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三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第十三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第十三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7-11-05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辑部;;复旦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三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克拉玛依油田工人职业紧张、生理生化指标和ADD1基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克拉玛依某油田在岗作业工人1300人,运用职业紧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2)收集352名油田工人血样并提取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其DNA中ADD1基因rs17833172和rs4961位点基因型. 结果:克拉玛依油田工人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且高度职业紧张组油田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P<0.05);体质指数(BMI)和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和ADD1基因rs17833172位点多态性在高血压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个体应对资源、较高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较低的乳酸脱氢酶、葡萄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和BMI指数可能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高血压是基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降低油田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增加其社会支持,有助于减低油田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 摘要:目的:了解尘肺患者生活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6.9—2017.4月拟接受肺灌洗治疗的256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F-36量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本研究发现拟接受肺灌洗的尘肺患者SF-36总分为(63.5±19.9),提示该研究群体生命质量水平较低.年龄>50岁,是患者PF、RP、BP、SF维度得分下降的危险因素;吸烟是患者RP和GH维度得分下降的危险因素;尘肺期别为壹期、贰期、叁期是患者PF和GH维度得分下降的危险因素;经常运动是患者PF和MH维度得分下降的危险因素,不太运动是患者SF维度得分下降的危险因素,高中及以上学历是患者SF和GH维度得分下降的危险因素;未脱尘是患者BP维度得分下降的保护因素. 结论:该群体的生命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年龄、吸烟、是否脱尘、运动状况和学历都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在尘肺诊疗过程中,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患者戒烟健康教育,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研究氯乙烯职业接触人群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某公司氯乙烯生产车间所有可能接触工人223名(暴露组),无职业氯乙烯暴露的其他单位行政办公人员149名(对照组),检测血清中11项肿瘤标志物含量. 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暴露组与对照组的亚硫基二乙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三项指标的含量均有影响(P<0.05),而吸烟仅对糖链抗原(CA)-199产生影响(P<0.05),氯乙烯接触对AFP和NSE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体内的CEA与NSE含量降低;氯乙烯接触是NSE的影响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其含量升高. 结论:在目前的接触浓度下,接触氯乙烯可引起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亚硫基二乙酸水平与某些标志物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
  • 摘要:目的:分析淮北矿业集团1972年以来煤工尘肺发病规律,为尘肺病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在相同观察期内各研究队列接尘工人的煤工尘肺累计发病率;Peto Log rank Test法比较各研究队列累计发病率差异. 结果:煤工尘肺患者和未患病者的开始接尘年代、工种和累积接尘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的观察期内,1972-1989年开始接尘的工人累计发病率为21.01%,高于1980-2013年开始接尘的工人(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85.329,P<0.001).各工种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掘进工51.1%、采煤工28.5%、混合工26.8%、辅助工9.5%,经Log-Rank检验,各工种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累积接尘量组别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000~mg·years组22.20%,100~mg·years组8.71%,<100mg·years组4.12%,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累计发病率与累积接尘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累积接尘量的增加,累计发病率逐渐增高. 结论:随着开始接尘年代的推移,淮北矿业集团煤工尘肺累计发病率逐渐下降.掘进工、采煤工、混合工和累积接尘量在2000~mg·years以上的接尘工人的累计发病率较高,是高危人群.
  •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纳米SiO2生产企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探讨纳米SiO2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的影响.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某纳米SiO2生产企业职业接触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对象55人,其中纳米SiO2接触者28人,不接触者27人;采用交流静电测量技术测定现场粉尘浓度,对接触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既往健康体检资料的收集、肺功能及神经行为功能的检测. 结果:纳米SiO2包装及干燥岗位平均粉尘浓度(31.02±23.09)mg/m3;接触组有一人右耳高频听力下降,两人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平,一人胸片结果判定为尘肺小阴影,诊断结论为矽肺壹期,其他均表现正常;接尘组与对照组相比,WBC、RBC、MPV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MCHC异常率(28.57%)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URO、BLD、LEU和SG的异常率分别为89.29%、25.00%、21.43%和4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96%,3.70%、0.00%和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轻、中、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分别为13例(46.43%)、2例(7.14%)、1例(3.57%),对照组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为8例(29.63%);接触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10例(35.71%),对照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3例(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系列加减平均耗时、记忆扫描平均耗时及视简单反应时平均耗时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米二氧化硅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 摘要:目的:探究铅蓄电池厂工人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cn)与血铅水平(blood lead level,BLL)之间的关系. 方法:招募某铅蓄电池厂876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以BLL低于100μg/L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收集铅作业工人的一般情况,血常规检测其血液学参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相对mcn,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检测BLL. 结果:研究对象中BLL的均值是(223.60±124.62)μg/L,范围是8.90~647.70μg/L;BLL的升高会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红蛋白质量浓度(Hgb)的降低(bMCHC=-0.0070,P=0.0380;bHgb=-0.0070,P=0.0210);而作业工人外周血相对mcn随着BLL(范围:8.90~647.70μg/L)的变化而变化,在8.90~275.86μg/L范围内随着BLL的上升,mcn有明显下降趋势(b=-0.0016,P=0.0011),在血铅275.86~647.70μg/L范围内,mc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b=0.0000029,P=0.0180). 结论:铅作业工人的BLL可以导致外周血mcn的变化,提示职业性铅暴露可能导致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mcn可以作为职业性铅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高原高寒地区军人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特质应对方式在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间的作用,为从应对方式角度干预军人的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驻守在新疆高原高寒地区的某部队531名军人作为调查对象,职业倦怠由中文版职业倦怠问卷(CMBI)评估,职业紧张由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评估,特质应对方式由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评估,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按不同人口信息学特征,城市(镇)组成就感降低得分与职业倦怠总分的秩均值高于农村组;独生子女组的情感耗竭得分的秩均值高于非独生子女组(P<0.05),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及职业倦怠总分与职业紧张呈正相关(P<0.01),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职业倦怠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及职业倦怠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对情感耗竭有影响(P<0.05)的自变量为受教育程度(B=-1.247)、工作压力频度(B=0.128)和工作压力强度(B=0.152),对人格解体有影响(P<0.05)的自变量为组织缺乏强度(B=0.059)和组织缺乏频度(B=0.049),对成就感降低有影响(P<0.05)的自变量为入伍前居住地(B=1.994).对职业倦怠总分有影响(P<0.05)的自变量为军龄(B=-1.254)、入伍前居住地(B=3.017)、工作压力频度(B=0.130)和工作压力强度(B=0.210).对职业倦怠等级有影响(P<0.05)的自变量为军龄(B=-0.244)和工作压力频度(B=0.037).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总效应为0.064,消极应对方式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0.760%. 结论:人口信息学特征影响新疆高原高寒地区军人的职业倦怠状况;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特质应对方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的危险性增大关系密切,消极应对方式在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 摘要:目的:研究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白细胞和微核率的变化. 方法:选取219名苯作业工人为接触组,93名无苯接触史的同厂工人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除血常规检测外,采用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BMN)检测外周血微核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微核率的影响因素,采用趋势检验和卡方检验来分析血常规结果和微核率、微核异常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接触组按三月内两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4500/mm3为减少)结果分为白细胞减少组、波动组和正常组,其外周血微核率分别为(2.75±1.95)‰、(2.49±1.85)‰、(2.16±2.02)‰;与对照组(1.52±1.83)‰相比,Poisson检验显示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对照组累积百分率达95%的微核率(3‰)为临界值,组间微核异常率卡方检验结果x2=19.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组间微核异常率线性趋势明显(P=0.038). 结论: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的微核率升高,且微核异常的出现要早于白细胞异常,说明微核是更为早期的敏感监护指标.
