、服务组织与机制、中短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服务技巧和服务总结等方面,通过庐山两次国际性会议气象保障服务个例分析,提炼出庐山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结果表明:深入研究本地区天气活动规律和气候特征是基础;建立健全完善气象保障服务应急预案流程是条件;充分发挥现代化气象装备的作用和长中短临预报相结合是手段;认真负责紧贴服务讲究技巧是关键.
  • 摘要:本文选取全省平均累计雨量、过程持续时间、过程最大雨量和暴雨站数等4个气象因子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历史相似评估法,对江西省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87个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灾害评估.经灰色关联度评估法以及灾害普查的灾情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历史相似评估法对江西连续暴雨灾害评估合理,且由于4个因子在业务中可预报,通过物价指数订正,可以在暴雨灾害预评估业务中应用.
  • 摘要:利用1980-2009年辽宁省54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辽宁省暴雨、大雾、大风雪、高温、低温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多,西北部地区在400~500mm之间,东南部地区则多达800~1050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近30a辽宁省累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在100~325mm之间,其中丹东地区发生暴雨及特大暴雨的机率较大.辽宁省暴雨日数的分布自东南向内陆减少,并存在两个暴雨中心,一个在东南部鸭绿江下游的宽甸,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d,有的年份多达8~9d;另一个暴雨中心在辽河河谷、渤海沿岸的营口地区以及金州地区沿海各县,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3d.近30a辽宁省年平均雾日在3.1d~57.8d之间,其中长海雾日最多,新宾次之,叶柏寿最少.全省年平均雾日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就雾发生的频率而言,辽宁存在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别位于黄海北部沿岸至辽东部山区以及锦州北部,低值区分别位于辽宁中北部平原和朝阳地区.雾在辽宁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其中内陆地区雾多出现在秋冬季,而沿海地区雾多出现在夏季.辽宁省大风雪过程平原和沿海地区多于东西部丘陵山区,以辽河中下游和辽东半岛最多,沈阳居于全省之首,东北部和西北部山区较少.辽宁东部地区积雪深度最深,累年最大积雪深度超过30cm,辽宁西北部地区和大连南部地区累年最大积雪深度在20cm以下,其余大部分地区累年最大积雪深度在20~30cm之间.近30a朝阳出现的高温日数最多,平均每年6.6d,北票次之,为4.8d,辽宁西北部地区出现的高温日数多于南部沿海地区.近30a西丰出现低温的日数最多,平均每年43.5d,新宾次之,为33.6d,低温出现日数东北部地区多于沿海地带.全省年平均高温日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年平均低温日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 摘要:基于1961~2007年内蒙古地区94个站逐日降水量和大气环流特征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和累积频率法,建立了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资料序列,并分析了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近50年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和极端强降水事件呈现出增多趋势,尤其在1977年降水发生突变之后,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且极端降水事件主要集中在夏季,而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出现在夏季和冬季,说明我区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冬季易出现严重白灾.(2)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和强降水事件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亚洲区极涡面积和强度、印缅槽、夏季青藏高原B指数、夏季亚洲纬向环流、LA ENSO事件等环流特征量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亚洲区极涡面积的扩大及强度的增强、印缅槽的加强、青藏高原夏季B指数的增强、夏季纬向环流的增强是近年来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3)ENSO事件和LA ENSO事件对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影响较大,ENSO事件当年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较少,而LA ENSO事件当年为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多发年.本世纪ENSO事件和LA ENSO事件发生频繁,导致内蒙古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波动性增大.
  • 摘要:2009年度(2008年11月~2009年9月上旬)内蒙古地区牧业生产气象年景为正常偏欠年景,光照条件差于常年;大部分牧区平均气温偏高1~3℃;降水量偏少10~40%.影响牧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阶段性干旱、病虫害、低温寡照和白灾等.
  • 摘要:针对南通市近60年的夏季气温和降水资料,文章使用了小波变换、交叉谱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南通市夏季气温和降水在年际到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化特点,以及二者所表现来的主要振荡周期及位相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南通市夏季气温和降水变化总体上呈现为负相关,二者都经历了正、负、正的年代际异常阶段,但年代际背景发生转折的时间并不一致,而且气温和降水在各自异常阶段里表现出来的主要振荡周期也有明显差异,其中夏季气温的振荡周期长期以来相对比较稳定,主要表现为2-4年周期的振荡;而夏季降水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呈现出准两年振荡,但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时间内,其同时呈现出准两年和4-6年两种尺度的振荡.进一步分析指出,气温和降水在准6年、准10年周期的振动上有密切相关,其中气温位相落后降水位相分别为0.2年和0.5年左右;此外,气温与降水在准2年周期振动上也存在较好相关,而对于该种周期尺度的振动,气温和降水的位相是基本同步的.
  • 摘要: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清洁、资源丰富,取之不竭,是一种永久性的大量存在的本地资源,可为我们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通沿海风电场的实测气象和发电量资料为基础,重点分析南通沿海风力资源情况,以及风力发电量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找出适合南通沿海风电场需求的风电功率曲线,为更好地开展南通沿海风力发电量预报业务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摘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我国能源战略调整、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紧缺状况的进一步加剧,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和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巨大,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风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风电建设快速发展,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台湾省)累计风电装机21581台,风电建设容量达到2580万千瓦.在当前我国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和上网电量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风电场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在逐年大幅攀升的背景下,测风塔技术及其应用在风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在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测风塔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风电场前期的风资源评估、风场微观选址、风电场规划设计、风电场风况实时监测、超短期预测,数值预报模式预报输出数据比对和数值模式参数校正等方面.随着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测风塔技术在风电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认识在逐步提高,测风塔技术的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而目前与此相关的全面研究工作甚少.该文站在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全局,从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的全周期角度,全面描述了测风塔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作用,系统地阐述了测风塔在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应用成果.
  • 摘要:本文根据安吉白茶在原产地浙江省安吉县的自然环境、物候期,以袁州区为例,对照袁州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把两地气候进行利弊分析,得出袁州区种植安吉白茶比安吉县有利,有提前采摘的优势,不利方面主要有"倒春寒"、早春霜冻、高温干旱,提出引种安吉白茶高产、优质的措施,通过分析两地气候得出袁州区适宜安吉白茶种植,若能趋利避害,则更容易高产.
  • 摘要:本文利用江西省宜春市气象台基准观测站(该站在袁州区中心位置)近3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风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和"赣苎三号"苎麻生育期间的气候概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地理气候特征,提出了该区"赣苎三号"苎麻播种出苗、茎叶生长、开花成熟期的最适宜气候条件与不利气象因素;提出了根据气候变化采取科学的趋利避害措施;提出了要建立苎麻产业链,精细加工,提高苎麻产品的附加值,才能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摘要:根据辽宁省57个观测站1971年至2009年共3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趋势,重点讨论辽宁11个主要烟草种植区1971年至2000年的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阐述各气象因子在烟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贡献及2001年至2009年9年的气候变化对烟草种植业的影响.
  • 摘要:玉米作为内蒙古重要商品粮之一,即是兴安盟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来源.2008年,兴安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4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2%,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总产量达到159万t,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4%.长期以来,受传统种植结构影响,全盟各地都有玉米种植,各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由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贯穿兴安盟境内,地形由西北部的1700m向东南阶梯状下降到100m左右,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山地占兴安盟总面积的60%,丘陵占21%,平原只占19%,因此地区间差异最大的是热量资源的分布.受热量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有的地区适宜种植玉米,而有的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本文利用内蒙古兴安盟8个气象观测站及相邻地区内蒙古通辽市6个站、海拉尔市4个站以及相邻省份吉林省白城市4个站、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4个站共计26个气象观测站资料,1971-2000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建立了兴安盟玉米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确定了兴安盟地区玉米种植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并在GIS平台下将兴安盟玉米种植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分区评述的同时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建议.分区结果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降低玉米产量风险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摘要:利用山西省境内分布较为均匀的52个地面气象站1970-2009年的霜日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滤波器法结合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初终霜日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利用KendallMann?法,分析了霜日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初霜日、终霜日的出现以及无霜期的长短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纬度逐渐偏北、海拔逐渐升高,初霜日提前、终霜日推后、无霜期缩短.从全省平均情况看,初霜日呈现显著的推后趋势、无霜期呈现显著的延长趋势,而终霜日的变化则以波动为主,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从突变检测情况看,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在40年间均存在一次明显突变,初霜日的突变点出现在2000年,终霜日和无霜期的突变点出现在1997年.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看,初霜日显著推后的区域大片集中在晋中东部、吕梁北部和忻州西部,以及分散在运城南部、临汾西北、大同南部.终霜日显著提前的区域位于晋中东部山区、吕梁山东部和忻州西部.无霜期显著延长的区域位于西北部黄河沿岸、省境中东部和运城南段.变化趋势为初霜日提前、终霜日推后和无霜期缩短的区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 摘要:本文利用1951–2008年中国160个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南前汛期气温异常特征,发现:50年代华南前汛期气温与全国大部分地区4-6月气温同位相,温度都偏低;60年代,华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同位相,与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新疆中部和西部的一小部分反位相,华南东部的气温比西部的气温低;70年代,华南与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同位相,与长江上游、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等地呈反位相;80年代,华南与长江下游、新疆的部分地区和黑龙江地区呈反位相,华南东部气温比西部低;90年代以后到2008年,全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的4-6月温度都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华南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同位相,仅与云南呈反位相,但华南是我国增温幅度较小的地区之一,华南东北部的温度高于西南部地区.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华南地区前汛期的气温也有明显增温的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变化振幅大,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为相对低温期(除60年代中期有一相对暖异常外),90年代以后温度有明显持续升高的趋势.华南前汛期气温异常存在2a、4a、5a、12a和19a的周期.华南热前汛期年:同期的海平面气压合成距平场中,华南为负距平,在同期100hPa和500hPa高度距平合成场中,华南上空都为正距平,即华南热前汛期年对应的低层为负距平,中、高层为正距平,这种分布形势将有利于气柱变暖,华南地区升温.华南凉前汛期年:同期的海平面气压合成距平场中,华南对应正距平,在同期100hPa和500hPa高度距平合成场中,华南上空都为负距平,即低层为正距平,中、高层为负距平,这将造成华南前汛期温度的降低.华南热前汛期年,南海的偏南气流以及来自太平洋的东南气流加强,有利于把暖气流带到了华南地区,所以华南前汛期气温增高.华南凉前汛期年,不利于华南地区暖气流的加强,所以华南前汛期气温偏低.
