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7-11-2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采用华南61测站47a(1958—2004年)前汛期(4—6月)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华南前汛期的旱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7a来华南有12个涝年和12个旱年发生,较严重的早涝年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以后:前汛期旱涝变化以2~4a的年际尺度周期最为显著:4、5月旱涝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敛,而5月与6月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一定的反位相变化特征;地理分布上,可将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分为5个旱涝异常气候区。近47年来桂南、粤两和东南沿海地区呈现旱-涝-旱的变化特征,而桂北区由旱转涝趋于雨涝的趋势明显,东北部山区由涝转旱趋于干旱的趋势明显。
  • 摘要:利用NOAA提供的1973-2004年32年欧亚雪盖面积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和合成方法对比分析了欧亚秋、冬季雪盖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关系,得到了一个观测事实:欧亚秋季雪盖与后期冬季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最主要模态北极涛动(AO)或北大西洋涛动(NAO)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欧业秋季雪盖面积与后期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比欧业冬季雪盖与同期大气环流的关系更好。最后提出了一个联系欧亚秋季雪盖与冬季大气环流的可能原因:欧亚秋季雪盖异常可能是导致后期冬季北半球人气环流变化的一个主要强迫因子。
  • 摘要:以WOFOST作物模型为主要研究工具,利用田间实验数据,通过调整作物参数及土壤和水文参数,以提高模型的模拟效果:在气象要素空间插值及作物参数、土壤参数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大气气溶胶存在下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玉米)生长过程模拟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发现:玉米的籽粒产量、生物量都与辐射最的变化呈正相关,而且发现并不辐射量越多对作物的生长越有效,当辐射艟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正的影响会减缓。通过在区域格点上运行模型,分析大气气溶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东北中熟玉米产量变化范围在4.1﹪~-6.4﹪,平均减产3.1﹪:晚熟玉米产量变化范围在4.2﹪~-8.1﹪,平均减产3.7﹪。
  • 摘要:通过模拟1971-2000年30年平均硫酸盐与黑碳气溶胶对对流层顶高度影响,模拟结果得到:无论硫酸盐气溶胶还是黑碳气溶胶引起全球范围对流层顶高度降低较为明显,最大降低值可达150m。硫酸盐气溶胶对流层降温和平流层升温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引起对流层顶高度降低;而黑碳气溶胶对流层升温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对流层顶高度升高,但平流层升温在一定程度上又将使对流层顶高度降低,因此黑碳气溶胶对对流层顶高度影响就很难估计。气溶胶引起对流层温度和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与气溶胶引起对流层顶高度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气溶胶引起对流层温度和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其对对流层顶高度的影响,同时考虑气溶胶引起对流层和甲流层黼度变化两种因素对对流层顶商度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 摘要:本文用嘉兴市6个代农站1971~2001年历年逐月降水量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滑动t检验两种方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量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指出,近30年来,嘉兴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近10年米降水增加趋势减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降水突变增加。
  • 摘要:本文从197I~2006年这36年的台州汛期降水资料中,用平方差距平法选取降水异常年,并利用中国气候中心提供的历年大气环流特征量数据①,分析汛期降水异常年与大气环流特征最以及海温、太阳黑子等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西太平洋副高砥仲脊点等大气环流因子与台州的汛期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热带气旋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03(显著水平p<0.01):此外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指数(3区),太阳黑子数与降水异常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降水异常偏多年海水偏冷,而降水异常偏少年则偏暖:降水异常偏多年的太阳黑子数比降水异常偏少年偏多,其中1~2月太阳黑子数目明显偏多,逐月距平比异常偏少年偏多415﹪。
  • 摘要:本文比较了2007年和2003年高温日数、高温天气过程,并利用NCEP/NCAR月平均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北半球环流场,从环流指数、副高及极涡方面对夏季(7—8月)高温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前期冬春季气温偏高及梅汛期降水量偏少,是夏季出现高温的重要因素,2007年7月副高偏强偏西,但强度和西伸点均小于2003年,8月份副高明显减弱东退,而2003年8月剐高依然强盛:2007年极涡较弱,偏向东半球,2003年极涡较强,偏向西半球,副高和极涡的共同作用是高温出现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全国129站日平均气温资料,从偏态系数、峰度系数入手分析了日平均气温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近40年中国各季日平均气温的均值分布大致呈南高北低,夏季日平均气温的日际变化最小,四季日平均气温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地理差异明显。1961-1975年时段至1976-2000年时段,夏季、春季日平均气温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范围明显加大,冬季不服从正态分布范围北部加大,南部减小,秋季与冬季大致相反;在夏、春、秋季日平均气温方差的变化对日平均气温概率分布的影响是主要的,均值变化的影响次之,冬季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流域均值的变化对概率分布影响是主要的,方差变化影响次之,其他地区相反。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 Nino3.4区海农温度序列,研究了1950/1951年-2002/2003年冬季ENSO事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北半球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在1978/1979年有一个明显的跃变。跃变后,低纬中高层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明显减弱,其中东南来的减弱最为明显,而低层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则有所增强;东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与ENSO事件关系明显减弱;西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与ENSO事件的关系加强。
  • 摘要:本文以低纬度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区域,选取城市庭院的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月(干季)和7月(雨季)的庭院、建筑物的小气候立体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建筑物与周围大气间及其周围大气与庭院大气间的热力传输特征,得出:(1)建筑物外墙壁面向其近旁大气间热流密度随季节、壁面朝向、时刻、高度位置的不同而各异。总的来说,下季其热流密度强度大于雨季:东、南向壁面其热流密度强度大于西、北向壁面;昼间热流密度大于夜间,昼间热流密度变化显著,夜间较为平缓。(2)建筑物外墙壁面向其近旁大气间热流密度的热流密度高度变牢整体为负值,昼夜间其变率数值无明显变化,但因季节及壁面朝向不同而各异。其变率的绝对值干季大于雨季,南、东向其变率绝对值大于西、北向。(3)在各向壁面中,大部分昼间壁面表现为热源,夜间表现为热汇,而从全天来看,除去干季南向壁面和雨季西向壁面,其余均表现为热汇。(4)建筑物近旁大气向庭院大气传热的变化趋势同建筑物壁面向壁面近旁大气间的热量传递趋势相似,但后者热流密度数值上为前者的数十倍,前者的热力效应不明显。(5)建筑物屋顶面向其近旁大气间的热流密度季节变化不明显。昼间,其热力效应在建筑物各表面中最为显著,夜间热流密度较小,变化较缓和;(6)建筑物外表面对城市人气的热力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 摘要:本文利用观测场周围环境未受影响的陇川站1969~1998年30年的气温资料对其他四站进行订证,然后计算出全州各站的线性升温率,并与相应时段未订证气温值的线性升温率相比较,得出一个德宏的年平均气温30年中在下降的结论,引起气温下降的原因是因年降水量的增多使日照时数减少,进而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通过对观测数据的趋势分析,我们认为,德宏30年年平均气温趋势升温率术之所以出现订正前后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结果,是因为观测场环境的变化引起了气泓观测的不连续性;故在应用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气温变化时应考虑观测场周围环境改变因素,否则,将会对我们的分析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根本性的。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云贵高原中小城市楚雄市的人口逐渐增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城市气候效应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楚雄市的发展,原气象观测站已包围在城市高楼大厦之中,对全州没有什么代表性,在2002年楚雄州气象局决定将原气象观测站迁址南郊。