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7-11-2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揭示人气中CO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牛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采用半开放式CO2浓度-温度梯度试验系统(CTGC)对水稻全生育期进行处理,测定了相应的生理指标。研究表明,550ppm CO2浓度及温度升高1.0°C、650ppmCO2浓度及温度升高1.5°C处理提高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灌浆期比对照(自然人气条件下)分别增加13.41﹪-16.74﹪,但对叶绿素a/b的比值影响较小;可溶性糖含量从拔节期开始随CO2浓度及温度增加而升高,增幅为6.06﹪-14.82﹪;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在生育前期高于对照,存抽穗期趋于相同,在灌浆前期明显低于对照。各处理小区水稻的籽粒灌浆增长和灌浆速率、干物质增长和增长速率显著增加,产量和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并且表现为随CO2浓度与温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生物量增加尤以营养生长的中、后期表现最为明显,水稻成熟期明显延迟。处理小区水稻的经济系数比对照小区明显降低。表明了CO2浓度与温度增高改变了水稻生理性状,改变了水稻生长对物质和能量需求平衡,增加了水稻的生物量,延长了生育期,最终导致水稻产量的变化。表明CO2肥效作用对水稻籽粒产量的提高具有潜力。
  • 摘要:SF6是《京都议定书》包括的温室气体之一,是在目前和将来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气体。本文采用HITRAN最新版本中SF6的吸收横截面数据,通过插值统一分辨率,在此基础上,用K分布的吸收系数重排法得到有效吸收系数作为模式输入,取代了以前的研究中普遍使用的窄带模式,利用Zhang et al 改进的基于日本BSTAR5C/CCSR模式的长波辐射传输模式,得到SF6气体的瞬时辐射强迫。本文首次根据IPCC(2007)定义,通过温度迭代法计算了SF6气体的平流层调整后的辐射强迫。最后本文计算了全球增温潜能(GWP)。SF6气体的瞬时辐射效率、调整辐射效率与GWP(参考气体为C02)分别为0.496 Wm-2ppb-1,0.501 Wm-2ppb-1和21950(100年)。
  • 摘要:本文利用NCAR的全球大气模式CAM3计算了个球碳类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并分析了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东亚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云的情况下,碳类气溶胶在大气顶和地表均产生负的辐射强迫,全球年平均辐射强迫值分别为-0.24W/m2和-1.31 W/m2;而在有云的情况下,碳类气溶胶在大气顶产生正的直接辐射强迫,全球年平均强迫值为+0.08 W/m2,在地表产生负的直接辐射强迫,全球年平均强迫值为-0.96 W/m2。云的存在使人气顶的辐射强迫的符号发生改变,由负值变为正值,并使地表的负辐射强迫的绝对值减小。在夏季,碳类气溶胶对东亚地区的气候包括总云量和总降水以及地表温度等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碳类气溶胶的存在,北半球哈德来环流减弱,极地环流增强。碳类气溶胶对东亚高低空风场和北半球环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夏季北方降水增加,南方降水减少的原因。本文模拟并未出现中国过去50年经常发生的南涝北旱的现缘。
  • 摘要:利用我国160个台站1951年-2000年夏季(6~8月)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和趋势。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呈增温趋势,且北方地区增温比南方明显,而长江中游则呈降温趋势。气温在空间形态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时间上自1951年至2000年我国夏季气温不存在非常明显的突变,然而从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增温的气候阶段。夏季气温存在明显的准17年周期,在这个尺度上大致经历了6个冷暖交替阶段。年代际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在黄河下游及华北平原,且系统在从冷夏到暖夏的半个周期中随时间北移。
  • 摘要:本文采用北京1949-1999年以来有关城市发展的发布信息以及1949-2000年温度、湿度、降雨、云观测等逐月资料,采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方法,分析50年来北京低云量与总运量的变化以及首都北京城市发展几类指标的变化,讨论其与大气云气候的特征关系,研究北京作为超级大城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可能反馈影响。结果表明,60年代中期以后到20世纪初北京地区城市发展各有关指标,包括常住人口、住房、建筑面积增加,城市公路长度增加等,与低层大气污染增加带来低云量呈现显著增加呈现一致的趋势。还与北京50年来气温升高和降雨减少趋势的年代际波动也具有一致的趋势。分析还发现总云量的历史变化与低云量变化位相相反,即近50年来北京总云量呈现减少趋势,总云量的减少无疑从影响太阳辐射等可反馈影响气候变化。城市柏油路长度增加、占用土地的城市建筑的增加表征的北京大城市的发展与云气候变化表现出趋势的一致。表明近50年来北京大气云气候特征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显著。本义的初步分析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NPKS、CK、NPK和NKM)的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稻田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二者排放通量季节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单施化肥和CK相比,施用有机肥促进CH4排放显著,排放量最高的NPKS处理早晚稻排放量分别是:526.68kg·hm-2和1072.92kg·hm-2。对于N2O排放,早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PK处理排放量最大,为1.48kg·hm-2;晚稻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NPKS处理排放量最大,为1.40kg·hm-2。晚稻CH4排放通量和10cm土层温度及土壤pH值相关极显著(p<0.01),并与二者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没发现N2O排放通量与温度及pH值间存在显著相关。稻田CH4和N2O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CH4远大于N2O。NPKS处理的增温潜势最大,NPK处理的最小。
  • 摘要: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明确,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最近50年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引起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因此粮食生产、生态系统保护也就与能源消费关系密切。同时常规能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物质能以其特性成为可替代能源。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针对气候变化的事实和中国生物质能的发展利用领域、利用方法和气候变化对生物质能的影响以及发展生物质能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概述。
  • 摘要:本文利用NOAA HYSPLIT-4水汽轨迹模型及194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的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轨迹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0s至1970s,华北地区850hPa上的水汽主要是从南方输送来的,从1970s开始水汽输送方向变以偏西为主,1980s至今则以西北为主。另外华北地区在1960-1964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存在最大值,1965年以后水汽输送通量值开始变小,1977年后水汽输送通量值较小且保持稳定。水汽输送通量和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主要和东亚夏季风的逐渐减弱有关。华北地区1950s~2000s夏季(6~8月)逐月水汽输送轨迹变化特征明显。
  • 摘要:过去20a,中国大部分地区增暖趋势非常显著,各地粮食产量波动较大。为了区分气候变暖对我国不同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4-2003年的数据和同期年平均温度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温度变化、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播种面积变化与粮食总产的关系。结果表明,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的粮食产量的影响则不明显。农业投入的增加对各地区的粮食增产在早期作用较显著,后期则增长缓慢。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播种面积的持续下降对粮食总产量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们于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良种场的中国稻麦开放式CO2浓度增高的系统平台,于2007年3月19日至5月24日(即小麦分蘖未期至成熟期)进行小麦作物冠层微气候及相关项目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用以研究中国 EACE 系统对小麦冠层小气候各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生态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EACE 叶片气孔导度低于对照叶片气孔导度,且这种减小的现象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片的逐渐衰老而逐渐不明显。