  • 摘要:通过2008年1月的低温冰雪灾害和2009年11月上中旬全国范围的那场初雪,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应对和防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方面仍有许多难点和薄弱环节.如:现有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探测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农业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足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强对流天气如大风、冰雹、暴雨、暴雪等对农作物、经济作物、大棚蔬菜造成的灾害,暴雪、电线积冰、道路结冰对电力设施和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的灾害预评估项目的开发研究目前都还是空白.本文通过对研发市级农业气象灾害预评估系统的初步探讨,提出了建立预评估系统的目的意义,阐述了预评估和灾中、灾后评估的关系与区别,提出了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经济指标和成果要求、工作步逐、灾害标准、预评估流程以及报告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前期完成的工作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打算等.不仅是对省级预评估系统的补充,而且对于市、县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预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减灾防灾方面必将起着起着之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分析评估,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急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找到制约南通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和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同时研究探索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应急机制,把气象应急作为切入点,不断将气象部门的应急工作更好地融入政府,服务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出本部门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对六年来<无锡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需要思考的问题.认为在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一是要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下进行,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与防御协作机制,提高部门联动效应;三是要加快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与应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四要进一步强化以灾害性天气预报分析处理、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和气象信息传输发布为主体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发布能力;五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应急措施的宣传,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 摘要:以2009年4月18-20日一次江淮气旋从生成到发展东移过程中给江西中北部带来大范围暴雨过程为例,以庐山站要素的变化为线索,对这次气旋波的东移过程及其对庐山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加深对江淮气旋及其带来的天气的认识.
  • 摘要:自2009年11月秋季扒盐以来,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较常年偏低,阴天和多云日数明显较多,蒸发量比常年明显减少,结晶池内海盐颗粒增长缓慢,盐场每公亩较去年减产1吨多,每公亩单产减产1-2成.本文通过分析滨州沿海气象资料,得出海盐减产的主要原因:(1)春季是海盐结晶产盐的最佳季节,2010年春季蒸发量的明显偏少是导致春季海盐产量下降的主因;(2)阴天多云日数偏多,日照时数减少,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偏低,风速偏小,且偏东风频率的增多,均不利于蒸发;(3)2009-2010年度渤海出现近40年来罕见的海冰灾害,初级卤水长时间结冰,影响中高级卤水和结晶池卤水浓度.
  • 摘要:利用1958~2007年我国东南地区的43个代表测站的全年逐月降水资料,对各站降水量进行Z指数变换,逐站逐年求出单站Z指数值,根据Z指数进行干旱等级划分,确定干旱等级.根据每个测站各年发生旱涝的等级和次数分析表明:我国东南地区近50年大部分年份的降水量都处于正常的范围,正常年份所占总年数百分比为48%-70%,其中泰宁站降水量处于正常年份的为24年,是所有站点中年数最少的站,寻鸟站最多为35年;重涝和重旱发生的次数都比较少,屏南站近50年出现5次重涝,占总年数10%,居重涝之首,杭州、永安各出现重旱3次,占总年数6%,其余各测站重涝、重旱出现次数为0-2次不等;各测站出现中涝和中旱的次数均在6次以内;各测站轻涝发生的频率为4%-22%,发生轻旱次数为2-11次不等.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Z指数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析表明,春季主要特征表现为中间位负值区,两边为正值区,即当浙江的杭州、绍兴、宁波一带和福建的漳州等地区多雨(少雨)时,江西大部、浙江南部以及福建的北部地区则少雨(多雨).这说明上述地区降水分布呈相反趋势.其中1950s后期、1960s初期和后期、1970s中期、1980s初期和1990s初期和末期浙江北部和福建东部与江西、浙江东部以及福建东北部旱涝分布较为显著;夏季降水大体呈东涝西旱或东旱西涝分布,即当浙江大部、福建大部、江西南部等地区多雨(少雨)时,江西大部、福建东南地区少雨(多雨).其零线大致在武夷山山脉;秋季东部沿海与内陆旱涝呈相反趋势,即当浙江、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多雨(少雨)时,江西、福建西部、浙江西部少雨(多雨);其中1960s后期、1970s后期、1990s中期、2000s初期东涝西旱分布较为明显.冬季旱涝则是从西南-东北相间分布,即当浙江北部、福建北部、江西北部等地区多雨(少雨)时,浙江南部、福建东部、江西南部等地区少雨(多雨).
  • 摘要:研究了双基地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的质量控制、预处理方法、主站和从站资料的配对方法、资料配对方法的检验以及风场反演区域的确定,并建立了一套能够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风场反演的软件,构造双基地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系统的风场结构.为了检验双基地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配对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选取空间变化大的径向资料,以主站和从站探测的回波强度在空间和时间的一致性、回波随距离变化的趋势来判断资料的质量和配对的效果.从回波强度来看,配对之后的主站和从站测量的回波强度按主站雷达的方位角、仰角和距离显示的回波位置、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对此我们还做了定量的比较,选取了一个个例资料,通过强回波中心的径向上配对后的回波强度随主动雷达距离的变化,得出结论:主站和从站探测到的回波强度的上升和下降变化一致,只是从站的回波强度比主站的回波强度弱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从站雷达天线的低增益所致.结合这一个例资料的配对情况,可以认为资料配对效果较好,该系统的同步观测技术和配对方法可行.由于该双基地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系统只有一个主动雷达(主站)和一个被动雷达(从站),因而只能得到两个方向的径向速度,这里我们采用多普勒速度合成方法,然后再通过积分质量连续方程求解出垂直速度w,为了满足w的边界条件,我们采用伴随矩阵法求解.利用中电集团第十四所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X波段双基地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系统,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外场观测,并对它们进行了风场反演试验,并将反演的效果与探空资料以及距该系统从站距离很近的北京市气象局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SVVP风场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反演的层状云降水风场走势与当时探空数据基本相符,从反演的对流性降水的风场结构可以看出:在低层,对流性降水过程的雷达强回波中心对应着较强的辐合上升气流,并且反演出来的风场与北京市气象局S波段雷达SVVP风场反演结果基本一致.该双基地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技术设计合理,在探测近地面层风场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潜力.鉴于从站采用低增益,探测范围小,旁瓣污染普遍存在,目前由于时间限制,雷达资料的质量控制方面还没有加入旁瓣污染的消除.考虑到主站雷达双极化的特点,将它用于旁瓣污染的消除,这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 摘要:讨论了广州市2009 年11、12月SO2、NO2、PM10污染物浓度与地面气象要素(温度、风向、风速、温度、雨量)的逐日、逐时变化特征,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客观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逐日、逐时预报方程。结果表明:逐日预报方程效果较好,对极值能有较好的拟合,而逐时预报方程能很好的反映逐时变化趋势,但对极值拟合较差,研究发现人为污染排放是导致极值拟合差的原因。本文的逐时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是对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空气污染的逐时预测的初步探索。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夏季的高温热浪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武汉市处于长江中游一带,每年初夏到7月出梅之前,受到南方西南暖湿空气的影响,天气闷热潮湿,出梅以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酷热难耐,造成大量的居民(尤其是老人)感冒发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中暑人数上升,甚至出现死亡.通过收集1998-2008年武汉市居民每天死亡例数、死亡率(包括全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医疗资料,及对应的武汉市每日气象资料(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取11年里5-9月份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夏季高温热浪对武汉市居民的死亡影响很大,1998-2008年5-9月里,总死亡数、总死亡率为8月最高,6月最低,7、9月相近;在总死亡率、总死亡数最高的8月里,2003年又最高,2001年最低.2.夏季高温热浪对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影响大于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影响.5-9月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死亡数均大于呼吸系统死亡率、死亡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37.69%~40.79%,,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37.66%~40.74%,而呼吸系统死亡率、死亡数占总死亡率、总死亡数均小于10%.3.年均气温(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与年均死亡率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不等,而年均平均相对湿度则与年均死亡率达到最大的时间一致.在11年里,年均气温(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7月达到最大,年均平均相对湿度8月最大,年均死亡率8月达到最大值,说明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空气湿度的增大,人体耐受高温的能力在下降,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大.4.极端高温天气事件造成武汉市居民超死亡率.2003年受异常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武汉市的年极端最高气温(TG)达到39.6℃,TG≥38℃达6天,死亡率也由11%-17%猛增至20.79%-40.22%,造成死亡居民人数大幅增加.
  • 摘要: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百色市近58a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各季和各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法对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百色市年代、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各季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冬季日照时数减少最缓;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是7月,减少最缓的是11月;百色市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现象.
  •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前整个人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利用潜力大、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利用等特点,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为实现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应对全球常规能源日日减少的趋势,把太阳能、风能、水能作为未来能源战略中的支柱产业来抓,把它们转化为新的能源力量,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从自然资源的贡献和作用,通过分析来宾市50a来日照、风、降雨的气候变化来谈谈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太阳能的利用包括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速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在城乡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无污染和可再生的优点.水能的利用已有很久的历史,水能发电在技术和产业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根据资料分析,来宾市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总的趋势是减少的,1957~198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80.4h,1981~200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54.1h,后25a年平均日照时数比前25a年平均日照时数偏少226.3h.1957~1980年平均风速为2.4m/s,1981~2006年平均风速为1.8m/s,后25a年平均风速比前25a年平均风速偏小0.6m/s.来宾市降雨量的年变化是呈波动向前的,就总的趋势而言,前后变化不是很大,说明了来宾市的水资源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只是来宾市降雨量在一年四季分布极不均匀,雨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半年.开发新能源,对现有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太阳能、风能、水能发电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能源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自然资源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分析,来宾市的气候变化对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影响.一是三者都在向减少的方向变化;第二是太阳能、风能向减少的方向变化较快,水能变化较慢.第三是风能变化尤为明显,近年来已减少到可利用的临界值以下.
