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
核苷酸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01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5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119229篇;相关期刊513种,包括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饲料、食品与发酵工业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第二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暨第六届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首农杯”论坛等;核苷酸的相关文献由15144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毅、毛裕民、王磊等。
核苷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9229篇
占比:99.22%
总计:120170篇
核苷酸
-研究学者
- 谢毅
- 毛裕民
- 王磊
- 冯露
- 陈宏
- 蓝贤勇
- 雷初朝
- 王升启
- 王尔中
- 杨静华
- 刘晔
- 王淑一
- 郭宏杰
- 张琦
- 肖性龙
- 孔庆科
- 汤岚
- 于永利
- 王丽颖
- 王敏
- 王周平
- 张福仁
- 段诺
- 胡沈荣
- 高志强
- 肖鹏峰
- C.安德森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威
- 贝蒂娜·默克尔
- 吴世嘉
- 张春雷
- 张鹤晓
- 房兴堂
- 段俊欣
- 谷强
- 傅荣昭
- 张佩琢
- 杨静
- 张经纬
- 张跃茹
- 汪琳
- 王勇
- 顾东风
- 余龙
- 保罗·哈里斯
- 张伟
- 李宁
- 李瑶
- N.斯波德斯伯格
-
-
律诗;
代晹鑫;
刘野;
张雨;
邹婷婷
-
-
摘要: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9种食用菌的鲜味氨基酸、核苷酸含量进行检测并计算等鲜浓度(EUC)值,再结合感官分析和电子舌技术评价9种食用菌的鲜味强度。结果表明:鹿茸菇在9种食用菌中的感官评分和电子舌的鲜味评分值最高,EUC值为160.56 g/100 g,因此选用鹿茸菇为原料进行酶解提取工艺研究,以EUC值为考察指标,选用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鹿茸菇中鲜味氨基酸和核苷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食用菌的优化酶解条件为:料液比(g/mL)1∶44.78、纤维素酶添加量1607.52 U/g、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044 U/g、酶解时间6.14 h、pH值6.50。以优化条件进行3次平行实验,得到EUC实际值为406.74 g/100 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6.12%。
-
-
徐文思;
杨祺福;
赵子龙;
闫明珠;
吴双庆;
王燕;
杨品红
-
-
摘要:
目的:探究微波熟制工艺对小龙虾营养成分与风味成分的影响。方法:以鲜活小龙虾为试验对象,分析未经微波加热及210,350 W微波加热5 min后的熟制小龙虾肌肉部分的营养成分与风味成分变化。结果:低功率微波加热并未对小龙虾水分含量造成显著影响,而350 W微波条件下水分损失显著。干基样品中,不同功率微波处理后灰分无显著变化;总糖和粗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而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粗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微波熟制对小龙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小龙虾中的风味成分含量显著降低,如呈鲜、甜味的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其味道强度值及味精当量值均有明显损失。结论:微波加热熟制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小龙虾肉质营养有所损失,但可以接受;而对于小龙虾的鲜香风味与滋味有明显降低趋势,且微波功率越大,风味损失越多。
-
-
范志红
-
-
摘要:
有些朋友最近看到这样的科学新闻,说吃味精和鸡精会促进肥胖,于是大家得出了“味精就是害人精”的结论,这样说对吗?有关味精与肥胖风险关系的研究我国也曾做过,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这次的国外研究是用小鼠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过多食用味精的确会促进肥胖,其机制可能是味精和鸡精里含有能增鲜的谷氨酸钠和鲜味核苷酸,不仅能诱导食量上升,而且还会提高血中的尿酸水平。
-
-
陈旭晋;
陆宇阳;
曹佳;
周锋杰;
沈林林
-
-
摘要:
本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测定大闸蟹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5′-腺嘌呤核苷酸(AMP)、5′-肌苷酸(IMP)、鸟苷酸(GMP)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乙腈-10mM乙酸铵(含5μM亚甲基二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下正、负切换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结合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信息,对5种核苷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种核苷酸在5~500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01,最低检出浓度在0.23~0.98ng·mL^(-1)。加标回收率在91.7%~100%,RSD<6.98%。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重复性好等优点,满足大闸蟹中核苷酸的定量检测。
-
-
符兵;
伏枥龙;
曹俊明;
王国霞;
彭凯;
朱喜锋;
赵红霞;
陈冰
-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4种添加剂(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复合核苷酸、植酸酶、复合芽孢杆菌)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50±0.06)g的花鲈4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以含28%鱼粉的饲料作为基础饲料(对照组,G0组),在G0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71%包膜赖氨酸和1.30%包膜蛋氨酸(G1组)、0.04%复合核苷酸(G2组)、0.04%植酸酶(G3组)、0.10%复合芽孢杆菌(G4组)配制4种试验饲料。饲养周期56 d。结果表明:与G0组相比,G2组和G3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G3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由此可见,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或复合核苷酸能显著提高花鲈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增强花鲈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其中植酸酶作用效果最明显;此外,添加植酸酶可降低花鲈养殖水体总磷含量,提高花鲈对饲料磷的利用率。