在观测期间内,冠层的倒一、倒二、倒三叶FACE的气孔导度比对照平均分别减少了28﹪,32﹪和26﹪;FACE使小麦叶片气孔导度降低,从而削弱了植株的蒸腾降温作用,导致白天FACE小麦冠层温度升高,在小麦旺盛生长的开花期,冠层白天的平均温度FACE与对照的差值最大可高达1.58°C;FACE小麦冠层温度升高使冠从空气温度也升高,观测期间内白天冠层内部Taface-Ta ambrient最大值在O.12~O.98°C之间,冠层顶部最大值在O.03-0.7之间:白天小麦冠层空气湿度FACE均低于对照,冠层中部的RHface-RHambient 日最低值在-0.3﹪~-7﹪之间,出现在午后14:00左右;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冠层白天总显热通量FACE均高于对照总潜热通量FACE均低于对照,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日最大值变化在-12~-63W/m2之间,显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最大值变化在12~78 W/m2之间.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ACE对小麦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摘要:对东北地区1957~2000年32个站的气温资料及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温存在着7-8a、4a左右和18a左右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特征;东北地区的的霜日、冰日、冷日、冷夜和日平均温差为减少的趋势,暖日、暖认、夏天日数、热夜日数和生长期长度主要为增加的趋势。冷夜减少、暖夜增加的幅度大于冷日减少和暖日增加的幅度,说明对于东北区的增暖来说,夜间温度上升的贡献要更大一。同时分析表明,北部地区要比南部地区增暖幅度大一些气温升高及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
  • 摘要:利用1957~2000年东北地区 32个站的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K突变检测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降水变化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并利用极端降水指数探讨了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a东北地区的降水呈下降趋势,降水具有22a和 3~4a的周期变化,降水变化存在突变特征,突变时间为1962年前后和1986~1990年间。极端降水指数综合分析说明了东北全区降水随时间呈减少的趋势,但变化具有复杂性,且颁不均匀。降水总量虽为减少的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却有随时间增多的趋势,且增多以东北地区中部为主。
  •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源区气候的影响,利用中国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及其插补,建立了汉江四站530年旱涝等级序列。分析了四站的旱涝变化特征。分析了四站旱涝等级与区域旱涝等级的相关关系,得出了汉中、安康易出现成片的降水偏多、偏少的现象,南阳、郧县易出现与区域不一致的旱或涝。通过对区域旱涝等级做累积距平曲线和滑动t检验,将区域530年划分为五个以旱为主的阶段和4个以涝为主的阶段,得出汉江流域的洪涝具有持续性,且涝大于旱的特征。同时,汉江流域旱涝等级与丹江口水库坝址流量呈很好的负相关关系。
  • 摘要:通过资料处理、作图、制表分析,对开封市近55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开封市总体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前期较低,中期比较稳定,后期明显上升。季平均气温,夏季保持相对稳定,春季和秋季温度升高,冬季气温升高最多,且近期升温加快。月平均气温,1月、2月、3月、4月、1 2月气温明显升高,其它月变化不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明显下降,年平均最高气温保持稳定;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明显升高。极端气温事件减少,发生程度降低。气温变化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利弊皆有,利大于弊。
  • 摘要:根据近50多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黄河中游三花区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依据可利用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影响因子与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利人类活动对三花区间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化趋势加剧,1986年以来区间径流量变枯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的结果;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量比例存在差异,其中80年代后期和近7年的比例人体是3:7,而90年代则是45﹪:55﹪。
  •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气候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本文根据河南省60个测站1962~2006年的年、季气温、降水、日照资料,较详细地分析了河南省气候的空间分布、趋势变化,并对气候变化进行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河南省气候地理分布为气温、降水由南向北递减,日照由南向北递增。近45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升温主要体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其中冬、春季和日最低气温升温显著;1994年为气温的突变开始年,气候由偏冷转向偏暖。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主要表现为波动特征,60年代中前期和近10年降水量波动特征显著,年际振幅较大。日照呈下降趋势,且夏、秋、冬季日照下降显著,其中夏季下降幅度最大;1981年为日照的突变开始年,日照下降加剧。河南省气候变化存在地域性差异,总的来说,豫西变化不明显,而其它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气候变化的显著性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日照下降。
  • 摘要:根据海河低平原气候与小麦产量资料,将气候环境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气温近56a线性升高倾向显著,平均每10a升高0.38°C,春季降水近56a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增加和线性减少倾向,2000年以来的气候环境不利于冬小麦生产;气候单产与气温、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气温在0.2-1.2°C之间变化时,小麦气候产量为正值,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小麦减产,高温使小麦减产更严重,近年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单产持续偏低:小麦产量对降水的需求有一个极限值,降水异常偏多和异常偏少会使小麦减产:可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来增加地面有效降水来增加小麦气候单产。
  • 摘要:本文使用1950-2005年沧州黄骅港沿海潮位逐日历史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沧州沿海风暴潮的发生个例进行研究,找出了沧州沿海风暴潮的发生的规律性即风暴潮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受热带气旋(或台风及减弱的低气压)或强冷空气(或配合温带气旋)系统影响,并与天文大潮叠加而共同引起的,其灾害程度则与天气系统类型、强度、发展趋势以及天文潮汐状况有关。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风暴潮预报提供依据。
  • 摘要:应用沧州站春、夏、秋、冬各季节以及年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对沧州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沧州各个季节及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都有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近10年与五十年代相比气温升高非常明显。气候变暖的现象使沧州的农业灾害及沿海区域灾害频发,庆对这种现缘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衡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受全球大气候的影响,五十年来我们衡水地区的气候有了明显的变化,降水减少、气温上升,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衡水地区是当前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农业地区,气候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农业增产潜力很大,但我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基础还比较落后,很大程度上讲,农业生产还是自然经济,又加之我地的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影响和制约着我地的农业稳定发展为了减轻和避免这些气候变异和灾害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特提出各种相应对策供各级领导参考,整耕作制度,改基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人力发展雨养农业和节水农业;适当规模地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开展气象监测,提高预测能力和加强农业对策的研究、服务、应用等高新技术指导我区的农业发展,保证我区农业高速稳定的增长
