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烷

甲烷

甲烷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12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16篇、会议论文709篇、专利文献12104篇;相关期刊1656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沼气、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338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等;甲烷的相关文献由315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舒冬、孙晓丹、张杰等。

甲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16 占比:33.02%

会议论文>

论文:709 占比:3.71%

专利文献>

论文:12104 占比:63.28%

总计:19129篇

甲烷—发文趋势图

甲烷

-研究学者

  • 张舒冬
  • 孙晓丹
  • 张杰
  • 张信伟
  • 李杰
  • 倪向前
  • 蔡进
  • 刘继华
  • 包信和
  • 吴学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余锋; 李思宇; 邱园园; 卓鑫鑫; 黄健; 汪浩; 朱安; 刘昆; 刘立军
    • 摘要: 全球变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甲烷排放的10%~30%.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氧化是决定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其过程是在相关微生物参与下完成的,受多种环境条件影响.水分管理直接影响稻田土壤的通气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排放.本文综述了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并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等常用节水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 江佳怡; 高逸飞; 王瑞; 于小晴; 侯恒达; 石志鑫; 张航
    • 摘要: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且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在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将低价值的甲烷转化为增值的化学品是有重要意义的。甲烷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的转型被认作是催化领域的“圣杯”,它的C-H键本身固有的低反应活性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挑战。这篇综述讨论了在低温下光催化甲烷产生的含有氧原子的氧化物。另外,还指出甲烷的光催化氧化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 李秋; 潘承继; 李席; 王传虎
    • 摘要: 甲烷气体意外泄漏扩散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环境。采用Fluent软件模拟有限空间的甲烷气体泄露,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位置发生的气体泄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甲烷的泄漏口位置、障碍物位置和泄露时间的影响,并得出有限空间内甲烷易于聚集的区域和甲烷不易聚集的区域,为甲烷报警器的安装和发生泄漏时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顾晔
    • 摘要: 在分析当前使用的三种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编写特征的基础上,以人教版第二册“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课时为例尝试了突出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教学设计,借助科学史素材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上的科学家如何获知甲烷的结构,借助球棍模型搭建探究结构纷繁多样的有机化合物,以期学生通过本节导论课的学习能够获知有机化学的学科特征和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 李涛; 李增鹏
    • 摘要: 沼气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添加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可提高沼气产量,特别是金属NPs在提高沼气产量、缩短启动周期、改善工艺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不同类型、大小和浓度的纳米颗粒对于提高沼气产量和厌氧消化效率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导电NPs的类型和大小对改善厌氧消化系统内微生物生长、CH_(4)产生、生物量转化率以及营养代谢的影响,并讨论了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系统中添加NPs的限制和影响因素。
    • 唐志伟; 张俊; 邓艾兴; 张卫建
    • 摘要: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甲烷(CH_(4))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稻田CH_(4)减排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和文献收集,计算分析了我国2001—2018年水稻播种面积和单位产量CH_(4)排放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总结了稻田CH_(4)排放的关键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8年我国水稻总播种面积和稻田CH_(4)总排放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单位水稻产量CH_(4)排放则呈整体下降趋势。稻田CH_(4)排放包括土壤CH_(4)产生、氧化与传输3个过程,主要受水稻品种、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农艺措施等因素影响。受水稻播种面积影响,我国稻田CH_(4)排放量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单位产量CH_(4)排放量呈南高北低的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选用低排放水稻品种、应用减排稻作技术、施用CH_(4)减排产品等水稻栽培减排途径。同时,针对我国稻田CH_(4)排放的区域特征,提出在选用高产低排放品种基础上,南方平原稻作区重点应用好氧耕作与控水增氧等减排技术,南方丘陵稻作区重点应用生物炭和石灰等减排产品,北方稻作区重点应用好氧耕作和硫酸铵替代部分尿素等减排技术。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促进稻田CH_(4)减排的科技创新与政策创设建议,以期为实现水稻丰产与稻田CH_(4)减排的协同提供理论参考。
    • 闫帅; 杨家宝; 龚岩; 郭庆华; 于广锁
    • 摘要: 基于火焰光谱诊断平台,利用由高分辨率CCD相机成像系统和光纤光谱仪组成的光谱成像系统对甲烷反扩散火焰的光谱辐射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氧燃当量比和CO_(2)稀释水平下CH4/O_(2)同轴射流反扩散火焰的OH^(*)、CH^(*)二维辐射分布并进行了Abel反卷积处理。结果表明:随氧燃当量比的增加,OH^(*)火焰逐渐中空,火焰锋面被拉伸,轴向高度和火焰面积均先增大后减小。CH^(*)火焰核心反应区位置和形状随当量比增加变化不明显。随CO_(2)稀释剂体积分数的增加,OH^(*)火焰被拉伸,并由完全包络状过渡为对称包络状,火焰面积逐渐减小。CH^(*)火焰被拉伸并靠近中央轴线,火焰面积逐渐增大。对比OH^(*)火焰层,CH^(*)火焰层较薄且峰值强度低。
    • 牛晓旭
    • 摘要: 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是一种通过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中被广泛用于产量预测、甲烷物性计算、甲烷吸附与分离以及甲烷催化转化等领域。针对甲烷催化转化领域,综述了近年来ANN技术在甲烷干重整、蒸汽重整、联合重整和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进展,结果表明:ANN在预测甲烷转化率、产物收率等方面具有准确性好、泛化能力强、鲁棒性好的优点,在催化工艺优化、催化剂组成优化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沈李东; 金靖昊; 刘心
    • 摘要: 内陆湿地与水体(如湖泊、河流、水库等)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微生物介导的甲烷厌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反应在控制内陆湿地与水体甲烷排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内陆湿地与水体易形成缺氧环境,且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数量繁多,是发生AOM反应的理想生境。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内陆湿地与水体中存在多种电子受体(NO^(-)_(2)、NO^(-)_(3)、SO^(2-)_(4)、Fe(Ⅲ)等)驱动的AOM途径。NC10门细菌和甲烷厌氧氧化古菌(anaerobic methanotrophic archaea,ANME)的一新分支ANME^(-)_(2)d主导了湿地和水体环境中的AOM反应,其中ANME^(-)_(2)d具有根据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电子受体的潜力。研究系统综述了内陆湿地与水体中不同电子受体驱动的AOM途径及其参与的主要功能微生物类群;分析了AOM反应在控制温室气体甲烷排放中的作用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总结了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甲烷厌氧氧化活性测定的同位素示踪技术。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蒋健俣; 郭雪岩; 霍官平; 王志远; 杨帆
    • 摘要: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球形与拉西环两种内扩散性能不同的铜基载氧体颗粒,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甲烷化学链燃烧实验,分析了球形与拉西环载氧体颗粒在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中的最大温升及所需时间。结果表明:在还原反应中,甲烷进气流量能同时对拉西环载氧体的反应速率与最大温升产生影响,在总流量较大时有必要控制甲烷与氮气进气流量比;在氧化反应中,拉西环载氧体最大温升高于球形载氧体,反应温度的增大对拉西环载氧体最大温升的提升效果优于球形载氧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