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课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汉语、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504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教育科学论坛、作文教学研究、语文学习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2年年会等;作文指导课的相关文献由47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捷、张爱民、朱华贤等。
作文指导课
-研究学者
- 何捷
- 张爱民
- 朱华贤
- 胥翠芳
- 韦先初
- 冉晟
- 刘佳林
- 唐湘蓉
- 崔兰云
- 张书晋
- 张广娟
- 张永林
- 张海英
- 彭海鹰
- 李国胜
- 李维鼎
- 李胜万
- 汪智星
- 沙淑芳
- 王文启
- 王海芳
- 王秀敏
- 索南吉
- 葛丽
- 蒋金涛
- 蒲志珍
- 蔡跃英
- 谈永康
- 钱敏
- 陈云
- 黄大权
- 黄宗胤
- 丁宇
- 丁昌桂
- 丁欣然
- 万少春
- 乔能俊
- 于桂荣
- 于清茹
- 于翠丽1
- 仇千记
- 付义霞
- 付相峰
- 代洪霞
- 任劲松
- 任家斌
- 伍星
- 何丽萍
- 何更生
- 何永山
-
-
张原
-
-
摘要:
对于郑婷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我想谈以下三个方面的看法。首先,这是一节导向明确的作文指导课。作文课,实际上应该是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语言建构进行反思和评价的体验课、实践课,但不少一线教师习惯于讲解写作知识和方法,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与空间并不多。郑老师的这节课要求学生围绕习作《争论》展开评价与讨论,探究作文升格的策略,使写作直接进入了活动和训练的层面。
-
-
朱卫文
-
-
摘要:
本节课以课标中提到的作文教学理念为指导,针对记叙文这一特定文体,运用恰当的教法,重点教授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具体来看,这节课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可取之处。
-
-
司马丽莉
-
-
摘要:
阅读者与文本对话的途径很多。孙绍振教授认为,如果拘于读者身份,只能顺着文本的程序驯服地追随,阅读必然陷于被动。习作者与文本对话的方式更多,转换视角,走进文本,与人物平等对话,是一种不拘泥于传统解读叙述性文本的新路径。李力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从教材中来,从生活中来,从体验中来,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法、有得。
-
-
付相峰;
张悦群
-
-
摘要:
课堂学习是教学中的学生学习而不是一般学习者的自学,其学习难度的挑战性与学习时空的局限性都决定了教师引导和帮助的必要性。根据接受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首要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付相峰、张悦群两位老师在本期专栏中提出"先学后习"的学习方式,同时解剖了《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作文指导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重新设计了这次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方案。
-
-
何玉英;
王元猛
-
-
摘要:
文学短评是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本任务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画出诗歌评论鉴赏角度的思维导图,二是掌握文学短评写作的特点。本次教学设计分别吸取了王栋生、徐贲、邓彤的部分作文教学理念,为这节课定调、定性、定量。定调:王栋生在《作文教学笔记》里指出作文指导课重在"启发",而不是"告诉"。
-
-
薛城
-
-
摘要:
在文学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只有写好细节,才能丰富人物形象,才能塑造作品,才能打动读者。细节特别重要,但是,当下初中生的习作往往缺乏细节,文字乏味。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写好细节呢?张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就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
-
任家斌
-
-
摘要:
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写不好议论文。陈彦艳老师却勇于挑战,上了一节议论文写作的公开课。这是一节选点巧妙、训练扎实、成效初显的好课。学生在这节课中动脑参与,动手实践,收获满满。
-
-
王家伦
-
-
摘要: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然是循序渐进,其目标指向就不能各自为政。就目前而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纲。然而,课程标准的指向毕竟比较抽象,所以,更应该以深得课程标准精髓的教材体系为纲。相对于课改以来的各套教材,统编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较为精确,可以这么说,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应该甚至必须以统编教材为纲。
-
-
-
-
莫明珉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2年年会》
| 2002年
-
摘要:
本文是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说明。 现今,语文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一是多媒体的使用及普及.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手段下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堂作文指导课上,设计了"激趣探求-指导发现-感受揣摩-引导创造-教师总结-课后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将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将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整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