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挥发性风味物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0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99680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现代食品科技、肉类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年福建省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暨第八届中日酿造/食品/营养/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四川省营养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文献由26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顺亮、赵冰、潘晓倩等。

挥发性风味物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2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9680 占比:99.34%

总计:100346篇

挥发性风味物质—发文趋势图

挥发性风味物质

-研究学者

  • 张顺亮
  • 赵冰
  • 潘晓倩
  • 李素
  • 乔晓玲
  • 周慧敏
  • 丹彤
  • 张同刚
  • 王守伟
  • 刘敦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章金梅; 唐云; 刘仁杰
    • 摘要: 通过对比发酵温度、 发酵容器、 原料是否堆黄和脱水等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发酵结果,并参考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分析传统杨庙雪菜的主要风味物质,研究杨庙雪菜低盐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试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新鲜雪菜堆黄2 d,腌制盐度4%~6%,发酵时间21 d左右,pH值可达4.2以下.采用脱水冷冻储存工艺,解冻后较传统工艺发酵雪菜风味好,并能解决生产过程中异物控制及污水处理等问题.
    • 张佳敏; 郭强; 王卫; 白婷; 赵志平; 唐春
    • 摘要: 分别采用仿天然风干工艺和热风烘烤干燥工艺加工传统酱兔,并将2种干燥工艺下的酱兔产品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产品理化、微生物及风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热风烘烤干燥产品相比,仿天然风干产品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水平上显著较高,尤其是酵母菌和微球菌,分别达到4.25 lgCFU/g和3.82 lgCFU/g;2组产品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值相差不大,但仿天然自控冷风干产品的pH和硫代巴比妥酸值显著较低;仿天然风干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检出79种,比热风干燥组高出22种,除醇类物质外各类风味物质含量均高于热风烘烤干燥组,仿天然风干组在口感、色泽、香味、组织状态的感官得分也均高于热风烘烤干燥组。采用仿天然风干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品氧化,提升产品风味和安全性。
    • 孟宪煜; 李自良; 马吉庆; 史清旭; 姚孝通; 朱振宇; 马大五德
    • 摘要: 为探究东乡羊肉品质,选择9月龄健康东乡肉羊、小尾寒羊和湖羊公羊各10只,测定分析肉品质、脂肪酸水平、挥发性风味物质及矿物质含量等。结果显示,东乡羊肉中瘦肉精、抗生素、磺胺类药、重金属等指标均符合绿色安全标准,组织形态、色泽、黏度均符合正常鲜肉标准;东乡羊肉的色度、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羊(P<0.05);东乡羊肉所含蛋白质、肉类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脂肪酸n-6与脂肪酸n-3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P<0.05);不良风味物质、胆固醇、脂肪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P<0.05);东乡羊肉铁、镁、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同类产品(P<0.05)。研究表明,东乡羊肉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脂肪酸含量和比例更符合人类健康膳食标准。
    • 马尧; 郝慧慧; 张海红; 杨静慧; 马雪梅
    • 摘要: 为明确干燥方式对黄花菜粉挥发性的影响,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制得的黄花菜粉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对这4种干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物质,分别检测到41(自然干燥)、41(热风干燥)、35种(真空冷冻干燥)和26种(喷雾干燥)。其中真空冷冻干燥的总挥发成分最高为56.36μg/kg,主成分分析与线性判别分析可以良好区分不同干燥方式,从提高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角度出发,热风干燥可以得到风味较好的黄花菜粉,本研究为今后黄花菜粉的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奚星林; 周舒瑜; 张嘉俊; 刘朝霞
    • 摘要: 目的:研究大蒜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值)方法分析大蒜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85μm PDMS-CRA型萃取头对大蒜粉挥发性风味物质提取效果最好,发现五个品牌的大蒜粉中23种挥发性物质是同时检出的,其中13种是含硫有机化合物。结论: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四硫醚是大蒜粉中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