  • 摘要:目的:对陕西30家煤矿工人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该行业粉尘危害的现状. 方法:调查对象为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监督工作中抽样调查的30家煤矿,共计1249位劳动者.通过现场粉尘监测和收集煤矿职业卫生体检资料获得职业危害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将获得的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通过SPSS18.0及Excel2013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算合格率或超标率,并采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 结果:采煤工和掘进工个体呼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40.4%、40.0%,明显低于其他工种(P<0.05);PPE的配置率超过100%.现场实际配备率和良好佩戴率均达不到100%;采煤工、掘进工和筛分工健康检查异常率为43.6%,运输工和辅助工异常率为32.9%(P<0.05);采煤工、掘进工和筛分工肺部异常率为14.9%,运输工和辅助工异常率为5.8%(P<0.05). 结论:采煤工、掘进工、筛分工岗位个体呼尘8h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较低,健康体检异常率、肺部结果异常率较高,采煤工、掘进工、筛分工应作为煤矿粉尘危害重点保护人群.
  • 摘要:目的:探讨煤矿工人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抽取陕西省12家煤矿的600名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将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统一排版并装订,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72份.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致煤矿工人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工种、不同煤矿工作工龄(均有P<0.05).结论:煤矿工作会导致工人高职业紧张发生率上升,同时井下作业会对煤矿工人职业紧张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煤矿工人职业紧张情况的基本特征因素主要是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工种及工龄.
  • 摘要:电子行业发展迅速,涉及领域广且从业人员多,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该行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类别属于较重项目,劳动者患职业病的风险较高.文章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特点、职业病危害情况、防护情况等方面对电子行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了解蔬菜大棚作业人员骨骼肌肉疾患(MSD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对甘肃某地的蔬菜大棚作业人员共782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和肌肉骨骼疾患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MSDs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该人群MSDs患病率为59.8%,其中疾病患病率前3位的分别是:颈椎病(27.11%)、腰肌劳损(22.12%)和腰间椎盘病变(20.97%).主观症状肌肉疼痛发生率前三位分别是腰部(56.3%)、腿部(54.7%)、颈部(30.2%);肌肉僵硬发生率前3位分别是腰部(22.6%)、腿部(21.6%)、颈部(14.8).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患病可能性更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与骨骼肌肉疾患的发生有关(OR=1.404,95%CI:1.049~1.88). 结论:蔬菜大棚作业人员MSDs发生率较高,女性可能更容易发生肌肉骨骼疾患.
  •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与听力损失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将29868例病例与240165例对照,在经过样本筛选后纳入研究.分组按照高血压等级可分为1级、2级、3级高血压或未患高血压.听力位移是通过测量从250Hz至8000Hz间的频率纯音测试来评估.结果:高血压与听力阈值增加之间存在显着关联.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级高血压患者听力阈值增加最明显,特别是年老男性高血压患者.结论:此次研究中,听力阈值增加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可以为心脏病专家,肾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听力学家以及其他与高血压引起的改变有关的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农药企业农药作业工人的健康体检资料的状况,寻找职工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健康问题,为更好地开展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整理某农药企业2011—2014年在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体检的农药作业工人体检结果.根据劳动者作业岗位所接触的职业危险因素,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2188—2007)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结果:参加体检人数共计1493人次,发现职业病0例,职业禁忌症4例.异常发生率居前五位的依次分别是五官科异常,肝功能异常,血生化异常,脂肪肝以及心电图异常,4年合计发生率分别是76.22%、35.77%、35.43%、31.82%、26.01%.不同性别、年龄、总工龄、接害工龄职工间主要异常检出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2011—2014年四年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均在95%以上,其中五官科异常、脂肪肝、血生化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总工龄、接害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 摘要:目的:探讨光气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光气中毒的治疗打开新窗口.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光气致ALI模型组,每组6只;动物置于染毒箱内,对照组动物吸入空气5min,模型组动物吸入浓度为8.33mg/L的光气5min;在染毒后1、3、6、12、24h,将动物用质量分数为20%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 结果:模型组吸入光气后3h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出现明显下降,氧分压在6h时达临床呼吸衰竭标准(<60mmHg,1mmHg=0.133kPa),在6h时达到最低点,这时氧合指数平均为202.30mmHg,达到ALI诊断标准(<300mmHg),接近ARDS诊断标准(<200mmHg).模型组在注射油酸后30min,动脉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开始下降,氧合指数最低值平均为178mmHg,达到了ARDS的诊断标准;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各个时间点均升高;pH值的变化与氧分压和氧合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模型组的红细胞计数在1、3h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12h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24h时再次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红细胞压积在各时间点均有升高,且在6、12h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的血小板在各时间点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模型组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均较在对照有所升高(特别是在6h时),除切变率10s-1下,其余切变率下二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h时,模型组的血浆粘度既有明显的升高,之后逐渐下降,24h时仍高于对照组.模型组的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在1h时已出现明显降低,12h时达到最低值,24h时略有回升. 结论:光气致ALI大鼠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 摘要:目的:探究乙酸铅、氯化镉单独或联合染毒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乳酸(LD)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相同密度接种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株(15P-1细胞)随机分为14组,分别为对照(空白培养基)组和乙酸铅(1、10、20、30、60μmol/L)、氯化镉(0.5、5、10、15、30μmol/L)单独染毒组及乙酸铅+氯化镉联合染毒(1+0.5、10+5、20+10μmol/L)组,染毒24h后,测定细胞内葡萄糖摄取量、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及细胞内外LD含量和pH值.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乙酸铅染毒浓度增高,细胞内LD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细胞外各组L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内外各组pH值均逐渐升高;细胞内葡萄糖摄取量随染铅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与此同时,LDH活力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组比,氯化镉染毒组细胞内LD含量逐渐升高,而细胞外LD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细胞内外pH值普遍高于对照组;葡萄糖摄取量和LDH活力均随染毒浓度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3)联合染毒后细胞内外LD浓度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细胞内外pH值则不断升高;葡萄糖摄取量虽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高,但均值均低于对照组;LDH活力亦呈现明显升高趋势. 结论:乙酸铅、氯化镉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乳酸水平均有一定影响,具体途径可能涉及LDH活力变化或/和细胞间乳酸转运.