  • 摘要:本义利用河北省1961-2000年6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通过对河北省地面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日数及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来解释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近40a来,地面冻结日期呈现略微推迟的态势;地面解冻日期呈显提前的趋势;地面冻结日数相应减少:累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由北到南逐渐减小:全省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变化呈减小趋势,各分区的变化趋势与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冀北高原区变化幅度最大。
  • 摘要:本文利用河北省84个站点,1965~2006年4~10月的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M-K等方法,分析了降水量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4~10月降水量的空间结构,既有整体致的性质,也存在着南北、东西等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降水量可以将河北省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冀西北高原、冀北山地、燕山南麓、冀中平原和冀南平原:各区降水量年际间差异很大,最多与最少年份各不相同;冀两北高原、冀北山地、燕山南簏、冀中平原1998至2006年降水量持续处于偏少阶段,冀南平原则呈波动变化:冀西北高原、冀北山地、燕山南麓、冀中平原逐年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冀南平原则有增加趋势,仅燕山南麓的减少趋势通过了90﹪著性检验;各区年代降水量均具有减少趋协,除燕山南麓通过99﹪显著性检验外,其它各区减少趋势均不显著。
  • 摘要: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1956~2005年保定市年降水距平时间序列的小波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年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具有准4a、准14a和准33a的主周期;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即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保定市降水变化还显示出自己的突变点分布及其位相结构。在年降水量总趋势下降的前提下,2005年后的一段时间还将继续维持。
  • 摘要:根据海河低平原测站1951~ 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海河低平淡原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年气温变化主要存在15a周期,近56a线性上升趋势是显著的,平均每10a上升0.31°C。四个季节和年气温在近56a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冬季和春季升温最明显,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冬季、春季气温升高造成的。目前,年气温和四个季节气温都处于偏高时期,气候偏暖。年降水量变化主要以7a和18a周期为主。近56a年降水线性减少倾向显著,平均第lOa减少24mm。四季降水量变化周期不完全相同,只有夏季降水变化周期与年降水变化的主要周期相同,都以7a和18a周期变化为主.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也不完全相同,春、秋、冬三个季节降水量增多或减少都不明显,与年降水量化趋热不同。只有夏季降水趋热与年降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近56a线性减少倾向显著。夏季降水量平均第10a减少24mm,年降水量平均每1Oa减少24mm,二者减少基本相同,由此看见,年降水量减少主要是由夏季降水量减少造成的。
  • 摘要:通过对1964~2003年冀中廊坊市9个观测站暴雨、高温、大协和、冰雹、大风、沙尘暴、强降温等七种灾害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得到了这灾害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布变化,为今后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了科学的背景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暴雨、冰雹、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日期有明显提前和延后的更加极端化分布现象:(2)高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连续性、区域性、持续性特征有显著的增强;(3)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极值强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有明显增强的趋辨:(4)强降温、沙尘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在上世纪60~90年代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有所增加;(5)气候变暖对各类灾害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EOF)、旋转主成分分析(REOF)、小波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分区,并对温度分布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年平均温度的变化速率较全国温度变化速率略高。可以分为3个异常区。冀北高原和冀西部山区经历1989年以前的偏冷期及以后的相对偏暖期。其它地区经历3个较大尺度的周期,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均有明显的冷暖交替。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为一致敛的增暖,各区域增暖幅度不同。
  • 摘要:选用沧州、河间、黄骅、东光4个地面观测站为代表站,1955~2006年共52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做为基本资料,结合沧州气候特点,以10°C或22°C为分界点,划分四季开始(结束)日期,研究沧州近52年来的四季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沧州市52年的四季变化具有自身特点,春季开始日期明显提前,冬季有所推迟,夏季和秋季推迟或提前趋势不显著。冬季结束日期提前,秋季推迟,其它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一年之中,冬季最为漫长,夏季次之,夏、秋季持续期较短。52年中,春季和夏季的天数走势基本相同,前期减少,后期啬;秋季天数走势缓慢,总体呈增加趋势;冬季天数在1975年以前变化较小,1975年后则呈明显减少趋势;冬季天数变化较其它季节大,减少幅度为2.8天/10a。四季变化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反映,同样应得到重视。
  • 摘要:本文利用贵州地区52个测站的196-2000年历年夏季(6-8月)逐日资料,分析了贵州地区夏季暴雨以上的极值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振荡及其突变特征,并采用EOF方法对夏季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地区夏季暴雨近40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EOF的前3种模态基本代表了贵州夏季暴雨(暴雨日数、暴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的第一特征向量的荷载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全区为偏多(少)的一致型同位相分布。利用奇异值分解法分析了夏季暴雨量场变化与总降水量场变化的相关性,发现两场存在着显著相关,两场的第一对奇异向鼙的时问系数变化趋势几乎一致,具有明显的同步联系。
  • 摘要:本文利用1960-2004年六盘水市3个测站的逐日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对六盘水地区雷暴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雷暴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各地年雷暴日数差异明显,雷暴天气西南部最多,北部次之,东部最少:六盘水市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出现,甫暴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冬季雷暴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个年各月均有出现雷暴的可能,但各地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9月,其中8月最多,7月次之,12月最少;雷暴天气60、70年代持续偏多,在83年附近急剧减少,进入80年代中期后,雷暴日数持续偏少,从总的气候趋势看,雷暴天气总日数呈下降趋势;年总雷暴日数在 1983 年附近存在突变现象,表现为日数的减少,这种突变事实各站具有一致性.
  • 摘要: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本文利用2000~2005年MODISNDVI数据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植被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以降水量、水汽压、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作为气候指标,分析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MODIS NDVI与同期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讨草原植被变化的气候驱动因了。结果表明:(1)2000~2005年锡盟植被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植被退化面积最大的区域为荒漠草原,占全区面积14.58﹪,植被改善面积最大的区域为典型草原,占全区面积31 48﹪。四类草原改善趋势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荒漠草原。(2)对于典型草原,其NDVI与最高气温关系最密切,其次为水汽压:对于荒漠草原,其NDVI与最高气温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最低气温。
