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臭氧生成潜势

臭氧生成潜势

臭氧生成潜势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51320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太原科技大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二十一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 等;臭氧生成潜势的相关文献由710位作者贡献,包括魏巍、余家燕、程水源等。

臭氧生成潜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1320 占比:99.89%

总计:151482篇

臭氧生成潜势—发文趋势图

臭氧生成潜势

-研究学者

  • 魏巍
  • 余家燕
  • 程水源
  • 何秋生
  • 刘敏
  • 刘芮伶
  • 李国昊
  • 李礼
  • 段玉森
  • 王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瑞; 邓国庆
    • 摘要: 基于2020年4月-10月徐州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手工监测数据,分析了57种PAMS物种和13种醛酮物种,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估算了挥发性有机物的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徐州市大气中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34.6×10^(-9),其组成以醛酮类及烷烃为主。VOCs的浓度季节变化为春季〉夏季〉秋季。从空间分布看,桃园路最高、农科院最低。大气中VOCs的臭氧生成趋势贡献表现为醛酮类、苯系物、烯烃。VOCs的管控关键物种为甲醛、2-丁酮、乙醛、丙烯醛、正丁醛、丙醛,因此,改善徐州市臭氧污染关键是控制工业排放、溶剂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和餐饮油烟。
    • 齐国伟; 邹爱华; 邓雪峰; 杨丽; 林勇军
    • 摘要: 为初步了解乐山市臭氧生成的主要特征和科学管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一年来臭氧及其前体物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OBM模式和VOCS/NOX比值法分别讨论臭氧生成的敏感性和控制性特征。结果表明:乐山市氮氧化物与臭氧在夏秋两季呈现正相关,在春冬两季呈负相关;从臭氧的敏感性分析得出臭氧生成潜势PO3-NO: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此外,臭氧生成的控制性分析得出乐山市臭氧生成主要属于氮氧化物控制区;其中春、秋两季主要属于VOCS控制区,夏季和冬季主要属于氮氧化物控制区。因此,乐山市的臭氧应分季节防控:其中夏季主要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春秋两季主要控制VOCS排放。
    • 姜雪松; 张向炎; 宋艳艳; 刁振凤; 马珊
    • 摘要: 利用2020年7-9月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数据来分析淄博市主城区2020年夏季大气中VOCs的污染组成、OFP(臭氧生成潜势),利用PMF受体模型对VOCs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淄博市城区环境空气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烷烃类、烯烃类、炔烃类、卤代烃类和醛酮类分别占TVOCs的42.2%、16.8%、3.0%、12.5%和25.5%。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汽油和液化燃气挥发源、工业生产挥发源、机动车尾气源、有机溶剂和涂料使用源。甲醛、乙醛、丙酮三种化合物来源于大气光化学反应,而丁酮来源于机动车尾气、防腐、装饰装修等人为源。
    • 张浩然; 刘敏; 王小嫚; 杨舒迪; 李宇笑; 罗笠
    • 摘要: 2021年2~4月,利用AQMS-900VCM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对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中11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在线观测,分析了春季南昌市大气中VOCs浓度水平、日变化,估算了各种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基于PMF模型探讨了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2~4月VOCs体积浓度为(146±40.1)×10^(-9),其中烷烃是主要的VOCs贡献者,占TVOCs的(56.6±19.1)%,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和卤代烃,分别占TVOCs的(14.9±6.13)%和(14.8±5.12)%.TVOCs浓度在白天高于晚上,这可能与白天人为活动有关.OFP主要受烷烃、芳香烃和OVOCs影响,其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分别为36.0%,29.5%和23.0%.PMF结果显示,南昌市2021年春季大气VOCs的主要来源分别为燃烧源(22.5%),天然源(22.1%),油气挥发源(21.1%),机动车排放源(17.7%)与溶剂使用和工业源(16.6%).
    • 王晨龙; 王堃; 左朋莱; 梁全明; 高佳佳; 童亚莉; 韩悦; 张晓曦
    • 摘要: 在北京市选取了6家典型化学实验室,通过采样探针和不锈钢罐收集,GC-MS-FTIR和FID仪器分析,获得周期性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定量分析了这类实验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并估算其排放量和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具有物种分布广、单一成分浓度低等特征,其中VOCs的排放受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影响较大。此外,化学实验室的污染物排放周期性较强,实验过程使用的原材料是影响最终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主要因素,从OFP值和排放总量可以看出,实验室的排放应作为未来环境管控的重点。
    • 吴思莉; 纪尚平; 刘旭; 杜其民; 张景浩