通过对楚雄市2002年、2003年新旧气象站气缘资料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白天强于夜间,与其它人城市的城市热岛效应相反;年变化冬强春弱,与其它大城市的变化也略有不同。热岛效应的成因与其特殊下垫面性质和独特的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有很大关系,研究得出不同区域环境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有很大差异。并且提供弱化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有:加强绿化、扩大水体面积、改变建筑物表层涂料、加强城市规划和控制人口增长,等等。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城市化气候的影u向机制,并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选取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7个气象站1961年9月~2006年的5月的AO(或A)文件,筛选出该地区寒潮天气发生次数,运用合成法、Mann-Kendall(简称M-K方法)检验法、Mor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可勒泰地区寒潮天气发生次数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突变和周期。结果表明:(1)阿勒泰地区寒潮天气发生次数全年及秋、冬季有减少的趋势,而春季有增加的趋势;全年和冬季60年代后期发生次数最多,80年代前期发生次数由最少:秋季70年代最多,2l世纪初最少;春季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60年代初最少。(2)20世纪90年代之后,年均频次及告季均略有减少;在空间分布上该地区寒潮发生次数具有Ω型的分布特征。(3)M-K突变检测表明,全年及各季该地区寒潮发生次数没有显著的变化。(4)Morlet小波分析表明,该地区个年及各季寒潮天气发生次数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或准周期的变化特征。
  • 摘要:采用1960~2000年位于天山两侧的4个探空站逐日探测资料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观测资料,利用经过5点平滑处理的曲线趋势对比和线性相关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了41年来4个探空站夏季0°C层半均高度变化和冰川观测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夏季0°C层高度在1970年代后与零平衡海拔高度、消融区面积、纯物质消融量和融水径流深4个物理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与积累区面积、纯积累量、纯物质平衡总量、纯物质平衡值4个物理量反位相同步变化,尤其以1990年代变化剧烈。就相关性而言,表征冰川的8个特征物理量中,消融区面积与夏季0°C层高度二者相关性显著水平达到0.05以上,其余7个物理量与夏季0°C层高度的相关性均通过了0.01以上的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充分说明表征冰川特征的物耻量与表征对流层中低层温度特征的夏季0°C层尚度具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对新疆对流层中低层自由大气温度变化具有很好的响应。1990年代以米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天山山区对流层内的中下层均显著变暖,夏季0°C层高度陡升,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加快,进而出现了最大的物质负平衡。
  • 摘要:精河流域上游的3个树轮年表与精河5~8月的平均温度相关显著,考虑到温度对树木年轮生长的滞后效应,重建了精河1468~2001年的5~8月平均温度,方差解释量为62.2﹪。分析其变化特征发现,在这534a中共经历了7个偏暖和7个偏冷阶段,在不同阶段温度的变化周期并不一致,在1541年、1684年、1855年和1969年前后出现突变。
  • 摘要:利用和田市气象站、和田河上游乌鲁瓦提和同古孜洛克水文站1961~2004年的气温、降水、径流实测资料和NCEP/NCAR 500hPa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和田河夏季流量的变化及其对流域内0°C层高度以及山区气温、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4a来,和田河夏季平均流挝、和田市0°C层高度呈不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和田河流域山区的夏季降水量呈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和田河夏季平均流量、和田市0°C层高度在1979年发牛一次由多(高)到少(低)的突变,和田河流域山区降水量在1987年发生一次由少到多的突变。利田河夏季径流以融雪(冰)的贡献为主,夏季0°C层高度下降是夏季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和田河夏季流量偏丰(枯)年的500hPa同期平均温度距平场有显著差异,与中低纬地区的温距平常的高低中心空间分布关系更加密切。
  • 摘要:利用位于山西部伊犁河谷巩乃斯河源区的天山云杉树轮宽度资料,分析了树木径向生长与相邻气缘站点气象资料的关系,发现树轮指数与新源站7-8月的降水呈正相关,与7-8月最高气温显著负相关,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表明这一区域树木生长主要受水份条件限制,生长季期间的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树木当年和次年的生长。利用标准化树轮年表指数重建了新源站350a来7-8月最高气温,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52 0﹪。各种检验参数表明,重建方程是稳定的。对重建序列进行的特征分析农明:新源350a以来7-8月由专高气温经历了5个偏暖和5个偏冷阶段,重建序列存在2a的周期变化;在1733年,1778年,1832年,1871年,1920年,195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其中1920年前后的突变与北半球气温的突变年份一致。
  • 摘要:应用喀什噶尔河流域内7个气象站、3个水文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全流域、平原区、帕米尔高原区的气温、降水、以及出山口控制站年径流最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喀什噶尔河全流域以及平原区、帕米尔高原区的年以及冬、秋季明显增暖,近5年春季温度也迅速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全流域与高原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增加,近5年平原区也明显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流域的春季、夏季降水明增加,而近5年秋、冬季增湿迅速:近5年平原区的秋季、春季以及冬季降水增加明显,高原区却以夏季、秋季增湿最明显。2)喀什噶尔河流域内全流域以及平原区、帕米尔高原区的年气温与降水量都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平原区的秋、冬季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最显著,夏季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原区的四季降水均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帕米尔高原区的夏、秋、冬季气温都显著的上升趋势,秋季最明显;帕米尔高原区的四季降水同均呈上升趋势,只有夏季的增湿趋势较显著。3)喀什噶尔河年径流量(3站合计)近47a米呈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以3.0﹪·(10a)-1的速率增加。而流域内3条河流情况有所不同,克孜河径流量的线性增加趋势最明显,而盖孜河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
  • 摘要:利用新疆103个测站46年6-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新疆夏季降水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域夏季降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夏季降水场可分为4个区域,各区域的夏季降水的长期演变趋势基本一致,但强度上存在差异,且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突变和周期特征。
  • 摘要:本文利用新疆96个气站点1961-2000年40年的气候资料,通过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各气缘站点40年内各年、季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分析了整个新疆地区在40年内年、季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40年内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度为2.99mm/年,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而且,春、夏季的下降速度明显大于秋、冬季。此外,利用参考作物蒸散量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建立相关关系,分析了不同气候要素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年参考作物蒸散最的变化而言,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均是显著的影响因素,而气温的影响关系不显著。对于不同季节的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而言,影响因素和程度有所差异。
  • 摘要:对29个有雪密度观测的气象站40a气象资料进行聚类和回归分析。结果农明:降水、雪深、大风、吹雪等因子与雪密度有密切正相关关系,由此建立雪密度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另选无雪密度观测的50个站40a气象资料,用关系模型计算出各站雪密度,从而使有雪密度值的站点增加到79个,为深入细致研究新疆雪密度时空分布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新疆雪密度有明显稳定期和不稳定期之分,稳定期雪密度是时间的函数。采用mapgis65,结合卫星遥感资料,研制了新疆雪密度(稳定期)空间分布图。新疆雪密度的分布呈现从盆地及其周边剑到山地及期周边最后剑3800-4000m以上高山带,随高度的升高雪密度依次升高。依据雪密度分布图和时间函数计算得出:稳定期新疆雪密度最大平均值为0.191g.cm-3。