    • 廖紫玉; 魏光强; 田洋; 黄艾祥
    • 摘要: 以生食、油炸和空气煎炸乳扇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关键风味物质,并测定其色泽、质构特性及蛋白质、脂肪、水分和丙烯酰胺含量。结果表明:生食、油炸和空气煎炸乳扇中分别鉴定出62种、69种和8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7种醛类、23种醇类、22种酮类、12种酯类、17种酸类和4种醚类。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加工方式明显影响即食乳扇风味成分的产生。在生食、油炸、空气煎炸乳扇中分别有16、18、21种关键香气成分,从油炸和空气煎炸乳扇中鉴定了15种共有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如3-甲基丁醛、1-辛烯-3-醇、1-戊醇、2-壬酮等)是热加工乳扇高感官接受度的关键成分。热加工处理提升了乳扇浓郁的奶香味,赋予了乳扇金黄的色泽、酥脆的口感,且两种热加工乳扇中均未检出丙烯酰胺。研发的营养丰富、香味浓郁、食用安全的即食乳扇产品,有利于促进云南民族特色乳制品的发展。
    • 袁先铃; 彭先杰; 陈崇艳; 万晓玉; 林洪斌
    • 摘要: 以冷吃兔为研究对象,对其常温贮藏(0、3、6、9、12、15 d)过程中理化成分、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等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进行研究,了解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期间,氯化钠的含量均在阈值之上,能有效呈现出明显的咸味。冷吃兔中的主要呈鲜味核苷酸是5’-IMP,贮藏0~12 d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呈味核苷酸总含量呈显著(P0.05),9~15 d降低显著(P<0.05),可将6 d作为冷吃兔滋味流失的关键时间点。进行挥发性风味检测,共检测出10大类62种化合物,化合物种类在0~6 d增加,6~15 d降低,其中,19种化合物贯穿于贮藏期间,芳樟醇与茴香脑的含量最高。因此,在6 d前食用冷吃兔,具有较好的风味。
    • 黄一承; 史玉; 马艳丽; 丁云峰; 马琳; 李丹; 李晓磊
    • 摘要: 为探究玫瑰、百合对煎饼风味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以原味、玫瑰和百合煎饼为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煎饼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对其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层次分析并计算相对气味活度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煎饼中有机酸含量。从3种煎饼中共分离出5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不同煎饼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玫瑰煎饼中检出了玫瑰特征香气成分香茅醇,相对含量为2.24%,在百合煎饼中未检出百合的特征香味成分。相对气味活度值结果表明,煎饼中关键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物质,香茅醇、橙化基丙酮和苯乙醇对玫瑰煎饼风味具有积极作用,而乙酸丁酯和正癸醇对百合煎饼风味具有修饰作用。有机酸结果表明煎饼中乳酸含量最高,其中原味煎饼中乳酸含量达到了5.604 mg/g,与百合煎饼中的3.848 mg/g存在显著差异(P<0.05),仅在百合煎饼中检出苹果酸,含量为1.921 mg/g,说明玫瑰和百合能够有效改变煎饼的风味物质。
    • 周颖; 杨震; 郭晓娜; 朱科学
    • 摘要: 采用过热蒸汽钝化燕麦中脂质降解酶,并通过测定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值、生育酚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来分析其对燕麦挂面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处理后燕麦挂面中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脂肪氧合酶活性在储藏后期显著下降。处理后的挂面脂肪酸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且储藏12周后,190°C处理组中不饱和脂肪酸降解程度最低。同时,190°C处理组挂面储藏期间生育酚的稳定性显著(P<0.05)提升。GC-MS结果表明,己酸、2-戊基呋喃是燕麦挂面储藏期间所产生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而170、190°C处理可明显抑制其产生。综上,190°C过热蒸汽处理对提高燕麦挂面储藏稳定性、改善风味有积极作用。
    • 赖惠敏; 王世连; 阮征; 李汴生
    • 摘要: 采用常压蒸制、炒制、热风烘烤以及微波4种热加工方式处理云南大姚火麻仁。以火麻仁香味为指标,探究4种热加工方式在最佳香味处理条件下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色泽、营养成分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热加工方式最优处理条件分别为100°C常压蒸制8 min、150°C炒制15 min、130°C热风烘烤40 min以及600 W功率微波4 min。未处理火麻仁中含有较多的2-3丁二醇(10.21%)、1-己醇(7.92%)等醇类物质。4种热加工方式均可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其中炒制处理和热风烘烤可明显增加醛类、杂环类物质的含量。不同热加工方式处理后火麻仁的色泽、蛋白质、总糖、灰分、脂肪、总酚、总黄酮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处理可保留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总酚和总黄酮;蒸制处理和热风烘烤后可保留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保留率最高,分别为92.64%和98.73%。不同热加工方式处理的火麻仁对脂肪氧化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在短期贮藏过程中均能抑制脂肪的氧化。本研究结果为火麻仁深层次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