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向轨迹

后向轨迹

后向轨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1416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气象与环境科学、气象与环境学报、气象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分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后向轨迹的相关文献由1136位作者贡献,包括石春娥、何涛、彭燕等。

后向轨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1.2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1416 占比:98.69%

总计:21701篇

后向轨迹—发文趋势图

后向轨迹

-研究学者

  • 石春娥
  • 何涛
  • 彭燕
  • 朱彬
  • 王体健
  • 乔利平
  • 吴莹
  • 张永江
  • 王雁
  • 翟崇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丹; 司尧迪; 王辉; 吴继秀
    • 摘要: 2019年6月上旬,宿迁市经历连续臭氧污染过程。基于宿迁市中心城区大气国控站点常规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VOCs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污染期间宿迁市臭氧变化特征、主要来源、主控因子和控制对策。结果表明,臭氧污染期间,宿迁市中心城区臭氧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和区域污染传输,气象条件是臭氧生成的重要原因,臭氧初始浓度较高也是发生连续污染过程的重要因素。污染期间,臭氧生成的主控因子为VOCs,通过OBM模拟减排情景发现,单独削减VOCs是削减臭氧浓度最为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 黄建翔; 杨俊超
    • 摘要: 为进一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典型月份的细颗粒物污染特性及来源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设计特征雷达图的方式,直接表示大气污染在时间序列或空间上发生的变化特征,了解污染类型;另外,结合在线、离线监测手段剖析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点,分析采样期间梧州市ECOC等碳组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对梧州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进行解析;再利用后向轨迹(Hysplit)聚类、潜在源贡献(PSCF)、浓度权重轨迹(CWT)三种气象模式逐步定量模拟梧州市周边潜在源对梧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找到梧州市大气污染物受外来影响的主要区域,以期能够提前进行预警和准备。
    • 周世水; 党宁; 张涵丹; 王金忠; 叶永臣
    • 摘要: 钱江源区域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为更好地了解区域大气污染现状,了解氮、磷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以钱江源源头所在县——开化县为研究区,于2021年5—9月,采用混合沉降(湿沉降+干沉降)监测方法对区域内9个主要林区的氮、磷沉降浓度、通量、主要形态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气沉降中总氮(TN)的平均浓度为(0.36±0.20)mg/L,NO_(3)^(-)-N和NH_(4)^(+)-N占TN浓度的比例分别为51.28%和39.19%;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为(0.06±0.04)mg/L;各林区沉降氮、磷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其中总氮最高值出现在9月,而总磷以6月最高;TN和TP的年沉降通量约为6.59和1.10 kg/(hm^(2)·a);空间上,氮沉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磷沉降则以西北山区较高,中心城区和东部地区较低,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由后向轨迹分析可知,西部区域或为开化县大气氮磷沉降的潜在来源。
    • 万普娟; 朱翔; 王健; 向峰; 邱飞; 潘春梅
    • 摘要: 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时段污染天气隐患依然持续存在,文章选取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对云南省各地理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物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云南及中南半岛主要国家气溶胶变化趋势和火点监测分布情况,利用后向轨迹模型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污染成因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2019年4月1-6日期间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的复合型污染过程,除滇西北、滇东北部分城市外,其他地理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气,部分时段达到中度污染,超标污染物为PM_(2.5)、O_(3)和PM_(10);污染原因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中南半岛国家生物质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气流作用下与本地污染物叠加所致。滇中地理区的昆明市PM_(2.5)污染主要源于缅甸东部、缅甸西部以及孟加拉国东部生物质燃烧的传输,另外滇西南也是其潜在污染源区。
    • 王刘铭; 邓超; 苏校平; 王西岳
    • 摘要: 利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焦作市PM_(2.5)及其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数据,分析了观测期间焦作市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潜在源。结果显示:1)焦作市PM_(2.5)主要由NO_(3)^(-1)、NH_(4)^(+)、SO_(4)^(2-)、OC(Organic Carbon,有机碳)和EC(Elemental Carbon,元素碳)组成,观测期间平均浓度分别为30.26μg/m^(3)、17.86μg/m^(3)、16.47μg/m^(3)、17.44μg/m^(3)和4.27μg/m^(3),在PM_(2.5)中占比75.1%;2)焦作市冬季污染天NO_(3)^(-1)和SO_(2)的二次转化程度更高且OC和EC的来源更为相似;3)本地源是焦作市冬季PM_(2.5)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周边城市的区域输送也有一定贡献。
