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辐射强迫

辐射强迫

辐射强迫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56099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等;辐射强迫的相关文献由368位作者贡献,包括石广玉、张华、张镭等。

辐射强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6099 占比:99.74%

总计:56244篇

辐射强迫—发文趋势图

辐射强迫

-研究学者

  • 石广玉
  • 张华
  • 张镭
  • 银燕
  • 刘红年
  • 华泽钊
  • 吴涧
  • 崔国民
  • 王体健
  • 符淙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华
    • 摘要: 张华等编著该书是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和我国自主研发的污染物大气化学气候双向耦合模式系统获得的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与反馈等研究成果编撰而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特别是中国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该书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基于多源观测数据获得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数值模式模拟大气污染物(包括气溶胶与对流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各类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及其在全球和中国地区产生的气候效应;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李心月; 陈显尧
    • 摘要: 有卫星高度计观测的近三十年来,观测数据显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onal Overturing Circulation,AMOC)增强时全球变暖减缓,而AMOC减弱时变暖加速,与以往利用数值模式给出的AMOC与全球气候变化同位相的认识不同。本文利用海洋再分析数据中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场,分析了AMOC通过调节海洋热量分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在二十世纪初期,AMOC与全球平均海表面温度(Sea Searface Temperture,SST)变化同位相,而随着温室气体辐射强迫逐渐增强,两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AMOC增强导致北大西洋副极地中深层热输送增强,缓解了表面辐射强迫引起的全球SST升温,全球变暖减缓;AMOC减弱时,向中深层的热输送减少,表层辐射强迫几乎全部用来加热表层海洋,全球加速变暖。再分析数据证实过去和现代气候中AMOC对全球SST的影响存在差异。
    • 屈垚; 刘卉昆; 周岳; 张勇; 时迎强; 师菊莲; 王楠; 朱崇抒
    • 摘要: 为探讨西安冬季不同大气污染状况(污染天和清洁天)大气细粒子(PM_(2.5))及其一次棕碳(BrC_(pri))和二次棕碳(BrC_(sec))的光学特征及辐射效应,开展了高分辨率多波段光学参数观测,获得PM_(2.5)多波段光学吸收系数(b_(abs)),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得到BrC_(pri)和BrC_(sec)的光谱依赖指数(AAE)及其相对黑碳(BC)的辐射强迫.结果显示,污染天时段370nm光学吸收(b_(abs)(370))和880nm光学吸收(b_(abs)(880))均值分别为(733±311)Mm-1和(185±80)Mm-1,分别高出清洁天约5.9倍和6.2倍.清洁天PM_(2.5)的AAE1.08~2.09,变化幅度大于污染天(1.28~1.79).清洁天棕碳光学吸收(b_(abs)(BrC))在370nm波长对总吸收占比高于污染天,均超过30%.一次棕碳光学吸收(b_(abs)(BrC_(pri)))在清洁天和污染天均对b_(abs)(BrC)呈现高贡献,占比范围分别为76%~86%和82%~91%,说明一次排放仍然是造成西安冬季污染的重要原因.清洁天BrC、BrC_(pri)和BrC_(sec)的AAE均值分别为4.42、4.31和4.78,均高于污染天,说明清洁天粒子等效直径相对较小,老化程度较高导致BrC的高光谱依赖性.b_(abs)(BrC_(sec))日间变化表明污染天凌晨高湿条件下的液相反应可能是BrC_(sec)形成的主要机制,比清洁天更为强烈,而污染天日间BrC_(sec)受光漂白的影响较大.最后估算了BrC_(pri)和BrC_(sec)的辐射强迫效应,在紫外波段(300~400nm),污染天BrC_(pri)和BrC_(sec)相对BC的辐射强迫分别为62%和16%,而清洁天分别为59%和23%,表明BrC_(pri)和BrC_(sec)在西安冬季的辐射强迫效应不容忽视.
    • 王鹏; 赵胡笳; 马雁军; 孙敬敏; 谢桐川; 代家庚; 侯续丽; 吕明佳
    • 摘要: 利用2010—2020年黑龙江省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观测资料,分析并探讨了背景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波长指数、单次散射反照率、粒子体积谱分布以及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龙凤山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平均值为0.67;最小值出现在12月、1月和2月,平均值分别为0.17、0.02和0.18;气溶胶光学厚度在17时达到最高值为0.39。气溶胶波长指数在4—5月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20和1.21;12月最高,平均值为1.74;波长指数在12时达到峰值,为1.44。单次散射反照率最低值分别出现在4月、8月和10月,平均值分别为0.84、0.82和0.84;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在12时出现峰值,为0.95。龙凤山区域春季气溶胶粗粒子体积分数最高值出现在5月,为0.04μm^(3)·μm^(-2),有效半径为3.85μm;夏季气溶胶细粒子体积分数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0.06μm^(3)·μm^(-2),有效半径为0.19μm;秋冬季龙凤山背景地区气溶胶细粒子和粗粒子体积分数均进一步减小。龙凤山区域地面和大气层顶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分别为-94.44 W·m^(-2)和-22.33 W·m^(-2)。
    • 唐利琴; 胡波; 刘慧; 赵舒曼; 刘俊卿
