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维生素D2

维生素D2

维生素D2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21518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健与美、中国科技成果、世界临床药物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2011全国生物化工技术发展研讨会等;维生素D2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天伟、胡代花、邓利等。

维生素D2—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1518 占比:99.96%

总计:521727篇

维生素D2—发文趋势图

维生素D2

-研究学者

  • 谭天伟
  • 胡代花
  • 邓利
  • 张嘉昕
  • 范菲
  • 冯自立
  • 刘丹
  • 刘鹏鸣
  • 曹新志
  • 李瑞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媛; 范芳芳; 张敏娟; 张利娟; 康婕
    • 摘要: 目的:为了准确测定乳粉中的维生素D含量,简化国标方法的前处理过程,建立了乳粉中维生素D_(2)和D_(3)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皂化—正己烷提取—浓缩后,与标准溶液均用正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D_(2)和D_(3)在0.01~0.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μg/100 g,定量限为2.0μg/100 g;维生素D_(2)和D_(3)的6次测定结果均在特征值范围内,重现性RSD分别为1.07%和2.38%;维生素D_(2)的加标回收率为89.50%~98.70%,维生素D_(3)的加标回收率为88.17%~95.90%,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8.81%。结论:经测定多种市售乳粉的维生素D含量,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以为乳粉中维生素D_(2)和D_(3)含量的测定提供依据。
    • 代宝春; 徐俊利; 王雅坤; 赵利平; 姜红; 张娟; 刘秀珍; 徐宝元
    • 摘要: 目的研究维生素D2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2组均给予抗炎、退热、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2。比较2组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NK、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BC-ICR)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IL-6、CRP、PCT、CD_(3)^(+)、CD_(4)^(+)、CD_(8)^(+)、CD_(4)^(+)/CD_(8)^(+)、NK、Th1、Th2、Th1/Th2、IFN-γ、IL-4、IFN-γ/IL-4、IgG、IgA、IgM、RBC-C3bR、RBC-I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6、CRP、PCT、CD_(8)^(+)、Th2、IL-4、RBC-IC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CD_(3)^(+)、CD_(4)^(+)、CD_(4)^(+)/CD_(8)^(+)、NK、Th1、Th1/Th2、IFN-γ、IFN-γ/IL-4、IgG、IgA、IgM、RBC-C3b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2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CAP具有良好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轻炎性反应,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红细胞免疫功能。
    • 摘要: 2022年5月23日,英国John Innes Centre的Cathie Martin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Biofortified tomatoes provide a new route to vitamin D sufficiency”一文,他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了番茄,食用这种“超级番茄”所获得的维生素D相当于食用2个鸡蛋或28 g金枪鱼。鸡蛋、奶制品和油性鱼类都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然而,对于那些素食者或易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很难选择这类饮食。此外,蘑菇和酵母也可作为维生素D2的来源,但在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中,维生素D2的生物效应远远低于维生素D3。7-脱氢胆固醇(7-DHC)是维生素D3生物合成的前体,7-DHC也存在于包括番茄在内的一些植物的叶片和未成熟的绿色果实中。
    • 杨流宽; 黄维佳; 张明华; 陈志涛
    • 摘要: 目的 采用喷射冷凝工艺制备维生素AD微囊。方法 析因设计筛选喷射冷凝工艺参数,并对维生素AD微囊进行评价。结果 最佳参数为:供液速度:500 r/min;喷头转速:60 r/min;单位固体用水量:1.8 kg/kg。产品收率96.0%,维生素AD溶出快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采用喷射冷凝法制备的维生素AD微囊收率高、粒径合适、流动性好,可进一步应用于后续制剂工艺。
    • 胡代花; 杨旭; 陈旺; 冯自立; 张嘉昕; 李翠丽; 隋香菊; 祁珊珊; 雒志恒
    • 摘要: 为探讨金针菇源维生素D2(vitamin D2,VD2)复合片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生化指标、骨及脏器影响,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OVX+市售VD2组(OVX+VD2组)、OVX+金针菇源VD2复合片剂组(OVX+MVHP组),连续16周隔天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采集动物血清,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StrACP)等生化指标,取心、肝、脾、肾、子宫等计算脏器指数,采集子宫和股骨、胫骨组织标本,制备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运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与OVX组相比,OVX+MVHP组血清钙浓度显著升高(p0.05),心、肝、肾、子宫等脏器指数差异显著(p0.05);子宫管径厚度和子宫黏膜上皮厚度显著升高(p<0.05),子宫腔径厚度显著降低(p<0.05),股骨和胫骨骨小梁致密,小梁间距和骨髓腔变小.初步表明金针菇源VD2复合片剂可一定程度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邵成坤
