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囊

微囊

微囊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340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81768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中成药、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世界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暨“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等;微囊的相关文献由7147位作者贡献,包括潘静、刘润峰、高敬雨等。

微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7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1768 占比:99.57%

总计:182562篇

微囊—发文趋势图

微囊

-研究学者

  • 潘静
  • 刘润峰
  • 高敬雨
  • 陈红斌
  • 褚良银
  • 吴文忠
  • 陈剑彬
  • 姜忠义
  • 徐妍
  • 刘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曾祥乐; 王海蓉; 张雅文; 赫慧馨; 袁心怡; 易洋; 李见春
    • 摘要: 多糖是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高分子化合物,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的问题,如稳定性差、结构复杂、生物利用度低、作用机制不明确等制约着多糖的应用.新型制剂的发展,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微囊微球等,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极大的解决了多糖在应用中的问题.本文对近些年多糖的新型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多糖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王静; 吕永琴
    • 摘要: 多酶催化是利用多种生物酶构建反应体系或网络,在生物体外实现化学品的合成。在生物制造过程中,多酶的共固定化有利于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率,更利于多酶间的协同催化。在精准调控下,多酶固定化载体的微囊材料有望实现多酶协同催化性能的最大化。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微囊体系的特点,综述了微囊材料及其固定化多酶的优缺点,总结了微囊多酶固定化体系的应用案例,探讨了其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 程扬帆; 陶臣; 夏煜; 胡芳芳; 张启威; 姚雨乐; 汪泉
    • 摘要: 针对地下金属矿上向孔装填的乳化炸药返药和耐低温性能差等问题,研制出一种利用微囊技术实现孔内增稠的地下矿用乳化炸药。微囊的加入不影响乳化炸药的黏度及其泵送,在乳化炸药进入炮孔前的瞬间,其内部的微囊受到高速剪切破坏并释放出增稠剂,从而迅速增加乳化炸药黏度。增稠微囊呈球形,粒径约为2 mm,可对增稠剂进行有效封装。微囊高速剪切破坏后会释放出增稠剂,并以线性网状结构均匀分布在乳胶基质中,从而实现孔内增稠。添加2%增稠微囊的乳胶基质剪切后的黏度维持在127.9 Pa·s左右,满足乳化炸药在炮孔内稳定附着要求。爆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增稠微囊的地下矿用乳化炸药剪切后的爆速为5030 m/s,-20°C冷冻12 h后其爆速仍然高达4618 m/s,具有较高的爆炸威力和抗低温性能。添加增稠微囊的地下矿用乳化炸药可满足地下金属矿开采对炸药性能的要求。
    • 刘一婧; 胡静璐; 杜丽娜
    • 摘要: 目的将茶树油制备成微囊乳液,评价其对水蛭的驱避效果并阐明驱避机理。方法以吐温20作为增溶剂制备茶树油水溶液。司盘80作为乳化剂制备得茶树油乳液,以明胶、海藻酸钠作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茶树油微囊,对微囊的粒径、形貌及结合方式等进行表征。将微囊分散到茶树油乳液中即得茶树油微囊乳液。采用滤纸圈法、水中驱避试验考察比较茶树油微囊乳液、茶树油水溶液、空白微囊及阳性药物驱蚊酯对日本医蛭在不同环境中的驱避作用及茶树油微囊乳液的驱避时长。以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变化为指标,阐明茶树油微囊乳液对水蛭的驱避机理。结果优化得到复凝聚产率较高的明胶与海藻酸钠最佳配比处方,成功制备粒径分布不均一、包封率较高的微囊。根据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得分散均匀、稳定均一茶树油微囊乳液。药效学实验表明其驱避时间长、驱避效率高。茶树油微囊乳液通过提高水蛭体内AchE活性、抑制GST及CarE活性发挥驱避作用。结论茶树油微囊乳液可避免茶树油挥发,延长驱避水蛭的有效作用时间,为天然精油作为驱避剂研发提供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岳彩黎
    • 摘要: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囊作为一种高新科技成果,正在转化为实用技术,深入到制药、生物医学、食品等领域,改变着传统的产品形式,让人们享受新型技术带来的高效,舒适和便捷。在制药工业中,引入微囊技术可有效防止内溶物的降解,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时可以起到缓释、控释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各类囊材的特性及微囊的制备方法,并对微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研究新的制备工艺提供思路。
    • 郭鸿儒; 宫田娇; 张春杨; 孙继红; 王茹; 杨淑芳