-
-
贾宏信;
苏米亚;
陈文亮;
揭良;
刘海安
-
-
摘要:
阐述了母乳、牛乳和羊乳中核苷酸的组成及差异,分析了核苷酸强化对于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健康影响。母乳中游离核苷酸的平均浓度范围为10.6~213.6μmol/L,与牛乳、山羊乳和绵羊乳存在明显差异,母乳中主要的核苷酸为腺苷酸、胞苷酸、尿苷酸、鸟苷酸和胞苷二磷酸,主要的核苷为腺嘌呤核苷、胞嘧啶核苷、鸟嘌呤核苷、尿嘧啶核苷和次黄嘌呤核苷,且与牛乳和羊乳不同。依据母乳核苷酸水平强化核苷酸的婴幼儿配方,经临床实验表明,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风险,促进细胞免疫系统发育,改善血脂组成及提高膳食脂耐受性。
-
-
武侠均
-
-
摘要:
致病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饲料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就我国现行有效的饲料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标准所涉及的传统检测方法和现代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和归纳分类。按照检测方法的原理将现代快速分析技术分为免疫识别技术、核酸测定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细胞成分分析技术四大类,同时提出了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传统微生物鉴定技术问题的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芯片生物传感器技术、MALDITOF-MS质谱分析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或将成为今后饲料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应于现代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国家细菌鉴定指纹质谱图数据库、分子分型数据库、基因序列图谱数据库,以便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刘艳荣
-
-
摘要:
本文建立了保健食品中5种核苷酸含量的液相检测方法。采用50 °C热水超声浸提,耐水性C_(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01 mol·L_(-1)磷酸二氢钾(pH=4.8)∶甲醇=97∶3,在254 nm条件下测定。结果表明,在5~100 μg·mL_(-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在96.2%~104.7%,重复性RSD为0.26%~1.0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
张文美;
朴春梅
-
-
摘要: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及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 mmHg(1 mmHg=0.133kPa)[1]。临床上PH分为5大类:动脉性PH(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左心疾病所致PH;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慢性血栓栓塞性PH和(或)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病变所致PH;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PH。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内膜增殖、中膜肥厚及持续的收缩、外膜纤维化及炎症浸润,近年发现肺静脉血管重塑也参与PH发生[1]。
-
-
颜统晶;
张德权;
李欣;
刘欢;
方菲;
刘珊珊;
王素;
侯成立
-
-
摘要:
【目的】明确超快速冷却对冷鲜羊肉风味物质的影响,为超快速冷却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对宰后1 h分割的羊米龙肉分别进行常规冷却(冷却速率为1.94°C·h^(-1))和超快速冷却(冷却速率为15.10°C·h^(-1))处理,测定其贮藏过程核苷酸、游离氨基酸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其滋味活性值、气味活性值,确定冷鲜羊肉中关键的风味物质。【结果】通过滋味活性值分析确定5'-鸟苷酸、丙氨酸、谷氨酸为冷鲜羊肉的关键滋味物质。通过气味活性值分析确定13种化合物为冷鲜羊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包括8种醛、4种醇与1种呋喃类物质。醛类物质包括戊醛、反-2-辛烯醛、壬醛、庚醛、反,反-2,4-壬二烯醛、反-2-壬醛、辛醛、己醛;醇类物质包括己醇、反-2-辛烯-1-醇、辛醇、1-辛烯-3-醇;呋喃物质为2-戊基-呋喃。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常规冷却处理组羊肉中呈味核苷酸5'-腺苷酸、5'-肌苷酸和5'-鸟苷酸逐渐降解成次黄嘌呤与肌苷,甜味氨基酸丝氨酸与苦味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显著增加,1-辛烯-3-醇、己醛、辛醛等挥发性风味物质逐渐积累,使冷鲜羊肉风味品质发生变化。超快速冷却处理延缓了羊肉中呈味核苷酸5'-腺苷酸和5'-鸟苷酸的降解,延缓了羊肉中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等游离氨基酸与1-辛烯-3-醇、己醛、辛醛、壬醛、庚醛、己醇、2-戊基-呋喃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在保持羊肉鲜味的同时降低了苦味氨基酸、醛类、醇类物质对羊肉风味品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超快速冷却处理组宰后72 h的冷鲜羊肉与常规冷却处理组宰后6 h的冷鲜羊肉风味品质接近。【结论】超快速冷却处理延缓了冷鲜羊肉中风味物质与滋味物质的变化,使冷鲜羊肉的风味品质保持在接近僵直前期的状态。
-
-
王志敬;
李娟
- 《第八届全国火安全材料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将核苷酸嵌入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结构中形成核苷酸基阻燃微球(MFN),并将其应用于膨胀阻燃(PP/IFR)体系中,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腺苷酸的微球(MFA)与PP/IFR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添加17wt%IFR和1wt%MFA可以使PP通过UL-94V0测试,LOI提高到27.0%,而且使热释放速率峰(PHRR)、总的释热量(THR)比纯PP分别降低了478.4kW/m2和18.2kJ/m2.而在同样的条件下,含其他核苷酸和不含核苷酸的微球不能使PP/IFR通过UL-94V0测试.
