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稳定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190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大气科学(气象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7篇、会议论文169篇、专利文献247289篇;相关期刊493种,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109种,包括全国稳定同位素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交流研讨、第十六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等;稳定同位素的相关文献由5106位作者贡献,包括章新平、杜晓宁、李虎林等。

稳定同位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7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16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47289 占比:99.34%

总计:248935篇

稳定同位素—发文趋势图

稳定同位素

-研究学者

  • 章新平
  • 杜晓宁
  • 李虎林
  • 姚檀栋
  • 杨曙明
  • 田立德
  • 郑永飞
  • 王伟
  • 范宏瑞
  • 袁玉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唐静; 杨健
    • 摘要: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对水产品原产地信息也越来越重视.鉴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严重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开发更有效的水产品溯源、真伪鉴别及原产地保护体系愈发重要.与此相适应,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矿质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地理"指纹"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产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申雪; 袁玉伟; 聂晶; 李春霖; 邵圣枝; 佘俊艳; 武运; 张永志
    • 摘要: 为探讨稳定同位素与矿物元素在葡萄产地鉴别上的可行性,本研究分别从浦江、浙江其他产地(慈溪、温岭)、上海和安徽4个不同产地采集代表性葡萄样品;通过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元素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其同位素比率与矿物质元素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统计工具对浦江葡萄开展原产地判别研究。结果表明,浦江葡萄中的δ^(13)C、δ^(2)H和δ^(18)O与安徽葡萄呈显著差异,与浙江其他产地和上海葡萄均无显著差异。此外,除了Al、Na、Mo、V、Sr Cd、Ni、Cu、Zn、Rb、Fe、Ga、Co、Cs、Ca这15个矿物元素外,其余矿物元素在各产地中均呈现显著差异。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测试集中浦江葡萄产地判别的准确率达到100%,总体判别的准确率达到75%。本研究结果为小尺度浦江葡萄产地溯源判别提供了参考方法和研究思路。
    • 赵思远; 贾仰文; 牛存稳; 龚家国; 甘永德
    • 摘要: 以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塬面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外化验分析,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次降雨事件的时空响应变化规律,为黄土塬区农业生产格局优化、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事件(降雨量47.6 mm)发生前及发生后7天,荒草地、苹果地和玉米地在0~3 m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6.13%±1.23%、16.01%±1.38%、16.53%±1.43%。土壤水分对本次降雨事件响应的最大深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地、苹果地和荒草地,前二者存在响应滞后现象。采用有序聚类分析将土壤水分纵向变化层次划分为土壤水分活跃带、弱活跃带、相对稳定带,荒草地各层次深度范围分别为0~0.2、0.2~0.4和0.4~3 m,苹果地和玉米地均为0~0.2、0.2~0.6和0.6~3 m。(2)0~3 m土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荒草地、玉米地和苹果地;(3)本次降雨事件下,雨水δ2H、δ18O分别为-81.30‰、-11.12‰;降雨后土壤表层的入渗能力大小依次为苹果地>玉米地>荒草地。0~3 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随深度变化均表现出“多峰”的变化趋势,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雨水入渗均呈现“活塞流”和“优先流”交替进行的过程。
    • 王新雅; 于志慧; 韩冰; 王成杰
    • 摘要: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定位植物水分来源和利用情况。为研究不同尺度下不同种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概述了我国稳定同位素(δD、δ^(18)O)与植物水分利用、稳定碳同位素(δ^(13)C)与水分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方法、不同尺度的WUE及其影响因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我国生态环境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申雪; 聂晶; 李春霖; 邵圣枝; 黄翠; 张永志; 武运; 袁玉伟
    • 摘要: 为探讨葡萄酒发酵前后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变化,通过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对发酵前(全果、果汁与皮籽)样品和发酵后固体样品(皮渣和酒)中δ^(13)C、δ^(15)N、δ^(2)H和δ^(18)O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酒发酵前后各样品中δ^(15)N、δ^(2)H和δ^(18)O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各元素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发酵前后相关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稳定同位素在葡萄酒发酵中的特征变化,对研究发酵产品与同位素分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于海跃; 续文婕; 周旸; 戴贤君; 潘家荣
    • 摘要: 蚕茧产地溯源是丝绸原产地溯源的基础。本研究为了探究蚕茧产地溯源最适方法,以不同产地的蚕茧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产区蚕茧的^(13)C、^(15)N、^(18)O和^(2)H同位素组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Fisher线性判别分析留一法交叉验证,最后建立蚕茧产地溯源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蚕茧的δ^(13)C、δ^(15)N、δ^(18)O和δ^(2)H均存在差异,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多种指标耦合效果优于单一同位素指标,且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耦合指标的增加,产地初始判别率和交叉判别率逐渐提高;利用δ^(13)C、δ^(18)O、δ^(15)N和δ^(2)H 4个指标建立的溯源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为84.5%,交叉判别率为77.6%。本研究结果为蚕茧产地鉴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后续丝绸原产地溯源提供了溯源基础。
    • 迟琳琳
    • 摘要: 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5种阔叶树的叶片进行测定,结合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因子,分析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及环境水分因子对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阔叶树主要利用100 cm以上的土壤水作为植物生存的水分来源,植被覆盖度增加不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糖槭(Acer negundo)和家榆(Ulmus pumila)在旱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75%以上,比较适合科尔沁沙地南缘半干旱的气候条件。
    • 王康; 祝孔豪; 郭钰伦; 徐军
    • 摘要: 为降低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消费者营养来源进行溯源所造成的一定程度误读,文章基于实测同位素数据集(浮游动物同位素数据集),通过原始数据的简单统计检验、营养来源先验信息的矫正,构建系列贝叶斯模型;通过同位素空间的构建与检验,及先验信息和后验分布差异等多种分析方法与步骤,来描述消费者营养来源溯源的方法和过程。以此为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开展消费者营养溯源研究提供指导。
    • 陈俊伊; 王康; 郭钰伦; 祝孔豪; 巴爱荣; 刘云; 赵康顺
    • 摘要: 文章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江湖阻隔典型湖泊-保安湖的食物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安湖中鱼类消费者的主要营养级范围为2.1—3.3,在调查到的16种鱼类中,顶级肉食性鱼类种类很少,杂食性鱼类的种类最多。保安湖食物网主要由两条营养传递途径构成,即由POM、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源的浮游牧食链与沉积物为主要食物源的底栖食物链。POM、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是保安湖水域食物网中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次是沉积物中的碎屑和水生植物等。此外,从基于理论食性数据的食物网与BIMM模型预测的食物网结构可以看出,从POM、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到杂食性鱼类的浮游牧食链在整个食物网中具有主导性,而从水生植物、沉积物和底栖动物到杂食性鱼类的底栖食物链相对重要性较低。
    • 王莹; 崔步礼; 李东昇; 王雅璇
    • 摘要: 区域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是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区域水循环所必须的前提,对于深入了解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次降水样品,分析了胶莱平原及周边地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了降水同位素的环境效应,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汽输送路径站点的降水同位素季节变化趋势,揭示了胶莱平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结果显示:胶莱平原大气降水线LMWL为δ^(2)H=6.38δ^(18)O + 0.72,胶莱平原大气降水δ^(18)O存在较显著的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高程效应不显著。6—9月,胶莱平原降水水汽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水汽主要来自相邻太平洋海域蒸发水汽;10月—次年5月,胶莱平原降水水汽主要受控于西风,水汽来源于局地蒸发,受极地水汽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将为胶莱平原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及水循环研究提供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