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硫煤

高硫煤

高硫煤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75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矿业工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4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413808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洁净煤技术、煤炭工程、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高硫煤的相关文献由151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太平、宁平、唐跃刚等。

高硫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4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6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13808 占比:99.85%

总计:414432篇

高硫煤—发文趋势图

高硫煤

-研究学者

  • 赵太平
  • 宁平
  • 唐跃刚
  • 马丽萍
  • 仲奇凡
  • 余柏烈
  • 张明旭
  • 李发闯
  • 李梅
  • 肖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志勇; 莫华; 王猛; 帅伟
    • 摘要: 以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研究了燃用高硫、中高灰、特低挥发分煤的W火焰锅炉排放效果。机组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配高频电源和旋转电极的双室五电场电除尘器+双塔双循环技术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3+5层喷淋)”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根据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和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数据,烟囱出口NOx、烟尘和SO2浓度均能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水平。SNCR装置运行状态良好,SCR装置氨逃逸较大,最大值为27.51 mg/m^(3),A、B侧超过设计值2.28 mg/m^(3)的概率分别为51.86%和45.96%,原因为脱硝系统浓度场分布不均。脱硫系统浆液密度控制较好,一级塔浆液pH值控制较好,二级塔浆液pH值控制偏低,未发挥出双塔双循环技术的优势。SO_(2)、NO_(x)和烟尘排放强度比2019年全国平均排放强度低48.7%、7.7%和28.9%。
    • 刘作华; 袁海洋; 郑国灿; 陶长元; 刘仁龙; 谢昭明; 杜军; 吴丙山
    • 摘要: 中高硫煤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_(x)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导致其利用困难。为实现中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基于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强氧化性,采用电场与软锰矿联合的技术促进高硫煤脱硫,重点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高硫煤脱硫率及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XRD,FTIR,XPS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脱硫反应前后煤元素组成、硫含量等主要性质变化,探究其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当软锰矿与高硫煤质量比为1/7,煤浆质量浓度为0.05 g/mL,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80°C,初始硫酸浓度为1.2 mol/L,电流密度为600 A/m^(2)时,与预处理煤相比,高硫煤脱硫率可达40.56%,锰的浸出率为95.23%。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无电场浸出相比,电场的引入可使高硫煤脱硫率提高19.93%,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提高16.77%。经电场与软锰矿联合脱硫后的煤中的固定碳及热值略微降低,而挥发分和灰分略微增加,小分子增多,另外,煤中的分子结构基本未改变。在电场的作用下,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强氧化作用会促进煤粒表面有机分子键断裂,使高硫煤粒内部无机硫及有机硫充分暴露,并与电解生成的高价铁、锰离子发生反应,最终,无机硫被氧化为单质硫或者硫酸根离子脱除,有机硫则主要被氧化成亚砜及砜后水解,以达脱硫目的。
    • 周三多
    • 摘要: 某燃烧高硫煤超临界锅炉的水冷壁管出现大面积高温腐蚀现象。对该锅炉进行运行情况调查、失效管取样、实验室检测分析,在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该锅炉的水冷壁管出现高温腐蚀的根本原因是燃烧不理想,在水冷壁管向火侧形成了强烈还原性气氛,其中侧墙壁面附近烟气中腐蚀性气体H_(2)S的浓度高达2120 mg/L,导致管壁严重高温腐蚀。建议通过燃烧调整,使烟气到达管壁前充分燃烧,改善壁面附近烟气气氛,再对易腐蚀区域进行高温防腐喷涂。
    • 秦云虎; 杨柳; 吴蒙; 吴国强; 朱士飞; 毛礼鑫; 王双美; 张静
