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木聚糖

木聚糖

木聚糖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67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8382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林产化学与工业、生物质化学工程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暨第八届中日酿造/食品/营养/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四川省营养学会学术年会、2013非粮生物质能源年会——燃料分会、2011年中国崇左蔗糖业发展大会等;木聚糖的相关文献由318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和平、姚斌、张淑芬等。

木聚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7 占比:1.64%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8382 占比:98.26%

总计:18708篇

木聚糖—发文趋势图

木聚糖

-研究学者

  • 李和平
  • 姚斌
  • 张淑芬
  • 罗会颖
  • 王亚茹
  • 柏映国
  • 黄火清
  • 黄遵锡
  • 孟昆
  • 杨培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蒙; 林宇; 黄日波; 杜丽琴
    • 摘要: β-木糖苷酶是木聚糖水解酶系中的重要一员,可以和木聚糖酶协同水解木聚糖,被认为是木聚糖水解的关键酶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除水解木聚糖外,β-木糖苷酶还可以水解含有木糖基的化合物,如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部分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等,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此外,部分微生物来源的β-木糖苷酶还具有转糖苷功能,可以将供体的木糖基转移到糖类或者醇类的受体上,形成新的糖苷类化合物。本文对β-木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结构、催化机制、功能、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β-木糖苷酶未来在菌种筛选、底物利用及结构研究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β-木糖苷酶的研究提供参考。
    • 陈海珊; 张国柱; 王磊; 周玉恒; 刘金磊
    • 摘要: 木聚糖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外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聚糖,而木质纤维素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3大组分构成的复杂结构是获得木聚糖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从木质纤维素中制备木聚糖的主要方法及分离纯化策略,介绍木聚糖在食品、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木聚糖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李柬龙; 陈胜; 李海潮; 张逊; 许杜鑫; 史梦华; 许凤
    • 摘要: 【目的】研究轻木化学组成、纤维细胞壁分层结构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探究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厘清轻木细胞壁超微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提高其利用附加值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轻木与我国常见阔叶木树种杨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水解法分析两者的化学组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等表征纤维细胞壁分层结构、微区化学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特征。【结果】轻木与杨木乙酰基质量分数分别为9.52%和5.61%。轻木纤维细胞壁S3层厚度占细胞壁总厚度的5.49%,比杨木的(3.86%)高。轻木纤维细胞次生壁中微纤丝角最大为30°,比杨木的(40°)小。轻木胞间层、S2层中微纤丝取向排列比杨木相应壁层更加规整。【结论】与杨木相比,轻木木聚糖的乙酰化程度、细胞壁分层结构、纤维素聚集态结构均有明显差异。轻木木聚糖的乙酰化程度更高,纤维细胞壁S3层厚度占细胞壁总厚度的比例更高,S2层中微纤丝角更小,胞间层和S2层中微纤丝排列更加规整。以上发现从化学结构和超微结构方面解释了轻木高强轻质的主要原因,为解译木材细胞壁化学组成和超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以及轻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 林琦璇; 刘昕昕; 李理波; 彭锋; 任俊莉
    • 摘要: 木质纤维生物质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主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半纤维素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一种丰富、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其可水解制备重要化学品以及改性制备多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半纤维素分子模拟应用研究进展,从半纤维素大分子形态及其与纤维素结合方式的分子模拟研究和半纤维素制备化学品及材料的分子模拟研究2个方面进行阐述,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身的大分子形态对木质纤维生物质三大素的提取利用具有显著影响。分子模拟有利于理解过程机理,对反应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最后对分子模拟在半纤维素研究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目前半纤维素分子模拟的空白领域,主要包括半纤维素液化生产生物油、木糖异构化生产木酮糖、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其他的半纤维素基材料等,这些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 肖本胜; 刘冉; 李海明
