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稻田

稻田

稻田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938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41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3740篇;相关期刊1325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耕作与栽培、作物研究等; 相关会议70种,包括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第三十一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等;稻田的相关文献由15678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璜、李良玉、陈佛祥等。

稻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41 占比:59.07%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1.06%

专利文献>

论文:3740 占比:39.87%

总计:9380篇

稻田—发文趋势图

稻田

-研究学者

  • 黄璜
  • 李良玉
  • 陈佛祥
  • 魏文燕
  • 徐俊增
  • 陈灿
  • 奚业文
  • 杨士红
  • 黄国勤
  • 吴艳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刘天奇; 胡权义; 汤计超; 李成芳; 江洋; 刘娟; 曹凑贵
    • 摘要: 水稻生产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针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究影响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构建水稻生产固碳减排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开展包括免耕、氮肥深施、间歇性节水灌溉、秸秆氮肥配施管理等低碳管理措施在内的定位试验,分析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长期监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使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有机碳官能团分子结构,明确稻作管理措施增汇减排机理。进一步从碳足迹角度评估不同稻作管理技术下稻田生产间接碳排放。同时使用^(13)C秸秆示踪技术,明确秸秆外源碳在稻作循环中的转化比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控秸秆和氮肥配比,可以促进秸秆碳向小分子官能团的转化,并促进土壤团聚体吸附外源颗粒有机碳,相比常规秸秆管理模式提高土壤碳库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储量32.3%。间歇性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甲烷氧化菌丰度,减少稻田甲烷排放19.9%~21.1%。免耕等低能耗稻田管理技术可以减少燃油和人力等投入,综合降低稻田生产间接碳排放10.5%~16.7%。相对于常规稻田秸秆还田模式,间歇性节水灌溉、秸秆氮肥配施等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秸秆外源碳循环固定率57.3%~59.9%。土壤团聚体结构发育、碳排放功能微生物、土壤氮素底物浓度、水稻生产碳足迹和作物碳固定量是影响水稻生产碳中和的关键因素。从“增汇”“减排”“降耗”“循环”角度,构建水稻生产固碳减排技术体系可以促进水稻生产碳固持28.9%~67.6%。
    • 王万超
    • 摘要: 通过生态稻田养蛙,为乡村振兴探寻致富新途径。本文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介绍稻田养蛙的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 仪凯; 仪小梅
    • 摘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然而过量的化肥、农药随着渗漏和径流进入周边水体环境中,带来一系列地表水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防控农业面源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稻田可持续发展。稻田生态种养这种古老传统的农业方式因利用生态系统循环原理,减少化肥农业的投入再次受到人们重视。对目前稻-渔生态种养、稻-蛙生态种养以及稻-鸭生态种养防控面源污染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稻田耕作、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 杨鹏; 何军; 付亮; 赵帆; 周洁宇; 赵树君; 钟韵; 马煜; 程磊; 张宇航; 钟盛建; 甘学华
