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碳气溶胶

黑碳气溶胶

黑碳气溶胶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120271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球化学、气象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十一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等;黑碳气溶胶的相关文献由52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张仁健、邹应全等。

黑碳气溶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20271 占比:99.87%

总计:120432篇

黑碳气溶胶—发文趋势图

黑碳气溶胶

-研究学者

  • 张华
  • 张仁健
  • 邹应全
  • 何清
  • 刘新春
  • 史晋森
  • 张宏群
  • 张武
  • 曹军骥
  • 王志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伟凯; 江崎正; 肖雨霄; 刘思宇; 段二红; 李双江; 肖捷颖
    • 摘要: 为了解石家庄市南郊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及人员健康风险,采用数据透视表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2018年8月~2021年4月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结果表明:PM_(2.5)中的BC平均浓度为3.03μg/m^(3),春夏秋冬4季PM_(2.5)中的BC平均浓度分别为2.12、1.76、3.24、4.45μg/m^(3),春夏秋3季日变化呈双峰单谷型,冬季则呈双峰双谷型;成人与儿童的致癌风险(cancer risk,CR)均高于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给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疫情发生前后的CR值和危害商HQ(hazard quotient)值大小均为极重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轻微活动;极重体力活动的HQ仍未达到阈值,人群在进行极重体力活动时BC产生的非致癌影响不显著。
    • 贾凤菊; 李琳; 冯程
    • 摘要: 为研究西南地区典型城市成都“十三五”期间黑碳气溶胶(BC)浓度的变化特征,文章统计了成都市“十三五”期间BC浓度,分析了BC浓度的频数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及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BC浓度和BC/PM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成都市BC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BC/PM整体保持稳定;BC日均浓度最高频数出现的范围逐渐倾向于低值;BC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整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BC浓度约为夏季的两倍;BC浓度日变化特征呈一峰一谷型;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BC浓度呈上升趋势,BC/PM呈下降趋势。
    • 徐海保; 马楠; 杨争; 彭龙; 谢林宏; 何瑶; 陶江川; 洪娟; 王俏巧; 王伯光; 毕新慧
    • 摘要: 基于2020年南岭背景高山地区的3个典型云事件,利用地用逆流虚拟撞击器采集云中颗粒物,结合单颗粒黑碳光度计和激光雾滴谱仪分析黑碳浓度及云参数特征,探讨黑碳云内清除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进入云内的黑碳约占整体的20%,而云中含黑碳云滴的占比(4.67%)则少于含黑碳间隙颗粒的占比(15.31%);黑碳的分粒径质量清除率和数量清除率接近,变化范围均为28%~59%;高液态含水量和云滴数浓度有利于黑碳云内清除率的增加,而黑碳云内清除率会随黑碳总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因素对于黑碳云内清除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云滴数浓度>液态含水量>总黑碳浓度.
    • 张旭影; 朱彬; 王媛敏; 钤伟妙
    • 摘要: 应用耦合黑碳源示踪方法的区域大气化学WRF-Chem模式,对中国东部秋季黑碳气溶胶(BC)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中东部BC浓度较高(>2μg/m^(3)),BC高值区(>4μg/m^(3))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两湖及四川东部等地区.工业源、居民生活源、交通源是BC的主要排放源,其中工业源会造成近地层BC分布呈点状高值,地形及气象条件也是影响BC累积和传输的重要因素.BC浓度较高的京津冀BC以本地源贡献为主,在不同的风场及大气扩散条件下,外来源对京津冀BC贡献占比的变化较大.BC来源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传输型:地面风速较大,外来源贡献占比达35.1%;二是静稳型:地面风速小,大气条件静稳,以本地贡献(80.1%)为主,来自京津冀周边省份(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的贡献较少(6.9%).本地源与外来源对京津冀BC贡献比呈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其中傍晚~早上,本地贡献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午后本地贡献占比减小,外来输送明显增强.当京津冀地区受外来输送影响更大时,日变化特征更明显,外来贡献在午后占比可超过40%.
    • 冯小姣; 耿红; 彭妍; 康鑫; 武力; Ro Chul-Un
    • 摘要: 为掌握太原市冬季灰霾发生期间黑碳气溶胶形貌特征和化学成分变化特点,分别于2011-12-30 T 08:00至2012-01-01 T 04:00和2018-11-25 T 08:00至2018-11-27 T 04:00灰霾发生期间在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楼顶使用MAY七级冲击式颗粒采样器每隔4 h采集空气动力学直径分别为0.25~0.5μm、0.5~1.0μm以及1~2μm的大气单颗粒分析样品,运用带超薄窗口能谱仪的扫描电镜(JEOL JSM-6390)测定了样品中4330个颗粒的二次电子像及X射线能谱,通过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程序的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每个颗粒的元素原子浓度进行了计算,并对颗粒进行了分类与计数.共检测到6类颗粒,分别是矿物尘、碳质颗粒、钠盐颗粒、二次颗粒、富铁颗粒和其他,其中黑碳气溶胶数量相对丰度在2011和2018年样品中平均为26.8%和34.2%.按照伸长率(E)、纵横比(R)、是否与其他物质结合等将其分为伸展型、支链型、嵌入或粘附型和团聚型4种,反映了黑碳颗粒不同的老化过程.2011年样品中团聚型和支链型数量较多,而2018年样品中伸展型和嵌入型多于团聚型和支链型,提示2011年黑碳气溶胶老化程度大于2018年,与灰霾严重程度相一致.本研究表明,与2011年相比,太原市2018年冬季灰霾污染特征和燃料结构可能发生了较大改变.