  • 摘要:利用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9年共49年的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及最低气温、气温大于等于0度、35度的日数、降水、湿度和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等资料,对黔东南州近49年来气候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年平均气温、海拔高度和森林覆盖率均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平均最高、平均最低分别以0.0017℃/10a、0.0146℃/10a的速率在上升;新世纪以来出现极端高温的年份和站次增多,而极端最低出在70年代及60年代;日极端最高气温≥35℃日数以榕江近49年平均为最多(21.7d),其次以从江次之为19.9d,麻江县、丹寨末出现过;黔东南州近49年来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为全州降水分别为:1028.6~1432.9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是最多的站为丹寨、最少为施秉,黔东南暴雨在每一年都有发生.丹寨一年最多达8次暴雨,降水量≥0.1mm降日数为:155.4~192.8天之间,以州西部的麻江最多,南部从江最少;相对湿度最大属于锦屏,最少为凯里78%.黔东南州的相对湿度以减小趋势在变化,以0.0168/10年变率在减少;从近49年中很明显的看出,最大值均出现在80年代以前,而最小值均出在现90年代以后,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变化倾向率以-0.608小时/10a的变率在减少.
  • 摘要:干旱是邢台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72~2008年邢台地区17个县(市)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邢台地区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70年代春旱比较多,80年代冬旱较多,90年代秋冬旱及春旱较多,2001~2008年秋冬旱较多发.用主成分分析对邢台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邢台地区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因子分析将邢台地区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区域,90年代后较90年代前东部干旱略有增加,其中极旱和重旱减少;西部和中部干旱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其中中部轻旱和中旱增加,西部中旱和极旱增加.
  • 摘要:南阳市的降水量的地理分布为多雨中心在南阳的东南部的唐河、桐柏.少雨中心在镇平.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方城年降水量变幅最大,镇平年降水量变幅最小,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全市旱年几率在3%-20%之间,全市涝年几率在7%--20%之间.由于处于同一大气候背景下,出现较多降水和较大旱情的情况下,12县市的降水趋势是一样的,但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小气候背景,所以最旱年、最涝年却不一定对应.年降水量≥500毫米的保证率在90%以上,从保证率也可看出全市降水资源比较充足.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差异很大.7月降水量偏多,降水量偏少的月份都在12月份.南阳市12县市降水量夏季降占全年的47.3%-59%,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4%-7.6%;全市降水量随季节分布不均匀,而且夏季降水对水资源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南阳市12县市雨日在93.6-114.5日之间,雨日的逐月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逐月变化趋势基本上相一致.在1971--2000年中,南阳全市多年最长连续雨日为10-17天,多年最长连续无雨日为62-65天.从南阳各县市各级雨量的降水日看,小至中雨约占降水日数的89.5%-93.6%.1971-2000年桐柏平均每年有暴雨过程最多为4.2次,镇平平均每年有暴雨过程最少为1.6次.
  • 摘要:云凝结核(CCN)是指云中过饱和度条件下能够活化的大气气溶胶粒子.CCN可以直接定量地将气溶胶和云相联系,因此CCN浓度的确定是气溶胶、云以及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云滴的谱分布通过改变云滴的有效半径影响辐射传输过程,改变大气的热力、动力状况,进而影响云的发展,因此云滴谱将影响云和辐射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地面降水.云滴谱在中尺度地面降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确定性对地面降水的范围影响很小,却能明显地改变降水强度.每一个CCN粒子在大气云中都有一临界过饱和度Sc,该值一般小于2%.虽然近年来考虑云的不均匀性和微环境,己提出云内局部可出现过饱和度高达5%的情况,但总体上2%仍被认为是自然云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过饱和度.至今为止,CCN的测量主要是依靠控制过饱和度来实现的,关键技术在于产生指定合理的低过饱和度.CCN浓度的测量及分析是云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对黄山顶2008年4月~7月云凝结核(CCN)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山地区2008年4月-7月的CCN的平均数浓度为1674.76个/cm3.,最大浓度达到104个/cm3;在同一过饱和度下的CCN数浓度差异较大.CCN的数浓度在过饱和度S=0.3%、0.5%和1%下的最小值分别为1.3、29.45和325.16个/cm3,最大值分别为4987.18、8852.16和9285.07个/cm3.CC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CCN的数浓度从凌晨以后浓度开始下降,上午至中午前后达到极小值,此后CCN的数浓度会上升,到下午至晚上的时候达到当天的最大值,其后CCN的数浓度会下降;白天CCN数浓度较低,夜间CCN数浓度变大;雨和大雾天气都对CCN浓度有明显的影响,雨天CCN数浓度会减少,而雾天CCN数浓度会增大降水对CCN的冲刷是作用非常明显.降雨初期CCN数浓度很高,随着降雨的加大,CCN数浓度下降,降雨结束后,CCN数浓度上升.由于CCN的数浓度与过饱和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公式N=CSK对CCN的活化谱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C=2118.67个/cm3、K=1.572,相关系数r=0.99802.C<2200个/cm3,K>1,根据Hobbs对核谱的分类,该地区CCN具有从海洋向大陆过渡的特征.另外,从C、K的值看,该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加强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 摘要:2007年冬季南京出现了连续14天的雾霾过程,雾阶段共有6次,通过外场试验获得了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其中湿霾为非水的已吸湿气溶胶粒子造成水平能见度<1.0km的状况,并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雾滴和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雾、湿霾阶段的相对湿度平均为95%、91%,轻雾和霾阶段平均相对湿度接近,均为79%.4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2)尺度>2μm以雾滴为主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谱在5μm、13μm及21.5μm处分别存在峰值,对雾水体积和液水含量的贡献最大的尺度范围为10~30μm,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3)尺度>0.010μm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0.04~0.13μm和0.02~0.14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0.02~0.06μm.4个阶段数浓度最大差异出现在0.020~0.060μm范围,从高到低依次为轻雾、霾、湿霾、雾.<0.015μm、0.015~0.080μm和>0.080μm的气溶胶粒子最高数浓度分别出现在霾、轻雾和雾阶段.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0.060~0.090μm为界,小粒子减少,大粒子增多.4)雾霾演变过程中,细粒子的数浓度与平均直径整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总数浓度在轻雾阶段最高、雾阶段最低、霾和湿霾阶段相当.总表面积和体积浓度最高为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依次减小.雾和湿霾阶段的气溶胶粒子平均尺度相当,轻雾与霾阶段最小.
  • 摘要:本文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利用江西周边11个探空站资料与江西省内84个站降水资料(1959-2007年),对江西省大气中总水汽量、总云水量、水汽交换次数、水汽更新率、实际总降水量等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以获得江西省大气中云水资源特征、分布规律及人工增雨作业潜力,为充分开发利用我省大气中云水资源、一年四季开展火箭、高炮、高山燃烧炉烧烟、飞机等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为我省工农业生产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 摘要:建国后,新疆棉花生产经过50多年的调整,棉花单产、总产及品质不断提高,目前已发展成新疆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棉花生产已对新疆经济和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的重大影响.然而由于新疆地属极端大陆性气候,近50年来,新疆气候具有变暖增湿的趋向,可是光热资源变幅增大,同时各种极端气候事件也频繁发生,且北疆棉区又是我国最北的棉区,这就使北疆棉花生产更容易遭受多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长期生产实践和最新的研究表明,对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不是霜冻、冰雹、大风、风沙等灾害,而是生长季低温所引起的低温冷害.本文利用2003、2004、2007年在北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和莫索湾气象站,进行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经过不同热量处理的供试棉花样品整个生育期进行发育期、外部性状特征、产量性状等性状特征监测.结合乌兰乌苏农业试验气象站和莫索湾气象站同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整理各试验点所在地开花至裂铃期间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及≥10℃、15℃、20℃活动积温等资料.综合气象学、生态学信息,分析棉花花铃期低温对棉花发育期、外部性状特征、产量性状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各处理棉花开花至开花盛期主要产量性状与热量条件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的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对棉花产量各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棉花开花盛期至裂铃期期间日最高、最低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对棉花产量各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三年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资料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建立了北疆棉区棉花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与籽棉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y=-148.48x+5169.9,并由此得出北疆棉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阶段性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指标,分别为:间隔日数8-10天,10-12天,≥13天;运用相同的方法得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裂铃期间单铃重指标,分别为:单铃重3.37-4.0g,2.74-3.37g,<2.74g;出现轻、中、重度级别延迟型冷害的霜前花率指标分别为:56%-70%,41%-56%,<41%.
  • 摘要: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连续气流单过饱和度云凝结核计数器(DMT-CCN仪),于2009年4月-7月在华北上空进行云凝结核观测,对不同天气现象下云凝结核的数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云凝结核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水平穿云时云凝结核和云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
  • 摘要:为了更好地解决供暖气象节能服务中面临的精细化、通用化和自动控制问题,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供、回水温度的预报模型,利用快速更新数值预报系统(BJ-RUC)快速更新的BJ-Ruc数值预报系统获得的24小时逐时的室外温度预报,对北京市海园物业供热单位2010年2月1日至28日供、回水温度进行预报模拟,与实况值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供、回水温度的预报值与实况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5097和3.8441.模拟期间BJ-RUC预报系统的室外温度预报值与实况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为2.8129.上述情况表明本文研制的供、回水温度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效果.该方法为提供供暖气象节能服务成为可能.
  • 摘要:2009年6月18日这次降水过程是西来槽前强烈增湿条件下产生的一次大雨、局地暴雨过程,但是实况降水时间偏短、过程结束时间偏早,导致夜间高空槽临近过境的0~3小时降水空报以及整个过程量级偏小.通过分析发现,短期预报对于夜间高空槽的动力作用以及高低空的配合预期不够准确,而短时临近预报在利用雷达、风廓线、加密自动站等高分辨率资料分析中能做出对中短期预报的及时订正.因此有必要对这次典型动力条件下的异常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短时预报提供一点思考.
