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气形势

天气形势

天气形势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3篇、会议论文270篇、专利文献4227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广东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贵州气象等; 相关会议98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2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等;天气形势的相关文献由2756位作者贡献,包括庞转棠、王正旺、王宏等。

天气形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3 占比:17.79%

会议论文>

论文:270 占比:4.94%

专利文献>

论文:4227 占比:77.28%

总计:5470篇

天气形势—发文趋势图

天气形势

-研究学者

  • 庞转棠
  • 王正旺
  • 王宏
  • 王艳兰
  • 尹承美
  • 王式功
  • 王静
  • 陈鲍发
  • 张敏
  • 林长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利娟
    • 摘要: 12月29日,中国气象局对外发布了今年我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就相关内容作了详细解读。他表示,总体来看,2021年全球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历史第二!北方降水多达697.8毫米今年夏秋季降水多导致北方多地出现严重汛情。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1倍。7月15-18日,北方强降水致多地河道水位持续上涨,海河流域北易水河洪峰流量达536立方米/秒,为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
    • 张昊; 张佳意; 冯景瑜; 徐昌龙
    • 摘要: 利用2017—2019年吉林省中部3个城市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吉林省中部地区AQI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吉林省中部地区AQI总体呈下降趋势,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天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吉林市、长春市、辽源市;3个城市空气污染日数季节分布均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其中重度污染等级以上污染日数冬季要明显多于其他季节;空气污染天气易发生在高压脊、平直西风带和高空槽后3种大尺度背景下,对应的地面形势为高压控制、均压场和低压前部;长春市AQI与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季节差异比较显著。
    • 吴娟; 施春红; 林荷娟; 邹兰军; 杨雅薇; 季同德; 薛涛
    • 摘要: 基于太湖流域逐日报汛降水量、ERA5逐日大气再分析等资料,对比分析太湖2016和2020年梅雨期超标洪水水文气象特征。结果表明:(1)2016年、2020年梅雨量分别为412.0 mm、583.8 mm,太湖最高水位分别为4.87 m、4.79 m;对于各个时段极值降水量及重现期,2016年北部湖西区、武澄锡虞区较高,2020年南部浙西区、杭嘉湖区较高。(2)梅雨期大气环流共同点:前期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副高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有利于来自南海的偏南气流、印度洋经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与北方弱冷空气相结合,导致梅雨量异常偏多;不同点:2016年副高脊线6月中下旬北跳以后位置相对稳定,雨带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2020年副高脊线6月初北跳以后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流域南北分区交替出现暴雨过程。(3)两年太湖超标洪水形成原因不同,2016年由异常偏高的入梅水位叠加核心汇流区集中强降水形成,而2020年太湖高水位则由异常偏长的梅雨期、核心汇流区降水总量大共同形成。
    • 李潇潇; 赵胡笳; 马雁军; 刘晓初; 李思绪; 李晓岚; 王扬锋; 洪也
    • 摘要: 利用地面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观测资料、探空和NECP再分析资料以及地面激光雷达探测资料,对2021年3月13—15日沈阳地区污染事件过程展开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大气环流背景与气溶胶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3月13日PM_(2.5)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06:00—07:00,约为220.0—230.0μg·m^(-3),15日12:00开始显著降低,而PM_(10)质量浓度在15:00出现显著增加,为258.3μg·m^(-3)。SO_(2)和NO_(2)浓度较高值均出现在3月13日10:00时左右,分别为40.1μg·m^(-3)和101.3μg·m^(-3)。CO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13日16:00—17:00,约为8.8 mg·m^(-3)。沈阳地区臭氧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午后,13日和14日午后(12:00—16:00)臭氧最大值为102.4—113.7μg·m^(-3)。蒙古气旋东移过程中逐渐发展加强,其后部西北风将沙尘向东南方向输送。沈阳地区沙尘发展旺盛时存在不稳定层结,同时伴有显著的上升运动,有利于沙尘粒子的垂直混合和向下游输送。3月15日02:00(北京时间15日10:00)气溶胶消光最大值出现在0.7 km处,消光系数约为6.0 km^(-1)。近地面激光雷达退偏比显著增加至0.4—0.5,近地面以非球形粒子(粗颗粒物)为主的沙尘或浮尘。
    • 符传博; 丹利; 刘丽君; 佟金鹤
