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性能
流变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0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公路运输、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7篇、会议论文582篇、专利文献194426篇;相关期刊630种,包括功能材料、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树脂及塑料等;
相关会议380种,包括2015年度钻井液完井液学组工作会议暨技术交流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2013年度全国钻井液完井液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流变性能的相关文献由844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静、张立群、吴其晔等。
流变性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4426篇
占比:98.44%
总计:197505篇
流变性能
-研究学者
- 郭静
- 张立群
- 吴其晔
- 徐德增
- 卢拥军
- 许斌
- 刘跃军
- 杨文斌
- 王鹏
- 肖荔人
- 陈庆华
- 张伟
- 李新法
- 牛明军
- 黄汉雄
- 丘泰
- 张瑜
- 罗运军
- 陈金周
- 丁雪佳
- 于杰
- 张军
- 张顺花
- 李光
- 王岚
- 胡国胜
- 许惠芳
- 钱庆荣
- 魏福庆
- 何亚东
- 刘亚青
- 刘建忠
- 刘斌
- 张昊
- 张鹏
- 朱美芳
- 李超
- 王玲
- 秦岩
- 胥会祥
- 鲁圣军
- 黄宝铨
- 俞科静
- 信春玲
- 关莉
- 刘兆峰
- 刘加平
- 吴明静
- 尹翠玉
- 张倩倩
-
-
杨朋;
李建新;
鲍树峰;
刘科强;
王海峰;
李星
-
-
摘要:
基质沥青的化学组成及其力学性能等因素会影响其添加SBS改性剂后的改性沥青(SBSMA)的性能。通过选取典型的5种基质沥青进行组分分析,并采用现代分析法测定不同基质沥青制备的SBS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老化前后流变性能等,得出了基质沥青组分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基质沥青以提高SBS改性沥青的性能。
-
-
许斌;
童欢;
陈露一
-
-
摘要:
铁路钢桥面板防水、防腐要求极高,为制备满足铁路钢桥面铺装性能要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以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为背景,根据UHPC流变性能与施工性能要求,优选UHPC配合比,研究优选的UHPC抗渗性能与微结构特征,并在实桥上进行UHPC铺装应用。结果表明:UHPC流变性能变化特征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降粘剂能改善UHPC流变性能,使UHPC的屈服应力接近100 Pa,塑性粘度接近70 Pa·s,进而提升了施工性能;优选的UHPC微结构致密,钢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良好;通过自动化摊铺设备可实现UHPC高质量铺装,采用完善的保湿养护措施使得UHPC表面无裂纹,效果良好。
-
-
李泽洋;
岑兰;
陈胜;
陈伟杰;
杜兵华;
张二帅
-
-
摘要:
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了羧基丁腈橡胶/聚酰胺12(XNBR/PA12)热塑性硫化橡胶(TPV),考察了XNBR羧基含量和XNBR/PA12橡塑比(质量比,下同)对TPV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耐油性能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塑比的增大,TPV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当XNBR羧基含量为7%(质量分数,下同)、橡塑比为50/50时,TPV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0.3 MPa和184%,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TPV的复数黏度和储能模量随着橡塑比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耐油性能和耐老化性能随橡塑比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其中橡塑比为40/60时TPV样品耐油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最佳,且XNBR羧基含量高的TPV耐老化性能更好。
-
-
刘东;
徐金玉;
吴昱瀚;
夏永;
韩超;
袁梦
-
-
摘要:
为研究破碎砾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可行性,依托成渝高速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工程,采用由破碎砾石、新沥青、再生剂及回收沥青等组成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对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破碎砾石集料的再生稳定性能、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沥青的高温等级比回收沥青低,低温抗裂性和疲劳特性得到改善,破碎砾石集料具有有效抵抗就地热再生施工损伤的性能,路面铺筑效果良好,可进行应用推广。
-
-
孙吉书;
李文霞;
王鹏飞;
李宁利
-
-
摘要:
以纳米有机膨润土和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考察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储存稳定性及流变性能,同时对比了液体SBR和粉末SBR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中,纳米有机膨润土的最佳质量分数为4%。随着SBR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先增大后减小。粉末SBR对于沥青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好。在质量分数为4%的纳米有机膨润土改性沥青中添加质量分数为6%的粉末SBR,布氏旋转黏度增加至基质沥青的2倍左右,老化指数降低约50%,不同温度下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均得到提高,且纳米有机膨润土、粉末SBR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
-