  • 摘要:利用艾比湖流域径流形成区的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流域的14个采点的宽度年表和灰度年表,分析了艾比湖流域与温泉、精河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利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重建了温泉461a年的7—8月平均温度、精河534a的5-8月平均温度、温泉105a的1-5月降水量的长序列,揭示了过去500年来艾比湖地区的冷暖阶段、干湿阶段、突变和周期等气候变化特征。利用艾比湖流域5个基本气象站点1961-2005年资料,对气温,降水,蒸发量,平均风速进行了趋势、周期、突变分析:利用艾比湖流域地农径流1961-2000年的观测资料以及1950—2005年艾比湖水域面积资料,分析了艾比湖流域地表径流以及水域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摘要:本文利用昌吉州主要棉区4个代表站1961-2005年4-10月期间气象资料,分析了45a、不同年代际以及近10a的棉花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得出:棉花生长期间,昌吉州主要棉区45a来总的气候变化趋势为增温、增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O.25°C/10a和6.66mm/10a,且近10a为45a中最暖(湿)的时段,但不同年代际的变化有些差异。另外,45a来以及不同年代际平均日照时数均呈减少的趋势,近10a最少。本文以昌吉市近10a棉花发育期观测资料为例,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导致45a来终霜期提早、初霜期推迟,近10a平均初、终霜出现日期均较稳定,对棉苗生长影响不大而对部分年份的棉花品质可能造成一些影响。其次,10°C界限温度初日自90年代以后,逐渐提早;10°C终日自70年代以来变化不大。45a来,10°C:界限温度持续天数呈逐年延长的趋势,约2d/10a,尤其近10a最长。≥10°C积温也呈增多的趋势,为57.4°C.d/10a,且近10a为热量条件最好的时期,不仅对当地棉花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使昌吉州棉花种植界限发生了明显变化,棉花种植区域向东扩展了100Km,适宜种植高度也提高200m左右。但是近10a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以及日照时数的减少的事实对棉花生产有不利影响。
  • 摘要:利用内江市1961—2006年气温、降水、日照资料,采用经验函数拟合等方法,计算分析了内江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江市近50年来,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温明显,进入偏暖阶段,极端最高气温日数明显增多;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下降的,其减速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加速,各季节降水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夏季减少最为明显;年日照时数呈减少的趋势,尤以夏季减少最多,冬季次之,以秋季变化最缓。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了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 摘要:因台风气候演变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需要,我们开展了“影响华东500年历史台风资料重建”工作。研究内容涵盖了资料的采集、年代测定、古气候值的推算三个主要方面。由于从历史文献中收集到的相关灾情记载众多,要从中反演重建高可信度高的台风历史资料序列,关键是要科学地制定识别台风灾害的标准。我们依据台风灾害成因与特点,从致灾因子、灾情后果特征、天气气候背景、孕灾环境等诸方面,通过对器测时代台风影响资料的气候统计、相关分析等,确定了五条基本判别准则。为了解决500年台风历史资料重建隐含火情确认疑难、天气现象识别疑难(如龙卷、雷电、冰雹),时间混记、错记等,还研究确立了四条对疑难的资料以别的辅助准则。运用上述判断准则,最大程度确保了500年华东历史台风承建资料的质量。四省市重建获得的1453次影响台风中:有具体影响日期的次数占60﹪:精确到月的资料占27.9﹪(其中1.3﹪精确到旬);精确剑季的资料占7﹪;精确到年的资料占5.1﹪。历史影响台风主要出现在农历五至九月,占92.4﹪(其中出现在六、七、八三个月占69.996;出现在闰五闰六闰七月占1.7﹪:记载时间为夏秋两季的占7.0﹪)。所获重建历史台风资料时间精度与器测时期的相仿。
  • 摘要:选用华东地区15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华东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极值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而长江以北夏季气温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沿华北平原有一条“暖舌”存在。最高气温有良好的空间一致性,主要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而最低气温则表现出更多局地变化的特征;华东夏季最高、最低气气温分布形态较为类似,主要分成“全区一致型”和“南北反向型”,1980年是夏季气温的一个突变点。1980年以前,最高、最低气温都呈下降趋势;1980年以后则呈升温趋势;最高气温的演变趋势以“高温-低温-高温”的年代际振荡为主,高温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段:第一次在1 960—1 965之间;第二次在2 000年以后,而最低气温则呈线性升高趋势。
  • 摘要:采用渭河流域7个主要水文站50年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分析了渭河流域50年河流洪水水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渭河上中游洪水最高水位呈下降趋势,而渭河下游洪水最高水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水位不仅与降水有关,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也是原因之一。建议渭河下游采取适当措施及时排沙,减轻淤秋,以便洪水及时排泄,避免洪水带米的灾害损失。
  • 摘要:以华山站为影响站,周围的西安、渭南和华阴作为对比站,通过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变化趋势以及Ro与能见度关系的分析,定量研究了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有观测以来Ro逐年递减,减幅为14-20﹪,即影响站与对比站相比降水量减少了14-20﹪:Ro的减少趋势与能见度递减、气溶胶递增相吻合,说明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Ro的递减主要是减少了中小雨(日雨量小于30 mm)的天数,这种影响对浅薄的生命期较短的地形云降水作用更明,入云气溶胶浓度越高,就有越厚的降水云受气溶胶影响而抑制降水:在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的春秋季,气溶胶抑制华山地形云降水20﹪左右,最大可达25﹪;在热对流条件下,气溶胶对地形云和对平原地区云的抑制作用丛本相当。不同风速风向下Ro的变化趋势农明,Ro递减随风速增大而加快,迎风向(240-030)大风(≥5 ms-1)时减少降水超过30﹪。由Ro与能见度关系的定量分析发现,当能见度在14 km时Ro为1.8左右,随着能见度的降低Ro逐渐减小,当能见度小于8 km时约为1.2,减小了30﹪左右;华山对于华阴的Ro与能见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81。
  • 摘要:对2005~2006年西安泾河国家基准气候站(泾河,新站址)和西安气象站(西安,老站址)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安月、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平均最高(低)气温高于泾河,月、年降水最大于泾河,平均相对湿度小于泾河:西安月、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小于泾河,月、年最多风向差异较大。在使用西安、泾河资料时应考虑测站迁移产生的这些差异。
  • 摘要:利用NCAR公用陆面模式CLM3(Community Land Model 3)模拟的土壤利植被蒸发量,对中国区域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总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以35°N为界,分界线以南为高蒸发区,以北为低蒸发区;蒸发量最小的区域主要在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在50mm以卜。四季蒸发量占年总蒸发量的百分比与水资源的情形基本一致,夏季蒸发量占年总蒸发量40﹪以上,35°N以北地区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有些地区可以达到70﹪。春季和秋季情况类似,能占到年总量的20﹪左右,冬季最少,占年总量的10﹪,北方地区更少。从水资源线性变化趋势米看,35°N以北大部地区水资源呈减少的趋势;其它地区,如长江以南地区、青藏高原的水资源都在增加。
  • 摘要: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的实测资料,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将所仃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五个类别,分析了这五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全部台站的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以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导致年平均日较差呈现明显下降。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各类台站记录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明显,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趋势影响微弱,个别台站和季节甚至可能造成降温。在国家基本、基准站观测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中,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1°C/10a和0.20°C/10a,对个部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39.3﹪和52.6﹪。1961~2000年期间华北地区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和秋、冬零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明显下降完全是由城市化影响造成的。
  • 摘要:本文将长治市划分为南、北、东三部分,并各选取一个代表站,作为研究对象,资料年代为1961年-2005年,将其45年米各所象要素的分析以及与全球、全国气候变化的对比,对长治近45年的气候变化做了分析,得出以下变化小实:近40年长治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2.53mm/10年),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11.85mm/10年),冬季降水量呈略微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20°C/10年),特别是90年代增温显著,尤以冬季增温明显(0.525°C/10年),夏季气温有略微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降水趋于增多,而气温仍趋于增高。统计所有气温资料表明,60年代为偏冷期,90年代是最暖的10年,而98年和99年是最暖的年份。45年来日照是从多-少-多的变化过程,而蒸发量足从小-大-小的变化过程。另外还论证了上述气候变化对长治市农业生产的影响。
