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SR

DSR

DSR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9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8年OA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2007年港澳内地信息论学术研讨会、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DSR的相关文献由71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华、叶金才、康一鸣等。

DSR—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85.7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2.67%

专利文献>

论文:39 占比:11.57%

总计:337篇

DSR—发文趋势图

DSR

-研究学者

  • 刘庆华
  • 叶金才
  • 康一鸣
  • 李腊元
  • 黄声培
  • 何垣鑫
  • 肖菁颖
  • 夏征兵
  • 张咏梅
  • 朱西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郭玉龙
    • 摘要: 文章为了研究高黏沥青储存稳定特性,制备三种高黏沥青(TPS、S、A/S),并采用离析软化点法和基于DSR试验的离析指数法分析各高黏沥青随储存时间变化的储存稳定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两种高黏沥青黏度均已达到TPS高黏剂改性水平,且具有更高的软化点,但二者延度较TPS高黏沥青有所减小;离析软化点差法储存稳定性优劣排序为TPS>S>A/S,基于DSR的离析指数分析储存稳定性优劣排序为S>TPS>A/S。由此得出:S改性沥青剂具有作为高黏沥青使用的潜在特性;采用DSR的离析指数法评价结果与传统软化点差法存在一定差异,但应优先采用离析指数法,且推荐将离析指数≤0.8作为离析的判断标准。
    • 李宁利; 朱壮壮; 栗培龙
    • 摘要: 文章采用4类生物质油和6种常用石油沥青为原料制备生物沥青,基于三大指标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和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不同生物质油在不同掺量下得到的生物沥青短期老化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变化以及对石油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的影响,探究生物质油对6种石油沥青的适用性、合理替代范围以及生物沥青改性机理。研究表明:4类生物质油中,松木类和稻壳类生物质油替代路用石油沥青的适用性较好;随着生物质油掺量的增加,生物沥青针入度增大、软化点和延度降低,短期老化后,针入度和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随着松木类和稻壳类生物质油的替换,生物沥青高温性能较石油沥青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较小,高温性能仍与石油沥青相近;生物沥青低温性能较石油沥青优劣程度不同,但两种生物质油的替换均能提高伦特70#沥青的低温性能,且两类生物质油与石油沥青共混过程主要为物理变化。松木类生物质油和稻壳类生物质油对6种石油沥青的推荐替代掺量均为10%~20%。
    • Inam Ullah Khan; Muhammad Abul Hassan; Muhammad Fayaz; Jeonghwan Gwak; Muhammad Adnan Aziz
    • 摘要: Most interesting area is the growing demand of flying-IoT mergers with smart cities.However,aerial vehicles,especiall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have limited capabilities for maintaining node energy efficiency.In order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IoT is a key element for smart cities.While improving network performance,routing protocols can be deployed in flying-IoT to improve latency,packet drop rate,packet delivery,power utilization,and average-end-to-end delay.Furthermore,in literature,proposed techniques are verymuch complex which cannot be easily implemented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This issue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weight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in flying-IoT networks.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blem in flying-IoT.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internet of flying vehicles using DSDV routing.ISH-DSDV gives the notion of bellman-ford algorithm consisting of routing updates,information broadcasting,and stale method.DSDV shows optimal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routing protocols.Nomadic mobility model is utilized in the scenario of flying networks to check the performance of routing protocols.
    • 景文; 董伟智; 武继开
    • 摘要: 将不同复配比例的纳米SiO_(2)粒子和OMMT加入熔融状态的基质沥青中,通过常规、流变性能试验,探究改性剂对沥青物理及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老化试验,分析改性剂在改善沥青抗老化性能上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复配改性剂的最佳掺量为3%的OMMT+4%的纳米SiO_(2)粒子,且该复配比例下的改性剂可显著提高沥青材料的黏弹性、抗高温、抗老化、抗车辙等性能。
    • 宋聪聪; 张青; 魏艳楠; 程雅琼
    • 摘要: 为掌握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胶浆性能,制备不同PPA掺量和粉胶比沥青胶浆,采用锥入度、动态剪切流变(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分别对其抗剪强度、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A改性沥青胶浆抗剪强度随PPA掺量和粉胶比的增加而增加,其中PPA掺量超过1.5%后增加速率降低,粉胶比超过1.0后增加速率提高;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胶浆高温抗变形能力增强,弹性成分比例提高,高温性能温度敏感性降低,而粉胶比增加时高温抗变形能力增强,弹性成分比例和高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基本不变;PPA改性沥青胶浆低温性能随PPA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粉胶比的增加而降低,但试验温度降低到-12°C及以下时两者效应均被弱化,尤其对PPA掺量表现明显.
    • 柳毅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掺量TLA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通过对掺量为0%、10%、15%、20%、25%、30%、35%、40%、45%、50%的10组TLA改性沥青分别进行软化点、黏度、沥青动态剪切(DSR)、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MSCR),并与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进行关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0%掺量的TL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同时各种评价TLA沥青高温性能的方法中,现有规范软化点评价方法与车辙试验结果关联性相对较差,MSCR测得的Jnr3.2与车辙试验结果关联性最强,建议采用MSCR作为TL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方法.
    • 陈细生
    • 摘要: 介绍了自组网的有关特性和按需路由的必要性,分析了按需路由的协议原理并对DSR协议进行了实现,最后通过测试验证,在低宽带网络中保证了路由的快速获取及很好的用户体验.
    • 张苏龙; 李华; 王捷
    • 摘要: 基于微胶囊的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路面对于早期微裂纹的自愈合能力,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热重(TG)和DSC(差示扫描量热法)试验,评估自愈合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并通过DSR试验评估不同掺量下,沥青在加载—间歇—加载过程中的模量变化,计算不同损伤度下的HI值,进而评估微胶囊对沥青胶结料自愈合性能的改善效果.
    • 张利民
    • 摘要: 采用压力老化试验(PAV)对三种再生沥青进行长期老化,通过沥青组分分析、三大指标、DSR试验和BBR试验,分析老化作用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沥青经老化后,再生沥青B的饱和分含量增加,胶质含量降低,与其他沥青老化后组分变化不同;再生沥青A的软化点增长幅度最大,针入度和延度降低幅度最小;再生沥青C的抗车辙因子小于其他两种再生沥青;当温度低于70°C时,抗车辙因子对温度变化敏感;回收沥青的蠕变劲度高于其他沥青,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与基质沥青相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