    • 摘要: 利用SBDART (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辐射传输模式,结合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北京站观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数据,评估北京地区近十年气溶胶以及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北京近十年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440nm)为0.61±0.56,(A)ngstr(o)m波长指数均值为1.09,单次散射反照率(single scattering albedo,SSA440nm)的均值为0.888±0.045;AOD呈现下降趋势,SSA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区域气溶胶污染有所改善.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地面和大气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多年均值分别为-24.91±19.80Wm-2、-65.52±43.78Wm-2、40.61±28.62 Wm-2,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和地表为冷却效应,对大气产生加热作用.气溶胶和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绝对值的年际变化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夏季高,冬季低,这与AOD的变化规律一致.并且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下降趋势与SSA的上升趋势呈现较好的反位相关系.
    • 摘要: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气候强迫的贡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本纲研究组最新评估表明,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不足美国的40%。相关成果发表于PNAS。气候强迫分为正辐射强迫(致暖)和负辐射强迫(制冷),在气候强迫的构成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显著。其中,发达国家主要以其排放的温室气体的致暖效应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短生命周期大气污染物的制冷效应则会抵消大部分温室气体的致暖效应。
    • 陈光灿; 李函璐; 傅云飞
    • 摘要: 准确估算青藏高原的云辐射效应,对分析该地区的近地面感热通量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利用加权平均方法,分别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测云雷达(CPR)和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像元数据进行融合。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上多云个例(2017年5月5日)与少云个例(2017年8月2日)情况下的可见光通道和热红外通道的信号、云参数和大气长短波辐射强迫等的差异。研究表明,少云时高原地区的大气顶大气长波辐射强迫为108.3 W·m-2,多云时为104.5 W·m-2。同时少云个例中塔里木盆地的大气顶大气长波辐射强迫为200.7 W·m-2,表明该辐射强迫受到地表热力状况影响较大。深厚与浅薄云区的云顶高度相差不大,但多云个例中深厚云区的短波辐射强迫是浅薄云区的2倍多,这一比例远大于长波。这表明短波辐射强迫对云厚度较敏感。最后,本文分析了CERES观测的大气顶长短波辐射分别与MODIS热红外和可见光通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超过0.95),MODIS的可见光通道可以用于估算大气顶的短波辐射量,而MODIS的热红外通道只可用来估算云区的大气顶长波辐射量。
    • 马翔宇; 李传金
    • 摘要: 黑碳被认为是除温室气体外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辐射强迫因子。三极(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是全球雪冰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沉积至雪冰中的黑碳可反映人类活动的历史变化,并可能导致反照率降低而影响物质能量平衡。通过系统回顾三极地区雪冰黑碳的研究方法、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其造成的辐射强迫,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三极雪冰中黑碳的时空分布及其辐射强迫差异较大,其中青藏高原是浓度和辐射强迫影响最大的地区,也是对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潜在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三极地区雪冰中保存着长时间序列的黑碳沉积记录,是研究自然变率、人类活动影响黑碳沉积历史(如北极与青藏高原冰芯中记录的工业革命以来黑碳沉积的快速上升)的良好介质,同样为模型预测未来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三极地区是全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在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黑碳必然会在未来的三极地区气候演变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 刘世伟; 王晓明; 效存德; 杨洋; 吴雪娇
    • 摘要: 文中通过长时间中国雪深序列数据集、ERA-5的反照率数据,以及CESM-CAM5的辐射数据,分析了1988—2016年中国积雪的辐射强迫,并通过DICE/RICE模型计算其大气碳当量,进而对中国年均积雪气候调节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同时分析其时空变化,由此得到功能分区.结果表明,中国积雪对于全球的辐射强迫贡献等价于-0.22(±0.01)W/m2,相当于减少大气碳当量17(±1)Gt C带来的降温效应,从能源转变的替代成本角度出发,其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可达到3.9(±2.1)万亿元.同时发现,由于积雪减少趋势引起的中国积雪气候调节服务衰减,相当于碳当量以0.67亿t/a的速率减少,这相当于每年气候调节服务衰减造成的替代成本达到150(±12)亿元,在29年间累积损失可达4100(±328)亿元.最后基于评估结果对中国积雪气候调节服务功能进行了分区讨论.
    • 张玉兰; 罗犀; 康世昌; 高坛光; 胡召富
    • 摘要: 碳质气溶胶(黑碳和有机碳)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加速冰川消融具有重要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第三极地区雪冰中碳质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老雪和粒雪冰中黑碳与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雪坑以及新雪,更新了我们对于同一条冰川不同区域雪冰中碳质组分的认识.雪坑中黑碳的同位素组成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雪冰中黑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贡献,而高原中部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雪冰中黑碳的化石燃料贡献与生物质燃烧的贡献相当.雪冰中碳质组分导致的辐射强迫可达上百W·m-2,由此使得冰川消融增加、积雪持续期缩短.下一步将继续加深对雪冰碳质组分的来源及其对反照率影响的机理研究,为进一步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碳质组分对冰川消融的贡献提供科学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