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科研
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
文档翻译
学术分析
论文查重
文档转换
科技查新
首页
成为会员
我要充值
退出
我的积分:
中文会员
开通
中文文献批量获取
外文会员
开通
外文文献批量获取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我的包量
我的余额
登录/注册
文献导航
中文期刊
>
中文会议
>
中文学位
>
中国专利
>
外文期刊
>
外文会议
>
外文学位
>
外国专利
>
外文OA文献
>
外文科技报告
>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美国国防部AD报告
美国能源部DE报告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
美国商务部PB报告
外军国防科技报告
美国国防部
美国参联会主席指示
美国海军
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
美军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美国国土安全数字图书馆
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
兰德公司
美国政府问责局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图书馆
OALIB数据库
在线学术档案数据库
数字空间系统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机构库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美国政府出版局(GPO)
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
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
美国能源部文献库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美国陆军协会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英国空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威胁网
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战略研究院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宇航联合会
美国防务日报
国会研究处
美国海运司令部
北约
盟军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浅水行动卓越中心
北约盟军地面部队司令部
北约通信信息局
北约稳定政策卓越中心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
美国国防预算办公室
美国陆军技术手册
一般OA
科技期刊论文
科技会议论文
图书
科技报告
科技专著
标准
其它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
分子生物学
神经科学
药学
外科
临床神经病学
肿瘤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公共卫生&环境&职业病
应用微生物学
全科医学
免疫学
动物学
精神病学
兽医学
心血管
放射&核医学&医学影像学
儿科
医学进展
微生物学
护理学
生物学
牙科&口腔外科
毒理学
生理学
医院管理
妇产科学
病理学
生化技术
胃肠&肝脏病学
运动科学
心理学
营养学
血液学
泌尿科学&肾病学
生物医学工程
感染病
生物物理学
矫形
外周血管病
药物化学
皮肤病学
康复学
眼科学
行为科学
呼吸学
进化生物学
老年医学
耳鼻喉科学
发育生物学
寄生虫学
病毒学
医学实验室检查技术
生殖生物学
风湿病学
麻醉学
危重病护理
生物材料
移植
医学情报
其他学科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主题
主题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高级搜索 >
外文期刊
外文会议
外文学位
外国专利
外文OA文献
中文期刊
中文会议
中文学位
中国专利
外文科技报告
清除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
首页
>
中文会议
>
其他
>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召开年:
2008
召开地:
西安
出版时间:
2008-10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陕西省化工学会;;
会议文集: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
0
)
清除
导出
1.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在厄贝沙坦晶型转化中的应用
田静
;
龚俊波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通过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观察了厄贝沙坦在水中由晶型A转化到晶型B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分三个阶段:晶型A的溶解,晶型B的成核和生长。并考察乙醇含量、搅拌转速和温度对厄贝沙坦晶型转化的影响。其中乙醇含量越少,晶型转化越快;搅拌转速对:晶型A溶解过程影响不显著,但对晶型B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影响较明显。温度对晶型转化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晶型转化。
厄贝沙坦;
晶型转化;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
2.
L-乳酸与丝肽本体共聚的研究
吴国成
;
寇琴
;
周壮丽
;
高勤卫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以L-乳酸的齐聚物(OLLA)与丝肤链段(SF)进行了本体共聚反应,探讨了原料投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对共聚物(PLASF)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聚乳酸材料;
性能优化;
共聚反应;
3.
酶法制取五谷虫脂肪酸及其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麦波
;
钱俊青
;
周文武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五谷虫粉在50°C的水浴中以1∶5的固液比由石油醚抽提30min后得到的提取物作为酶解的原料,在有机相中溶解后,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水相,通过脂肪酶的水解作用得到高含量游离脂肪酸的提取物。并对提取物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经过酶解得到的五谷虫脂肪酸相较于五谷虫粉的抗癌活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五谷虫粉;
酶法制备;
抗肿瘤活性;
药用价值;
4.
HaSNPV几丁质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条件初探
贾静芳
;
惠有为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论文采用由本实验室重组、筛选的菌株GS 115-pPIC9k-ChiA、空白对照菌株GS 115-Ppic9k通过摇床发酵诱导培养,对诱导剂甲醇浓度、诱导前培养时间、诱导时间、摇床转速和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诱导后取发酵液上清采用改良的Schales方法对诱导表达后的几丁质酶酶活性测定,从而达到对表达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的目的。综合以上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分析,HaSNPV几丁质酶基因以毕赤酵母为表达载体时,对表达最终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甲醇的添加量、开始添加的时间和持续诱导的时间,当培养基中始终有甲醇存在时,几丁质酶的表达水平较高。
几丁质酶;
基因表达;
毕赤酵母;
5.
