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碳

黑碳

黑碳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38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5351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11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暨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等;黑碳的相关文献由1005位作者贡献,包括邱宇平、尹云锋、盛光遥等。

黑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5351 占比:99.71%

总计:105656篇

黑碳—发文趋势图

黑碳

-研究学者

  • 邱宇平
  • 尹云锋
  • 盛光遥
  • 章明奎
  • 曹军骥
  • 杨玉盛
  • 陈颖军
  • 高人
  • 于晓东
  • 汤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先久坤; 崔世杰; 张运江; 盖鑫磊
    • 摘要: 黑碳气溶胶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之一,不仅影响着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还通过吸收太阳辐射改变辐照平衡从而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亚洲地区作为世界七大洲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广的地区,黑碳气溶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二分之一以上。对当前黑碳气溶胶观测所用主要仪器与方法,以及亚洲地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关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通过总结发现亚洲地区大气黑碳浓度分布特征与人口分布特征相一致,中国地区黑碳浓度分界线与胡焕庸线大致吻合,佐证了黑碳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亚洲地区黑碳排放来源及影响因素,以及黑碳光学性质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黑碳气溶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张莉莉; 沙雪琴; 张振加; 汪青
    • 摘要: 测定了皖江城市带合肥、芜湖、池州3个典型城市夏、冬两季的地表灰尘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分析了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黑碳(BC)的相关性,并在对PAHs进行来源解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总PAHs平均质量浓度以芜湖(5.20μg/g)最高,合肥(2.98μg/g)次之,池州(2.30μg/g)最低;商业区(4.22μg/g)、交通区(3.89μg/g)、工业区(3.48μg/g)的质量浓度高于绿地区(3.24μg/g)和住宅区(2.75μg/g);冬季(3.75μg/g)高于夏季(3.14μg/g)。地表灰尘中PAHs与BC的相关性不大,主要来源于交通的油类高温燃烧和石油挥发泄漏,以及煤和生物质的高温燃烧。3市的地表灰尘PAHs健康风险总体较低,只有皮肤接触途径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 马盼; 田梓杰; 张小玲; 王式功; 尹岭
    • 摘要: 为研究黑碳(BC)对呼吸系统急性发病的影响及气温的修正效应,收集北京市2009~2012年264075例呼吸系统急诊病例与同期空气污染物(BC、PM_(2.5)、SO_(2)、NO_(2))及气象数据,在划分呼吸道感染部位(上、下呼吸道)与人群年龄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与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建模.首先分别研究BC、气温与发病的(滞后)关联,继而构造二元交互模型探索气温-BC的协同关系,再分层量化BC在不同气温水平的健康影响;并同时纳入气态污染物验证BC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对总呼吸系统、上感、下感而言,气温-发病风险的暴露-响应曲线均近似“V”型,阈值温度分别为24°C、26°C和24°C,且低温的滞后累积影响强于高温.主效应模型揭示BC诱发即时性风险,影响在3d内消失;BC浓度每升高四分位数(IQR),总呼吸系统、上感、下感的超额发病风险(ER)分别为1.97%、2.64%和1.34%.少儿(≤14岁)超额发病风险最高(总呼吸系统,3.40%),而老年组(≥60岁)结果不甚显著.双污染物模型显示,BC与SO_(2)共存会放大BC关联风险,尤以上感响应明显;而BC与NO_(2)共存会适度增强下感风险.BC-气温的非参数二元模型显示,BC升高使发病风险类似对数函数上升,且高温会显著增强BC的健康影响.分层模型得到,每IQR BC在气温高于阈值时导致的下感风险显著高于上感,分别为5.55%、1.27%(P>0.05);而低于阈值时BC所致上、下感风险相当,均在0.55%左右.BC对呼吸系统发病的急性影响与感染部位和气温水平紧密相关,不同年龄段间也体现差异化特征.
    • 张欢; 樊儒; 罗相林; 李龙
    • 摘要: 为了解宝鸡市黑碳(Black carbon,简称BC)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利用AE-31型黑碳仪于2017年12月1日-31日在宝鸡市监测的BC数据,分析得出宝鸡市不同天气条件下BC气溶胶浓度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PM10,PM2.5,SO_(2),NO_(2)和CO污染物,对BC气溶胶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C浓度平均值为1.7μg/m^(3)。最大值和最小值浓度分别为3.4μg/m^(3)和0.9μg/m^(3)。空气质量为良、轻度、中度、重度及以上污染时BC浓度分别为1.3、1.7、2.1和2.5μg/m^(3),表明BC浓度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差逐渐升高。BC气溶胶日变化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呈双峰双谷型,峰谷值分别出现在08:00~09:00、18:00~20:00和15:00~16:00、04:00~05:00。不同天气条件BC浓度与PM10,PM2.5,SO_(2),NO_(2)和CO相关性分析表明,表明宝鸡市BC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工业燃煤等。
