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行为
结晶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7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2篇、会议论文174篇、专利文献55212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109种,包括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等;结晶行为的相关文献由2381位作者贡献,包括麦堪成、罗春燕、陈卫星等。
结晶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5212篇
占比:98.67%
总计:55958篇
结晶行为
-研究学者
- 麦堪成
- 罗春燕
- 陈卫星
- 于杰
- 刘立志
- 鲁圣军
- 冯建民
- 张玉霞
- 曾汉民
- 李忠明
- 杨伟
- 杨鸣波
- 薛美玲
- 郑强
- 郭少云
- 周健
- 张军
- 杨敏蕊
- 辛忠
- 俞强
- 唐凤
- 戴文利
- 李娟
- 杨其
- 杨德才
- 杨晶晶
- 王向东
- 王经武
- 盛京
- 秦舒浩
- 谢续明
- 贾仕奎
- 龚维
- 于建
- 刘典新
- 刘本刚
- 史颖
- 宋立新
- 张鑫
- 杨杰
- 王兴国
- 郭朝霞
- 黄锐
- 丁会利
- 伍玉娇
- 何敏
- 何文涛
- 何素芹
- 俞炜
- 刘元法
-
-
陈秋芬
-
-
摘要:
使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Jeziorny法、Ozawa法以及Mo法分析了纯PP和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Kissinger法计算了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可以很好的表征纯PP和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的绝对值低于纯PP的,说明BIIR/PP TPV中的PP具有较高的结晶能力。使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结晶形貌,发现硫化的BIIR粒子使BIIR/PP TPV中PP的球晶尺寸减小。
-
-
李瑞;
姜艳峰;
吴双;
安彦杰;
姜泽钰;
张明强
-
-
摘要:
采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分离了2种聚丙烯流延膜(CPP)专用料(CPP1、CPP2),通过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高温凝胶色谱对2种样品的链结构、熔融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品各级分的分子结构信息。结果表明,对于低温(<100°C)级分,CPP1样品中其含量为9.29%(质量分数,下同),CPP2样品中其含量为26.29%;对于高温(≥120°C)级分,CPP1样品中其含量为3.16%,CPP2样品中其含量为0.18%;CPP1样品的120和140°C级分中均含有较高的乙烯(乙丙嵌段共聚物)含量,而CPP2样品的高温级分极少;CPP2样品中各级分的分子量几乎均高于CPP1样品中的相应级分,且分子量分布较宽;CPP1样品有2个熔点,127.2°C处的熔点源于较短的PP序列以及乙丙嵌段共聚物中的PE嵌段,148.4°C处的熔点源于高等规的PP序列;由不同长度的PP序列熔融导致CPP2样品有2个较高的熔融温度,熔融曲线在139.1°C出现肩峰,在150.7°C出现主要熔融峰。
-
-
田凯敏;
史颖;
刘立志;
王影;
邵文君;
宋立新
-
-
摘要: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散射的降温原位实验及拉伸实验,研究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嵌段共聚物(PP-OBC)/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在降温过程中两组分的结晶行为与性能的关系。降温过程中,第一次散射信号的出现,散射矢量的右移对应PP产生结晶,出现新的散射信号,散射矢量第二次右移时对应PE结晶的产生。结果表明:POE中PE组分的加入使PP-OBC中PP的结晶温度降低,更多的PE组分对PE的结晶也有抑制作用;当共混体系中POE组分增多时,PP开始结晶时的长周期增大,PE开始结晶时的长周期减小;PP-OBC与POE兼容性良好,PPOBC/POE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显著高于两个纯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更好。
-
-
潘锦涛;
徐鹏武;
杨伟军;
马丕明
-
-
摘要: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己酸酯(PLA/PHBH)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在储存过程中分散相PHBH的缓慢结晶行为及其对PLA基体阻隔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明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HBH的质量分数为30%时,PLA/PHBH共混物表现出优异的韧性,其断裂伸长率为150%。在储存过程中,PHBH结晶度由5%逐渐提高至20%,从而有效改善了共混物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储存20 d后,共混物的水蒸气透过系数降低了27%,与纯PLA相比降低了接近30%。
-
-
张永
-
-
摘要: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磺酰胺增塑剂JZ-218对尼龙6力学性能、结晶行为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逐渐提高。且增塑剂含量越高,改性尼龙6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但结晶度略有提高。此外,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当增韧尼龙6中的增韧剂含量达到20%,继续添加增塑剂反而会导致冲击强度下降。
-
-
李阳;
武红伟;
林毅鑫
-
-
摘要: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β-谷甾醇、γ-谷维素及其混合物的结晶行为,从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看出快速冷却结晶可以促进β-谷甾醇、γ-谷维素及其混合物形成晶体。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添加量对油脂中的结晶体有明显的影响,且随着混合甾醇的添加量增加,晶体形成的尺寸也呈现增大的趋势,当混合甾醇的添加量为1%~3%时,晶体的形状呈现出细长的管状结晶,当添加量增大到3%以上时,晶体的结构呈现出互相交错的四瓣形聚集态,形似绣球菊,最终形成结构稳定的油脂凝胶。