  • 摘要:利用山西省气象台站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了近45a米山西气候变化,表明暖士化的趋势较为显著。对气温的研究表明:最高气温出现在1999年,最低出现在1984年;以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期为界将45a的气温变化划分为三个时段,即冷期、过渡期和暖期:增温趋势十分明显,有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幅加大的现象:气温存在3~5a的年际周期振荡和9~11a、16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对降水量的研究表明:东亚季风对处于季风边缘带山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十分叫显;1964年和1965年仍然是山西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年降水量的下降趋势十分显著,下降最显著的地区出现在阳泉以西的喇叭型中部区域内;1970年代末发生了降水突变,北太平洋海温温导致的东亚季风的年代际变化是山西降水突变的可能原因;降水存在准3a、6~7a的年际周期振荡和11a、16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
  • 摘要:利用近2000年的历史资料,对山西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从公元0年到2000年的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经历了“少灾时期、增多时期与多灾时期”3个阶段,灾害出现的频率与影响范围均呈增大的趋势。洪、旱灾害发生的季节集中性较慢。春旱的发生几率最高,具有春旱多于夏旱,夏旱多于秋旱的特点,严重的旱情还具有跨季节性的特点。山西省历史时期的旱灾期长于洪火期,重于洪火。洪、旱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山西过去2000年中大部分时期处于干旱期,仅公元401-450年前,有个别时段洪火的影响地区超过了干旱的影响地区。洪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干旱分布广,其中春旱集中于山西西北,中部地区。夏旱南部略多,其中临汾,晋东南地区最多;大洪灾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东部。洪、旱灾害的规模均以局部性灾害为主。
  • 摘要:针对大同地区对农业造成主要危害的春季及初夏阶段干旱早的成因和干早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同地区干旱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不平衡。由于环流背景、地形影响等原因造成大同地区降水量偏少,并且由于气温升高,造成了蒸发量加大,这是近年来大同地区干旱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 摘要: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1948~2003a共56a的的资料,采用Wallace等给出的公式计算了北半球冬季1月份500hPa 5种遥相关型的特征指数,并利用合成距平法、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分析、墨西哥帽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6年来各种遥相关型特征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还讨沦了各型逐相关指数与北极涛动的关系。
  • 摘要:通过分析年降水量Z指数分布特征发现,山西省干旱程度在不断加剧,尤其中部、北部更为明显;造成山西省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和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同时客水逐年减少、水资源贫乏使我省受旱面积增大,加重了干旱程度。
  • 摘要:本文利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等资料,获得了计算黄土高原地区日太阳总辐射的统一公式,并进而计算和分析了该区39个站点1961~2000年共40年的月、季、年太阳总辐射的时间序列和空间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时期内,黄土高原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均值呈明显减少趋势,全区平均每10年减少81.7 MJ·m-2。夏季和冬季太阳辐射减少趋势尤为明显,春秋季下降趋势较微弱;年太阳总辐射仪在陕北、晋北和陇东等个别台站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余大部分地区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山西大部、内蒙南部和河南北部减少趋势最明显。
  • 摘要:根据人口和台站位置资料将山西省所有气象台站分为乡村站和城市站两类,并把国家基本、基准站(国家站)单独作为另一类。利用1960~2004年、1980~2004年的月平均地面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了山西城市站/国家站和乡村站平均气温日较筹的变化趋势。近45午来城市站和国家站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乡村站则呈显著上升趋势;与乡村站相比,国家站和城市站的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变小,夏季和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的相对下降尤其显著。近25年米,各类台站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下降趋势,但乡村站下降趋势最弱,城市站和国家站下降趋势明显,其相对于乡村站的变化仍然为降低;季节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与1960~2004年期间相似。台站附近城市热岛效应随时问不断增强足造成城市站和国家站气温日较差相对乡村站明显减小的主要原因。
  • 摘要:使用鲁南地区14个气象站196l~2005年汛期(6~9月)降水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旋转主成分分析办法分析了汛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鲁南汛期降水可分为6种雨型和三个分区:东部区南部区和西北部区。雨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各分区汛期降水极端最少年相同,极商最多年并不完全相同。汛期降水连续最多(少)年多为2~3年,连续最多(少)年最长为5年。汛期降水最第一主成分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其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6年发生由多雨期到少雨期的突变。1976年之前存在9年左右的周期,1976~1989年有6年左右的周期,1990年代以后为12年左右的周期。
  • 摘要:调查莒县55年来霜冻气象记录及灾害资料,分析霜冻灾害出现规律,探讨霜冻防御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1971~2000年鲁西北2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模式计算了各台站的最大可能蒸散,利用Vyshotskii模型转换为干燥度,来说明近30年来鲁西北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应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变化趋势,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鲁西北近30年气候变化的总体变化的特征是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最大可能蒸散量呈减少趋势,绝大多数地区的干湿状况是从湿向干发展的趋势。
  •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各行业遭受雷暴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逐年加重,加强对雷暴活动规律的研究,对现阶段的防雷减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东营市1971~2000年的雷暴资料,对东营市3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及初终日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东营市甫暴日数分布呈逐年代递减趋势,具有夏季出现频次多于春、秋季且极易在午后出现的规律以及各年代际初雷暴日均较终雷暴日稳定性好等特征,以期为尔营市今后更好的开展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 摘要:利用量近55a山东夏季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降水和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并用Meyer小波变换方法,对山东省夏季降水和平均气温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夏季降水呈明显下降趋势,气温略呈上升趋势。小波分析显示两者在中短周期上基本一致,即它们的中短周期基本在11a,5~6a和2~3a左右的时间尺度上变动。而这些基本周期正是太阳黑子活动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周期,说明山东省夏季降水和平均气温的周期变化主要受太阳黑子活动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 摘要:分析德州市1951~2005年各级降水数和降水量资料,计算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和各级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之间的相似系数,结果表明,降水量≥0.1mm日数平均10年减少3.05天,日降水量小于等于100.0mm日数均呈减少趋辨。降水量≥5.0mm 日数平均10年减少0.64天,与年降水量变化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983。德州市降水量平均10年减少22.46mm,降水资源减少。德州市日降水量≥150.0mm日数呈增多趋势,突发性大暴雨等极端火害性天气事件增加。
  • 摘要:利用2001~2006年逐年两个时相黄河源区湖泊群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气候、冻土监测数据,分析了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寒湖泊群的最新动态变化,推述了器测时期以米该区域气候、冻土环境的演变背景,揭示了湖泊面积和数量对气候、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1~2006年黄河源区湖泊群的最新波动表现为湖泊面积增大、数量增多的一致性变化迹象,这种波动趋势在汛前期表现得较汛后期更为显著,并以湖泊数量的变动最为明显;近52年米源区出现了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增加和蒸发量增大的气候变化大背景,但2001年以来气候以暖湿为主要特征的同时,蒸发量明显减少,且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冻土环境表现出冻十厚度减小、冻结时问缩短等退化趋势;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湖泊扩张、数量增大正是同期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和冻土退化加大了地下冰融化水补给量等气候——冻十环境变化的直接结果。
