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净化效果

净化效果

净化效果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1466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4篇、会议论文188篇、专利文献263822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湖泊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45种,包括2016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5年福建省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等;净化效果的相关文献由3696位作者贡献,包括崔理华、不公告发明人、刘雯等。

净化效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4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8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63822 占比:99.64%

总计:264764篇

净化效果—发文趋势图

净化效果

-研究学者

  • 崔理华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雯
  • 吕伟娅
  • 李文朝
  • 柯凡
  • 滕召部
  • 许浩浩
  • 傅高升
  • 张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嘉波; 施永海; 刘永士
    • 摘要: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沿程监测。结果表明:2019—2020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进水中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1.031)、(0.627±0.734)mg/L,经处理后排放水中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1.323±0.427)、(0.427±0.369)mg/L,两年间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67%、31.89%,系统整体对TN、TP的净化效果显著;系统各级沿程对TN、TP的去除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养殖尾水依次流经净化功能区,去除率逐级升高。研究表明:水生动物净化塘对TN的净化效果显著,多种水生植物组合的净化塘对TN、TP的净化效果均显著;随季节演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较高含量的TN、TP仍能保持良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净化塘在秋季对TN、TP净化发挥了关键作用。
    • 宋德荣; 王中贵; 彭华; 周大荣; 郭振刚; 程振涛; 刘江; 张平; 吴蕊汝; 吴瑛; 吴萍
    • 摘要: 毕节市某羊场发生疫病,经病原核酸检测,病羊为羊口疮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所致。通过2017-2020年对羊场的净化处置,成年羊、育成羊、羔羊的羊口疮发病率分别从2017年的6.28%、9.38%、27.97%下降到2020年的3.39%、5.63%、10.48%;流产、死胎母羊占比分别从2017年的12.36%、10.11%下降到2020年的4.46%、3.18%;羔羊死亡率从2017年的54.25%下降到2020年的8.14%,疫病净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 许巧玲; 汪丽; 谭敏霞; 耿和军; 王晓蕾; 李佳杰
    • 摘要: 为提高人工湿地除污能力,探索利用生物炭强化人工湿地除污的可行性,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对比不添加生物炭系统(CW-1)和添加生物炭系统(CW-2)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净化效果、微生物活性(基质酶活性、生物量、生物膜)大小,探究生物炭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系统中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生物炭对垂直流湿地基质中酶活性、生物量和生物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生物炭,TN、NH_(4)^(+)-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3.0、1.1、2.7、0.1百分点,添加生物炭湿地(CW-2)的去除率高于未添加生物炭湿地(CW-1);生物炭添加促使湿地基质中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生物量增加,对0~10 cm基质层中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0~10 cm基质层酶活性和生物量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2层(10~20 cm和20~30 cm)。结果证明,在人工湿地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氮、磷、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并可显著提高0~10 cm基质层中酶活性和生物量水平,从基质酶和生物量角度看,添加生物炭有助于提高人工湿地长效除污潜力,但生物炭的添加也增加了20~30 cm层的生物堵塞风险。
    • 段四喜; 张磊; 杨芳; 沈仕洲; 倪喜云; 赵正雄; 于良君
    • 摘要: 为探讨生态拦截系统对洱海流域农田尾水氮(N)、磷(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应,提高生态拦截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了生态沟渠、表流库塘、潜流库塘、生态沟渠+表流库塘4种改建的生态拦截系统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进水口污染物浓度相比,经生态拦截系统净化后,各系统出水口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4种生态拦截系统中生态沟渠+表流库塘系统对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削减效果最好,平均削减率为59.66%、55.99%和38.33%,出流全年各月可用于各类型农田灌溉,且TN、TP和COD浓度全年分别有3个月、10个月和10个月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质要求;潜流库塘系统削减效果次之,对TN、TP和COD的平均削减率为42.13%、31.31%和34.29%,出流全年各月可用于旱作回灌,全年有9个月可用于水作灌溉,TN、TP和COD浓度全年分别有10个月、6个月和2个月可达到地表Ⅳ类水质要求;生态沟渠系统和表流库塘系统削减能力相对较弱,对TN、TP、COD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0.59%、21.03%、25.25%和37.60%、27.69%、26.07%,但这2个系统出水全年可用于水作和旱作灌溉,其中生态沟渠系统出流TN浓度全年有4个月可达地表水Ⅴ类标准,TP浓度全年有11个月可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要求,表流库塘系统出流TN浓度全年有3个月可达地表水Ⅴ类标准,TP浓度全年有11个月可达地表水Ⅳ类标准,COD浓度全年有3个月可达到地表Ⅴ类水质要求。综合而言,改建的4个生态拦截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表现为生态沟渠+表流库塘>潜流库塘>表流库塘>生态沟渠。
    • 王充; 蒋天宝; 蔡嘉庆; 王建明; 陈方灿; 严晶晶; 唐汇娟; 邹记兴; 周爱国
