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芝麻酱

芝麻酱

芝麻酱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67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977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监督与选择、美食、四川烹饪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2017年四川省食品与营养学术年会等;芝麻酱的相关文献由731位作者贡献,包括汪传开、李俊廷、吴和建等。

芝麻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6.1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977 占比:93.71%

总计:5311篇

芝麻酱—发文趋势图

芝麻酱

-研究学者

  • 汪传开
  • 李俊廷
  • 吴和建
  • 汪学德
  • 卢长永
  • 孙汉巨
  • 王振
  • 侯利霞
  • 王健
  • 王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玲
    • 摘要: 白灵菇拌石花菜原料:白灵菇180 g,石花菜150 g,芝麻酱30 g,白酱油、葱丝、香油、味精各适量。制作:石花菜去蒂洗净,改刀成丝,投入沸水锅中焯水至熟,捞起,用纯净水凉透,沥干水,入盘;白灵菇洗净,切成丝,投入沸水锅中焯水至熟,捞起,用纯净水凉透,沥干水,也入盘,加葱丝、白酱油、芝麻酱、香油、味精、拌均匀即成,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消积化瘀、镇咳消炎。
    • 孙晶岩
    • 摘要: 我的烹饪生涯始于9岁——父母长年驻外,请了一个保姆照看刚出生的妹妹,保姆是回族,不方便给我们做饭,厨师之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我肩上。那年月物资供应紧张,布匹、米面、油、肉、蛋、芝麻酱粉丝、豆腐,甚至手表,都需要或凭券或凭本购买,花生瓜子只有过年过节才能每家买一点儿;排一小时大长队买几斤肉、几块豆腐的事儿我都干过。
    • 许仕文; 张国治; 李志建; 孙强; 黄纪念
    • 摘要: 对芝麻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焙炒,研究焙炒方式对芝麻酱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焙炒方式(油炒锅、微波炉、电磁转锅)和出料温度(170、180、190°C)下芝麻酱离心析油率、粒径、质构、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焙炒方式下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变化显著,油炒锅焙炒的芝麻酱离心析油率最低,电磁转锅焙炒的芝麻酱离心析油率最高。电磁转锅将芝麻焙炒至170°C出料制得的芝麻酱D50最低,为33.73μm。3个焙炒方式下芝麻酱的硬度、黏聚性和黏度均为油炒锅的最高,电磁转锅的最低。芝麻酱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醛类、醇类、吡嗪类和烃类,相对含量基本超过10%,其中吡嗪类物质最多,相对含量为34.17%~75.44%。壬醛、1-辛烯-3-醇、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和2-戊基吡啶等风味物质存在于大多数芝麻酱中,而且相对气味活度值很高,说明它们是形成芝麻酱风味的主要物质。焙炒方式和出料温度对芝麻酱的感官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芝麻在油炒锅焙炒至180°C出料制得的芝麻酱感官最佳,得分最高,为90.82。
    • 蒋孟圆; 陈俊秀; 农蕊瑜; 申颖; 李洁; 胡琳; 李文廷
    • 摘要: 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芝麻酱、花生酱及黄豆酱中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样品采取乙腈-甲酸-水(70∶1∶29,体积比)混合溶液提取,利用多功能净化柱净化,采用1%的甲酸水相和混合甲醇-乙腈有机相进行梯度洗脱,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采用内标法定量。5种真菌毒素在浓度0.10~1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测定的方法检出限为0.05~0.20μg/kg,定量限为0.20~0.70μg/kg,3个添加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7.1%~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1.18%~5.26%。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快速准确,可适用于多种调味酱中5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监测情况分析。
    • 古元梓; 邓玲娟; 魏永生
    • 摘要: 建立了一种用浓HNO_(3)+30%(质量分数)H_(2)O_(2)体系进行微波消解预处理陕西产地芝麻酱样品,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在线检测样品中的1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调整优化了仪器参数,确定了各元素的分析线和检出限,检出限为0.0001~0.2300 mg/kg;配制系列标准溶液,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结果表明,待测样品中含有15种矿质元素,Ca、P、Mg和Al元素的含量高于1000 mg/kg;Fe、Si和Zn元素的含量高于100 mg/kg;Cr元素的含量很少;样品加标回收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96.0%~104.6%,测定结果的RSD为1.06%~4.63%。该方法试剂用量少,快速简便,精确度和准确度也较高,可以作为芝麻酱中多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
