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39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56篇、会议论文482篇、专利文献145579篇;相关期刊2012种,包括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生态学报、百科知识等; 相关会议359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温室气体的相关文献由1098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玉娥、万运帆、刘文清等。

温室气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56 占比:3.35%

会议论文>

论文:482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145579 占比:96.34%

总计:151117篇

温室气体—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谦; 曹芳; 付明亮; 苏盛; 王明伟; 赵祝钰; 林煜棋; 章炎麟
    • 摘要: 本研究选取14辆中国目前常用的在用轻型和重型机动车,利用底盘测功机,分别在WLTC(世界轻型车测试程序)和C-WTVC(中国重型商用车辆瞬态循环)工况的冷启动程序下,测试CO_(2)排放因子,同时研究了相应的油耗,并比较不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机动车CO_(2)排放因子受到排量、冷热启动、燃料和驾驶路段的影响;机动车在城市路段冷启动条件下油耗最高,导致CO_(2)排放因子更高,比全工况冷启动和城市路段热启动条件下分别高出了26.6%~199.7%和8.3%~35.5%;高排量重型柴油货车在市区油耗更高,导致CO_(2)排放因子大幅增加,因此禁止大排量重型柴油货车进入市区能有效控制CO_(2)排放;使用液化石油气替代燃油会降低机动车CO_(2)的排放,液化石油气公交车和出租车在城市路段的CO_(2)排放分别降低37.2%和12.1%,而高速路段则分别降低51.8%和20.3%;当前更为符合道路实际的WLTC工况依旧会对中国实际道路轻型机动车CO_(2)排放因子和油耗分别产生31%~46%和17.7%~26.8%的低估.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排放因子数据,我国须加快工况的本土化改良.
    • 高伟俊; 王坦; 王贺
    • 摘要: 作为社会中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部分,建筑温室气体排放量始终居高不下,是顺利建设碳中和的低碳社会亟需改善的重要课题。对日本建筑碳中和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日本近年来在建筑碳中和道路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关注日本最新出台的标准、规范及政策,为我国的建筑节能减排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 山东博汇纸业取得产品碳足迹证书本刊讯(孙建晓报道)3月21日,山东博汇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白纸板系列、文化纸、瓦楞箱板纸顺利完成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并取得产品碳足迹证书。碳足迹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而碳足迹认证主要测量和计算企业运营所产生或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 马金更; 雷生荣
    • 摘要: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期。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因此加快科学实用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是当前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关键。在畜牧业生产中,降低畜禽养殖的碳排放量尤为关键。为此,记者采访了杭州珑池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珑池泉")总经理雷生荣,请他讲述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更好做到降低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 高健; 高瑶; 孟利; 李静; 尚云涛
    • 摘要: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检测需求,采用双检测器模式,构建了同时检测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甲烷(CH_(4))、二氧化碳(CO_(2))和氧化亚氮(N2O)浓度的气相色谱法监测技术,该方法采用HAYESEP Q色谱柱以及FID和μECD检测器对3种温室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色谱体系检测CH_(4)、CO_(2)和N_(2)O浓度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17%、0.022%和0.545%,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7%、0.052%和0.981%,相关系数r>0.999,满足监测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利用该色谱体系对某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周边大气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污水处理厂CH_(4)、CO_(2)和N_(2)O的排放浓度均较高,且气体浓度的分布与其处理工艺相关联.
    • 李社潮; 王影
    • 摘要: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
    • 陈伟; 申荣荣
    • 摘要: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温室气体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温室气体具有流动性和外溢性的自然属性,传统的单独治理、末端治理方式无法有效应对因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而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是治理区域性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它可以减少二次治理造成的成本浪费,实现大气环境的全局优化。目前,我国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在温室气体防治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为破解困境,更好地发挥机制优势,有必要完善现有的温室气体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期顺利完成"双碳"治理任务。
    • 张明棣; 何冬一; 古添发; 孙天乐; 林晓玉; 黄晓锋; 何凌燕
    • 摘要: 于2019年9月~2020年7月对深圳市福田区路边的大气CO_(2)、CH_(4)、N_(2)O和CO浓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显示,其观测时段平均浓度分别为(430.8±6.1)×10^(-6)、(2318.5±137.9)×10^(-9)、(332.6±1.6)×10^(-9)和(333.4±121.2)×10^(-9).CO_(2)与CO浓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CH_(4)和N_(2)O浓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高、夏季低;在秋冬季浓度较高是由于采暖期的化石燃料排放的远距离输送导致,夏季浓度较低主要是由于远距离传输源的减少以及植物光合作用或光化学反应等汇的增强.CO_(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两峰一谷型”,主要受植物的光合作用、早晚交通高峰等影响;CO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两峰型”,主要受早晚交通高峰的影响;CH_(4)、N_(2)O浓度日变化特征都表现为夜间高、日间低,主要受日间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将2020年新冠肺炎交通封锁期与2021年同时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气CO_(2)、CH_(4)、N_(2)O和CO浓度分别降低了3.1%、10.6%、0.5%和13.9%,说明实施交通管控对于促进城市温室气体的减排至关重要.
    • 赵清竹; 高峰; 曹铁华; 辛贵民; 王天龙; 傅民杰
    • 摘要: 为研究耕作与水肥耦合对冷凉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耕作方式和水、肥管理组合模式,以吉宏6号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组合模式下的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深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T1)、深耕+减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2)与深耕+增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3)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优于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且实际产量显著高于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高出8.3%、16.8%和20.4%。生育期深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T1)、深耕+减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2)和深耕+增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3)模式的CO_(2)累计排放量较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提高了9.4%、26.4%和2.3%;CH_(4)累计排放量较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降低-6.7%、提高12.2%与降低-17.6%;N_(2)O累计排放总量较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提高了51.0%、78.8%和63.1%。深翻栽培增加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及结实率,提高产量。深翻栽培基础上,调控水肥管理措施,可优化水稻农艺性状,实现稳产与高产。
    • 李晓立; 何堂庆; 张晨曦; 田明慧; 吴梅; 李潮海; 杨青华; 张学林
    • 摘要: 【目的】明确大田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_(2)O和CO_(2))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稳定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和2019年大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等氮量条件下常规单施化肥(NPK)、有机肥替代30%(化学肥料180 kg N·hm^(-2)+有机肥90 kg N·hm^(-2),NPKM30)、有机肥替代50%(化学肥料135 kg N·hm^(-2)+有机肥135 kg N·hm^(-2),NPKM50)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并估算玉米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和农业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结果】等氮量条件下NPK、NPKM30和NPKM50处理间的玉米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N_(2)O排放通量呈动态变化,且3个施肥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与NPK相比,NPKM30处理两年N_(2)O累积排放量均值增加5.22%,而NPKM50处理降低7.92%。玉米生育期N_(2)O累积排放量占土壤全氮的12.91‱—18.74‱。3个施肥处理间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幅为74.53—367.04 mg·m^(-2)·h^(-1)。施肥显著增加CO_(2)累积排放量,与NPK相比,NPKM30和NPKM50处理两年CO_(2)累积排放量均值分别增加0.91%和5.79%;GWP分别增加2.07%和2.10%。与NPK处理相比,NPKM30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2.46%和1.43%,而NPKM50处理增加3.37%和1.43%。【结论】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增加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但能够保持玉米产量稳定,同时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单位产量碳足迹,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生态效益,有机肥替代30%(NPKM30)是实现玉米稳产减肥减排较为理想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