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226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8篇、会议论文169篇、专利文献241201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国海洋药物、岩矿测试等; 相关会议128种,包括甘肃省第十三届色谱年会、中国西部地区第四届色谱学术报告会、西北地区第八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色谱年会、第十四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利用技术交流会等;分离提纯的相关文献由54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勇、贺小塘、陈亮等。

分离提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8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6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41201 占比:99.79%

总计:241718篇

分离提纯—发文趋势图

分离提纯

-研究学者

  • 李勇
  • 贺小塘
  • 陈亮
  • 吴喜龙
  • 王欢
  • 周宇
  • 李刚
  • 彭奇均
  • 於兵
  • 李鑫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琪; 于湄; 刘磊; 田卫东
    • 摘要: 背景:目前许多研究者正在探索外泌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的新形式,即通过一系列生物工程技术对天然外泌体进行改造和修饰,通过装载的药物得到增强的特性和功能的工程化外泌体。目的:文章就工程化外泌体的制备策略、研究进展以及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以及FDA网站,英文检索词为“extracellular vesicles,exosomes,drug delivery,engineering,engineered,treatment,clinical translation,scale production,isolation,characterization,quality control,storage,safety”,最终纳入73篇文献与1篇网页声明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工程化外泌体可以通过细胞工程和外泌体工程制得,此2种策略制造的工程化外泌体的增强特性均已在基础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证实其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同时均存在着一系列生物安全性、载药效率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②工程化外泌体已经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组织再生与修复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各个领域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且均比天然外泌体展现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及靶向性。③工程化外泌体的临床转化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各种常见细胞均可用于外泌体生产制造,细胞的代数及培养血清等变化也会导致外泌体的不同;扩大细胞培养规模是大量生产外泌体最直接的方法,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影响其产量以及外泌体亚群的均一性,细胞培养的规模化以及分离提取流程需要标准化;合格的体外表征与量化可以预测载药外泌体系统的预期治疗潜力,需要进一步寻找开发外泌体量化以及分子和物理特征描述的金标准;外泌体产品需要额外程序进行把控,以确保外泌体终产品满足关键质量属性;冷冻干燥最有利于外泌体类治疗药物的商业化;监管机构至今尚未发布如何测试这些外泌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意见,需要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寻找新方法对工程化外泌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证明。④虽然目前仍然没有任何一种工程化外泌体正式进入临床转化,但其治疗潜力是无可厚非的。商业化的工程化外泌体产品的面市,还需要一定时间。
    • 袁英; 陈禹嘉; 贺安平; 李旭; 青晨; 赵安民; 黄晨
    • 摘要: 碳分子筛(CMS)由于其孔隙结构发达、孔径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CO_(2)捕获与分离和CH;富集等气体分离提纯领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CMS制备工艺,阐述了原料的选择、活化以及碳沉积等制备步骤的优化方式及其对CMS分离吸附性能的影响,介绍了CMS作为吸附剂在变压吸附(PSA)分离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进一步调节CMS的孔径结构和提升其分离性能提出了建议,结合目前工程应用情况对CMS在分离吸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胡旭; 张勇; 周历科; 杨中贵
    • 摘要: 化工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广泛,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进步技,化工生产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文章重点分析的变压吸附技术便是经长期改进后的一种气体分离技术,其凭借诸多方面的优势一跃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优化,气体分离提纯效果也在不断增强,中国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在该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简化了变压吸附技术操作流程,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文章对气体分离提纯中变压吸附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在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回收与提纯方面的实际效果,揭示了变压吸附技术于气体分离提纯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 徐海波
    • 摘要: 近些年高考中多次出现以有机物制备为情境的综合性实验题.一方面,这类题目非常符合高考化学命题要求,所涉及的反应原理、图表、数据、实验事实等都有实验依据,内容科学,背景真实,命题灵活多变,能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教师对这类试题研究不够,学生动手参与有机实验的机会也较少,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不到位,导致高考得分率极低.而高考新方案的实施,将更聚焦学科实践,考查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因此有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应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 王帅; 唐兴; 孙勇; 曾宪海; 林鹿
    • 摘要: 研究了5-氯甲基糠醛(CMF)在纯水或水/丙酮体系中水解生成5-羟甲基糠醛(HMF),探究了水解反应条件(如溶剂体系、碱中和剂、温度和CMF添加量等)对CMF水解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水/丙酮体系有助于减少HMF的副反应,加入连二亚硫酸钠(Na_(2)S_(2)O_(4))可以进一步阻止腐殖质的产生;1 g CMF在10 mL水/丙酮体积比为1∶4的混合液中,添加0.35 g的CaCO_(3),温度353.15 K下保温反应28 min,此优化水解条件下CMF转化率为97%,HMF得率可达85%,副产物乙酰丙酸(LA)得率为6%;添加Na_(2)S_(2)O_(4)后,HMF的分离得率可由50%提高到86%。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丙酮体系中CMF水解反应活化能为12.3 kJ/mol,水解速率常数k_(1)=5.56exp(-1.23×10^(4)/RT)。
    • 赵军; 李金海; 周建海; 吴书维; 郭正威
    • 摘要: 为促进对天然产物黄酮类成分抗氧化活性,设计天然产物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通过与多种提取技术对比可知,优化设计工艺对于多种原料的提取效率较高。研究发现,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呈现出明显的效量关系。该研究将为黄酮类成分抗氧化活性分析和提取提供参考,并促进高效抗氧化产品的开发。
    • 晏雄
    • 摘要: 工艺流程题为高考高频考点,常以某矿石作原料制备化学物质的流程为载体,包括被提纯物质的转化及杂质的分离等.流程中常用氨、铵盐或两者的混合物进行络合、调pH、溶解、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提纯、转化、制备.对氨和铵盐及两者的混合物在不同的工艺流程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它们在工业上的应用.
    • 朱伟堂; 陆东辉; 蒋彬彬; 徐向阳; 朱亮
    • 摘要: 为解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碳氮比(CN)偏低和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將污泥中大量有机物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用于反硝化脱氦,但污泥发酵液中存在着N,P及难降解有机物等不利副产物,需采用预处理技术分离提纯。另污泥发酵液的应用方式关系到其强化污水生物脱氮效果与操作成本,对此,对污泥发酵液的分离提纯技术(包括吹脱、吸附、化学沉淀膜分离等)及其在污水生物脱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强化污水生物脱氦技术的研究方向。
    • 常欢; 叶南飚
    • 摘要: 环烯烃共聚物(COC)是一类具有环状烯烃结构的非结晶性透明共聚高分子,相较于传统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材料,COC是一类全新的聚合物,具有独特且优异的性能。但是COC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合成技术被垄断在少数几家外企手中,因此市场上高品质COC进口难度大、要求多、价格高,极大限制我国COC下游相关产品开发和市场应用。本文基于我司所获得的某牌号含有COC回收料,利用DSC、密度法等对其组成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其为COC和LDPE共混物,其中COC含量为85wt%。拟合COC中环状烯烃单体共聚比例与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该材料所用COC中环状烯烃单体的共聚比例为50 mol%。进一步根据基团贡献法计算COC和LDPE的溶解度参数,筛选能够分离二者的溶剂,实现回收料中具有高附加值的COC的溶剂法分离和回收。
    • 邹海潮
    • 摘要: 工业流程题是高考北京化学试卷命题重点,体现工业技术生产的重要性.试题过程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配以相应的文字信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在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