    • 摘要: 对淄博市高青县2021年3~5月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观测,研究该区域春季VOCs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高青县春季大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质量浓度为148.62μg/m^(3),其中,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分别占TVOCs的57.90%、11.46%、1.46%、29.18%。苯、丙烷和乙烷是VOCs中质量浓度最高的3种。TVOCs质量浓度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呈现上升现象,表明高青县VOCs质量浓度受到早晚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表明,烯烃对OFP的贡献率(44.13%)最高,VOCs污染的关键活性组分是顺-2-戊烯、乙烯、丙烯、环戊烷、1-己烯、苯。
    • 赵敏; 申恒青; 陈天舒; 李吉东; 孙忠泉; 纪元元; 薛丽坤; 李红; 王文兴; 尚凡一
    • 摘要: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代表性城市东营市夏季环境空气臭氧(O_(3))污染成因,利用2021年6月东营市大气超级站监测数据与基于观测的化学盒子模型(OBM),较为全面地分析了O_(3)污染特征与O_(3)生成敏感性机制,并开展了前体物减排效果评估.结果表明:①2021年6月东营市O_(3)污染较严重,O_(3)污染天〔日最大8 h平均O_(3)浓度值(MDA8-O_(3))≥160μg/m^(3)〕占比达50.0%,MDA8-O_(3)、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_(x))浓度平均值较非污染天分别升高70.0%、10.4%和7.6%.②O_(3)污染天呈高温、低湿的特点,O_(3)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在污染天显著增强.③基于本地化的O_(3)生成潜势计算表明,与非污染天相比,污染天异戊二烯、乙烯和甲苯对O_(3)生成潜势的贡献分别增加了114.3%、68.6%和38.2%.④污染天O_(3)本地净生成速率明显升高.O_(3)生成处于VOCs-NO_(x)协同控制区,减少VOCs和NO_(x)排放均可有效降低O_(3)生成.研究显示,现阶段东营市应实施VOCs/NO_(x)协同减排比例大于或等于1∶1的减排策略,污染天(尤其是夜间)应加大NO_(x)及VOCs减排力度,减轻污染天温度升高及植物源排放增加等不可控因素对O_(3)污染的影响.
    • 章阳烽; 谢雪梅; 王珂英; 项艳
    • 摘要: 对浙江省丽水市2020年9月大气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分特征、日变化特征、臭氧(O_(3))生成潜势(OFP)以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丽水秋季O_(3)典型月VOCs不同组分排名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VOCs日变化浓度呈明显“双峰型”特征。芳香烃和烯烃是秋季OFP贡献最高的两类物质,削减这两类VOCs能更有效控制O_(3)峰值。源解析结果表明,丽水秋季VOCs主要受机动车排放、有机溶剂、工业源和油气挥发4种排放源影响。
    • 高爽; 李时蓓; 屈加豹; 谢南洪; 雷团团; 路瑞娟; 毛娜
    • 摘要: 臭氧污染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和农作物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基于臭氧生成机理和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一套臭氧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包括污染总体情况分析、区域传输影响分析、气象条件影响分析、前体物影响分析四项主要内容。应用该方法针对京津冀典型城市——河北省沧州市大气臭氧污染过程开展成因解读。基于常规污染物浓度、气象要素、VOCs在线监测数据等,综合分析了2021年5月沧州市臭氧污染过程,得出本次污染的4条污染传输路径,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是温度和能见度;分析了臭氧前体物NO_(x)和VOCs主要组分的浓度变化及VOCs主要组分的反应活性特征。以期为城市臭氧污染防治和应急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方向。
    • 宁一; 孙洁亚; 薛志钢; 李峰; 张澄溪; 陈卓囧; 李斌; 陈炫
    • 摘要: 为了解受焦化影响的下风向城区臭氧(O_(3))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基于2019年临汾市6个国控点的O_(3)浓度、气象参数(气温等)以及北大街站点VOCs监测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临汾市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MDA8)的90百分位数(MDA8-90th)为204μg/m^(3),在山西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一;全年共有103 d O_(3)浓度超标,且超标天主要集中在5—9月;MDA8从2月开始升高,6月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月下降;O_(3)小时浓度总体呈14:00—16:00出现峰值的单峰日变化。MDA8与日最高气温(T_(max))呈正相关、与日最低相对湿度(RH_(min))呈负相关,当T_(max)>22°C或RH_(min)<55%时,可能发生O_(3)浓度超标现象。VOCs的O_(3)生成潜势(OFP)分析结果表明,乙烯的OFP最高,占总OFP的44.5%,乙烯是导致O_(3)污染的关键VOCs活性物种;液化石油气(LPG)的使用、机动车尾气和炼焦活动等的排放对临汾市O_(3)污染有重要贡献。6个国控点中,城南和唐尧大酒店对临汾市区所有级别的O_(3)污染贡献均较大,2个站点均有77%的O_(3)超标出现在刮南风和西南风时,其中城南有16.6%的O_(3)超标出现在风速大于3 m/s时,作为焦化典型示踪物的萘在南风向其浓度高于均值的占比为30.4%,表明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临汾市区大气受到了焦化区的影响,O_(3)浓度更易在刮南风时超标。临汾市区O_(3)污染除受到本地生成影响外,还受到襄汾县、洪洞县、翼城县和浮山县的焦化企业和钢铁企业排放的含高浓度NO_(x)、VOCs污染气团传输的影响。因此,临汾市在对本地LPG使用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管控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上风向焦化地区的联防联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