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9708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71篇、会议论文1313篇、专利文献1124150篇;相关期刊156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车用发动机、锅炉技术等; 相关会议623种,包括第五届发电厂锅炉优化改造与配煤掺烧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二届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控制技术高峰论坛暨水泥工业脱硝、除尘技术专题会等;氮氧化物的相关文献由17284位作者贡献,包括贺泓、郝吉明、岑可法等。

氮氧化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71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31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124150 占比:99.45%

总计:1130334篇

氮氧化物—发文趋势图

氮氧化物

-研究学者

  • 贺泓
  • 郝吉明
  • 岑可法
  • 李伟
  • 李俊华
  • 张杰
  • 黄震
  • 上官文峰
  • 余运波
  • 林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田京雷; 侯环宇; 郭泽锋; 陈靖; 邢奕; 苏伟
    • 摘要: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工业烟气脱硝技术中最常用的烟气脱硝方法.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制备成本较高.本文以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炼钢污泥作为原料,采用焙烧改性、硫酸改性和硫酸–焙烧改性三种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新型催化剂.采用比表面积分析法(BET)、扫描电镜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和NH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炼钢污泥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Fe、Mn、V、Ti;焙烧改性对催化剂活性具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可以使催化剂中的Fe_(3)O_(4)转化为具有更好脱硝活性的α-Fe_(2)O_(3);硫酸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300°C时可以达到88.5%的脱硝效率;硫酸改性改变了催化剂表面形貌,减小了晶粒尺寸,生成了大量的硫酸盐物种,给催化剂表面提供了更多酸性位点,从而促进催化性能的提升.该研究为低成本脱硝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冶金工业的清洁生产.
    • 胡晓卫
    • 摘要: 随着EO/EG装置的催化剂性能的提升,原料指标的提高,装置产生和累积的“三废”越来越少,需要排放的废气量越来越少,焚烧炉处理的废气量也随之减少,这可能导致装置焚烧炉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另外,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标准,GB 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焚烧炉(炉膛温度大于850°C)尾气中NO_(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180 mg/Nm^(3),前期设计的焚烧炉排放指标能否到达现在的高要求还值得验证和解决。本文分析焚烧炉低负荷运行的问题,针对性地调整操作和优化指标,使原先设计的焚烧炉在较低的负荷下安全、稳定、环保的运行。
    • 李凌洋
    • 摘要: 据有关研究表明,较低臭氧浓度情况下8小时暴露与健康直接相关,主要发达国家对臭氧的评价也采用8小时平均浓度值。为全面反映空气质量及其对人体的影响,2012年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并将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因子。目前,臭氧已成为首要污染因子,特别在夏秋季高温时段,臭氧超标频发,防治形势严峻。文章首先对臭氧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进行了阐述,其次将臭氧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臭氧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有利于臭氧污染防控,逐步改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
    • 刘昕; 杨光伟; 张波
    • 摘要: 由于熟料生产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100 mg/m^(3),氨水用量较高,通过节能降噪深度烟气脱硝系统改造,改造煤粉燃烧器、窑尾送煤管道、尾煤送煤风机、四级下料管以及开发专家智能优化控制系统,使用窑头热成像仪等,实现了在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指标控制不变的情况下,氨水用量降低40%,氨逃逸降低22%,熟料电耗降低0.29 kWh/t,实现了能耗和环保排放的降低,推动了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王新宇; 黄亚继; 徐力刚; 李志远; 李偲; 刘晓东