玉米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研究
高鹏飞
;
范代娣
;
骆艳娥
;
马晓轩
;
马沛
;
朱晨辉
;
米钰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选择研究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预处理法稀酸处理法辅以高温高压预处理秸秆粉,将预处理液分别用于培养基因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和生物制氢,使预处理液中的戊糖得到了有效利用,节约了资源。
玉米秸秆;
生物制氢;
胶原蛋白;
稀酸处理法;
6.
厌氧发酵产氢细菌的筛选及其产氢的优化
李珊珊
;
范代娣
;
马晓轩
;
骆艳娥
;
米钰
;
马沛
;
朱晨辉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实验以深层底泥为菌种来源,将其经过预处理后采用改进的Hungate厌氧操作方法,进行滚管厌氧培养,分离纯化后获得兼性及厌氧纯菌株,筛选出产生菌,对其进行发酵培养,确定最优工艺条件。
厌氧发酵;
菌种筛选;
生物制氢;
培养基;
响应面分析法;
7.
胶原纤维固化杨梅单宁对水体中Hg2+的去除
黄鑫
;
廖学品
;
石碧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以胶原纤维作为载体,1, 3-氧氮杂环戊烷作为交联剂,通过共价交联的方法将杨梅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制备了胶原纤维固化杨梅单宁(CFIBT)吸附材料,并对其Hg2+吸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上述研究表明: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可作为一类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用于水体中Hg2+的吸附去除。
吸附材料;
杨梅单宁;
胶原纤维;
汞离子;
吸附量;
8.
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分离纯化绿原酸以及异绿原酸类物质
张毅敏
;
谭天伟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探讨了利用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分离纯化绿原酸以及异绿原酸类物质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最佳分离介质为寡聚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同时,本文采用寡聚环糊精键合凝胶柱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分离纯化,探讨了不同种类的流动相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金银花;
提取物;
环糊精;
分离纯化;
9.
SDS-PAGE碘化钡染色检测PEG修饰物中游离PEG的研究
翟艳琴
;
吴影新
;
雷建都
;
苏志国
;
马光辉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结合SDS-PAGE电泳以及PEG染色方法,将其成功地应用到PEG修饰产物中游离PEG的检测中。考察了PEG检测的灵敏度,游离PEG与PEG修饰物的分离能力并通过外标法测定游离PEG的含量,并采用内标法对此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能够达到0.01μg以下,采用外标法能够有效的测定游离PEG含量。而且,此种方法实现了分离和检测的集成,减少了操作步骤,避免了样品中杂质对于PEG测定的影响,除了测定PEG蛋白中的游离PEG,将有望实现其他复杂体系中如尿液、血浆等复杂体系中PEG的测定。
药物检测;
碘化钡;
灵敏度;
10.
洛伐他汀真空条件下的晶习模拟
孙华
;
陈巍
;
王静康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在对洛伐他汀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结果基础上,使用Cerius2分子设计软件对洛伐他汀晶体在真空条件下的理论晶习进行了模拟和预测。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BFDH与AE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近,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同构成洛伐他汀晶体的粒子较为简单、构成晶体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有关。
洛伐他汀;
晶习模拟;
X射线粉末衍射;
11.
一种新型类人胶原蛋白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张驰
;
范代娣
;
米钰
;
骆艳娥
;
马晓轩
;
马沛
;
朱晨辉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借助于MINITAB统计学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原始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类人胶原蛋白的产量。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产量经摇瓶和发酵罐验证,相对应的细胞产量分别为265g/L,291g/L。蛋白产量分别为4.72g/L和4.91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37%和215%。
生物医用材料;
胶原蛋白;
重组大肠杆菌;
响应面优化法;
12.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工艺优化
常海燕
;
范代娣
;
骆艳娥
;
马晓轩
;
米钰
;
朱晨辉
;
马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pH,培养温度,溶解氧浓度和诱导时机对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的影响,确定这些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优化调控工艺。
医用材料;
胶原蛋白;
微生物发酵;
重组大肠杆菌;
工艺参数;
13.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中内毒素的去除方法研究
马戎
;
范代娣
;
薛文娇
;
米钰
;
朱晨辉
;
骆艳娥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采用TritonX-114萃取法,强阴离子交换树脂Q Sepharose Fast Flow与弱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法和Sepharose CL-4B与多粘菌素B(PMB)偶联介质亲和层析法,分别考察其对重组类人胶原蛋白I(HLCI)生产中的内毒素的去除。经研究表明,目前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是采用亲和层析技术。
医用材料;
胶原蛋白;
内毒素;
亲和层析法;
14.