  • 摘要:适应性反应(adaptive response,AR)是指细胞或生物体受到低剂量的刺激性因子处理后,会对随后的大剂量攻击性处理产生一定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攻击剂量所带来的损伤.由于细胞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刺激性因子也是不同的,本文就物理性刺激因子与化学性刺激因子来讨论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并阐述其各自可能的发生机制.低剂量辐射和低剂量环境化学物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机体内的某些信号通路,促进或者抑制某些蛋白或酶的表达,从而可以调控细胞周期、消除活性氧自由基、修复损伤的DNA,最终达到抵抗后续冲击剂量损伤的目的。
  • 摘要:超细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气颗粒物中数浓度最大,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表面化学反应能力、分散与团聚能力等.毒理学、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超细颗粒物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超细颗粒物的来源、分布特征、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健康效应等,应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建立超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转化及毒理学效应,继续开展对超细颗粒物暴露的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学研究,从而为易感人群的保护提供有效建议,以期为大气中超细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矽肺大鼠肺淋巴循环的影响. 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按不同采样时间又分为7d、14d、28d、42d和56d等5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以非气管暴露法气管内注入1mL矽尘混悬液(0.05mg/L);治疗组还每日经胃灌注银杏叶混悬液(0.1g/kg);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对照组分别往胃灌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及银杏叶混悬液.分别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及淋巴液中硅元素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染尘后VEGFR-3及淋巴液硅元素含量均于7d起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并于14d达高峰;HYP含量自7d起持续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28~56d VEGFR-3水平显著升高(P<0.05);淋巴液硅元素水平在7~28d亦显著升高(P<0.05);HYP含量各时间点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及治疗组淋巴液硅元素与肺组织VEGFR-3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1,P<0.01;r=0.613,P<0.01);两组硅元素与肺组织HYP水平均呈负相关(r=-0.786,P<0.01;r=-0.899,P<0.01). 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淋巴循环加快肺内二氧化硅的排除,减缓了矽肺病程发展.
  • 摘要: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A2318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从内质网途径探讨细胞凋亡机理. 方法:将液氮保存下的肝星状细胞株,于37°C、5%CO2孵箱中进行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TGF-β1(5×10-9mg/l)组、TGF-β1(5×10-9mg/L)+低、中、高剂量钙离子载体A23187(1uM、2uM、4uM)组,即5×106mg/L TGF-β1刺激24h,再分别加入1uM、2uM、4uM不同剂量钙离子载体A23187作用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aspase-12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测定GRP78、caspase-9蛋白的表达.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现,空白组、TGF-β1组、TGF-β1+低、中、高剂量钙离子载体A23187凋亡率分别为(3.32±0.29)%、(1.70±0.14)%、(5.76±0.22)%、(11.39±0.54)%、(15.14±0.79)%,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钙离子A23187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及GRP78、caspase-9、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 结论:钙离子载体A23187升高了细胞内Ca2+,激活ERS途径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
  • 摘要:目的:探讨在游离SiO2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PPARγ对CD36表达以及脂质蓄积的影响. 方法:常规体外培养NR8383细胞,用抑制剂GW9662阻断PPARγ信号通路.细胞随机分为4组:抑制剂组(加10μmol/LGW9662)、溶剂对照组(加DMSO)、实验组(先加GW9662,再加50mg/L的SiO2和ox-LDL混悬液)和模型组(先加DMSO,再加50mg/L的SiO2和ox-LDL混悬液).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细胞泡沫化脂质蓄积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中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含量,鉴定泡沫细胞的形成;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别检测PPARγ和CD3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泡沫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E比重小于50%;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TC、FC和CE降低到与抑制剂组和溶剂对照组同等水平(P>0.05);同时实验组CD36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随着PPARγ降低也相应降低(P<0.05). 结论:游离SiO2所诱导的CD36表达可能是由PPARγ介导所致.
  • 摘要:目的: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uencing,RNA-seq),研究G6PD低表达对苯致小鼠骨髓细胞毒性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G6PD低表达C3H/He小鼠和G6PD正常表正C3H/H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以0、160mg/(kg.d)浓度的苯皮下注射染毒,1周5次,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提取小鼠骨髓细胞进行RNA-seq检测,对测序结果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功能(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共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同苯染毒浓度下,比较G6PD低表达小鼠和G6PD正常表正C3H/He小鼠,共筛选到2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为105个,下调基因为118个.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磷酸戊糖、应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NADPH再生、凋亡、谷胱甘肽代谢、脂肪酸代谢、炎症、MAPK、ErbB、GnRH、HIF-1、TNF、VEGF、NF-KB、急性髓性白血病等相关功能和通路上.通过差异基因共表达分析发现,调控能力较高的基因主要有G6pdx、Ltb、,Siglece、Orail、Hck,是NF-KB信号通路、细胞黏附、cAMP、免疫等相关的功能和信号通路上的重要基因. 结论:转录组测序结果共筛选到223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磷酸戊糖、应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NADPH再生、凋亡等相关功能和通路上,其中G6pdx、Ltb、Siglece、Orail、Hck发挥着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石英和苯并芘已被列为致癌物质.本文旨在研究MAPK和AP-1信号转导通路在调节石英和苯并芘诱导的恶性转化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cyclin D1和CDK4表达以及细胞周期改变方面的差异.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WB)法检测石英、苯并芘诱导的恶性转化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各亚家族(ERK、p38和JNK)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cyclinD1和CDK4(cyclin dependent kinase)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石英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P-ERK、P-JNK表达均升高(P<0.01);CDK4、P-p38表达下降(P<0.01,P<0.05).苯并芘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ERK、P-JNK、CyclinD1表达均升高(P<0.01,P<0.01和P<0.05).苯并芘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与石英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比较,P-ERK、P-JNK表达下降(P<0.01);P-p38、CyclinD1、CDK4表达升高(P<0.05,P<0.05和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石英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P-ERK、P-JNK表达均升高(P<0.01);P-p38表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苯并芘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P-ERK、P-JNK、CyclinD1表达均升高(P<0.01,P<0.01和P<0.05);p38表达下降(P<0.05).苯并芘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与石英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组比较,P-ERK、P-JNK表达下降(P<0.01);P-p38、CDK4、CyclinD1表达升高(P<0.05). 结论:在石英和苯并芘诱导的恶性转化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MAPK/AP-1通路存在差异.