  • 摘要:根据干旱的农业气象指标,应用近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遂溪县干旱的气候规律。分析表明,遂溪县出现春旱或秋旱的机牢率高达93﹪,基本是十年九旱,同时出现中等以上程度春旱和秋旱的机率为20﹪;春旱重于秋旱,春旱高发期发生的相隔时间明显缩短,频率加大,秋旱相隔时间较长,连续2年出现重秋旱的机率较小。并提出一些防御干旱的对策。
  • 摘要:利用1961-2000年全国550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出热浪指数和暖仪指数并对两个指数分别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两个极端气温指数前2种模态基本代表了空间分布特征。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的笫一特征向量的荷载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全区为一致的增加和减少趋势,只是高菏载区位置不同。在时间变化上存在着明显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REOF和CADT聚类分析方法对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进行分区,将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分别分11个和10个变化1区,并发现该方法既克服了前者确定荷载界限的主观性,又避免了后者选择气候中心的不确定性,使区划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 摘要:利用位于曲江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05年逐年气象资料,选取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无霜期、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7个有代表性的气候要素,并制作冷暖、干湿指数,综合分析曲江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发现其总体上具有暖、干的气候变化趋势。
  • 摘要:热岛效应改变了城市的自然气候变化。以具有明显热岛效应的城区气温来划分的四季只能代表城区,划分郊外的四季时应剔除各时段的城市热岛效应值,剔除各时段的城市热岛效应值后计算出来的四季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又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 摘要:利用深圳2003-2005年18个自动站气温资料,选取坪山、梧桐村和石岩测场的3个自动测站作为热岛对比分析站,分析深圳近三年来深圳平均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月际间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应MODIS资料进行实时验证;为预估热岛情景,使用1961-2006年深圳、台山、遮浪三站的气候资料,建立深圳热岛时间-强度拟合方程,预估2020年深圳市热岛强度为0.8~0.9°C。
  • 摘要:对1995-2004年5-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登陆台风的大尺度环境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表温度(SST)在台风发生的区域要高于周围其它区域,而且都在26.5°C以上,即高的海表温度有利于台风的发展;在台风的发现点主要集中的区域范围,相对涡度几乎都为正值,正的相对涡度有利于台风的发展;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人大,有利于上升浮力和潜热释放的维持,使热带气旋得以发展;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有利于台风强国度的增大,并且两者之间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后。
  • 摘要:本文利用英国 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0《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和B2情景埘华南地区207l~2100年的气候变化进行预估的结果,初步分析了华南地区未来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及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07l~2100年暖日和暖夜在时间和空间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空间上基本上是从南到北递减,同一纬度沿海地区增加幅度较大,时间逐年递增,未来暖日(夜)的在每年里的发生时间将会大大增加,而暖夜增加天数比暖日多:未来冷日和冷夜都减少,靠近海洋的地区冷日减少较多,远离海洋的地区冷日减少较少,未来冷日(夜)基本上是只发生在冬季。A2情景下,暖日(夜)天数增加较B2情景多,冷日(夜)天数减少比B2情景多。A2和B2情景下,符个极端降水指数在207l~2100年大部分年份将会增加的,从空间来年,各个极端降水指数在华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所增加,其中以广西的北部增加最多,华南地区将会受到更多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极端降水在总降水量的比重会更大。在中高排放的A2情景下,影响会更大而且波动性也较大。207l~2100年小雨降水将会减少,而大雨、暴雨和人暴雨降水将会增加,未来降水增加主要是由大雨、暴雨和大暴雨降水增加引起。
  • 摘要:本文将新旧观测标准下广东灰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新标准下霾目的分布与变化较旧标准更为合理进行了说明,进一步地说明了广东霾目的变化趋势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及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是相适应的。由于灰霾观测新标准中仍然存在需人为判断的区域,若在新标准中引入大气气溶胶浓度观测数据,从本质上将灰霾与轻雾和雾国区分,将更加有利于灰霾的统计和分析,有利于标准的推广和普及。
  • 摘要:采用1951~2005年的广州气温以及NCEP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55年来广州气温变化情况以及成因,结果表明:广州在1980年代中期以来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国冬季最低气温增温最为显著:冬季低温(≤5°C)日数明显减少,夏季高温(≥35°C)日数则显著增加:500hPa高度场的异常升高、冬季风和夏季风烈度的减弱与广州气温的升高有直接的关系,而城市化进程同样也在广州气温尤其是冬季最低气温的增温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 摘要:选取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1961~2006年华南地区15站(广州、韶关、梅州、河源、汕头、阳江、湛江、梧州、桂林、南宁、柳州、百色、北海、厦门、海口)的年(季、月)降水实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华南区域(夏半)年雨量存在年代际变化规律:70年代剑80年代前中期为多涝年,90年代到21世纪初为多重涝年。同时,年降水与夏半年的降水有良好的同步性。华南区域涝年特征周期为2-3年,存在四个时期:1972-1975年、1981-1983年、1992-1994年、2001-2002年。严重洪涝年有4年,分别为1973、1994、1997、2001年;洪涝年,则有7年,为1961、1972、1975、1981、1983、1993、2002年。 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揭示华南地区涝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11个涝年找出华南地区涝年降水的四类分布雨型。其中,以第一雨型分布为主要降水雨型(占37.85﹪),分别有1973年、1994年、1997年,该雨型的空间分布反映出华南地区降水分布具有一致性,主要降水中心位于阳江、恩平等珠江口西侧及其偏西地区,粵东沿海地区和北江、东江中下游一带。第和和笫三雨型所占比例接近,但空间分布趋于反位向,说明华南地区的降水具有分布的不对称性。11个涝年中,第二雨型年份有1961年、2001年,第村雨型年份有1972年、1975年、1983年、2002年。第四雨型的空间分布反映出华南地区降水分布为中间少,两边多的分布特征。11个涝年中,第四雨型年份有1981年、1993年。
  • 摘要:基于1961-2004年惠州市区和平潭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比分析全球变暖前景下惠州城市和农村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惠州城市和农村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1和0.13°C/10a,气候变暖主要是冬季变暖。(2)由于城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同时受城市热岛效庆的影响,城市气温的上升率和上升幅度都高于农村,90年代中期后惠州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增温的幅度为0.2~0.3°C,由于全球变暖增温的幅度为0.2~0.7°C。
  • 摘要:分析2005年广州市市区和郊区的8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得出,热岛强度(UHI)具有明显的11、月和季节变化。一般来说,广州市UHI夜向>UHI白天;UHI(10月~次年5月)>UHI雨季(6~8,份):UHI春季>UHI夏季。用不同的湿度指标计算出的UHI略有不同:UHI最低气温为1.50°C、UHI平均气温为1.16°C、UHI最高气温为0.61°C。
  • 摘要:对1956~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江门地区冬季气温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为50年代以来最暖的阶段,其中2月份变暖趋势最为明显。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极涡指数等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洲地区极涡面积小,东亚大槽较弱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ENSO 事件频繁发生可能是江门地区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1961-2002年兴宁机场的逐日信息化资料,分析了42a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宁地区年冬,夏季平均温度以及最低、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际平均增温率为o.12°C/1Oa,其中从60年代剑21世纪初冬季增温幅度高于夏季,冬季对本地区气候变暖贡献较大;年平均降水最为1478.7mm,季节性显著,其中夏季最多,占年平均降水量的44.8﹪,秋季降水量较少。降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28.8mm/10a。充分表明兴宁地区正趋向干暖化。