从猪血中分离纤维蛋白原和免疫球蛋白研究
庄甜甜
;
夏海峰
;
林东强
;
姚善泾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结合硫酸钱沉淀和混合模式吸附层析,从猪血浆中有效提取纤维蛋白原和免疫球蛋白,分离效果好,为猪血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猪血其它关键组分的分离纯化,如凝血因子XIII、血红蛋白、血色素等,将促进废弃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化工分离;
猪血;
纤维蛋白原;
免疫球蛋白;
15.
发酵过程中促进剂对三孢布拉氏霉菌合成β-胡萝卜素的影响
李晔
;
袁其朋
;
胡仙姝
;
何山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种植物油、不同表面活性剂、硝酸盐、丙二酸盐对三抱布拉氏霉菌生物量及β-胡萝卜素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油的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2、span-20表面活性剂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3、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产量逐渐降低:随着丙二酸盐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最适添加量为1%(w/v)。
β-胡萝卜素;
微生物发酵法;
促进剂;
产品产量;
16.
9-(4,4,5,5,5-五氟戊基巯基)壬基-1-醇的合成
王曾华
;
李运波
;
孟春
;
赵学清
;
郭养浩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以4,4,5,5,5-五氟-1-戊醇对甲苯磺酸酯和S-9-羟基壬基异硫脲为原料,丙酮和水为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了9-(4,4,5,5,5-五氟戊基巯基)壬基-1-醇。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氟维司群;
中间体;
合成工艺;
抗癌药物;
17.
新型双水相萃取技术
修志龙
;
李志刚
;
江波
;
孙丽慧
;
王辉
;
郭永学
;
张华
;
张江红
;
董悦生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型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情况及该技术的优点。并分别从丹酚酸B、白藜芦醇、1,3-丙二醇和2,3-丁二醇等方面介绍了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
有效成分;
分离提纯;
18.
微囊化重组CHO细胞培养生产内皮抑素
张英
;
王为
;
马小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实验考察了微囊化细胞进行规模化培养生产重组蛋白的可行性,并且考察了间歇培养和连续培养时微囊化重组CHO细胞生长、代谢和重组内皮抑素表达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微囊化细胞适合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规模化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细胞活性保持良好,并且连续培养由于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及移去代谢副产物更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内皮抑素表达。
细胞培养;
内皮抑素;
微囊化重组;
生物反应器;
19.
调控比生长速率提高1,3-丙二醇发酵生产强度
苗茂栋
;
吴敏
;
邵千飞
;
马全红
;
蒋知欲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介绍了克雷伯肺炎杆菌高细胞密度生产1,3-丙二醇的发酵工艺,根据1,3-丙二醇的生产和细菌生长相关的特点,采用营养基质限制性流加的批式发酵工艺,通过控制起始氮源浓度和流加速率以调控细胞比生长速率。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表明:通过控制起始氮源浓度和调控氯化铵流加速率,控制细菌的比生长速率,使细胞稳定而持续地生长,从而使过量甘油有效转变为发酵的目标产物1,3-PD,有效实现产物1,3-PD的高生产强度以及对甘油的高转化率。
多元醇;
发酵法;
生长速率;
20.
新型细胞色素P450 BM-3突变酶性质研究
胡升
;
虞青
;
吕佳芳
;
梅乐和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对突变酶P450 BM-3 DW和P450 BM-3 DR对脂肪酸的经基化活力、对吲哚羟基化的反应动力学、电子耦合率等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的定向进化提供指导。
突变酶;
细胞色素;
脂肪酸;
定向进化;
21.
基于分阶段组合式多向主元分析方法的青霉素发酵过程故障诊断
张佳
;
孙巍
;
孙美红
;
王征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以青霉素发酵仿真软件Pensim2.0为基础,采用从此软件输出的发酵过程变量来研究间歇过程故障检测及诊断。由于间歇过程存在批次间的长度不同等问题,所以在建立统计模型之前,首先采用改进的动态时间错位方法对批次轨迹进行同步化,接着又利用正常批次不同时刻的菌体浓度以及青霉素浓度将整个批次分成不同的阶段,再将不同阶段的数据分成多块,利用这种分阶段组合式多向主元分析方法建立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统计模型,然后进行故障诊断。用此方法对Pensim2.0仿真软件产生的斜坡式故障进行检测及诊断,通过与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方法比较,表明此方法能较早地检测出故障,另外此方法还对故障识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青霉素发酵;
间歇过程;
故障诊断;
多向主元分析;
动态时间错位;
22.