  • 摘要:利用宁夏银川及固原站太阳辐射实际观测资料建立的地方模拟推算式,模拟了宁夏全区22个站点1971-2006年太阳日辐射通量、月、年总辐射量。通过对模拟值及实测值日月年辐射最的比较分析,得知银川站模拟推算值较实测值偏大,固原站偏小,但两站模拟趋势与实测值一致。通过对银川及固原站的辐射通量模拟效果用平均偏差,平均绝对偏差,均方根偏差,平均绝对误差检验,两站均方根偏差稍大,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最大误芹17﹪,模拟效果较好。大阳辐射区域性季节变化特点:北部干旱少雨的银川站年太阳辐射月总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年际变动均表现为减少趋势:阴湿多雨的南部固原站3,4,5,6月表现为明显增加趋势,7月表现为弱增加趋势,其它月份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年总量变动银川站模拟效果与实测结果一敛,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固原站表现为增加趋势。
  • 摘要: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愈益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存日前大量的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宁夏的农业生产实际,具体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结构、作物的品质、产量、农业生态、农业灾害及成本等方而的影响,并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影响研究的个人见解。
  • 摘要:利用英国Hadley气候中心研制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嵌套全球环流模式HadCM3,模拟了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内蒙古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预测并分析了在B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RES)下,2071—2100年内蒙古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景。结果农明:PRECIS模式较好的模拟出了内蒙古1961-1990年30年平均的气温分布,特别在模拟从东北向西南温度递增趋势上表现了良好的能力,尤其是在锡林浩特以东地区,模拟的高低值中心位置和范围与实况比较吻合,且对夏季温度的模拟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季节;模式对年降水最的模拟反映出全区东多西少的空间差异特征,但在量级上还有一些误差,整体上看,对西部和中部偏此地区的年降水量模拟量级相当。在B2排放情景下,未来2071—2100年内蒙古气候继续向暖的方向发展,年平均气温、冬季和复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全区增温3.5—5°C,升幅最人的地区在阿拉善中西部。未来年降水量呈全区性的增加,其中,西部沙漠和戈壁地区增幅量大,为30-70 mm。未来从水热配置上将更加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是高温天气会增加,夏季降水强度加大,洪涝灾害将成为普遍性的气象灾害。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 摘要:分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武川县1960~2006年温度、降水等农业气候要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川县热量和水分资源短缺,气候要素变率大,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差;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年和降水变化特征:1)增温趋势明显,热量条件增加,生长期延长,有益于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生长:2)降水最减少,降水日数减少,变率增加,但变化均不明显,短时间内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 摘要:采用标准关、趋势率、5年滑动平均、折线图的统计方法,选取内蒙古化德地区1953—2005年的气温、降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湿资料,对化德地区52年来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1、52年来化德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72°C/10a。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气温的各要素变化特征可看出有3个特点:(1)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高于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2)冬季气温升高趋势最大。夏零增幅不明显,(3)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2、年降水最呈波动缓慢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减幅比前30年减少39.0mm.
  • 摘要: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1961~2005年日照时数、总云量、低云量、烟雾日数、浮尘日数、地面能见度等资料,用最小二乘法、累积距平等方法计计算气候变化率,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日照数近46年减少了377小时,减少趋势明显。并呈阶段性变化,1989年左右发生突变,9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明显快。低云量、总云量、烟日数、浮尘日数、扬沙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低云量、总云量和雾日数增加,并与呼和浩特市自90年代后期经济快速增长相对应。20世纪90年代后期低云量增加、雾的增多、能见度的降低,说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排放污染物的急剧增长,导致大气气溶胶增加是日照减少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5年来辽宁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5年来辽宁的干旱有增加趋势、洪涝减少,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沙尘日数减少。
  • 摘要:本文根据辽宁省近50a的气候要素温度和降水量的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在时空上变化的趋势。分析了气候要素的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及影响。研究表明:辽宁水资源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近年情况尤为突出。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辽宁省内各地的年均也不断升高。辽宁省年温度的升高和降水量减少与水资源总量减少的变化基本一致。开发云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 摘要:本文利用均匀分布在辽宁省39个测站1961-2005a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近45年辽宁省年、季、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近45年辽宁省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而降水日数是明显减少的,年降水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1.8天,显著减少的区域在辽东半岛和部分沿海地区,降水日数显著减少的季节是夏季。降水强度在各个时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 摘要: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针对我国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得出一结论;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其中日数最多的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部分站点达到300天以上,长江以南地区普遍在50天以下,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冰点日数是趋于减少的;夏季日数普遍在50天以上,整个尔部地区,除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外,夏季日数都在100天以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夏季日数足趋于增多的;我国的生长期将遍在150天以上,总体来说自北而南随着纬度的降低生长期逐渐增加,本研究的278个站点中,有236个站点生长期的趋势系数为正值。