    • 摘要: 高硫煤的勘探开发对国家煤炭资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梳理高硫煤的国内政策、资源分布、成因机制和清洁利用方向。发现全国高硫煤保有资源储量为1.755×10^(11)t。煤中硫的富集受成煤植物、细菌、pH值和水动力条件等聚煤环境的影响,煤中无机硫与有机硫所占比例决定了高硫煤清洁利用方向。研究认为,现今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解放高硫煤中可采资源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政策是可以兼顾的,同时,建议深入研究高硫煤分布与开采工艺、精细分层和评价方法是现阶段释放高硫煤层中可采资源量的科学技术难题。
    • 兰安畅; 郭春生; 李耀谦; 张吉林; 白刚; 周西华; 王思琪
    • 摘要: 为了研究CO_(2)对高硫煤自燃的抑制特性,选取阳泉高硫无烟煤,进行不同比例Φ(O_(2))/Φ(CO_(2))气氛下的热重分析实验,从燃烧特性、放热性及活化能角度探究CO_(2)对高硫煤自燃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高硫煤燃烧的3个阶段温度范围呈"滞后性",放热量和放热速率逐渐减小;着火温度、燃烧温度、最大失重温度随着CO_(2)的增大而增加,CO_(2)抑制了高硫无烟煤燃烧的过程,在惰性气氛下,高硫煤的燃烧性降低,燃烧所需的能量变大。从燃烧性、放热性的降低和活化能的提高,揭示了CO_(2)对高硫无烟煤自燃过程中的抑制性。
    • 龚超; 刘宇钢; 易泽中; 易广宙; 杨学权
    • 摘要: 超临界W火焰锅炉已广泛用于燃用无烟煤或低挥发分贫煤,相比国内已批量投运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套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的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普遍较高,为进一步提高燃用无烟煤发电机组经济性,降低机组碳排放量,提高机组参数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我国部分地区无烟煤含硫量较高,提高机组参数后的锅炉受热面面临高温腐蚀风险。针对燃用高硫无烟煤的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面临的水冷壁及高温级受热面高温腐蚀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工程应对措施,抑制水冷壁区域还原性气氛、防止火焰刷墙及水冷壁喷涂可有效减缓水冷壁高温腐蚀,合理控制高温级受热面壁温偏差、合理布置吹灰器以避免硫酸盐沉积以及选择合理的金属材料等可有效减缓高温级受热面高温腐蚀。
    • 李沙; 刘博; 张彭; 张杨
    • 摘要: 某燃烧高硫煤电厂收到基硫分为4.24%(对应脱硫装置入口SO_(2)质量浓度为12000 mg/m^(3)),结合其脱硫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实践,开展改造后脱硫性能试验,分析高硫煤超低排放改造后SO_(2)排放水平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一级吸收塔入口SO_(2)质量浓度为10952 mg/m^(3),一级吸收塔出口SO_(2)质量浓度为1658 mg/m^(3),净烟气SO_(2)质量浓度为24 mg/m^(3),一级吸收塔脱硫效率为84.89%,二级吸收塔脱硫效率为98.56%,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为99.78%。折算到设计工况下,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为99.74%,净烟气SO_(2)质量浓度为31 mg/m^(3),均达到设计值要求。同时在线数据与实测数据接近,能准确体现机组实际运行状况。
    • 杨水兰; 徐杰; 陈创前
    • 摘要: 为研究云南补木嘎高硫煤细菌脱硫的最优工艺条件,利用茫崖诺卡氏菌、格尔木马赛菌和恶臭假单胞菌,进行单因素及正交细菌脱硫实验。筛选出优势菌种为茫崖诺卡氏菌,最佳脱硫条件是:煤样粒度0.075~0.125 mm,接种量20 mL,煤浆浓度0.5 g/50 mL,培养基pH为8,培养温度28°C,脱硫时间14 d,在该条件下对云南补木嘎高硫煤的脱硫率为70.18%。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茫崖诺卡氏菌对云南补木嘎高硫煤的脱硫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方程。工业分析及发热量结果显示,原煤经过茫崖诺卡氏菌处理后,水分和灰分均下降,挥发分和发热量均升高;红外分析结果显示,茫崖诺卡氏菌脱硫后,C-S伸缩振动峰减弱;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原煤及茫崖诺卡氏菌脱硫后的煤样均存在矿物相,如高岭石、石英和黄铁矿杂质,且原煤经微生物处理后,这些峰的强度均降低;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原煤及茫崖诺卡氏菌脱硫后的煤样具有相同的热失重趋势,均具有3个热失重阶段,且脱硫后的煤样在第2阶段的主峰温度均降低。研究结果证明茫崖诺卡氏菌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说明原煤中硫分的脱除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
    • 徐露
    • 摘要: 2021年以来,随着峰峰集团公司本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消耗,低硫煤储量不断减少,高硫煤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高硫煤对环境污染大,且经济效益低,尚不能被市场和用户接受。本文中孙庄洗煤厂通过对高硫原煤进行常规重选脱硫及“高+低”硫原、精煤搭配入洗、销售等方式,降低精煤硫分提高精煤质量,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花桥建
    • 摘要: 高硫煤在1000MW超超临界塔式炉掺烧过程中,燃烧器区域高温腐蚀风险进一步增大,本文从如何调整高硫煤配煤掺烧比例及运行燃烧优化着手,确定不同负荷时的高硫煤掺烧比例,从而达到降低水冷壁区域高温腐蚀的风险。以某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作为掺烧高硫煤试验对象,在不同负荷下进行不同比例的高硫煤掺烧试验,分析机组掺烧不同比例高硫煤后的水冷壁区域壁面氛围参数及硫化氢浓度情况,确定机组高硫煤最佳掺烧比例,保证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