  • 摘要:目的:比较急性和慢性镉染毒致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的毒性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从而为研究环境低剂量镉长期暴露致肾小管损伤的分子机制选择合理的体外评价模型. 方法:将HK-2细胞暴露于含不同浓度镉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不同的时间,从而构建急性镉染毒组(100μmol/L,4h)和慢性镉染毒组(1μmol/L,10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片进行比较.用Annexin V/PI双染法,通过细胞流式技术检测HK-2细胞的凋亡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cleaved-caspase3、ASK1的表达和Bax/Bcl-2. 结果:将HK-2细胞短暂暴露于100μmol/L镉4h或持续暴露于1μmol/L镉10d没有明显改变细胞的形态,但均引起了细胞凋亡率的明显增加(P<0.05).急性镉染毒组细胞的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增高(P<0.05),而ASK1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P<0.05).慢性镉染毒组细胞的ASK1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增高(P<0.05),而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急性镉染毒和慢性镉染毒均引起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但涉及的分子信号通路不同.因此,用急性镉染毒模型探讨慢性镉暴露所致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存在局限性.
  • 摘要:目的:应用Micro-CT技术探讨糖尿病模型联合镉暴露对小鼠胫骨松质骨及皮质骨的影响. 方法:40只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化镉染毒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模型联合氯化镉组.在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染毒4周.实验结束后,取右侧胫骨进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镉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模型联合氯化镉组胫骨松质骨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小梁厚度明显降低,排列疏松;而胫骨皮质骨并无明显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氯化镉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模型联合氯化镉组小鼠胫骨骨密度均有下降趋势,且氯化镉组、糖尿病模型联合氯化镉组趋势更加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镉染毒和糖尿病对小鼠胫骨皮质骨骨密度无影响. 结论:镉暴露可加重糖尿病对小鼠胫骨松质骨的影响.
  • 摘要:目的:表观遗传机制在三氯乙烯(TCE)诱发小鼠肝癌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三氯乙烯对小鼠肝脏中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表达的影响,研究LincRNA在三氯乙烯诱发肝癌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B6C3F1雄性小鼠连续5d给予三氯乙烯(1000mg/kg.bw)灌胃染毒,溶剂玉米油为对照.以基因芯片筛查对照组与染毒组样本中LincRNA的表达变化,以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并结合之前的mRNA表达谱分析LincRNA-mRNA互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氯乙烯染毒组小鼠肝脏中的LincRNA有20条表达上调和28条表达下调.其中,表达上调的LincRNA:chr9:78107225-78118850reverse strand和表达下调的LincRNA:ch17:经qPCR验证.对这两条LincRNA与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多数关联mRNA重合,涉及的关键信号通路包括代谢、PPARα通路、细胞周期、ErbB信号通路和p53信号通路等. 结论:三氯乙烯导致小鼠肝脏中LincRNA表达改变,可能影响涉及的关键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改变,从而参与诱发肝癌.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丙烯腈急性毒性易感性特征及其机制. 方法:体内实验:将健康小鼠和db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空白对照组,丙烯腈组,10mg/kg PEITC+丙烯腈组,20mg/kg PEITC+丙烯腈组,40mg/kg PEITC+丙烯腈组,糖尿病+丙烯腈组,糖尿病+10mg/kg PEITC+丙烯腈组,糖尿病+20mg/kg PEITC+丙烯腈组,糖尿病+40mg/kg PEITC+丙烯腈组.处理方式:每天灌胃PEITC(10,20,40mg/kg)或橄榄油(对照组),连续3d,最后一次灌胃(ig)PEITC1h后腹腔注射45mg/kg丙烯腈.观察小鼠24h内行为变化情况,并测定肝脏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肝和脑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x)活性.体外实验:1.采用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表皮细胞(BRL)模型,用丙烯腈处理胰岛素抵抗BRL肝细胞1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评价胰岛素抵抗BRL肝细胞对丙烯腈易感性特征. 结果:体内实验:行为观察结果显示,相对于非糖尿病小鼠,丙烯腈染毒后db小鼠死亡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显著升高.CYP2E1是丙烯腈代谢为神经毒物氰根的关键酶.相比于健康染毒小鼠,db染毒小鼠肝脏CYP2E1活性没有显著差异,呈下降趋势.PEITC预处理后,丙烯腈染毒的db小鼠死亡时间明显延长,24h内死亡数明显降低.与db+丙烯腈组相比,PEITC(40mg/kg)预处理后db小鼠肝脏CYP2E1活性显著降低,肝和脑CcOx活性显著升高.体外实验:AN处理后,胰岛素抵抗BRL肝细胞比正常肝细胞活力显著降低. 结论:糖尿病增强了丙烯腈的急性毒性.但未见显著CYP2E1活性升高.易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人体多种代谢活动.适量硒摄入可以维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但当机体硒摄入缺乏或者过量时均可引起眼睛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白内障发生.本文综述了机体硒缺乏和硒过量时,白内障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硒在机体内缺乏或过多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导致白内障的发生。目前对于硒缺乏致白内障机制研究还不够充分,其机制探讨也仅局限于氧化损伤。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应用,加速了过量硒致白内障机制的研究进展。然而,通过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研究得到的过量硒致白内障机制有些尚不能外推到人,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数据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氢醌(hydroquinone,HQ)对白血病中相关LncRNA的表达影响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 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TK6细胞为对照组,10.0μmol/L HQ处理TK6细胞的恶性转化细胞为实验组,在相关机制探讨过程中以TK6恶性转化细胞为对照组,甲基转移酶酶抑制剂(5-Aza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单独处理为实验组.应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白血病相关LncRNA表达量以及Tet1、Tet2、Tet3的mRNA表达量.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Tet1、Tet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本次共筛选15个与白血病相关LncRNA,其中因循环数高,无法确定结果的有5个,结果确定可行的有10个.其中与PBS组相比,在HQ组表达下降的有3个,分别是HOTAIRM1、BCO35666、NEA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的有2个(P>0.05),分别是PVT1、IRAIN;HQ组表达量高于PBS组的有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NELT1、ANKR036BP1、LUNAR1、SENCR、UCA1.在HQ组表达降低的LncRNA,经5-AzaC与TSA处理组后,以HQ组为对照组,HOTAIRM1和NEAT1表达上升,而BCO35666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Tet1、Tet2、Tet3的mRNA在HQ组表达下降,Tet1、Tet2的蛋白表达与mRNA结果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以HQ组为对照组时,Tet1、Tet2、Tet3在5-AzaC处理组中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SA处理组中Tet1表达升高(P<0.05),Tet2无明显差异(P>0.05),Tet3表达下降(P<0.05),Tet1、Tet2的蛋白表达与mRNA结果一致. 结论:部分白血病相关LncRNA在HQ诱导TK6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异常与DNA甲基化有明显联系,5-Aza与TSA处理HQ诱导TK6恶性转化细胞可以翻转HOTAIRM1、NEAT1表达异常.同时去甲基化作用的Tets蛋白也参与调控血病相关LncRNA的表达.
