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官品评

感官品评

感官品评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25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乳业科学与技术、啤酒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二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 、第12届两岸三地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等;感官品评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奇慧、白雪、刘卫星等。

感官品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12.82%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84%

专利文献>

论文:1125 占比:86.34%

总计:1303篇

感官品评—发文趋势图

感官品评

-研究学者

  • 郭奇慧
  • 白雪
  • 刘卫星
  • 张少辉
  • 李景明
  • 胡新宇
  • 韩兴林
  • 吕月明
  • 张荣欣
  • 曾智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爱珍
    • 摘要: 采用陶缸、不锈钢罐和不锈钢罐加陶瓷体3种贮存方式对新产汾酒进行贮存,并对所贮汾酒进行为期一年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评跟踪,探究陶瓷体对汾酒贮存过程酒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锈钢罐中添加陶瓷体的方法,在相同贮存期内可以有效提升感官品质,且主要理化指标变化正常,但未对其他理化及卫生指标进行持续跟踪,使用陶瓷体在贮存过程中是否会引入其他成分影响酒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任琛; 张爱珍
    • 摘要: 目前,汾酒的除浊以活性炭除浊方式为主,此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对酒体吸附能力强,导致香气成分损失大,对中高端酒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活性炭除浊和冷冻除浊两种除浊方式在汾酒中的应用,通过对感官品质及理化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得出两种除浊方式在汾酒生产应用过程中的利弊,为汾酒原酒合理选择除浊方式提供依据。
    • 秦连; 孙健; 樊阿萍
    • 摘要: 本文探究了黄酒感官品评结果与实验室理化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使感官统计数据准确反映黄酒质量的优劣和质量稳定性。基于绍兴主要黄酒酿造企业的黄酒的感官品评数据结合实验室理化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运用概率图验证感官品评分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数据对比,发现各类型黄酒的质量稳定性、生产单位之间黄酒质量稳定性都存在明显差异。通过黄酒感官品评分数与实验室理化检测数据的相关性验证,发现加饭酒感官品评分数与糖度呈现很高的正相关性,甜型黄酒感官品评分数与糖度也呈现正相关性。
    • 程小珂; 李梅芳
    • 摘要: 通过感官品评分析蓬莱产区的8种葡萄酒,对香气描述符进行频数分析,即葡萄酒香气总分析和干红、干白两种葡萄酒香气的分类描述。根据各香气描述符出现频数的多少,选取了66个研究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实证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127%,特别是前两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70%,且均以果香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主成分中出现异味现象。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选取36个描述语,与酒种进行对应分析,发现除了冰酒之外,干白与干红的香气区分度比较明显,半干桃红、桃红与半甜桃红处于二者之间。
    • 张春林; 何菲; 李喆; 何珺珺
    • 摘要: 为了区分酱香型白酒不同轮次基酒,对茅台镇49个酱香型白酒基酒样品进行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评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各轮次基酒的总酸、乙酸乙酯、正丙醇含量随着轮次数增加而减少,总酯、乳酸乙酯含量先增后减,醇类、醛类和己酸乙酯含量基本保持稳定。感官品评结果显示,各轮次基酒的风格随着轮次数增加由酯香、粮香、酸、涩向酱香、甜、丰满过渡,最终表现为焦香、苦、丰满。基于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结果的层次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酱香型白酒不同轮次基酒的分类,不同轮次基酒样品可划分为三类:(1)一、二轮次基酒;(2)三、四轮次基酒;(3)五、六、七轮次基酒。
    • 张翔; 孙玉霞; 张将; 魏雯可; 丁燕; 汤晓宏; 韩晓梅; 林雪青; 赵新节