    • 崔琛
    • 摘要: 黑碳(Black Carbon,BC)是PM2.5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气候、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都存在负面影响。为了了解山西省BC排放特征,识别重点排放时段与区域,本文基于MERRA-2再分析数据,探究了山西省BC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山西省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政策,结论如下:(1)山西省BC浓度南高北低,全省年平均浓度为4.04μg/m^(3);(2)BC浓度日变化特征明显,峰值出现在5:00—7:00,谷值出现在14:00—15:00,季节趋势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3)山西省BC减排措施主要集中在工业、居民区与交通排放部门。
    • 李世浩; 谭志海; 秦韩淼; 谭探探; 谷茂林
    • 摘要: 本文以西安不同功能区黑碳浓度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问题。通过AE-51型微型黑碳仪对长乐东路黑碳质量浓度进行质量检测,揭示西安市典型道路黑碳排放特征及源解析。结果表明,黑碳每日浓度在早高峰为3.70~7.57μg·m^(-3)及晚高峰为2.89~7.00μg·m^(-3),明显大于非高峰期(2.03~5.86μg·m^(-3)),且工作日浓度(4.38~10.82μg·m^(-3))高于休息日浓度(3.28~8.58μg·m^(-3));西安市不同年份下,大气中黑碳浓度有较大变化,大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变化规律,最高浓度出现在2003年(16μg·m^(-3));最低浓度发生在2019年(3.66μg·m^(-3));与其他城市相较,西安黑碳浓度属于中等水平,黑碳排放浓度受车流量、森林覆盖率、人均生产总值等社会指标影响。可见,合理规划和适当限制机动车使用频率是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 占长林; 詹佳伟; 柯振东; 柳山; 张家泉; 刘红霞
    • 摘要: 在湖北孝感采集5种不同类型扬尘(道路尘、大气降尘、堆场尘、土壤尘和建筑尘)样品45个,并采用热光反射法测定其黑碳(BC)、焦炭和烟炱浓度。结果表明:(1)孝感扬尘中BC质量浓度为0.02~10.65 g/kg,平均值为1.45 g/kg,BC平均值表现为道路尘>土壤尘>建筑尘>大气降尘>堆场尘。(2)BC和总有机碳(TOC)、焦炭和烟炱质量比平均值分别为0.34、1.92,表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是BC的主要来源。(3)孝感扬尘中BC与TOC、焦炭、烟炱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BC的主要贡献来源是焦炭。
    • 于文秀; 胡利民; 石学法; 张钰莹; 叶君; 白亚之; 夏逸; 杨刚; Anatolii Astakhov
    • 摘要: 热成因黑碳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这类碳的排放、从陆向海的转移及其环境归宿对于理解北极快速变化下陆源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是全球最为宽浅的陆架,接收了大量来自径流和海岸侵蚀输入的陆源物质,尤其近年来环北极野火的频繁发生,因而成为研究北极沉积黑碳源-汇过程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对东西伯利亚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和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碳的含量为0.1~2.3 mg/g,平均为0.99 mg/g,其中来自生物质燃烧贡献为主的焦炭平均占70%以上。黑碳总体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拉普捷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西部地区黑碳含量较高,与海岸侵蚀和河流输入关系密切;陆架东部(包括楚科奇海)陆源输入相对较少,黑碳含量相对较低。不同类型黑碳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不同;对于近岸区,来自径流和海岸侵蚀的输入可能是焦炭从陆向海的主要输入方式。
    • 张伟
    • 摘要: 利用兰州皋兰山大气成分监测站2017年3月—2020年2月年黑碳气溶胶浓度观测数据,分析兰州主城区黑碳气溶胶浓度日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特征以及主要气象要素对黑碳气溶胶浓度造成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兰州市主城区黑碳气溶胶浓度日变化特征均为“上午高,午后回落”的“单峰型”特征,24 h循环显著;全年12月黑碳气溶胶浓度平均值最高、5月最低,一年四季由高至低分别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风向风速对黑碳气溶胶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出现在主导风向ENE(东东北)—N(北)—ESE(东东南),该主导风向平均风速大于其他风向;当风速≤2.5 m/s时,黑碳气溶胶浓度值处于高点;当风速>2.5 m/s时,风速越大,黑碳气溶胶浓度值减小越快。
    • 伍丽青; 王冲; 姜华; 高健; 任建宁; 汤明珍; 司书春
    • 摘要: 为深入了解济南市主城区道路环境黑碳(BC)污染的时空规律,并评估机动车等对BC排放的影响,该研究利用车载平台和微型黑碳仪在济南市主城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道路BC走航观测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济南市主城区道路环境BC小时平均浓度为7.29μg/m^(3),且昼夜呈双峰特征,双峰分别出现在04:00—08:00和18:00—22:00,该时段处于道路柴油车行驶及人群出行时段.②源自化石燃料燃烧的BC占比为82.55%,来自生物质燃烧的BC占比为17.45%.③BC道路环境浓度呈主干道(7.27μg/m^(3))>次干道(6.56μg/m^(3))的特征,柴油车占比较大的北园高架上的BC平均浓度(7.18μg/m^(3))高于汽油车占比较大的经十路(5.64μg/m^(3)).④BC浓度峰值多出现在清晨/深夜交叉路口附近,距十字路口5~10 m时观测的BC浓度最高,表明BC浓度除了受车流量影响外,还受到路况、车型、车速、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显示,相比汽油车,济南市道路环境BC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重型柴油车车辆数、出行时间和行驶路段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