    • 摘要: 目的:探讨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湿疹患儿维生素D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收治的100例湿疹患儿及10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100例湿疹患儿设为研究组,将其中的10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两组受检儿童血清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水平.比较两组受检儿童血清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水平及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水平.结果:两组受检儿童血清维生素D2的水平相比,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受检儿童,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湿疹患儿维生素D水平的效果较为理想.
    • 蔡继业; 房祥军; 韩延超; 陈杭君; 郜海燕; 吴伟杰
    • 摘要: 为强化香菇中维生素D_(2)含量,并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香菇营养品质、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将鲜香菇置于0.203 mW·cm^(-2)的UV-B紫外灯下,正反面分别照射0.5、1、2、3和4 h,考察香菇营养品质、表观形态、抗氧化相关酶活及其超微结构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B处理2 h后维生素D_(2)含量从0升至104.87μg·g^(-1),持续延长处理时间,维生素D_(2)含量未出现显著增加,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UV-B处理2 h时最高为46.1μg·g^(-1)。有机酸、可溶性糖含量、酶等对UV-B处理不敏感,均保持稳定状态;但长时间照射使香菇色泽显著加深,细胞受损,膜透性增加;UV-B处理2 h时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提高了20.61%,处理3 h时相对电导率提高了63.25%。香菇经UV-B处理2 h后,在后期贮藏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品质稳定性。本研究结果表明,2 h的UV-B照射处理有助于提高香菇维生素D_(2)、维生素C的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强化,并且对于其他营养品质无显著负面影响,对提高香菇的商品价值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胡代花; 李翠丽; 陈旺; 冯自立
    • 摘要: 食用菌通过紫外辐照处理,维生素D2(vitamin D2,VD2)含量大幅度提高,可作为补充维生素D的功能食品和普通食品的重要天然原料.为进一步考察以食用菌粉为载体的VD2热稳定性,比较紫外辐照处理的金针菇、平菇和香菇在40、60、80、100、120°C不同温度下处理20、40、60、90、120 min,以及115°C高压湿热灭菌处理15 min后VD2和其前体麦角甾醇的含量变化,同时对热处理样品进行色差分析.结果表明以食用菌粉为载体的VD2热稳定性较差,且对3种食用菌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其中对香菇的影响最大,在100°C处理40、60、90、120 min时,VD2的存留率分别为82.30%、65.68%、46.27%和32.54%;在120°C处理20 minVD2的存留率仅为36.08%,处理40 min VD2的损失率为100%.在120°C处理40、60、90、120 min时,麦角甾醇的存留率分别为74.60%、54.66%、33.83%和21.82%;对于金针菇,在100、120°C处理2 h,VD2的存留率为84.16%和46.94%,麦角甾醇的存留率为67.47%和49.14%;对于平菇,在100、120°C处理2 h,VD2的存留率为74.82%和56.91%,麦角甾醇的存留率为57.80%和51.70%.在115°C湿热灭菌15 min下,香菇中的VD2全部损失,平菇和金针菇中VD2的存留率为18.28%和47.34%.香菇和金针菇分别在60°C和80°C及更高温度处理下,其干粉△L值与对照处理相比均极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富含VD2的食用菌产品开发及膳食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 方圆; 乔子婴; 郑熙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维生素D制剂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短期效果.方法 选取参加2019年度社区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体检,新确诊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维生素D2组、骨化三醇组及阿法骨化醇组各42例,分别予维生素D2注射液、骨化三醇胶丸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同时均予阿仑膦酸钠及饮食指导.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等.结果 治疗后维生素D2组25-(OH)D和PTH水平高于骨化三醇组和阿法骨化醇组;3个月随访周期中,维生素D2组未发生药物漏用情况,骨化三醇组发生药物漏服21例(50.0%),阿法骨化醇组发生药物漏服11例(2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费用:维生素D2组共计63.3元,骨化三醇组共计675.0元,阿法骨化醇组共计91.4元.结论 普通维生素D应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纠正维生素D缺乏的基础用药.活性维生素D在调控PTH水平方面作用更强,在肾脏和肝脏羟化酶活性低下的患者中有较强的适应证.包含维生素D2注射剂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简便、价廉、依从性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