    • 任秀; 王亚萍; 白继超; 周巍; 张晓东; 陈怡文; 崔生辉; 林兰
    • 摘要: 针对花生致敏蛋白Ara h2、Ara h3及芝麻蛋白2S albumim,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纯芝麻酱中上述蛋白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方法学验证显示均良好。验证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纯芝麻酱DNA进行芝麻蛋白2S albumim基因、花生蛋白Ara h2基因的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花生致敏蛋白Ara h3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90批样品均含有芝麻成分,CT值为22.00~33.80,其中45批次还检出花生成分,CT值为25.60~38.60;酶联免疫吸附法除检出此45批次外还另检出38批次含有花生成分。通过结果比对分析及灵敏度检测研究发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出限更低。二者检测结果虽有差异,但不矛盾,均可用于纯芝麻酱中花生源检测。高含量样品检测时可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低含量或无法预估的样品可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目前无芝麻酱中过敏原检测相关标准,该研究可作为基础研究的可靠数据并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建立相关方法,更好的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 施梦娇; 孙汉巨; 袁传勋; 金日生; 沈阳; 沈源
    • 摘要: 本文采用芝麻原酱、奇亚籽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制备低脂稳定型复合芝麻酱。以离心出油率和硬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乳化剂添加量、单甘酯与蔗糖酯复配比、搅拌时间、搅拌温度对复合芝麻酱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酱体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5%奇亚籽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芝麻原酱10.82%的粗脂肪含量,当乳化剂添加量为1.6%、单甘酯与蔗糖酯复配比为2.6:1、搅拌温度71°C、搅拌时间9.5 min时,复合芝麻酱的出油率为2.61%,远低于芝麻原酱,感官品质更好。复合芝麻酱表现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黏度随温度变化缓慢,稳定性优于市售芝麻酱
    • 马成; 刘淑芸; 孙汉巨; 何述栋; 沈阳; 沈源; 马钢; 金日生; 裴慧
    • 摘要: 本文以白芝麻为主要原料,生姜、大蒜、牛肉、辣椒及花椒等为辅料,开发了一款风味极佳、营养丰富的低脂芝麻复合酱。以感官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芝麻的最佳焙烤温度与焙烤时间。随后,以颗粒度和析油度为评价指标,确定了芝麻酱的研磨时间。最后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行L18(36)正交试验,优化低脂芝麻酱的制作工艺,其结果为:烘烤温度200°C、烘烤时间25 min、研磨时间15 min、芝麻酱100 g、生姜30 g、大蒜40 g、辣椒40 g、牛肉50 g及花椒2 g。最后,对产品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发现产品中粗脂肪含量比市售芝麻酱低22.29%,粗蛋白含量及总糖含量比市售芝麻酱高8.41%和7.27%,降低脂肪含量的同时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将为低脂芝麻酱的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陈源树; 曾国权; 任郑骅; 蔡锦昂; 徐瑾涛
    • 摘要: 芝麻酱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营养而美味的调味品,广泛应用于火锅蘸料、凉拌菜、面食和糕点等,深受消费者喜爱。芝麻酱中是否含有或者仅含有芝麻成分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广东地区市售的44份芝麻酱样品进行了多种植物源性成分(芝麻、花生、大豆、玉米)检测。结果显示,44份芝麻酱样品均检出芝麻源性成分,符合率为100%;多种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与产品标称信息相符的数量为36份,符合率为81.82%。
    • 徐龙
    • 摘要: 2009年初,我前往以色列为即将出版的拙作《犹太和以色列国钱币》一书补充资料做准备。先后拜会了以色列中央银行、以色列钱币协会、耶路撒冷博物馆及特拉维夫国土博物馆负责人,得到热情的接待和真诚的帮助。拍摄与巴勒斯坦、以色列钱币上出现名胜古迹角度一致的图片也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记得在伯利恒拍摄犹太先祖圣址“拉结墓”和基督教遗迹“圣墓大教堂”建筑之后已近午时,发现附近有一家巴勒斯坦人经营的餐馆,就径直落座,特意点了“胡姆斯(Hummus)”及其他当地食物。“胡姆斯”这道特色的蘸酱是中东地区的传统美味,其主料就是鹰嘴豆泥和芝麻酱(Tahini),再加入大蒜、橄榄油和柠檬汁等混合而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