-
-
胡鑫路;
王影;
宋立新;
周黎旸;
王树华;
陈振华;
傅华康;
史颖;
刘立志
-
-
摘要:
第三单体的添加通常会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选取第三单体类型相同但含量不同的三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广角衍射分析(WAXD)、小角散射分析(SAXS)、偏光显微(POM)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第三单体含量对ETFE结晶行为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第三单体含量的增加,ETFE主链上会引入更多短支链并使支化度提升,这使得材料的结晶行为受到明显抑制并使结晶度下降,进一步地会形成更多排列不规则的破碎片晶并使材料无法生长出规则球晶,从而使材料的雾度降低并使透过率得到提升。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第三单体含量对ETFE结构与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对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
-
石海峰;
王延鹏
-
-
摘要:
为探究由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SMA)和正十八烷基胺(C_(18)NH_(2))所构成的梳状聚合物主侧链间不同键接方式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SMA为主链,以C_(18)NH_(2)为侧链,通过酰胺反应(开环反应)和酰亚胺反应(闭环反应),制备了十八烷基化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SMAC18N)和聚(苯乙烯-co-马来酰亚胺)(SMIC18N)梳状聚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比研究了SMAC18N和SMIC18N梳状聚合物的热行为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SMAC18N出现明显侧链结晶行为,而SMIC18N未出现热行为和结晶现象;SMIC18N的热失重温度为370°C,而SMAC18N为202°C;SMIC18N表现出明显疏水能力,疏水角为101.9°。这说明主侧链键接方式对侧链烷基有序堆积结构和热性能有显著影响。
-
-
毛双丹;
林福华;
李向阳;
赵玉英;
张岩丽;
王波
-
-
摘要:
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凹凸棒土(KATP),以改善其与等规聚丁烯-1(iPB)的界面相容性并使用溶液共混法制备iPB/ATP复合材料。红外光谱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证明,KH570成功接枝到ATP表面,从而改善了两者的界面相容性。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表明,添加ATP可以显著加快iPB晶型II的结晶速率且添加KATP效果更优,这取决于KATP与iPB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添加5%ATP和5%KATP的iPB完成晶型转变的退火时间分别为72 h和96 h,而纯iPB退火120 h时仅转化了85%。这说明ATP可有效促进iPB晶型转变,但表面改性引起的晶格屏蔽作用导致添加KATP对其晶型转变促进效果略差。这说明相较于界面相容性,iPB与ATP的晶体学关系对促进其晶型转变更为重要。
-
-
崔晶;
李应成;
林程;
刘京妮;
屠晓萍;
沈超
-
-
摘要:
先制备尼龙66盐、尼龙1212盐,然后将两种盐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共聚尼龙66/1212,研究了共聚尼龙66/1212的晶体结构、结晶形态、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共聚尼龙66/1212为α晶型,在等温结晶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晶型转变;共聚尼龙66/1212在结晶过程中形成了直径为50μm的球晶;与尼龙66和尼龙1212相比,共聚尼龙66/1212的结晶速率最慢,其结晶活化能为-37.0 kJ/mol。
-
-
Jian Zhou;
周健;
Yanqing Yang;
杨燕青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委员会2018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以石墨烯、抗氧剂1010/168为改性剂,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使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出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用量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冲击断裂界面形貌,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在聚丙烯中分散均匀,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促进聚丙烯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大大提高.当石墨烯SE1231用量为2份时,结晶度达到53.4%;少量石墨烯能显著提高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
-
-
-
Rujiao Zhang;
章茹娇;
Jian Zhou;
周健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采用马来酸酐POE-g-MAH(POE-g-MAH)作为相容剂,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为改性剂,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材料,通过高速混合、挤出造粒获得改性HDPE复合材料.对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POE-g-MAH用量为3份,纳米碳酸钙用量为5份时,其冲击强度达到60.72KJ/m2,比未加POE-g-MAH时提高77%;SEM实验表明POE-g-MAH明显改善纳米碳酸钙与HDPE界面相容性;Nano-CaCO3对HDPE有成核剂作用.
