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被

植被

植被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989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94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5614篇;相关期刊1414种,包括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80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等;植被的相关文献由21043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许文年、刘超等。

植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94 占比:42.38%

会议论文>

论文:88 占比:0.89%

专利文献>

论文:5614 占比:56.73%

总计:9896篇

植被—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郭金停; 胡远满; 布仁仓
    • 摘要: 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多年冻土上的植被,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多年冻土区植被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NDVI均具有增加的趋势.分析不同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表明,短期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的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长期由气温升高所引起的植被覆盖增加的幅度具有减弱的趋势,多年冻土退化会阻碍植被的生长.
    • 宋菊莉; 孙青
    • 摘要: 2019年鲁教版地理新教材所增加的“欣赏地貌”“观察土壤”“识别植被”等教学内容均来源于生活,与学生所见所闻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本文以“植被”一节内容为载体,创设互动性较强的参与式互动教学,教学设计中融入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其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获取新知识,注重培养其学、思、践、悟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姜颖迪; 王卫光; 魏佳; 童山琳
    • 摘要: 明确热浪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对于工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至关重要。基于中国712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超热因子为指标定义热浪事件,并选择热浪次数、最长持续时间、频次和强度4个指数分析1961-2017年中国地区8个子区域热浪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探究热浪事件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热浪指数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发生突变。热浪次数、最长持续时间、频次在中国青藏、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多年均值和变化趋势较大,热浪强度的多年均值和变化趋势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变化特征。热浪事件对植被的生长情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东南沿海、内蒙古东部和新疆东部地区热浪事件对植被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在中国西部、青藏和西南地区热浪事件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较明显。
    • 朱华
    • 摘要: 云南位于喜马拉雅东南缘热带与温带的交汇地区,在生物地理上是热带亚洲生物区系向东亚、喜马拉雅亚热带、温带生物区系的一个过渡区域,演化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了中国主要植被类型。云南在南部具有东南亚类型的热带雨林,中部具有东亚的主要植被类型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北部具有寒温性针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在亚高山、高山地区则具有亚高山、高山灌丛、草甸等;在干热、干暖河谷具有类似非洲的半萨王纳植被及类似地中海地区的硬叶小叶灌丛,而在除热带湿润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有硬叶常绿阔叶林。云南植被的多样性和复杂的分布格局可能主要因云南特殊的地质演化历史,即伴随喜马拉雅隆升而发生的地形抬升、印度支那地质板块向东南的逃逸和思茅-兰坪地质板块的顺时针旋转所导致,结合云南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植物区系研究可以揭示云南植被的起源与演化。
    • 王瑞; 宋祥云; 柳新伟
    • 摘要: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酶活性季节特征一定程度影响了该地植被分布类型,为研究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土壤酶活性的季节特征,分别选取碱蓬(Suaeda 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刺槐(Black Locust)和高粱(Sorghum)5种典型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4个季节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测定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脱氢酶活性规律表现为碱蓬>柽柳>刺槐>高粱>芦苇,其他酶活性总体变化规律表现为刺槐>柽柳>高粱>芦苇>碱蓬;在同一季节中,不同植被间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柽柳和刺槐林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普遍高于其他群落,碱蓬最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基础理化指标有着密切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与有机质、碱解氮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脱氢酶与速效磷呈显著性正相关与pH之间呈负相关(P<0.01);在0—40 cm土层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而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和蔗糖酶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进一步分析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 张勇; 吴子璇; 石锐; 申泽西; 范科科; 张强
