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81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927555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石油化工、有机氟工业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首届全国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机制及资源化利用研讨会、第十六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芳香族化合物的相关文献由1707位作者贡献,包括畠山琢次、枝连一志、笹田康幸等。
芳香族化合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27555篇
占比:99.97%
总计:927870篇
芳香族化合物
-研究学者
- 畠山琢次
- 枝连一志
- 笹田康幸
- 近藤靖宏
- 川角亮介
- 生田利昭
- 小野洋平
- 梁井元树
- 神川卓
- 马场大辅
- 中塚宗一郎
- 大久保英主
- 山川芳孝
- 张司苒
- 藤田照典
- 青木忍
- 韩维
- 高桥大辅
- 中嶋贵一
- 乔娟
- 倪静萍
- 平井大贵
- 松下武司
- 王国防
- 薛杰
- 关元友理子
- 前泽亚由美
- 宗志敏
- 崔世聪
- 徐靖一
- 施敏
- 松井晃平
- 松本惠
- 清水智也
- L.加雷尔
- 今井宏之
- 刘小浩
- 小林孝弘
- 小田精二
- 张涛
- 泷宫和男
- 田中裕之
- 田岛晶夫
- 胥月兵
- 蔡辉
- 袁新华
- 三好康太
- 三岛雄二
- 中川幸次郎
- 中本启一
-
-
晋润萍;
焦龙;
马羚
-
-
摘要:
研究了硝基自由基与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常数(pk(NO_(3)))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模型。为了构建最优的HQSAR模型,将片段区分和片段大小的参数设置为A/B/C/CH/DA和1~4。通过采用外部测试集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来评估所开发模型的预测能力。两次验证表明,所开发的模型对于研究芳香族化合物与pk(NO_(3))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可行的。
-
-
王梦汝;
顾嘉怡;
王雅欣;
李正军
-
-
摘要:
海神单胞菌属(Neptunomonas)于1999年被首次鉴定,目前包含8个菌种,其中6个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本文总结了海神单胞菌属的菌种特征和基因组信息,并利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该菌属的碳源利用途径、聚羟基脂肪酸酯代谢途径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海神单胞菌属具有完整的糖酵解和乙酸利用途径,普遍含有Ⅰ型和Ⅲ型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存在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为海神单胞菌属在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与环境治理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
但世辉;
陈莉莉
-
-
摘要:
高考试题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含苯环的有机物上,涉及的同分异构体类型包括苯环上的位置异构、苯环侧链上的异构、官能团异构等.由于含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变化形式多样,这无疑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为突破该类型试题,可采用以下策略进行书写.
-
-
杨长水;
杨超;
姜厚礼;
冒浩羽;
董小耘
-
-
摘要:
从长序三宝木(Trigonostemon howii Merr.et Chun)枝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分中分离并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是丁香酸乙酯(1)、阿魏酸乙酯(2)、对羟基苯甲醛(3)、异香兰醛(4)、对羟基苯乙酮(5)、硬脂酸(6)、木栓酮(7)、木栓酮-25-醛(8)和豆甾醇(9)。除化合物2和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长序三宝木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1、3、4、7和8均首次从三宝木属(Trigonostemon Blume)植物中分离获得。
-
-
苏德欣;
吴莉娜;
苏柏懿;
贾春芳
-
-
摘要:
综述了高氨氮废水的来源与水质特征,分析了抗生素、芳香族化合物、盐度和重金属等典型污染物对Anammox的影响,包括脱氮性能的变化、Anammox污泥(菌)结构的变化、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微生物的基因的变化等。分析了Anammox用于处理实际高氨氮废水的研究。展望了在典型污染物影响Anammox的研究上需要完善的一些问题,以期为Anammox应用在高氨氮废水的处理上提供帮助。
-
-
杨晴;
王兴宝;
李文英
-
-
摘要:
煤直接液化是煤加氢转化、定向生产高品质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有效途径之一。煤直接液化过程是由煤、氢气、溶剂和催化剂组成的复杂反应体系,涉及气相、液相、固相3相间的物料传递和反应。其中溶剂具有传递氢和提供氢的作用,催化剂可促进煤裂解反应和加氢稳定煤裂解的大分子碎片反应,如何有效协调并发挥催化剂和溶剂在煤氢解反应中的作用,将决定煤氢解反应液体产物的结构组成和收率。为此,首先概括煤中典型模型化合物如芳烃、芳基烷烃、含硫/氧/氮/卤素等杂原子芳香族化合物热解研究动态,简述含不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在常用溶剂、重质油溶剂和有机废弃物溶剂中发生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及其对后续煤加氢反应效果的影响,具体分析了溶剂对煤的溶胀作用、传递氢和提供氢作用机制;其次,介绍了煤直接液化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分析了当前用于煤直接液化研究较多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和酸性催化剂(金属卤化物)特点及其催化作用;探讨了煤直接液化工艺氢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溶剂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该作用不仅可促进煤氢解反应,提高煤直接液化油收率,而且可以调变液体产物结构组成。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煤液化收率,在强化溶剂和催化剂协同作用方面提出了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
-
-
方鲲;
周伟民;
方铮;
李玫;
王春生;
水谷昌弘;
乔治
-
-