  • 摘要:目的:观察丙烯腈(AN)对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H2S合成酶的影响,初步探索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AN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以不同浓度AN(0、1、2.5、5和10mmol/L)处理不同时间(6、12、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毒性;选取不同浓度AN(0、1、2.5、5和10mmol/L)作用12h,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关键H2S合成酶[胱硫醚β-合酶(CBS)和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蛋白表达变化;分别采用H2S合成酶抑制剂干预和基因敲减的方法下调内源性H2S合成酶表达以及CBS激活剂S-腺苷甲硫氨酸(SAM)上调内源性H2S合成酶表达,观察AN细胞毒性的变化;采用硫氢化钠(NaHS)作为外源性H2S供体预处理细胞,观察AN细胞毒性的变化. 结果:AN对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细胞毒性;不同浓度AN处理细胞12h,H2S合成酶(CBS,3-MST)蛋白表达量皆呈浓度依赖性下降;采用H2S合成酶(CBS)的抑制剂AOAA和siRNA干扰合成酶(CBS,3-MST)表达,AN细胞毒性显著增强(P<0.05);采用CBS激活剂SAM和外源性H2S供体预处理则显著改善AN的细胞毒性(P<0.05). 结论:丙烯腈抑制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H2S合成酶表达,H2S合成通路的下调可能是AN神经毒性的关键机制,且上调H2S合成或补充外源性H2S可能成为治疗职业神经损伤的重要方向.
  • 摘要: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77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80名不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接触组分别按纤维计数浓度≤0.5、>0.5f/mL,按总粉尘质量浓度≤5、>5mg/m3各分为低、高两个接触水平.接触组按纤维计数浓度分组,低接触组62人,高接触组15人;按总粉尘质量浓度分组,低接触组47人,高接触组30人.对研究对象进行肺小气道通气功能检查,测定其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V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呼气流速(V25),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表示.应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接触特征、不同接触时间对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不同纤维计数浓度接触水平作业工人V50%、V25%和MMEF%水平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25%、MMEF%异常的检出率随纤维接触水平升高而增加并呈现线性趋势关系(P趋势<0.05).高总粉尘接触组V50%、V25%和MMEF%水平明显低于低总粉尘接触组和对照组(P<0.05);V50%、V25%和MMEF%异常率均明显高于低总粉尘接触组和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在高总粉尘接触组的检出率为33.3%,高于对照组(10.0%)和低总粉尘接触组(8.5%)(P<0.05).工人肺小气道功能障碍与其总粉尘接触水平有关(OR=2.115,P<0.05),与接触纤维计数浓度、工龄和吸烟状态无关(P>0.05). 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以导致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下降,总粉尘接触浓度较高的作业环境可以增加作业工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摘要:ERK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and2)是丝裂源激活的蛋白激酶超家族(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MAPK)中的重要成员,其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ERK1/2及其上游信号分子,即Raf、Ras和MEK1/2在调控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已被很多研究证实,而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则研究有限.因此,本文主要对ERK1/2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行综述,ERKl/2信号通路是一条细胞内可对细胞外多种刺激产生应答的信号通路。随着ERKl/2信号通路的研究深入,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的作用不断被发现。虽然之前有关于ERKl/2的文献报道多关于其对细胞增殖和细胞生存的促进过程,但ERKl/2对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特别是其可能是某些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治疗靶点。细胞在不同外源性刺激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ERKl/2激活方式,暂时性的ERKl/2激活常促进细胞存活,而持续性的ERKl/2激活多可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在凋亡过程中,ERKI/2可能参与了线粒体功能的异常改变和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今后关于ERKl/2如何与其下游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更好的阐述ERKl/2在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中的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溶解性有机质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溶解性有机质的主要荧光基团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作用机制,继而使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进一步分析溶解性有机质不同独立荧光组分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络合作用能力.结果:PARAFAC将溶解性有机质样品分离成相互独立的4个组分,磺胺二甲基嘧啶与全部组分反应均呈现出具有较为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磺胺二甲基嘧啶与组分C1和C3的猝灭程度较其他组分略高一些.结论:溶解性有机质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并且猝灭程度随着磺胺二甲基嘧啶浓度升高而增大.
  • 摘要: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CYP1A1、GSTP1和GSTM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和mRNA表达的影响,为B[a]P致癌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方法:体外培养16HBE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同一批次细胞,随机分为4组,包括溶剂对照组和各B[a]P处理组,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MSO)、1、2、5mmol/L B[a]P处理24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CYP1A1、GSTP1和GSTM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CYP1A1、GSTP1和GSTM1mRNA表达的改变,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 结果: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图像显示,1、2和5μmol/L B[a]P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新生细胞数目明显增多,CCK-8测定结果也显示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B[a]P各处理组显著降低CYP1A1和GSTP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降低CYP1A1mRNA约100倍,降低GSTP1mRNA4倍,降低GSTM1mRNA2~3倍(P<0.05).但是,B[a]P处理后,GSTM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1mmol/L剂量下降低,2和5μmol/L剂量下增加. 结论:CYP1A1和GSTP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降低,CYP1A1,GSTP1和GSTM1的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体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B[a]P诱导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5、50、500、2500mg/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对大鼠血细胞的影响. 方法:设对照组、4个DEHP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5、50、500和2500mg/kg),SD大鼠连续饲喂染毒90d.染毒结束后,取大鼠全血测定各类血细胞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白细胞参数:2500mg/kg剂量下,雄性大鼠嗜酸性粒细胞(EOS)极显著减少(P<0.01),雌性大鼠白细胞总数(WBC)显著降低(P<0.05).500mg/kg和2500mg/kg剂量下,雌性大鼠淋巴细胞(LYM)显著增加(P<0.05);②红细胞参数:2500mg/kg剂量下,雄性大鼠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下降(P<0.01),雌性大鼠500mg/kg和2500mg/kg剂量组血红蛋白(HGB)数值显著下降(P<0.05);500mg/kg和2500mg/kg剂量组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和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2500mg/kg剂量组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直接测定的血红蛋白浓度(CHCM)数值显著和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③血小板参数:在染毒期间,未发现DEHP对雌雄大鼠血小板各指标产生影响. 结论:血液系统可能是DEHP的靶器官,一定剂量条件下,DEHP可对大鼠血细胞产生影响.
