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氨法脱硫

氨法脱硫

氨法脱硫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1291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171304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大氮肥、气体净化、化肥工业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第五届全国烟气脱硫脱硝及污酸污水技术年会(2017)、2015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及干熄焦技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大气污染治理暨脱硫脱硝(氮)、汞排放控制、除尘技术创新研讨会等;氨法脱硫的相关文献由2275位作者贡献,包括罗静、张波、祁丽昉等。

氨法脱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7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71304 占比:99.70%

总计:171827篇

氨法脱硫—发文趋势图

氨法脱硫

-研究学者

  • 罗静
  • 张波
  • 祁丽昉
  • 徐长香
  • 曾子平
  • 张军
  • 刘应隆
  • 王金勇
  • 陈阳
  • 黎柳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韩微; 张国平
    • 摘要: 通过对氨法脱硫系统烟气拖尾成因的研究,分析了造成氨法脱硫烟气拖尾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氨法脱硫烟气拖尾的解决思路,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 余召霞
    • 摘要: 脱硫塔是氨法脱硫中的核心设备,塔体设备高大且其内件结构层繁多,在设计中存在许多重点及难点。采用底板与基础型钢焊接并开设塞焊孔形式,保证设备与基础安装;喷淋层的布置及各支撑梁的合理设计是保证脱硫塔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
    • 杨红波; 刘晓璐; 陈豪; 季森森
    • 摘要: 某煤化工公司硫回收尾气处理装置采用氨法进行脱硫。由于设计原因造成装置运行不畅,烟气出口不达标,无法实现SO2的正常脱除,气溶胶、氨逃逸现象严重,后硫铵系统无法产出硫酸铵晶体。主要原因为该系统所处理烟气为高温、高水含量和高硫含量,不能按照一般锅炉烟气脱硫方式进行设计。经过重新对现有脱硫塔进行设计改造,通过塔内强制冷却和塔外硫酸铵溶液蒸发结晶的方式,实现烟气达标排放和后硫铵系统产出硫酸铵晶体正常。
    • 张学兵; 李雪琼
    • 摘要: 介绍了氨法脱硫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难点,针对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停复产初期或生产波动性大的情况下存在SO_(2)、硫酸雾、颗粒物等污染物指标控制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两段氨法脱硫+电除雾器尾气处理工艺,持续优化生产操作方法,有效控制了尾气达标排放,实现了生产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
    • 郭阳; 凡凤仙; 张超; 赵庆杰
    • 摘要: 为适应燃煤电站细颗粒物超低排放的需求,结合氨法脱硫工艺及其排放细颗粒物的特性,考虑直接沉积和表面扩散成核机制,建立水蒸气在同时含有球形不溶核与多种可溶组分的细颗粒物表面异质核化的理论模型,并对细颗粒物的异质核化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可溶组分由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组成时,随着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临界成核自由能和临界晶核半径均增大。颗粒的临界晶核半径随着球形不溶核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这与不可溶球形颗粒差异显著。随着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成核速率降低,成核临界饱和度升高。当球形不溶核半径小于0.1μm时,成核临界饱和度随球形不溶核半径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当球形不溶核半径大于0.1μm时,成核临界饱和度对球形不溶核半径不再敏感。
    • 余佳; 张惠杰; 王律; 杨小刚; 魏志华
    • 摘要: 近年来克劳斯+氨法脱硫组合的硫回收工艺目前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逐渐增多,笔者根据工程应用实践对工艺进行了一系列节能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李猛; 马立新
    • 摘要: 燃煤发电系统中氨法脱硫控制系统具有时变、大延时、大惯性的特点。针对典型的大延迟系统,文中提出基于Smith预估器的脱硫控制系统,通过抵消系统被控对象中的纯滞后环节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Smith预估器依赖准确的PID模型,系统中PID参数整定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SOA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将绝对误差积分ITAE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对适应度值的不断寻优,找到最佳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Smith预估器控制下的脱硫系统,基于SOA的Smith预估PID控制系统跟随性好且反应迅速,调节时间缩小为原来的9%,峰值时间缩小为原来的5%,具有较小的超调量,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上述结果证明该算法对工程控制系统有效,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卢丽君; 陈涛; 付本全; 胡贝
    • 摘要: 针对某厂烧结活性炭脱硫工艺制酸废水无处置途径的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氨法脱硫工艺协同处置制酸废水的方案。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氨水对制酸废水中悬浮物、Fe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表明当废水pH值调至5~6时,可使制酸废水TSS降至20 mg/L,Fe降至1 mg/L。在435 m^(2)烧结机氨法脱硫系统进行了应用,实现制酸废水100%处置,年消纳制酸废水8000余t,对氨法脱硫系统和烧结机的运行无明显不利影响。制酸废水氨法脱硫工艺协同处置技术适合有氨法脱硫系统的企业,为制酸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置路径提供了参考。
    • 王磊磊; 吴昊; 王茜雯; 杨宏旻
    • 摘要: 为探究脱硫净烟气降温冷凝过程中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的脱除特性,基于模拟氨法脱硫试验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换热器内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形成规律;利用氟塑料毛细管换热器对脱硫净烟气进行降温冷凝,促进净烟气中CPM相态转化、凝结长大与脱除;并利用美国EPA(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方法202对换热器前后烟气中CPM的质量浓度进行采样测试,考察了净烟气降温冷凝过程中CPM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冷凝式换热器内烟气温降及水汽饱和度随流程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换热器内部可建立满足CPM相态转化、凝结长大的过饱和水汽场;同时,采用离子色谱仪对冷凝式换热器进出口烟气中CPM离子浓度测试,CPM主要由无机组分构成,其中以SO_(4)^(2-)和NH_(4)^(+)为主;降温冷凝过程中形成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对CPM的脱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PM的排放浓度可由38.09mg/m^(3)降至26.34mg/m^(3),脱除效率达30.84%。烟气降温冷凝方法有利于促进氨法脱硫净烟气中CPM减排,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屈战成
    • 摘要: 结合国内燃煤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的设计特点和运行现状,从脱硫产品、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4个方面,分析了氨法脱硫技术的综合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建议。烟气氨法脱硫技术的综合优势主要体现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低碳减排、生态环保,可再生利用硫、氨资源,符合循环经济、永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氨的风险高、存在氨逃逸和气溶胶现象,但可通过强化过程管理、严控工艺指标、实施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