旋转填料床微混合性能的模拟
杨文婧
;
王运东
;
陈建峰
;
费维扬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旋转填料床内的湍流反应涉及在填料中流体流动与混合反应过程,针对两股无预混反应物料的湍流混合及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计算过程收敛良好,流场合理,各组分浓度分布与公认的实验数据相符,模拟还考察了转速及初始浓度对分离因子的影响,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旋转填料床;
微混合性能;
数值模拟;
23.
纳米尺度Pt/S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对氨基苯酚反应研究
高杨
;
王淑芳
;
王延吉
;
赵新强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采用重新分散(RD)负载法和微乳-溶胶凝胶(Me-sol-gel)负载法制备了负载型Pt/SiO2催化剂,并以制备的S2O82-/ZrO2为酸催化剂,考察了Pt粒径大小对非酸介质中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水池中氯铂酸浓度可以实现具有不同Pt粒径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同时,考察了Pt粒径大小对非酸介质中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t粒径大小对反应过程影响很大。
催化剂;
制备工艺;
铂粒子;
氨基苯酚;
24.
Maxwell-Stefan方程模拟多组分体系在沸石分子筛(膜)中的扩散
朱伟东
;
J.van den Bergh
;
J.A.Moulijn
;
F.Kapteijn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工作分别以CO2/CH4和正丁烷/异丁烷混合物渗透Silicalite-1沸石分子筛膜和双组分CO2和CH4混合物通过DD3R沸石分子筛膜为研究体系,应用Maxwell-Stefan方程模拟和预测组分的流通量和分离因子,并与实验值相比较。研究结果显示,CO2/CH4通过孔道型Silicalite-1沸石分子筛膜Maxwell-Stefan理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其组分的流通量和分离因子。但对于正丁烷/异丁烷体系,与实验结果呈相反趋势。故本研究提出“二组分双位Langmuir”吸附模型,成功地模拟了丁烷异构体混合物通过Silicalite-1沸石分子筛膜的流通量和分离因子。
微孔材料;
沸石分子筛;
多组分体系;
扩散过程;
25.
基于VOF方法的离子液体气泡生成的模拟研究
王晓玲
;
董海峰
;
郁亮
;
张香平
;
张锁江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文采用VOF界面追踪方法,模拟了气泡在[bmim]BF4和[bmim]PF6中的生成与脱离。在此基础上预测离子液体中气泡的上升。VOF法属于界面捕获类算法,该方法在欧拉网格系统上定义一个函数f(流体体积份额量),根据每个网格内所含某种物质的体积量来定义在此网格上的值,然后用体积跟踪的方法求解方程。
离子液体;
气泡生成;
界面追踪方法;
模拟预测;
26.
DME重整体系钯-银合金膜反应器的透氢性能研究
冯冬梅
;
王德峥
;
王金福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钯-银合金膜反应器氢透速率的计算。重点介绍了温度为200-300°C,膜反应器壳层压力为1-5atm,管层压力为1atm时,分别研究了N2, Ar, CO, CO2, H2O, CH3OH, DME等气体存在时对Pd-Ag合金膜的透氢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N2, Ar, DME基本对透氢性能无影响,大量H2O, CH3OH存在时,对透氢性能有影响,CO气体可以显著的影响氢气的渗透性,混合气中含有少量CO可使透氢性能显著下降,这可能是CO会占据把膜表面的活性吸附位。
膜反应器;
透氢性能;
活性吸附;
27.
热解燃烧链条炉降低NO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
贾靖华
;
马晓迅
;
董利
;
高士秋
;
许光文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采用反映1.4MW热解燃烧链条炉几何特征的物理模型,使用CH4模拟煤热解产生的还原性可燃气,添加元素N的乙烯-空气混合物燃烧模拟半焦燃烧及其生成的NOx,湍流方程采用双方程模型,气相燃烧采用EBU- Arrhenius模型,辐射采用P-1模型,燃料NOx的生成采用DeSoete提出的总体反应速率模型,再燃采用部分平衡方法处理。模拟结果表明,当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再燃燃料在炉膛中形成一局部的还原燃烧区,对乙烯-空气燃烧产生的燃料NOx具有一定的还原效果。炉排下方风室不同的配风方式对再燃引起的NOx还原效果影响显著,增加炉膛前拱角度和减小前后拱之间的距离可使NOx还原率增加,而改变后拱的角度对降低NOx没有影响。
氮氧化物;
排放特性;
污染防治;
燃烧控制;
28.
