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物网

食物网

食物网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9778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湖泊科学、海洋学报(中文版)、应用海洋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第三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等;食物网的相关文献由64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军、金显仕、周颖等。

食物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9778 占比:99.83%

总计:130004篇

食物网—发文趋势图

食物网

-研究学者

  • 徐军
  • 金显仕
  • 周颖
  • 李斌
  • 李晓晓
  • 杨林林(译)
  • 杨薇
  • 王康
  • 祝孔豪
  • 郭钰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甘颖欣; 苏雅玲; 胡恩
    • 摘要: 碳同位素技术可用于辨析湖泊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基于抚仙湖北部近岸湖区主要消费者及其各食物来源的放射性同位素特征(Δ^(14)C)与稳定同位素特征(δ^(13)C),运用IsoSource混合同位素模型估算了不同碳源对湖泊消费者的贡献。抚仙湖各食物来源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陆源碎屑的δ^(13)C比值分别为-31‰、-13.5‰和-29.4‰,Δ^(14)C比值分别为101.5‰、42.9‰和19.8‰.两种消费者舌状叶镖水蚤和太湖新银鱼的δ^(13)C比值分别为-27‰和-23.5‰,而Δ^(14)C比值分别为52‰和44.2‰,表明抚仙湖的消费者依赖于现代碳的初级生产。IsoSource混合同位素模型估算结果显示:抚仙湖浮游植物对浮游动物和鱼类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4.7%和19.6%,沉水植物贡献为16.4%和36.4%,陆源碎屑为48.9%和44%,表明浮游动物的碳源主要是湖泊浮游植物与陆源碎屑,而鱼类的碳源则主要以沉水植物和陆源碎屑为主。
    • 边振兴; 张宇飞; 果晓玉; 林琳; 于淼
    • 摘要: 农业集约化导致景观破碎化、均质化程度加深。景观斑块的组成及合理布局带来的农业景观高异质性是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该文选择具有典型低山丘陵地貌的辽宁省建平县为研究区,在食物网水平上探究区域农业景观格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个样区,在明晰区域景观特征、分析害虫-捕食性天敌食物网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和最优模型筛选确定景观指数与食物网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互作丰度(IR)与景观面积(TA)、蔓延度指数(CONTAG)呈正比,而与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呈反比。即景观优势斑块类型连接性越好,害虫-捕食性天敌食物网关系多样性也越高,结构就越复杂。(2)连接密度(LD)与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成正比,而与香农均匀度指数呈反比。即景观破碎化程度越低、景观多样性越高,单个物种对应的食物网连接数也越多。(3)连接性(Co)与最大斑块指数(LPI)呈反比,而与斑块结合指数(COHESION)呈正比。即不同斑块类型越聚集,连通性越高,食物网中天敌与害虫相互作用就越频繁。(4)普遍性(G)与斑块数量(NP)、香农均匀度指数呈反比,而与蔓延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呈正比。即斑块类型越丰富,数量较少时,天敌群落结构越复杂,多样化生境增加了食物网中捕食性天敌的猎物范围。(5)易损性(V)与香农均匀度指数呈正比。即农业景观中各类型斑块越均匀分布,天敌捕食行为发生几率也越高,平均每种猎物对应的天敌物种数也越多,导致害虫多样性降低。总体而言,农业景观异质性越高,该区域内害虫-捕食性天敌定性食物网结构越稳定。研究结果为今后从景观角度合理构建农业景观格局,提高生物控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康; 祝孔豪; 郭钰伦; 徐军
    • 摘要: 为降低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消费者营养来源进行溯源所造成的一定程度误读,文章基于实测同位素数据集(浮游动物同位素数据集),通过原始数据的简单统计检验、营养来源先验信息的矫正,构建系列贝叶斯模型;通过同位素空间的构建与检验,及先验信息和后验分布差异等多种分析方法与步骤,来描述消费者营养来源溯源的方法和过程。以此为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开展消费者营养溯源研究提供指导。
    • 陈俊伊; 王康; 郭钰伦; 祝孔豪; 巴爱荣; 刘云; 赵康顺