  • 摘要:在通用陆面模式CoLM(The CommonL and Model)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城市地区的陆面模式u-LSM(urban Land Surface Model),该模式不仅可以与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耦合用于城市天气预报,还可以独立运行用于城市地表过程、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水循环等的模拟以及城市化影响的研究.模式构建中采用了高分辨率Landsat TM地表分类数据;采用城市大气廓线;能量平衡方程中加入了人为热的影响;水分平衡方程考虑了不透水面的影响;同时对城市地表参数、土壤参数与植被参数等进行了重新参数化.下一步将要对模式进行进一步改进以及检验和对比分析.
  • 摘要:为分析奥运前后北京地区颗粒物污染的特征,本文利用宝联站及上甸子站2006-2008年7-9月的连续观测资料,对奥运前后的PM2.5浓度、日变化及气象条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比2008年6月,奥运会期间宝联站与上甸子站PM2.5浓度明显下降,分别降低了48.1%及46.8%,与2006及2007年同期相比,宝联站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46.5%和35.1%,上甸子站降低幅度较城区低.城区与郊区2008年7-9月的日变化特征与2007年同期基本相同,各小时浓度值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城区浓度峰值及低值出现的时间有所改变.偏南气流的输送不但加重了城区细颗粒物的污染程度,同时也是造成区域本底地区出现细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偏南气流携带的污染物不断向北京输入,导致在减排措施实施的第Ⅱ阶段北京地区颗粒物浓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调控措施的效果.在偏北气流和降水的影响下,有利于北京地区颗粒物的扩散和清除.当小时降水量达到1mm以上时,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清除效果明显.除了减排措施有益于污染物的降低外,有利的气象条件也是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保持良好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 摘要:利用LAPS同化出的从2006年8月10日00时到11日00时每隔1h一次的格点资料和从2006年8月10日01时到23时每隔1h一次的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量降水技术得到的降水资料,主要从动力角度分析了该次台风登陆前后降水的变化,侧重于台风系统本身带来的降水.结果表明:(1)在台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相同层次一带数值相当的正负散度中心相伴的出现,有利于大气辐合、辐散的进一步加强.辐合中心旁的辐散中心所处的干湿环境决定了未来降水量的变化:如果处于湿度大的环境中,未来降水量会增加,反之处于湿度较小的干冷环境中,未来降水量将减少.在这次"桑美"台风暴雨中,对流层中层附近是否出现有利于降水发生和维持的形势是暴雨即将产生和消退的关键所在.(2)"桑美"台风登陆前,辐合、辐散柱从低层到高层倾斜的趋势与80%的相对湿度柱一致,辐散中心均处于80%以上的相对湿度柱中,台风中心旁配合存在一致较强的上升运动,有利于降水的迅速增强.登陆后,辐合、辐散柱从低层到高层与80%相对湿度柱倾斜趋势相一致的模型遭到破坏,辐散中心均处于相对较干的环境中,台风中心周围一致较强的上升运动中出现了下沉运动,不利于降水的维持.(3)降雨量随辐合、辐散中心数值的增大而增强、减小而减弱.但雨量增幅最大的时间并非与辐合中心值增幅最大的时间同步,有一定的滞后性,减幅亦一样.(4)正涡度区跟降水区对应很好,螺旋度的演变过程与降水的演变一致.从涡度垂直剖面图看,强盛的正涡度柱表明该台风是一个深厚的系统,垂直方向上多个涡度中心同时存在有利于积云对流的发展,相配合很高的80%相对湿度柱(从地面延伸到对流层顶200hpa以上)决定了这次罕见的降水量.登陆后低层负涡度的出现意味着强盛的正涡度柱即将减弱,不利于强降水的维持.上述结论为预报登陆台风暴雨发生和消退的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也进一步充分证实了要产生暴雨,充足的水汽供应,与辐合区相应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缺一不可.
  • 摘要: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承德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①飑线天气过程是发生在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轴向,由WNW-SEE顺转成S-N向的调整阶段与东蒙冷涡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②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上,飑线具有典型的弓形回波特征及有界弱回波区(BWER)等中小尺度特征;③ VIL值的迅猛增加对冰雹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快速降低的VIL值也许意味着破坏性大风的开始;④低层VWP数据连续出现ND预示飑线即将过境;⑤单体回波的合并及相接,将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增强;⑥飑线移过的地区,前期高能量的积聚可使飑线所产生的强对流天气更加剧烈;⑦Tlnp图上,K指数≥28且沙氏指数≤-6.0℃,对本地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在分析了坝上地区气候资源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以作物优质高产、无公害、避免气象灾害为原则,选择了无霜冻期、6-8月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和地下水因子作物区划指标.并参照区域雨量站和张家口地(市)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成果资料,利用Surfer8.0绘图功能与VB6.0编制程序及多因子叠加手工绘制,完成了坝上地区无公害错季蔬菜适宜种植区区划,并分区叙述了适种蔬菜品种及气象灾害预防.为我市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 摘要:通过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邢台17个台站建站以来的年、季等降水相对变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季节尺度上,春、夏、秋、冬季节降水相对变率,冬季最大,范围61%-76%,夏季最小,范围26%-37%;在年份尺度上,降水相对变率为19.3%-27.6%之间.另外,从邢台5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降水量趋势是逐步减少的.
  • 摘要:在小麦主产区的公正平台上展示小麦新品种,鉴定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通过对主产区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要素分析,找出影响主产区小麦产量的气象因子,进一步总结配套技术措施,为下年度河南小麦品种利用和布局提供依据.本年度通过从耕作到收获的全生育期,加强管理,合理调节水肥,喷施除草剂,积极防控病虫害,虽然遭遇了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但展示的各品种发挥了各自的产量潜力,取得了高产及品种示范效果,表现好的半冬性品种有豫农416、豫保1号、泛麦8号、矮抗58等,弱春性品种有周麦23、花培8号等.
  • 摘要:物候被喻为气候变化的响应器,从植物物候期的提前或者推迟可以反映出气候变化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物候记录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动物的季节活动,因而能够敏感全面的反映过去一段时间里气候条件的积累对生物的综合影响.近期国内外研究气候变化对物候影响的分析居多,尤其是物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成为物候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问题,而特殊天气事件对物候造成的影响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极端天气事件往往给社会经济方面造成负面影响.2009年11月10~12日石家庄市出现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达到暴雪级别,市区过程降水量93.5mm,最大积雪深度达55cm;2010年初,石家庄地区降雪来得早、频次多、降水量大、气温低.2009~2010年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2010年的植物物候期推迟,特别是许多早春植物的开花始期推迟数天与2009年的物候期大部分有所提前形成对比.针对石家庄2010年春季诸多植物物候期明显推迟,以及造成物候期推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石家庄春季植物物候推迟与2009~2010年极端天气有明显的相关性,低温是影响石家庄春季物候推迟的主导气象因子.2009年11月-2010年2月石家庄各县(市)平均气温-1.5~0.2℃,较常年同期偏低0.6~1.9℃.尤其是11月上旬、11月中旬和1月上旬石家庄市平均气温分别较常年偏低2.7℃、7.3℃和4.1℃,明显偏低.2010年1月气温波动较大,期间经历了两次比较明显的强降温天气过程.上、中旬气温大部分偏低,而自2010年1月下旬开始,气温回升.不过,受冷空气影响,3月上旬气温再次转为偏低,石家庄市区3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3℃,较常年同期偏低4℃,为198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因此说明2010年石家庄植物物候期推迟与气温连续偏低具有相关性.物候虽由气候决定,但物候观测人不可替代.石家庄市气象台开展物候观测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利用物候自身的规律性,以及物候的三性--顺序性、相关性、和同步性,开展了各项物候期的研究和预报、,编制了自然历以及预报农时,合理安排农事等,为人民生产生活争取最大效益.通过分析为石家庄的物候观测提供资料,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以及物候自身与环境变化存在的规律性,引起大家对极端天气事件产生相关影响的重视,为农业生产、生活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
  • 摘要:为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河北省气象局多次深入实地组织服务需求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民迫切需要得到的是内容精准、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时效性好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通过需求牵引,利用科技创新,基于"框架+插件"架构思想,创建了以河北省满城县作为示范县的河北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系统采用GIS、DSS等计算机技术,基于SuperMap Objects.NET6R开发各种GIS功能、基于.NET语言开发业务功能,实现了创建个性化的业务系统的构想.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气象资料、基础农业资料、小气候观测资料、园区内视频资料等数据支持,并实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划分,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各种资料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与显示;具备一套本地适用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库以及针对不同作物的周年服务方案;具有准确率高、适于本地应用的发育期、病虫害、农业气象灾害及产量预报评估模型;搭建了服务人员与农业专家会商会诊的平台以及与政府、乡镇气象服务工作站、气象协管员、种养大户以及农资经销商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综合利用气象监测资料、作物长势资料、气象预报信息,叠加农作物种植分布图,自动以时间、作物、生育期等为
  • 摘要:通过在酒葡萄生育期进行气象要素和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的同步观测,对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黎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中旬,其中8月最多,7月次之,7、8月分生孢子数相差近2倍,9、10月逐渐较少,11月极少.一天中白腐病分生孢子数08时最多,02时次之,08时分生孢子数是02时的1.7倍左右,14时和20时最少,08时和20时分生孢子数目相差达6.5倍之多.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风等气象要素有密切关系,降雨量和田间湿度的变化对病菌的影响最大.该病菌在昌黎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8℃,最适温度为25℃左右.随气温升高,白腐病分生孢子数增多,二者呈明显正相关,但随气温继续升高,尤其平均气温在28℃以上时,分生孢子数急剧下降,二者转为负相关;白腐病分生孢子数与相对湿度呈明显正相关:饱和湿度条件下白腐病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80%以上,当相对湿度达到95%时,分生孢子大量萌发.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数的影响有滞后作用,即相对湿度下降后,分生孢子数并没有立即下降,而是在相对湿度下降初期仍有一个高峰时段,随相对湿度的下降逐渐减少.一天中,各小时段分生孢子数量也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建立当地酒葡萄白腐病发生的气象指标,结合中期天气预报,可制作白腐病发生条件气象趋势预报,为提前预防白腐病的发生、发展和减少其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为探讨衡水市冬小麦产量变化规律,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以衡水市1976年~2006年的冬小麦产量,建立预测模型为:^X(1)(k+1)=46967.685785e0.042467-45857.685785.据此模型对衡水市未来2007年~2030年的冬小麦产量进行预测,为有关部门规划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玉米是C4植物,玉米植株的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得能量和赖以生存的基础,光合同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濮阳市位于华北南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玉米是濮阳市主要秋粮作物,笔者系统分析生态气候因子在夏玉米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单产量的影响,对适时把握影响夏玉米产量波动的气象因子,趋利避害,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获得夏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线性拟合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濮阳市1970-2009年共40年的夏玉米单产量,与同期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得出:6月中旬和8月下旬的降水、8月下旬和9月上旬的气温、7月上旬和8月上旬的日照时数等是影响夏玉米产量波动的关键气象因子,6月上中旬播种期的干旱、7月上旬拔节期的卡脖旱、8月上旬开花授粉期的雨涝是夏玉米生育期中几个需要注意的气候现象;夏玉米产量气象波动指数为0.139,占实际产量变异系数(0.3914)的35.51%,气象因子是影响夏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子.
