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0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335093篇;相关期刊431种,包括浙江国土资源、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和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2015年联合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等;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关文献由346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梦云、傅瓦利、常庆瑞等。

土地利用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0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5093 占比:99.62%

总计:336370篇

土地利用方式—发文趋势图

土地利用方式

-研究学者

  • 刘梦云
  • 傅瓦利
  • 常庆瑞
  • 安韶山
  • 何丙辉
  • 章明奎
  • 邵明安
  • 曹建华
  • 李占斌
  • 蓝家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秋瑶; 温皓天; 宋超; 杨振京; 严明疆
    • 摘要: 为了全面加强河南南阳西南耕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充分了解当地土壤的养分状况,通过实地调研、样品采集、实验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内各乡镇耕地土壤的pH值及养分(TN、TP和K)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pH值及养分数据之间的差异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TP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TN、pH值、K含量以及有机质为球状模型。研究区pH、养分均表现出较弱的空间相关性,反映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强烈。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5.44,偏酸性,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养分等级评价显示:TN、TP、K含量较为丰富,而有机质较为缺乏,分别为分级标准中的Ⅲ级、Ⅲ级、Ⅱ级和Ⅳ级。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显示,全区养分等级总体上以中等为主,占总点位的69.1%,全区广泛分布。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土壤pH与有机质、TN弱负相关,与K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TN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与K为负相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因子差异显著,旱地土壤pH值、TN、有机质以及K含量的平均值均小于灌木林地,而TP则相反。此外,区内作物调查显示玉米种植区平均pH值低于花生种植区。施肥方式、用量及种类、作物类型、土地管理、种植结构和土壤背景是造成全区养分及pH值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卫霞; 阿丽娅·阿力木; 杨光; 王振锡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对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其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结果】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枣园>枣麦间作>小麦,土壤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枣麦间作>枣园>小麦。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P<0.05)。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则表现为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后,降低了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农田更替为果农间作园后,降低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其余土层表现为增加。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大致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果园和果农间作园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转化为果园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农田转化为果农间作园仅提高了表层0~20 cm土层有机碳的稳定性。
    • 赵思远; 贾仰文; 牛存稳; 龚家国; 甘永德
    • 摘要: 以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塬面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外化验分析,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次降雨事件的时空响应变化规律,为黄土塬区农业生产格局优化、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事件(降雨量47.6 mm)发生前及发生后7天,荒草地、苹果地和玉米地在0~3 m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6.13%±1.23%、16.01%±1.38%、16.53%±1.43%。土壤水分对本次降雨事件响应的最大深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地、苹果地和荒草地,前二者存在响应滞后现象。采用有序聚类分析将土壤水分纵向变化层次划分为土壤水分活跃带、弱活跃带、相对稳定带,荒草地各层次深度范围分别为0~0.2、0.2~0.4和0.4~3 m,苹果地和玉米地均为0~0.2、0.2~0.6和0.6~3 m。(2)0~3 m土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荒草地、玉米地和苹果地;(3)本次降雨事件下,雨水δ2H、δ18O分别为-81.30‰、-11.12‰;降雨后土壤表层的入渗能力大小依次为苹果地>玉米地>荒草地。0~3 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随深度变化均表现出“多峰”的变化趋势,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雨水入渗均呈现“活塞流”和“优先流”交替进行的过程。
    • 张宁宁; 许佳聪; 田仓; 严加坤; 亢福仁
    • 摘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以后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情况,选择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四种微量元素(Mn、Fe、Cu、Zn)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土壤中Fe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的微量元素,Zn含量次之,Mn和Cu的含量相对较少。Fe元素与Cu和Zn元素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Mn元素与其它三种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2)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了四种元素在研究小流域的分布特征。其中,Mn元素的分布状况是林地>坡耕地>灌木>苹果园>沟道>草地,Fe元素的分布状况是沟道>苹果园>灌木>林地>坡耕地>草地,Cu元素的分布状况是沟道>苹果园>灌木>林地>草地>坡耕地,Zn元素的分布状况是沟道>灌木>林地>苹果园>坡耕地>草地。
    • 曹丽花; 郭祥坤; 连玉珍; 房小玲
    • 摘要: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信阳市十三里桥乡小庙村相邻的农田、茶园、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茶园>农田,且均以≥3.00 mm粒径团聚体的含量最高,2.00~茶园>农田,并以0.25~<0.50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这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下人为干扰较少的土壤团聚结构较好,有机碳含量更高。
    • 阿丽娅·阿力木; 丛小涵; 夏晓莹; 席丽; 王卫霞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养分元素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枣麦间作园、荒地枣园和撂荒地等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运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结果】各土壤养分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变异系数为0.92%~94.00%,均为中等空间变异性。由农田更替为枣园及枣麦间作后,提高了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0~20 cm土层各层土壤有机质均显著提高(P枣园>小麦地>荒地枣园>荒地,全氮表现为枣园>枣麦间作园>小麦>荒地枣园>荒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各养分元素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枣园或枣麦间作园后,均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土壤肥力。
    • 陈亚
    • 摘要: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失落空间”,分布在城市的角落,成为城市肌理中的“伤疤”,尤其是道路交通建设和土地开发形成的城市“边角地”,既不美观,也不适合单独开发利用,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浪费,进而影响了城市空间活力。该文首先阐释了“失落空间”的内涵与再生方式,并重点分析了小尺度“边角地”建设为社区公园的可能性;然后分析了社区公园的现存问题;最后通过分析实际案例——重庆市江北区1号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运营策略,证明“边角地”完全可以“变废为宝”,以打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创新方式使其回归市民生活。
    • 韩轶才; 李恒鹏; 刘明亮; 盛海燕; 刁亚芹; 李鹏程; 艾柯代·艾斯凯尔
    • 摘要: 分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收支平衡特征是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平衡的影响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以千岛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土壤氮测定、文献调研等方法,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收支平衡及差异。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方式氮输入量表现为菜地>桑园>水田>茶果园(茶园、柑橘园、山核桃园)≈旱地>混交林>毛竹林≈马尾松林,耕地和园地均为施肥的氮输入量最高。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氮输出量总体上表现为菜地>水田>桑园>山核桃园>茶园>旱地>柑橘园>混交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氮盈余及环境风险为菜地>桑园>茶园>柑橘园>旱地>水田>山核桃园>马尾松林>混交林>毛竹林,菜地是氮高输入、高输出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桑园,受高输入量的影响;茶园、柑橘园的氮盈余量较高,水田虽然氮的输入量比较高,但是也是利用率高的类型,盈余量低于旱地;自然林地几乎没有施肥或很少施肥,输入输出都比较少。
    • 李娟; 魏甲彬; 杨宁
    • 摘要: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土地活动的综合反映,会改变土地生产力、土壤质量和肥力,从而对土壤有机质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组分的动态变化,对保持土壤肥力、改善环境及促进碳循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分为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土壤有机质易淋失,退耕还林/草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林转草则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而改善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土地管理管理方式,有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地利用变化后土壤有机质组分包括不同团聚体、不同密度、不同颗粒和不同化学组分也会随之改变。旨在推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质数量及分组影响的研究工作,为土壤培肥和改良提供资料。
    • 徐炳成; 山仑
    • 摘要: 平衡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间的关系,是有效发挥草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延安市人工草地建设现状,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草)20年来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总产值中的占比变化,1990―2020年间延安农林草土地面积占比以及不同覆盖度等级草地构成变化等分析,提出延安市草地建设应重点围绕天然草地改良和功能提升,对部分封禁恢复草地可开展适度放牧利用的探索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