低雷诺数下简单剪切流场中中性悬浮球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
张敬升
;
杨超
;
毛在砂
;
Donald L.Koch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在三维球坐标系中对液滴的运动和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控制容积法离散该体系的控制方程,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后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从而得到液滴内外区域的流场,然后在该流场内计算液滴所受的附加应力;通过改变物系参数,分析了液滴雷诺数Re和两种液体的粘度比K对流场及应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液滴内外区域的流场结构与雷诺数Re和粘度比K有关。
液体分子运动论;
数值模拟;
剪切流场;
雷诺数;
29.
镜像流体法数值模拟斜叶桨搅拌槽
张超
;
禹耕之
;
冯鑫
;
杨超
;
毛在砂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应用镜像流体法和固定欧拉网格模拟了无挡板圆柱形椭球底搅拌槽内液固两相运动,将镜像流体方法扩展到三维湍流问题。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转速条件下搅拌槽内的速度及分散相相含率分布,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证明镜像流体法处理斜叶桨的有效性,给出了轴流桨搅拌反应器数值模拟的新途径。
斜叶桨;
镜像流体法;
数值模拟;
搅拌槽;
30.
基于格子Boltzmnn方法的封闭三角腔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
雍玉梅
;
杨超
;
毛在砂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首先建立D2G9不可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TD2Q5热LB模型,耦合两个LB模型首先对Couette流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该模型在不同Ec和Pr数下的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然后对封闭三角腔内不同Ra数下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检验该模型对高Ra数三角空腔自然对流的热态模拟的适用性。
热传导;
数值模拟;
分析模型;
自然对流;
31.
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选择性转化制丙烯的研究
毛东森
;
郭强胜
;
卢冠忠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晶粒尺寸为0.25、1和5μm的三种规格的ZSM-5分子筛,并用扫描电镜、氨程序升温脱附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ZSM-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以考察其晶粒大小对甲醇转化制丙烯过程中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规格的分子筛表现出较高的丙烯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粒径小的分子筛催化剂的积碳速率远低于粒径大的分子筛催化剂。
丙烯;
制备工艺;
分子筛;
32.
固定化粘红酵母细胞制备L-苯丙氨酸的研究
李铭
;
杨顺楷
;
杨亚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利用固定化粘红酵母细胞,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途径制备 L-Phe。并对固定化条件、固定化细胞部分酶活性质、效应因子和戊二醛化学修饰对固定化细胞酶活的影响、酶反应条件以及固定化细胞批式反应制备L-Phe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固定化细胞酶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优的酶反应条件。
L-苯丙氨酸;
固定化细胞;
粘红酵母;
响应面分析法;
非粮途径;
33.
不同硅铝比Cu-β催化剂对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影响
张萍波
;
黄守莹
;
杨洋
;
王胜平
;
马新宾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对不同硅铝比Cu-β催化剂催化乙醇氧化羰基合成DEC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验数据及模拟分析的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适量氨水的处理能有效的脱除分子筛载体中的非骨架硅,使硅铝比有所下降,硅的脱除可使载体产生更多的空位,有利于CuCl和Hβ分子筛中的B酸质子发生交换反应,产生较稳定的催化剂的活性位,从而有效的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较多的氨水处理则会吸附于分子筛载体的酸性位上,从而阻碍Cu+和分子筛中的B酸质子发生交换,从而使催化活性有所降低。
碳酸二乙酯;
催化剂;
羰基氧化;
催化活性;
34.
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炼制燃料乙醇的经济性分析
张聪强
;
苏荣欣
;
齐崴
;
何志敏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整套纤维素乙醇炼制工艺流程:以玉米秸秆为木质纤维素原料,经氨水预处理脱除木质素,破坏其致密结构使其易于水解,再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方法制取乙醇,最后通过蒸馏和分子筛脱除乙醇中的水,获得终端产品燃料乙醇。经过试验表明,目前该流程距离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同时,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戊糖利用对燃料乙醇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戊糖同时被酵母利用产生乙醇时,乙醇的成本可进一步降至3.36$/kg。
燃料乙醇;
玉米秸秆;
发酵法;
工艺流程;
35.
利用微藻技术减排CO2的研究进展
杨忠华
;
陈明明
;
吴高明
;
李轩科
;
刘郭飞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将对利用微藻技术固定CO2以达到CO2的减排进行归纳与分析。介绍了目前用于减少CO2排放的主要途径途径和研究方面。
二氧化碳;
微藻技术;
固碳减排;
环境保护;
36.