    • 摘要: 为研究纳米蛹虫草活性肽靶向型微囊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情况,分别以明胶、乙基纤维素、聚乳酸(PLA)为囊材制备蛹虫草肽微囊。以包封率、载药量及48 h的释药量为主要指标做评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微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对微囊进行了包封率、成球率、载药量、平均粒径测定,电镜形态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稳定性分析及毒性分析,利用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进行了降血糖活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乳酸为囊材制备蛹虫草肽微囊性能最优,在PVA质量分数为3.56%,温度为40.8°C,PLA质量分数为8.11%,油水比为1∶8时蛹虫草肽聚乳酸微囊包封率可达到87.2%±0.02%,成球率为86.90%,载药量为58%。聚乳酸微囊圆而规整,平均粒径为50.4μm,电镜下观察聚乳酸微囊外形椭圆,表面光滑,包封率良好,符合微囊要求。降血糖活性检测试验证实纳米蛹虫草活性肽靶向型微囊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稳定无毒。
    • 宋秋枫; 侯东园; 施佩影; 刘文营; 刘文玉; 蔡路昀
    • 摘要: 近年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使人们对其需求迅速增加。然而,PUFAs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和pH值等。为了防止其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发生氧化和降解,微囊作为一种稳定油脂的主要方法,目前被广泛采用。本文概述可用于微囊化富含PUFAs的油脂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总结常用3种类型的壁材及富含PUFAs的油脂的微囊化研究结果,并分析富含PUFAs的油脂微囊应用到食品中的不同特性。展望富含PUFAs的油脂微囊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型的绿色材料作为壁材的应用潜能。
    • 杨流宽; 黄维佳; 张明华; 陈志涛
    • 摘要: 目的 采用喷射冷凝工艺制备维生素AD微囊。方法 析因设计筛选喷射冷凝工艺参数,并对维生素AD微囊进行评价。结果 最佳参数为:供液速度:500 r/min;喷头转速:60 r/min;单位固体用水量:1.8 kg/kg。产品收率96.0%,维生素AD溶出快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采用喷射冷凝法制备的维生素AD微囊收率高、粒径合适、流动性好,可进一步应用于后续制剂工艺。
    • 翟小威; 潘湄蝶; 石盼; 赵鹏; 陈东
    • 摘要: 生物相容水/水微囊在药物递送、医学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文通过设计同轴微流控器件,结合数值模拟优化和流动阻力分析,实现一步法高通量可控制备大小均匀、尺寸可控、壁厚可调、生物相容的水/水微囊.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微流控器件结构、内相流速、外相流速、外相/空气界面张力、内相/外相界面张力、内相黏度和外相黏度等参数对水/水微囊直径和壁厚的调控规律.通过微通道流动阻力分析,设计多通道平行放大微流控器件,实现尺寸均匀可控水/水微囊的高通量制备.验证了生物相容水/水微囊作为活性物质的理想载体,可以通过改变pH或溶解囊壁释放载体,进而实现活性物质的pH响应释放,为其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 李晓青; 李建州; 杨英; 李兰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囊流化培养对C3A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C3A细胞培养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二维培养组、微囊静态培养组和微囊流化培养组.评估微囊流化培养对C3A细胞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培养模式对C3A细胞白蛋白、尿素合成能力及代谢能力的影响,检测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肝细胞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微囊静态及微囊流化培养组C3A细胞的白蛋白、尿素合成能力和CYP1A2、CYP3A4代谢活性高于二维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囊静态培养组比较,微囊流化培养组C3A细胞的白蛋白、尿素合成能力及CYP1A2代谢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囊静态及微囊流化培养组C3A细胞的CYP1A2、CYP2B62、CYP2E1、CYP3A4、UGT2B4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二维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囊静态培养组比较,微囊流化培养组C3A细胞代谢相关信号通路p-PKC、p-PKA、钙调蛋白(CaM)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囊流化培养能够显著提高C3A细胞的合成及代谢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相关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及CaM的水平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