    • 摘要: 文章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江湖阻隔典型湖泊-保安湖的食物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安湖中鱼类消费者的主要营养级范围为2.1—3.3,在调查到的16种鱼类中,顶级肉食性鱼类种类很少,杂食性鱼类的种类最多。保安湖食物网主要由两条营养传递途径构成,即由POM、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源的浮游牧食链与沉积物为主要食物源的底栖食物链。POM、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是保安湖水域食物网中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次是沉积物中的碎屑和水生植物等。此外,从基于理论食性数据的食物网与BIMM模型预测的食物网结构可以看出,从POM、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到杂食性鱼类的浮游牧食链在整个食物网中具有主导性,而从水生植物、沉积物和底栖动物到杂食性鱼类的底栖食物链相对重要性较低。
    • 尹洪洋; 朱文涛; 马文刚; 章翔; 夏景全; 许强; 李建龙; 何法庆; 李秀保
    • 摘要: 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在针对珊瑚礁修复工作、热带海洋牧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海洋牧场区域的营养结构仍需要长期的监测评估。于2020年7月海洋生物调查共采集52种主要消费者,以碳(δ^(13)C)、氮(δ^(15)N)稳定同位素技术为基础,首次构建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区域食物网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消费者的δ^(13)C值范围在-19.10‰--12.74‰之间,平均值为(-16.99±1.52)‰;δ^(15)N值范围为6.43‰-14.03‰,平均值(11.24±1.7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群之间碳氮稳定同位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对主要消费者的贡献率最大为41.50%,沉积有机物(SOM)和浮游植物也是消费者的重要碳源(贡献率分别为20.05%、19.97%),悬浮颗粒有机物(POM)对消费者的碳源贡献率最低,为18.48%。(3)三亚蜈支洲岛牧场区域主要消费者的营养级范围为1.53-3.76,主要消费者营养层次分布两端少,中间多。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发现,三亚蜈支洲岛牧场区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4种营养类群:第一类群主要由混合食性的底栖性鱼类以及头足类组成;第二类群主要是以底栖微藻为主,SOM为辅的虾蟹类构成;第三类群的食源以大型海藻为主,主要为肉食性鱼类;第四类群为SOM、底栖藻类食性的初级消费者(棘皮类和腹足类)。(4)应用SIBER模型分析三亚蜈支洲岛牧场区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标,与邻近海域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牧场区域生态系统的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营养级长度(NR)、生态位总空间(TA)和平均营养级多样性程度(CD)相对较高;且研究海域食物网的营养冗余程度(MNND、SDNND)偏高。研究构建了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生态系统食物网,为了解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数据。
    • 徐瑛; 祝孔豪; 郭钰伦; 王康; 王韬
    • 摘要: 研究利用保安湖沿岸带与敞水区两种生境中高营养级捕食者(达氏鲌与红鳍原鲌)的碳(δ^(13)C)、氮(δ^(15)N)稳定同位素数据,通过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混合模型、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等方法,分析了两种生境中鲌类食物来源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生境中鲌类食物来源基本一致,且食物来源较为广泛,包括沿岸带饵料鱼类、敞水区饵料鱼类、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来源。这进一步说明,保安湖高营养级捕食者——达氏鲌与红鳍原鲌在运动与捕食过程中,将来自沿岸带与敞水区两种生境中的营养与能量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不同湖泊生境间的耦合,对于维持保安湖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食物网功能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张新艳; 陈彬; 丁少雄; 俞炜炜; 杜建国