  • 摘要:目的:了解保山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饮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集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1404份,水样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按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采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分析. 结果:2014—2016年共计采样1404份,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47.51%、52.99%、62.46%、88.82%,微生物检出合格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2015年丰水期与枯水期总大肠菌群(x2=40.505,P<0.001)、耐热大肠菌群(x2=38.953,P<0.001)、大肠埃希氏菌(x2=15.321,P<0.001)检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高于仅沉淀过滤(P<0.001)、未处理(P<0.001),仅消毒四个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高于仅沉淀过滤(P<0.001)、未处理(P<0.001);游离氯合格四个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游离氯不合格. 结论:该市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微生物指标受供水期、水样类型、供水方式、消毒效果(游离氯)等多因素影响.农村饮水微生物污染现状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用有效的方式加强净化消毒处理,以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儿童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代谢物水平,并探讨其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关联. 方法:基于2011-2014年在上海市开展的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研究(China,Children,Homes,Health,简称CCHH),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通过两年的问卷随访最终纳入419名参与儿童.按建筑潮湿与健康(Dampness in building and Health,DBH)研究筛选标准,将满足"过去12个月内具有喘息、鼻炎和湿疹三项过敏症状"中至少两项的134名儿童作为病例组,把两阶段均不具有任何过敏症状的285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儿童晨尿中9种PAEs代谢物(MMP、MEP、MiBP、MnBP、MBzP、MEHP、MECPP、MEHHP、MEOHP)浓度.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PAEs代谢物浓度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探讨PAEs代谢物浓度与儿童哮喘及过敏症状的关联. 结果:除MMP和MBzP,其他PAEs代谢物的检出率均大于95%.单因素分析MiBP、MnBP、MEP和MEOHP浓度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PAEs代谢物浓度升高与儿童哮喘的发生正相关.以最低IQR浓度作参比,最高IQR浓度的MiBP、MnBP和∑4LMWP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增加相关,调整OR分别为2.57(95%CI:1.09~6.03)、3.60(95%CI:1.53~8.49)和4.13(95%CI:1.66~10.25).趋势分析显示MiBP、MnBP和∑4LMWP的调整OR及95%CI分别为:1.37(1.05~1.78)、1.43(1.09~1.87)和1.57(1.19~2.08). 结论:低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的日常暴露,尤以MnBP和MiBP两种代谢物,可能会增加上海市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 摘要: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固醇类的衍生物.维生素D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和动物生长、繁殖、维持生命和保持健康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由于年龄、性别、居住地区纬度、肤色、种族、着装习惯、文化习俗、户外活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维生素D在人群中的缺乏十分普遍.大部分人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来达到推荐的摄入量.维生素D受体分布的广泛性及维生素D的非经典作用使得维生素D的缺乏与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对维生素D非经典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维生素D不仅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素,同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使得它逐渐成为各大研究的热点。虽然维生素D的缺乏是罹患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常见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的这一观点已经逐渐被人所认可,但关于维生素D补充的对糖尿病并发症及血管病变等慢性病的发病率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却不多。所以,维生素D补充治疗效果的临床试验及维生素D缺乏对疾病发病率的研究同样也应该值得在未来去注意。
  • 摘要:目的:了解贵阳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主要卤代乙酸类氯化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的含量,并评价其对贵阳市居民产生的致癌风险.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贵阳市全部水厂的氯化消毒工艺与供水区域进行了解,于2016年10—12月选择贵阳市5家主要水厂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的90个采样点运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对DCAA和TCAA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分析比较5家不同水厂DCAA、TCAA含量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基于2013年12月颁布的中国人群暴露参数,运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低剂量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评价DCAA和TCAA对贵阳市居民的致癌风险. 结果:5家主要水厂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的DCAA和TCAA含量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秩和检验分析表示,不同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DCAA和TCAA含量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于中国人群暴露参数的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DCAA和TCAA致癌风险值均未超过最大可接受水平. 结论:贵阳市主要水厂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的DCAA与TCAA污染不严重,并且其含量对贵阳市居民没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 摘要:近年PM2.5对健康的危害广为关注,但其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何种关联,结论并不一致.本综述对近年报道的PM2.5与高血压的各种关联现象以及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展望,PM2.5对于血压的影响毋庸置疑,目前应积极开展大规模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或流行病学实验以进一步阐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寻找局部氧化应激的指标,开展不同粒径颗粒物对于血压影响的比较性研究。因此在PM2.5的研究之路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摘要:目的:探讨环境镉暴露对肾功能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太原市有污染灌溉史且土壤镉含量较高的某自然村居民为暴露组,选择无污染灌溉史且土壤镉含量较低、相距约32km的某自然村居民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当地的居住年限均大于5年.检测调查对象的血浆TGFβ-1、尿镉(UCd)、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白蛋白(UALB)和肾损伤因子1(UKim-1). 结果:暴露组人群UC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不同性别暴露组UC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人群UNAG、UALB和UKi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镉接触有剂量反应关系,随着UCd水平的升高,UNAC、UALB和UKim-1的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TGF-β1暴露组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不同UCd水平血浆TGF-β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Cd与UNAG、UALB、UKim-1和年龄均呈正相关;血浆TGF-β1与UCd无相关性,与UNAG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Cd对UNAG、UALB和UKim-1影响较大,血浆TGF-β1受年龄影响较大. 结论:环境镉暴露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并有剂量反应关系,血浆TGF-β1与肾小管损伤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未发现与镉暴露的关系.
  • 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地铁车厢内PM2.5浓度水平;了解北京市地铁通勤族对地铁内空气污染的认知及防护情况. 方法:于2016年10月到2017年4月选取北京市10条地铁线路,每周选取1天在晚高峰时段测量地铁车厢内PM2.5浓度(春节除外),并与对应时间段地铁外环境的PM2.5浓度进行对比;使用问卷调查地铁通勤族对地铁内外空气污染的认识及防护行为. 结果:地铁车厢内PM2.5中位浓度为133μg/m3,高于地铁外环境PM2.5中位浓度(61μg/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618人,仅20.7%调查对象认为地铁内比地铁外空气污染更严重.73%的调查对象会使用"口罩"防护空气污染,这部分调查对象中却仅21.9%会在雾霾天在地铁内佩戴口罩.相比认为地铁外空气污染更严重的调查对象,认为地铁内空气污染更严重的调查对象在地铁内从不佩戴口罩的比例明显更低(20.2%vs40.0%). 结论:北京市晚高峰时段地铁车厢内的PM2.5浓度比地铁外环境高,多数地铁通勤族对此存在错误认知,在地铁内佩戴口罩比例低,防护意识有待加强.