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用于微生物固定化培养的研究
于炜婷
;
林军章
;
杨华正
;
刘袖洞
;
马小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论文提出将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用于微生物固定化培养的研究,以啤酒酵母BY4741为模型,重点考察乳化/内部凝胶化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液体石蜡、表面活性剂、清洗过程对微生物活性影响很小,冰乙酸用量是影响微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内部凝胶化的原理入手,通过工艺改进及优化,建立了既保证凝胶微球产率又满足微生物存活率要求的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流程。考察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固定化培养过程中啤酒酵母的生长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制备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在微生物固定化培养过程中与传统制备工艺没有差异。
微生物;
固定化培养;
凝胶化工艺;
海藻酸钙;
37.
非水介质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工艺研究
钱俊青
;
唐颖
;
唐振兴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环己烷、液体石蜡两种非水 介质中制备天然壳聚糖纳米粒的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搅拌速度越高,微球越小;搅拌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将时间控制在25 min为宜。(2)沉淀剂中以选用三聚磷酸钠时生成的粒径变化范围最大。(3)相同壳聚糖浓度,随其分子量的减小,生成的纳米粒粒径减小。(4)通过正交实验法,确立各工艺对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粒径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壳聚糖分子量,壳聚糖浓度,介质与壳聚糖酸溶液体积比及搅拌速度。
壳聚糖;
纳米粒;
制备工艺;
38.
组织工程用海藻酸钠纯化方法评价
朱静
;
马小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以BCA紫外法对海藻酸钠中的杂质蛋白进行检测,考察了不同产地海藻酸钠杂质蛋白的含量差异,采用不同纯化方法脱除海藻酸钠中杂质蛋白并进一步研究其分离纯化的机制,利用细胞毒性试验评价了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发现①不同产地海藻酸钠样品中的杂质蛋白含量差异很大。②考察了过滤、萃取、吸附、化学处理等方法脱除海藻酸钠中杂质蛋白的效果:过滤、乙醇萃取方法脱除蛋白效果均不明显;活性炭吸附法脱出杂质蛋白去除效果随着活性炭加入量的增大越来越好。
高分析材料;
海藻酸钠;
纯化方法;
蛋白含量;
39.
牛碳酸酐酶B在pH变性过程中集聚体的研究
陈清法
;
边六交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以及高效凝胶排阻层析法,对CAB在不同pH下变性去折叠中的集聚体以及集聚体沉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pH4.0-5.0处的中间体是可溶的;另一方面,进一步说明了pH4.0-5.0处的中间体通过分子表面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集聚体沉淀。
牛碳酸苷酶;
集聚体沉淀;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共价键;
40.
木粉燃烧工艺技术研究
吕庆淮
;
郑秀文
;
吕凤菊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通过分析木粉燃烧产生的烟气不能直接用于干燥刨花的主要原因,现联合多家科研院所成功研制出了RGB高效节能刨花干燥工艺与设备,通过合理的控制空气流量和木粉的流量,实现了木粉的完全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热利用率高、火焰含尘量低等特点。
烟气处理;
燃烧工艺;
木粉;
污染防治;
41.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聚酯的研究
刘文慧
;
赵娟
;
陈必强
;
谭天伟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以织物为载体的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来催化内酷的开环聚合以及二元酸二元醇的缩合,成功合成出了聚十五酸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通过研究其性能,表明,大环十五酸内酯聚合的效果比中等环己内酯的效果要好。
聚十五酸内酯;
固定化脂肪酶;
生物催化;
可降解材料;
42.
利用旋转膜组件超滤澄清乳酸发酵液研究
刘彬彬
;
苏仪
;
陈向荣
;
万印华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具有高通量的旋转膜组件,以乳酸发酵液为对象,考察了膜材料、截留分子量、压力、旋转速度对超滤澄清过程的通量的影响;鉴于发酵液中蛋白质的脱除对乳酸的进一步分离纯至关重要,因此将渗透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作为重要的考察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和转速条件下,100kDa与70kDa的稳定通量、透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当;随着截留分子量的降低,膜的稳定通量随之下降,透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也随之下降。因此,对于追求高通量的澄清过程可选用70kDa的PVDF膜,而对蛋白质脱除要求较高的过程,则可选用30kDa的PS膜。
旋转膜组件;
过滤性能;
蛋白质含量;
43.
