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烟气
烧结烟气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867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冶金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4篇、会议论文284篇、专利文献101507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矿业工程、河北冶金、山东冶金等;
相关会议10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2014年(第十八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暨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成立大会、2013年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等;烧结烟气的相关文献由3420位作者贡献,包括龙红明、春铁军、吴高明等。
烧结烟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1507篇
占比:99.20%
总计:102325篇
烧结烟气
-研究学者
- 龙红明
- 春铁军
- 吴高明
- 孟庆民
- 王平
- 狄瞻霞
- 余正伟
- 朱廷钰
- 魏汝飞
- 齐渊洪
- 严定鎏
- 李转丽
- 徐伟
- 范晓慧
- 刘国锋
- 王永
- 王海风
- 甘敏
- 陈许玲
- 姜涛
- 季志云
- 王飞
- 韩军
- 袁礼顺
- 钱立新
- 陈鹏
- 李光辉
- 王锋
- 胡绍伟
- 杨永斌
- 林万舟
- 郭宇峰
- 黄柱成
- 张元波
- 周和敏
- 呼广辉
- 李骞
- 石磊
- 卢丽君
- 吕薇
- 张春霞
- 秦林波
- 袁玲
- 徐文青
- 沈晓林
- 王毅璠
- 苏荣荣
- 魏进超
- 周阳
- 王欢
-
-
刘利;
母玉敏;
曹文平
-
-
摘要:
在钢铁厂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烧结机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物约占40%、二氧化硫约占70%、氮氧化物约占50%,根据现有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脱硝的工艺和国家超低排放政策的要求,探讨分析了氧化法脱硝、活性炭法脱硝以及中低温SCR脱硝和中高温SCR脱硝工艺的优缺点。表明在目前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的趋势要求下,中高温SCR脱硝是比较适合烧结机烟气脱硝的技术路线。
-
-
易慧;
舒赛;
陈冠澜
-
-
摘要:
氨水溶液能有效去除废气中的SO;,但对NO;的去除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氧化剂的氨水对填料塔中SO;和NO;同时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环保型氧化剂H2O2在能保证SO;的高脱除率情况下,也能较好地提升氨水对NO;的脱除率。同时,从填料塔的液气比、反应温度、溶液pH值等角度对氨水脱硫脱硝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找出了最优实验条件。最后,探讨了在氨法脱硫的基础上引入等离子体预氧化实现脱硫脱硝一体化的技术可行性。
-
-
何生明;
赵立文;
杨志功;
姜海宾
-
-
摘要:
针对钢铁企业中烧结烟气超标排放难题,在分析活性炭理化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逆流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对浙江某钢铁企业现有烧结烟气净化系统进行改造,净化后烟气中SO_(2)、NO_(x)、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分别约为20 mg/m^(3)、45 mg/m^(3)、8 mg/m^(3),实现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此工作可为逆流活性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
康靖雅;
高立华;
湛文龙;
肖德超;
何志军;
张军红
-
-
摘要: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是当前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大势所趋。SO_(2)和NO_(x)是烧结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粉煤灰和电石渣是工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回收及高值化利用。以经过改性的粉煤灰和电石渣混合物(FC)作为吸附载体,K_(2) O为活性组分,制备吸附剂K_(2) O/FC用于脱除烧结烟气中SO_(2)和NO_(x),通过BET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等检测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K_(2) O/FC具有良好的同时脱硫脱硝效果,K_(2) O负载量(以质量分数计)为6%的K_(2) O/FC(6%K_(2) O/FC)同时脱硫脱硝性能最佳,脱硫率超过90%和50%的时间分别持续11、63 min,脱硝率超过90%和50%的时间分别持续7、20 min。FC的脱硫率高于脱硝率,负载K_(2) O后减小了SO_(2)对脱硝的抑制作用,K_(2) O/FC的脱硫脱硝最终产物中,硫氮元素主要以SO_(3)^(2-)、SO_(4)^(2-)、NO_(3)^(-)等离子形式存在。
-
-
卢丽君;
陈涛;
付本全;
胡贝
-
-
摘要:
针对某厂烧结活性炭脱硫工艺制酸废水无处置途径的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氨法脱硫工艺协同处置制酸废水的方案。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氨水对制酸废水中悬浮物、Fe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表明当废水pH值调至5~6时,可使制酸废水TSS降至20 mg/L,Fe降至1 mg/L。在435 m^(2)烧结机氨法脱硫系统进行了应用,实现制酸废水100%处置,年消纳制酸废水8000余t,对氨法脱硫系统和烧结机的运行无明显不利影响。制酸废水氨法脱硫工艺协同处置技术适合有氨法脱硫系统的企业,为制酸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置路径提供了参考。
-
-
程扬;
李杰;
朱金伟;
崔宇韬;
赵卫凤;
陆雅静
-
-
摘要:
烧结是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最多的工序,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烧结其他污染物加强管控的背景下,铁矿粉烧结排放CO的问题被广泛关注,CO减排势在必行。烧结烟气CO减排高效的治理技术比较匮乏,不能满足钢铁行业烧结机CO减排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烧结烟气CO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烧结过程产生CO的机理,从源头、过程控制以及末端治理三方面协同控制CO减排。
-
-
石焱;
王帅;
关威;
胡长庆;
孔征
-
-
摘要:
以实验室模拟的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加热温度、微波处理时间、活性炭用量、烟气流量以及气体浓度等因素对微波脱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微波加热温度和提高活性炭的加入量可显著提高微波脱硝效率,微波加热温度为700°C和活性炭用量为30 g/L时,脱硝效率分别为57.6%和70.02%;微波加热时间从3 min增加到15 min,脱硝效率由55.45%增大到62.8%,影响不明显;烟气流速为0.3 L/min时,可获得71.9%的脱硝效率,并随着烟气流速增大表现出对脱硝效果的不利影响;受活性炭吸附的影响,随着烟气中NO浓度增大,NO脱除效率逐渐降低,NO浓度为200×10^(-6)时,脱硝效率达到最大值80.25%。
-
-
曹琬;
张卫军;
郭子杨
-
-
摘要:
为解决烧结烟气低温脱硫效率低及脱硫产物难处理的问题,研究了氧化镁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烧结烟气,在60°C的干燥条件下,氧化镁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稳定在99%。除此之外,通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分析测试方法探究了镁基脱硫剂对SO_(2)的吸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镁基脱硫剂对SO_(2)的吸收方式属化学吸收,脱硫产物为硫酸盐类化合物。脱硫过程为:SO_(2)扩散至镁基脱硫剂表面并被表面上的氧缺陷位(O^(2-))氧化为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最终被烧结烟气中的氧气进一步氧化为硫酸盐。
-
-
揣兴;
崔向峥;
雍恒;
熊卓;
赵永椿;
张军营
-
-
摘要:
针对某435 m^(2)烧结机机头,在静电除尘器前安装化学团聚强化除尘系统,研究化学团聚强化细颗粒物及重金属(As、Cr、Cd、Ni、Cu、Pb、Zn七种)脱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团聚后,细颗粒团聚成较大颗粒,静电除尘器后烟气中PM_(10)、PM_(2.5)、PM_(1)颗粒质量浓度均降低49%以上,静电除尘器飞灰平均粒度增长46%以上,细颗粒物团聚效果显著,提升了静电除尘器脱除细颗粒物效率;静电除尘器飞灰及细颗粒物中重金属质量浓度上升,静电除尘器后烟气中重金属质量浓度均下降,表明化学团聚作用促使气态重金属向颗粒态重金属及飞灰中迁移,细颗粒重金属团聚长大。化学团聚不仅可以强化细颗粒物的脱除,同时有效提升了重金属的脱除效率。
-
-
祝文
-
-
摘要:
当前,我国钢铁烧结领域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以及我国和国际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要求日趋严苛,针对烧结烟气治理广泛使用的SCR脱硝技术,通过对比脱硝系统现有的氨水蒸发、氨水喷射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烧结烟气SCR脱硝的氨水蒸发及喷射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满足系统稳定运行、NOx超低排放、减少氨逃逸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脱硝系统的高效、节能、低碳运行。
-
-
周轶宗;
梁世伟;
沈凯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日益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0937万吨、99634万吨、1204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7%、8.37%、9.87%.钢铁行业产量的增加使钢铁冶炼过程中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现阶段对于钢铁烧结烟气的治理较多的停留在脱硫,烧结烟气的脱硝改造才刚刚展开,进一步的烧结烟气脱白处理还未普遍展开.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烧结烟气的污染特征,烧结烟气的污染及防治现状,针对钢铁烧结烟气,提出了其污染物综合防治对策并进行了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工艺路线可以较好的保证烧结烟气SO2、NOx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同时可以较好的消除湿烟羽现象.
-
-
潘建;
郭正启;
朱德庆;
李思维;
阮志勇
- 《2018钢铁流程绿色制造与创新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烧结生产过程排放的烟气是钢铁企业排放SO2和NOx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烧结烟气中SO2和NOx的排放对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其有利于减少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污染和臭氧层破坏.氨法脱硫工艺在我国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中应用较广泛,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一定的脱硝率,但其存在氨逃逸和吸收塔周边产生气溶胶污染的问题;而活性炭法是国内在烧结尾气同时脱硫脱硝上获得应用且效率较高的推荐技术,其脱硝过程中需要氨的存在,但是该工艺整体投资偏高,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在烧结已有氨-硫铵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开展氨-硫铵法结合活性炭单级吸附的烧结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研究,强化脱硝效果,降低投资成本.
-
-
-
喻波;
贾秀凤
- 《201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近几年,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收越紧的环保红线,烧结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标准越来越低.在这种背景下,宁波钢铁通过对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的研究和主要控制技术的分析,在燃料品种选择、生产过程和技术参数控制方面做了一系列的试验比较,在未增加末端治理设施的情况下,实现了较低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
-
-
乔波波;
康安
- 《2018钢铁流程绿色制造与创新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包钢炼铁厂烧结一部3#烧结机烟气脱硫系统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剂原料为细磨石灰石粉.此次工业试验以氢氧化钙脱硫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氢氧化钙部分替代以及全部替代石灰石的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对比氢氧化钙与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的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脱硫剂用于烧结机烟气湿法脱硫系统,出口二氧化硫达标排放,脱硫剂消耗降低,但吸收塔浆液PH值波动较大,对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影响较大.
-
-
-
穆雷;
赵燕澍;
刘晨
- 《第十届全国工业行业烟气脱白、脱硫、脱硝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烧结机头烟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还有酸性成分、重金属、二噁英类有机污染物等,是钢铁行业业大气治理的当务之急.国家开始对钢铁、焦化等非电行业加速推行超低排放改造,天津、唐山、邯郸等地陆续出台烟气脱白地方标准,天津的量化脱白标准是采暖季排烟温度45°C以上、含湿量8.5%以下,为此,本文讨论烧结机头烟气的超低排放与脱白工艺选择的有关问题.
-
-
柳领君;
张玉亭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围绕《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年)》,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着力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实现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特对处理烧结/球团烟气中的活性焦脱硫脱硝方法进行论述.
-
-
柳领君;
张玉亭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围绕《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年)》,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着力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实现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特对处理烧结/球团烟气中的活性焦脱硫脱硝方法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