  • 摘要:辽西是气候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因其特殊性使之成为相关科研人员头注的焦点,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增温显著的辽西地区气候及地表干湿气候界线如何变化是本文研究的问题。应用1961~2004年辽宁省内52个气缘站的温度、降水、湿度、风、日照等气候资料,分析了辽西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采用改进的Penman模型计算潜在蒸发量,讨论了其时空代表性及分布特征:进一步计算了干燥度指数,并在10年代际尺度上详细分析了辽西干湿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辽西地区近44年的总体气候变化趋势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20世纪60年代以米该区域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显著,呈现出整体移动、南北异相波动的特征。干湿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为60年代最湿润:70年代北部明显变干,南部不明显;80年代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半干旱与半湿润界线明显东移,为最干期:90年代又跳跃性西移,明显变湿,尤其在北部表现更为显著,接近60年代。辽宁西部的气候干湿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季风波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本文利用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1971~2000年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辽宁地区热量资源更加丰富,增温趋势明显,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2年发生突变,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夏季的欠缺。辽宁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日照减少”为主要特点的暖干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秋季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最后简要讨沦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对辽宁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问题。
  • 摘要:利用本溪地区1953—2005年温度与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80年代前后小溪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本溪地区的年各季平均气温温度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年半均气温倾向率为0.28°C/10a,冬季最大为0.54°C/10a;年降水量和各季降水量为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1.67mm/10a,春季倾向率为1.54mm/10a,其它各季倾向率为负值。水热匹配条件趋于恶化,干旱发生频繁增大。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选取新疆地区64个代农台站1961-2005年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新疆各区的年气温变化及其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新疆再区变暖显著,尤其是北疆西部,北部和东疆增幅较大。通过对比新疆增温与人口关系我们发现新疆增暖是受全球变暖的大的背景影响,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关系不大。利用Mann-Kendall对温度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新疆温度突变足在1990年。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火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力量的头注,不少研究对利用不同的指标来研究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发生频率的变化,得到很多有意义的结论。本文利用STARDEX研究计划提出的6项主要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江西省8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得出了45年米我省逐日极端降水强度和发生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各指数的年变化年,江两省大多数台站逐日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大多通过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从指数的年代变化行,所有指数在60、70、80年代的变化不是很明显,但在90年代有明显的上升。总的来说江西省逐日极端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临界值,极端降水的发生频率均呈上升趋势。
  • 摘要: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部分,洪涝、干旱、高温、风雹、低温冻害等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全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利用多项式回归、低通滤波等分析方法,对1959-2005年81台站的气温、降水、旱涝指数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的气象灾害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全省性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前10年就有4年是1990年代发生的:干旱在196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为高值区:大风、冰雹出现的站数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冬季低温冻害在1980年代之后呈明显减少的趋势。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江苏省气温明显升高,使得江苏省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江苏省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江苏省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1)江苏省四季分明,且南北有明显的差别,就全省常年平均而言,冬季最长,其次是夏季,秋季和春季长度很相近,秋季略短。(2)过去几十年里,江苏省各地区各季节的长度和起止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足自本世纪以米,这种变化速度叫显加快,最主要的变化特点为,春季发生的时段向前移了近十天;夏季明显变长,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问推后;秋季的发生时段整体向后移:冬季明显缩短,特别是结束时间提前。
  • 摘要:黑碳气溶胶是在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近几年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内容。因为黑碳气溶胶对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都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由于能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中国黑碳气溶胶的排放和浓度比同纬度高,一直受到国外的火注。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2000年中国黑碳气溶胶的分布、辐射强迫,分析黑碳气溶胶对大气辐射传输、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发现:黑碳气溶胶主要分要在华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春季高于夏季。黑碳气溶胶在模式顶产生正的辐射强迫,在地表产生负的辐射强迫。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引起的气候反馈表现在:7月份黑碳气溶胶的加入使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之间地区的气温降低,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升高:江苏、浙江地区7月份降水增加,而北方部分地区降水减少。
  • 摘要:运用累积滑动组合相关和21年滑动相关方法,分析定出了预测江淮流域入梅变化的全球海温关键区和关键影响时段。从分析全球海温异常型及其联系入手,我们对太平洋海域与入梅的5个显著正相关区作了空间联合,得到key区。结果表明,5个火键区联合后与入梅相关的年代际变化较单个区域明显稳定,在近百年中都达到正相关,所选key区海温在时间和空间分布都与入梅序列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本文采用我国527个站点多年(1951~2005年)的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四季划分标准得到不同时段的各季节的半均超始日期和终止日期,进而算得不同时段的各季节的平均持续天数。结果表明:(1)本文划分出我国的多年四季平均起始日期及持续天数,持续天数的分布特征如下:南方夏季长,北方冬季长,春秋较短促。春季和夏季起始日期基本呈现从南向北逐渐推迟,秋季和冬季起始日期基本呈现从北向南逐渐推迟。(2)中国各季节的日数长短变化的特征是绝大部分站点夏季变长,冬季变短。(3)中国四季起始日期变化的特征是绝大部分站点春季起始日期提前,夏季起始日期也提前;秋季起始日期落后,冬季起始日期也落后。
  • 摘要:本文利用NCC/GU天气发生器和SDSM两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0年)夏季最高温度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最高气温都具备一定的模拟能力:NCC/GU天气发牛器模拟的夏季最高气温极大值存在较大偏差,模拟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对夏季最高气温的极小和平均值模拟效果就相对好很多。SDSM对夏季的极大值、极小和平均值模拟效果都很好,在数值与观测相比虽然也存在系统的误差,但在数值上要小于NCC/GU大气发牛器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SDSM方法适合对极端事件的模拟。
  • 摘要:利用我国500多个地面测站的逐日风速观测资料、NCEP/NCAR、ERA40再分析资料的海平面气压和500hPa,风场,以及基于风速Weibull分布二参数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近30年我国平均风速和风能分布进行了统计降尺度试验。对比分析了统计降尺度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偏筹。结果表明:再分析资料统汁降尺度结果与实测场基本一致,并且秋、冬季比春、夏季符合程度好,低纬度比高纬度均方根误差小:该统计降尺度方法能够应用于风能的降尺度分析。
  • 摘要:利用中国160站1951~2005年和江苏省59站196l~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在分析江苏气温变化的季节一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冬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问和空问特征。发现:江苏冬季气温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基本上处在一个偏冷期,80年代中期以后江苏冬季气温处在一个偏暖期:江苏冬季气温异常存在显著的准5年左右、准8年的年际周期和22—23年、14—15年的年代际周期;江苏冬季气温山现一致的正趋势,即江苏冬季气温呈现一致升高的趋势。