  • 摘要:以潮州市5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发现近20年来气温上升明显,降水季节性变化更明显。其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有明显的影响,为此提出了调整种植季节、种植布局等的农业气象建议、措施,为潮州市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一定依据。
  • 摘要:根据祁连山山区海拔2800米以上的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年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50年来祁连山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以前增温缓慢,以后增温明显加快。冬季变暖的趋势远大于夏季,夜问升温幅度远大于白天,祁连山区气温以东西两段增温幅度最大:祁连山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少雨年多在60、70年代,多雨年多在近20年,春季和夏季有明显上升趋势,两段降水量增加幅度显著。
  • 摘要:应用陇东平凉近60年气象资料,对2006年夏秋季气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2006年10月在甘肃平凉泾川县出现冬小麦生长的奇异现象,分析结果得出:夏季及初秋气温特高是造成此奇异现象的主要成因。
  • 摘要:为了了解祁连山区积雪时、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我们采用卫星资料获得的1996-2002年冬半年(11-4月)旬积雪资料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卫星遥感获得的积雪资料与地面气象台站所得的积雪资料相比较,得到卫星遥感资料的精度。然后结合祁连山区数字高程(DEM)和地而气缘台站积雪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积雪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所得资料可以用于祁连山积雪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祁连山区东段与中段积雪时空变化很相似,而西段与东段、中段秋雪时空变化有显著不同。
  • 摘要:近46a来石羊河流域的气温呈变暖趋势,1994年为显著变暖的年份。在石羊河流域气温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年降水呈增加趋势,出山口径流呈略减少趋势,流向中下游的径流却呈显著减少趋势,地下水位也在快速降低。人类活动是导至石羊河中部流域凉州区用水量大增和下游民勤绿洲可用水量剧减的主要原因。石羊河流域的植被覆盖面积和流域地下水位坦深呈负相关。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石羊河流域的裸地面积在增加,植被总面积在减少,说明流域的植被正在退化,沙化面积正在增加,这正是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明显标志。
  • 摘要:利用ASTER卫星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数据估算了2001年7月24日和2001年11月29日藏北高原地区地表特征参数(地表温度T、地表反射率a)和植被参数(归-化植被指数NDVI、修ghd 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植被覆盖度Pv和叶面积秋指数LAI等)。结果发现,各种植被参数在荒漠化地区较小,而在高原草垫中的值较大。同时本文认为ASTER遥感数据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利用它可以更好的反应地表的植被参数及地农特征参数状况。而且文中还指出了ASTER卫星数据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
  • 摘要:用观测记录和再分析数据ERA-40合成分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安江水库4次泄洪事件中降水及环流北景场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泄洪事件通常发生在江淮梅雨期间,泄洪前存在一个季节尺度多雨期,从4月中旬起降水累积大都超过气候平均值:在临近汇洪前都出现累积降水量激增的暴雨过程,说明泄洪事件既有持续性多雨的气候背景,又有极端降水事件的参与。合成分析表明,4-6月从新安江上游至杭州湾一带存在一个区域尺度的降水偏多带,中心在水库产流区黄山附近。与此对应,对流层存在有利于江南降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型和定常水汽输送场,6川呈现贝加尔湖阻塞型梅雨环流形势。统计分析亦揭示泄洪事件当年南海季风和梅雨爆发偏早,梅雨期偏长。这些结果表明,新安江水库泄洪事件有先期的天气气候背景,结合专业预测分析和管理决策,有可能避免某些泄洪事件,提高水库风险管理水平。
  • 摘要:【目的】本文以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区域“薰志塬”主要农作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物侯响应为主,探讨在气候变暖导敛农作物全生育期普遍缩短的情况下,各发育期间隔日数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和玉米多年来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同步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薰志塬”1971a以水年平均气温以0.0507°C/a线性趋势显著升高,增温对冬小麦和玉米的生态影响土婴体现存全生育则缩短,越冬期缩短足冬小麦全生育则缩短的主要原因。冬小麦冬前各发育期普遍推迟,春季各发育期普遍提前(乳熟期除外),冬前生长日数和奋季牛长几数没有明显变化,但各发育期间间隔日数变化显著,出苗-分蘖延长,分蘖-停长缩短,返青-起身缩短,起身-拔延长,拔节-开花缩短,开花-乳熟延长,乳熟-成熟缩短,发育期间隔缩短与延长现象交替出现。玉米从播种期到成熟期,各发育期普遍提前,生长前期发育期间隔日数不变,生长后期发育期间隔日数缩短。【结论】气温波动式升高,作物为适应变化的环境进行的自我调节,增温生态效应的滞后性,作物自我调节的惯性,以及不同发育期对积温和界限温度的不同要求,导致各发育期间隔日数缩短与延长现象交替出现,其中发育期延长对发育期缩短的积温一定的补偿作用。气温升高具有阶段性和不持续性,冬前增温引起的播期等发育期普遍推迟效应滞后于自然降温速度,因此,各发育期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同样,春季自然增温速率滞后于早春增温引起的发育期提前的的生态效应,因此,返青-起身,起身-拔节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 摘要:本文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l~1986年升高0.8°C,≥O°C积温和≥10°C积温增加142°C和131°C,呈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平均增加7.5mm,呈曲线缓慢增多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作物适牛种植区和作物种植上限高度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喜热棉花、喜温作物玉米和喜凉作物甘蓝型油菜分别提高100m左右、150m左右和200m左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依据农业气候生态资源垂直分布特征和15种主要作物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以及农林牧业结构布局特点,采用气候生态相似原理,将祁连山北坡大体分为5个农林牧业气候生态区,建议性提出各区农林牧业结构的比重以及夏粮、秋粮、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并阐明了各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 摘要: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6年4月12日至2007年6月30日地表辐射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表辐射平衡、地表反照率的年季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年平均的日变化受天气过程影响较小,其日循环变化主要受太阳日活动的规律控制。全年太阳辐射比较强,其年平均值为204.2 Wm-2,由于受地表状况和天气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年变化表现出不规则性或区域性特征。大气和地表对太阳辐射加热的响应,在年变化中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而在平均日变化中分别需要2个小时和1个小时。地表反照率全年的最大值为0.432,出现于2006年12月,最小值为0.1949,出现于2006年9月:年平均的反照率为0.2432,比干旱荒漠区的0.259小,而比定西试验站春小麦睛垫面的(O.20)大。地表反j照率的商值正好对应降雪天气过程较多年和偏干旱的时段,其低值则与较多的降水过程、连绵阴雨的天气吻合,其波动变化与降雨、降雪过程对应得比较好。 此外,根据2006年5月至8月的MODIS/CERES Aqua卫星资料反演的辐射通量与SACOL站观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qua卫星资料反演得到的太阳总辐射比地面观测的偏低20.75W.m-2(或相对偏低2.88﹪),而短波净辐射比地面的偏低7.24、m-2(或相对偏低1.27﹪),这可能是由于卫星资料反演的向下短波辐射算法中没有考虑下垫而地表状况的影响。同时,卫星反演得到的向下长波辐射比地面观测的偏大17.66Wm-2(或相对偏高5.12﹪),而长波净辐射比地面的偏大32.83W.m-2(或相对偏高29.68﹪)。在长波净辐射值比较大的区域对比结果较好,而值比较小的区域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这表明根据卫星资料反演得到的地表长波辐射通量在我们所研究的区域不是很合理。尽管如此,SACOL站作为全球协同加强观测的基准站之一,其观测结果不仅可用来验证目前天气和气候模式中的各种参数化方案,而且它可用于检验和校准卫星资料反演结果的好坏,可以较好地改进预报模式和卫星反演的算法,提高模式预报与卫星丛反演结果的精度。