  • 摘要:2005年9月14日到10月3日河南省出现了长达18天之久的持续阴雨天气,造成全省9-10月份降水日数和连阴雨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37%,累计雨量较大,居历史同期之首.对于这样连阴雨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有必要对其成因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利用NCEP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造成2005年9月14-10月3日河南全省长达18天(18日、22日间歇)的连阴雨天气成因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高空急流的出现并且维持,副热带高压的偏西偏北,以及边界层的东北风(或偏东风),是造成此次长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边界层东北风大于12m/s和地面冷空气的东移南下,连阴雨天气结束;同时,连阴雨的发生在500hPa地转风v场图上的南北风交界处附近(即0线附近);湿层较厚,水汽条件充沛,辐合明显是这次连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
  • 摘要:驻马店市位于豫东南部,夏玉米生育期一般为6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期正是本市一年中光、温、水资源最丰富时期.总体上来说,本市的气候资源有利于发展夏玉米生产.但是由于驻马店市处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区,受季风环流制约,其气候资源具有极不稳定性.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品种的改良,夏玉米产量近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高产区豫北平原相比,夏玉米产量仍然相差较大且波动性较大,为了找出影响驻马店夏玉米高产稳产的限制因子,本文特从豫北挑选了地形地貌和本市较为相似的新乡市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方法上,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先对总体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进行对比,然后把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再对不同的发育期阶段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找出限制本市夏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发现:①驻马店市的热量资源丰富,能基本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具有极不稳定性,波动性较大.期间高于玉米最适宜生长界限温度的时段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生育.②我市的降水资源变率较大,干旱、洪涝和渍害频发,降水量过大并伴随着倒伏现象发生.因此,和豫北平原相比,洪涝和渍害是我市玉米高产的最主要限制因子.③驻马店市的光照能基本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一定程度上还显不足.尤其是灌浆期的光照不足对玉米高产影响很大.④和豫北平原相比,光、温、水在夏玉米高产中的限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降水-光照-温度.⑤拔节到抽雄、灌浆中后期是影响本市夏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阶段.
  • 摘要:根据NOAA卫星对豫北六地市冬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2010年1月中下旬,豫北地区冬小麦出现不同程度青枯现象,苗情明显下降,为掌握产生灾害的原因,对2009年麦播以后豫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原因与2009年麦播以后豫北地区出现的异常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2009年秋季小麦播种以后,豫北地区10月气温持续偏高,麦苗生长较快,11月中旬出现强寒潮和低温天气,造成麦苗生长量不足,根少、分蘖少、群体不足;入冬后低温持续时间长,变化幅度大,麦苗普遍受到冻害,尤其个别苗弱、秸秆还田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墒的麦田冻害严重,叶尖青枯.结论认为:为保证2010年夏粮丰收高产,应针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异常气候表现出抗逆性的差异,在春季温度稳定回升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浇好返青水并增施有机肥,以增加春季分蘖,促使苗情升级转化和增加亩穗数,并严禁羊群啃青等管理措施.
  • 摘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季变化特征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生长季长度即为植物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的日数,农业气象学上多以气温作为依据来定义生长季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物候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植物的物候期来确定生长季在国际上有着愈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全国21个站的木本植物物候资料和全国599个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别从气候学角度和物候学角度分析了1963~1988年中国木本植物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二者做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由北到南,我国各区域气候生长季长度越来越长;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气候生长季延长,西南、华南地区生长季缩短.由北到南,我国各区域木本植物物候生长季长度越来越长;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木本植物生长季延长;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生长季缩短.气候生长季与物候生长季东北、华北、华东以及华中地区总体呈正相关分布,西南、华南地区总体呈负相关分布.
  • 摘要: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资源是再生资源,与气候要素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例如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温度与降水在一定范围内是资源,超出这个范围,不足或过量都是灾害.也就是说,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并无绝对界限,只有相对的意义.因此,人类对气候资源的利用应该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区,位于河南省西北边界.境内土地多为山区盆地,海拔306.8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672.1mm,无霜期198d.但是,多年来旱涝频繁,旱多于涝.根据林州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作物、蔬菜、水果生产.如小麦、大豆、玉米、谷子、棉花、蔬菜、山楂、核桃、柿子等农经作物均适宜种植.但是多水旱灾害,常常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充分对水资源加以考虑,方能科学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利用安阳西部山区的林州市近30年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总结林州市的天气气候特点,从而对林州市的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根据林州市的气候特点,从趋利避害和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与其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制度,气候过渡性决定了林州当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应走多种种植形式.另外,林州市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特别是利用好光能资源;林州市旱涝频繁,旱多于涝,应重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走循环农业经济之路.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余江县中药材广东紫珠的作用、前景、高产的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sensis chun又称紫珠草、紫珠柴,系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植物.自然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生长在海拔100~850米之间的林下或与其它杂灌混生.建立规范化生产基地,使广东紫珠药材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为实现中药材广东紫珠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气象技术支撑.
  • 摘要:本文介绍了江西省2010年4月份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强降水及低温阴雨天气,以及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农作物受低温阴雨影响后应加强田间管理的措施.
  • 摘要:本文根据山茶花对气候条件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市气候资源,得出油茶嫁接山茶花的两个有利时期为2月底至3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以及有利气候因素和不利气候因素,提出了山茶花嫁接成活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 摘要:"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结合天文学,逐步摸索积累的有关农事活动和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在历年气象部门对外服务过程中,"节气"是热门话题.因此,本文按"24节气"对沈阳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1)沈阳"24节气"日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呈准正态分布单峰型,大暑是全年最热的节气,节气平均气温是25.2℃,小暑节气次之,是24.5℃;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节气平均气温是零下11.6℃,大寒节气次之,是零下10.8℃.(2)沈阳"24节气"中相邻节气中升温幅度最大是清明节气,气温的节气变量为5.4℃,降温幅度最大的是立冬节气,气温的节气变量为零下5.7℃.(3)2I世纪初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比较,大部分节气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个别气温出现波动,只有小寒、大寒、小雪节气内气温保持逐渐下降.(4)1951年至1980年30a各节气平均气温与1981年至2009年29a各节气平均气温相比较有22个节气平均气温上升,仅有的2个节气略有下降,节气降温幅度都<0.2℃,结论和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一致的.(5)节气内累计平均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小暑节气,降水量为98.9mm、大暑降水量次之为97.9mm,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平均降水量>50mm.降水量最小的是小寒节气为2.4mm.由此可见沈阳市"24节气"平均气温的年代变化特点,即节气平均气温变化是随着年代增长逐渐变暖的,相隔年代越长,上升幅度越大,随着年代的接近上升幅度在逐渐变小,而且部分节气内平均气温略有波动.而降水量出现的高峰期在小暑和大署节气,也是历年防汛的关键时期.充分地掌握沈阳市"24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服务,同时有利于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并结合邢台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经验总结,对2009年1月21-23日和10月31日-11月2日邢台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发现,两者有很大的相似点,但是由于寒潮发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冷空气的强度、发展过程的不同,又使这两次寒潮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邢台地区的影响有所不同.
  • 摘要:利用卫星云图、区域自动站降水、多普勒雷达产品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5月28日发生在河北中南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1)在东蒙冷涡控制下,邢台地区午后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对流单体生成在地面的辐合线上.(2)高层明显的风速辐散有利于中低层产生较强垂直上升运动,较大的高空风垂直切变有利于深对流的发展.(3)在邢台产生短历时强降水的云团处于东蒙冷涡锋面云系底部的晴空区,其边界模糊,云团近似椭圆形,属于中-γ尺度对流云团.邢台的短历时强降水出现在云团发展、成熟的阶段.(4)对流单体在旺盛发展阶段出现明显的回波悬垂结构,最大反射率因子达65dBZ.(5)对流单体移向其低层入流方向.(6)当对流单体移动方向低层出现明显的风速辐散时,对流单体开始逐渐减弱消亡.(7)短历时强降水出现在对流单体旺盛发展阶段,发生强降水时,测站位于对流单体反射率因子核附近,并处在低层处于辐合线上.反射率因子核在高度上的上升、下降都伴有降水的产生,但降水强度的加强伴随有反射率因子核在高度上的上升.(8)反射率因子达55dBZ时考虑冰雹的出现.