    • 摘要: 以红香蕉、青香蕉、大国光、小国光、红富士5个苹果品种为原料酿造苹果酒,分别从苹果汁、苹果酒的理化指标、苹果酒的香气组成及感官质量等方面考察苹果品种对苹果酿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个品种苹果中,红富士苹果表现出较好的酿酒特性,另外几种苹果酒也表现出明显的品种特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青香蕉、红香蕉的出汁率较低;红香蕉、青香蕉特征香气为丁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等;小国光、大国光特征香气为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β-大马酮和β-紫罗兰酮等;红富士特征香气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异戊酸乙酯等;大国光、小国光和红富士果香味较显著;红香蕉、青香蕉的酸味较强;红香蕉苦味较强;红富士表现出较好的香气愉悦度和口感愉悦度。该研究为酿酒品种的选用提供参考。
    • 闵卓; 蒋媛; 贾伟豪; 鞠延仑; 房玉林; 张阳
    • 摘要: 以‘金世纪’单一苹果品种及‘金世纪’、‘嘎啦’、‘澳洲青苹’混合(1∶1∶1)苹果品种为原料酿造苹果酒,并对其进行理化指标、多酚物质、香气成分测定及感官品评。结果表明,两种苹果酒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发酵苹果酒中的酚类物质总量(61.88 mg/L)显著高于单独发酵苹果酒(56.90 mg/L)(P<0.05),其中以原儿茶酸、儿茶素、原花青素、表儿茶素和绿原酸为主。香气主要以醇类和酯类物质为主,两种苹果酒中醇类物质含量分别为216.83 mg/L和78.85 mg/L;酯类以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己酯为主,前三者在混合发酵苹果酒中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独发酵苹果酒(P<0.05),使其香气更加浓郁和复杂。混合发酵苹果酒在澄清度、回味、香气、风味平衡方面更好,但在色泽方面稍差。因此,混合苹果品种发酵更适合于苹果酒的酿造。
    • 程文强; 龚榜初; 吴开云; 杨旭; 王衍鹏; 范金根; 滕国新; 刘翠玉; 徐阳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甜柿种质的质地及滋味特征,比较甜柿口感的差异,建立甜柿口感品质量化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份甜柿种质为试材,应用质构仪和电子舌对其进行质地及滋味测定,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甜柿样品口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名;并对甜柿口感进行感官品评,结合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建立甜柿口感评价预测模型。【结果】甜柿口感指标组成复杂多样,测定的11项评价指标均在种质间存在差异,其中黏附性、咀嚼性、咸味、鲜味、甜味和丰富性差异较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53%,统计学综合得分排名与感官评价结果排序分布基本一致。可知亚林46号、上总、富有、花御所和罗田-1的综合口感较好,正月、Z4和Z6的口感较差,其他种质相对居中。利用PLSR分析质构及滋味指标与感官品评得分的相关性,建立的甜柿口感品质预测模型为:综合口感=14.515+0.201X_(1)+0.295X_(2)-0.207X_(4)-0.221X_(5)+0.221X_(6)+0.226X_(9)+0.129X_(11)。回归模型的R2达到了80.4%,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综合口感实际得分与预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938。【结论】20份甜柿种质的果实口感品质存在差异,基于质构仪和电子舌能够准确判别不同甜柿种质的口感特征,在甜柿口感评价中,感官品评结合质构仪和电子舌的分析方法更易获得准确、客观的结果,建立的口感品质预测模型能够实现甜柿口感的量化评价。
    • 徐恒远; 丁志成; 王啸尘; 刘津尚; 孙少康; 宋家麟; 王玉; 张浩军; 聂聪
    • 摘要: 为探究国产酒花在啤酒酿造中的酿造价值,将7种中国本土种植和培育的啤酒花(卡斯卡特、D1号、拿盖特、柯密特、青岛大花、哥伦布、哈拉道)在模拟啤酒酿造过程中添加,并在关键酿造节点取样,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酒花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不同时期香气成分,并通过感官品评综合评估其酿造价值。结果表明,7种国产酒花香气成分均能满足啤酒酿造要求,除哥伦布为高α-酸酒花,青岛大花为苦型酒花外,其余品种均为苦香兼优型酒花,该类酒花既可煮沸时添加也可用于后期酒花干投,其中,卡斯卡特酒花与D1号酒花干投样品中月桂烯含量分别为0.458μg/L、0.324μg/L,远高于一般酒花,非常适合印度淡色艾尔啤酒(IPA)酿造。
    • 张健唯; 谭昊; 梁宸; 刘助水
    • 摘要: 以比尔森麦芽、酒花、拉格酵母和桂花为原料,采用浸出糖化法制备麦汁,通过改进桂花浸提及添加工艺,达到提高桂花啤酒质量的目的。主要研究了桂花添加量、桂花浸提水温、桂花恒温浸提时长、桂花浸提液添加工序点对酿造桂花啤酒的影响。以β-紫罗兰酮和总多酚含量为依据,结合感官品评结果得到最佳桂花浸提及添加工艺为:桂花添加量占麦汁质量的0.20‰,在30°C水温下浸提2 h后,再将浸提液添加到回旋沉淀槽。本研究为桂花啤酒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