  • 摘要:1967年夏季(5-9月份)华南地区发生了显著的“早涝并存”现象,主要表现为前汛期偏旱,而8 月份严重偏涝。与气候态相比,1967年夏季人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异常,特别是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明显,80°-100°E越赤道转向气流年和印度南部-孟加拉湾偏西风异常增强,南海夏季风槽活跃。5-9月份菲律宾周围的对流持续偏弱,而斯里兰卡附近的对流则偏强。8月份,台风的频繁影响可能是华南水涝的直接原因,而西太副高的显著西伸和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岛-南海的偏西气流的异常增强则为之提供了有利条件。6月份,西太副高偏弱偏东,华南上空低层南风偏弱,使得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南海向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异常减少,从而华南偏旱。因此,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可能是影响华南夏季“旱涝并存”的重要因子。
  • 摘要:利用最新版的RegCM3模式,通过改变青藏高原冬季地面向大气的感热输送,分析了高原冬季感热异常对春季沙尘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冬季高原地区的感 热通量增大时,春季在我国上空蒙古气旋加强,位势高度西高东低,即西风加强, 有利于沙尘暴增多。西风加强最显著区域在南疆盆地:西北地区降水以减少为主, 这也有利于沙尘暴的增多。降水减少最显著区域在新疆东部、内蒙古和甘肃的西 部;反之亦然。
  • 摘要:利川NOAA/CPC 1980-2007 年北半球周织产品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以及内蒙古东部与东北、青藏高原、新疆三大主要积区近27年来的积雪面积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按积雪面积大小统汁,中国大陆冬半年庆划分为11、12、1、2、3、4六个月份,而12、1、2 月为枞积雪面积最大期,其中1月为年内最大月;各积雪区年内儿尤其是冬半年的月平均雪面积呈显著一致性,前半冬(11、12、1 月)的月平均积雪面积普遍大于后半冬(2、3、4 月):利用建立的雪异常年常年指数进行分析,得到了各区域冬半年积雪面积异常年份统计表。
  • 摘要:提要 几组对中国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资料的研究指出,前30多年(大约从1956年到1990年)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明显减少(变暗),而近10余年(大约从1991年开始)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有增加的趋势(变明)。 分别汁算观测的中国年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温度以及温度日较差在1961~1990年和1991~2005年两个时段的线性变化趋势得到,前30年线性趋势为正常或略增暖,而明显增暖主要是在后15年。大约40个(或16个)气候模式考虑多种排放情景模拟196l~1990年的变暖趋势高于观测趋势,后15年模拟明显变暖趋势但是低于观测趋势。由此,从观测和模拟角度都证实,前30年“变暗”可能抵消和掩盖了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增暖效应,后15年“变明”可能增加了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增暖效应。
  • 摘要:采用NCEP/NCAR 1960-1999年历年夏季(6-8月)平均的垂直速度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运动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年代际变化对西北地区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原及西北地区垂直运动场为一个"五中心结构"。(2)肯藏高原及西北地区夏季垂直运动场年代际变化清楚,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垂直运动场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相反。垂直运动场的改变与个球变暖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3)垂直运动场的变化能较好的指示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指出西北地区东部下沉运动场面积扩大,强度增强,气候趋向干旱化,而西北地区西部和南疆地区则表现出现反的趋势,气候趋向湿润。另外,文章还指出,青藏高原热源强度改变所造成的垂直的环流的改变可能也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南部干旱的原因之一。
  • 摘要:小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先对现在气候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抓住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然后利用干旱指数对西北地区未来干旱进行了情景预估.在二氧化碳浓度递增情景下,天山北部地区、内蒙古的乌海市附近及宁夏、陕两北部地区较现在变干,塔里木盆地较现在变湿,内蒙古西部地区也仃变湿润的趋势,青海西部地区先变湿润后有变干的趋势。
  •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事关国际际安全,已超越反恐、核扩散等问题,成为目前全球球最受关注的第一大问题。本文从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经验出发,并结合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自愿减排市场(VER)等国际合作机制,探讨了中国化工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行路径,并着重对中国化工业开展CDM项目活动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分析。
  • 摘要:统计表明北市年平均降水总日数为72.5天,出现R<1mm的小雨的平均日数达25.6天,出现概率为35﹪.>50mm的暴雨日数只有二天,5mm以下和25mm以上的降水呈明显下降趋势,后者导致了近年来北京连续干旱,使北原本匮乏的水资源上加霜。夏季降水平均日数只有36.3天,近年来夏季连续干旱的趋势与华北的干旱化趋势一致。秋、冬和春季,5mm以卜的降水出现概率均大于50﹪,且秋春两季为下降趋势,冬季1-5mm的降水具有下降趋势。导致北京5mm以下和25mm以上的降水明显下降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 摘要:本文根据京津地区儿童呼吸系三种常见疾病(感冒、气管炎、肺炎)发病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可能联系,发现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等气象要素与疾病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依此,采用岭回归技术,建立了医疗气象预报模式。并开发了每日医疗气象滚动预报软件平台,可用于日常业务预报值班。
  • 摘要:借助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拟合了混沟森林植被乔、灌、草各层及群落总体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通过Sorenson指数研究了海拔梯度上相邻森林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结果如下:(1)土壤pH值和海拔高度是对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最广泛的环境因子,湿度指数对混沟地区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坡向对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比较大,对灌木层和草本层岫嘌晕廾飨宰饔茫谥械萷H值和半阴/半阳坡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最小;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群落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主要受土壤pH值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乔、灌、草各层以及群落总体的Sorenson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都是在中等海拔处较低,低海拔和高海拔处各有一个峰值,海拔1000-1500m段可能是混沟主要植被类型的过渡带。
  • 摘要:为了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义务,缔约国要按时编制并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文章主要介绍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土壤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清除、稻田甲烷的排放、农业土壤中氧化亚氮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等方面温室气体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2006年IPCC指南》中强调国家清单只报告管理土地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清除;采用六类土地利用类型体制,即:林地、农地、草地、湿地、居住地和其它地;提供了多层次的估算方法;稻田甲烷的季节排放因子变为日排放因子;农业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因子进一步修正;生物氮的固定不再作为氧化亚氮直接排放的排放源。清单方法改进的同时,我国编制农业温室气体清单面临巨大困难与挑战。