  • 摘要:利用NCEP1°×1°间隔6小时的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图、全国自动雨量加密观测等资料,首先分析了2007年初夏发生在保定地区的一次低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然后计算了暴雨发生过程的湿位涡值,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利用这些物理量从动力、热力学方面对河北暴雨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暴雨前期,贝加尔湖两侧两个冷涡中心相伴而生,这种冷空气的前期大量堆积为其下游地区24-48小时的较强降水奠定了基础.贝加尔湖南下的干冷空气随高空500hPa低涡东移,与副热带高压外围和低空急流带来的暖湿气流在保定西部山区和中南部相遇,短时暴雨产生;此次短时暴雨发生在高空200hPa急流轴的左后侧以及高空200hPa深槽的前部,高空冷平流明显;同时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入口区的左侧,风速辐合切变最大处,气旋性环流的东南象限.低空急流携大量水汽向河北中部输送,低压环流东南部和低空急流左侧使水汽辐合抬升,与高空急流左侧的冷空气作用,形成了较强降水;高位涡正异常中心和500hPa低涡的移动及位置一致.对流层高层正压位涡的大值区的加强和维持,使得中低空低涡系统得以加强和维持.强暴雨出现在负位涡异常中心附近.湿位涡高低空"正负异常区叠加"的配置是暴雨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的形成不但靠高空正位涡还需要低空负位涡的配合,高层的正位涡区有利于中低层气旋或低涡的发展,低层的负位涡区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 摘要:利用邢台市各测站1999~2009年的逐日风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整个邢台市大风天气的空间、月际、季节分布特征以及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邢台市各地区年大风日数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季节分布也不均匀,春季偏多,秋季偏少;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呈现出减少的态势,在1999~2002年以及2004~2005年年大风日数正距平占优势,2003年及2006~2009年年大风日数负距平占优势.
  • 摘要:利用2007-2008年河北省加密自动站、京津冀区域内多要素自动站资料,根据小时变温,对太行山东麓焚风天气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焚风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焚风分布特征在夜间表现明显,强焚风一般出现在太行山东侧50公里内,弱焚风出现范围东扩,可达到太行山以东100公里;太行山北段东南侧和南段东侧,呈现出两个中心,而中段附近焚风出现相对较少;焚风出现位置和风向关系密切,西北风造成的焚风主要出现在太行山北段东侧,偏西风主要影响太行山南段,而西南风主要影响中段;焚风强度和风速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焚风具有明显的阵性特征;焚风在红外云图常表现为一条明显暗带;太行山东麓焚风造成的加温区可向东或东南移动,影响河北平原.
  • 摘要:利用m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和物理量场以及t639物理量场(0场)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9年11月10~12日邢台地区暴雪过程,并应用单站暴雪评估方法对此次暴雪过程进行了评估.此次暴雪过程地面是东高西低典型的回流降雪形势,冷空气分别从东北和西北两个路径影响我区,低层东北路径南下的冷空气是干冷气团,在此过程中起冷垫作用;水汽主要靠中层的西南气流输送而来自于南部海区;上下层风场配置与降雪开始和结束关系十分密切;中高层强的暖平流以及涡度平流随高度明显增加是造成这次暴雪过程强的上升运动的动力和热力条件;500hpa中高纬度两槽一脊的环流背景,使得高空短波槽系统不断生成并发展东移,以及低空急流产生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是造成此次降雪过程持续时间长、累积降雪量大的重要原因.基于单站暴雪评估方法对本次暴雪过程进行评估,评估表明市区本次暴雪过程历史排序第一,属特强暴雪,为近60年一遇的暴雪灾害天气.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9年11月10~12日石家庄地区出现的一次历史同期罕见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属典型的东北回流型降雪,地面从贝加尔湖南下冷高压与河套低压倒槽、700hPa暖式切变线、500hPa高空槽是主要影响系统.(2)925hPa存在的超低空东北风急流是暴雪的启动机制.低空西南急流与超低空东北风急流耦合,为此次暴雪提供水汽和热量输送的同时也加强了抬升运动.(3)"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以及强劲的上升运动是暴雪的动力条件.暴雪强度最大时段对应着上升运动的强盛发展阶段,而当上升运动扩展到几乎整层时,暴雪只是维持,却并非是最强阶段,这对降雪强度预报有一定启示.(4)暴雪期间整个中低空均为水汽辐合,700hPa为水汽辐合中心,中心最大值为-16g·(s·cm2·hPa)-1,水汽辐合最高时扩展到了高空500hPa以上,深厚的湿层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此次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从比湿平流和比湿的垂直输送来看,暴雪发生前12小时至暴雪持续期间,水汽局地变化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暴雪发生前12小时内,水汽的垂直输送导致局地比湿显著增大,这可以提前12小时通过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得到,为提高预报、预警能力打下基础.(5)暴雪开始阶段云水含量的时空演变,一方面显示了水汽的迅速增加与爬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由于对地形作用未涉及,仅从云水含量的时空演变作出了初步推断,但是,各家数值预报对本次天气过程均得出了一致的降水预报结论,而量级与实况有很大出入,主观认为系石家庄特殊的地形特点所致,故地形对暴雪的增幅作用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6)从温度指标来看,850hPa温度低于700hPa,在850hPa形成一冷空气垫,有利于水汽经过此层时被凝华成固态水;逆温层提前24小时出现,而且,在暴雪最强时段内,两层温差始终保持在5℃以上,这些对暴雪预报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分辨率为1°×1°,间隔时间为6小时的NECP格点分析资料,对0212号强热带风暴kammuri的奇异路径尤其是其逆时针打转路径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个猜想,即:"Kammuri"登陆前在我国南海的逆时针打转是由于其本身的非对称结构在环境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Kammuri"在打转前其本身的结构及其所在空间的环境流场开始有所调整.文中通过动力学和天气学上的理论分析及物理计算对这两个猜想成功进行了证明.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动与kammuri移动路径的变动有着很好的契合与指示,除却环境流场的影响以外,与环境切变风相配合的高空引导气流也很好的指示了kammuri在各阶段的移动路径及其变化,在其逆时针打转回流阶段这种配合尤为明显,在热带气旋研究中可以将环境切变风的转向作为热带气旋逆时针打转回流阶段开始的标志.风速的垂直切变可以很好的展现Kammuri的结构调整以及其移动路径的成因与变化,而位涡分析又可以把环境流场与台风本身结构的变动进行综合,直观的变现出热带气旋kammuri在各个阶段的内外因素的不同贡献与调整.正是由于Kammuri在进行逆时针打转前环境流场及其结构都进行了一次调整,才使得非轴对称结构影响了其移动路径,再加上环境流场的配合,造成了kammuri登陆前在我国南海进行了一次逆时针打转.
  • 摘要:沧州市气象台对2009年8月16日和18-19日河北省中东部两次降水过程为暴雨漏报和空报,为了找到两次误报的原因,重新对高空图、数值预报、探空图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诊断分析,探寻两次降水潜势的差别、降水量级悬殊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两次降水都是发生在副高外围暖湿的西北气流中,虽然前者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明显弱于后者,但其大量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和释放导致了暴雨和强对流的发生;虽然后者高低层都有良好的切变线配置,并且水汽条件充沛,由于前期降水过后热力条件不足,层结稳定,难以产生强降水.只注重环流系统的配置和水汽条件,忽视探空资料的应用分析是两次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
  • 摘要:2009年8月27日下午,石家庄、衡水、邢台发生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出现范围较广的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共造成石家庄地区的灵寿、正定、栾城、赵县、辛集5个观测站和邢台地区宁晋1个观测站的冰雹天气;石家庄、邢台东北部、衡水西部共14个观测站的风力达到8级,造成严重的暴风雨和冰雹灾害.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云图资料、雷达资料、自动站资料,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在我省中北部上空有一高空锋区,在我省北部有高空温度槽,低层850Hpa在中南部地区有一温度脊,温度槽后有西北气流将高空冷空气向南部输送,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条件.与高空锋区相伴,地面上我省西北部到山西有一锋面,此锋面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触发条件.通过卫星水汽图像的分析,可以追踪高空冷空气的动向.下午16时,高空冷空气移动到我省中部,形成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条件.同时地面复合线移动到我省中部保定、石家庄交界地带,为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提供触发条件.雷达图像上,在14:54在曲阳、定州的南部有一弱的窄带回波出现,对应地面有复合线,其后部有块状回波发展、移动,说明地面有好的动力触发条件,同时也说明地面高湿,存在触发强对流的潜势.随着高空冷空气的向东南方向移动,主体回波和弱窄带回波距离逐渐减小,说明高空冷空气和地面复合线逐渐重合.当高空冷空气移到地面复合线上方时,强对流发展的不稳定条件、触发机制和水汽条件同时满足,强天气开始迅速发展.结果表明:(1)高空的不稳定条件是逐步建立的,在没有探空资料的情况下通过监测卫星水汽图像判断高层冷空气的动向.(2)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的发生起到触发作用.(3)平时值班中需要重视雷达图上的弱回波区.
  • 摘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最早源于1999年SuykensJ.A.K和Vandewalb提出的一种支持向量机变形算法,它采用最小二乘线性系统作为损失函数,代替传统支持向量机的二次规划方法,将传统支持向量机中的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训练过程也由二次规划问题求解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简化了计算的复杂度,它具有全局最优、结构简单、推广能力强等优点.可以解决样本空间中的高度非线性分类和回归等问题,是一种处理非线性分类和回归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小样本预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关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在气象领域的预报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理论研究相比,应用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在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气象要素释用预报领域的研究基本还很少.云属于常规气象要素预报内容,对人们日常生活、经济和军事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还会直接影响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是形成降水的一个基本条件之一.因此,研究云的预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研究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云量释用预报中的应用效能,基于2004~2006年逐年1月WRF区域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历史观测资料,用相关系数法选取预报因子,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结合选取合适的参数和核函数,按照不同长度样本序列建立了定海和福州站总云量短期释用预报模型,利用2007年1月样本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预报和检验.结果表明:两站不同长度样本的总云量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其预报准确率不会因为训练样本的减少而降低,这正体现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针对"小样本"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改变了传统统计预报方法只有在样本趋于无穷大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较好预报效果的状况.可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在总云量等气象要素释用预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天目山气象站的年平均雨凇日数和年平均雾凇日数均多于括苍山气象站观测到.两个站各自的雨凇日数和雾凇日数的相关系数也比较高,达到0.8左右.天目山气象站和括苍山气象站60%以上的电线积冰是雨凇和雾凇共同形成的混合积冰,纯雨凇形成的线路覆冰比较少见.括苍山气象站观测到的南北向和东西向的电线覆冰重量均大于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到的.括苍山气象站2m高度100a一遇的标准覆冰厚度高达66mm,天目山气象站为53mm.从两个高山气象站详细电线积冰观测记录中筛选的个例分析,只要符合生成积冰的天气条件,一天中的任意时刻都可以开始出现电线积冰.在合适的条件下,雨凇和雾凇就可以在1天多的时间内在导线上形成比较可观的覆冰.电线积冰增长过程中,保持95%以上高湿,以及持续少变风向,是括苍山气象站观测的最大电线积冰厚度超过天目山气象站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输电线路走廊时,应选择海拔较低,距离水库河流较远,线路走向与当地冬季主导风向夹角较小的区域.