    • 摘要: 良好的水肥调控模式有利于土壤与作物之间进行营养元素的交换,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间歇灌溉模式施用缓释肥对稻田土壤肥力、根干重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于2019年5-9月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水稻种植测坑试验,采集淹灌(W1)、间歇灌溉(W2)和传统肥(N1)、缓释肥(N2)交互作用下黄熟期植株样株高、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及稻田土样,分析土壤氮磷含量及黄熟期产量、根干重。间歇灌溉上层(0~20 cm)、下层(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较淹灌高2.2%~78.63%,上层土壤全磷含量较淹灌高64.27%~162.86%,下层土壤全磷含量较淹灌低30.80%~43.52%。缓释肥上、下层土壤全氮含量较传统肥低5.06%~79.95%,上、下层土壤全磷含量较传统肥低5.08%~73.92%;下层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肥料类型条件下差异性显著,而上层土壤全磷含量受肥料类型影响极显著。缓释肥条件可以显著提升根干重;间歇灌溉缓释肥(W2N2)处理产量最高,达10 505 kg/hm2,比最低的对照处理淹灌传统肥(W1N1)高8.53%。间歇灌溉较淹灌可以维持促进土壤上、下层全氮含量,对上层土壤全磷含量有维持和促进作用,而对于下层土壤维持作用不如淹灌;缓释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干物质积累,提高水稻对土壤氮、磷的吸收利用率,对有效穗数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间歇灌溉和缓释肥耦合互作可以提高产量。
    • 谭学祥
    • 摘要: 通过稻田与旱地种植万寿菊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万寿菊在不同海拔、气候、土壤中生长的适宜条件,为今后青龙镇大面积推广种植万寿菊提供依据。在稻田中种植的万寿菊虽然土壤养分足,水肥充足,光热充足,前期长势茂盛喜人,但进入后期,雨量充沛,气温忽高忽低,经过太阳暴晒,田中高温高湿,加之排涝系统老化,容易发生涝害,从而导致万寿菊根腐病、炭疽病、褐斑病发生严重,甚至爆发更多病害,造成植株早衰,甚至萎蔫死亡,万寿菊采摘花期缩短,花的亩产量降低。在旱地上种植的万寿菊虽然土壤水肥和养分不足,但经过人工培肥,万寿菊的长势依然茂盛,最主要的是不易感病,不会发生涝灾,植株生长容易控制,从而万寿菊采摘花期较长,花的亩产量较高。在旱地上种植的万寿菊比在稻田中种植的万寿菊增产506 kg/667m^(2)(鲜花产量),增产率37.9%,产值增加1 200元/667m^(2)。
    • 李一冉; 付倩(指导)
    • 摘要: 刚刚收割过,排排稻茬仍杵在田里,地上偶有遗落的稻粒。稻田旁边的坡上卧着一群大白鹅。我向鹅群走去。大白鹅优雅地向后扭着修长的脖颈,一听见脚步声,就警惕地抬起头,然后,抖动着一身白羽,晃动着头上的红帽,大摇大摆地踱入田中。
    • 唐志伟; 张俊; 邓艾兴; 张卫建
    • 摘要: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甲烷(CH_(4))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稻田CH_(4)减排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和文献收集,计算分析了我国2001—2018年水稻播种面积和单位产量CH_(4)排放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总结了稻田CH_(4)排放的关键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8年我国水稻总播种面积和稻田CH_(4)总排放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单位水稻产量CH_(4)排放则呈整体下降趋势。稻田CH_(4)排放包括土壤CH_(4)产生、氧化与传输3个过程,主要受水稻品种、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农艺措施等因素影响。受水稻播种面积影响,我国稻田CH_(4)排放量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单位产量CH_(4)排放量呈南高北低的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选用低排放水稻品种、应用减排稻作技术、施用CH_(4)减排产品等水稻栽培减排途径。同时,针对我国稻田CH_(4)排放的区域特征,提出在选用高产低排放品种基础上,南方平原稻作区重点应用好氧耕作与控水增氧等减排技术,南方丘陵稻作区重点应用生物炭和石灰等减排产品,北方稻作区重点应用好氧耕作和硫酸铵替代部分尿素等减排技术。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促进稻田CH_(4)减排的科技创新与政策创设建议,以期为实现水稻丰产与稻田CH_(4)减排的协同提供理论参考。