摘要:
1背景有机化学方法将氢气嵌入芳香族化合物载体甲苯(氢气化)后转换成另一种化合物--甲基环乙烷(MCH)来储存和运输,运输到目的地后通过脱氢反应萃取出氢气。甲苯作为储氢的载体,其使用后再运回制氢基地,以此反复使用。MCH的体积是氢的1/500,甲苯和MCH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被传统储罐车等工具直接储存或运输。
-
-
吴凤礼;
王晓霜;
宋富强;
彭彦峰;
王钦宏
-
-
摘要:
代谢工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对微生物菌种改良和选育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和材料等领域.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对莽草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进行理性改造,微生物细胞可以定向地大量积累人们需要的各种芳香族化合物.笔者对近30年来国内外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合成各种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策略和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
杨康卓;
刘芳;
何张兰;
张建敏;
乔宗伟;
彭志云;
郑佳;
赵东
-
-
摘要:
芳香族化合物是白酒中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类化合物,其对白酒酒体的风味贡献度至今仍未厘清.本研究采用了液液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LLME-GC/MS)构建了浓香型白酒中9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定量方法,研究了不同空间层次(面糟、中层和底层)浓香型原酒中9种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和香气活力值(OAV)差异.结果表明,建立的定量方法具有线性好(R2>0.9971)、检出限和定量限均较低(LOD 0.23~3.67μg/L,LOQ 0.77~12.23μg/L),精密度高(RSD<2%)等特点.原酒的分析结果可知,9种芳香族化合物中苯乙酸乙酯的含量最高,而苯甲醇的含量最低.对甲酚具有随窖池深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为浓香型原酒的层次判定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也对"按质并坛"工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
-
庄以彬;
吴凤礼;
殷华;
王钦宏;
刘涛
-
-
摘要:
芳香族化合物在香料中占很大的比重,传统生产方式有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化学合成依赖于石油资源,并具有环境不友好、反应条件恶劣等缺点.植物提取方法受限于植物资源,且占用耕地.近年来,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可再生原料,微生物合成芳香族香料化合物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中介绍了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模式微生物合成芳香族香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莽草酸途径合成香兰素等,聚酮途径合成覆盆子酮等.综述重点介绍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人工合成途径创建及代谢调控等,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芳香族香料化合物提供参考.
-
-
-
-
-
-
-
彭学;
张晓琰;
李晶晶;
朱莉;
冯昭中
- 《第十六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Sphingobium sp.SYK-6是在1987年从造纸厂废水中以木质素中的联苯化合物,5,5'-脱氧联香草酸(DDVA)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的木质素化合物降解菌。SYK-6菌株除了DDVA以外还可以降解其他双苯环化合物。本研讨会主要介绍其基因组信息;芳醚化合物代谢;联苯化合物代谢;阿魏酸代谢;木质素化合物降解过程中四氢叶酸依赖型机制;原儿茶酸4,5开环途径;3-甲氧基没食子酸代谢的多样性。这些研究将为木质素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
-
彭学;
张晓琰;
李晶晶;
朱莉;
冯昭中
- 《首届全国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机制及资源化利用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Sphingobium sp.SYK-6是在1987年从造纸厂废水中以木质素中的联苯化合物,5,5’-脱氧联香草酸(DDVA)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的木质素化合物降解菌。SYK-6菌株除了DDVA以外还可以降解其他双苯环化合物,如联芳基化合物、芳醚等,和芳基化合物,如阿魏酸、香草醛、香草酸、丁香酸、丁香醛等。原儿茶酸(Protocatechuate).4,5开环途径是SYK-6菌株的主干道,原儿茶酸在4,5位开环后最终降解为丙酮酸和草酰乙酸,进入糖酵解途径。联苯化合物、芳醚等联芳基化合物和阿魏酸等的降解都经过这个主干道降解。本研讨会主要介绍(1)基因组信息;(2)芳醚化合物代谢;(3)联苯化合物代谢;(4)阿魏酸代谢;(5)木质素化合物降解过程中四氢叶酸依赖型机制;(6)原儿茶酸4,5开环途径;(7) 3-甲氧基没食子酸代谢的多样性。这些研究将为木质素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
-
-
-
-
-
-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18-10-23
-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成轮胎时显示优异的机械特性和耐磨耗性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二烯共聚物、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二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二烯共聚物的橡胶组合物。本发明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二烯共聚物是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与二烯的共聚物,来源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8质量%以上,来源于二烯的重复单元之中,乙烯基结构的比例为8摩尔%以下,1,4‑反式结构的比例为75摩尔%以下,1,4‑顺式结构的比例为17~90摩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C以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