MDEA-TETA溶液CO2解吸动力学
徐莉
;
侯凯湖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工作从工程应用出发,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活化剂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2.7molMDEA+0.3molTETA/L)为混合胺溶液,在解吸温度在343.15-373.15K范围内,采用动态法测定了该混合胺水溶液的CO2解吸速率。基于解吸机理,提出了该混合胺水溶液解吸CO2的简化解吸速率动力学方程,并据实验数据确定了CO2解吸速率动力学方程中各相关参数的关联式。
解析动力学;
二氧化碳;
混合胺溶液;
动力学方程;
44.
盐泥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处理的研究
周守勇
;
薛爱莲
;
赵宜江
;
李梅生
;
张艳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利用卤水净化工艺产生的废弃盐泥作为吸附剂,选择活性红A、活性黄B、活性蓝C和活性黑GR四种活性染料水溶液作为吸附体系,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盐泥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并研究了盐泥的循环利用性能,为盐泥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染料废水;
脱色处理;
盐泥;
资源利用;
45.
醛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研究
朱建国
;
丁月月
;
胡南
;
纪晓俊
;
黄和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在本研究中,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组和酿酒酵母线粒体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其醛脱氢酶基因(aldA),插入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UC18中,获得重组质粒pUC18-ald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aldA基因均获得成功表达。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来自肺炎克雷伯氏菌醛脱氢酶对于催化乙酞辅酶A还原过程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酶工程;
醛脱氢酶基因;
克隆表达;
大肠杆菌;
催化效率;
46.
合成间苯三酚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与发酵
肖丹
;
庞思平
;
高海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在研究荧光假单胞菌生防机制中发现其操纵子phlACBD与合成间苯三酚有关,因此对荧光假单胞菌2P24基因组中phlD进行了PCR和AT克隆,并采用E.coli BL21(DE3)/pET28a(+)高表达系统对phlD基因进行诱导蛋白表达。对构建的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28a(+)/phlD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并测定产物间苯三酚的含量。利用HPLC方法检测发酵液中产物间苯三酚的合成,发现发酵48h产量达到最大值,间苯三酚含量为1128mg/L。
发酵工艺;
重组大肠杆菌;
间苯三酚;
生物合成法;
47.
膨化石墨/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洪若瑜
;
李建华
;
黄光平
;
李洪钟
;
D.G.Wei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选用可膨胀石墨作为导电填充物,选用PE为聚合物基质制备得到了一种低电阻的导电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纯PE聚合物为绝缘体,加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石墨后,电阻降低了约6个数量级。膨化石墨的活化处理对PE聚合物的导电性能改善明显,活化后的聚合物/可膨胀石墨的电阻比活化前降低了近2个数量级。
导电复合材料;
可膨胀石墨;
聚乙烯;
制备工艺;
性能测试;
48.
磁旋光材料钇铁石榴石(YIG)的研究
洪若瑜
;
有金
;
李洪钟
;
D.G.Wei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YIG的应用、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及稀土元素对YIG的掺杂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YIG的研究状况,并通过自己的试验,进行制备过程的优化。
磁旋光材料;
钇铁石榴石;
稀土掺杂;
制备工艺;
49.
微囊化CHO转基因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研制
王为
;
吕国军
;
李娜
;
马小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首先考察了微囊化重组CHO细胞无血清培养的可行性,然后针对微囊化细胞的生理代谢特点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组分培养基中微囊化重组CHO细胞体外生长、蛋白表达的影响。
细胞培养;
生物微胶囊;
生理代谢;
蛋白表达;
50.
膜电生物反应器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王韬
;
叶祖芬
;
杜启云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膜电生物反应器(MBER),将膜分离技术与生化法、电化学、高级氧化法相祸合,以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苯酚为标的物,研究其降解动力学。并设计三中合理工艺装置,在实验条件下,对其进行参数拟合,三种工艺的动力学方程和各自的反应动力学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表明动力学方程与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良好。
污水处理;
苯酚;
降解工艺;
膜电生物反应器;
动力学;
51.
曝气量对净化槽生活污水处理的影响
刘继辉
;
王昶
;
刘楠
;
贾青竹
;
李桂菊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对好氧槽在不同曝气量的条件下,调查了净化槽内各部分污水的CODcr, BOD5,氨氮、硝态氮以及浊度,考察各部分污水水质随曝气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最佳曝气量。由实验结果可知,总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说明本实验开发的净化槽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生活污水;
净化槽;
曝气量;
排放标准;
52.