    • 周靖; 栾雅珺; 王流通; 徐俊增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铬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水稻吸收富集特征。【方法】试验地为8 a长期定位水肥管理水稻田,灌溉处理设常规灌溉(F)、控制灌溉(C)2种灌溉模式,施肥处理设为施用常规化肥(F)、有机肥(OF)2种施肥模式,分析了不同水肥管理下稻田土壤pH值、土壤铬量及形态分布、水稻根系和稻谷铬量的差异。【结果】①与常规灌溉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控制灌溉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②与FF处理相比,COF处理增加了土壤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铬量和比例,各形态铬量分别增加了54.31%、43.06%和39.33%;减少了残渣态铬量和比例,残渣态铬量减少了2.84%;提高了重金属铬从根到稻谷的转运系数;增加了水稻植株根部和稻谷铬量,分别较FF处理增加了46.31%和59.43%。③在相同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值和可交换态、可还原态铬量显著负相关;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处理间土壤pH值和可交换态、可还原态铬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对比常规肥,施用有机肥给节水灌溉稻田带入了外源重金属铬,并显著增强了土壤铬生物有效性,促进了水稻植株吸收富集铬,威胁水稻安全生产;对比常规灌溉,控制灌溉对土壤铬生物有效性影响不大。
    • 李玥瑶; 吴梦洋; 操信春; 汤树海
    • 摘要: 为全面揭示稻田水资源利用效用,在观测浅水勤灌(FI)、浅湿灌溉(WI)、控制灌溉(CI)和蓄水控灌(RI)处理试验小区田间水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灌溉水、降水消耗通量区分方法及其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效用的灌排模式响应。结果表明:田间灌溉水和降水消耗量、有效利用率及水分生产力均受灌排模式的影响;2017-2018年各处理水资源消耗量为695.9~999.1 mm,其中CI处理水资源消耗量最低,并且消耗结构更加合理。CI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IWP,5.392 kg/m^(3))、降水生产力(PWP,1.539 kg/m^(3))以及水资源生产力(WRP,1.364 kg/m^(3))综合表现出其水资源产出能力最强;灌溉效率(IE)、降水利用率(PE)及广义水利用系数(GE)的平均值分别为0.472,0.406,0.693,且处理间的差异小于产出能力指标。基于灌溉水、降水消耗通量区分的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真实而全面地衡量农业生产中水资源表现,特别是在降水频繁的生育季。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和稻田灌排模式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杨滨娟; 李萍; 胡启良; 黄国勤
    • 摘要: 【目的】探究绿肥混播对稻田土壤N_(2)O的减排效果和机制,筛选既高产稳产,又减排的适合南方双季稻区发展应用的绿肥混播种植模式。【方法】比较不同紫云英与油菜混播比例(单播紫云英(CK1)、单播油菜(CK2))、3/4紫云英+1/4油菜(3/4M+1/4R)、1/2紫云英+1/2油菜(1/2M+1/2R)、1/4紫云英+3/4油菜(1/4M+3/4R)对稻田N_(2)O排放规律及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1)作物种类影响N_(2)O排放。各处理的N_(2)O排放规律基本一致,其中冬作季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冬季绿肥的盛花期,早晚稻季主要集中在水稻的分蘖、灌浆和成熟期。总体来看,稻田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季,早稻季的N_(2)O排放量低于晚稻季;2018年稻田N_(2)O排放通量总体比2019年高。(2)各处理的早稻N_(2)O累积排放量差异均不显著。连续两年单播处理的N_(2)O累积排放量低于混播各处理,其中2019年处理CK1最低,处理3/4M+1/4R的N_(2)O周年累积排放量在各混播处理中最低。(3)整体来看,晚稻土壤的amo A-AOA和amoA-AOB基因拷贝数比早稻要高,amo A-AOA基因拷贝数比amo A-AOB高1—2个数量级。晚稻的土壤nirS、nirK、nosZ基因拷贝数比早稻要高,其中nir S基因拷贝数比nir K和nosZ高1—2个数量级。紫云英与油菜混播提高了土壤amo A-AOA和amoA-AOB基因丰度,amoA-AOA基因为优势功能基因,而且提高了土壤nirS、nirK、nosZ基因丰度,nirS基因占主导地位。反硝化基因拷贝数比硝化基因拷贝数高1—3个数量级,反硝化作用对N_(2)O排放贡献更大。【结论】"3/4紫云英+1/4油菜-早稻-晚稻"种植模式在保证高产和高肥力的情况下,N_(2)O排放量相对较低,是较理想的种植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