    • 摘要: 通过构建池塘养殖水异位生态治理技术工艺,比较处理工艺不同环节水质指标,分析了治理工艺对池塘养殖水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与原养殖池相比,生态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池、曝气氧化池以及生态净化池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余氯、总氮、总磷等质量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溶解氧呈上升趋势,池塘养殖水生态处理工艺水质净化效果明显。经生态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池塘养殖水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二级标准,且余氯、总磷浓度达到一级标准,实现养殖用水的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
    • 唐炳然; 蔡然; 王瑞霖; 李德祥; 刘帅; 何强; 李宏
    • 摘要: 人工湿地由于投资费用低、净化处理效果好、景观性强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污染修复中,但缺乏完整的针对不同条件的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的规范化路线。采用文献检索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210篇人工湿地文献中的465个植物组合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人工湿地单物种确定、组合搭配、系统搭建、景观配置、空间配置的植物配置优化路线,提出了每个配置步骤的技术内容与供选植物清单。单物种确定中,提出将菖蒲、美人蕉、芦苇、香蒲、鸢尾5种水生植物作为主要功能植物;组合搭配中,根据进水营养盐浓度确定植物的组合方式;系统搭建中,补充不同类型水生植物或冬季水生植物;景观配置中,根据花色、花期、植株高度及观赏特性补充水生植物;空间配置中,从营养盐去除效果、景观效果、人工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抗水力冲刷能力4个角度配置水生植物。该植物配置路线可为人工湿地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 申婷; 邢冠润; 杜学振; 李君荣
    • 摘要: 旨在研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slis)、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4种单一微藻以及不同比例混合微藻对猪场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N)、总磷(TP)的净化能力,为微藻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上述4种单一微藻各300 mL以及普通小球藻分别与雨生红球藻、莱茵衣藻、斜生栅藻以1∶1或2∶1混合成300 mL混合微藻,处理600 mL经预处理的猪场废水12 d。结果显示:微藻处理显著提高了废水pH值(P<0.05);NH;-N去除率均达98.5%以上;单一小球藻对TP的去除效率最高达98%;与单一微藻处理相比,普通小球藻与雨生红球藻2∶1混合、普通小球藻与斜生栅藻1∶1混合显著提高COD去除率,分别达80.44%、79.56%(P<0.05);普通小球藻与莱茵衣藻1∶1混合、普通小球藻与雨生红球藻1∶1混合、普通小球藻与雨生红球藻2∶1混合显著提高TN去除率,分别达90.00%、84.38%、77.75%(P<0.05)。提示:混合微藻对猪场废水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 卓宏标; 刘建勇; 傅学丽; 罗东水; 何岸桃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使用量和处理时间下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对养殖尾水各项水质指标的处理效果。[方法]从湛江市东海岛对虾高位池采集养殖尾水,使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处理后测定水样的pH、悬浮物、氨氮、亚硝酸氮(NO_(2)^(-)-N)、磷酸盐和COD浓度。[结果]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处理会使水体pH有所下降,仍保持在7.0以上,但并不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过氧化氢可以有效降低尾水中氨氮、NO_(2)^(-)-N、磷酸盐和COD的浓度,当过氧化氢浓度为4.00 mL/L时处理效果最佳,氨氮、NO_(2)^(-)-N、磷酸盐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3.79%、57.88%、75.10%和76.70%。与过氧化氢相比,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对尾水中氨氮和NO_(2)^(-)-N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但对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当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浓度为0.12 g/L时,尾水中磷酸盐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96%和76.51%。[结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在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的处理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可为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张国生; 余相共; 袁兴云; 臧一天; 张斌; 危霄月; 舒邓群
    • 摘要: 为了探究混凝沉淀处理对猪场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采集经沼气池厌氧发酵的沼液以及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将40~80 mg/L的混凝剂明矾与0~3 mg/L的助凝剂硅酸钠混合制成净化剂,用不同的净化剂处理污水,测定处理24和48 h后污染物中pH值以及NH_(3)-N、COD、SS、TN和TP的含量,计算污染物的降解率,并与排放标准相比,分析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污水中COD、TP、pH、SS及TN的降解率均随着净化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处理48 h的净化效果优于24 h;添加净化剂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的NH_(3)-N含量反而升高;经混凝沉淀处理后,沼液中的COD和TP含量,以及固液分离污水中的TP含量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总体来看,净化剂对沼液的处理效果优于固液分离污水,其中以向沼液和污水中添加80 mg/L明矾+3 mg/L硅酸钠的净化效果最好。
    • 刘宇欣; 叶兴海
    • 摘要: 静电净油因其环保,无耗材等特点,在对于液压润滑油品这种不可再生石油产品的净化、再生方面十分具有发展潜力。但在工业液压润滑系统中,油品特性随系统运行不断变化,导致系统及油液本身的影响因素对净化效果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使得静电净油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为了获得静电净油在系统中关键因素对净化效果率的作用规律,基于静电净油的基本原理设计了静电净油正交实验系统,进行了4种典型工业液压润滑油品净化效果评价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因素对静电净油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