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莽草酸

莽草酸

莽草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513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药物分析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2014“杂草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莽草酸的相关文献由140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少凡、张涛、刘新伟等。

莽草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6 占比:5.74%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4513 占比:93.92%

总计:4805篇

莽草酸—发文趋势图

莽草酸

-研究学者

  • 杨少凡
  • 张涛
  • 刘新伟
  • 孙建宁
  • 朱瑶
  • 杨冬亚
  • 邱凤仙
  • 潘建明
  • 石晓峰
  • 邹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文欣; 魏红立; 徐利亚; 孟宪磊; 吕勤芝
    • 摘要: 为提高葫芦饮片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为葫芦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葫芦饮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莽草酸含量,并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葫芦饮片水分、灰分.结果发现,葫芦饮片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同时10批葫芦药材样品的水分为7.2%~9.4%,总灰分为3.8%~10.0%,莽草酸含量为0.002%~0.043%.
    • 李俊; 陈伟; 杨明武; 何珺
    • 摘要: 采用乙醇提取银杏叶中奎宁酸和莽草酸两种活性成分。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溶剂浓度对银杏叶中奎宁酸和莽草酸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提取银杏叶中奎宁酸和莽草酸的优选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 g/mL,70%乙醇,温度70°C,提取2次,第1次提取2 h,2次提取1 h。奎宁酸含量达5.29%,莽草酸含量达4.90%。
    • 郭永春; 王鹏杰; 金珊; 侯炳豪; 王淑燕; 赵峰; 叶乃兴
    • 摘要: 【目的】分析茶树响应草甘膦相关的基因表达规律和调控途径,在转录水平上探究草甘膦对茶树的作用,确定茶树响应草甘膦的关键基因。【方法】以茶树品种‘金观音’为试验材料,将推荐使用浓度的草甘膦施于茶树土壤基质表面,经0、0.25、1、3和7 d后,取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莽草酸含量。利用WGCNA方法联合分析转录组和莽草酸含量数据,鉴定与草甘膦响应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模块,筛选关键调控基因。【结果】茶树叶片中的莽草酸含量在草甘膦处理后0.25、1和3 d降低,而在7 d时大量积累(为未处理的6.99倍)。从表达谱数据中筛选得到12 56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草甘膦处理不同时间点与未处理数据比对的DEGs均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此外,草甘膦处理分别诱导茶树莽草酸代谢及其下游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24、52、31和69个基因差异表达。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方法鉴定得到19个基因模块,将转录组与莽草酸含量数据相关联,筛选到两个与草甘膦响应高度相关的关键基因模块,分别包含2 024和2 305个基因。选取关键模块中连通度最高的前50个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获得6个关键调控基因,包括2个抗性基因(SHMT和RPM)、1个耐药性基因(PDR)、1个离子转运基因(At)、1个膜转运基因(GPT)和1个转录因子(ERF)。【结论】草甘膦通过干扰茶树叶片中莽草酸代谢,影响其下游代谢途径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基因转录。此外,研究还鉴定到2个草甘膦响应密切相关的共表达模块,发现SHMT、RPM、At、PDR、ERF和GPT等多个潜在候选基因和转录因子在茶树抵御草甘膦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 聂立斌; 易铃欣; 邓妍; 盛琦; 吴晓玉; 张斌
    • 摘要: 莽草酸是一种芳香族中间代谢产物,也是合成抗禽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的前体。目前,国内外莽草酸的生产主要依靠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的植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合成莽草酸具有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构建产莽草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此次研究从基因组水平上对谷氨酸棒杆菌体内的莽草酸代谢途径进行代谢工程改造。通过阻断莽草酸分解代谢途径、解除反馈抑制以及阻断竞争性代谢途径的策略,实现了莽草酸产量的大幅提升。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KA06经72 h摇瓶发酵,莽草酸产量达到7.61 g/L,相较出发菌种提升了68倍。并且,基于染色体工程的遗传改造策略克服了引入质粒带来传代不稳定、需要添加抗生素等问题,可以为莽草酸工程菌种的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 李霞; 黄东萍; 王仕宝; 赵苗苗; 李崇勇; 何志鹏; 崔艳丽