  • 摘要:海陆热力差是通过环流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强海陆热力差年Hadley环流偏北减弱,季风环流偏北增强,因此从南方米的水汽直达华北;副高偏北减弱,使副高南侧水汽输送减少:500hPa环流呈“-+-”型,使高纬冷空气不能南下很远,因此造成了华北多雨,相应的江淮和华南大部少雨。弱海陆热力差年Hadley环流偏南增强,季风环流偏南减弱,因此南方来的水汽更多地汇集于江淮地区;而副高的偏南增强,又使剐高南侧水汽输送增加;500hPa环流星“+-+”型,使高纬冷空气转向南下下副高输送来的暖湿空气交汇于江淮;再加上高空急流偏南偏东,高空锋区扰动加强,因此江淮多雨,相应的华北将少雨。
  • 摘要:利用1956年至2005年江苏省的龙卷风记录资料,研究了江苏省龙卷发生的频数分布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并对各次龙卷进行了富士达等级评定,进一步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分析了江苏龙卷的各等级分布和年代问分布变化,探讨了龙卷发生的天气系统条件。结果发现,江苏龙卷分布东南部多,中西部少;一年中龙卷主要发生在夏季,一日中主要发生在下午,且从龙卷产生的天气系统条件得到了解释;江苏的东南部始终是龙卷发生的最频繁区,也是受灾最重的地区,江苏内陆沿江地区、中部沿海和西北部地区的龙卷发生频数在增加,西南部地区的龙卷发生频数在减少,而江苏北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始终是龙卷发生的轻灾区。
  • 摘要:在旋转的地球上,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发生着。而近二十年米这种伞球变化越来越显著。人们对气候要素特征变化的感觉和意识比以往更强。越来越多的行业、团体、个人都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在近期的趋势。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江苏的气候变化以及与伞球变化的关系一赢是一个气候研究和讨论的热点。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面迎黄海,具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约15°C。风能和太阳能足江苏的两大自然资源。热量和降水是江苏谷物、植物、渔业丰收的基本保证。因此对伞球变化人背景下江苏的天气气候特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问题受到各方关注。为了研究在伞球气候变化活跃期江苏气候特征的演变趋势,我们调查了江苏省的一些实际资料和NCEP/NCAR资料。重点在江苏地区和北冰洋地区。其中北冰洋地区作为一个全球变化强信号区,因为北冰洋的海冰融化直接影响到极地气团性质异常及由北冰洋南侵海流的性质异常。一个时空气候要素性质的比较和数值分析已进行,时间上为近二十年和近五年的比较;空间上为北冰洋与江苏地区的对比。对要素的变化频率和振幅强度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确实有迹象表明江苏的气候要素演变特征对北冰洋地区的气候变化有响应。在要素气温、相对湿度、日照、风、海表温度和盐度各项上都有相似和相关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全球变化对江苏天气气候影响的形式之一是通过包括北冰洋地区的北半球火气环流和海洋环流进行的。
  • 摘要:研究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我国近地层风能蕴藏的气候变化以及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其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风电发展的长期规划和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代表性较好的全国600多个地面站的40a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 1960-1999年的10m高程的40a的冉分析资料,根据Kalnav和Cai在渗断和估算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地面气温变化贡献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由地面器测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风能密度十年变化趋势之差异,提出了了由于下垫面的人为改变所引起的我国陆域风能蕴藏长期变化的量级汁。分析结果表明:近40a来,我国年平均风速序列保持整体上减刺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且逐年降低的现象在中国陆域普遍存在;由于下垫面人为改变的影响,导致了我国近地层风能密度以减弱的十年变化趋势为主,并且使得我国区域平均的风能密度的十年变化趋辨值达-3.84W·m2/10a,接近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引起的风能密度的十年减弱趋势值(-4.51W·m-2/10a)。
  • 摘要:近年来,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变化已引起广泛关注。随着仝球的持续变暖,一方面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变暖导致水循环变化,强降水及其极端降水事件趋于增多。由于极端气候事件对于仝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平均气候的微小变化可能引发极端气候值出现频率,强度的较大变化,因此,近期不少研究开始关注如何提取极端气候变化信息,欧盟的STARDEX(欧洲地区极值的统计和动力降尺度研究)计划研制了一系列具有低噪声、强指示性的描述极端气候的指数。本文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1961—2000年逐日温度、降水量资料,考察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7个新一代全球模式及多模式集合对现代气候情景下(20C3M)10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模拟能力,同时进行中国区域未来不同排放情形下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顸估,结果表明:最新全球模式能较好地拟出极端指数气候场的空间分布及其中国区域的线性趋势,且模式集合模拟能力优于大部分单个模式。无论何种排放,未来中国区域暖夜、热浪、生长期都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霜冻的持续时间、极端温度的年变幅则显著减少;无论是降水强度、频数,还是干旱指数,与降水有关的事件都有趋于极端化的趋势。如高排放A2情形下,相对于196卜1990年,2l世纪后期(2071-2100年)暖夜比例将增加38﹪,热浪持续天数可能增加73天,长江以北(30°N)地区生长期可能延长36天,霜冻的持续时间将减少40天,极端温度的年变幅降低1.3°C。最大5日降水量将增加17mm,强降水比例增加8﹪,降水量超过10mm的天数增加2天,日雨量强度增大0.6mm/天,无雨日数则增加3天。
  • 摘要:江淮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具有25年左右和14年左右的年化际变化周期,及4—6年的年际变化周期。极端降水事件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一次明显的气候突变。江淮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基本都是增加的,同时江淮地区极端降水量往年降水总量和夏季降水总量的比重也增加。江淮地区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雨日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有全场一致型、长江南北反相型和长江下游和中游反相型。在年代际尺度上,主要以全场基本一致性以及长江南北反相变化为主要分布形态:在年际尺度上,则是以长江南北和长江下游地区和中游地区的反相变化为主要分布形态。
  • 摘要:本文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1960~2004年45年中国日平均温度的站点资料,选取90﹪(10﹪)得到对应的高(低)日尺度阈值(以下简称“日阈值”),并对其进行滤波,挑选出极端温度事件。以夏季和冬季的极端温度事件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夏季暖事件(大于等于高阈值)、冬季冷事件(小于等于低阈值)、夏季冷事件和冬季暖事件的连续和间隔问题的最大日数和日数闽值。夏季暖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其中大值区在海南省以及江苏、浙江和卜海一带,而小值区位于新疆北部、华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一带。冬季冷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其中大值区在内蒙古中部以及新疆东北部一带,而小值区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夏季冷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大值区位于长江中游的重庆以及山东半岛一带,而小值区位于25°N以南的南部地区以及35°N以北的北方地区。冬季暖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大值区在新疆尤其是北部地区,而小值区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四个事件的最大非连续日数的分布比较一致,其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非连续最大值都可以达到92天,即说明大部分站点夏季者出现某年无极端暖事件的情况。四个事件连续日数的阈值分布范围在3~9天,而非连续日数的闽值分布范围在20~80天不等。
  • 摘要:本文利用年代际滤波后的海温资料和1950-1998年共49年长度的全球海洋同化分析资料及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进行SVD分析,给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红海气系统不同变量场中的反映以及它们之间配置关系,然后利用实测资料计算了大气内部加热年代际变率的分布特征,进而通过理论分析讨论了大气响应与加热的配置关系,并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解释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在海气系统中这种典型分布结构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在海气系统具有显著的共变特征,与SST异常对应的大气高度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当正压分布结构,且低压化于冷水之上。通过资料计算和简单理论分析发现这种结构是大气对异常强迫的响应结果,而大气异常强迫是直接非绝热加热、大气瞬变热量通量输送和瞬变涡度通城输送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在大气中低层以直接大气强迫为主,在中高层以瞬变涡度强迫为丰。大气对异常强迫的低压响应导致阿留申低压增强,结果一方面通过纬向西风增强加大了海表面蒸发,另一方面通过风应力旋度引起了向南Ekman冷平流,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北太平洋中部区域出现SST负异常,该负异常又通过改变海表温度梯度增强了人气的斜压性,从而加剧瞬变扰动发腱,反过来加强了大气异常强迫,构成止反馈过程。在这种海气相互作用机制下,大气与海洋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典型配置关系就可以得到维持。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中国300个台站的逐日雾资料及同时段能见度资料,分析了不同等级雾的时空分布及基本气候特征、年代际雾生时间和持续时问的频次。结果表明:雾的空间分布范围随着能见度的降低而减小:45年间主要地区多呈减少的趋辨,但沿长汀及东部沿海的重浓雾日在70s发牛增多突变;雾生时间内陆、南部沿海多在清晨06~08时,东部及沿海多发生在夜间20~21时:雾生频次经历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90s后频次减少;12h以上的雾区多集中在沿海、东北和陕西-陇尔地区,且在沿海、四川盆地、云贵地区的90s有最商的发生频次。