  • 摘要:采用NCEP/NCAR一日四次、水平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应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模拟0908号台风"莫拉克",讨论分析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和积云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10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台风"莫拉克"的路径模拟方面,相对微物理方案而言,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不同对台风路径模拟的影响较大,WSM6微物理方案与BM积云参数化方案组合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路径模拟比较合理;从台风中心最低气压、近中心最大风速以及二者与实况变化趋势的分析,试验w6_bm、试验lin_kf、试验lin_bm和试验w3_kf模拟0908号台风"莫拉克"强度要优于其它试验,更接近实况;通过高空500hPa位势高度场分析,各试验基本能够再现副高东撤南落的变化特征,BM方案模拟副高演变特征要优于KF方案,尤其是试验lin_bm和试验W6_bm模拟的副热带高压位置演变与实况较为接近,较好地模拟副高演变特征是对台风路径和台风强度模拟较好的因素之一.
  • 摘要: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对台风"达维"(0518)强度突变进行分析,发现副高西伸加强引起的台风气旋性环流的加强、青藏高压热力作用引起的台风区域位势不稳定的增强、台风高空外流气流的加强及台风东侧高空急流的形成并与台风低层偏南风急流的耦合有利于台风的突然加强,台风的突然减弱与青藏高压对台风区域中低层热力作用的减弱、高空外流气流的减弱及台风东侧高空急流的消失有关;对台风突然加强和突然减弱时的涡度收支进行诊断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同时发现"达维"中低层区域平均的总温度散度净辐合值对其突然加强和突然减弱有着预示作用,在对流层中低层环境场突然的能量注入为其突然加强提供条件,随后净辐合值的突然减小也预示台风的迅速减弱.
  •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海夏季风(简称夏季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脊线位置、北界位置和西伸脊点的线性相关性研究表明:夏季风强度与副高脊线位置和北界位置的相关性较小;夏季风强度与当年10月以前的副高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有显著的持续相关、与当年副高西伸脊点也有较好的相关,与当年春季的副高脊线位置和北界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夏季风爆发和结束与副高特征量基本无关.东亚季风雨带移动主要取决于副高自身的季节性移动.
  • 摘要:气候变暖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带动土壤盐分向上移动,引起土壤盐分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危害加剧.本研究采用近35年来的土壤盐分定位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研究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35年来年随着全球变暖,宁夏引黄灌区土壤全盐含量成明显的增加趋势,轻盐化土壤、中盐化土壤和重盐化土壤全盐分别增加了0.08g/kg、0.13g/kg和0.19g/kg;当温度增加0.5-3.0℃时,宁夏引黄灌区轻盐化土壤、中盐化土壤和重盐化土壤淋洗土壤增加盐分所需的灌水量分别增加8.2-9.1%、8.2-8.7%和8.3-8.8%,总灌水量增加1.29-1.40亿m3.
  • 摘要:本文总结了成西北地区干旱区降水,尤其是制约西北农业生态的春季降水的的一些主要特征,分析了与亚洲干旱区的联系及其制约西北春季降水的因子和机理。得出了西北地区和亚洲干旱区降水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和差异;得出了西北干旱区降水在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西北干旱区降水的年变化和季风区降水相类似,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和亚洲地区同期和前期降水的相关不显著;西北干旱区的降水量在1980’s中后期有小的上升趋势。
  • 摘要: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下垫面陆面过程相关物理参数.研究了总体输送系数的不同季节平均日变化和频率分布特征,对总体输送系数与粗糙度以及总体理查孙数的关系分别进行了讨论,在中性层结状况下动力输送作用占主要地位,并与其他干旱地区的中性总体输送系数做了对比,发现与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总体输送系数都很接近.SACOL年平均动力学粗糙度为0.009m,与中尺度模式ARPS中草原下垫面对应的0.01m的粗糙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分析了反照率和太阳高度角以及土壤湿度的关系,发现相同湿度下,反照率比敦煌荒漠小,而大于长白山松林下垫面,三个地区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曲线斜率一致.还给出了反照率的多因子参数化公式,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发现实际观测资料拟合的参数化公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反照率,最后,计算了土壤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等土壤热力参数,相同湿度的热传导率比敦煌荒漠要大,并拟合得到热传导率以土壤湿度为自变量的参数化公式λs=0.4894(ws)+1.9878.
  • 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西北干旱区大气混合层(ML)厚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沙尘气候形成的影响,我们利用民勤2006~2008年3~6月逐日08时和20时探空资料、降水和日最高气温,计算和分析了最大混合层厚度、逆温层特征和垂直风场及其对沙尘气候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勤沙尘天气的大气边界层有显著的昼夜变化,白天厚、逆温强而多;沙尘天气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在2600米左右,介于无降水与有降水天气之间;扬沙主要由锋面中的冷空气引起,而沙尘暴主要有低层风场的剧烈扰动和500m以上高层冷锋入侵引起.沙尘暴发生前近地面风场有明显的扰动,沙尘暴发生时在500hPa以下其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螺旋式辐合上升运动,白天较强;而浮尘呈下沉运动,风速较小.能见度小于100米的强沙尘暴白天风速小较稳定.
  • 摘要:库姆塔格沙漠位于西北干旱区,其西临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东接甘肃省敦煌市,北抵天山山脉东段,南以阿尔金山为界,被称为我国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南高北低,这种地形的分布,使得来源于阿尔金山的雨水和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自南向北流。沙漠中曾经有十余条地表重要径流穿过沙漠汇集于罗布泊洼地,但是由于沙漠地区的逐年干旱,其间只有1-2条常年流水,其余均为季节性洪水下泄的干河谷。上述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决定了库姆塔格沙漠的气候性质和特征。
  • 摘要:镉(Cd)因其广泛的环境污染而成为20世纪人类关注的一种重金属.虽然现在仍不知道镉具有的生理功能,但有证据表明镉是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金属.一般人镉暴露的主要途径食品摄入,其次饮水等途径.尽管一些地方病的证据有力支持了镉潜在的致癌特性,但由于环境中化学物质和吸烟等生活习惯与镉暴露之间存在难以区分的致病影响,使镉致病的研究得出了并不一致的结论,引起了镉致癌性的争论.本文通过对人类镉暴露的文献综述,试图理解土壤、食品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与疾病,特别是致癌性的关系.值得强调的是文献报道人体内营养元素铁(Fe)、锌(Zn)和钙(Ca)浓度的提高,对减少镉的吸收、减轻镉中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许是我们彻底解决人类镉暴露风险的突破口.
  • 摘要:对1956~2008年北京地区的暴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暴雨的频率、极值、时空分布、次生衍生灾害等方面的特征,并对暴雨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暴雨预报天气模型,并对2009年出现的暴雨个例进行了入型分析.
  • 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发展,通过网络获取气象信息的市民将越来越多.网站服务是被动式的,对于定时更新的天气信息,用户只要访问网站就能获得需要的气象信息;但是对于不定时更新的信息,如天气预警信息,用户要及时获得信息,就需要频繁刷新网页,而且有时会遗漏重要天气信息.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服务端能主动发送天气信息、用户实时接收信息的系统来弥补网站的不足.本文介绍的气象信息即时发布系统,由安装在用户电脑桌面的客户端和安装在气象局的服务端构成,一旦发布天气预警或者重要天气提示,服务端就主动把这些消息发送到用户电脑,并在电脑桌面右下角弹出信息提示窗口.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服务端由信息服务模块、数据库模块和信息分拣模块组成.信息分拣模块负责从其他业务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转换为客户端能识别的格式,同时追加到数据库的信息发送表.数据库模块存储待发送的天气信息等数据.通信服务模块主要负责和客户端建立UDP连接、接收客户端请求、发送天气信息.客户端由通信模块、桌面挂预警信号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组成.客户端安装在用户电脑上,随着电脑一起启动,在电脑桌面任务栏上显示为托盘图标,并常驻系统内存.通信模块负责接收服务端发布的天气信息.信息处理模块负责根据天气消息类别分别弹出不同的信息框.如果接收到的信息是预警信息,桌面挂预警信号模块实现在桌面任务栏挂预警信号的功能.系统采用UDP协议进行通讯,通过设计包含天气信息唯一编码的心跳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系统弥补了网站被动服务的不足,实现了突发天气信息及时主动地发送到网络用户.经测试每次发送给用户的信息不超过500字节,在理想状态下,在50M网络带宽下,系统1min内可把信息发送到1万用户,弥补了大量访问时网站拥堵的问题,提高气象服务信息的覆盖率.
  • 摘要:、<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各地建立一套完整的气象资料服务标准化流程也迅速提上了日程.规范好气象资料服务流程有助于提升气象部门对外服务的形象和权威性.">当今,气象科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技术标准和仪器、设备的标准统一化,大大推进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进入21世纪,WMO将气象标准化工作纳入了其"质量管理"(QM)工作内容,努力寻求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框架(QMF)[1].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及各地气象部门纷纷着手建立建全气象标准化工作.气象资料服务是面向`广大市民的一个服务窗口,这个窗口关系着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和气象部门的权威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各地建立一套完整的气象资料服务标准化流程也迅速提上了日程.规范好气象资料服务流程有助于提升气象部门对外服务的形象和权威性.
  • 摘要:本文依据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测量模型CSIWS的概念,对2009年11月份亚运演练期间进行的网络问卷满意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广东省城市公众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并更好的为2010广州亚运会服务.
