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PM2.5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1年内共计683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62篇、会议论文24篇、相关期刊1330种,包括环境科学与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年学术年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等;PM2.5的相关文献由149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含笑、白志鹏、冯银厂等。
PM2.5
-研究学者
- 刘含笑
- 白志鹏
- 冯银厂
- 姬亚芹
- 郦建国
- 王伟
- 王静
- 张大伟
- 李云婷
- 李伟
- 邵龙义
- 刘保献
- 姚宇平
- 曹军骥
- 王勇
- 柴发合
- 王占山
- 李杰
- 杨林军
- 王跃思
- 薛文博
- 雷宇
- 王磊
- 王自发
- 程水源
- 贺克斌
- 韩斌
- 吴建会
- 张伟
- 徐东群
- 朱家明
- 李丹
- 李娜
- 杨复沫
- 杨文
- 毕晓辉
- 程念亮
- 陈魁
- 冯加良
- 孟凡
- 张丹
- 张承中
- 张静
- 方小伟
- 朱彬
- 李明
- 杨雪
- 王健
- 董海燕
- 韩素芹
-
-
LEI Jianrong;
雷建容;
YUN Long;
云龙;
SU Cuiping;
苏翠平;
CAO Liming;
曹礼明;
ZENG Liwu;
曾立武;
HUANG Xiaofeng;
黄晓锋
- 《第五届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大气PM2.5中很多金属元素危害人体健康,且具有源示踪性,因此,开展PM2.5中金属在线监测对污染来源分析和大气污染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4-5月使用美国Cooper环境空气多金属在线监测仪对深圳城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进行连续观测.与同步离线采样测量的金属数据进行比对表明,10种元素(K、Zn、Cu、Mn、Fe、V、Ni、Ti、Pb、Cr)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因而用于后续分析.观测期间大气PM2.5的平均浓度24.8μg·m-3,其中10种金属元素总浓度为0.72μg·m-3,占比2.9%.Mn、Fe、Cu、Zn和Ti的浓度日变化显示了日间高、夜间低的特征,表明受到本地人为源的显著影响;而K、Pb、Cr浓度日变化无明显波动,说明受区域传输影响较大;Ni与V日变化趋势一致,主要来源为船舶排放.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中金属污染来源主要为交通和扬尘源、工业排放/废物燃烧和船舶污染,方差贡献依次为54.3%、19.8%和8.8%.
-
-
-
-
-
-
魏世龙;
刘明;
黄渤;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多环芳烃PAHs由于其致癌致突变特性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美国环保署和欧洲共同体选择了16种PAHs作为优先控制的PAHs。但有研究发现:在成分复杂的环境样品中,优控PAHs仅占致癌致突变风险的一部分。从环境及燃烧样品萃取物中得到的分子量大于300的高分子量(HMW)PAHs表现出了显著的致突变效应(Durant et al., 1998; Marvin et al., 1995; Wornat et al., 2001)。因 此,对HMW PAHs的定量分析对于评价环境大气中PAHs的潜在健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王菲菲;
丁明玉;
刘芳盈
- 《第十四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国际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其中细颗粒物(PM2.5)尤为值得关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现今更被确立为大气颗粒物污染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假说之一。毒理实验研究结果也己证实PM2.5污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关系,而流行病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对现有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对PM2.5与AS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
-
-
古金霞;
董海燕;
吴丽萍;
白志鹏;
赵静
- 《中国公路学会公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在2008年春、夏、秋和冬季分别采集的PM2.5滤膜样品。应用ICP-MS无机元素检测技术分析了14无机元素(包括:Si,Al,Mn,Mg,Ca,Cu,Zn,Fe,Pb,Cr,V,Ni,CO,Cd),探讨天津市PM2.5中无机元素的污染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无机元素中地壳元素的含量超过90%,以Si的含量最丰富,是天津PM2.5中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组分。其他元素浓度的排列次序随季节的变化略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颗拉物来源的变化。rn 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富集因子多种方法的分析,体现了土壤尘源、建筑尘源、机动车尾气、燃煤和工业排放的联合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