  • 摘要:目的:对经济、环境、健康两两之间以及三者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为制定经济-环境-健康系统协调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经济、环境、健康的代表性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度法对中国2004-2014年的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近年来中国经济、环境与健康系统的协调度均值为0.73,处于中度协调状态;其中经济和环境系统、经济和健康系统、环境和健康系统的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63、0.82和0.74,分别处于弱协调、良好协调和中度协调状态. 结论:经济、环境、健康三者还存在一定矛盾,关系还不够协调.因此要从众多方面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对经济、环境与健康系统进行有效调控.
  • 摘要:目的:调查合肥市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污染状况,评价其对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 方法:2016年和2017年连续2年采集合肥市6个主要水厂的出厂水与水源水,并且按照距离水厂远、中、近采集合肥市末梢水,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水样中高氯酸盐含量浓度,比较各水厂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含量情况,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高氯酸盐通过饮用水途径对合肥市人群所引起的健康风险. 结果:2016年和2017年合肥市6个主要水厂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含量范围为0.60~11.60μg/L,检出率为76.9%,检测结果均未超过US EPA提出的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安全浓度限值.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各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健康风险指数均低于1. 结论:合肥市主要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可不同程度的检出高氯酸盐,说明合肥市饮用水中存在高氯酸盐的污染,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 摘要:目的:建立家兔氟骨症模型,耳缘静脉和关节腔注射移植自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对氟中毒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健康3月龄新西兰家兔94只,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74只,空白对照组饮常规自来水,模型组饮含氟化钠300mg/L的自来水.90d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家兔各取8只,测定家兔股骨骨密度、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BGP)浓度、股骨骨氟含量、X线观察骨骼影像变化、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进行家兔氟骨症模型鉴定.分离家兔BMSCs,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分化检测BMSCs多向分化潜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BMSCs.模型鉴定后剩余78只家兔分为示踪部分(单次/多次耳缘静脉注射、单次/多次关节腔注射、示踪溶剂对照组、示踪空白对照组,6只家兔/组)和治疗部分(单次/多次耳缘静脉注射、单次/多次关节腔注射、自然恢复组、治疗溶剂对照组、治疗空白对照组,6只家兔/组).示踪部分用BrdU标记BMSCs移植入家兔体内,免疫组化检测示踪BMSCs,治疗部分家兔,自体移植BMSCs后观察60d后,测定家兔股骨骨密度,血清中ALP及BGP浓度、股骨骨氟含量、X线观察治疗前后骨骼影像学变化,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氟化钠染毒90d后,模型组骨密度、ALP浓度、BGP浓度、骨氟含量及骨小梁面积均高于对照组,股骨X线影像可见家兔股骨骨密度升高,骨质硬化、骨纹理粗化,HE染色股骨表现为骨小梁数目增多、排列紊乱,证实家兔氟骨症模型成功建立.分离培养的BMSCs经鉴定表现出成骨及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表面表达CD44、CD90,不表达CD34、CD45,确认所分离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示踪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rdU阳性表达.多次耳缘静脉及关节腔注射移植治疗组骨密度、ALP、BGP、骨氟、骨小梁面积较自然恢复组下降.X线显示股骨上骨斑消失,骨密度降低,紊乱骨纹有所恢复;HE染色显示骨髓腔间隙增大,骨小梁数目减少,同时伴有部分新生成的粗细不均、排列整齐、骨髓间隙较均匀的正常骨小梁.而单次耳缘静脉/关节腔注射移植BMSCs疗效观察未发现有治疗效果. 结论:氟骨症家兔自体BMSCs移植能修复受损骨组织,有效改善氟骨症病理损害,耳缘静脉移植和关节腔注射移植两个移植途径疗效相当且多次移植疗效优于单次移植,以上为地方性氟中毒氟骨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初中生主要静态行为现状及其与BMI的关系,为防控初中生出现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儿童日常体力活动调查问卷(CLASS-C)对广州市铁一中学在校的且参加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7、8年级共496名学生(男生251名,女生245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影响广州市初中生出现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是在于休息日闲暇时的静态行为时间.在休息日闲暇时静态行为时间≥2h的学生中,不同性别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均高于闲暇时静态行为时间<2h的学生.其进行的静态行为活动时间最长的是上网、看电视和玩游戏的屏前静态行为时间,最少的是乘车上下学时间. 结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广州市城区初中生在休息日闲暇时的屏前静态行为时间,保证其时间总量不超过2h/day,为今后防控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对2015年湖南长沙某地水华藻进行优势藻的分离鉴定,以及产毒特性的鉴定与分析. 方法:应用倍比稀释法,对水华藻进行优势藻的分离与培养.针对藻蓝蛋白中间序列PC-IGS、微囊藻16S rDNA保守序列、mcyB建立PCR检测办法,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细胞计数法进行产毒能力的检测. 结果:采样水域藻株的PC-IGS、16S rDNA、mcyB扩增均为阳性.每108个藻细胞产生的总微囊藻毒素MC-RR为4.83μg,MC-YR为4.08μg,MC-LR为8.90μg. 结论:分离纯化湖南长沙某地水华藻得到优势藻株YFM1属于蓝藻门中的微囊藻属.YFM1能产微囊藻毒素MC-LR、MC-RR、MC-YR,产毒能力较强.
  • 摘要:目的:检测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经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染毒后microRNAs(miRNAs)的表达谱,寻找差异表达的miRNAs,进一步阐明MC-LR的肝毒性机制. 方法:使用Small RNA Sample Pre Kit构建了对照组(0μM MC-LR染毒HL7702细胞)及处理组(10μM MC-LR染毒HL7702细胞)2个sRNA文库,采用高通量技术筛选出文库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对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其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从处理组中筛选出了15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86个miRNAs表达上调,71个miRNAs表达下调.GO功能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参与有机物代谢、分子功能、蛋白质结合等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其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癌症相关蛋白聚糖、Rap1信号通路以及癌症相关通路. 结论:在MC-LR导致肝脏损伤的过程中,miRNAs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素补充剂摄入状况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 方法: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及营养素补充剂使用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素补充剂摄入状况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强度. 结果: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C(OR=0.77,95%CI=0.64~0.94)、维生素E(OR=0.78,95%CI=0.64~0.95)和钙补充剂(OR=0.78,95%CI=0.62~0.98)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每天至少摄入一片维生素C(OR=0.76,Ptrend=0.004)、维生素E(OR=0.54~0.79,Ptrend=0.007)和钙补充剂(OR=0.64,Ptrend=0.005),且摄入至少连续5年维生素C(OR=0.61,Ptrend=0.001)、维生素E(OR=0.68,Ptrend=0.005)和钙补充剂(OR=0.69,Ptrend=0.014)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另外,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排除营养素补充剂相互影响时,摄入维生素C仍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0.77,95%CI=0.64-0.94). 结论:本研究认为摄入维生素C、E和钙补充剂能够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连续摄入5年且每天至少摄入1片为最小有效剂量.
