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合发酵

混合发酵

混合发酵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2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15684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中国沼气、安徽农业科学、现代食品科技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届益生菌与健康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全国城镇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技术创新高级研讨会等;混合发酵的相关文献由2932位作者贡献,包括梁贵秋、聂良文、韦伟等。

混合发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2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5684 占比:99.85%

总计:316174篇

混合发酵—发文趋势图

混合发酵

-研究学者

  • 梁贵秋
  • 聂良文
  • 韦伟
  • 乐波灵
  • 于永霞
  • 李标
  • 潘启寿
  • 钟虹光
  • 黄世洋
  • 刘唤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祝家盛; 武旋; 张无敌; 尹芳; 王昌梅; 赵兴玲
    • 摘要: 研究了2 MPa和220°C条件下水热预处理玉米秸秆和猪粪不同比例混合的沼气发酵特性,旨在探究粪草比对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秸秆和猪粪的资源化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粪草比2∶1混合发酵可以有效提高水热预处理玉米秸秆单独发酵产气效率,缩短产气周期;粪草比低于1∶1会抑制产气效果.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与猪粪混合发酵时,粪草比为2∶1的总产气量和能源转化率最大,分别为10017 mL和56.51%,TS产气率和VS产气率分别达到429 mL/g和515 mL/g.发酵过程中原料有一定的降解,其中粪草比2∶1的TS消减率和猪粪单独发酵的VS消减率最大,分别为34.07%和44.82%.
    • 曹云; 侯宗敏; 董存柱; 曹凤勤; 陶敏; 余森泉; 夏玉莲; 伍显锋
    • 摘要: 为了研究海洋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ABC19819和短柄青霉菌Penicillium Brefeldianum ABC190807混合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手段对混合发酵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分析技术(1H NMR、13C NMR、ESI-MS)及文献对比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以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对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2株真菌混合培养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gathic acid(1)、4-羟基苯甲醛(2)、nafuredin(3)、4-羟基-3,6-二甲基-2H-吡喃酮(4)、甲瓦龙酸内酯(5)和brefeldin A(6),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由哈茨木霉与短柄青霉菌的混合发酵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3对埃及伊蚊3龄幼虫表现出明显的毒杀活性,处理72 h后的LC50值分别为162 mg/L和240 mg/L。该研究对于通过混合发酵得到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王奇盛; 高瑞杰; 缪礼鸿; 廖卫芳; 邓灿; 陈家晖; 范培文
    • 摘要: 为了降低米酒的高级醇含量,提高米酒品质,以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es fibuliger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菌株混合发酵制备米酒,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W.anomalus、S.fibuligera、S.cerevisiae按1∶1∶1比例制备米酒品质较好,米酒高级醇含量为164.95 mg/L,感官评分为87.3分。米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10^(6) CFU/mL、后发酵温度21°C、后发酵时间2.5 d。在此优化条件下,米酒感官评分为90.1分,高级醇含量为153.1 mg/L,与优化前相比,其高级醇含量下降了7.2%,感官品质有所提高。
    • 赵剑雷; 邱树毅; 王晓丹; 袁梦; 周鸿翔
    • 摘要: 为研究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Wa)K-008在混菌发酵中的应用潜力以及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ZM-005共发酵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使用保藏的两株菌进行混合发酵,以纯接种Sc和Wa作为对照,通过监测发酵体系中不同菌种的生物量、葡萄糖、乙醇、发酵时间以及CO_(2)质量损失变化探究其相互作用方式。研究发现,在混合发酵24 h后,Wa菌株出现生长停滞和死亡的现象,但Sc菌株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初步排除Wa早期死亡现象是Wa自溶和凋亡,再通过发酵上清液实验和乙醇耐受实验,发现Wa菌株在发酵前期出现的死亡现象不是营养物质缺乏以及Sc产生有毒代谢物的作用。分别通过添加高浓度Sc细胞、破碎Sc细胞和死Sc细胞进行混合发酵,发现Wa在前期出现死亡现象是由于体系中存在高浓度的活Sc细胞,而与死亡和破碎Sc细胞无关。进一步通过透析实验探究其作用机制,透析袋将Sc与Wa细胞分离,避免两者之间出现接触,实验发现Sc和Wa都能在体系中正常生长。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设计的混合发酵体系中,Wa在混合发酵前期出现生长停滞和死亡现象是由于高浓度的活Sc细胞通过细胞-细胞接触机制导致。
    • 梁丽红; 高娉娉; 张馨文; 康文军; 李敏; 王婧