  • 摘要:利用1956-2004年中国740个气象基准基本站日资料集和2145个一般气象台站月资料集,对中国风速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平均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中国平均风速的减小主要是由于日平均风速大于等于3m/s的日数的减少造成的。中国平均的日平均风速小于3m/s的日数呈增加趋势,对于河套及其以南至云南贵州一带来说,风速相对小是该地区年平均风速无明显变化趋势的直接原因。从全国平均来看,气象台站周边的城市化发展和全国性测风仪器的变更都是中国器测年平均风速减小的不可忽略的原因,但这两项都不是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风速呈显著减小趋势的主要原因;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亚洲纬向环流加强、经向环流减弱、亚洲冬季和夏季风减弱导致中国中高纬度地区冷空气南下次数减少,中国寒潮次数减少;并与中国沙尘暴减少、亚洲温带气旋数在中纬度明显减少相对应,这些与中国平均风速的减小均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和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的变化是中国平均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
  • 摘要: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开展气候变化对玉米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全国90多个站点的资料,验证作物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模拟得到1961-1990年时间段逐日的天气值与作物模型CERES-Maize相链接,验证了气候模式和CERES-Maize结合的模拟能力;选取PRECIS模拟的未来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A2、B2下的气候变化情景2080s时段的天气数据输入CERES-Maize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吉林敦化站点的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等可能产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2、B2两种气候变化情景的2080s时段内,平均产量和生物量都有所增高。
  • 摘要: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采用盆栽或根箱等栽培方法研究CO2浓度的增加对植物光合作用、物质生产的影响。从控制CO2浓度的方法来看,主要有封闭式气室(塑料大棚、温室、人工气候室、同化箱等)、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和开放式装置(Free-air CO2 enrichment,简称FACE)三种类型。FACE系统最接近于自然大气状态,试验精度高,但价格昂贵;MiniFACE与FACE的原理功能相同,但节省了CO2消耗的费用,在一些研究领域成为FACE的替代手段。由于中国气候和耕作方式的多种多样,从长远上看,不同区域的多站点试验是必须的,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最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平区实验基地建立了FACE试验网络。
  • 摘要:根据华北地区7个观测站物候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1963-1996年及北京1963-2005年物候春季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的物候春季有明显提早来临的趋势,而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本地区近40年来冬春季气温的明显上升。其中1963-1996年间华北地区1-3月及4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上升了2.3°C与1.7°C,物候春季起止日期分别提前了9d和4d,因而使得春季长度也延长5d;北京1963-2003年间1-3月及4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上升了3.5°C与2.6°C,物候春季的起止日期分别提前了11d和10d,但春季长度没有明显变化。
  • 摘要:本文在全球和全国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宁夏近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根据宁夏未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结合宁夏的地理和农业条件,分析这种气候变化对未来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应采取的适应对策。
  • 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 1948-2005年全球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夏季整层和分层大气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了东亚地区夏季大气水汽输送整体和垂直分布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分层EOF分解,揭示了近50年来东亚地区夏季火气水汽输送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主要变化模态以及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上空夏季水汽输送存在着倾斜的现象,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流辐合区有南移的趋势。EOF分析表明,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年代际时间变化特征,同时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存在着全场同位相和南北反位相变化两种主要空间变化模态。
  • 摘要:居住在北京的人们熟知四季中唯属“夏季最热”,可在夏季里还有“热在三伏”之说。为了解“热在三伏”的程度及随年代延续的变化幅度,这里,通过统计分析三伏时节的北京观象台36年气温等气象要素得知气候特点及气候变化如下。A、气候分析:经分析三伏时节的气候,①、平均气温:初伏~中伏持续在25~27°C之间,末伏在24~26°C之间。②、极端最高气温:三伏时节有2次>41°C的高温都出现在初伏(第三天41.1°C、第八天41.9°C),其它伏天均>33°C。⑨、平均相对湿度:在初伏10天里,依次增湿很快,其幅度为0.68﹪·D-1;中伏在75~80﹪波动,从第三天到第十三天有一次缓增湿阶段,其幅度为0.37﹪·D-1;在末伏10天里,依次明显减小,幅度为-0.52﹪·D-1。④、平均降水量:初、中伏偏多,末伏偏小;≥8mm的降水量出现了6天,最大13.7mm的降水量出现在中伏第十六天。⑤、三伏时节的平均气温曲线图表明,短伏比长伏的天气热(短伏平均气温曲线偏高),两相差0.6°C;平均气温曲线随初、中、末伏顺序呈下降趋势。⑥、从三伏时节的极端最高气温曲线图看,短三伏的极端最高气温比长三伏偏低,两种三伏的平均极端最高气温相差0.4°C,其极端最高气温曲线随初、中、末伏顺序亦呈下降趋势。⑦、分析三伏平均相对湿度曲线图,短三伏比长三伏的湿度小(短伏平均相对湿度曲线偏低),两者相差5﹪,两者曲线图在三伏时节近似凹凸抛物线形(短三伏的相对湿度曲线凹状不明显)。⑧、分析三伏时节平均降水量曲线图,短三伏比长三伏的平均降水量多84.8mm;虽然各出现了3次≥10mm降水量日,但是,短三伏比长三伏来得早。 B、气候变化:①、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随年代延续的变化趋势是准增温,在70、80、90年代为连续增温,近6年略有降温。②、明显反映了平均相对湿度曲线随年代延续而顺序叠低。③、平均降水量随年代延续亦呈准减少的趋势;其减少幅在以近6年尤显突出。综合上述分析,温、湿年代气候曲线的变化特点是:初伏居上、中伏夹中、末伏靠下;降水量变化曲线的变化则是:初伏夹中、中伏居上、末伏靠下。④、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随年代的变化量在初、中、末伏均属增温(正值),前者在中伏变化幅度最大(0.59°C/年代),后者在初伏变化幅度最大(1.95°C/年代)。⑤、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降水量随年代的变化量在初、中、末伏都是减小的(负值),前者在末伏变化幅度最大(-3.8﹪/年代),后者在在初伏变化幅度(-15.03mm/年代)。上述的气候随年代延续的变化量,将预示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摘要:利用美国探路者卫星遥感资料AVHRR LAI和全球生态模式CASA给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资料(NPP)对新疆地区1982-2000年的植被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的LAI和NPP的空间分布严格受水分的制约,与气温呈负相关,表现出干旱内陆地区榷被受降水控制的地带特征。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整个新疆出现了变暖的趋势,降水基本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在42°N以北地区暖湿转型尤其明显,与这种气候型相对应,植被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趋势,NPP最大增幅可达45gCm-2year-1。但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响应不一样,降水主要是影响植被峰值的起落,而植被在总体演变趋势上却主要受气温控制,三个分区1984-2000年的气温明显上升,而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植被受气温控制出现了显著的上升趋势(P<0.01)。
  • 摘要:本文将气候变化研究和农业经济研究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经济-气候新模型,用来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问题。提出在经济模型C-D生产函数中添加气候变化因子,建立一个新的评价模型,作为连接气候变化因素和经济变化因素的桥梁,并对该模型的性能及合理性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和验证。
  • 摘要:本文利用北京市20个常规气象站点4个时次的地表温度资料,进行了1978-2006年期间北京市地表温度的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78-2006年期间北京市年均地表温度不断升高,29a升高约1°C,地温变率均为0.35°C/10a。(2)北京市开发新区地表温度的升高速度和升高幅度较功能拓展区大,而功能拓展区较生态涵养区大。(3)年均地表温度随城市人口、人均GDP的增加而升高,而且与人口的自然对数、人均GDP自然对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 摘要:以沈阳和海口探空站的1961~2005年探空资料为基础,对此资料进行了分段线性插补工作:同时基于大气总能量及其各种大气能量形式的表达式,在合并、简化的前提下计算了沈阳和海口探空站的逐年大气总能量。研究结果表明,海口的大气总能量明显高于沈阳的大气总能量,大约要高出9.4﹪;两地大气总能量时间序列的相关性较好;两地逐年的大气总能量最多年份比最少年份仅多出1.28~1.52﹪,在平均值附近变化,能量基本保持不变,它符合大气总能量守恒原理,据此可以对大气高低空温度的变化特征机理进行了研究,对高低空温度变化趋势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 摘要:通过对安徽沿淮代表站降水资料的分析,找到了安徽沿淮降水变化的一些特征,得出了安徽沿淮自1991年以来降水量在明显增加、大涝概率在增大等结论。
