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低排放

超低排放

超低排放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3年内共计3101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5篇、会议论文98篇、专利文献50193篇;相关期刊556种,包括洁净煤技术、节能与环保、能源与环境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全国袋式除尘技术研讨会、2017年电力行业节能环保创新论坛、煤炭深加工领域脱硫脱硝技术及环保投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讨会等;超低排放的相关文献由592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含笑、朱跃、朱法华等。

超低排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5 占比:4.04%

会议论文>

论文:98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50193 占比:95.78%

总计:52406篇

超低排放—发文趋势图

超低排放

-研究学者

  • 刘含笑
  • 朱跃
  • 朱法华
  • 牛国平
  • 张杨
  • 马大卫
  • 赵海宝
  • 武宝会
  • 莫华
  • 郑成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洋; 刘芳琪; 周俊波; 吴建群; 吴昊; 于聪明; 于敦喜
    • 摘要: 采用低压撞击器(DLPI)分别对经过1000 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GGH(气气换热器)和ESP(静电除尘器)前后的PM_(10)进行采样并获得其粒径分布和排放质量浓度,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PM_(10)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离子色谱(IC)对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烟气经过SCR后PM_(1)的质量浓度增加了约10%,而PM_(1-2.5)和PM_(2.5-10)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低约19%和17%,同时PM_(10)整体S元素含量增加;在SCR中SO_(2)与NH_(3)反应生成的NH_(4)HSO_(4)和(NH_(4))_(2)SO_(4)凝结形成颗粒物是导致PM1质量分数升高的主要原因,而PM_(10)在SCR中的团聚长大以及沾污沉积是导致PM_(1-2.5)和PM_(2.5-10)质量分数降低的主要原因;烟气经过GGH后,PM1,PM_(1-2.5)和PM_(2.5-10)的质量分数降低,在此过程中,颗粒物的团聚长大是导致PM1质量分数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颗粒物在换热面的沾污沉积是导致PM_(1-2.5)和PM_(2.5-10)质量分数降低的主要原因;LLT-ESP(低低温静电除尘器)对PM_(10)整体有较高的脱除效率(可达99.9%以上),但对空气动力学直径约为1μm的PM脱除存在“逃逸窗口”,由于LLT-ESP对含S元素高的PM1脱除效率相对较低,且飞灰在LLT-ESP中可进一步发生SO_(3)的凝结或硫酸盐化,导致烟气经过LLT-ESP后PM_(10)中S元素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
    • 冯强
    • 摘要: 结合150 kW新型燃煤炉具的热力分布和流场特性,采用具有宽温度窗口的V_(2)O_(5)-WO_(3)-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以含NH^(+)_(4)溶液作为还原剂,进行脱硝试验,开展了还原剂入炉方式、烟气温度、空速、锅炉负荷等对脱硝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空速10000/h的条件下,采用高温空行程上部滴入法,脱硝效率在锅炉全工况运行期间均能达到85%以上,且168 h长周期运行后,催化剂未发生明显衰减,具备长期稳定运行条件。
    • 亢辰辰
    • 摘要: 为实现焦炉烟气的超低排放,对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有焦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进行了改造。基于改造原则,在分析对比几种脱硫脱硝余热回收工艺组合的基础上,确定了采用“SDS干法脱硫+布袋除尘+SCR脱硝+余热回收”的工艺路线。介绍了该工艺路线的流程,优化了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装置进行了168 h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经脱硫脱硝的焦炉烟气中NOx质量浓度≤130 mg/m3、SO2质量浓度≤30 mg/m3、颗粒物质量浓度≤10 mg/m3,实现了超低排放
    • 牛志远
    • 摘要: 针对反吹风袋式除尘器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清灰压力低,清灰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形成死角,清灰不均匀,造成除尘器压力损失过大等设计缺陷,通过分析论证,改造内部结构和控制系统,解决设备阻力偏高、电耗过大等实际问题,并达到超低排放目标。
    • 王勇; 张心华; 许重阳
    • 摘要: 文章分析了现有工业烟气颗粒物超低排放用滤料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针对工业烟气工况和目前滤袋存在问题研发的超低排放高温高强滤料,该滤料可满足工业烟尘超低排放要求。
    • 张志勇; 莫华; 王猛; 帅伟
    • 摘要: 以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研究了燃用高硫、中高灰、特低挥发分煤的W火焰锅炉排放效果。机组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配高频电源和旋转电极的双室五电场电除尘器+双塔双循环技术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3+5层喷淋)”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根据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和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数据,烟囱出口NOx、烟尘和SO2浓度均能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水平。SNCR装置运行状态良好,SCR装置氨逃逸较大,最大值为27.51 mg/m^(3),A、B侧超过设计值2.28 mg/m^(3)的概率分别为51.86%和45.96%,原因为脱硝系统浓度场分布不均。脱硫系统浆液密度控制较好,一级塔浆液pH值控制较好,二级塔浆液pH值控制偏低,未发挥出双塔双循环技术的优势。SO_(2)、NO_(x)和烟尘排放强度比2019年全国平均排放强度低48.7%、7.7%和28.9%。
    • 琚敏; 包文东
    • 摘要: 本文针对管式GGH烟气冷却器的布置特点,制定防磨消漏整治对策。采取加装弧形导流板和均流格栅、取消原直板导向板等对策,有效延长了管式GGH热媒水的补水周期,达到了较好的成效,为管式GGH烟气冷却器防磨消漏提供经验。
    • 李祥超
    • 摘要: 我国水泥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到日益成熟的过程,水泥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NO_(x)排放,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地相继出台了日渐严苛的NO_(x)排放控制标准,水泥生产NO_(x)减排技术也经历了低氮燃烧、SNCR技术、SCR技术的不断升级。本文结合近年水泥工业脱硝技术的发展,重点分析不同脱硝技术优缺点和相关技术路线,提出水泥工业深度脱硝相关建议。
    • 杨正大; 姜烨; 林日亿; 王新伟; 张秀霞
    • 摘要: 针对电力、石化等用能行业的污染物减排问题,设计了一套湿烟气多污染物深度净化实验平台,并将蒸汽相变、气液传质、两相流动等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湿烟气净化的特定场景。以硫酸雾为例,探究了其在湿法脱硫塔和湿式电除尘器中的迁移转化与减排特性,并进一步开展了硫酸雾强化脱除的探索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很好地模拟了典型烟气条件的污染物减排过程,有助于学生在烟气污染物控制情景下巩固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同时掌握污染物超低排放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设计和探索的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 郭二宝; 余忠凯; 刘兴成
    • 摘要: 针对转炉一次烟气净化问题,选取9种袋式除尘滤料并测试除尘滤料的理化性能,研究滤料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玻纤覆膜滤料经向断裂强力最优,为1751.3 N,氟美斯未覆膜滤料纬向断裂强力最优,为1642.6 N;聚四氟乙烯(PTFE)滤料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性,经纬向断裂强力保持率≥97%;氟美斯滤料和聚酰亚胺(P84)滤料的耐温性较好,断裂强力保持率≥100%,热尺寸稳定性≤1.5%;芳纶覆膜滤料孔径≤2.76μm,占总孔径的81.52%,捕集0.25~3.00μm微细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均保持在80%以上,覆膜处理后过滤阻力明显增加;PTFE乳液浸渍滤料拒水等级最高,为5级。覆膜处理后对于滤料的耐酸耐碱性、过滤效率、拒水等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