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388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8篇、会议论文150篇、专利文献421852篇;相关期刊577种,包括技术与市场、科技致富向导、中国饲料等; 相关会议117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第九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等;微生物发酵的相关文献由75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庆芳、迟乃玉、不公告发明人等。

微生物发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5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21852 占比:99.71%

总计:423090篇

微生物发酵—发文趋势图

微生物发酵

-研究学者

  • 张庆芳
  • 迟乃玉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波
  • 窦少华
  • 于爽
  • 李兆龙
  • 黄勤楼
  • 王晓辉
  • 蓝江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田盛; 王祎; 吴德超; 曲扬
    • 摘要: 为明确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对牛蒡(Arctium lappa)根的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黑曲霉发酵牛蒡根,分析不同发酵时间不同的发酵品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酶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牛蒡根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强,牛蒡根发酵后对二者的抑制率分别提升17.8%和27.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发酵产品可依据其化学组成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5 d)、第二阶段(6~14 d)和第三阶段(15~20 d)。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三个阶段的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是不同发酵时间牛蒡根中的主要差异性成分。在发酵后牛蒡根中的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升高,分别可达到发酵前的2.1、148.7和1.2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牛蒡根经黑曲霉发酵后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增强与绿原酸、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含量升高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黑曲霉发酵的时间来达到提高牛蒡根中具有降糖作用的物质含量的目的。
    • 李新; 臧学丽
    • 摘要: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能够使食品的口感与成分发生变化,使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食品加工生产期间应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可使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发酵工程,分析其应用优势,探索微生物发酵食品的保健功效,判断微生物发酵工程的未来发展情况。
    • 孟瑶
    • 摘要: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用途,并可以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防病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番茄红素在各种植物中广泛分布,在西瓜、胡萝卜、番茄以及红葡萄柚等水果中较为常见,番茄红素的生产具有多种方式。本文针对微生物发酵生产高品质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究,文章主要阐述了番茄红素理化特性,并提出了微生物法生产番茄红素的过程,还阐述了微生物发酵生产高品质番茄红素的工艺优化。
    • 摘要: 1"发酵料是好东西,但全程使用还为时过早。"——这两年,发酵料在市场上的发展如火如荼,微生物发酵、定向酶解、复合发酵,针对不同的方向,各大厂家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有养殖户开始了全程替代传统饲料的使用。对此,有专家表示,发酵料是好东西,但目前的发酵技术和工艺还不够完善,发酵产生的有害因子还不明晰,不能过于武断地去推广全程使用。
    • 陈彤; 董玲; 许晴; 熊文钰; 邓秋怡; 张杭超; 区玉兴; 高春起
    • 摘要: 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部分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我国豆粕和玉米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畜禽饲料玉米豆粕替代方案,但如何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降解非常规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应用中前景广阔。文章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处理对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非常规植物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王若男; 钱程; 郑鹏; 李方凯; 王洲; 王晖; 钱森和
    • 摘要: 该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为混合菌种,以黄精发酵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黄精发酵液与黄精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并分析了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41°C,混合菌种接种量2.1%,乳酸菌∶酵母菌比例2∶1,料液比1∶46(g∶mL)。在此优化条件下,黄精发酵液的羟基、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7.83%、91.40%和91.44%。黄精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黄精水提液,且黄精发酵液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黄精水提液(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多糖和多酚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 李利; 胡俊康; 胡月
    • 摘要: 近年来饲料资源的紧缺尤其是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的短缺,成为制约畜牧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我国具有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因其无法充分被动物利用而被闲置或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应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对这些粗饲料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和将其饲料化利用。
    • 刘雪松; 张艳; 薛沾枚; 苏景; 郝敬友; 唐伟; 刘彦凯; 孙洪杰; 徐丽; 史同瑞
    • 摘要: 为了探究发酵清肺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建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对其灌胃不同剂量发酵清肺颗粒。灌胃后记录小鼠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测定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显示,发酵清肺颗粒能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下降情况,显著上调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提升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h1/Th2比值。表明发酵清肺颗粒能通过提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加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 赵静宇; 陈泉; 马琳琳; 孙欢欢; 祁庆生; 王倩
    • 摘要: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多元醇类甜味剂,具有热量较低、无致龋齿性、口感佳、非吸湿性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大多数保健食品成分的优先选择。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赤藓糖醇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温和,易于控制,具有更多的生产优势。在本研究中,笔者从蜂巢、土壤和花粉等物质中筛选出了一株赤藓糖醇高产菌株,鉴定其为Moniliella sp.MU1。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育种系统对该菌株进行突变并从中挑选出4种菌株进行发酵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碳源、葡萄糖浓度和金属离子条件都会影响赤藓糖醇的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有利于赤藓糖醇的生产;同时,当提供300 g/L葡萄糖和25 mmol/L Ca^(2+)时,菌株YE-A27的赤藓糖醇产量达到97.6 g/L。
    • 亓守贺; 李昊远; 张恒; 孔凡克; 曲威
    • 摘要: 为了开发海洋生物质资源,以大型海藻为原料,利用生物法制备海藻有机液肥,采用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法,研究了影响酶解效率的pH、温度、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并利用正交试验获得复合酶解海藻的优化工艺参数。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海藻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海藻酶解液进一步发酵,获得最适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海藻肥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 6.5、酶解温度65°C、酶添加量5%、酶解时间8 h。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海藻酶解液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微生物菌剂接种量0.3%、发酵装瓶量40 mL/100 mL、发酵温度45°C、发酵初始pH 6.5。经种子萌发试验,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海藻液肥可以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