    • 摘要: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城市之一。2019年秋季三亚市出现的一次臭氧(Ozone,O_(3))污染过程,为科学认识三亚市此次O_(3)污染特征及气象学成因,也为进一步开展O_(3)污染预警预报和科学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利用2019年11月1—6日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发布的大气污染物数据,以及地面常规观测数据,结合ECMWF发布的第5代资料(the fifth generation ECMWF reanalysis data,ERA5),采用相关分析和后向轨迹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月4日和5日O_(3)-8 h(臭氧最大8 h滑动平均)分别为162μg·m^(−3)和180μg·m^(−3),超标百分比为101.25%和112.50%。5日O_(3)-1 h(臭氧最大1 h平均)达到了203μg·m^(−3),超标百分比为101.50%。14:00—19:00是O_(3)质量浓度高值时段,气温偏高,相对湿度偏小,风速偏弱等气象条件的出现促进了此次O_(3)污染过程的发生。天气形势特征分析表明,低层冷空气扩散南下,低空风场逆转为东北风,有利于北方污染气团向三亚市输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污染时段的影响气流主要来自中国内陆地区,经过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到达三亚市。通过物理量场的计算可知,受五指山山脉的阻挡,低层气流绕山辐合明显,污染时段三亚市上空气流辐合中心值高达−12×10^(−5)·s^(−1),加之10 m风速(v_(10 m wind))和垂直切变较弱,不利于三亚市O_(3)的扩散。
    • 董志询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赣州市2019年6月23~24日出现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低层切变线、高空槽、西南急流共同作用结果,受各层系统的共同作用,配合较长的持续时间,赣州市出现了此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
    • 柯元惠; 马明明; 郑艳; 冯文
    • 摘要: 利用海南岛区域加密自动站资料和海口站探空资料,结合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4-2018年海南岛雷暴大风的强度、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雷暴大风主要出现在5-8月的午后到傍晚时段,最大阵风风速大部分在8级及以上。(2)雷暴大风的环流形势可以分为三类,即西南热低压型、季风槽型和冷锋型,其中季风槽型根据槽线位置可以分为华南沿海槽型和南海低压槽型。(3)西南热低压型雷暴大风的大气不稳定能量最大,上干下湿,垂直风切变较小;冷锋型的大气不稳定能量最小,上干下湿,垂直风切变最大;季风槽型的大气不稳定能量较大,整层较湿,垂直风切变最小。(4)季风槽天气形势下发生雷暴大风时,较容易伴随短时强降水天气,西南热低压型的雷暴大风风力比其他类型更大。
    • 巩宪伟; 刘彪; 孙英杰
    • 摘要: 文章利用2014 年—2015 年气象规观测资料、四平市逐日 AQI 资料、四平市逐小时 PM_(2.5)、PM_(10)、O_(3)、NO_(2)、CO、SO_(2)资料,对四平市霾和重污染天气时间分布特征、重污染天气模型进行了分析。
    • 梁佳艺; 刘浪; 贝耐芳
    • 摘要: 天气形势是驱动大气污染物变化的最初动力,其与大气污染有着密切联系。探究天气形势对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为污染防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本文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研究了天气形势对2014—2018年关中地区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冬季“槽西南型”和“高压东南型”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减小的影响幅度最大,夏季“低压北部型”和“过渡型”对臭氧最大8小时浓度(O_(3_8h_max))减小的影响幅度最大,在各季节出现以上天气形势时,空气质量一般较好;其余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幅度基本均为正值。各年份各季节有利天气形势下污染物浓度均低于不利天气形势;春季、秋季和冬季有利天气形势下的PM_(2.5)、PM_(10)浓度相较不利天气形势下分别减少64.93%、57.14%,55.30%、49.50%和46.61%、34.63%。夏季(O_(3_8h_max))在有利天气形势下相较不利天气形势下降28.80%。对天气形势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2014—2018年在各季节均呈现出当有利天气形势天数增加(不利天气形势天数减少)时,污染物浓度下降;当有利天气形势天数减少(不利天气形势天数增加)时,污染物浓度出现上升的规律。而在2016年秋季出现的有利天气形势天数较2015年增加,但污染物平均浓度却高于2015年的现象,主要可能是由于沙尘天气增加所导致的。
    • 黄群玲; 韦宏江
    • 摘要: 选择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等数据资料,分析2020年6月7—10日桂北一次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持续强降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中纬槽、地面冷空气、暖式切变线、低空急流,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季风爆发和副高的稳定维持,促使桂北一带产生了非常强的偏南风低空急流,形成了2支较强的水汽通道,一条源于南海,一条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给桂北持续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热量;850 hPa由南海进入降水落区,700 hPa形势场由孟加拉湾朝北边进入降水落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为持续强降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随着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并且不稳定能量条件好,这些均非常适宜强降雨天气的形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