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存稳定性

储存稳定性

储存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63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公路运输、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203819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沥青、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2014年度全国乳化沥青学术交流会 、第二届绿色储粮与节能减排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等;储存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1672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皎河、王子军、程国香等。

储存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7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3819 占比:99.81%

总计:204207篇

储存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储存稳定性

-研究学者

  • 郭皎河
  • 王子军
  • 程国香
  • 蔺习雄
  • 杨克红
  • 刘扬
  • 张艳梅
  • 徐敏孝
  • 李一雄
  • 赵麦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琪; 于湄; 刘磊; 田卫东
    • 摘要: 背景:目前许多研究者正在探索外泌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的新形式,即通过一系列生物工程技术对天然外泌体进行改造和修饰,通过装载的药物得到增强的特性和功能的工程化外泌体。目的:文章就工程化外泌体的制备策略、研究进展以及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以及FDA网站,英文检索词为“extracellular vesicles,exosomes,drug delivery,engineering,engineered,treatment,clinical translation,scale production,isolation,characterization,quality control,storage,safety”,最终纳入73篇文献与1篇网页声明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工程化外泌体可以通过细胞工程和外泌体工程制得,此2种策略制造的工程化外泌体的增强特性均已在基础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证实其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同时均存在着一系列生物安全性、载药效率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②工程化外泌体已经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组织再生与修复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各个领域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且均比天然外泌体展现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及靶向性。③工程化外泌体的临床转化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各种常见细胞均可用于外泌体生产制造,细胞的代数及培养血清等变化也会导致外泌体的不同;扩大细胞培养规模是大量生产外泌体最直接的方法,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影响其产量以及外泌体亚群的均一性,细胞培养的规模化以及分离提取流程需要标准化;合格的体外表征与量化可以预测载药外泌体系统的预期治疗潜力,需要进一步寻找开发外泌体量化以及分子和物理特征描述的金标准;外泌体产品需要额外程序进行把控,以确保外泌体终产品满足关键质量属性;冷冻干燥最有利于外泌体类治疗药物的商业化;监管机构至今尚未发布如何测试这些外泌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意见,需要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寻找新方法对工程化外泌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证明。④虽然目前仍然没有任何一种工程化外泌体正式进入临床转化,但其治疗潜力是无可厚非的。商业化的工程化外泌体产品的面市,还需要一定时间。
    • 郭玉龙
    • 摘要: 文章为了研究高黏沥青储存稳定特性,制备三种高黏沥青(TPS、S、A/S),并采用离析软化点法和基于DSR试验的离析指数法分析各高黏沥青随储存时间变化的储存稳定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两种高黏沥青黏度均已达到TPS高黏剂改性水平,且具有更高的软化点,但二者延度较TPS高黏沥青有所减小;离析软化点差法储存稳定性优劣排序为TPS>S>A/S,基于DSR的离析指数分析储存稳定性优劣排序为S>TPS>A/S。由此得出:S改性沥青剂具有作为高黏沥青使用的潜在特性;采用DSR的离析指数法评价结果与传统软化点差法存在一定差异,但应优先采用离析指数法,且推荐将离析指数≤0.8作为离析的判断标准。
    • 孙吉书; 李文霞; 王鹏飞; 李宁利
    • 摘要: 以纳米有机膨润土和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考察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储存稳定性及流变性能,同时对比了液体SBR和粉末SBR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中,纳米有机膨润土的最佳质量分数为4%。随着SBR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先增大后减小。粉末SBR对于沥青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好。在质量分数为4%的纳米有机膨润土改性沥青中添加质量分数为6%的粉末SBR,布氏旋转黏度增加至基质沥青的2倍左右,老化指数降低约50%,不同温度下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均得到提高,且纳米有机膨润土、粉末SBR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 张志军; 张志文; 韦明方; 詹锋
