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5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3篇、会议论文412篇、专利文献971523篇;相关期刊1055种,包括环境经济、环境科学与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 相关会议213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文献由6205位作者贡献,包括吕瑞新、吕庆淮、张德杰等。

大气污染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3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41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71523 占比:99.73%

总计:974108篇

大气污染物—发文趋势图

大气污染物

-研究学者

  • 吕瑞新
  • 吕庆淮
  • 张德杰
  • 王志信
  • 王春雨
  • 王银川
  • 本刊讯
  • 王志轩
  • 王斌
  • 肖纯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春迎
    • 摘要: 以秦皇岛市为例,研究人为源控制对大气污染物减排效应,结果表明:2020年上半年秦皇岛市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了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作用;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四个气象因素与秦皇岛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关性较小,1月中旬前后的减排效果主要是由于区域传输和疫情防控的共同作用,2月中旬到3月中旬的减排效果突出,表明了疫情防控措施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减排效应;秦皇岛市疫情防控措施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率较高。
    • 何昊; 潘非凡; 李丹丹; 刘念; 杨书运
    • 摘要: 降雨是大气污染物主要的湿沉降过程,为探究合肥地区降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湿沉降的特征趋势。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对合肥地区降水进行采集,测量降雨中硫酸根、总氮以及总磷含量,并分析雨水电导率、pH值以及氮沉降状况。结果表明降水中硫酸根含量的平均值为35.83 mg/L,因此合肥地区降水中硫酸盐含量较稳定,而冬季是防治大气硫污染物的关键时期。合肥降水中电导率明显高于中国背景点瓦里关山(2.126 mS/s),说明合肥市的降水污染需引起重视。合肥市降雨中的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值)的平均值为1.55,表明合肥市湿沉降中活性氮主要由于农业活动造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 张娜; 周国富; 黄启芬; 雷嫦; 刘纯军; 张迪
    • 摘要: 为揭示贵阳市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基于国控监测站点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样条函数插值法对贵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物月变化呈现以下特征:O_(3)呈单峰型,NO_(2)呈波动上升变化,其余4种污染物月均质量浓度均呈U形的变化趋势;在季节变化方面,PM_(2.5)、CO、NO_(2)、SO_(2)质量浓度均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_(10)冬季>秋季>春季>夏季,O_(3)春季>冬季>秋季>夏季。(2)从空间分布看,PM_(2.5)春、夏、秋和冬季具有一致性,其余5种污染物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3)在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相关性方面,PM_(2.5)、PM_(10)、CO、NO_(2)、SO_(2)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其中PM_(2.5)和PM_(10)显著相关,二者的排放具有协同性。春季影响大气污染物的关键因素是相对湿度,夏季是降水量和气压,秋季是风速,冬季是气压。
    • 梁林佐; 毋勇; 杨光福; 丁毅; 王雪梅; 洪叶
    • 摘要: 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12月8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8—2020)。从排放源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和对比分析、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达标成本、标准实施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该标准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标准的落地实施提供指导。
    • 焦海洋; 张芷诺; 尉伟; 王一鸣; 牛继强
    • 摘要: 论文以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 18 市为研究区域,从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演变两个方面,选取了包括 PM2.5、PM10、SO2、CO、NO2、O3 在内的六项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作为六个指标,构建出以环境空气质量为评价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 2015- 2020 年为研究时段,收集空气质量浓度数据,并以河南省大气污染现状为基础,结合气象和地形条件,对河南省大气污染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河南省的大气污染具有时间变动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随着时间变化河南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和空间分布不均匀,随后分析了相应的原因,具体包括工地和道路扬尘、交通运输、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几个方面。
    • 张华
    • 摘要: 张华等编著该书是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和我国自主研发的污染物大气化学气候双向耦合模式系统获得的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与反馈等研究成果编撰而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特别是中国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该书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基于多源观测数据获得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数值模式模拟大气污染物(包括气溶胶与对流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各类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及其在全球和中国地区产生的气候效应;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罗红成; 廖琪; 容誉
    • 摘要: 以2015年为基准年,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预测2025年湖北省能源消费CO_(2)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通过设置基准(记为BAU)情景、低碳(记为LC)情景和强化低碳(记为ELC)情景3种控制情景,测算CO_(2)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量,并运用污染物减排量交叉弹性法评价了CO_(2)减排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和第二产业占比是影响湖北省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人均GDP和城市化率对能源消费有驱动作用,而能耗强度对能源消费有抑制作用。人口数量、人均GDP、第二产业占比、能耗强度、城市化率每发生1.000%的变化,将分别引起湖北省能源消费总量相应发生1.273%、0.215%、1.161%、0.014%和0.096%的变化。至2025年,ELC情景下预计可减少能源消费约1000万t(以标准煤计),削减0.14亿t的CO_(2)排放,同时可分别减少SO_(2)、NO_(x)、PM_(10)排放量2.06万、2.33万、0.93万t。工业和建筑业部门对CO_(2)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贡献最大,其次为能源生产与加工转换部门。LC情景和ELC情景政策均对CO_(2)和大气污染物具有协同减排效应。
    • 江旭昌
    • 摘要: 对水泥行业与火电行业年耗煤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所谓“超低排放”要求浓度限值等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个行业存在很大的不同;对德国水泥工业NOx排放标准的发展和制订进行介绍,再结合中国水泥协会孔祥忠执行会长针对“超低排放”问题的有关论述,尤其是我国环保标准制定的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看出我国水泥行业目前有些省市已颁发的“严控标准”和所出台的“超低排放标准”值得认真思考!为解决水泥行业当前这种杂乱不一的情况,中国水泥协会引导和规范水泥企业实施满足国家配额要求的超低排放改造,为国家标准的修订做好准备,于2021年3月已开始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行业统一标准的编写工作。
    • 王晨龙; 王堃; 左朋莱; 梁全明; 高佳佳; 童亚莉; 韩悦; 张晓曦
    • 摘要: 在北京市选取了6家典型化学实验室,通过采样探针和不锈钢罐收集,GC-MS-FTIR和FID仪器分析,获得周期性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定量分析了这类实验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并估算其排放量和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具有物种分布广、单一成分浓度低等特征,其中VOCs的排放受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影响较大。此外,化学实验室的污染物排放周期性较强,实验过程使用的原材料是影响最终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主要因素,从OFP值和排放总量可以看出,实验室的排放应作为未来环境管控的重点。
    • 曹占高; 王立庆; 王亚楠
    • 摘要: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为配合生态环境部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煤制氮肥的分级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大气环境治理,提出并牵头组织制定了团体标准《煤制合成氨、尿素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分级标准(大气污染物)》(T/CNFAGS 1—2021),2021年7月21日发布,2021年10月1日实施。介绍了T/CNFAGS 1—2021的制定背景、制定原则、分级设置、污染物排放浓度分级限值指标的确定,以期为制订科学、合理、经济的清洁生产实施方案,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