-
-
-
-
赵波;
冯琳;
刘扬;
周小秋
-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对幼建鲤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将初始体重(10.30±0.02)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以豆粕等氮替代饲料水平鱼粉含量的0%(对照组,D1组)、2%(D2组)、4% (D3组)(D2组和D3组添加1%含核苷酸和有机硒的试验预混料)的饲料,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D2组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相对于D1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显著高于D3组(P<0.05);采食量D2组显著高于D1组,D3组最低(P<0.05).D2组的肝胰脏重显著高于D1组(P<0.05),全肠重相对于D1组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肠体指数、肠长、肠长指数与D1组差异不显著(P>0.05).D2组的肠道淀粉酶、Na+、K+-ATP酶、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相对于D1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能够促进幼建鲤的生长,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
-
-
李春华;
张弘古村;
曹立彬;
王存新
- 《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随着RNA干扰、miRNA和其它新功能非编码RNA的发现,RNA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细胞内RNA众多功能的发挥,如mRNA剪接、tRNA转运、以及蛋白质的翻译调控等,都必须与一定的蛋白质形成特异性相互作用才能实现.蛋白质-RNA专一性识别与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及现实意义.分子对接是预测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目前如何构建打分函数来筛选近天然结构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rn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非冗余非核糖体的蛋白质-RNA相互作用数据库,其中包含252个界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考虑复合物功能类型及蛋白质和RNA二级结构信息的氨基酸一核营酸成对偏好势。该统计势具有60×8的矩阵形式,即60×8氨基酸-核苷酸成对偏好势。其近天然结构筛选成功率为65.5%,比Pérez-Cano小组获得的统计势模型的成功率提高了23.1%。RNA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考虑分别贡献了13.5%和2.9%,说明是RNA的二级结构对分子识别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对蛋白来说,是序列而非二级结构。rn 为了进一步提高蛋白质-RNA分子对接中近天然结构筛选的成功率,在60×8氨基酸-核苷酸成对偏好势模型的基础上又考虑了分子间静电和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影响,发展了一种新的非核糖体蛋白质-RNA复合物近天然结构的筛选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成功率比60×8氨基酸-核苷酸成对偏好势的成功率又有9.0%的提高。所建立的氨基酸-核苷酸成对偏好势以及组合打分有助于对蛋白质-RNA识别机制的理解,同时对复合物结构成功预测及分子改造和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
-
王清连;
董娜;
刘阳阳;
李成奇
- 《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基于同源搜索的最先进的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亚洲棉栽培种内鉴定出了73个miRNAs,包含在miRNA49个家族中。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了几个预期的miRNAs。这些miRNA的长度为18-22个核苷酸大小,平均长度为20个核苷酸。miRNA前体的长度在46-684个核苷酸范围内,平均长度为1386120个核苷酸。对于大多数亚洲棉miRNAs,每一个家族只有一个miRNA。尽管如此,我们已经鉴定出了大量miRNAs,分别属于miRNA156,414,837,838,1044,1533,2902,2868,5021和5142家族。在亚洲棉miRNA前体中,核苷酸A和U占比例最大,达到62. 95%。亚洲棉miRNA前体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最小折叠自由能(MFE)、校正最小折叠自由能(AMFE)和较高的最小折叠自由能系数(MFEI)。在亚洲棉中鉴定出了大量的miRNAs,表明在二倍体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同陆地棉一样,miRNA也起了同样的调控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