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443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1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291046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种子科技、花木盆景:花卉园艺、果农之友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等;水肥管理的相关文献由2669位作者贡献,包括单洪友、赵勇、吴海波等。

水肥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1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91046 占比:99.52%

总计:292453篇

水肥管理—发文趋势图

水肥管理

-研究学者

  • 单洪友
  • 赵勇
  • 吴海波
  • 王耘
  • 翟洪民
  • 苗昌泽
  • 谢加勇
  • 谢立勇
  • 郭李萍
  • 陈邦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徐铭霞
    • 摘要: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很好地保证了粮食安全。在水稻栽培技术研发过程中,已经掌握了较多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同时水稻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手段也得到了优化,很好地提升了水稻产量与质量。1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的意义通过加强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更好地发展农业;水稻种植产业要实现良好发展,必须将技术与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农业技术科技水平[1]。
    • 祝贞科; 肖谋良; 魏亮; 王双; 丁济娜; 陈剑平; 葛体达
    •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具有碳源和碳汇双重功能,调控稻田土壤固碳减排,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稻田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与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转化、稳定与技术调控等方面,总结和分析稻田土壤固碳过程和机制,并提出应对“碳中和”的策略。稻田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水稻秸秆、根系、根际沉积碳、微生物同化碳以及有机肥等。外源有机碳输入土壤后,其分解矿化过程首先受控于有机碳溶出过程,而微生物矿化溶出的有机碳过程与土壤水分条件、养分含量及其计量比、微生物活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矿化释放的有机碳,其余部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代谢,形成活体微生物及其残留物,最终以团聚体保护、矿物结合态保护、微生物残体保护等形式固持于土壤中。我国水稻土具有显著的固碳效应,近40年来的实测数据表明,在水肥管理和秸秆还田等多举措实施下,我国亚热带水稻土耕作层有机碳含量增加了约60%。采用增碳减排措施,优化稻作系统耕作方式和田间管理模式,建立碳减排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稻作系统纳入“碳交易”市场,对实现“碳中和”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阐明稻田固碳功能形成机制,提升核算与预测稻田碳中和能力,加快稻田碳中和技术研发,为提前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 潘意; 杨浪群; 吴慧吉
    • 摘要: 为探究高秀高山红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分析了三江县高秀村红薯栽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条件及生产优势,由此提出了:种植人员应该从品种选择和处理、整地栽培、田间水肥管理、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等方面,优化红薯高产抚育的相关措施。并给出了建议:相关部门和种植人员应该依托科技、高效、合理的技术,实施特色产业战略的第一步,加大对高山红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最终促进本土产业发展。
    • 杨兰琴
    • 摘要: 基于紫叶李的生物学特性,繁育紫叶李可采用一般性扦插繁育和双膜覆盖扦插育苗方法。通过扦插嫁接和覆膜,可以提升植株根部生长速率,确保枝条生长整齐。同时,在紫叶李栽培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及时除草、合理密植、优化水肥管理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增强紫叶李长势,提升其观赏价值。
    • 赵清竹; 高峰; 曹铁华; 辛贵民; 王天龙; 傅民杰
    • 摘要: 为研究耕作与水肥耦合对冷凉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耕作方式和水、肥管理组合模式,以吉宏6号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组合模式下的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深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T1)、深耕+减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2)与深耕+增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3)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优于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且实际产量显著高于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高出8.3%、16.8%和20.4%。生育期深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T1)、深耕+减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2)和深耕+增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3)模式的CO_(2)累计排放量较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提高了9.4%、26.4%和2.3%;CH_(4)累计排放量较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降低-6.7%、提高12.2%与降低-17.6%;N_(2)O累计排放总量较旋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CK)分别提高了51.0%、78.8%和63.1%。深翻栽培增加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及结实率,提高产量。深翻栽培基础上,调控水肥管理措施,可优化水稻农艺性状,实现稳产与高产。
    • 邓岚; 王宇翔; 于青; 马姝妤
    • 摘要: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北临塔里木盆地,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性气候,针对和田地区农户对越冬茬番茄作物规范水肥管理技术的需求,根据相关实验和生产实际,提出了新疆和田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的育苗技术、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栽培要点,为该地区番茄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
    • 庸安磊
    • 摘要: 水肥在高产小麦的中后期田间管理中特别重要,是实现高产目标的重要因素。一、氮肥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小麦田特别是9000 kg·hm^(-2)以上的高产麦田,虽然品种差异,地力条件、产量等不同,但氮肥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于小麦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单位面积吸收氮素的量也相应提高,起过9000 kg·hm^(-2)的田块,产量每提高1500 kg,吸收的氮肥要增长10%以上。
    • 张兴; 侯帅帅
    • 摘要: 观光农业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满足了都市居民周边游的需求。观光园中水果、蔬菜采摘,是最吸引游客消费的项目,其中樱桃番茄、水果黄瓜、草莓、小西瓜较受欢迎。在南京农业嘉年华进行迷你西瓜立体栽培,可以合理控制育苗时间、定植时间、水肥管理等,使迷你西瓜的品质、口感有了很大提升。迷你西瓜一般在国庆节上市,吸引大量游客参观与购买,作为礼品型西瓜采摘,提高了生产效益。现将该技术和经验总结如下。
    • 李增源; 王绍雷; 姬廷廷; 张卫峰
    • 摘要: 当前设施葡萄栽培中水肥盲目投入问题严重,因为缺乏灌溉决策标准导致农户实际生产中难以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固态电阻传感器设备对设施葡萄根系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设施葡萄灌溉决策指标,并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灌溉与施肥结合的综合管理比农户常规管理单穗重提高161 g,产量提高20.2 t/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1.1%,含酸量降低21.9%,维生素C含量增加4.13 mg/100 g,用水量下降至2016 t/hm^(2),相比于农户滴灌方式节水效率达到33.3%,灌溉和施肥总成本节省32.2%。以萌芽至开花前土壤水分压力低于30 kPa,果实生长期低于200 kPa设置灌溉决策指标基本可以实现设施水量平衡,根据土壤养分供应和作物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设置肥料投入定额,可以用于设施葡萄水肥一体化体系智能管理。
    • 尚庆茂; 王希波; 张伟丽
    • 摘要: 茄果类蔬菜生产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本文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育成的茄果类蔬菜主要优良品种,综述了茄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如育苗基质配制、种子消毒处理与引发方法、播种量核算、苗期环境和水肥管理参考指标、成苗质量与包装运输等,并针对茄果类蔬菜出苗不整齐、易徒长、病毒病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