    • 摘要: 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和MODIS数据集,得到和田河流域沙漠段河流水面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季节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指数,得到和田河流域沙漠段生态环境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补水措施增加了流域的水体和植被面积,缓解了生态环境;并且生态补水后河流曲折系数下降,平均水面宽度增加,河流逐步朝平流化方向发展;NDVI的空间分布呈现河流两端植被覆盖量高,中间覆盖量低的特点.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得到,生态应急补水使和田河流域沙漠段水体景观和植被景观分布呈现聚集分布,有效地缓解了生态环境.
    • 邓玉娇; 王捷纯; 徐杰; 吴永琪; 陈靖扬
    • 摘要: 植被固碳能力对气象条件十分敏感,研究植被固碳量变化的气象贡献率,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模型模拟方法,分析广东省植被固碳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象条件的响应规律,并定量研究植被固碳量变化的气象贡献率。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而言,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植被固碳能力强,多年平均固碳量按从高到低顺序分区域排序为:粤北、粤西、粤东、珠三角。从时间变化而言,2001—2020年广东省植被固碳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植被固碳量介于838.7—1070.8 g·m^(−2),近20年平均年固碳量达981.2 g·m^(−2)。植被固碳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秋季、春季介于两者之间,冬季、春季植被固碳量年际波动大,而夏季、秋季植被固碳量年际变化平缓。植被月固碳量最低值出现在1月,最高值出现在7月。从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模型的定量模拟可知,近20年气象要素对植被固碳量的影响以正向驱动为主,植被固碳量变化的气象贡献率为48.4%。其中,气温对植被固碳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降水,再次为日照。植被固碳量对日照、气温的响应不存在滞后,对降水的响应存在1—2个月的滞后。
    • 聂桐; 董国涛; 蒋晓辉; 郭欣伟; 党素珍; 郑嘉昊; 李立缠; 王江
    • 摘要: 植被作为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全球或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以地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榆林市为研究区,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选取坡向、坡度、气温、降水和土壤类型5类自然因子,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和GDP 3类人文因子,分析榆林地区植被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力,并揭示了促进植被生长影响因子的最适宜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8年植被覆盖趋向改善,NDVI呈现增加趋势,增速为0.11/10 a,2008年以后植被增长较为明显;NDVI在2018年中高等级(0.6—0.8)面积比2000年中高等级面积明显增加;中高等级集中于榆林市东部黄土丘陵区,中低等级(0.2—0.4)集中于榆林市西北部的风沙区,植被覆盖呈现东部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人口密度和气温因子较好地解释植被NDVI空间分异性,是影响NDVI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因子,GDP、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是次级影响因子,其他因子对NDVI空间分异存在间接影响;坡向、降水和土壤类型因子与其他自然、人文因素对植被空间分布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3)自然、人文因子对榆林市NDVI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表现为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关系,不存在独立关系。该研究揭示了促进植被生长的各影响因素适宜类型或范围,自然、人文因子的共同作用对植被影响更加显著,为地方政府指导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蔡雅梅; 冯民权; 肖瑜
    • 摘要: [目的]探究自然河岸带和强人工干扰河岸带土壤—植被系统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的河岸带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相关分析和偏冗余分析等方法,以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为例,探讨自然河岸带及强人工干扰河岸带土壤—植被系统氮、磷含量的时空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河岸带植被总氮(TN),总磷(TP)含量随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近岸处植物TN,TP含量大于远岸处植物TN,TP含量。河岸带植被TN,TP内稳性表现为自然河岸带>强人工干扰河岸带,两处河岸带植物TP属弱敏感态指标,N/P存在绝对稳态。河岸带土壤pH值、TN及TP含量与植物氮、磷含量的交互作用较为明显。[结论]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植被氮、磷时空分布与河岸带土壤氮、磷时空分布特性相似,人类活动对河岸带土壤—植被系统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 谢清月; 谢小平
    • 摘要: 基于黄河三角洲1998年、2008年和2018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在ENVI5.1和ArcGIS10.2.2的支持下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植被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到2018年这20年间本研究区的林地植被覆盖面积一直稳定在第三位,1998年植被覆盖面积第一位是芦苇及灌木植被,第二位是为耕地植被,2008年和2018年植被覆盖面积第一位变为耕地植被,第二位变为芦苇及灌木植被。从1998年到2018年,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最大的是极低植被覆盖度,面积减少了298.79 km2,其次是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了289.92 km2。该研究区NDVI总体上呈中部高,周边低,黄河河道、黄河故道高,沿海低的分布格局。较高等级的植被覆盖度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内部,少量分布在河口地区,较低等级的植被覆盖度主要分布在北部、东南部的沿海滩涂上,以及水体、盐田及养殖池处,与NDVI分布趋于一致,较高等级的植被覆盖度由中部向西南、东南方向扩散,较低等级的植被覆盖度由东北部的盐田及养殖池向西扩散。通过转移矩阵计算得出,黄河三角洲1998年到2018年,芦苇及灌木植被、林地植被和耕地植被三者在空间上相互转移,其中芦苇及灌木植被和耕地植被之间的相互转移较为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