    • 范圣虎
    • 摘要: 利用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超级站中MAAP-5012型黑碳仪对乌鲁木齐市黑碳气溶胶进行连续一年的监测,并结合乌鲁木齐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站小时数据和日数据及气象数据对黑碳气溶胶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乌鲁木齐黑碳气溶胶浓度日均值为1 506(±1 096) ng/m3,本底值为575 ng/m3,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黑碳浓度相对较低;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黑碳浓度为2 414(±1 325) ng/m3,本底值为825 ng/m3,较十年前浓度下降明显.乌鲁木齐市黑碳气溶胶浓度随季节变化差异大,冬季>秋季>夏季>春季,24小时昼夜变化整体呈现“夜高昼低”和不典型的“双峰双谷”特征,“周末效应”特征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黑碳气溶胶与NO2 CO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均超过0.8,一元线性拟合度均超过0.7,黑碳气溶胶与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NO2、CO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虽然气象因素中温度、湿度、风速与黑碳的Pearson相关性及一元线性拟合效果不佳,但气象因素仍是影响黑碳气溶胶浓度重要因素.
    • 秦亚兰; 郑丹; 周顺武; 马淑俊
    • 摘要: 利用近12年(20062017年)郑州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 aerosol,BC)浓度观测数据,在揭示郑州冬季BC浓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站风向、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在晴空和非晴空状态下,BC浓度与风向及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1)郑州冬季BC浓度平均值为(9.80±6.34)μg/m3,其中12月的最高,2月的最低,1月的居中。(2)郑州冬季BC小时平均浓度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特征,最高峰出现在早上(09时左右),次高峰出现在晚上(20时左右),最低谷出现在下午(15时左右),次低谷出现在凌晨(03时左右)。(3)近12年郑州冬季BC浓度总体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10 a趋势率约为-1.40μg/m3。(4)郑州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晴空状态下偏西和偏东风向出现BC浓度高值;BC浓度与低层风速呈反向变化关系,当08时地面风速为2~4 m/s、20时地面风速为0~1 m/s、925 hPa和850 hPa风速大于10 m/s时,对BC浓度的稀释作用明显,且在晴空状态下更显著。
    • 秦亚兰; 郑丹; 周顺武; 马淑俊
    • 摘要: 利用近12年(2006-2017年)郑州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 aerosol,BC)浓度观测数据,在揭示郑州冬季BC浓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站风向、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在晴空和非晴空状态下,BC浓度与风向及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1)郑州冬季BC浓度平均值为(9.80±6.34)μg/m3,其中12月的最高,2月的最低,1月的居中.(2)郑州冬季BC小时平均浓度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特征,最高峰出现在早上(09时左右),次高峰出现在晚上(20时左右),最低谷出现在下午(15时左右),次低谷出现在凌晨(03时左右).(3)近12年郑州冬季BC浓度总体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10a趋势率约为-1.40μg/m3.(4)郑州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晴空状态下偏西和偏东风向出现BC浓度高值;BC浓度与低层风速呈反向变化关系,当08时地面风速为2~4 m/s、20时地面风速为0~1 m/s、925 hPa和850 hPa风速大于10 m/s时,对BC浓度的稀释作用明显,且在晴空状态下更显著.
    • 刘思宇; 杜伟凯; 吕东影; 朱欢欢; 李双江; 肖捷颖
    • 摘要: 为研究城市采暖前后黑碳气溶胶(BC)变化特征,采用BC 1054型黑碳仪对石家庄市空气中的BC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得到以下结果:监测期间BC平均浓度为(6.39±0.36)μg·m-3,浓度范围为1.04~23.39μg·m-3,采暖前平均浓度为(4.68±0.29)μg·m-3,而采暖后平均浓度为(9.20±0.68)μg·m-3,是采暖前的1.97倍;受人类活动影响呈明显的规律性:采暖前后BC日变化趋势为双峰双谷型,采暖后周末效应明显,BC浓度约为工作日的1.25倍;采暖前BC浓度受粗颗粒物影响较大,采暖后则受细颗粒物影响较大.石家庄市BC与CO,NO2,PM10,PM2.5这4种要素来源相似,主要源于工业企业排放、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
    • 郑彬; 黄燕燕; 谷德军; 林爱兰; 李春晖
    • 摘要: 利用重建的华南区域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浓度资料,分析其与南海夏季风在年际尺度上的关系.结果 表明,华南区域BC浓度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在2000年前后有明显的突变,由显著负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即由高BC浓度弱季风变为高BC浓度强季风.通过合成对比分析,发现1988-1999年(第一时间段)的华南BC主要气候效应是间接辐射强迫作用:华南BC使云粒子半径减小,抑制华南区域春季降水,增加了云的生命期,从而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少,表面和低层大气降温.负温度异常激发了异常反气旋,在南海区域即有东风异常.到夏季,东风异常减弱了季风强度,同时抑制了南海地区的降水.2000-2010年(第二时间段)的华南BC主要气候效应是直接辐射强迫作用:春季高BC浓度通过直接气候效应,增暖大气,加强降水,但是雨日减少,从而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增多,表面和低层大气增温.正温度异常激发了异常气旋,在南海区域即有西风异常一直维持到夏季,增大了季风强度,同时增强了南海地区的降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