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香气物质

香气物质

香气物质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46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3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75216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中国烟草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二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 、第九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广西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香气物质的相关文献由19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国顺、李彩虹、苟春林等。

香气物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3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5216 占比:99.44%

总计:75636篇

香气物质—发文趋势图

香气物质

-研究学者

  • 刘国顺
  • 李彩虹
  • 苟春林
  • 葛谦
  • 闫玥
  • 张静
  • 徐岩
  • 赵丹青
  • 路洁
  • 赵铭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董殊廷; 聂加贤; 徐怀德; 李梅
    • 摘要: 采用高温油浸法分别提取等质量全辣椒、辣椒籽与辣椒皮中的香气成分,利用固相微萃取头对香气成分进行富集,再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全辣椒油样、辣椒皮油样和辣椒籽油样中的香气成分;结合感官评价和辣椒辣素含量筛选最适油温、料液比及萃取条件。结果表明,最适浸提油温为180°C;最佳料液比为1∶4;固相微萃取头对辣椒油样挥发性物质富集的最适萃取温度为40°C,最优萃取时间为10 min,解吸时间为3 min。3种油样中共有香气物质21种,含量最高的10种香气物质分别为2,3-丁二酮、1-戊烯-3-醇、戊醛、乙偶姻、2-乙基-呋喃、己醛、(E)-2-己烯醛、庚醛、2-庚烯醛、壬醛。皮样中独有香气物质为间二甲苯、苯乙醛;籽样中独有香气物质为异丁酸、2-甲基-丁酸、对二甲苯、2,5-二甲基-吡嗪。通过对籽样和皮样中主要香气物质峰面积、独有香气物质峰面积,以及所有香气物质总峰面积的比较得出,辣椒籽对油泼辣椒香气物质的贡献大于辣椒皮。
    • 魏鑫; 郭丹; 王宏光; 刘成
    • 摘要: 为明确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差异,选择3种类型的20个品种的蓝莓为试材,对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维生素C进行测定,计算糖酸比,并利用电子鼻系统对果实香气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蓝莓品种间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维生素C和糖酸比4个单一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参试蓝莓品种香气物质的构成具有差异,发现“奥尼尔”品种香气物质构成与其他品种具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将“瑞卡”、“晚蓝”、“斯巴坦”、“喜来”、“伯克利”、“蓝鸟”、“蓝金”和“海岸”8个品种区分开,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可以将“奥尼尔”、“布里吉塔”和“瑞卡”3个品种区分开,可以作为对PCA分析结果的补充,但PCA和LDA分析对于整体香气组分相似的品种区分效果不佳。W1W、W1S、W5S、W2W、W2S和W1C 6个传感器对区分香气物质的贡献率较大。
    • 陈耀兵; 李美东; 夏兰欣; 黄秀芳; 罗凯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对4种不同品种的山桐子及其在制油过程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28种香味物质被检测出,其中4个品种鲜样中香气成分分别有18、46、30、34种;干样中的香气成分分别25、25、26、17种;制得油中的香气成分分别为34、25、17、30种。鲜样的香气成分以醇类、酸类、酯类和酰胺类物质为主,干样的香气成分以烷类、醛类和醇类为主,油的香气成分主要为烷类。通过对山桐子果实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的变化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探寻加工后油的香气味道较好的山桐子品种选育及推广建立基础数据。
    • 奚昕琰; 杨淑娜; 王莉; 殷益明; 贾惠娟
    • 摘要: 以自主选育的葡萄新品种‘南太湖特早’及其母本‘夏黑’的果实为实验材料,重点比较了二者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特征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的果粒质量、固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比‘夏黑’提早7 d左右成熟,且其果实中具有花果香的萜烯类和酮类物质含量较高,在果皮和果肉中分别提升了162%和233%;在‘南太湖特早’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积累的特征香气物质含量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峰值较‘夏黑’更高且出现更早;2个品种葡萄果肉中1-辛烯-3-酮、β-大马酮、柠檬烯的含量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夏黑’表现为在果实发育中期保持高含量、后期快速降解,‘南太湖特早’则表现为在中期以低水平增长、后期较少降解。本研究结果为葡萄优新良品的香味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文丽
    • 摘要: 汾酒作为我国传统白酒,如何在新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下增强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议题。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分析了汾酒香气物质的产生条件和过程,探讨了汾酒酒醅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希望能对提高汾酒的口味和口感提供参考。
    • 杨文翠
    • 摘要: 汾酒口味淡雅、绵甜,没有过多、过重的异味,可以作为药酒或者功能性白酒的基酒,所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汾酒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概述了汾酒的特点,提出了汾酒香气物质研究分析的技术方法,探究了汾酒特色香气物质的构成,为汾酒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 胡蓉花; 王俊; 沈雪婷; 王子璇; 李亚纯; 尼金玉; 段史江; 郑云; 杨祥飞; 郑九洲; 朱肖文; 刘齐元