张奕康;
仓智;
孙晓龙;
赵福君;
彭钦源;
吕建兵
-
-
摘要:
为了对沥青紫外老化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减少沥青路面病害,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采用Tinuvin770与Tinuvin622光稳定剂制备了延衰改性沥青,并通过三大指标试验研究了紫外老化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与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评价了在不同老化时间下延衰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3种沥青的针入度与延度均逐渐降低,软化点逐渐增大;2种改性沥青的恢复率均大于70号沥青,老化处理后的延衰改性沥青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弹性恢复率;在相同老化时间下,T770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中温抗疲劳性能。该研究将为Tinuvin770与Tinuvin622光稳定剂在沥青路面材料中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
-
张晗;
贾劲松;
佟禹;
张月锋;
李海强;
贾芮
-
-
摘要:
为评价生物油对再生沥青胶结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餐饮废油制备得到的生物油和老化沥青为原材料,通过高速剪切试验分别配制出了不同生物油掺量的再生沥青。对比分析同等条件下试样的流变性能变化规律后认为:掺入生物油后,其对再生沥青的MSCR流变性能水平恢复有限,并且远未恢复至基质沥青的流变性能水平;当生物油掺量为5%时,再生沥青的抗疲劳和低温蠕变性能恢复至基质沥青的流变性能水平;不同掺量生物油的再生沥青的动态模量均高于基质沥青试样的动态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当生物油掺量为5%时,再生沥青具有最佳的再生效果。
-
-
李琪微;
王翠翠;
郑海军;
陈季荷;
王戈;
程海涛
-
-
摘要: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30%(质量分数,下同)竹粉增强聚丙烯(PP/BP)复合材料进行循环加工,研究了挤出循环次数对PP/BP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PP/BP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η)先升高后降低,力学性能先增强后减弱,经第6次挤出循环后,其η、弹性模量和弯曲模量比1次挤出分别降低了23.75%、17.08%和31.18%。随着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PP/BP复合材料泡孔尺寸逐渐均匀,纤维由长纤维状转为短棒状和颗粒状,纤维分散更均匀,界面结合更紧密。
-
-
陈启维
-
-
摘要:
选用Sasobit、Evotherm-DAT、56号石蜡以及Sasobit和Evotherm-DAT的混合物作为温拌剂,通过湿法制备橡胶沥青(AR)和温拌橡胶沥青(WAR)胶结料,进行传统流变性能试验、布氏黏度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等,研究不同温拌剂对AR胶结料流变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温拌剂都能有效改善AR胶结料的和易性,有效降低AR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需求;Sasobit可以使AR胶结料表现出更好的高温性能,但会轻微损害AR胶结料的疲劳性能和抗开裂性能;Evotherm-DAT会使AR胶结料的车辙性能和疲劳性能变差;56号石蜡对不同温度下AR胶结料的流变性能有微小的不利影响;混合使用Sasobit和Evotherm-DAT,会显著降低AR胶结料的抗车辙能力、抗疲劳能力和抗开裂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可知,Sasobit温拌剂最适用于橡胶沥青的工程使用。
-
-
张小萍;
Isayevich Avraam Isayev;
丛后罗;
王艳秋;
张延阁
-
-
摘要:
以40目废旧轮胎胶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脱硫工艺,使用超声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脱硫废旧轮胎胶粉(DGTR),研究了超声波振幅对脱硫工艺过程中口型压力和功率消耗,DGTR的外观形貌、流变性能和硫化特性,以及DGTR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振幅的增加,DGTR的凝胶含量、黏度及储能模量逐渐降低,损耗因子逐渐增大;当超声波振幅为13μm时,超声DGTR中交联键断裂数量最多,由此表明此时DGTR的脱硫程度最高。此外,随着超声波振幅的增加,DGT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扯断伸长率逐渐增加。
-
-
王景然;
何雨珊;
张绍彦;
陈鑫铭;
刘学新
- 《2021年全国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
| 2021年
-
摘要:
研究了不同固含量的活性α-Al2O3浆体,以及三种分散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防泌水高效减水剂)不同加入量对固含量75%的活性α-Al2O3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分散剂的活性α-Al2O3浆体随固含量增加,初始黏度和最终剪切应力均逐渐增大;0.2%三聚磷酸钠对浆体的分散效果非常明显;随六偏磷酸钠掺量增加,浆体的初始黏度和最终剪切应力均逐渐降低;不同掺量的防泌水高效减水剂对浆体的分散效果均好.
-
-
陈舒怡;
陈双;
吴甲民;
何宁辉;
史玉升
- 《2020年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
| 2020年
-
摘要:
基于光敏树脂体系制备煤系高岭土光固化浆料,采用流变仪对浆料的流变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分散剂和增塑剂加入量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作为分散剂具有降低浆料黏度的效果,当油酸加入量为高岭土粉体的1%(质量分数)时浆料的黏度最小,在该条件下40%(体积分数)高岭土浆料的黏度为49.56Pa·s.加入增塑剂PEG-300能够进一步降低浆料的黏度,浆料黏度随着增塑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增塑剂加入量为光敏树脂的20%(质量分数)时40%(体积分数)高岭土浆料的黏度下降为19.77Pa·s,已经能较好地满足浆料涂布的要求.采用流变性能优化的浆料进行光固化成形,经过排胶、烧结后得到复杂形状的高岭土陶瓷件.