  • 摘要:本文采用宿州市1957年至2006年共50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宿州市气温的气候平均值和季节分布特征以及气候演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50年来年平均气温以O.33°C/10a的趋势增温变暖,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以后,其中1994年是我市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拐点,1994年以后,我市气温突变,表现为我市气温进入一个迅速增温时期;零下10°C的极端最低温度和大于35°C的高温日数趋于减少。列举了增温所带来的主要观测事实,并探讨了城市热岛效应对我市增温的影响以及增温可能带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措施。
  • 摘要:极区是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以及磁层动力学过程的效应都会沿着磁力线投影到极区电离层,如极光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极隙区是太阳风粒子可以直接进入地球磁层和中高层大气的唯一区域,是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我国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均位于极隙区纬度,并构成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共轭观测体系,对极隙区电离层踪迹观测研究、极区空间天气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南北极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系统,综述了极隙区电离层踪迹及其动力学过程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明确了极隙区电离层踪迹观测研究和极区空间天气监测方面的近期主攻方向。在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子午工程、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南极内陆站建设、行业专项等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项目的推动下,我国极区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和极区空间天气监测而临着重要的发展契机,本文展望了我国极区空间物理发展的美好前景。
  • 摘要:利用双频GPS观测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TEC模型是电离层探测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华南地区处于我国南部低纬电离层赤道异常区内,是各种电离层活动高发区。本文利用广州GPS综合应用接收网观测数据,探讨如何研制区域级TEC监测产品。分析显示,基于广州GPS综合应用接收网观测数据可以得到一个区域平均TEC产品和一个基于观测格点数据的区域TECmap产品。对瞬时样本的分析表明,五山站在24小时内瞬时捕获卫星数基本上稳定在10颗,反演获得的TEC格点样本可以比较好地表征华南地区以及中国南海海域的TEC数值和分布状况。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区域平均TEC产品和一个基于观测格点数据的区域TECmap产品,具体操作过程为,利用监测系统获得的经过定标的华南地区(10-35N,100-130E)30S-TEC格点数据,以30分钟为周期,通过平均得到华南地区指定时问的平均TEC变化曲线,通过插值和等值线技术得到华南地区指定时间的TEC分布地图。华南地区TEC监测产品在未来空间天气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TEC地图产品精细度有待提高,这有赖于观测站点的进一步完善。在现有产品基础上,TEC现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TEC预报产品有待研究开发,需要开发用户级特定应用产品。
  • 摘要:文章介绍了利用风云二号卫星业务遥测信号监测电离层闪烁的原理及方法,并介绍了我们开发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工作原理,该仪器用于实时监测分析风云二号卫星信号因电离层而造成的幅度闪烁和相位闪烁。风云二号遥测信号是一个1.7GHz的调相信号,其发射振幅稳定,负载的信号精确可知,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可以被用来进行电离层闪烁监测研究。由于风云二号是静止卫星,其监测结果将不存在卫星运动所附带的变化,容易将时问和空间变化分离开,因而比GPS闪烁监测更具优越性。本仪器将基于目前遍布全国的风云卫星展宽云图接收设备,在使用风云卫星展宽云图接收机天线、高频及第一中频通道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因此有利于未来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组网监测。另外,风云二号已经实现双星(风云2C和风云2D)组网观测,其提供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同频信号源将大大提高本监测仪的应用价值。该仪器与GPS双频闪烁监测配合,还将能获得电离层闪烁特性的谱特征。
  • 摘要:利用广州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PS-TEC)双频观测资料,提取该地区上空GPS TEC观测量,制作的部分TEC产品表明,利用广州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可获得覆盖广州区域范围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电子总含量分布图,对监测区域电离层电子总含量时空变化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意义。研究过程中,我们分析了目前系统在生成TEC产品方面的局限、以及业务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 摘要:Dst指数描述磁暴的强度,也是众多空间环境模式所需要的输入参数,所以对Dst指数的预报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论述了Dst指数预报系统的建设方案,并针对磁暴个例分析其实际应用效果。目前Dst指数预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运行,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本预报系统可以正常提供Dst指数的预报产品,预报结果能够准确的反应磁暴的发生和发展,对磁暴强度的预报也比较准确。
  • 摘要:太阳活动综合预报系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全力以赴研究的项目。该系统可以对长期、中期和短期太阳活动预测。预测内容包括黑子相对数、10厘米射电流量、极紫外流量、太阳耀斑、质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等。该系统包括太阳监测数据获取、数据库、预报模型和预报产品发布四个予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黑子相对数、10厘米射电流量、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等预报模型以及相关的数据库,并且在不断改进。目前正在全力发展新的预报模型和方法。重点方向是:(1)寻求新的预报因子;(2)引入新的预测方法;(3)改进太阳耀斑预报模型和质予事件预报模型;(4)建立日冕物质抛射预报模型:(5)扩展数据库:(6)提高远程太阳监测数据通讯能力。
  • 摘要:本文在考虑背景风场以及大气耗散的条件下,建立了三维内重力波传输函数数值模式。然后分析了300km高度三维传输函数在频率波数域的特性,并以近地面单位脉冲点源为激发源,得到了内重力波在三维空间中的时空分布。最后讨论了不同时空尺度地而方波源激发的内重力波在电离层高度的能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对内重力波而言,背景大气相当于一个带通滤波器,只有波动周期和波数分别在约15~30min和约200~400km之间的重力波扰动最容易上传到300km高度;(2)在背景风场的作用下水平而上以同心圆扩散的波阵面以及垂直方向上成漏斗状的波阵面发生了变形,并且逆风方向比顺风方向更有利于声重力波由对流层向电离层高度传播;(3)300km 高度对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别约在20~30min和150~250km之间的地面方波源响应的总能量最强。
  • 摘要:空间天气业务模式和业务系统是开展空间天气预报和空间天气服务的重要基础条件。美国空间天气计划将模式转化和集成作为一项重要的空间天气任务提出,并在组织建制和业务转化方而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我国系统开展空间天气预报和服务的历史较欧美等国要晚一些,主要是在国家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需求牵引下发展进行的。在载人航天、嫦娥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和高技术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等学科专家在空间天气预报服务模式的开发、技术转化和系统集成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部分成果已投入实际工程应用。本文将对国内外空间天气模式业务转化和系统集成进行对比分析,重点介绍在载人航天和863支持下,近十年我国空间天气模式开发、转化与集成的研究进展。
  • 摘要:本文根据卫星观测资料,用运动学的方法实时模拟计算了2000年和2001年问23个Dst指数小于-100nT的地磁暴事件对应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过程。并由此预报这些CME产生的行星际扰动传播到达地球轨道的时间。结果表明,预报传播时间与观测传播时间之间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5﹪,其中15个事件的预报传播时间与观测传播时间的差在±8小时内。在模拟计算巾,CME在源表面的扰动参数根据SOHO/LASCO在天空平面的投影观测资料,由CME的冰激淋-锥模型反演计算确定。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