    • 摘要: 以聚环氧丙烷三元醇、聚环氧丙烷二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氨基硅烷、改性碳酸钙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添加不同粘结促进剂的SPU建筑密封胶,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粘结促进剂的封端比例越高,制成的SPU密封胶断裂伸长率增大,拉伸强度和硬度降低,粘结性和储存稳定性能得到改善。当粘结促进剂的封端比例为100%时,SPU建筑密封胶初始挤出性为448.5 g/min,9个月后挤出性为333.1 g/min,挤出性保持率达到74.3%,储存性能稳定。
    • 王毓晋; 李庆冰; 张超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对橡胶粉改性沥青(AR)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AR因为黏度太大导致其和易性较差,因此性能更优的Terminal Blend(TB)胶粉改性沥青受到了广泛关注。从TB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性能影响因素和质量改善措施对TB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旨在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对TB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
    • 方世瑞
    • 摘要: 乳化炸药是一种由水相、油相及密度调整剂构成的特殊型乳化体系,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及优秀的爆炸性能等特点。而水相是乳化炸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乳化炸药的关键性能影响至关重要。着重考察了水含量和水相pH对乳化炸药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水含量对乳化炸药的作功能力、爆速及其储存稳定性影响,分析机理,找出乳化炸药各性能中的最佳水含量。并通过探究pH对一号岩石乳化炸药和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的爆速、猛度的影响,分别确定了乳化炸药最适pH范围。
    • 邱欣; 胡钢华; 黄小鹏; 吕会军; 张志宏; 赵晓瑜; 王丹阳; 符庆宏
    • 摘要: 为了提高普通塑料(PE)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提出在PE改性沥青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SiO_(2))粒子,以制备PE+SiO_(2)复合改性沥青,并基于宏、微观试验,结合图像处理和灰色关联熵等定量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类型PE+SiO_(2)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高低温性能、微观组分与结构形貌差异,得到了其特征官能团指数和改性剂分布指数与各项宏观性能之间的关联,确定了最佳PE类型和SiO_(2)掺量.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中SiO_(2)和PE组分之间发生了物理交互连锁反应,使沥青高温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得以提升,且尤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型复合改性沥青的效果最优;SiO_(2)掺量为0.2%时,改性剂分散较好,荧光面积占比适中,软化点差最小,离析率最低,各项指标的关联较为均匀,为最佳掺量.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复合改性沥青的生产制备提供参考,为改性沥青多尺度特性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 南兵章; 王玉波; 张星宇; 王兆力; 丁红丽; 贾晓凡
    • 摘要: 微表处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会影响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运输及工程应用.通过改变皂液pH、乳化剂、基质沥青、固含量、SBR胶乳、制备温度等参数,以及添加不同的稳定剂,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并测试5d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皂液pH、乳化剂、基质沥青、固含量、SBR胶乳、制备温度等参数对储存稳定性虽有影响,但是仅改变这些参数难以获得满足规范要求的储存稳定性,稳定剂氯化钙、硫酸钠和黄原胶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微小,羧甲基纤维素的稳定效果显著,0.3%~0.4%的掺量即可保证改性乳化沥青的5d储存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且羧甲基纤维素可有效提高改性乳化沥青的粘度,阻止沥青微粒的沉降、聚结、凝并.
    • 颜可珍; 李慧丽; 洪哲; 黎国凯
    • 摘要: 为探究掺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2种聚合物的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选用掺量为0%、2%、4%的LDPE和掺量为0%、2%、4%、6%、8%的EVA进行复配,制备了14种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流变性能试验、离析试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储存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和失效温度均较基质沥青有所增大,且当EVA掺量大于4%时,其高温指标高于SBS改性沥青,LDPE与EVA均可大幅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2种聚合物的掺入对沥青的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EVA的掺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LDPE、EVA与沥青之间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 摘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研究近日发现,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天然虾青素,可以提高DHA鸡蛋的储存稳定性,并揭示了虾青素对DHA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开发高品质DHA强化鸡蛋,以及DHA、虾青素双重富集鸡蛋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