  •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不同水平空气污染区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差异. 方法:在南京选取空气污染水平不同的六合区和江宁区作为研究地点,以选定区内社区常住居民(每年居住时间不少于6个月)为调查对象,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楼/小区/自然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以户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发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六合区居民两周总患病率、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分别为34.7%、5.5%、25.9%、7.7%,均比江宁区居民患病率(分别为9.3%、4.1%、4.5%、0.3%)高,经统计学检验,除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可能有影响的混杂因素之后,发现与江宁区居民相比,六合区居民两周总患病(OR=3.920)、呼吸系统疾病(OR=1.219)、心血管疾病(OR=4.902)、脑血管疾病(OR=18.012)发生的危险性较高,且两个社区的两周总患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气污染水平较重地区居民发病的危险性高于空气污染水平较轻的地区,提示大气污染与社区居民疾病的发生情况有关.
  • 摘要:目的:本研欲观察环境空气污染物对每日儿童下呼吸道疾病(CLRD)的短期影响.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452d)南京每日空气污染物,天气及CLRD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回归和广义相加模型评估6种空气污染物(PM10,PM2.5,NO2,SO2,O3和CO)对CLRD的影响. 结果:发现PM10,NO2和SO2浓度的四分位间距(IQR)增加可显著增加每日CLRD数,并具有6d的累积效应(估计效应:2.8%,95%CI:0.6%~5.0%;4.1%,1.2%~7.0%;5.6%,2.6%~8.6%).未发现PM2.5,O3及CO的IQR浓度变化与CLRD之间的关联.在寒冷季节,PM10,PM2.5,NO2以及SO2的升高可显著增加CLRD数(3.6%,1.5%~5.7%;2.4%,0.3%~4.5%;4.9%,2.9%~7.0%;6.3%,3.7%~9.0%).此外,PM10,NO2,SO2对女性及>27月龄儿童的影响比对男性及≤27月龄者更明显. 结论:该研究表明,短期环境PM10,NO2及SO2暴露与CLRD数增加有关.
  • 摘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替代产品,适用领域愈加广泛的同时,其暴露后的健康效应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儿童暴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成果的综述,对比不同研究中外暴露、内暴露监测方法,比较了各研究尿样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表性代谢产物3-苯氧基苯甲醇(3-PBA)水平,并对各研究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儿童拟除虫菊酯类暴露的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支持.
  • 摘要:目的:了解PM2.5污染程度对唐山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唐山市区2013年11月到2014年3月、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2015年11月到2016年3月的气象监测数据、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方法为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此基础上控制时间的气象因素、长期趋势、周末效应等混杂因素,分析大气污染浓度与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三个时间段内,当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呼吸内科门诊量累积增加0.25%(95%CI:0.08%~0.85%)、0.65%(95%CI:0.72%~0.97%)、5.34%(95%CI:1.36%~20.98%). 结论:唐山市PM2.5污染程度增高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增加.
  • 摘要: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比常人更易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中,同时由于其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对重金属的神经毒性更为敏感.目前已有许多文献证明铅能够影响儿童神经发育,并且可能与其他重金属存在联合暴露和交互作用.本文对近几年有关出生前后铅暴露、铅与其他重金属联合暴露对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进行综述,指出需要寻找更科学的生物标志来反应人体的暴露负s荷,针对不同的金属选择不同的生物材料,并且考虑到暴露敏感窗口的问题,需要采集多时段样品,分析以期得到有关毒物敏感期的信息。另外,目前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2、3种金属元素的分析,在反应人体真实情况上有所欠缺,并且多以元素整体进行检验,忽略了不同价态的影响。随着高通量检测技术如HPLC-ICP-MS的不断推广,方便研究者进行多组分多价态分析;在统计分析中需要选用更合理的统计方法,如纳入交互作用项或利用主成分分析,更好地反映人体真实情况。
  •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城市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厦门、泉州和呼和浩特4个城市共5类工作场所中抽取3553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占62.3%,不同职业类型人群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所占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收入、户籍、职业阶层、合同类型、轮班情况和工作性质分组间,工作要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户籍、职业阶层和工作性质分组间,自主程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收入、户籍、职业阶层、合同类型、工作时长和工作性质分组间,社会支持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高学历、从事行政管理、日工作时间>8h以及面临不良工作性质的职工更有可能出现职业紧张. 结论:研究人群职业紧张程度较高,性别、文化程度、职业阶层、工作时间和不良工作性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从个体水平和组织水平层面开展干预,降低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程度.
  • 摘要:目的:探讨1例职业性急性正丁基锂中毒案例,为职业病诊断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根据职业中毒事故概况及正丁基锂化学品安全说明书,3名职业病诊断医师结合劳动者临床资料、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作出诊断结论. 结果:该病例为化工企业劳动者,因操作不熟练致正丁基锂槽罐车发生泄漏事故,事故共造成3人发生脸部、颈部及大腿部不同程度烧伤.事故当日,该病例因症状较轻未住院治疗,但次日即出现发热症状,约4d后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因当地医院误诊误治,2月后进展为两肺炎症及双肺纤维灶病变. 结论:本案例为槽罐车阀门操作不当引发的正丁基锂泄漏事故,后续因医疗机构误诊误治致劳动者病情延误,引起职业性急性中度正丁基锂中毒.
  • 摘要:目的:建立钢铁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该行业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提供有效工具. 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分析、个人访谈、理论分析、Delphi专家咨询和专题小组讨论,建立钢铁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Delphi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通过AHP-Fuzzy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结果:从职业活动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工人自身情况、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四个维度构建了综合评价钢铁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状况的三级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结构为4-20-95.四个维度的权重值分别为0.2516、0.2428、0.2550和0.2506.共进行三轮Delphi专家咨询,一、二和三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2.5%、100.0%和100.0%;咨询问卷的有效率分别为75.0%、100.0%和100.0%;专家对四个维度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875、0.769、0.832和0.800;专家对四个维度意见的一致性系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克朗巴赫α系数、经条目标化的克朗巴赫α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59、0.950和0.810;经过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达70.239%.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钢铁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完善、合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