    • 摘要: 目的HPLC测定红茴香和八角果实不同部位中莽草酸含量,并基于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方法色谱柱:Hedera NH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用磷酸调pH值3.5)(40:6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基于方法学考察并优化试验条件,先考察红茴香样品粉碎粒度、提取溶剂和时间,之后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另外,结合中药指纹图谱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莽草酸在5.61~560.5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57%。检测15批样品莽草酸,其得率分别为:红茴香果实96.14~178.33 mg/g;红茴香叶7.03~15.39 mg/g;茎皮中5.45 mg/g;八角果实不同部位(带籽果实、果壳、籽和果柄)含量为41.36~92.73 mg/g。结论本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红茴香和八角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中药指纹图谱对莽草酸含量比较分析和相似度评价表明,不同来源样品或同一基原不同部位莽草酸含量差异较大。
    • 胡丙南; 潘佳欣; 张婷婷; 白云; 张晓慧
    • 摘要: 采用还原剂三羧乙基膦(TCEP)将羊毛纤维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为巯基,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交联剂,莽草酸为抗菌剂,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将莽草酸接入羊毛织物中实现抗菌整理。测试了羊毛织物的增重率和强力,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能谱仪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反应时间为120 min、温度为65°C、莽草酸质量浓度16 g/L、催化剂三乙胺质量分数0.075%、交联剂IPDI质量为0.75 g时,羊毛增重率最大,处理后的羊毛纤维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1%和74.9%;抗菌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力也提高至324.2 N。
    • 黄梦娇; 符韵林; 柳国海; 李区宁
    • 摘要: 为了探究八角茴香油和莽草酸含量的影响因子,以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的八角为研究对象,探究八角茴香油和莽草酸含量的影响因子及影响情况,并进行莽草酸提取工艺的优化;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同步提取八角茴香油和莽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莽草酸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茴香油的主要成分含量。研究表明:不同分场的八角茴香油和莽草酸含量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忠东分场茴香油含量最高,河嵩分场莽草酸含量最高;不同生长时间的茴香油和莽草酸含量也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其中10月9日采摘的茴香油含量最高,10月9日采摘的莽草酸含量最高。对八角进行不同干燥处理,在茴香油含量上,春果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秋果的差异性不显著;在莽草酸含量上,春果和秋果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秋果的莽草酸含量都高于春果。对八角莽草酸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发现八角春果和秋果的最佳提取工艺有所不同,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溶剂来源和浸提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八角莽草酸的提取。研究结果对该场八角深加工与莽草酸生产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黄红晶; 詹蔷; 覃磊; 彭志红; 夏石头
    • 摘要: 水杨酸(SA)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以苯丙氨酸为合成前体的莽草酸途径和异分支酸(IC)途径,后者为SA合成的主要途径.在细菌中,IC在异分支酸裂解酶(IPL)的作用下直接生成SA,但在植物中并未发现该基因.最新研究证明avrPphB易感性3(PBS3)是植物中IC转化为SA的关键因子,并揭示了增强型易感病性5(EDS5)的转运蛋白作用和增强型假单胞菌敏感性1(EPS1)编码的酰基转移酶在SA合成中可起丙酮酰谷氨酸裂合酶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中SA合成途径及其调控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揭示其复杂网络与调控机制,从而实现SA对植物抗性的适时诱导与生长发育的精细调控间的综合协调.
    • 庄以彬; 吴凤礼; 殷华; 王钦宏; 刘涛
    • 摘要: 芳香族化合物在香料中占很大的比重,传统生产方式有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化学合成依赖于石油资源,并具有环境不友好、反应条件恶劣等缺点.植物提取方法受限于植物资源,且占用耕地.近年来,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可再生原料,微生物合成芳香族香料化合物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中介绍了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模式微生物合成芳香族香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莽草酸途径合成香兰素等,聚酮途径合成覆盆子酮等.综述重点介绍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人工合成途径创建及代谢调控等,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芳香族香料化合物提供参考.
    • 朱星亮; 罗永强; 刘世领; 施小新
    • 摘要: 报道了一种合成手性中间体(3R,5R)-3,4,5-三羟基环己酮的新方法.首次以(-)-莽草酸为起始原料,经苯甲酰化、双键氢化、选择性还原甲酯、羟基碘代、碘代烃消除、双键双羟化、片哪醇断裂等步骤,以44.9%的总收率合成了(3R,5R)-3,4,5-三苯甲酰氧基环己酮,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1 H NMR、13 C NMR、IR及MS等确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