-
-
孙晋皓;
李娟
- 《第九届全国火安全材料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聚乳酸(PLA)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生物塑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在汽车工业、电气设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但是PLA结晶速度慢且易燃,这些极大限制了其应用[3,4].本文采用生物基呋喃环化合物与阻燃磷元素相结合,制备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基阻燃剂(POCFA)并应用于聚乳酸的阻燃,并对聚乳酸/POCF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发现POCFA的加入不仅能显著改善聚乳酸的阻燃性能,还能够显著提高聚乳酸的结晶速率,降低聚乳酸的半结晶时间,同时,少量POCFA对聚乳酸的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
-
王海;
田代孝二;
宾月珍
- 《2017年塑料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交流会暨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少量聚偏二氟乙烯(5wt%)对聚乳酸/聚偏二氟乙烯共混膜中聚乳酸组分结晶行为的影响.与纯聚乳酸相比,少量聚偏二氟乙烯使聚乳酸球晶的成核速率、成核密度均有所增大,球晶尺寸减小.聚乳酸的结晶温度在聚偏二氟乙烯作用下提高了8~16°C.根据温度依赖广角X射线衍射实验,在熔融结晶过程中,共混膜中聚乳酸逐步结晶成为具有(10/3)螺旋构象的α晶型.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共混膜的熔融结晶过程可以认为是聚偏二氟乙烯组分结晶形成异相成核剂,从而加速了聚乳酸的结晶.
-
-
-
FENG Fu;
丰富;
SHE Xue Feng;
佘雪峰;
CHENG Cheng;
成成;
WANG Jing Song;
王静松
- 《201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近些年来,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在复合铁矿资源的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越来越广泛.针对直接还原熔分处理稀土复合矿获得的稀土富渣,研究了稀土富渣的组成了对稀土元素富集的影响,以便于选矿工艺回收稀土.试验表明:碱度过低或者过高时(CaO/SiO2<0.5或者3CaO/SiO2>2.0),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不高,稀土相结晶不好;碱度1.0和1.5时,其晶粒度分别达到了100μm和60μm左右,稀土相中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超过了50%,稀土富集效果较好;CaF2含量对稀土相结晶的影响甚小;碱度0.9时,稀土相发育最为充分,肉眼已经能观察到结晶相,其长轴和短轴分别达到了2mm、240μm.
-
-
-
任俊
- 《第24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因偏钒酸镁在化工、新型材料、光电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通过探索研究精钒渣、偏钒酸铵、五氧化二钒分别与镁盐反应制备偏钒酸镁的可行性,使用偏钒酸铵和镁盐反应能制取得到含偏钒酸镁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待溶液饱和析出得到偏钒酸镁晶体.试验结果表明,偏钒酸铵与六水氯化镁按摩尔比2∶1混合溶于水中,加热至70~80°C,待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低温蒸发可得偏钒酸镁结晶.
-
-
任俊
- 《第24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因偏钒酸镁在化工、新型材料、光电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通过探索研究精钒渣、偏钒酸铵、五氧化二钒分别与镁盐反应制备偏钒酸镁的可行性,使用偏钒酸铵和镁盐反应能制取得到含偏钒酸镁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待溶液饱和析出得到偏钒酸镁晶体.试验结果表明,偏钒酸铵与六水氯化镁按摩尔比2∶1混合溶于水中,加热至70~80°C,待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低温蒸发可得偏钒酸镁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