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
蒸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2006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1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8007篇;相关期刊827种,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纯碱工业、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宁波市第五届学术大会、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协会第十二届年会、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等;蒸馏的相关文献由32783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杨斌、李金泽等。
蒸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007篇
占比:89.73%
总计:20067篇
蒸馏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杨斌
- 李金泽
- 戴卫平
- 李伟
- 王军
- 速斌
- 张履国
- 刘大春
- 毛霖
- 王伟
- 孙玉柱
- 张龙
- 戴永年
- 林海
- 高峰
- 周宏才
- 姜新春
- 施民育
- 李斗良
- 吕庆春
- 吴国存
- 孙日羽
- 徐宝强
- 李成圭
- 申俊浩
- P·勒博
- 周峰
- 孙毅
- 李强
- 王建军
- 陈巍
- 何盛国
- 傅厚明
- 屈德奎
- 石朝轩
- 谢继红
- 陈东
- 饶芳秋
- B·达维迪安
- 刘畅
- 张勇
- 张新妙
- 易家祥
- 李群伟
- 王艺成
- 王飞
- 许小勇
- 赵志强
- 陈琳
-
-
丁云集;
李佳怡;
郑环东;
崔言杰;
刘波;
张深根
-
-
摘要:
基于Rh在废均相催化剂中的赋存状态,研发出绿色解离Rh-P化学键及Rh的络合浸出新技术,实现了Rh的绿色高效浸出,杜绝了传统废均相催化剂焚烧-碎化-酸浸工艺流程长、污染严重、回收率低等问题.首先通过蒸馏将低熔点有机物去除,然后采用H_(2)O_(2)将均相铑膦络合物中的Rh^(+)氧化成Rh^(3+),减少有机配体对Rh的束缚;同时Rh^(3+)与Cl^(-)络合形成水溶性的RhCl_(6)^(3-)进入溶液中.研究了蒸馏温度、Cl^(-)浓度、H_(2)O_(2)用量、H^(+)浓度、反应时间等对Rh的回收率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Cl^(-)浓度、H_(2)O_(2)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参数对Rh回收率的影响大小为:H_(2)O_(2)用量>Cl^(-)浓度>反应时间,优化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260°C、Cl^(-)浓度3.0 mol·L^(-1)、H_(2)O_(2)用量为废均相催化剂的37%(体积分数)、H^(+)浓度1.0 mol·L^(-1)、反应时间4.5 h,Rh的回收率达到98.22%.最后,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Rh的氧化-络合动力学行为,表明该反应的活化能为39.24 kJ·mol^(-1),属于化学反应控速.
-
-
马程
-
-
摘要:
为解决当前汽油、柴油仍存在严重污染环境且对汽车零部件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的问题,在对炼油工艺简单概述和对所炼制成品油提出指标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对炼油工艺中第一道蒸馏工序进行研究,分析该道工序中注剂参数由于考虑不周全导致注剂量把握不准确的问题,根据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得出不同条件下对应的注氨量和缓蚀剂量,为提升成品油质量奠定基础。
-
-
贾书朝;
冯卫
-
-
摘要:
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向其加入适量的磷酸溶液和EDTA二钠溶液,加热蒸馏,利用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能力比与氰根离子络合能力强的特点,使络合氰化物离解出氰根离子,游离氰及络合氰均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用碱性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总氰化物,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即可完成水样中总氰化物测定。
-
-
贺珍;
袁红朝;
张丽萍;
耿梅梅;
许丽卫;
陈闻;
彭灿;
王久荣
-
-
摘要:
土壤氮大部分为有机氮,大分子类有机氮-蛋白质转化成可溶性氨基酸态氮是土壤氮循环的关键过程和土壤氮素有效性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中氨基酸态氮消耗速率在研究土壤肥力、生物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蒸馏结合化学转化N_(2)O产生法的氨基酸态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测定前处理方法,并结合气体预浓缩装置与稳定同位素质谱仪(PreCon-IRMS)联用系统,分析了不同浓度和^(15)N丰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和土壤游离氨基酸的氮稳定同位素丰度。结果表明,使用该分析系统测定各类型氨基酸标准溶液,在保证0.5μmol氨基酸含量的条件下,均能获得0.2%~0.8%的精度,且不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对土壤游离氨基酸中氮稳定同位素丰度的测定可获得较好的重现性(CV<1%),并可实现nmol级氨基酸浓度土壤样品的批量检测。
-
-
于博文;
季旭;
闫磊磊;
李吉淑;
李秋玫;
张海麟
-
-
摘要:
为提高淡水产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低压蒸馏海水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测试。实验测试了不同压力对淡水产量及系统瞬时集热效率的影响,同时,探究了不同压力、蒸馏室温度等条件下淡水产量及系统瞬时集热效率的最优值。结果表明,当蒸馏室内压力为0.04 MPa,温度为80.3°C时,淡水产量达到最高值2.7 kg/h,系统瞬时集热效率高达58.86%,全天淡水产量达到10.36 kg。
-
-
陆飞宇;
马吉楠;
冯芷盈;
余咏丹;
王文豪;
袁嘉欣
-
-
摘要:
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以化石燃料为海水淡化的驱动力会加快能源短缺、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相比之下,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进行淡化对环境友好,既缓解了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在加热海水的过程中,可以回收利用冷凝潜热,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单位产水量。因此,整理了太阳能与传统热法相结合的海水淡化系统,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过程中冷凝潜热回收的研究现状。预计将对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水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在传统海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继续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
-
徐海波
-
-
摘要:
近些年高考中多次出现以有机物制备为情境的综合性实验题.一方面,这类题目非常符合高考化学命题要求,所涉及的反应原理、图表、数据、实验事实等都有实验依据,内容科学,背景真实,命题灵活多变,能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教师对这类试题研究不够,学生动手参与有机实验的机会也较少,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不到位,导致高考得分率极低.而高考新方案的实施,将更聚焦学科实践,考查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因此有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应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
-
吴旭杰;
张朝阳
-
-
摘要:
我国是蒸馏酒的消费大国,年均消费白酒400多万t,约有3亿人喝白酒。我国果酒的人均消费量仅1.0 L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7.5 L相差甚远。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葡萄蒸馏酒,其既具有中国传统陈酿白酒的特点,同时又带有水果蒸馏酒的果香,能满足中国人对白酒的实际需求,又区别于西方的白兰地、伏特加、威士忌等蒸馏酒。基于此,本文对葡萄酒蒸馏工艺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
刘星伟;
贾胜坤;
罗祎青;
袁希钢
-
-
摘要:
从结构优化角度建立精馏塔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为了消除整数变量,引入绕流效率将MINLP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NLP)问题。针对得到的NLP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结构优化中常用的信赖域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并应用虚拟瞬态连续性方程辅助优化中的稳态模拟。采用提出的优化方法对3个精馏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以不同初始值开始,均可得到令人满意的优化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对于较复杂的部分热耦合精馏过程仍然可以有效优化求解;信赖域算法在精馏塔优化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收敛性。
-
-
蒋奇伟;
王前广
-
-
摘要:
本研究以糠醛为主溶剂[1],正丁醇为辅助溶剂回收废润滑油,并在改善油品质量的同时提高油品的收率。通过考察不同精制温度与剂油比对油品质量以及收率的影响,并且多次实验得出辅助溶剂的最佳加入量。通过实验以及对产品润滑油性能的检测得出剂油比(体积比)为2∶1,精制温度为85°C,辅助溶剂添加量(正丁醇∶糠醛,质量比)为15%时,精制得到的润滑油为淡黄色,产品最终收率为80.6%,40°C时黏度为5.44×10^(-4)mm^(2)/s,折光率为1.4646。由于油品的改善与收率的提高,因此该工艺经济及环保前景可观。
-
-
-
-
姬文状;
贾海军
- 《第四届北京核学会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针对核能海水淡化技术,探讨了核能与海水淡化厂耦合的不同方式.水平式低温多效蒸馏由于其传热性能好、能耗低,传热温差较小,以及容易维修等优点,是非常适合与低温核供热堆耦合的海水淡化技术.在分析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平式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物理模型,编写VB程序,并分析比较等温差分配和等传热面积分配两种方案的产水特性,结果表明等传热面积分配方案性能较好.
-
-
- 《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协会第十二届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采用中和-蒸馏-催化氧化的方法处理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废水,取得了初步的处理结果,可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该处理工艺流程简便,处理效果稳定,易于控制,出水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
-
-
-
姜宝峰;
宋波
- 《第六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2007年
-
摘要: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三混油馏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三混油馏分具有分析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克服传统蒸馏-茹可夫法存在的操作过程人为误差大,以及蒸馏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对操作者造成危害等缺点。气相色谱分析在实际生产控制检测中完全可代替传统的蒸馏-茹可夫法。
-
-
-
管庆;
管国锋;
万辉
- 《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暨首届广西化学化工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06年
-
摘要:
PTA精制废水即是在PTA高温氧化生产工艺精制阶段产生的一种废水.本文在考察了常见的处理PTA废水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并获得高温氧化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大量余热为热源,采用热处理为主要处理手段,对PTA精制废水进行处理.为此,在实验室中考察了蒸馏法对经超滤和未经超滤的PTA精制废水进行处理后的处理效果,得到了合适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关COD去除率的模型和参数.实验表明,采用热处理为主要手段对PTA精制废水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水样,其水质标准完全满足PTA高温氧化生产工艺精制阶段的回用水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