    • 摘要: 针对某双切圆锅炉热角区域高温腐蚀问题,本文提出调节同层二次风流量的方法来改善热角上游的还原性氛围。基于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冷角二次风流量工况下的炉内燃烧情况,结果表明:增加冷角二次风量可以基本消除双切圆锅炉水冷壁附近CO体积分数过高(>8%)的区域,大大缓解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问题。5%工况和10%工况下,炉膛近壁面安全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上升了1.20%和1.35%,出口NO_(x)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升高2.99%和8.89%;而15%工况的炉膛防腐效果最佳,近壁面安全区域面积占比上升了3.60%,同时腐蚀严重区域占比下降了4.99%,出口NO_(x)平均质量浓度升高较明显,上升18.91%。在一般电厂实际调整过程中,冷角二次风增量应设置在5%~10%,对于燃用高硫煤且NO_(x)排放较低的电厂,建议将冷角二次风增量设置为15%左右,以最大限度缓解高温腐蚀。
    • 高昕玥; 刘成昌; 翁君杰; 袁世震; 赵鹏勃; 王超伟; 王长安; 车得福
    • 摘要: 以枣庄烟煤(ZQ)和陕化兰炭(LT)为实验样品,利用套管式双床反应器系统对两种样品混合层燃掺烧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对比了预混燃烧、非预混燃烧、空气分级燃烧、热解气再燃和焦炭还原燃烧等不同燃烧组织方式与800°C~1200°C燃烧温度条件下层燃过程中NO_(x)生成特性与氮转化率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实验分析了燃料掺混比例(兰炭掺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50%,75%,100%)、一次风当量比(分别为0.6,0.7,0.9,1)以及气化气再燃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预混条件下燃料分层可促进还原烟气中NO_(x),掺混比例相同条件下预混燃烧的氮转化率比非预混燃烧的氮转化率高;空气分级燃烧中当一次风当量比较小时,挥发分与焦炭燃烧过程区分度更高,燃料在贫氧条件下生成的气化气可有效还原烟气中的NO_(x);温度对不同燃烧组织方式条件下氮转化率的影响不单调,而在同一掺混比例下焦炭再燃方式时的氮转化率最低。
    • 贾彦兵; 周托; 王志宁; 郭学茂; 黄中; 蔡晋
    • 摘要: 为利用工业可燃废气降低锅炉NO_(x)原始排放质量浓度,通过建立高温管式炉再燃实验台,研究了工业可燃废气再燃过程中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0.9,1.0,1.1,1.2,1.3)、主燃区停留时间(0.6 s,0.8 s,1.0 s,1.2 s,1.4 s)、再燃燃料热量比例(0%,5%,10%,15%,20%)、再燃区温度(1573 K,1623 K,1673 K,1723 K,1773 K)和再燃区停留时间(0.2 s,0.4 s,0.6 s,0.8 s,1.0 s)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延长再燃区停留时间、增加再燃燃料热量比例及提高再燃区温度均可以有效增强再燃降低NO_(x)排放的效果;在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1.0、再燃区停留时间为0.8 s、再燃燃料热量比例为15%及再燃区温度为1773 K条件下,最高脱氮率达到35%。通过对130 t/h锅炉进行改造,在工业可燃废气再燃的条件下,炉内NO_(x)排放质量浓度比改造前降低了29.8%,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 孙松骐
    • 摘要: 油田井口加热炉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设备,其产生的烟气是油田生产主要排放废气物之一,针对部分井口加热炉烟气排放其氮氧化物指标不达标、运行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介绍了加热炉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技术要求、低氮燃烧器技术工作原理、以及低氮燃烧器技术特点、以及低氮燃烧器技术现场应用情况,并对现场应用效果作了综合评价分析等。实践证明,低氮燃烧器技术可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系统运行效率可提升4%以上)、可靠的安全性能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它的应用既能有效解决油田井口加热炉烟气排放超标问题,又能起到节能降耗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薛俊; 仲加林
    • 摘要: 近年来,臭氧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评价因子,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同时,也因为其特性,被越来越重视。为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本文就宿迁市臭氧污染的现状作简要分析,并对治理建议提出相应的建议。
    • 彭美春; 叶伟斌; 邹康聪; 李君平; 黄文伟
    • 摘要: 研究简易工况加载减速法判别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SCR)、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氧化催化器(Diesel O_(x)idation Catalyst,DOC)净化柴油车的氮氧化物(NO_(x))与烟度排放的效果。对116辆次匹配上述净化技术的国V、国VI重型柴油货车进行加载减速排放检测,比较NO_(x)、烟度排放值,评价净化技术的净化效果,分析最大的轮边功率对应的转鼓线速度点(100%Actual Velocity of Maximum Wheel Power,100%VelHPMax)、最大的轮边功率对应的转鼓线速度80%点(80%VelHPMax)两种测试工况下排放的差异。发现EGR与SCR集成技术对NO_(x)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单一SCR或EGR技术,SCR技术优于EGR技术。配置EGR与SCR集成技术、单SCR技术车辆在100%VelHPMax工况下NO_(x)体积分数高于80%VelHPMax工况,单EGR技术则相反。配置DOC与DPF集成技术的柴油车辆烟度排放显著低于单DOC技术的车辆。测试的柴油车辆排气烟度光吸收系数,100%VelHPMax工况下均高于80%VelHPMax工况。结果表明,加载减速法能有效分辨净化技术对柴油车排放净化效果的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