    • 麦榕; 杨洋; 范根昌; 吕峰; 董晓波; 梁苗; 姚波
    • 摘要: 为研究石家庄秋季对流层内CH_(4)垂直分布特征,2018年9月使用“空中国王350”飞机搭载Picarro温室气体在线观测仪和气象要素观测设备,对石家庄上空(600—5500 m)CH_(4)浓度进行探测。探测期间共飞行7架次,取得7条CH_(4)浓度廓线数据。结果表明:石家庄上空近地面层(1000 m以下)CH_(4)平均浓度与同时间段区域背景站上甸子站CH_(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1,P<0.03)。探测到的CH_(4)浓度最小值为1898×10^(-9)摩尔分数,最大值为2219×10^(-9)摩尔分数,平均浓度为1981×10^(-9)摩尔分数。观测得到的7条廓线均有较好的一致性,2000 m以上,浓度均随高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利用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对探测时段内石家庄上空不同高度层主要气流传输路径进行统计分析表明,600 m高度输送路径较短,CH_(4)浓度受本地排放影响较大;3000 m受输送作用影响较大,偏西和西南路径可能将较高CH_(4)浓度气团输送至石家庄上空;5000 m气团传输对CH_(4)浓度影响较小,浓度相对较稳定,对传输路径的变化不敏感。
    • 朱丽; 张庆池; 王琴; 刘俊
    • 摘要: 2020年1月12—15日江苏泰州发生了一次较强的雾-霾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及空气质量资料等,对此次过程的演变特征、成因、气团后向轨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具有日变化特征,霾期间对应的PM_(2.5)和PM_(10)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相较于雾略高,这与大雾造成的湿沉降有关。此次东路冷空气对泰州影响较弱,前期易造成污染物在本地聚集。夜间至清晨相对湿度90%以上,风小,弱的垂直交换为雾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热、动力条件。白天相对湿度减小至80%,风速增至2 m·s^(-1),此时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雾转换为霾。13日900 hPa以上暖平流增强,边界层内逆温和90%以上相对湿度的存在,使得雾和霾均加强至最强。此外,分析气团的后向轨迹特征发现,霾天气期间500 m以下气团稳定少动。14日500 m以上清洁气团向低空补充,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霾减轻。15日傍晚,风力增强并伴有降水出现,雾-霾过程结束。
    • 孙雪; 刘子贺; 李轲; 刘桐畅; 张璇; 陈燕; 张丹; 索晨
    • 摘要: 选取南京市2017年PM_(2.5)逐时观测数据,分析其颗粒物污染特征,并利用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法和GDAS气象数据,分析不同高度、季节下南京市主要气流输送路径及PM_(2.5)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区。结果表明:南京市PM_(2.5)污染冬季最严重,夏季最轻,逐时PM_(2.5)浓度变化范围夏季小于冬季;夏季气流轨迹主要来自东南方向,秋冬春等季节以偏西和西北路径为主,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流输送速度逐渐加快;冬季对南京市PM_(2.5)污染的贡献最为显著,低层PM_(2.5)污染贡献源区主要集中在近地区域,且贡献率较高,随着高度的增加,贡献源区由研究区域向四周辐散,贡献范围广,贡献率降低。
    • 戴上; 周呈祥; 庞小兵; 李晶晶; 陈浪; 吴振涛; 袁锴彬; 韩张亮; 王强; 王帅奇; 陈建孟
    • 摘要: 为了解化工园区大气污染情况,使用自主研制的微型大气检测仪结合无人机研究化工园区臭氧(O_(3))垂直廓线,在2020年8月~2021年1月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12d无人机外场观测实验.各观测日从08:00~18:00每隔1h进行一次飞行观测,每次观测分别获得了离地面0,50,100,200,300,400,500m的O_(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和二氧化氮(NO_(2))浓度.结果表明:受气象因素、地面工厂排放以及早晚出行高峰的影响,TVOCs和NO_(2)浓度整体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其中NO_(2)浓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幅度较明显,在0m处浓度为19.7~59.1μg/m^(3),500m处为5.9~21.7μg/m^(3),下降率为40~70%,TVOCs和NO_(2)浓度都呈现出早晚高、正午低的日变化趋势,此外可能受逆温层的影响导致个别天数NO_(2)浓度在400~500m不降反升;O_(3)受前体物光化学反应、太阳辐射强度及平流层输送的影响,其浓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平均浓度在0m处为49.2μg/m^(3),500m处为98.4μg/m^(3),O_(3)日变化浓度在15:00~17:00达到峰值.TVOCs和O_(3)、NO_(2)和O_(3)在各高度浓度均呈负相关,受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差异和冬季取暖排放增加的影响,O_(3)浓度季节变化为夏>秋>冬,TVOCs和NO_(2)浓度为冬季>秋季>夏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化工园区本地O_(3)浓度会受区域输送影响升高,在冬季时由于气温低不利于前体物生成O_(3),本地O_(3)浓度受区域输送影响较夏季小.
    • 程亮亮; 谢晨波; 杨昊; 方志远; 赵明; 邓旭; 王邦新; 邢昆明
    • 摘要: 以北京市2015年1月11-17日发生的连续灰霾污染过程为例,采用地基和星载激光雷达联合观测,反演得到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由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得出污染来源和传输路径,结合地面空气质量和气象观测数据揭示了本次污染的成因。结果发现,根据激光雷达数据反演的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与地面PM2.5浓度变化总体较为一致,而气溶胶边界层高度与PM2.5浓度呈相反变化趋势,且最低边界层高度为500 m。污染期间为小风高湿天气,地面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分别为1.35 m/s和66%,连续多日逆温层的出现抑制了污染物在垂向空间的扩散传输,逆温强度高达5°C,这两方面因素导致污染物的持续积累,最终,在16日凌晨,PM2.5浓度达到448μg/m^(3)。污染最后在16日偏南风的作用下得以解除,PM2.5浓度的下降速度达到82μg/(m^(3)·h)。观测期间,PM2.5与NO_(2)、CO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和0.901,呈显著正相关,可见NO_(2)等气态前体污染物转化而来的二次气溶胶是霾的重要来源。综合分析表明,本次污染以灰霾为主,由区域传输和局地排放的气溶胶叠加、累积而成,河北南部及河南、山西等地的污染物随高空气团传输到北京地区,与本地排放的污染气溶胶混合在一起,导致污染加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