    • 摘要: 针对水热法提取半纤维素耗时长、提取率低等不足,探讨了利用碱法提取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液比、氢氧化钾质量浓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半纤维素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碱法提取工艺条件。碱法提取半纤维素的较适工艺条件为液比1∶12、碱液质量浓度60 g/L、保温温度80°C、保温时间120 min,较适条件下半纤维素的提取率为21.5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液相分离提纯所得半纤维素产品主要成分为聚木糖。产品为下游生产功能性低聚糖提供了原料来源。
    • 金旭宸; 项舟洋
    • 摘要: 利用木聚糖酶非均相处理木聚糖,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制备出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聚糖样品(X0~X6),并使用质量分数2%或4%的NaOH溶液对酶处理木聚糖进行分散或溶解,再经乙醇沉淀得到经碱液处理的木聚糖样品。通过对酶处理的木聚糖以及进一步经碱液处理的木聚糖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重点探讨了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均相的木聚糖酶处理2.5 h,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降至25 700,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为5 400,多分散指数(PDI)为4.73;之后,随着酶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木聚糖M_(w)变化不大,M_(n)继续下降,PDI继续升高。非均相的木聚糖酶处理以及进一步的非均相碱液(2%NaOH溶液)处理可以破坏木聚糖的水合晶结构,使其XRD特征峰的峰强变弱,结晶度降低。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酶解木聚糖进行均相碱液处理,完全溶解于4%NaOH溶液,重新沉淀后的木聚糖XRD谱图显示木聚糖水合晶完整的结晶结构能够再度形成,且结晶度与未处理木聚糖相比变化较小,说明非均匀地降低木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结晶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 李朱霖; 李德民; 傅英娟; 田国钰; 王兆江; 秦梦华
    • 摘要: 以杨木为原料,在温度180~200°C的高温条件下进行5~10 min的水热处理,探讨不同条件和不同处理次数对木质素和聚木糖溶出的影响以及水热处理前后杨木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温度能够显著强化聚木糖和木质素的溶出,聚木糖组分的残留率从180°C的74.5%降低至200°C的38.2%,木质素的残留率从180°C的91.7%降低至200°C的73.9%。多次水热处理能够进一步脱除聚木糖和木质素。水热处理后杨木的孔径、比孔容积和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平均孔径由未处理的19.03增加至200°C处理后的40.80,BJH比孔容积增加6倍以上,BET比表面积由未处理的2.67 m^(2)/g增加至200°C处理后的9.54 m^(2)/g。杨木水热处理后孔隙结构的变化使其具有制备碳吸附材料和催化载体材料的应用价值。
    • 韦罗璐; 农承涛; 周玉盼; 邱海娟; 李坚斌
    • 摘要: 文章综述了氯磺酸法、浓硫酸法、氨基磺酸法和三氧化硫法等4种木聚糖硫酸酯化修饰方法及其特点。指出硫酸酯化修饰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当多糖在强酸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反应时多糖容易随机降解成小分子,产物的分子量和取代度不稳定,会失去其原始的生物活性;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低,反应在非均相体系进行,导致硫酸基团的取代度较低,生物活性低。提出在硫酸酯化修饰时适当添加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多糖降解;或通过添加无机盐/有机溶剂体系和离子液体以提高多糖溶解性,构成均相体系,利于反应进行等建议。
    • 李霞; 陈海鸥; 韩淑芳; 陆凤莹; 周玉恒; 单杨; 李静
    • 摘要: 为探究羧甲基化木聚糖作为益生元的潜能,采用NaOH-氯乙酸反应体系对木聚糖进行羧甲基化修饰,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探究其抗消化性,并利用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几种益生菌对其益生元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化木聚糖在1609、1405、1320 cm-1左右有特征吸收峰,表明羧甲基化修饰成功,且取代度为0.68;在模拟唾液、胃液和小肠液的消化实验中,羧甲基化木聚糖的水解度分别低于9%、5%和6%,表明其能抵抗人体消化道消化;羧甲基化木聚糖对4种供试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羧甲基化木聚糖对益生菌生长繁殖的最适质量浓度为30 g/L,在24~36 h能达到生长最大量.以上结果表明羧甲基化木聚糖是一种潜在的益生元.
    • 彭锋; 饶俊
    • 摘要: 木聚糖作为阔叶木和禾本科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可降解等特点,近年来成为备受关注的功能天然高分子。木聚糖基膜材料因气体阻隔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环境友好等特性,在造纸、食品包装、涂层、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木聚糖具有水溶性和成膜性较差、膜材料极易吸湿和力学强度低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因此,如何改善这些缺陷将是木聚糖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和难点。木聚糖通过化学改性可赋予其刺激响应性、离子性、热塑性等新的特性,增加木聚糖的溶解性、疏水性和改善其可加工性能,是实现木聚糖在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的重要途径。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木聚糖醚化、酯化、氧化和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木聚糖衍生物取代度、产率和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木聚糖基膜材料的制备策略与应用,如通过内增塑、外增塑、聚合物增强等实现了木聚糖基膜材料的高效制备,并探讨了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及缺陷,为木聚糖今后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