    • 摘要: 厦门湾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厦门湾生态系统承受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可以为分析生物种类的生物量变动、能量流动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19—2020年厦门湾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EwE软件构建厦门湾生态系统模型,并与根据2010年资料建立的生态系统模型进行比较。模型包括哺乳动物、斑竹鲨、鳐科、鳀鲱科、鯻科、虾类、蟹类、头足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碎屑等26个功能群,基本涵盖了厦门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途径。结果表明,厦门湾的大型捕食者相对缺乏,使得厦门湾生态系统的捕食压力较低,因而处于较低营养级的生物,如小型鱼类等种类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厦门湾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较为简单,同时模型表明该系统目前的稳定性较低。与2010年相比,2020年厦门湾的生物类群有所变化,能量流动也发生相应变化,2020年生态系统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流向碎屑量及总流量小于2010年,而较高营养级功能群的上述参数要高于2010年。总体而言,2020年厦门湾生态系统的能流规模要小于2010年。该研究可以为厦门湾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祝孔豪; 李斌; 王康; 郭钰伦; 王维康; 徐军
    • 摘要: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于消费者营养溯源,以确定多种营养来源对消费者营养的贡献比重。因此,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混合模型已经是消费者营养溯源分析的必要方法之一。通常使用贝叶斯混合模型来估计不同营养来源的贡献;此类模型提供了每个营养来源对消费者的贡献比例的概率分布特征。然而,混合模型拟合结果的好坏,及其与实际生态学理论的匹配水平,是模型性能的重要评价内容。例如,模型在不能很好地解析营养来源贡献时,仍将返回默认先验结果,给模型解释带来困难。为直接避免同位素构建消费者营养溯源分析中的诸多技术问题,文章将综述在拟合和评估贝叶斯混合模型时遵循的最佳实践。因此,文章基于实测的同位素数据集(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同位素数据集),通过识别消费者营养功能类群特征、改变营养来源先验信息特征,构建系列贝叶斯模型;通过比较模型总体性能、实测值与预测值差异,及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差异等多种模型性能评价方法,来描述模型性能评价的方法和过程。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营养溯源准确性,为更深刻地认识食物网规律提供科学支撑。
    • 赵永松; 单秀娟; 杨涛; 金显仕; 韦超
    • 摘要: 陆架边缘海是全球海洋重要的碳汇区域,而近岸岛屿毗邻海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边缘海域,具有来自海洋与陆地的不同碳来源,在碳循环和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分析2020年秋季庙岛群岛毗邻海域底栖食物网中不同碳来源(浮游植物、大型藻类、悬浮颗粒有机物和底质有机物)对主要消费者类群(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杂食性鱼类、底栖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相对贡献,并以此对海洋碳汇和碳汇渔业展开了讨论。结果显示,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生物类群的潜在碳来源主要为藻类(包括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和海底底质有机质(SOM),但悬浮颗粒有机物(POM)的贡献较低。碳来源主要以内源性碳(海源)为主。由于大型藻类对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贡献明显高于鱼类,在碳汇渔业的指导下,合理科学地进行藻类增养殖,并通过贝类或以贝藻为食的鱼类混和养殖可能增加碳汇能力,从而促进碳汇渔业的发展。
    • 徐光华; 杨俊杰
    • 摘要: 食物网理论沟通了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统一起来,是理解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的关键。自从1973年Robert May的经典研究引发著名的“复杂性-稳定性”论辩之后,人们认识到食物网的稳定性是其结构维持、功能发挥和动态演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并开始了对食物网稳定性机制的探索。早期研究主要关注只包含拓扑关系的定性食物网,但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相互作用强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诸如自限性、弱相互作用、适应性捕食等一系列机制。本文系统梳理了过往研究中模块层面的各类稳定性机制和全网层面对各模块的整合机制,从而清晰地展示了“模块-全网”双层框架的全貌。通过在其基础上的扩展,进而提出了一个基于等级系统的食物网稳定性框架,并从动力学和能量学角度,对各层级内部的稳定性机制以及层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立普适的食物网稳定性理论提供一些思路。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1)将稳定性机制的研究从食物网扩展到更一般的生态网络;(2)综合考虑生物物理要素、动力学稳定性、系统对能流功率的追求、环境的平稳程度、演化历史等影响因素,从而得到关于食物网结构和动态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