    • 摘要: 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LT)具有高产L(+)-乳酸特性,可作为葡萄酒酿造中的生物酸化剂;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SP)具有较高的乙醇发酵和苹果酸转化能力。以优选的本土酵母菌株为发酵剂,旨在探讨优选非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为其增香酿造和感官特性的调整作用提供参考。试验以美乐葡萄为原料,将本土菌株LT和SP分别以10^(3)∶1、10^(4)∶1和10^(5)∶1的比例混合接种发酵,并以商业酿酒酵母(Vintage Red,VR)单独发酵为对照。结果表明,在混合发酵中,SP定殖能力良好,始终存在于酒精发酵过程,LT在第4天达到最大生长量后开始逐渐下降,发酵结束时(14 d)无法检测到该菌株的存在。SP酒样的苹果酸降解率达81.86%,不同比例同时接种酒样的苹果酸降解率为67.91%~75.35%,乳酸产量为2.71~2.85 g/L。LT菌株接种比例的增大有利于提高C_(6)醇,中链脂肪酸乙酯,琥珀酸二乙酯和乳酸乙酯等香气物质的含量,其中以10^(5)∶1比例接种的酒样增加最为显著。感官分析表明,高比例同时接种处理明显增加酒样的花香和果香。综上,LT和SP以10^(5)∶1的比例同时接种在提升葡萄酒香气和改善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夏鸿川; 张众; 孙丽君; 李伟; 张军翔
    • 摘要: 为研究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的混菌发酵接种工艺,以单一酿酒酵母发酵作为对照,选用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Yun268、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Z9Y-3和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i)C735三种优选非酿酒酵母,分别与酿酒酵母进行不同比例接种(10∶1、1∶1)及不同时间接种(提前48 h顺序接种、同时接种)的发酵方案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评价酒样理化及香气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混菌发酵处理均提高了0.38~1.11 g/L葡萄酒甘油产量,同时降低了0.33%~1.9%乙醇体积分数。发酵毕赤酵母Z9Y-3与酿酒酵母按10∶1比例同时接种,在确保乙醇发酵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够显著增加干浸出物含量23.6%,增加甘油含量4.6%,此外在香气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产香特性,显著增加芳樟醇、β-大马士酮、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甲酯和辛酸异戊酯等30种香气物质的含量,使挥发性成分总量提升45%,并在感官上增强了葡萄酒的浆果香、热带水果香、花香和坚果香,因此可作为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的理想混菌发酵方案。
    • 汤昀; 朱教宁; 庞震鹏; 刘月; 李永平; 史向远
    • 摘要: 根据原料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程度及处理后的发酵产气试验,筛选适宜的菌剂和添加量。选取市场上常见的7种复合菌剂,将其活化后接到玉米秸秆中,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纤维素含量测定,结合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得出,菌剂1和菌剂5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较高,分别为21.98%,19.86%,故选取菌剂1和菌剂5作为产气发酵潜力试验的预处理剂。将2种菌剂分别设置5个接种浓度(0.2%,0.5%,1.0%,2.0%,5.0%)处理,以未处理的秸秆发酵组合作为对照,将玉米秸秆与牛粪(VS)比为5∶5比例后混合进行厌氧发酵,经测定,菌剂1和菌剂5最佳预处理量为菌占干秸秆量的2.0%。菌剂1在此用量下,累积产气量、VS产气量及产甲烷总量是所有组合里最高的,分别为10403.4 mL,326.52 mL·g^(-1),5892.66 mL,高出对照18.83%,19.32%,21.44%。菌剂5在此用量下,日产气量为647.34 mL·d^(-1),累积产气量为10329.13 mL,产甲烷总量为5807.28 mL。综上,菌剂对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可加快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速度,和牛粪混合后进行厌氧发酵,对累计产气量、VS产气量和产甲烷总量均有促进效果,对提高厌氧发酵效率,提升畜禽粪污处理速度,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 罗来庆; 林海明; 焦宇知; 丁玉勇; 张浩东; 张峰
    • 摘要: 为研究自选非酿酒酵母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选取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i)HSX-5、长孢洛德酵母(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MNS-6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brueckii)YQX-8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WRI 796混合发酵赤霞珠葡萄酒,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检测其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相较于酿酒酵母单菌发酵酒样,菌株HSX-5和YQX-8混合发酵酒样中己酸乙酯提升了2倍,菌株HSX-5、YQX-8、MNS-6混合发酵酒样中的辛酸乙酯分别提升76.6%、35.5%、5.5%,乙酸乙酯含量增加均为10%,混合发酵增强了葡萄酒花果类香气及醇香;同时混合发酵各组均产生了新物质,增加了葡萄酒风味体系的丰度。PCA结果表明,菌株HSX-5和YQX-8混合发酵的发酵酒样主要贡献香气种类较多且气味活度值(OAV)较高,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显著。
    • 胡萍; 王婷婷
    • 摘要: 以高粱和玉米为原料,以原料比、料液比及酒曲添加量为单因素设计试验,采用单因素正交分析方法对蒸馏白酒的酒精度和出酒率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高粱玉米原料比为1∶3,料液比为1∶2.5,加酒曲量为0.9%时,生料白酒的酒精度和出酒率最高;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高粱玉米最佳原料比为1∶3,料液比为1∶2,加酒曲量为1.0%,此时酒精度11.17%vol,出酒率72.3%,蒸馏后白酒总酸含量0.33%~0.59%,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 周萌萌; 董修涛; 付寒奇
    • 摘要: 实验考察普罗威登斯菌、酵母菌群和米曲霉3种菌群混合制曲与酵母菌群、米曲霉两种菌群混合制曲对酿造酱油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有机硒含量以及氨基酸态氮和总氮含量较高。实验组添加有机硒酱油产品抗氧化性高于对照组,可有效延缓被氧化的时间。3种菌群混合制曲的风味物质更加突出,品质更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