    • 摘要: 锌是烤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烤烟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拟探究增施锌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通过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烤烟品质提供参考。通过田间试验,按锌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不同设7个处理,T1(CK)至T5分别为小培土时施硫酸锌0、7.5、15.0、22.5、30.0 kg/hm^(2);T6、T7分别为移栽后15 d、移栽后15 d及30 d各喷施1次硫酸锌(按每次1.5 kg/hm^(2)用量配制0.2%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研究在缺锌条件下增施锌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增施锌肥的各处理较对照在烟叶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和感官评吸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提高,其中T4、T7化学成分最为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关键性指标表现较好,香气质好,香气量大,整体品质较好;就施肥方式来说,在土壤施肥的各处理中随着施锌量的增加,烤烟品质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T4(土壤施锌肥22.5 kg/hm^(2))处理烤烟的品质达到最佳;叶面喷施的处理中表现为喷施2次(T7)优于喷施1次(T6)。增施锌肥可以使烤烟的品质得到提高,而且锌肥叶面喷施优于土壤施肥。
    • 焦辉鉴; 王贵; 孙雪梅
    • 摘要: 菊芋花色鲜艳且部分基因型菊芋花香浓郁,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为了探讨不同基因型菊芋花香差异,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GC-MS/MS)对JA204、JA230、QY1三种基因型菊芋花香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种基因型菊芋花香成分均以烯类为主,其中花香较浓郁的JA204和JA230花朵含有较多的(3Z,6E)-α-法尼烯、金合欢烯,在花香较淡的QY1中未检测到,说明花香浓郁的菊芋花朵特征香气物质可能是(3Z,6E)-α-法尼烯、金合欢烯。本研究为菊芋花在生产和应用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 谢蜀豫; 曹慕明; 黄秋凤; 李玮; 张劲; 黄羽; 管敬喜; 黄竟; 黄灿; 陈立; 谢林君; 陈国品
    • 摘要: 【目的】明确有机肥、微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生产优质葡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年生设施栽培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有机肥+化肥(发酵羊粪15 0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T1)、有机肥+微生物肥+化肥(发酵羊粪5527.5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900.00 kg/hm^(2)+保根120 9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T2)两种基肥处理方式,以不施基肥为对照(CK),在果实成熟采收后分别测定各处理果穗穗长、穗重、产量、单果重、纵径、横径、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等性状指标,并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葡萄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与CK相比,T1处理和T2处理阳光玫瑰葡萄的穗形美观、果粒饱满、色泽均匀,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庚醛、壬醛、辛醛和(E)-2-庚烯醛等醛类成分相对含量降低。其中,T2处理各性状表现较突出,果穗长度、穗重、产量、单果重、纵径、横径、L^(*)、a^(*)、b^(*)、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较CK分别显著提高21.14%、55.64%、146.18%、17.19%、5.28%、4.38%、2.95%、10.19%、10.64%、9.57%、10.60%和14.88%(P<0.05,下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26.74%。T1处理和T2处理果实的单萜类物质特征香气芳樟醇含量均低于CK,但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正己醇相对含量明显提高,果实的果香味更浓郁。【结论】有机肥+化肥和有机肥+微生物肥+化肥作基肥的施肥方式均可明显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发酵羊粪5527.5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900.00 kg/hm^(2)+保根120 9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更有利于果实香气物质提升,果实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供广西葡萄种植区参考应用。
    • 吕正鑫; 王海令; 贺艳群; 刘青; 黄春辉; 贾东峰; 徐小彪
    • 摘要: 【目的】以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种质的糖酸含量、香气物质构成及感官特征,明确种间差异,为开展猕猴桃果实风味评价、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猕猴桃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使用感官评价法评定果实风味。【结果】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达到软熟状态后的可溶性总糖含量(w,后同)为11.02%~13.66%,可滴定酸含量为1.15~1.51%,糖酸比为8.50~11.35。共检测出6大类57种有效香气化合物,其中醛、醇、烷、酯、萜烯和其他类分别为3、8、1、22、13和10种,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萜品油烯、丁酸乙酯和2-己烯醛;5份种质分别检测出的香气物质数量为19(苌楚2号)、30(赣猕6号)、18(赣红7号)、21(麻毛10号)和26种(麻毛13号);各种质的主要香气物质也存在差异,酯类物质是苌楚2号、赣红7号和麻毛13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萜烯类物质是赣猕6号和麻毛10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品种(系)为赣猕6号,其次为麻毛13号。【结论】基于糖酸含量、糖酸比、香气物质测定及感官评价探讨了猕猴桃风味品质,明晰了不同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的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