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1568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3篇、会议论文135篇、专利文献124546篇;相关期刊815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论坛、经济研究导刊等; 相关会议97种,包括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杭州论坛等;碳排放量的相关文献由3051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浩松、张伟、刘凯等。

碳排放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3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13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24546 占比:98.93%

总计:125894篇

碳排放量—发文趋势图

碳排放量

-研究学者

  • 伍浩松
  • 张伟
  • 刘凯
  • 周凡珂
  • 周文闻
  • 本刊编辑部
  • 邱剑
  • 黄夏
  • 于洋
  • 周光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美国政府拟推出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近期,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Michael REGAN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制定1项新的汽车排放法规。该项排放法规将有效限制汽车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该项排放法规限定了轿车和轻型货车的碳排放量,并要求汽车制造商在现有碳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将汽车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22.6%。
    • 郭春梅; 卞晨航; 孟冲; 黄梦娜; 马千里
    • 摘要: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eFootprint软件对天津市中新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和运营阶段采用的主要绿色技术减碳潜力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占比最大,为89.74%,其次是物化阶段,为10.08%,废弃阶段仅占比0.18%。同时,太阳能热水技术措施的利用对建筑的减碳效果最好,CERR为15.27%;其次为采用节能照明的绿色技术,CERR为3.13%;在该案例中,节水措施和地源热泵的应用不仅未达到减排效果,反而相比未采用这些技术措施时增加了碳排放。
    • 马金更; 雷生荣
    • 摘要: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期。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因此加快科学实用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是当前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关键。在畜牧业生产中,降低畜禽养殖的碳排放量尤为关键。为此,记者采访了杭州珑池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珑池泉")总经理雷生荣,请他讲述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更好做到降低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 蒋冉(译)
    • 摘要: 德国邮政敦豪集团与芬兰耐思特石油公司达成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耐思特将在英国东米德兰机场为敦豪快递部提供可持续航空燃料。预计到2022年中期,敦豪将花费6000多万欧元购买可持续航空燃料,有望减少7万吨碳排放量。这是集团实现2030年目标的第一步,即通过可持续燃料满足至少30%的航空燃料需求。耐思特石油公司将成为在东米德兰机场向敦豪快递提供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主要供应商。
    • 李朝瑞; 张爱民; 邓奕星; 闻岳龙
    • 摘要: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出双碳量约束下智能电网多目标分层节能选择规划方法。建立双碳模型,明确区分再生塔和吸收塔处置的二氧化碳量;以智能电网的最大净收益为目标函数,确定双碳模型约束条件;从日前调度和实时调度2个方面,搭建基于双阶段调度的规划模型实现碳采集机组以及风电机组协调优化,实现智能电网多目标分层节能选择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的双碳模型更具经济性、高收益低排放优势;该方法在联合模式运行下,只要1组储能电池即可实现惩罚成本为0,此时收益价值较高;该方法规划后可显著降低CDM、ET两种贸易交易价格提高后的电网碳排放量
    • 魏文娇
    • 摘要: 本文通过多目标粒子群优化计算方法,改变墙体类型、窗墙比、玻璃类型、外部遮阳以及建筑朝向,对不同环境的热环境及光照情况进行模拟计算,最终计算出不同的建设成本以及碳排放量,选择最优化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实际案例表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并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建筑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 苏春梅; 张榆琴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是我国绿色食品的供给大省,因此,控制冷链物流成本对于提高云南绿色食品竞争力十分重要。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优化,最大程度降低绿色食品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排放碳含量,延长食品储存周期,保证其新鲜度,进而扩展云南绿色食品的国内市场,用消费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国内大循环贡献力量。
    • 赵先超; 彭竞霄; 胡艺觉; 张子兮
    • 摘要: 研究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对指导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在估算湖南省各县区碳排放量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IS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县域碳排放的空间分异、时空格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7年,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区域的市辖区,县域碳排放最高点在长沙市市辖区;(2)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全省县域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全局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市的市辖区在中心相互辐射,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现象,并形成了碳排放“高-高型”分布特征;(3)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冷热点格局表现出湘南地区冷点扩张,湘中地区热点扩张的演变趋势,从2013年到2017年,热点区与次热点区由11个升至13个,湘中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冷热点差距在逐步拉大;(4)影响湖南省县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4个影响因素与碳排放均表现为正相关性,其影响程度依次为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与单位GDP能耗。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序言在今天,“双碳”目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新名词”。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甚至极端恶劣天气。而中国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同时,在全球碳排放量占比也迅速增长,控制碳排放的任务迫在眉睫。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确立了“双碳”目标的路线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严峻挑战,又是重大机遇。
    • 李艳芹; 李宗尧
    • 摘要: 以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外)2002—2017年面板数据为支撑,综合分析了全国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全国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呈现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性的相关结论:(1)全国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时间序列上,全国近年来碳排放总量缓慢增加、碳排放质量明显提升;空间分布上,平均碳排放量整体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规律,碳排放强度呈现“北高南低”的整体分布特征。(2)加入反馈效应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与碳排放量正相关,国内技术进步、国外技术进步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3)全国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量存在正反馈效应,本省(区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通过影响相邻省(区市)的碳排放量而对本省(区市)碳排放量造成一定的正向影响,国内技术进步和国外技术进步均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相邻省(区市)碳排放强度间接影响本省(区市)的碳排放强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