  • 摘要:城市热岛是指由于城区气温高,郊区气温低,使城市在温度空间分布上如一个温暖的岛屿.国内学者对各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的城市热岛都有较多的相关研究,而对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的深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主要是依据自动气象站数据,因自动站数据为点数据,且时间序列上最长只有10年左右,对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城市热岛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的分析相对有限.本文利用1986年、1995年、2005年、2009年时间跨度20多年的Landsat/TM数据,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处理,计算出城市和郊区的地表温度,得到了深圳的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深圳作为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城市热岛强度并不强烈;深圳出现明显的城市热岛并不是从改革开放后马上出现的,而是在1995年-2005年之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来深人数的增加逐渐出现的.深圳的城市热岛时间变化特征是,1986年到1995年城市热岛强度缓慢加强,1995-2005年城市热岛快速加强,2005-2009年略有减弱.这样的结果与深圳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相对应,从深圳城市发展历史看,1986年到1995年是城市化初期,城市化率提高速度很慢,对应城市热岛变强的速度慢;1995-2004年间,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热岛强度快速上升;2005-2009年间深圳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热岛强度缓慢增加,甚至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出现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深圳城市热岛中西部强,东部弱.这与深圳西部发展快,东部发展慢有关.深圳城市热岛最强的几个地方还包含了深圳机场,盐田港,蛇口港等.这些地区城市热岛强的原因是大量水泥路面及大量的人流、交通等汇集.建议这些地方建立多层绿化,降低热岛效应.深圳东部是热岛强度低值区,适合市民休闲、避暑、度假,可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客观评估深圳城市热岛效应的特征,缓解、改善热岛效应和强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将来深圳城市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使用FNL资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2010年1月2~3日一次冬季降雪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此次降雪过程中,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水量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降雪极值,北京城区平均日降雪量为11mm,达到暴雪级别.深入分析其物理结构过程中,使用WRF模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降雪量、降雪落区以及持续时间都与实际观测较一致.在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对引发此次暴雪的低涡的涡度收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雪过程中,500hPa高空浅槽东移加深发展为低层系统发生发展的触发因此之一并引导其下层的低空和地面系统自西向东移动.(2)环流积分后的涡度方程的右边项由绝对涡度通量项和类倾斜项组成.在整个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绝对涡度通量项对涡旋的涡度演变其主要贡献.(3)诊断分析表明,由于本次过程中垂直速度较小类倾斜项的对涡度收支的贡献较小,低涡系统的前期类倾斜项在整层为负贡献,之后由于上升气流的作用高层为负贡献,中层为正贡献;绝对涡度通量项整个阶段都其主要作用,而发展过程有个先为负贡献后为正贡献的演变过程.
  • 摘要:2010年1月2日-3日,北京地区出现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此次降雪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降雪强度大等特点.利用北京地区常规观测资料、高时空分辨率的自动站资料(时间间隔为1小时)、微波辐射计资料(时间间隔为1分钟)、风廓线数据(时间间隔为6分钟)和NCEP再分析资料(1°X1°)等对2010年1月2日-3日北京地区的这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低涡、地面河套气旋以及中心在蒙古东部的强冷高压为此次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盘桓在蒙古东部的冷高压源源不断地向北京地区输送冷空气,受地形阻挡,冷空气经过东北地区流向华北地区,形成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冷空气通道.来自东北方向的冷空气的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湿气流在河套地区交绥,锋区发展加强,触发了这次降雪过程;在此次降雪过程中,锋生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产生的锋面次级环流是造成暴雪的主要原因.这支锋面次级环流的尺度属于中尺度范畴,是此次降雪的启动机制和主要的中尺度系统.由于锋生作用,次级环流被激发出来,进一步促使锋面加强,锋面的发展进而促使次级环流加强,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也在低层激发出一支中尺度偏南急流.这支中尺度偏南急流不是降雪产生的原因而是降雪现象的附属品,它是在降雪发生后伴随出现,这一点我们从风廓线图上可以看到;此次降雪过程之前,在1月1日北京地区出现过一次单纯的由于偏东风引起的小雪天气,正是由于前期持续的偏东风,为北京地区带来了水汽,使得近地面湿度得以增长.随后地面由偏东风转为偏南风,偏南风持续的向北京地区输送暖湿气流,使得近地面的大湿度得以维持.也就是说前期近地面出现的偏东风是北京地区低层增湿的主要原因,而低层偏南风对水汽的维持起主要作用;地形对降雪的增幅作用明显,受偏南气流影响,暴雪中心落在北部山前的怀柔地区.
  • 摘要:利用四川地区1960-2004年12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定义,以及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区域分别对四川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的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匀性.整个四川地区降水的降水集中度呈减小趋势.东部盆地和西部高原的局部地区,枯水年出现旱涝的可能性很大,南部地区降水的可预报性较强.四川东部降水逐年减少,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转人干旱时期,西部降水短期内逐年有所增加,南部将转人干旱时期.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非地转湿Q矢量研究工作进展,介绍了各种非地转湿Q矢量计算表达式之间的差异及各自诊断特点,并指出它们在计算上都需要两层资料,有的甚至同时还需要前、后时次资料.然后,结合1991年7月5日-6日一次典型的江淮梅雨锋气旋暴雨过程,针对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Hs),比较分析了仅需要一层资料与需要两层资料的不同计算方案对Hs以及Hs拉普拉斯项(Hd/Cp·p▽2h(Hs))计算结果的影响.接着,从考虑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作用、准静力、无粘性摩擦、f平面的p坐标系的原始方程组出发,得到一种修改的非地转湿Q矢量(QN).与现有的各种非地转湿Q矢量不同的是,QN矢量计算仅需要一层资料,这延续了传统准地转Q矢量在计算上的优越性,同时,QN矢量考虑了非绝热加热作用,且完全用实际风计算,从理论上讲,与当前各种非地转湿Q矢量具有相似的诊断特性.具体比较分析也表明,利用一层资料计算的非地转湿Q矢量(QN)与利用两层资料计算的非地转湿Q矢量(Q*)诊断能力是基本相当的,从某种意义上讲,QN矢量概念的提出实现了对非地转湿Q矢量的一种新诠释.最后,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 摘要:2009年11月8日~20日上海市出现的历史罕见的秋季连阴雨天气.本文从高低空形势场、地面、单站各物理量场、EC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综合分析,阐述影响上海的秋季连阴雨天气的产生、维持和结束的物理机制,提出区县地方气象站利用单站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方法对连阴雨过程的预报思路,为准确预报连阴雨天气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实测暴雨资料,运用改进的非地转湿Q矢量对青藏高原东侧2005年7月18日至19日的一次连续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湿Q矢量的辐散、辐合场的相间分布和低层的最大辐合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700hPaQq矢量散度场不仅将暴雨区反映出来了,而且散度辐合中心与降水中心对应.进一步把改进的非地转湿Q矢量分解为平行于等位温线和垂直于等位温线两部分,分析表明:准地转的大尺度系统与非地转非绝热的中小尺度系统在不同高度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二者相叠加,形成暴雨.在第一阶段的暴雨中,大尺度的上升运动强迫作用在700hPa占主要作用,而中小尺度系统在较低层次和中层起主要作用,促使强对流的发展和深对流的形成,对暴雨落区的反映也更准确.在第二阶段的暴雨中,垂直上升运动以中尺度非绝热强迫为主,随着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大量释放,中小尺度系统作用快速减弱,降水趋于减弱.
  • 摘要:通过对1998年高原低涡移出与未移出青藏高原的情况分析,利用Micaps历史天气图、1998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资料、美国NCEP/NCAR提供的分辨率为1o×1o的再分析资料,对移出与未移出高原的2个高原低涡活动过程进行低涡强度、厚度、降水特征、风的对称性、垂直运动特征等对比分析,涡柱的斜压性、位涡的诊断分析,与温度、涡度纬向垂直剖面分析,得出了移出与未移出高原低涡在低涡结构特征上的显著差异是:1、移出高原的低涡涡区范围大、低涡强、低涡环流在高原上移动时在增强,低涡较深厚,可从600hPa伸展到400hPa,厚度有3000米左右,低涡呈圆形,低涡随高度增高向北北西倾,降水区在明显扩大,呈环状分布.未移出高原的低涡低涡涡区范围小、低涡弱、在高原上移动时低涡环流在减弱,500hPa风速在明显减弱,低涡较浅薄,从600hPa伸展到500hPa,厚度为1500米左右,低涡呈椭圆形,低涡随高度增高由向西南倾转为向东北倾,降水区在低涡的南、西南方.2、移出高原的低涡500hPa低涡区风场分布成轴对称,低涡区内绝大部分为上升运动区,并且强度在加强,区域扩大,上升运动强度随高度升高而加强;未移出高原的低涡涡区内500hPa风场不对称,涡区内上升运动在减弱,上升运动区在缩小,上升运动强度由随高度升高加强而转为随高度升高减弱.3、移出高原的低涡500hPa低涡中心处在暖区内,涡柱内钭压性强,500hPa层为最强;未移出高原的低涡500低涡中心处在冷舌中,涡柱内钭压性不如移出高原低涡的强,在500hPa上比移出高原低涡的小100-60%.4、500hPa上,移出高原的低涡涡区内位涡比未移出高原的低涡的大;低涡区域内位涡大值区域和大值中心移出高原的低涡在东扩,未移出高原的低涡在西缩.垂直分布上,移出高原低涡在涡区上空100hPa上有高位涡中心在东移,而未移出高原低涡的在西退;移出高原低涡涡区内500hPa有高位涡在向东北向上输送的气旋式倾斜向上高PV平流,未移出高原低涡的由有高位涡在向东北向上输送转为无较高位涡、有次高位涡在向东南向下输送的反气旋式倾斜向下次较高PV平流.5、移出高原低涡是下层‘正涡度、暖区'、上层‘负涡度、冷区',未移出高原低涡是下层‘正涡度、冷区'、中层‘负涡度、弱暖区'、上层‘正涡度、冷区'.这些结果丰富了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为高原低涡洪涝暴雨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支持下,利用湖北省74个气象台站1971-2005年的气候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北茶树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分为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区.结果显示:鄂西南及鄂东南地区为最适宜茶树种植区,面积约占湖北全省的37%,而鄂西北及鄂中部分地区为不适宜区,主要受到年降水量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的限制.湖北省其他地区则处于适宜性种植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5%.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