  • 摘要: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1961~2000近40年地面平均风速的气候变率、气候趋势、气候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近40年平均风速呈整体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23m/s.10a。东北地区东北部和西南渤海海边附近风速减弱最明显。个别测站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与全区整体气候趋势不一致,呈现出周期性震荡特征。各季节风速变化均呈减弱趋势,冬、春季风速减弱比夏、秋季明显,冬、春季风速由强转弱年份比夏、秋季早5年左右。东北地区平均风速在1981年前后出现了气候跃变,由偏强转为偏弱。
  • 摘要:利用敦化市1956—200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最高(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该市50年年际、年代际、5年平均及近1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1)敦化市50年全年及四季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尤其足冬季增温最明显,变化倾向率为0.55°C/10a,且自1990年代以来是50年中最暖的时期。(2)50年来平均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暖最明显,变化倾向率为0.37°C/10a,最低气温亦呈增温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明显,变化倾向率为0.65°C/10a,尤其是近10年平均最低气温达到50年中的最高值。(3)50年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6.61mm/10a,其中夏季降水减弱最明显,变化倾向率为-5.55mm/10a。近10年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冬、春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夏、秋季呈减少趋势。不同年代际全年和夏季降水量均以1980年代最多,1970年代最少。(4)50年中任何时段的日照、平均风速变化均呈减少(小)趋势。相对湿度近10年显示大气水汽含最减少趋势明显,尤其是夏季相对湿度变化倾向率达-O.86﹪/10a。
  •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05年吉林“通榆长期观测实验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缘要素和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风速、温度、湿度廓线的变化规律;分别用梯度法和湍流法估算了退化草地和农田的地表动力学粗糙度,退化草地20m全年变化不大,而农田20m随着作物的生长有增加趋势:全年平均,草地为0 0034m:农田生长季为0.054 m,非生长季为0.0017 m:给出了近中性整体输送系数农田和退化草地CdN分别为(4.9士2.1)、10-3和(2.6±1.4)、10-3,ChN分别为(3.59±1.9)、lO-3和(2.62±1.6)、10-3。
  • 摘要:降水和温度是气候变化分析中的两大主要要素,通过我市气象资料分析得出,1953年以来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减少速率为1.73mm/年:气候变化的剧烈程度加大,年平均气温上升率为0.03°C/年;≥10°C积温增幅明显,且前10位极大值有9位在1994—2006年中。近16年平均值较前30年(1961-1990年)甲均值增加了285.8度·日。米米我市将要进入相对多雨温暖的气候变化时段。
  • 摘要:本文采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V3来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夏季月气候要素的影响。在分辨率最细的模拟区域采用了三份地农资料做试验,一份采用是美国地理测最局(USGS)提供的1993土地利用资料,另外两份分别采川2000年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景观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结果分析表明:城市扩张导致的热岛效应显著,提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在城市区域月平均地面温度;城市扩张后,城市月平均地面水汽混合比减少,月平均相对湿度降低;但在土地利川试验中,相对湿度降低,而水汽混合比有所上升。在城市扩张后,在城市区域降水增多;同时郊区土地利用改变后,广州等城市区域月降水量有较大增加,其余城市区域降水减少。
  • 摘要:本文利用麻城市国家荩准气候站观测场环境两次变化对气象资料所造成的非均一性进行讨论。第一次是1997年对观测场进行栽植人工草坪,品种为马尼拉草,用1997—2002年的六年资料与前期六年(1991-1996年)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是:栽植了马尼拉草坪后,使露、霜日数减少,积雪概率降低,气温升高。第二次环境改变是2002年在距离观测场南7米处修建水泥蓝球场,并在观测场外pHq周铺设一米宽的大理石碎块进行硬化,将四周硬化后的四年(2003—2006年)的资料与之前的四年资料(1999—2002年)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环境硬化使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上升了0.2~0.4°C,资料非均一性明显。观测场环境的两次改变,使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27°C,对气候变暖的作用是正贡献。
  • 摘要:计算了武汉市气象站、周边4县气象站平均的1960~2005年间以及前后两半时段四季和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倾向率,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和贡献率。结果表明:1)46年米,城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均以增趋势为主,平均气温倾向率为正,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蜮高气温增幅最小甚至下降,冬季增幅最快,夏季增幅最慢甚至下降,这是第一类非对称性;2)城市热岛效应也存在增趋势,以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分别为0.235、0.425、0.034°C/10a,热岛效应贡献率分别达到60.4﹪、67.7﹪、21.8﹪,这是第二类非对称性,3)46年来的增温和城市热岛强度加强主要是后23年快速增温所致,前23年气温变化不明显。武汉市气象站气温资料严重地保留着城市化影响,建议尽快迁站。
  • 摘要:利用哈尔滨市1881~2006年冬季气温,用标准差方法确定冷、暖冬及异常冷、暖冬,并研究哈尔滨市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0.5和±1.5倍标准差为冷、暖冬及异常冷、暖冬的标准:20 1fI=纪80年代以前暖冬出现较少,冷冬频繁出现,近30年暖冬频出,冷冬很少出现;哈尔滨市冬季气温以0.244°C/10年的趋势递增,在1981年发生突变之后显著升高:冬季气温有准4年、8年、16年、30年和45年周期变化。冬季变暖对哈尔滨市的生态、能源、交通、水利、冰旅游、冬季体育运动等方面均有影响。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被世界瞩目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对自己所处和所关注的地域的气候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这个问题,对黑龙江省近46年的气温变化进行细致分析,从中得到气温在与世界同步上升的时期气温变化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在黑龙江省内选取1961年以来资料完整的70个观测站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极端气温资料分析,发现半均气温个省为一致性升温趋协,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北部和西部地区升温幅度大于东部和南部地区,山区升温幅度大于平原地区。在气温上升问题卜,因季和地区不同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做的贡献也不可。北部地区严寒(高温)日数随平均气温上升而减少(增多),而南部严寒(高温)日数与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关系不大。
  • 摘要:精河流域上游的3个树轮年表与精河5~8月的平均温度相关显著,考虑到温度对树木年轮生长的滞后效应,重建了精河1468~2001年的5~8月平均温度,方差解释量为62.2%。分析其变化特征发现,在这534a中共经历了7个偏暖和7个偏冷阶段,在不同阶段温度的变化周期并不一致,在1541年、1684年、1855年和1969年前后出现突变。
  • 摘要:采用1960~2000年位于天山两侧的4个探空站逐日探测资料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观测资料,利用经过5点平滑处理的曲线趋势对比和线性相关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了41年来4个探空站夏季0°C层半均高度变化和冰川观测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夏季0°C层高度在1970年代后与零平衡海拔高度、消融区面积、纯物质消融量和融水径流深4个物理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与积累区面积、纯积累量、纯物质平衡总量、纯物质平衡值4个物理量反位相同步变化,尤其以1990年代变化剧烈。就相关性而言,表征冰川的8个特征物理量中,消融区面积与夏季0°C层高度二者相关性显著水平达到0.05以上,其余7个物理量与夏季0°C层高度的相关性均通过了0.01以上的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充分说明表征冰川特征的物耻量与表征对流层中低层温度特征的夏季0°C层尚度具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对新疆对流层中低层自由大气温度变化具有很好的响应。19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天山山区对流层内的中下层均显著变暖,夏季0°C层高度陡升,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加快,进而出现了最大的物质负平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