C16OH/AEO混合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的研究
吴燕
;
夏萍
;
王秉文
;
衣守志
;
吴家全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将长链脂肪醇(C16OH)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复配,制备了一种水分蒸发抑制剂。探讨了抑制剂在气水界面的铺展性能,研究了复配比例、温度、时间、环境因素等对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温度对分子膜蒸发比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可在气水界面自铺展形成混合分子膜,有效地抑制水分蒸发。
抑制剂;
制备工艺;
混合分子膜;
水分蒸发;
53.
克雷伯杆菌的偏好密码子与高频密码子分析
余劲聪
;
方柏山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文基于克雷伯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及酿酒酵母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和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RFSC)参数,确定它们各自的偏好密码子与高频密码子。结果表明,这三者的偏好密码子都为25个,且都偏好以TAA为终止信号。可知,克雷伯杆菌具有其独特的密码子偏性,与物种的亲缘关系类似,该偏性跟大肠杆菌比较差异较小,而与酿酒酵母差别极大,密码子优化时可依据它们各自的偏性进行有目的的同义密码子替换;另外可知,高频密码子集合是偏好密码子集合的子集,相对偏好密码子而言,通常数量更少、特异性更高的高频密码子,其对异源表达中密码优化问题的参考价值可能更高。
克雷伯杆菌;
偏好密码子;
异源表达;
终止信号;
54.
人血管内皮细胞与丝素材料粘附初期细胞的生化变化
秦博
;
方凯正
;
赵东旭
;
张志谦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选取细胞与材料在粘附初期24h内的4个时间点,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细胞的微管骨架形态进行观察,并依据观察结果,选取代表性的三个时间点,通过流式细胞术对介导细胞与材料粘附的细胞表面受体整合素β3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结果显示在细胞与材料发生粘附的早期,细胞的微管骨架系统会随生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在材料表面进行铺展,且由微观组织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在微管结构铺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解聚和重构,逐渐形成了24时丝状结构明显且极为伸展的微管骨架形态。
生物材料;
丝素蛋白;
微管骨架;
人血管内皮细胞;
55.
乙二醇降解PET聚酯的应用研究
王慧
;
李增喜
;
刘彦轻
;
张香平
;
张锁江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在催化剂醋酸锌存在的条件下,以乙二醇为溶剂降解PET聚酯。对得到的解聚产物进行了有效分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验证了所得主产物的纯度。并利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等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解聚的主产物为单体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酷(BHET)。实验结果表明,BHET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和原料配比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BHET的收率有最大值,最大值分别在反应时间为6h、催化剂用量为PET质量0.5%的条件下取得。
废物处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降解反应;
乙二醇;
56.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敏艳
;
李善法
;
王世祥
;
郑晓晖
;
边六交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将受体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猪β2-AR cDNA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猪肝脏组织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将其与pUC18载体体外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a,筛选阳性克隆。通过PCR检测、双酶切检测、重组质粒测序,证明β2-AR基因已成功克隆。这一工作为β2-A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大量高纯度受体的获得,和高效优质的受体筛药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肾上腺素;
受体技术;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动物模型;
57.
nHAP/类人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比较
高琛
;
米钰
;
范代娣
;
朱晨辉
;
骆艳娥
;
马晓轩
;
惠俊峰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根据自然骨的形成机理,选用由本实验室独创性研究的重组类人胶原蛋白 (RHLC)为基质,通过原位合成法和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原位合成法是一种有效改善复合材料均匀度和力学性能的方法,有望应用于人工骨多孔支架材料的构建。
生物医用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
人胶原蛋白壳聚糖;
合成工艺;
58.
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人工血管支架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孙秀娟
;
范代娣
;
朱晨辉
;
马晓轩
;
骆艳娥
;
米钰
;
马沛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首次用京尼平将类人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按透明质酸的不同添加量进行交联,采用冷冻干燥方法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 XPS分析、拉伸实验、小鼠皮下植入实验对各种血管支架的表面超微结构,表面元素,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C-HA(0.01%)组,HLC-HA(%0.1)组表面结构不均一,孔隙不规则,与HLC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而HLC-HA(0.05%)组的血管支架孔隙率达94.38%,孔的大小均一,分布均匀明显优于HLC组。三种配比所得到的HLC-HA血管支架干湿样的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纯类人胶原蛋白的血管支架,其中HLC-HA(0.05)组干样平均拉伸应力为1000±0.9 kPa;杨氏模量为78.66±10.6 Mpa。XPS分析结果HLC-HA复合支架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含量在HLC和HA的碳氮含量之间;氧元素含量低于HLC和HA的氧元素含量。
生物材料;
人工血管支架;
生物相容性;
交联剂;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