-
-
望伊涛;
王艳娜;
王亚娟;
秦岩
- 《第十五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为了制备流变性能较好的含硅灰的矾土-碳化硅喷射浇注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铝酸钙水泥加入量A(质量分数,分别为1%、3%、5%)、草酸加入量B(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1%)和水化时间C(从搅拌完出锅开始计时,分别为0、30、60min)对喷射浇注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加入量、水化时间会极大地影响泥料的相对塑性黏度,草酸以及水泥和草酸的交互作用对泥料的相对塑性黏度也有一定影响;相对于相对塑性黏度,水泥加入量、水化时间、草酸及其交互作用对泥料相对屈服应力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
-
-
LUAN Ri-zhong;
栾日中;
戴彩丽;
DAI Cai-li;
ZHAO Ming-wei;
赵明伟;
GAO Ming-wei;
高明伟;
DING Fei;
丁飞;
LI Yang;
李阳;
张博涵;
ZHANG Bo-han;
SONG Xu
- 《2020国际石油石化技术会议(2020IPPTC)》
| 2020年
-
摘要:
实验室合成一种新型聚合物稠化剂JNCH粉剂产品,用于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的研制.本文首先以丙烯酰胺、苯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共聚物,然后从该聚合物稠化剂的结构出发,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凝胶色谱分析方法对其基本元素组成、微观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最后将其与交联剂以及其他压裂液添加剂复配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0.5%JNCH+0.4%交联剂+0.3%防膨剂+0.1%纳米材料+0.2%分散剂+0.3%助排剂,对该体系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压裂液体系的耐温耐剪切性能优良,170°C、170s-1下剪切黏度仍能达到100mPa·s,减阻性能优异(0.05%JNCH减阻率75.17%),对储层伤害小(岩心油相渗透率伤害为9.58%),破胶性好,破胶液透明且黏度低(2.13mPa·s),返排液处理简单,渗吸性能良好(渗吸采收率为22.9%),体系黏弹性强保证了良好的流变性能,防膨性能好(CST比值1.34),总体可以满足致密页岩油储层中超高温深井的压裂需求.
-
-
刘玮;
王子明;
王庄;
陈家荣
- 《第一届全国地坪行业技术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采用混凝土-砂浆流变仪研究了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水胶比、胶砂比)和外加剂种类及用量对新拌砂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砂浆的塑性粘度与屈服应力随水胶比和胶砂比增大而减小;减水剂掺量增大,砂浆的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降低,但屈服应力降低的幅度远远大于塑性粘度的降低幅度;相反温轮胶会提高砂浆的塑性粘度与屈服应力,且随掺量成正比增加.结合砂浆流变参数变化规律和砂浆泌水性能,提出了地坪混凝土流变参数的适宜范围,也为新拌砂浆和混凝土工作性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
-
-
Rujiao Zhang;
章茹娇;
Jian Zhou;
周健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采用马来酸酐POE-g-MAH(POE-g-MAH)作为相容剂,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为改性剂,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材料,通过高速混合、挤出造粒获得改性HDPE复合材料.对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POE-g-MAH用量为3份,纳米碳酸钙用量为5份时,其冲击强度达到60.72KJ/m2,比未加POE-g-MAH时提高77%;SEM实验表明POE-g-MAH明显改善纳米碳酸钙与HDPE界面相容性;Nano-CaCO3对HDPE有成核剂作用.
-
-
王天强;
刘旭;
王腾腾;
丁浩;
邹华;
王有治;
张立群
- 《2019年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
| 2019年
-
摘要:
选用硬脂酸钠、硅烷偶联剂及钛酸酯偶联剂对超细重质碳酸钙通过湿法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仪和粒径分析对超细重质碳酸钙进行了袁征.研究了3种改性超细重质碳酸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细重质碳酸钙能够很好地在硅橡胶中进行分散,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填充的硅橡胶呈现出了较佳的力学性能.
-
-
-
Wang Chaoyang;
王朝阳
- 《CCPA预拌混凝土分会第七届“井冈山论坛”》
| 2020年
-
摘要: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力学性能、耐久性优异的建筑材料.文中探索了水胶比、胶骨比、减水剂、硅灰和钢纤维含量等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流变特性进行表征.推荐UHPC的配比为:水胶比0.18,胶骨比为0.12,硅灰掺量150g,减水剂掺量为2.5%,钢纤维掺量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